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蜡烛燃烧说课优质课说课稿试讲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示烧杯,澄清石灰水,思考:怎 样设计实验验证蜡烛燃烧生成了二 氧化碳?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06 教学过程说明 情境聚焦 方案探究 交流评价 拓展应用
注意 安全!
不要将石灰水 弄到手上,以免 手被腐蚀。
06 教学过程说明 情境聚焦 方案探究 交流评价
蜡烛燃烧记录单
实验现象
产生的物质
拓展应用
生猜想:可能生成了看不见的物质——氧 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有时冒黑烟;蜡 油(烛泪)。师随机板书。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06 教学过程说明 情境聚焦 方案探究 交流评价 拓展应用
防止 烫伤!
将烧杯罩 在火焰上方时, 要用毛巾包住 烧杯,以免烫 伤。
06 教学过程说明 情境聚焦 方案探究 交流评价 拓展应用 学习进阶 实验验证蜡烛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制)四年级下册
蜡烛燃烧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目录 四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思路设计
六 七
教学过程说明 资源选择与运用说明
01 教材分析
课标分析
大概念1
物体具有一定的特 征,材料具有一定的性 能。
学习内容1.5:物体在变 化时,构成物体的物质可 能改变,也可能不改变。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制) 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物质的变化》第1课时
01 教材分析
02 学情分析
基于调查问卷的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对“物体的变化”认知情况调查
1.纸被撕碎,有没 有新物质生成?
2.冰融化成水,有 没有新物质生成?
3.蜡烛燃烧的过程中,生成 的新物质有哪些?
02 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学生对“像撕碎纸等形状的改变没有产生新物质”掌握的 比较好,但部分学生对“冰融化等形态的改变也没有新物质的产生”认知不够清晰。 学生能意识到蜡烛燃烧能产生新物质,但并不明确能产生哪些物质。
观察炭黑: 将白色瓷质汤勺从蜡烛火 焰上掠过。 解释:蜡烛燃烧时有时因 为氧气不足会导致燃烧不充分 而产生炭黑。
06 教学过程说明 情境聚焦 方案探究 交流评价 拓展应用
交流:蜡烛燃烧过程变成的烛泪是 不是新物质?
烛泪是蜡烛受热后融化形成的,遇 冷又会凝结成石蜡,就像冰化成水、水 结成冰,只是形态的改变,并没有生成 新物质。
【设计意图】通过对蜡烛燃烧的探究,结合三年级学过的《多变的纸》一课,学生已经较为全面的 认识到“物体在变化时,构成物体的物质可能改变,也可能不改变”,完成“学习内容1.5”的探 究。
06 教学过程说明 情境聚焦 方案探究 交流评价 拓展应用 交流评价 探究生活中生成新物质的现象。
加热生鹌鹑蛋
点燃纸片
06 教学过程说明 情境聚焦 方案探究 交流评价 拓展应用
基础活动
观察蜡烛燃烧时产生的新物质-水。
学习进阶
实验验证蜡烛燃烧产生了 二氧化碳。
06 教学过程说明 情境聚焦 方案探究 交流评价 拓展应用
基础活动 探究蜡烛燃烧时产生了新物质——水。
点燃蜡烛,让学生交流观察到的现象,猜 测蜡烛燃烧过程中产生了哪些物质?
基础活动
蜡 方案探究
探究蜡烛燃烧时产生了水。

学习进阶 实验验证蜡烛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

探究生活中生成新物质的现象。
烧 交流评价
抽盲盒:判断物体变化有无新物质生成。
拓展应用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06 教学过程说明 情境聚焦 方案探究 交流评价 拓展应用
表演魔术——消失的纸
情境
给学生表演魔术“消失的纸”,全班交流看到的现
象:白纸燃烧后完全消失,没有任何残留。
蜡烛在燃烧过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有哪些变化?
问题
根据生活经验猜想:蜡烛燃烧过程会有哪些变化?
发光,发热,蜡烛变短……
聚焦主题
主题
蜡烛燃烧时变短了,变短的部分去哪里了?这节课
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蜡烛燃烧》。
【设计意图】好玩、有趣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关键,在这里 用神奇的魔术导入新课,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 对消失的白纸、变短的蜡烛一探究竟的欲望。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
04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
以蜡烛燃烧为载体,基于所学知识设计实 验,探究物质的变化。
难点
基于已有知识与经验,通过观察、实验等 方式探究蜡烛燃烧生成的新物质,以及根据现 象推断物体在变化时有无新物质生成。
05 教学思路设计
情境聚焦
魔术导入 ——白纸燃烧变蜡烛,聚焦主题。
03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知道有些物体发生了变化,构成物体的物质也发生了改变。
科学探究
1.能以蜡烛燃烧为载体,基于所需知识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变化。 2.能基于已有知识与经验,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总结出产生新物质的变化伴随的 现象。
科学态度
1.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探究蜡烛燃烧发生的变化。 2.乐于合作与交流,对探索物质变化充满兴趣。
白醋泡蛋
06 教学过程说明 情境聚焦 方案探究 交流评价 拓展应用
物体名称 鹌鹑蛋 纸片
蛋壳
实验记录单(二) 变化方法 用蜡烛给生鹌鹑蛋加热 用打火机点燃纸片
蛋壳浸入白醋中
实验现象
【设计意图】三个小实验分别体现了物质变化中三种常见现象:1.改变颜色(加热鹌鹑蛋);2.发 光发热(纸燃烧);3.产生气体(鸡蛋壳在醋中冒泡)。学生看了这些现象后,会自然而然联想到 其他物质的变化。
认知特点
通过近四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已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在实验前能够提出假设、设 计实验方案、最后进行实验验证。大部分学生具备一定记录整理信息的能力,但对探究 活动缺乏过程性反思,完善探究报告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困难障碍
基于所学知识设计实验,运用多种方法探究蜡烛燃烧发生的变化,并通过实验现象 推断有无新物质的形成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
根据实验现象讨论、交流、总结,得出结论:蜡烛燃烧时,产生了水、 二氧化碳等新物质。
【设计意图】以上实验由简单的感官观察到水的生成,到借助澄清石灰水设计实验验证 二氧化碳的生成,提升了学生基于所学知识设计实验验证猜想的科学探究能力,达成探 究目标。
06 教学过程说明 情境聚焦 方案探究 交流评价 拓展应用
06 教学过程说明 情境聚焦 方案探究 你还知道哪些生成新物质的现象?
交流评价
拓展应用
燃放仙女棒
面团发酵
铁生锈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交流补充生活中更多有关物质变化的现象以及产生的新物质,在此基础上对生 成新物质的变化所伴随的现象进行初步归纳,最终得出结论: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一般伴随着发光、 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气体等现象。通常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这些现象来推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