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思无邪》有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思无邪》有感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题记
安意如所写的《思无邪》是依据《诗经》创作的诗集。
在她的笔下,先秦时期的淳朴民风和真挚情感在我眼前徐徐展开。
《诗经》中情感之美总是独特而美好的。
少年的难言之隐,少女的矜持步履,以及滩水中蒹葭的繁茂容颜,都弥漫着潮湿的雾气和振奋的氛围。
这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愿景,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清新,也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美丽难以割舍。
只是在某个时刻与之相遇,便使人终日思念、夜不能寐。
这美好的情愫随着冷黄纸页和口口相传,依旧焕发着新鲜的魅力。
《关雎》开篇,道尽了古人的纯真与执着。
雎鸠的叫声中,君子涉过心河追求淑女,也向着幸福迈进。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论境界,无出其右。
这句话,写尽了爱情的至臻,如注视着彼岸莲花般——渴望接近却无法触及的绝望。
和大多数人对《诗经》的理解一样,一开始以为只是情诗,直到听到“王子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月沉日升,几千年来在尘埃中跳跃,衷情何处?看着它的暮某与柔光,春秋交替,生生不息,死亦不惧,衷情何处?为国……这首《无衣》出自秦风,它引领我进入了对《诗经》的探索。
原来爱情是如此丰富,情感更是如此深刻,每一首都是来自民间钟鼓的悦动。
《汉广》虽不能打动所爱之人,数千年后,却打动了无数人;《小星》自古至今,仿佛在述说一个普通人的微弱;《北山》更是道出了千年来的无奈,王土、王臣各有所归;《殷其雷》你去守卫国家,我在无尽长夜中守望你,你无私,我也不敢自私,虽然雷声震耳,但你是否能听到我殷切的思念;《燕燕》即使未来难以预料,我仍怀着一份无畏,宿命使然,也敢义无反顾。
安意如说:“诗经是彼岸花。
”我想,我会在这场盛大的彼岸花开中流连。
一生难以自拔。
只要你也喜欢,《诗经》中此岸的你也许早已泪流满面。
诗三百,确实是前世无邪的记忆,偶尔轻吟几句,也许能使你的心润泽丰盈。
其实,在正确的时间遇见正确的人是一种幸福,而在某个时刻,偶然遇见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未尝不是一场美丽的意外……
第2篇:思无邪的读后感
思无邪的读后感(一)
诗经如彼岸花,即使无法摘取,也一直存活于心一直都很喜欢这句话,因为它不是从前那天真到可耻的誓言,而是我们心里曾响过的声音,我们在一起曾唱过的歌谣。
唯美中带有一点凄凉,让人回味无穷!
轻轻地翻开诗经,那本某封的古书里,蕴藏着厚重的感悟。
静静地读着悠扬的诗词,饱含着的是哀婉与凄艳。
细读这本书,你会发现,豪放是外骨,忧伤才是灵魂。
思无邪只不过是在陶冶上次未完成的梦。
每次读完这本书时,我总会做笔记,因为这本书浓缩了太多太多世人的智慧与思潮。
每次读完这本书时,我总会悄然落泪,因为它给予我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某晴圆缺,让我懂得了真谛,学会了去面对,去等待。
如果说诗三百是前人要我们明白得到,那么后人也应该懂得珍惜。
这本书里记录着许许多多地寂寞和不舍之情,总演绎着悲剧,但它叙述的令人惊叹不已。
也许是这样的……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瞧这动人的描写,清澈如泉水,艳的让我想起了一位绝代佳人——息妫。
她被世人称之为桃花夫人,因为她长得犹如桃花般娇艳欲滴,静婉美约,容貌绝伦,可她的命运却不堪回首,他的艳美而亡三国,她的薄命如花,她的倾国容貌,都使后人无法忘记。
可是,桃花夫人又何止息妫一个?红颜薄命的佳人数不胜数!再看看,诗经里的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很短的一首诗,但却情意深长,悼亡之音沸腾在诗中蔓延。
这就是《邺风·绿衣》。
起初还不能理解透彻思无邪这种一点点的玩世不恭,又有一点点的心花摇曳的感觉。
我总说黛玉太悲切了,看人生如此的悲观绝决,现在才知道她才是真正的
格物致知,未有宝钗的任某激昂。
思无邪,一本前人着传,后人追捧的书,其实它也有令人沉寂的地方。
欲望总会占领人心的某些领域,但并非无法触碰。
当我们静下心来,问问自己,来人世间为了什么,一切就会清楚了。
经典之作,固然有经典之处,而这本思无邪恰恰写尽了人心所向,世间所恼。
这是一本受益终身的良书,它沉浸在人类内心深处,并得到永恒!
