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案(精推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案第【1】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州、涌”等15个生字。

2.朗读课文。

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长、耸”等词语的表述效果。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学的第一天,老师就告诉大家,我们是----------。

我们知道,我们的祖国还有一个名字(神州),今天继续我们来学习《神州谣》。

二、初读课文,复习生字
1、教师:让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同座互相检查认读课后生字。

3、教师检查生字读音情况,突出重点。

分组认读生字:(1)涌、荣、耸、浓;(2)奋——峰;州——耸;浓——陆。

(4)开火车认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感受特点
1、教师:自由读一读课文,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每句话都有3个字,读起来很有气势;朗朗上口。

3、教师总结:同学们真会发现!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读出自己的感受。

四、朗读课文,随文理解字义
1、朗读第一小节。

(1)学生自由朗读第一小节,边读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神州”和“中华”都指的中国。

(板书:我神州山川美)
(3)齐读第一小节。

2、朗读第二小节。

(1)指名读第二小节,思考:写了哪些壮美的山川?用横线画出。

用三角画出各自的特点。

(2)学生交流,教师范读。

说一说:从“奔、涌、长、耸”几个字中,感受到了什么?
(3)出示课件,直观感受,教师简要解说: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奔流不息,气势磅礴;长城像一条巨龙在群山之间蜿蜒盘旋;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的`最高峰。

神州大地,多么壮美!
(4)男女生对读第二小节。

3、朗读第三小节。

(1)指名读课文。

(2)出示地图,让学生指认台湾、海峡、大陆的地理位置。

(3)看图理解“隔”的意思,用“隔”组词。

4、朗读第四小节。

(1)全班朗读。

(板书:各民族情意浓)
(2)我们有多少个民族?我们是哪个民族?
(3)联系生活,结合理解“繁荣”: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铁路四通八达......
三、朗读全文,读出自己的感受。

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发现停顿时间长短的秘密。

2、学生练习朗读,教师随机点拨。

四、课堂检测。

课后:读一读记一记
五、课后作业。

1、课文中提到的山川美景,试着在中国地图上找找它们的位置。

2、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和同学说一说。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案第【2】篇〗
《神州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并认识“州、华”等15个生字,会写“州”字,积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等8个词语。

2.用普通话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3.体会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1.掌握并认识“州、华”等15个生字,会写“州”字,积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等8个词语。

2.用普通话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教学难点:
体会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我是来自**市**实验小学的**老师。

请同学们准备好学习任务单和文具,开启我们快乐的学习之旅吧!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赞美祖国妈妈的童谣——《神州谣》。

1、(课件出示学习目标)这是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按下暂停键读一读吧!
2、知道祖国的名字及由来。

你知道祖国除了叫“中国”外,还有其他的名字吗?(课件出示:神州、九州、中华、华夏),相传大禹治水以后以大山、大河为界把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后来“九州”就成了中国的别称,我们的祖先热爱脚下的这片土地,称它为“神州”!我们还是华夏儿女和炎黄子孙呢,请看这段视频了解一下吧!(课件播放视频)
2、我们的祖国妈妈,不仅有这么多美丽的名字,更有壮美的山
河、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二、识字写字,探究方法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神州谣》。

读课文前,老师需要提醒大家按照以下要求朗读(课件出示自读要求),请按下暂停键,开始吧。

(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读准生字,读清字音,读通句子,把不认识的生字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一读。

·想一想,你能用什么方法记住本课的生字?
2、初读完课文,我们先来学习生字。

请按下暂停键,自己试着读一读!
神州谣涌动山峰耸立大陆隔离海峡
台湾岛情谊浓厚一齐奋发繁荣参与
借助拼音读字词,肯定难不倒大家。

(课件去掉拼音)去掉拼音读,你还认识吗?试着读一读吧!这些来自课文的生字你都会读了吗?
3、引导学生交流归纳识字方法。

(1)偏旁归类识字。

看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老师要变魔法奖励大家啦,看!瞬间变出了三组生字呢!你一定发现了,这些生字们有着相同的部首三点水、双耳旁和山字旁,加上不同的部件就变成了不同的生字!(涌湾浓、隔陆、峡峰)
三点水的字还有哪些呢?你还能想出几个来吗?瞧!它们来了!(课件出示:江、渴、海、洒、洗)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三点水的字,有什么特点?善于发现的小朋友一定看出了这些字都与水有关!
“峡”和“峰”里的部首山是象形字,以山做意符的字也多与山有关呢。

