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常考点(带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常考点
单选题
1、a、b、c、d是四种短周期元素,a、b、d同周期;c、d同主族;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b与c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b3c,且b、c离子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子序数:a>b>c
B.原子半径:a>d>c
C.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c>d>a
D.a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c
答案:D
分析:原子核外K层最多排布2个电子,则x=2,则a元素是14号Si元素。
a、b、d同周期,c、d同主族,b与c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b3c,且b、c离子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b为Na、c为N、d为P,然后根据元素周期律及物质性质分析解答。
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Si、b为Na、c为N、d为P元素。
A.原子序数:a(14)>b(11)>c(7),A正确;
B.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则原子半径:a>d>c,B正确;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就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c>d>a,则最高价含氧
酸的酸性:c>d>a ,C正确;
D.a为Si、c为N,根据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结构,结合化合物中所有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二者
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Si3N4,用字母表示为a3c4,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D。
2、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X原子的电子总数是其最高能级电子数的2倍,
Z可与X形成淡黄色化合物Z2X2,Y、W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W>X>Y>ZB.简单离子的还原性:Y>X>W
C.简单离子的半径:W>X>Y>ZD.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Y>W
答案:C
分析: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基态X原子的电子总数是其最高能级电子数的2倍,设若X为第二周期元素原子,则X可能为Be或O,若X为第三周期元素原子,则均不满足题意,Z与X能形成Z2X2的淡黄色化合物,该淡黄色固体为Na2O2,则X为O元素,Z为Na元素;Y与W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Y为F元素,W为Cl元素,据此分析。
A.同一周期从左向右第一电离能总趋势为逐渐增大,同一主族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故四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为F>O>Cl>Na,A错误;
B.单质的氧化性越强,简单离子的还原性越弱,O、F、Cl三种元素中F2的氧化性最强O2的氧化性最弱,故简单离子的还原性O2->Cl->F-,B错误;
C.电子层数越多简单离子半径越大,相同结构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故四种元素中离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Cl->O2->F->Na+,C正确;
D.F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Cl元素,则形成氢化物后F原子束缚H原子的能力强于Cl原子,在水溶液中HF 不容易发生电离,故HCl的酸性强于HF,D错误;
故选C。
3、用中子(01n)撞击铀原子的裂变方程为92235U+01n→56141Ba+361Kr+301n。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92235U和92238U是铀元素的两种核素
B.1mol92235U裂变时净产生的中子数为3N A
C.92225U和92238U的化学性质几乎没有差别
D.裂变产物36A Kr的质量数A为92
答案:B
A.92235U和92238U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是铀元素的两种核素,A项正确;
B.根据裂变的方程式92235U+01n→56141Ba+36A Kr+301n,可知1mol92235U裂变时净产生的中子数为2N A,B项错误;
C.92225U和92238U互为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相同,C项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裂变产物36A Kr的质量数A=235+1-141-3=92,D项正确;
答案选B。
4、有X、Y、Z、W、M五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Z、W同周期, Z、M同主族; X+与M2-具有相同的电
子层结构;离子半径:Z2->W-;Y的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A.元素W和M的某些单质可作为水处理中的消毒剂
B.由于W、Z、M元素的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减小,所以其沸点依次降低
C.元素Y、Z、W的单质晶体属于同种类型的晶体
D.X、M两种元素只能形成X2M型化合物
答案:A
有X、Y、Z、W、M五种短周期元素,Y的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Y为Si元素;X、Y、Z、W同周期, Z、M同主族; X+与M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离子半径:Z2->W-,则X是Na,Z是S,W是Cl,M是O;
A.O3.Cl2都可作为水处理中的消毒剂,故A正确;
B.W、Z、M的氢化物依次为HCl、H2S、HCl,由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故三者中水的沸点最高,B错误;
C.Y、Z、W的单质依次为硅、硫、Cl2,硅单质是原子晶体,硫单质、氯气是分子晶体,故C错误;
D.X、M能形成Na2O、Na2O2两种常见化合物,故D错误;
答案选A。
5、已知硒(34Se)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依据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的知识,下列错误的是
A.非金属性:O>S>Se B.还原性:H2Se>H2S>HCl
C.热稳定性:H2Se>H2O>HF D.酸性:HClO4>H2SO4>H2SeO4
答案:C
分析:由已知硒(34Se)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可推知,硒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第VIA族,位于O的同主
族的下一周期,据此分析解题。
A.同一周期从左往右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同一主族从上往下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故非金属性:O>S>Se,A正确;
B.一种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则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对应的氢化物的还原性则越弱,由A项中元素周期律可知,还原性:H2Se>H2S>HCl,B正确;
C.一种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强,故热稳定性:H2Se<H2O<HF,C 错误;
D.一种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则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故酸性:HClO4>H2SO4>
