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三兰州空战再告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学锋
二·二三兰州空战再告捷
◇1939年2月,兰州民众上街庆祝空战取得胜利
1939年2月20日,驻守山西运城的日本陆军第一飞行团
出动30架重型轰炸机空袭兰州,企图一举摧毁中国空军在兰
州的基地。
但其进袭遭到中国空军及苏联援华志愿队的顽强
阻击,日机损失惨重。
日军决定实施报复行动,将轰炸目标
对准手无寸铁的兰州市民。
抗战风云
重庆空战
WAR OF RESISTANCE
报复性空袭
参加1939年“2·20”空袭
兰州的日本陆军第一飞行团各战
队,为了掩盖惨败的真相,在返
回运城基地后,纷纷无中生有地
谎报战绩。
其中,第98战队宣称
击落我方战斗机16架,第60战队
宣称击落我方战斗机6架,第12战
队宣称击落我方战斗机14架。
日
军由此判断,驻兰州的中苏空军
拥有战斗机50至70架,此役恐已
损失了半数以上。
第一飞行团司令寺仓正三
坐镇运城指挥,决定23日再次出
击,但这次轰炸的目标不是机
场,而是所谓的“兰州市街内的
甘肃省政府、苏联顾问、兰州中国空军司令部所在地及其他军事设施”,实际上就是对兰州实施“无差别轰炸”。
为此,寺仓正三要求参与轰炸的第60战队97式重型轰炸机加挂250公斤的重型炸弹,第12战队意制菲亚特BR·20重型轰炸机加挂100公斤的重型炸弹。
为了避开中苏空军战斗机的拦截和打击,日军为这次空袭行动绞尽脑汁。
首先,日军让上次受重创的第98战队9架意制菲亚特BR·20轰炸机提前一个半小时起飞,对兰州以东约260公里的平凉进行轰炸,然后再转飞宝鸡轰炸。
其目的是诱使驻守兰州的中苏飞机过早起飞,待其燃油耗尽时,日军第12、第60战队的轰炸机再乘虚而入。
其次,由独立飞行第18中队派出侦察机提前飞至兰州上空,利用其飞行速度和高度优势,引诱中苏战斗机升空消耗燃油。
此次空袭兰州的日机有21
架,其中,少佐河岛庆吾指挥的
第12战队意制菲亚特BR·20轰炸
机9架,大尉左濑育三指挥的第60
战队97式重型轰炸机12架。
当天
下午,第12和第60战队的轰炸机
分别侵入兰州市区上空投弹。
根
据甘肃省档案馆保存的《甘肃省
会防空司令部防护总团空袭损失
情况表》记载,此次日机空袭,
共投弹58枚,炸死3人,炸伤24
人,炸毁房屋780余间。
所有弹着
点全是平民居住区,无一处为军
事设施。
这次大轰炸中,兰州受损最
严重的地区是中山市场一带。
那
里是兰州规模最大的集市,林立
的商铺全被炸毁,位于该处的普
照寺也未能幸免。
普照寺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年
间,历经宋、元、明、清各代修
葺和扩建,为兰州规模最大的寺
院。
该寺院保存有历代经卷6358
卷,一座明朝时修建的6层经塔和
一口金代泰和年间铸造的万斤大
钟。
空袭中,普照寺的大雄宝殿
东北隅一角和藏经楼被炸毁。
据
史料记载,当时周边烈焰熊熊,
警报声、爆炸声刺耳,普照寺方
丈释众诚登上藏经楼,誓与藏经
共存亡,他“坚不退缩,卒之与
寺俱殉,识者惜之”。
后普照寺
又多次遭日机轰炸,仅存一口
“泰和铁钟”。
1954年,兰州市政府将“泰