课下你也可以在任务单上继续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变出更多相同部件的生字哦!我们把同部件的生字进行归类,识记起来就更方便了!
(2)利用熟字识字。

想不想玩一个小游戏?我来说,你来猜!(课件出示)
你能猜出儿歌里包含的生字吗?
小小耳朵有力气,两个人儿头上立。

(耸)
海上一座山,鸟儿好家园。

(岛)
大力士耕田,丰收在眼前。

(奋)
小朋友表现真棒!利用熟悉的生字编儿歌也是识字的好办法!老师给你点赞啦!
(3)字理识记。

a、现在老师要试试大家的眼力了,瞧,认识它吗?(出示“州”的甲骨文),对!这幅图就是“州”的甲骨文,这幅图多么像有河流从“川”字的间隙流过,中间沙石渐渐堆积,形成了土地,就是有三点的“州”字了。

通过看图我们就能快速记住“州”字了!中国汉字就像一幅幅有意思的图画,你能猜出这幅图对应的是哪一个字吗?(课件出示“炎”的演变,让学生猜一猜)
b、指导书写“州”。

同学们,接下来让我们写写“州”字吧!课件田字格中出示“州”字,并出示“一看二写三对照”。

这个字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2)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根据“一看结构,二看比例,三看关键笔画”的方法仔细观察,先说一说书写要点吧:看结构“州”是独体字,看比例要注意写在田字格的中间位置,看关键笔画:“州”的第一个点是左点,像一个小短撇;第二笔是竖撇,后面是两点和两竖,间距要相等。

(课件出示:州是独体字,大小要适中,格子中间站,点竖依次排,间距要相等)
(3)小朋友拿出右手食指,跟老师一起书空一下吧!点、撇、点、竖、点、竖。

相信聪明的你一定会写了,就请小朋友在你的任务单上认认真真地书写“州”字吧!记得写完要对照一下哦!写得怎么样?别忘记给自己加星啊!
(4)语境识字“齐繁荣”。

小朋友这么用心,再送大家一个游戏吧,别忘记按下暂停键哦。

(课件出示):我能把这些词语送到句子屋里去!
自豪繁荣强大齐天
1.我是聪明的小朋友,我要和()大圣比本领!
2.中国--这个令人()的名字。

它()昌盛,一天比一天更()。

你把词语送回句子屋了吗?老师为你点个大大的赞!
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把相同部件的生字归类、编儿歌、火眼金睛看图、语境中玩游戏这样的方法识字,是不是很有意思啊!认识了
生字,让我们一起走进朗朗上口的童谣吧!
三、精读课文,领悟感知
(一)品味童谣的语言特点
1、结构
①同学们再读一遍这篇童谣,从形式上你们发现了什么?和你的家长说一说吧。

②是啊,这篇童谣有4个小节,属于三字一停顿的结构,具有我国传统蒙学语言特点。

在读的时候,要注意节奏和停顿,让我们试着读一读吧!
(课件出示停顿)教师范读!
2、押韵
①其实,这首童谣还有一个特点,请你按下暂停键,在任务单上把每句话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写出来,看看这一次又发现了什么?
②大家反应真快!是不是发现这首童谣,第一小节和第三小节结尾的字都是韵母“a”,第二小节和第四小节结尾的字都是“ong”这个韵母,读起来朗朗上口呢。

这在童谣上叫作“押韵”。

(二)学习童谣内容
中国的美景数不胜数,令人陶醉,人们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以后,和你的爸爸妈妈利用周末游遍祖国的大好河山吧!
1、品味重点词语
①同学们,通过朗读《神州谣》,你最喜欢哪一小节呢?和你的
家长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吧!
2、走进第1小节。

课件出示:
我神州,称中华,山川美,可入画。

(1)请喜欢第1小节的小朋友按下暂停键自己读一读吧,可以跟你的家长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请跟老师一起欣赏风景美如画的山川美景吧!
(课件出示:祖国大好河山的和“山川美”)
(看完了这些,我想你更能理解“山川美”的意思了,让我们看着这些,读出祖国的山川之美吧!)
指导朗读,学生再读第一小节。

竖起大拇指赞一赞我们美丽的中华
大地,拿出你的双手,打着节拍读,读出幸福的感受吧!:我神州,称中华,山川美,可入画。

3、走进第2小节。

(1)有的小朋友喜欢第2小节,那就按下暂停键带着这个任务自豪地朗读吧!(课件出示: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小任务:要做到边读边思考,这里介绍的山川有()()()(),描写祖国山川样子的词语有()()()()
小朋友们完成的太棒了!
(2)感受“黄河奔,长江涌”。

