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对高速公路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对高速公路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作者:吉玮堂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5年第33期
高速公路的提早损坏主要有二大影响因素:一是内在因素;即组成路基的结构层(如地基、回填土)及路面结构层变形、沉降、开裂;桥梁结构强度不足或施工质量太差而出现基础下沉,板梁断裂等;二是外界因素,如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差、养护不及时、不到位、路面超载运行、人为洒水等引起的破坏。

一、水的来源及对高速公路的影响
水的来源有以下几种:降水、冻融水、毛细水、泉水、人为水。

水对公路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如路面裂缝水渗进路基中,不仅浸蚀路面,而且造成路基松软、变形、沉降、加剧了路面结构层的破坏;在寒区由于毛细水的影响,使土体冻胀,道路翻浆,而严重影响通车,对路基内部的泉眼处理不当,引起路基松软、沉降、严重时,使路基产生断裂、滑坡;冻融水、人为水渗进路基内都会对路基、路面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

二、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目前,高速公路在防排水功能上仍存在不少问题,施工质量差,纵、横向排水管堵塞,排水管漏水,严重影响路基的强度;毛细水引起土体松软、冻胀;泉水引起路基滑坡;平原区排水不当影响耕田、加上工后养护不及时水对路的破坏形成恶性循环,加剧道路的提早损坏等等。

防排水系统包括:路基防排水、路面防排水和中央分隔带防排水三部分,这三部分防排水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如下:
(一)路基防排水
路基防排水分为路基外部和内部防排水二大部分,路基外部防排水又分为填
方路基和挖方路基防排水二大类:
1、填方路基防排水
(1)对填方路基,填土高度大于3m时,应将边坡、护坡道与边沟用浆砌片石、砼预制块防护形式连成一个整体,以抵抗边坡土体的下滑、路面和边坡水的冲刷、渗透及洪水的破坏作用。

边沟、排水沟的断面尺寸必须满足排流量的要求。

(2)对填土高度小于3m的低填土路基,可采用植草防护,但坡脚与护坡道、边沟及路肩部分应做成防护形成。

(3)山区排水:山区地面起伏较大,坡度较陡,除有利于排水外,防洪水冲刷是重点考虑的问题。

因此,路基边坡、排水系统都应进行防护处理,必要时采取减流速,消能量等措施,以减小对排水系统的损坏。

挖方山坡应采取截水沟,急流槽排水、跌水和挖方山坡防护相结合的处治方案。

(4)平原区排水:平原区特点是地势平坦,水流速小,排水比较困难。

填方路基取土场一般设在路线的两侧,排水除应考虑对路基的冲刷外,更应考虑对农田的影响。

因此,平原区路基排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取土场离河沟较近时,可采用排水沟,埋设排水管等方法将取土场内的水排入河沟内。

取土场离河沟较远时,为解决取土场排水问题,可采用如下方法:
A:加大边沟断面尺寸,边沟底(流水面)标高高于路线两侧取土场地面平均标高5-
10cm。

边沟采用防护形式,每隔一定距离改进水口,进水口处设挡板,水只能进不能出。

当取土场内水位平均标高高于边沟沟底面5-10cm时,取土场内的水通过边沟进水口流入边沟,沿边沟流入河沟,流入边沟的水由于带入泥砂较少,减轻了边沟的清理工作。

B、将某些取土场变成储水池、养鱼池、雨季存水、旱季解决农田用水。

C、设水井或渗水井,将地面水排入地下。

2、挖方路基防排水,是通过挖方边沟汇集路面水,挖方山坡及山体上汇水面积范围的雨水。

山坡陡而汇水面积大时,可设截水沟将汇集的山坡水引至河沟或通过边沟引至河沟中,截水沟较长时,每隔一定距离设急流槽,将水引至边沟或河沟中,为防洪水冲刷,边沟、截水沟,急流槽采用浆砌片石、预制砼进行防护;挖方山坡较陡时,可考虑修建挡土墙,或采用浆砌片石进行坡面防护,以防坍塌。

3、路基内部防排水
路基内部包括中央分隔带处渗下的水,超高段流入集水井的水及其他部位渗入路基内的水,通过路基内部的碎石盲沟、横向排水管,径边坡急流槽或防护边坡排入路基边沟。

(二)路面排水
路面绝大部分水沿路线纵坡和路面横坡经隔水带导向,通过路基边坡急流槽进入路基边沟,通过边沟排入河沟。

路面排水要注意土路肩被路面水冲刷、渗透。

为此,土路肩应采用浆砌片石、砼预制块等方法,进行铺砌防护。

勾缝要密实不裂,严格控制水的渗入。

路侧边缘设
置拦水带和急流槽,特别注意凹形竖曲线处的急流槽设置数量必须满足排流量的要求,使路面水能迅速排入边沟。

(三)中央分隔带排水
一、中央分隔带顶面未设置防水层
在中央分隔带下设纵向碎石盲沟,在碎石盲沟中设纵向透水管,横向每隔一定距离设不透水的横向排水管与边坡急流槽相接,使中央分隔带下渗的水由横向排水管经急流槽排入路基边沟。

但目前仍存在以下问题:
1、碎石盲沟短时间内能起到渗水作用,但用不了多久,将会部淤塞,完全丧失渗水功能。

2、横向排水管由于施工等原因也易发生堵塞现象,在纵、横管接头处更为严重。

3、采用反滤土工布铺设在碎石盲沟上的反滤层,由于淤积,很块也会失掉透水性。

4、中央分隔带处施工工序较多,要求又严格,施工难度较大,稍不注意,会影响防排水施工质量。

由于中央分隔带内填土部分过分潮湿,雨季可达饱和状态,对植物生长很不利,中央分隔带内的土体受冻而产生冻胀,不仅对植物产生严重影响,对路面结构层也产生间接冻胀损坏。

解决办法如下:
A、中央分隔带处施工工序较多,为保证防排水施工质量,必须精心施工。

注意不要碰坏防渗土工膜或其他防水材料。

B、在回填土内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排气管,即可解决土体内潮湿度过高对植物产生不利影响,又可供给植物足够的氧气。

二、中央分隔带顶面设置防水层
中央分隔带顶面采用预制砼全防护,并由路中心线向两侧设2%的横坡,使水沿路面横坡径隔水带导向,通过路基边坡急流槽进入路基边沟。

封板间用防水砂浆密实,严防渗水。

中央分隔带顶面可采用防眩网等方法进行防眩处理,与广告牌、山水画、盆栽树、花相互应,视觉上给人一种流畅、舒适、清新的感觉和美的享受。

好处是:
1、排水问题得到了解决,延长了高速公路的使用年限;
2、路基下的碎石盲沟,纵向透水管,横向排水管,防渗土工膜,透水土工布等都可以不设置,节省了大量投资;
3、施工简单、质量也易保证
缺点只有一个,即减少了绿地面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