和铁钟”移至五泉山猛醒亭内,
并刻石碑撰文述说这一段历史,
让后人永远铭记。
燃烧的天空
当时驻守兰州附近机场、担
任兰州防空任务的主要有4支空军
部队,即中国空军第5大队第17中
队、驱逐总队下属第15中队、苏◇1939年2月23日,日机在空袭兰州过程中拍摄到一架中国空军的战斗机向其发动攻击
重庆空战
联援华志愿队一个中队,以及部分担任运送苏联援华飞机任务的苏联飞行员。
1939年2月23日上午,中国空军驻兰州的第1军区司令部接到防空司令部电话,谓有敌机18架,分两批由固原、静宁向兰州进袭,遂于11点37分,令苏联空军起飞E-15战斗机6架、E-16战斗机1架;11点41分,令中国空军第5大队第17中队起飞E-15战斗机11架;11点45分,令苏联援华志愿队起飞E-15战斗机7架升空迎敌。
此外,原本负责训练任务的中国空军驱逐总队也在副总队长毛瀛初率领下,于11点40分起飞E-16战斗1架、霍克Ⅲ战斗机2架、E-15战斗机3架升空迎战。
当天,中苏空军参战飞机达到31架。
由于曾在“2·12”空战中吃过情报滞后的亏,中国空军对防
空监视哨及情报传递系统进行了
改进。
中国空军驻兰州第1军区司
令部在中午12点20分,得知真正
来袭兰州的敌机群刚过甘肃酒泉
的西峰镇上空时,计算敌机到兰
州距离尚远,遂于12点40分果断
命令在空中巡逻的各队分批降落
拱星墩、东古城、西古城机场加
油后再升空。
下午1点40分,日军第12战
队的8架意制菲亚特BR·20轰炸
机(中途1架因发生故障返航)
以4000米的高度飞临兰州市区上
空投弹。
飞在左侧的2机属第1中
队,由大尉井关正夫率领;居中
的3机属第2中队,由大尉粟原贺
久率领,指挥官河岛庆吾与粟原
贺久同乘一机;飞在右侧的3机属
第3中队,由大尉酒本英夫率领。
由大尉左濑育三率领的第60战队
12架97式重型轰炸机作为第二批
飞机,距离第一批飞机后面约500
米,飞行高度为5000米。
突然,在敌机群的四面八方
出现中苏空军的战斗机,其数量
远远超过敌机,让日军飞行员难
以置信。
由日本防卫厅防卫研修
所战史室所著的战史丛书《中国
方面陆军航空作战》,对这次空
战记载道:“这一天敌战斗机以
E-15为主力,还有霍克战斗机、
E-16战斗机,其攻击果断,反复
接近(我机)进行强行攻击,并
利用我机死角实施攻击。
根据弹
痕,可以判断敌使用了一门13毫
米的机关炮。
这一天出现的敌机
数量,远远超出了想象。
从机型
来看,可以判断是来自成都方面
的增援。
”
实际上,中国空军在兰州的
作战飞机并没有增加,是狂妄自
大的日本空军自认为在“2·20”
轰炸中,已使中国空军失去抵抗
能力,因而产生了误判。
这是一场日军认为“自我陆
军轰炸机队创建以来遭遇最为惨
烈的空战”。
中苏空军的战斗机集中攻击
了由河岛庆吾率领的第12战队的
意制菲亚特BR·20轰炸机。
这
种轰炸机是日本于1937年从意大
利购入,其最大速度432公里/小
时,续航能力3000公里,机上装
备有3挺7.7毫米和1挺12.7毫米机
枪。
该机除翼梁、骨架等为金属
外,大部分机身采用布质蒙皮,
其主油箱设置于机翼与机身之
间,另在飞行员身后与座舱之间
安放有2个小油箱,外覆橡胶和钢
丝网以防弹、防爆,该机被击中◇1939年4月,《中国的空军》第22期刊登“2·20”“2·23”兰州空战的报道