①引导学生感受黄河的奔腾汹涌和长江的奔涌气势。

(课件出示
黄河和长江的视频)
(3)同学们,这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和亚洲第一大河长江。

②交流感受,指导朗读。

此时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黄河和长江呢?和你的爸爸妈妈说一说吧!你能根据连一连吗?课件出示黄河和长江的:黄河(奔),长江(涌)
你连对了吗?黄河奔腾汹涌,一个奔字,让我们看到了黄河的豪迈;“滔滔长江腾蛟龙,巍巍群山威虎雄”,一个涌字,把长江水从群山间奔涌而出、气势磅礴的样子描写地如此形象!童谣在用词上多么准确生动啊!你肯定能读出它们的气势来吧,试着读一读吧!
听老师读一读,“黄河奔,长江涌”,有没有发现老师在读的时候将“奔”和“涌”重读了,速度快,发音短,如黄河、长江奔涌而出,只有这样才能把黄河和长江的气势读出来呢,请同学们试着用这样的方法读读吧!“黄河奔,长江涌”。

(3)感受“长城长,珠峰耸”。

①借助文字和资料了解长城的长。

同学们,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呢!
一万三千里换算成公里就是6500千米。

抛除吃饭睡觉的时间,步行最少也需要三个月呢!2000多年过去了,万里长城仍然屹立不倒,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华夏人民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②此时,老师也想到了国歌中的这句歌词:“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同学们,新冠病毒侵袭中国,可是面对疫情,我们中国人民毫不畏惧,用团结的斗志和力量筑起了新的长城,相信胜利就在眼前!
③借助、数据感受珠峰高高耸立的样子。

(课件出示珠穆朗玛峰的照片及资料)知识渊博的你肯定了解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吧,这是万古冰寒之地,是地球最高的顶点!登顶珠峰是人类对极限的挑战,是多少登山爱好者的追求啊,有的同学说前段时间热播的电影《攀登者》,就展现中国登山队实现人类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壮举!
④指导朗读。

站在珠峰脚下,感受珠峰高高耸立的样子,你有没有感到无比的震撼呢?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读“珠峰耸”。

(4)关注描写事物样子的字词,读出感受。

一览祖国山川的壮美,你的内心是否和老师一样汹涌澎湃呢,让我们一起用洪亮的声音、自豪的语气读一读吧!(课件出示黄河奔流不息、大江东去、长城万里、珠峰耸立的,出示: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这些字词“奔、涌、长、耸”变红,体会祖国山川的壮美。

(5)看!童谣在用词上是多么准确生动啊!你能根据今天的学习创编歌谣吗?请据祖国风景名胜的特点练练手吧!(教师出示华山、泰山、黄山、峨眉及小任务)
险雄奇秀
华山(险)泰山(雄)
黄山(奇)峨眉(秀)
……
你的创编和老师一样吗?课下搜集更多风景名胜的资料了解一下吧!
4.学习第3小节。

课件出示:
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

(1)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一小节:同学们,台湾虽然与大陆隔着台湾海峡,但自古以来它都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理解表达:关于台湾岛,你还知道哪些知识,和你的爸爸妈妈交流一下吧!
请跟老师走进台湾,一起领略它的风采!
课件出示相关:风景优美的日月潭、烟雾缭绕的阿里山、雄伟华丽的101大楼、壮丽的台北故宫博物院……
相信漂泊在外的孩子台湾一定会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让我们用低缓、深情的朗读,来表现我们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愿吧!课件出示: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

5.学习第4小节。

(1)谈话:同学们,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

你了解哪个民族?说说看吧!(课件出示有代表性的民族服饰和相关词语。

)(2)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只有各民族团结起来,一齐奋发图强,祖国才能繁荣昌盛,才能实现世界大同美好宏愿。

让我们怀着浓厚的情谊,凝聚中国力量,再读读吧!
要读出奋发向上的气势。

课件出示:各民族,情谊浓,齐奋发,共繁荣。

同学们,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中国梦,靠我们这些华夏儿女,靠我们这些炎黄子孙!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积累的哪些词语呢?(课件出示词语)请按下暂停
键试着读读,记记!
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神州大地巍巍中华
民族团结奋发图强繁荣昌盛世界大同
(3)让我们满怀热情地再读一读、记一记这些词语:
6.感情升华,朗诵全文。

此时,你的心中是不是和我一样自豪和骄傲呢!让我们一起带着这种自豪,带着这种骄傲,把这首《神州谣》唱诵给祖国母亲吧!(配乐朗诵)
7.结束语
愉快的《神州谣》学习就到这里了,同学们,再见!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神州谣教案第【3】篇〗
设计意图:
本文是一篇韵文,每一句都气势磅礴,掷地有声。

