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电功和电功率重点知识点大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日一练)初中物理电功和电功率重点知识点大全
单选题
1、如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电流表A1的示数变大,R1功率变大
B.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R2功率变大
C.电压表的示数与A2的示数的比值变大,R1功率不变
D.电压表的示数与A2的示数的比值不变,A1的示数不变
答案:C
解析:
由图得,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并联,电流表A1测量滑动变阻器R2的电流,电流表A2测量干路的电流,电压
表测量电源电压。

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源电压不变,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滑动变阻器R2接入
得,滑动变阻器R2的电流变小,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由于并联电路,互不影响,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由I=U
R
电阻R1的电流和电压不变,干路电流等于电阻R1电流与滑动变阻器R2电流之和,所以干路电流变小,即电流
表A2的示数变小,所以电压表的示数与A2的示数的比值变大;由P=UI得,R1功率不变,R2功率变小,故ABD 错误,C正确。

故选C。

2、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开关S,电流表A1、A2的示数之比是1:5.则定值电阻R1:R2的值、以及R1、R2功率P1:P2的值分别是
A.4:1 1:4B.1:4 4:1C.1:5 5:1D.5:1 1:5
答案:A
解析:
闭合开关R1、R2并联,A1测R1的电流,A2测干路电流;A1、A2的示数之比是1:5,根据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
各支路电流之和可得:
I1 I2=1
4

由于两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根据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可得:
R1 R2=4
1

故BCD错误;
根据P=UI可得:
P1 P2=UI1
UI2
=I1
I2
=1
4

故A正确,故选A。

3、图为试电笔的结构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试电笔验电时手不能接触笔尖
B.使用试电笔时,若氖管发光,说明接触处与零线是连通的
C.使用试电笔验电时手不要接触笔卡
D.试电笔外壳是导体
答案:A
解析:
ABC.使用试电笔时,手不要接触试电笔前端的金属笔尖,必须接触试电笔的金属卡,试电笔的高值电阻和人串联在火线和大地之间,加在两者之间的电压是220V,此时试电笔的高值电阻分担的电压很大,人体分担的电压很小,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氖管发光,不会发生触电事故,故A正确,BC错误;
D.为保证安全,试电笔的外壳需用绝缘材料制作,故D错误。

故选A。

4、下列关于安全用电常识说法错误的是()
A.三脚插头较长的那只脚无用
B.保险装置、插座、家用电器达到使用寿命应及时更换
C.更换家庭电路中的灯泡、搬动用电器前应断开电源开关
D.当家庭电路起火时,应先断开电路再灭火
答案:A
解析:
A.三脚插头较长的那只脚是接地线的,把用电器接入电路的同时把用电器的外壳与大地连接起来,防止因外壳带电引发触电事故,所以三脚插头较长的那只脚是有用的,故A错误,符合题意;
B.保险装置、插座、家用电器都是有寿命的,达到使用寿命应及时更换,否则会发生安全事故,出现人体触电或者引发火灾,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更换家庭电路中的灯泡、搬动用电器前,为了防止人体触电,应断开电源开关,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当家庭电路起火时,应先断开电路再灭火,不能先灭火,再断开电路,否则会人体触电,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电路中,开关闭合后,输电线因电流过大而燃烧起来,甲、乙两图产生电流过大的原因是()
A.甲图用电器总电阻过大B.甲图支路过多
C.乙图发生了短路D.乙图灯泡断路
答案:C
解析:
A.图甲中,并联的用电器过多,总电阻过小,故A不符合题意;
B.用电器总功率等于各个用电器功率之和,并联的用电器越多,总功率越大,根据公式P=UI,电流会非常大,甲图产生电流过大的原因是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不是支路过多,故B不符合题意;
CD.图乙中,用金属线将火线和零线接通,造成短路,由于导线电阻很小,导致电流过大,故C符合题意,D 不符合题意.
多选题
6、“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我们学习物理的基本理念。