WAR OF RESISTANCE
后极易起火爆炸。
另外,从自卫火力设置上看,该机两侧发动机与后座舱之间的平面三角内存在射击死角,极易被我方利用。
相反,第60战队使用的三菱97式重型轰炸机在各方面性能上都优于意制菲亚特BR·20轰炸机,最大速度为478公里/小时,机上装备有5挺7.7毫米机枪和1挺12.7毫米机枪。
第60战队的三菱97式重型轰炸机依靠其速度优势,在完成对目标轰炸后,很快就摆脱了我方飞机的攻击,逃离战场,但第12战队的意制菲亚特BR·20轰炸机却陷入我方飞机的围攻中无法脱身。
第一架被我方击落的轰炸机是由敌第12战队第1中队井关正夫驾驶的飞机。
该机在遭到我方攻击后,当场起火坠落。
第二架被我方击落的轰炸机是由敌第12战队第1中队牧野克夫驾驶的飞机,该机被击中后冒出黑烟并坠落。
第三架被我方击落的轰炸机是由
敌第12战队第3中队山田忠夫驾驶
的飞机,该机在我方飞机首次攻
击中受伤,脱离编队,立即遭到
我方数机集中攻击而坠毁。
此时,在高空中还有1架日
军侦察机,其飞行员平冈后来回
忆道:“被许多战斗机缠住的伊
式重型机(即菲亚特BR·20轰炸
机)被包围在火焰中,我目击了
没有降落伞的搭乘员,乱七八糟
地跳出来、掉下去的状况,空战
之惨烈、悲壮铭刻脑中。
”
在日本国立公文图书馆亚洲
历史资料中心,笔者找到了一份
《第1飞行团(1939年)本月23日
战斗概要》:
一、原田部队
重爆机8架与田中部队(重
爆攻击机12架)密切合作,于
14:30攻击兰州市区的省政府、
苏联特别机关和空军司令部及其
他军事设施,使敌损失惨重,予
敌以震撼。
同地上空与敌展开激烈空
战,击毁敌机56架(混战中计数
有重复),我原田部队3机自爆,
另外轻、重伤人员9名,使用350
公斤炸弹24枚、100公斤炸弹24
枚。
二、我方损失
1、原田部队伊式重爆机3架
(搭乘者第1中队井关大尉、牧野
中尉、山田中尉共18人)、自爆
机负伤者大村中尉及下属士官4
人,合计共5人,各机均中弹,最
多者中弹185发,田中部队士官重
伤2人、轻伤2人,各机均有若干
中弹。
上文中提到的“原田部队”
就是第12战队,“田中部队”就
是第60战队,皆由战队队长的名
字命名。
从日方资料中可以看
出,在2月23日空袭兰州过程中,
日机有3机被击落,其余17机不同
◇从被击落日机中搜出的部分物品
◇兰州空战中击落的日机残骸
重庆空战
程度中弹,其中1架轰炸机中弹最多,达185发;人员死18人、伤9人。
另据台湾出版的《空军抗日战史》记载,在“2·23”空战中,中国空军有6机中弹,苏联援华志愿队有2机中弹、1人负伤。
中苏空军取得对日本空军作战的完胜。
日本空军在总结这几次轰炸失利的原因时认为,除了轰炸进入方向少,易于遭到中苏空军集中攻击,队形零乱易遭各个击破等外,尚有如下问题值得注意:
一、以现用的重轰炸机,在一般气象条件下编队远航轰炸,而无战斗机的直接掩护,这无论在战术上或战役上,不仅难以完
成任务,且将招致很大的损害。
二、对重要目标的轰炸,如
选择在昼间有利的气象条件下进
行,对方就更能发挥战斗机和高
射炮的作用。
三、兰州地区,中国空军力
量的发挥,除了有利的气象条件
外,还因该地是苏联空军志愿队
的中心基地,它有决心也有源源
不断的人力、装备,对该地进行
保卫。
日军以有限的远程轰炸航
空兵,在此刻与其进行得不偿失
的消耗战,是否有此必要?