因此,本节课我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其中的韵律美和祖国的山川美,并以启发学
生想象,感受黄河奔腾、长江汹涌、长城蜿蜒、珠峰高耸的壮美。

从而调动学生的情智与文本对话,与作者情感进行交流。

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本板块主题是识字,所以本课设计重点是识字、写字,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识字,同时以课件辅助理解文中的“涌”“州”等新接触的、难以理解的字词,提高识字写字的效率。

教学目标:
1、认识“涌、峰、耸、州”等字,会写“州、岛、民、族”四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韵律美。

3、想象画面,抓关键词感受黄河、长江、长城、珠峰的美。

模仿写法编歌谣。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识记“州”字
1、师:瞧,这是什么?(出示中国地图)它像什么?(一只大公鸡)
是啊,我们伟大的祖国就像一只昂首挺胸的大公鸡,它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神州”。

“州”是翘舌音,谁来读。

(正音)
2、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歌谣——《神州谣》,请小朋友们看老师写课题。

(齐读课题)
3、识记“州”字。

①记字形。

“州”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个字比较像?(川)字理
识记“州”。

川指河流,那些点就是一个个小岛,州呀就是水中的一块陆地。

(出示)
②联系生活组词。

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地名中有“州”字吗?(广州、苏州、杭州、扬州等,出示)
③书写“州”字。

指导书写:中间稍短,三点朝向不一。

(引导学生发现,三点有什么不一样呢?)
二、初读课文,检查正音
1、出示自读要求: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检查朗读。

①请四位小朋友分节朗读,相机正音,难读的句子再读一遍:后鼻音“涌、峰、耸”,前鼻音“奋”,“繁荣”。

②同桌互读。

小朋友把一个个难读的字都读准了,现在请你读给你的同桌听,要读得比第一遍更好哦!
三、学习第一节,感知中国美
1、认识别称。

师:小朋友读第一节,这里藏着中国的另外两个名字呢,你们找出来了吗?神州、中华
你还知道中国有别的名字吗?
出示:华夏儿女神州大地九州风云巍巍中华
师:在这些词语中也藏着中国的别的名字呢,快来找一找吧!(九州、华夏)一起来读一读!
师补充:传说大禹治水将中国分为九个区域,现在我们称中国为
九州;因为我们的祖国风光秀丽,像人间仙境,所以又被称为神州。

谁能自豪地来读一读?
2、感知山川美。

师:小朋友再来读一读第一节,你还知道了什么?(中国风景很美)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板书山川美)理解“山川”:指的是大山和河流。

四、学习第二节,品析山川美
1、过渡:是啊,祖国风景如画,壮美的山川让人赞叹不已,谁来读第一节?其他小朋友想想课文具体写了哪些山川呢?
2、生交流反馈:黄河、长江、珠峰。

3、师:山川美,到底美在哪里呢?请大家圈一圈关键词。

4、出示“黄河奔,长江涌”:
①特点“奔”、“涌”,识记“涌”,看猜猜涌字的意思。

那谁能来说说黄河、长江的样子呢?
②出示黄河、长江的,生欣赏。

师:这就是“黄河奔,长江涌”,从“奔”和“涌”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黄河奔腾不息,向前流去,溅起水花,长江波涛汹涌……)指导朗读。

多么壮观啊!谁能读出他的气势?
5、出示“长城长,珠峰耸”:
①过渡:黄河、长江是中国的母亲河,我们领略了它们的风采,那你觉得长城长河珠峰耸又是什么样子呢?生交流。

②出示长城和珠峰的,识记“峰”字,组词顶峰、山峰。

③珠峰那么高,难怪课文说它是耸,识记“耸”:你有什么方法
记住它?从“耸”字你有感受到了什么?(快碰到天了,高耸入云……)指导朗读。

6、合作读。

神州大地,多么壮美!男女生一起合作读第二节,把你们对祖国山川美的赞叹融进去哦!(再交换一遍)试着来背一背好吗?
7、仿说。

小朋友观察一下第二节,你发现了什么特点?我们也走过很多地方,你能用这样的三个字的形式夸一夸你游过的地方吗?如:故宫雄、黄山奇、西湖秀、草原广(辅助)
出示自编歌谣,读。

8、小结:这样的风景真是美如画啊!齐读第一、二节。

五、书写“岛、民、族”
1、生观察字形,交流。

2、师范写,生书写、展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