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判断图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中的三脚插座对应用电器的三线插头,插头上最上面的那条导线与用电器的外壳相连
B.只要拿着试电笔接触火线,其内部的氖管就会发光
C.图中带开关的灯泡和三脚插座的接法是错误的
D.图中的灯泡、两脚插座是并联关系
答案:BC
解析:
A.图中的三脚插座对应用电器的三线插头,插头最上面的那条导线与用电器的外壳相连,这样可以防止因外
壳漏电发生触电,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测电笔使用正确时,手接触笔尾金属体,测电笔与火线相连,氖管能发光,如果使用不正确,则氖管不能
发光,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开关应接在火线与灯泡之间,图中开关接到零线上,是错误的;三孔插座的接法:左零右火,中间接地线,三孔插座接法正确,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工作过程中互不影响,所以用电器、插座之间都是并联连接,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L灯丝电阻不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闭合S1,将P向右移动一段距离,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小,电压表示数的变化量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的比值也变小
B.只闭合S1,将P向右移动,R1消耗的功率增加
C.开关S1、S2闭合,S3断开,将P向左移动,电压表示数变大,L的亮度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D.开关都闭合,将P向右移动,L消耗的功率不变,R2消耗的功率变大
答案:BCD
解析:
A.只闭合S1,R1与R2串联接入电路,电压表测变阻器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的电流上,将P向右移动一段距离,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即R1大小,这个比值变小。

对R1而言,根据欧姆定律有
U11=I11R1
U12=I12R1
两式相减得
U11- U12=I11R1-I12R1=( I11-I12) R1

ΔU1=ΔI1R1

R1=ΔU1ΔI1
故电压表示数的变化量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的比值不变,故A错误;
B.只闭合S1,R1与R2串联接入电路,将P向右移动一段距离,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根据分压原
理,变阻器的电压变小,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R1的电压变大,根据P=U 2
R
,故R1消耗的功率增加,故B正确;
C.开关S1、S2闭合,S3断开,灯与R2并联后再与R1与串联,电压表测并联部分的电压,电流表测干路的电流。

将P向左移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由并联电阻的规律,并联部分的电阻变大,由分压原理,电压表
示数变大,根据P=U 2
R
,灯的实际功率变大,L的亮度变大;由串联电阻的规律,电路的总电阻变大,由欧姆定律,电流表示数变小,故C正确;
D.开关都闭合,R1短路,灯泡与R2并联,将P向右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
根据P=U 2
R
,因电源电压不变,故R2消耗的功率变大;根据并联电路各支路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故灯泡的
功率不变,故D正确。

故选BCD。

8、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灯L标有“6V3W”字样,不考虑灯丝电阻的变化。

当甲、乙都是电流表,S1闭合、S2断开,此时甲电流表I甲=0.5A,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P1;当甲、乙都是电压表,S1、S2都闭合,此
时乙电压表U乙=2.4V,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P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阻R的阻值为18Ω
B.当甲、乙都是电压表,S1、S2闭合时,电阻R的实际功率为0.48W
C.电路的总功率之比P1∶P2=25∶6
D.当甲、乙都是电流表,S1闭合、S2断开时,两表示数之比I甲∶I乙=2∶3
答案:AC
解析:
AB.灯泡的额定电流
I L=P L
U L
=
3W
6V
=0.5A
当甲、乙都是电流表,S1闭合、S2断开时,R与L并联,电流表甲测L支路的电流,电流表乙测干路电流,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由
I甲=I L=0.5A
可知,此时灯泡正常发光,电源的电压
U=U L=6V
灯泡的电阻
R L=U L
I L
=
6V
0.5A
=12Ω
当甲、乙都是电压表,S1、S2都闭合,R与L串联,电压表甲测电源两端的电压,电压表乙测L两端的电压,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电路中的电流
I=U

R L
=
2.4V
12Ω
=0.2A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R两端的电压
U R=U-U乙=6V-2.4V=3.6V
电阻R的实际功率
P R=U R I=3.6V×0.2A=0.72W 电阻R的阻值为
R=U R
I
=
3.6V
0.2A
=18Ω
故A正确,B错误;
CD.当甲、乙都是电流表,S1闭合、S2断开时,R与L并联,电流表甲测L支路的电流,电流表乙测干路电流,此时通过R的电流
I R=U
R
=
6V
18Ω
=
1
3A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干路电流
I′=I R+I L=1
3A+0.5A=
5
6A
则两电流表示数之比
I 甲∶I

=I L∶I′=0.5A∶
5
6A=
3
5
电路的总功率之比
P1∶P2=UI′∶UI=I′∶I=5
6
A∶0.2A=25∶6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