这是骄横的日本空军第一次
在中国战场上承认失败。
2月23日
之后,日本空军被迫暂停了对兰
州的轰炸。
亲历者回忆
在1939年“2·23”兰州空战
中,时任中国空军第15中队飞行
员李德标参加了战斗,并与战友
们一起击落1架敌机。
他在回忆文
章《兰州空战记》中追述了空战
情景:
敌轰炸机群与我机距离逐渐
接近,刚才所见耀目闪光,渐渐
已变成了可见的巨大飞机,那是
日本鬼子双发动机的96式轰炸机
(实际上是菲亚特BR·20轰炸机
或三菱97式轰炸机),似乎是一
大群,可是时间迫促,来不及点
数,长机领导我们3架飞机,恰好
正在敌机群的航路之前右上方,
拦个正着,长机急剧摇摆机翼,
表示命令攻击。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作者
当时不假思索,立即略为带升机
头,继即向右倾侧,推头俯冲,
向敌机群对头攻击。
此时心中只
有敌机,自己飞机发动机怒吼声
与震耳枪声,掩盖一切,完全忘
却自己之存在。
作者从完成对敌机群第一
击,拉起机头,心头有许多思绪
涌现,待飞机从俯冲改为向上爬
升快停止的时候,迅即发现多架
友机蝟集在敌机群四周,向敌突
击,但认不出那是何人所驾的飞
机,亦未感觉到他们何时开始攻
击敌机。
我想不管他吧,立即把
飞机再拉向右侧转,扭转机头,
转至敌机群的后上方,再推头俯
冲瞄准射击。
此刻正是从后上方对敌机展◇抗战时期的兰州五泉山
WAR OF RESISTANCE
开攻击,心中更觉高兴。
一看机枪瞄准器正巧对着敌机群中1架,究竟是那1架,无暇选择也无暇研判,只有按钮开枪射击。
当时发现敌编队群组成的火网,绵密发射,火力旺盛,火光闪闪,有如流星雨,我此时既不能回避,也不能另找目标,只有一面按钮发射自己的机枪(子弹),一面加速往下俯冲,最后冲至敌机相同高度时,正好在敌机群后方冲下,在那一瞬间,发现自己飞机机身颤动摇摆,我还以为是飞机中弹受伤,谁知却是遭受敌机群后面乱流(气流)影响,待飞机略为安定之后,当即拉高机头,并一面加开油门,以期追上敌机再行攻击,虽将油门加至最大,亦无法追及。
作者飞机向敌机群作第2次射击后,通过敌机群后方拉起机头时,骤见敌轰炸机两架,在我机稍远之前方,突然爆炸,耀目火光一闪之后,变成两团巨大火球,自空中冉冉坠落地面,极为壮观,着地之后,烈焰四散,范围颇广。
再抬头一看,又见另1架敌机,拖着黑烟渐渐落后,继之也爆炸下坠,与前述两架敌机相仿佛。
战斗结束后,李德标驾机在西古城机场降落。
经检查,他驾驶的这架战斗机发动机机罩上有数处弹痕,右机翼的1条拉线被子弹击伤,足见当时双方交战之激烈。
“2·20”“2·23”兰州空战大捷,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
2月27日,《新华日报》发表题为《给敌空军更大的打击》的短评文章。
全文如下:
昨我空军发言人说,敌大本
营于1月20日公布,自侵华战争
以来,敌空军损失惨重,截至去
年年底,已达1008架,平均每月
损失56架以上。
或者说,平均每
天损失几及两架。
这证明我空军
的英勇,正像苏联《红星报》所
说:“由中国空军的例子可以看
出,空军数量虽小,但机型最为
完善,在空战中亦能制胜。
”
最近兰州空战,我空军一
再告捷,更说明了我数量较少而
英勇的空军,战斗力在日益增强
中。
我们对英勇善战的空军,予
最崇高的敬礼,并希望政府能实
现参政会第3次大会所通过的加紧
扩大空军建设案,尽速地增强空
军,给敌寇以致命的打击!
在此之前,兰州市各机关、
各团体代表举行会议,决定于
26日下午6点,在左公祠举行空
军将士慰劳会,拟制作“空战
官威”“飞将神勇”“驱逐狂
寇”“克称厥职”四面锦旗,分
赠空军将士暨防空部队防护团。
2月27日至3月2日,兰州在
中山林及民众教育馆举办敌机
残骸展览会,将在“2·20”和
“2·23”空战中寻找到的敌机
残骸及敌飞行员尸体运到中山林
陈列,敌机机身、飞机零件、机
枪、佩刀、护身符、照片、地图
等物则在民众教育馆陈列,观者
达数万人次。
3月1日,中国空军第1军区司
令部在驻地举办了纪念并祝捷晚
会,借兰州大戏院招待各界代表。
因在“2·20”“2·23”空战中英
勇作战,航委会特向苏联空军飞行
员6人、苏联援华志愿队7人、中国
空军飞行员12人颁发了星序奖章。
编辑/王尧◇兰州猛醒亭中悬挂着泰和铁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