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基础知识与诉讼策略PPT培训教案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规定和公序良俗。
其他免责事由
03
如受害人故意、第三人过错等情形,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构
成免责事由。
2023
REPORTING
THANKS
感谢观看
内容:权利和义务关系
权利
指民事主体享有的利益和自由,包括财产权和人身权。财产 权是指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直接体现财产利益的民事权利。 人身权是指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与主体人身不可分离的权 利。
义务
指民事主体应当承担的责任和限制,包括法定义务和约定义 务。法定义务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义务,约定义务是由当事 人约定的义务。
表见代理
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 代理权的,代理行为有效。
2023
PART 04
物权法律制度核心内容解 读
REPORTING
物权种类划分及特点分析
物权种类
自物权(所有权)、他物 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
物权特点
支配性、排他性、优先性 、追及性
请求。
合同变更、转让和终止情形分析
合同变更
合同转让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法 律、行政法规规定变更合同应当办理 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
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 让给第三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 外:(一)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 (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债权人 转让权利的,受让人取得与债权有关 的从权利,但是该从权利专属于债权 人自身的除外。
原始取得(劳动生产、孳息、添 附、善意取得等)、继受取得(
买卖、赠与、互易等)
所有权保护途径
确认产权、返还财产、排除妨害、 赔偿损失
相邻关系处理原则
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 公平合理
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设立条件
用益物权设立条件
不动产或动产已登记或交付、用益物权合同已成立并生效
担保物权设立条件
主债权已存在、担保物已特定化且可转让、担保合同已成立并生效
REPORTING
民法定义与调整对象
民法定义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人身关 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
调整对象
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平等、自愿、公平原则
01
02
03
平等原则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法 律地位平等,平等享有权 利、承担义务。
自愿原则
民事主体有权根据自己的 真实意愿独立选择交易对 象和条件,建立或变更民 事法律关系。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的,依 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承担赔 偿责任。
医疗损害责任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 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 构承担赔偿责任。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
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 的,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共同侵权行为认定标准及处理结果
2023
REPORTING
民法基础知识与诉讼 策略PPT培训教案课 件
2023
目录
• 民法基础概念及原则 • 民事法律关系要素及变动 • 民事法律行为与代理制度 • 物权法律制度核心内容解读 • 合同法律制度关键知识点梳理 • 侵权责任构成要件及免责事由探讨
2023
PART 01
民法基础概念及原则
公平原则
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应以 社会正义、公平的观点来 处理他们之间的纠纷。
诚信、公序良俗原则
诚信原则
要求人们在民事活动中应当诚实守信 ,严守承诺,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 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
公序良俗原则
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不得违反公共 秩序和善良风俗,不得违反社会一般 道德准则和国家的一般利益。
民事责任与制裁措施
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 思表示,如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 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但商 业广告的内容符合要约规定的,视为要约 。
合同效力判断标准及处理结果
合同效力判断标准
根据《民法典》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 成立时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 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同 时,合同内容需合法,不违反法律、行政法 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 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 其履行请求。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 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
先履行抗辩权
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应当先 履行债务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 绝其履行请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 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
01
无效民事法律行为
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包括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
律行为等。
02
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
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包括基于重大误解实
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等。
03
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
行为成立时效力处于悬而未决状态,有待于其他行为或事实使之确定,
包括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与其意思能力不相适应的双方民事法律
主体: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自然人
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 力的个人。包括完全民事行为能 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
民事行为能力人。
法人
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 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 担民事义务的组织。包括企业法 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和
社会团体法人等。
其他组织
不具有法人资格,但是能够依法 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的组 织。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 业、不具有法人止: (一)债务已经履行;(二)债务相 互抵销;(三)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 提存;(四)债权人免除债务;(五 )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六)法律 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
2023
PART 06
侵权责任构成要件及免责 事由探讨
REPORTING
一般侵权责任构成要件概述
民事责任
指民事主体因违反民事义务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包括违约责任、侵权责任等 。
制裁措施
对于违反民法的行为,可以采取多种制裁措施,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 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同时,对于严重违法行为,还可能 涉及刑事责任。
2023
PART 02
民事法律关系要素及变动
REPORTING
机构等。
客体:物、行为、智力成果等

指存在于人体之外,能够为人力所支 配并且能够满足人类某种需要,并具 有稀缺性的物质对象。包括不动产和 动产。
行为
智力成果
指人们通过智力劳动创造的精神财富 或精神产品,依靠智力成果产生的权 利叫知识产权,是由智力劳动者对其 成果依法享有的一种权利。
指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 、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包括单 方行为、双方行为和多方行为。
处理结果
对于有效合同,双方应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对于无效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 事人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 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 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 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 应的责任。
合同履行过程中抗辩权行使条件
同时履行抗辩权
违法行为
指行为人违反法律规定 ,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
行为。
损害事实
指行为人违法行为造成 的他人人身或财产权益
的损害。
因果关系
指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 之间存在引起与被引起
的关系。
主观过错
指行为人实施违法行为 时的主观心理状态,包
括故意和过失。
特殊侵权责任类型化分析
产品责任
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生 产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行为等。
代理制度基本原理和类型划分
基本原理
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名义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代理人发生效力。
类型划分
法定代理、委托代理和指定代理。
无权代理和表见代理处理规则
无权代理
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对被 代理人不发生效力。
共同侵权行为认定标准
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处理结果
共同侵权行为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被侵权人有权请求部分或者全部连带责任人承担责 任。
免责事由种类划分及适用条件
法定免责事由
01
包括不可抗力、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法律规定的免责情形。
约定免责事由
02
当事人之间可以通过合同约定免责事由,但不得违反法律强制
物权保护方法
物权确认请求权、返还原物请求权、排除妨害请求权、消除危险请 求权
2023
PART 05
合同法律制度关键知识点 梳理
REPORTING
合同订立过程及要约邀请识别
合同订立过程
包括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要约是希望 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是受 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VS
要约邀请识别
PART 03
民事法律行为与代理制度
REPORTING
民事法律行为成立要件和效力类型
成立要件
行为人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意思 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 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效力类型
有效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民事法律行 为、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待 定的民事法律行为。
无效、可撤销和效力待定行为区分
物权与债权区别
主体不同、客体不同、内 容不同、效力不同
物权变动模式选择及公示方法
物权变动模式
意思主义、形式主义(物权形式主义、债权形式 主义)
物权变动公示方法
登记(不动产物权变动公示方法)、交付(动产 物权变动公示方法)
公示公信原则
保护交易安全,维护市场秩序
所有权取得方式及保护途径
所有权取得方式
变动原因:行为和事件
行为
指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实施的行为,包括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合法行为能够 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设立、变更和终止,违法行为则可能导致民事责任的产生。
事件
指与人的意志无关,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客观现象。包括自然事件和社会事 件。自然事件如人的出生、死亡,社会事件如战争、政变等。
20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