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厦门外国语学校2017级高二年段暑假返校考试
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8分.第1~6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6分,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关于电场强度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
B. 电场强度的方向总是跟电场力的方向一致
C. 在点电荷Q附近的任意一点,如果没有把试探电荷q放进去,则这一点的电场强度为零
D. 根据公式E=.可知,电场强度跟电场力成正比,跟放入电场中的电荷的电量成反比
【答案】A
【解析】
根据公式.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选项A正确;电场强度的方向总是跟正电荷所受的电场力方向一致,选项B错误;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由电场本身决定,与是否放入试探电荷无关,与试探电荷所受的电场力和试探电荷的电量无关,选项CD错误;故选A.
2.如图所示,两个小球从水平地面上方同一点O分别以初速度v1、v2水平抛出,落在地面上的位置分别是A、B,O′是O在地面上的竖直投影,且O′A∶AB=1∶
3.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两小球( )
A. 抛出的初速度大小之比为1∶1
B. 落地速度大小之比一定为1∶1
C. 落地速度与水平地面夹角的正切值之比为4∶1
D. 通过的位移大小之比一定为1∶1
【答案】C
【解析】
【详解】两球的抛出高度相同,故下落时间相同,落地时的竖直分速度相同;两小球的水平位移分别为O′A和O′B,故水平位移之比为1:4,由x=vt可知两小球的初速度之比为1:4;故A错误;由于未知两小球的下落高度,故无法求出准确的落地时的竖直分速度,无法求得落地速度之比,同理也无法求出位移大小之比,故BD错误;因竖直分速度相等,tanθ=v y/v0,因竖直分速度相等,而水平初速度比值为1:4,故正切值的比值为4:1;故C正确;故选C。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对于平抛运动要注意用好几何关系,并能灵活应用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3. 如图所示a、b、c是在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动的3颗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线速度;
B. 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向心加速度;
C. c加速可追上同一轨道上的b,b减速可等候同一轨道上的c;
D. a卫星的周期小于b、c的周期
【答案】AD
【解析】
试题分析: 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靠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由,根据题意r a<r b=r c,所以b、c 的线速度大小相等,小于a的线速度,故A正确;由根据题意r a<r b=r c,所以b、c 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加速度,故B错误;c加速,万有引力不够提供向心力,做离心运动,离开原轨道,b减速,万有引力大于所需向心力,卫星做近心运动,离开原轨道,所以不会与同轨道上的卫星相遇.故C错误;由,根据题意r a<r b=r c,a卫星的周期小于b,c的周期,故D正确。
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4.两个分别带有电荷量-Q和+3Q的相同金属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固定在相距为r的两处,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为F.两小球相互接触后将其固定距离变为r/2,则两球间库仑力的大小为:()
A. F
B. F
C. F
D. 12F
【答案】C
【解析】
开始时两球间的库仑力为:,两小球相互接触后,电量先中和在均分:,此时的库仑力为:,故C正确,ABD错误。
视频
5.如图所示,电梯轿厢质量为M,底板上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钢索拉着轿厢由静止开始向上匀加速运动,当上升高度为H时,速度达到v,不计空气阻力,则在此过程中说法错误的是( )
A. 钢索的拉力做功等于
B. 钢索对轿厢及物体构成的系统做功等于
C. 底板支持力对物体做功等于
D. 物体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等于mgv/2
【答案】A
【解析】
【详解】对电梯轿厢以及里面的物体,根据动能定理:W F-(M+m)gH=,则解得
,则钢索的拉力做功大于,选项A错误,B正确;对物体,根
据动能定理:,解得,选项C正确;电梯匀加速上升,则平均速度为v/2,则物体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等于,选项D正确;此题选择不正确的选项,故选A.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选择研究系统,并对物体受力分析,再根据功的公式可以逐个来求得每个力的功,知道合力做功等于动能的变化量,难度适中.
6.如图所示的四种电场中,分别标记有、两点.其中、两点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是
A. 甲图中与点电荷等距的、两点
B. 乙图中非匀强电场中的、两点
C. 丙图中两等量异种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与连线等距的、两点
D. 丁图中两等量同种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与连线等距的、两点
【答案】C
【解析】
甲图中点电荷的电场中的a、b两点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不相同,故A错误;由图可知乙图中的强电场中的a、b两点电场强度大小不相等,方向不相同,故B错误;丙图中两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电场的方向是相同的,所以a、b两点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故C正确;丙图中两等量同种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两侧的电场强度方向相反,所以电场中的a、b两点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D错误;故选C.