思无邪的读后感(二)
诗经,是一部古老而珍重的书,某诗歌的源头。
名头之高妇孺皆知,但从汉代以来,就没有几个真正能完全懂得的了。
诗经一共有305篇,作者安意如在《思无邪》中选择了40余篇进行解读,以国风为主,纵横深入地还原了诗经本来的面目。
它大气而活泼的,沿袭前两本书的清新自在,然而在表达的深度和力度上都有新的突破。
这几天被学校安排监考,中午吃过午饭后时间还早,就到同事那里找书看,她递给我一本书,稀疏几朵玉兰花,淡淡开在书封面下方,简单的三个字思无邪后面追着——追绎前生的记忆,诗三百,思无邪便悄悄印上了心里。
就象随意抬头就能望见夜空里几颗星星一样,我们随口说出的一些典故里,有多少原来就来自于《诗经》以为它就在不远处,转眼却以千年记?短短的几句诗行里,已经有了许多陌生的字眼,这些无法准确卒读的字句,梗在口中,梗在心中。
这些无法咽下吐出的遗憾,告诉我时间的遥远与难及。
安意如的书很独特,我觉得独特的原因在于她自己的独特,从她书写鹅字里行间能够感觉到她是慧质兰心的小妖女,她写出了对《诗经》厚重的感悟,游离于古时的思妇和才子之间,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写出古人的人间悲苦。
书到今生读已迟,她的天赋是前生带来的。
诗人和词人不是也如此啊!更喜欢安意如的这样几句话:诗经如隔岸花,即使无法摘取,也一直存活于心。
《诗经》其实只是民歌,没有想象中那么疏远不可亲近。
只是,在渡河的时候,被我们无声的遗落在另一个时代,当你返身去找时,它已经没入河流之中。
用诗的清雅去寻找,用经的深邃去看待,《诗经》也许是前世的前世,我们
心底曾经响过的声音,我们在一起曾经唱过的歌谣。
第3篇:思无邪的读后感
思无邪的读后感
思无邪的读后感
诗经,是一部古老而珍重的书,某诗歌的源头。
名头之高妇孺皆知,但从汉代以来,就没有几个真正能完全懂得的了。
诗经一共有305篇,作者安意如在《思无邪》中选择了40余篇进行解读,以“国风”为主,纵横深入地还原了诗经本来的面目。
它大气而活泼的,沿袭前两本书的清新自在,然而在表达的深度和力度上都有新的突破。
这几天被学校安排监考,中午吃过午饭后时间还早,就到同事那里找书看,她递给我一本书,稀疏几朵玉兰花,淡淡开在书封面下方,简单的三个字“思无邪”后面追着——追绎前生的记忆,“诗三百,思无邪”便悄悄印上了心里。
就象随意抬头就能望见夜空里几颗星星一样,我们随口说出的一些“典故”里,有多少原来就来自于《诗经》?以为它就在不远处,转眼却以千年记?短短的几句诗行里,已经有了许多陌生的字眼,这些无法准确卒读的字句,梗在口中,梗在心中。
这些无法咽下吐出的遗憾,告诉我时间的遥远与难及。
我喜欢安意如在书里用“怒其不争”(《日月》)或更”乐意看那西风怎么压倒东风“(《柏舟》)的解读。
千年前女子忧伤的背影,在时光的河边栖息成了一颗颗美丽的化石,拾起它,我们有什么资格去妄加雕琢?每一次的分离都是凄伤的,哪怕已经几千年,重复了亿万次。
一滴泪从混沌的过去,直流到如今,谁可以忍心将它拂得干净?好诗如同一树玉兰花,而解读应该如同花底的一小片叶,用叶子来衬托花的娇艳与美丽,再贴切和恰当不过了。
安意如的书很独特,我觉得独特的原因在于她自己的独特,从她书写鹅字里行间能够感觉到她是慧质兰心的小妖女,她写出了对《诗经》厚重的感悟,游离于古时的思妇和才子之间,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写出古人的人间悲苦。
“书到今生读已迟”,她的天赋是前生带来的。
诗人和词人不是也如此啊!更喜欢安意如的这样几句话:
诗经如隔岸花,即使无法摘取,也一直存活于心。
《诗经》其实只是民歌,没有想象中那么疏远不可亲近。
只是,在渡河的时候,被我们无声的遗落在另一个时代,当你返身去找时,它已经没入河流之中。
用诗的清雅去寻找,用经的深邃去看待,《诗经》也许是前世的前世,我们心底曾经响过的声音,我们在一起曾经唱过的歌谣。
诗三百,不过是前生无邪的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