7.如图所示,实线表示电场线,虚线表示一带正电粒子以一定的初速度从M点射入电场中的运动轨迹,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带正电粒子所受电场力的方向沿虚线的内侧
B. 粒子在M点的加速度大于在N点的加速度
C. 粒子在M点受到的电场力小于在N点受到的电场力
D. 粒子从M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速度一直增大
【答案】ACD
【解析】
【分析】
由粒子轨迹的弯曲方向判断电场力方向.电场力方向应指向轨迹的内侧.由电场力做功正负,判断动能的大小,从而确定速度的大小.由电场线的疏密判断场强大小,确定电场力的大小.【详解】由电场力方向应指向轨迹的内侧得知,粒子所受电场力方向大致斜向左下方,即沿虚线的内侧,故A正确;M点处的电场线较疏,而N点处电场线较密,则M点处的电场强度较小,粒子所受的电场力也较小,故加速度也小,故B错误,C正确;电场力对粒子做正功,其电势能减小,动能增大,则知粒子在M点的动能小于在N点的动能,故粒子从M点运动到N 点的过程中,速度一直增大,故D正确。
故选ACD。
【点睛】本题是电场中轨迹问题,关键要根据轨迹的弯曲方向判断出粒子所受的电场力方向,再抓住电场线的物理意义判断场强、电场力等的大小.
8.如图所示,某段滑雪雪道倾角为300,总质量为m的滑雪运动员(包括雪具在内)从距底端高为h处的雪道上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加速度为,g为当地重力加速度。
当他由静止开始向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员减少的重力势能大于增加的动能
B. 运动员获得的动能为
C. 运动员克服摩擦力做功为
D. 下滑过程中运动员减少的机械能为
【答案】AD
【解析】
试题分析:运动员下滑的加速度为小于说明斜面是粗糙的,运动员下滑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内能,故选项A正确;运动员下滑时摩擦力做的功为:
,运动员获得的动能为:,故选项B、C错误;运动员减少的机械能等于摩擦力做的功,故选项D正确。
考点:动能定理、牛顿第二定律
【名师点睛】首先要分析物运动员受到的摩擦力,,进而计算摩擦力做的功,再通过动能定理计算运动员获得的动能:
;最后需要理解摩擦力做的功等于运动员减少的机械能。
9.小球P和Q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P球的质量大于Q球的质量,悬挂P球的绳比悬挂Q球的绳短,将两球拉起,使两绳均被水平拉直,如图所示,将两球由静止释放,在各自轨迹的最低点(以释放处为零势能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P球的速度一定小于Q球的速度
B. P球的重力势能一定小于Q球的重力势能
C. P球所受绳的拉力一定大于Q球所受绳的拉力
D. P球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大于Q球的向心加速度
【答案】AC
【解析】
【分析】
从静止释放至最低点,由机械能守恒列式,可知最低点的速度、动能;在最低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绳子的拉力和向心加速度。
【详解】从静止释放至最低点,由机械能守恒得:,解得:,在最低点的
速度只与半径有关,可知;动能与质量和半径有关,由于P球的质量大于Q球的质量,悬挂P球的绳比悬挂Q球的绳短,所以不能比较重力势能的大小。
故A正确,B错误;在最低
点,拉力和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
,所以P球所受绳的拉力一定大于Q球所受绳的拉力,向心加速度两者相等。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点睛】再求最低的速度、动能时,也可以使用动能定理求解;在比较一个物理量时,应该找出影响它的所有因素,全面的分析才能正确的解题。
二、计算题(共52分)
10.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轨道由直轨道AB和圆弧轨道BC组成,小球从斜面上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斜面底端后又滑上一个半径为的圆轨道,()
(1)若接触面均光滑小球刚好能滑到圆轨道的最高点C,求
①小球在C点处的速度大小
②斜面高h
(2)若已知小球质量,斜面高,小球运动到C点时对轨道压力为mg,求全过程中摩擦阻力做的功
【答案】(1) ① 2m/s ② (2) W克=o.8J
【解析】
【分析】
(1)①小球刚好能滑到圆轨道的最高点C,在C点,由重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小球到达C点的速度.②从A到C的过程,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出斜面的高度h.(2)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小球到达C点的速度,然后应用动能定理求出克服摩擦阻力做功.
【详解】(1)①小球刚好到达C点时,由重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②小球从A到C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解得:h=2.5R=1m
(2)在C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据题有 N=mg
从A到C 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
【点睛】本题是一道力学综合题,分析清楚小球的运动过程是解题的关键,要明确小球通过C 点时,由合力提供向心力,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与动能定理可以解题,解题时要注意小球在C点做圆周运动的临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