H2SeO4,D正确;
所以答案是:C。
6、“类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化学知识有规律可循,但也存在“反规律”现象,下列“类比”正确的是A.HCl气体用浓硫酸干燥,HBr气体也可以用浓硫酸干燥
B.碱金属元素单质熔点从Li到Cs逐渐降低,碱土金属元素单质熔点从Be到Ba也逐渐降低
C.Al2O3是两性氧化物,B2O3也是两性氧化物
D.实验室用FeS与稀盐酸反应制H2S,也可用CuS与稀盐酸反应制H2S
答案:B
A. HBr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被浓硫酸氧化为溴单质,故A错误;
B. 碱金属元素和碱土金属元素都属于金属晶体,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金属键依次减弱,熔沸点依次降低,故B正确;
C. B2O3是酸性氧化物,故C错误;
D. CuS不与盐酸反应,故D错误。
7、查德威克通过用α粒子轰击Z N X原子的实验发现了中子,核反应为:Z N X+24He→P12Y+01n。
已知
N X原子核内质子数比中子数少一个,已知在元素周期表中,对角线上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如对角线上氧Z
氯间化学性质相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B.X单质可与强酸溶液反应,但不能与强碱溶液反应
C.Y的主族序数与X中子数相等
D.12Y和14Y互为同素异形体
答案:A
分析:根据核反应为:Z N X+24He®P12Y+01n。
N+4=12+1,所以N=9,已知Z N X原子核内质子数比中子数少一个,则Z+(Z+1)=9,解得Z=4,可知X为Be元素。
4+2=p+0,则P=6,因此Y为C元素,然后根据元素周
期律分析解答。
A.X为Be元素,Be与Al属于对角线关系,依此推断元素周期表中,对角线上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因此
B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具有两性,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A正确;
B.Be性质与Al相似,既可与强酸反应,又可与强碱反应,B错误;
C.Y是C,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第IVA的元素,其主族序数为4;X中子数为9-4=5,两者数值不相等,C错误;
D.12Y和14Y质子数相同,都是6个,但中子数不同,分布是6 .8,因此二者互为同位素,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短周期元素最外层有2个电子,则其一定是第ⅡA族元素
B.主族元素的单原子阳离子一定具有稀有气体的电子层结构(H+除外)
C.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8个副族,副族均由长周期元素组成
D.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只取决于该元素的电子层数
答案:C
A.稀有气体He最外层为2个电子,但属于零族,A错误;
B.主族元素单原子阳离子不一定具有稀有气体的电子层结构,如ⅢA族Ga元素的阳离子Ga3+,其离子结构
示意图为:,B 错误;
C .元素周期表有7个主族和8个副族(Ⅷ族属于副族),从第四周期开始出现副族元素,故副族元素均由长周期元素组成,C 正确;
D .主族元素所在周期取决于电子层数,所在族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D 错误;
故答案选C 。
多选题
9、锶(Sr)为第五周期IIA 族元素,其化合物六水氯化锶(SrCl 2·6H 2O)是实验室重要的分析试剂,工业上常以天青石(主要成分为SrSO 4,含少量BaSO 4)为原料制备,生产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锶的金属性比钙的强,所以SrSO 4的溶解性比CaSO 4的强
B .高温焙烧时,若0 .5molSrSO 4完全反应转移了4mol 电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rSO 4+4C 高温SrS+4CO
C .加入适量1mol/LH 2SO 4目的是除去溶液中Ba 2+杂质
D .工业上常电解熔融SrCl 2制锶单质,则SrCl 2·6H 2O 制取无水SrCl 2一定要在无水氯化氢气流中加热
SrCl 2·6H 2O 失水恒重
答案:AD
A .根据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锶的金属性比钙的强,SrSO 4的溶解性比CaSO 4的弱,故A 错误;
B .高温焙烧时,若0 .5molSrSO 4完全反应转移了4mol 电子,说明S 元素化合价由+6价降低为-2价,该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rSO 4+4C 高温SrS+4CO ,故B 正确;
C .硫酸钡难溶于水,加入适量1mol/LH 2SO 4目的是生成硫酸钡沉淀,除去溶液中Ba 2+杂质,故C 正确;
D .SrCl 2是强酸强碱盐,SrCl 2不水解,直接加热SrCl 2·6H 2O 失水至恒重,可制得无水SrCl 2,故D 错误; 选AD 。
10、短周期主族元素X 、Y 、Z 、W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Y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
下列关于这四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X 、Y 、Z 、W 中可能存在金属元素
B .化合物ZW 2分子中所有原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C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W>X>Y
D .Y 、Z 可形成具有漂白性的化合物
答案:BD
分析:由于四种元素为短周期,故X 、Y 位于第二周期,Z 、W 位于第三周期。
Y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可知Y 为O 元素,则X 为N 元素,Z 为S 元素,W 为Cl 元素。
A .X 、Y 、Z 、W 分别为N 、O 、S 、Cl ,没有金属元素,A 错误;
B .化合物ZW2分子为SCl 2,其S 和两个Cl 各共用一对电子达稳定结构,则三个原子都达到了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B 正确;
C .由于非金属性O>Cl>N>S ,故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W>X>Z ,C 错误;
D .Y 、Z 可形成具有漂白性的化合物SO 2,D 正确;
故选BD 。
11、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 A 2+、b B +、c C 2−
、d D -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
B >A >
C >D
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A>B>D>C
C.原子序数:d>c>b>a
D.离子半径:C2−>D->B+>A2+
答案:AD
分析: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 A2+、b B+、c C2−、d 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其位置关系为。
A.根据层多径大,同电子层结构核多径小原则,则原子半径:B>A>C>D,故A正确;
B.根据位置关系,后面的最外层电子数大于前面的最外层电子数,因此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D>C >
B >A,故B错误;
C.根据位置关系得到原子序数:a >d>c>b,故C错误;
D.根据同电子层结构核多径小原则,则离子半径:C2−>D->B+>A2+,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AD。
12、X、Y、Z、R、 T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R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Y与Z能形成
Z2Y、 Z2Y2型离子化合物,Y与T同主族。
五种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Z2Y和Z2Y2的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
B.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 Y<T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T<R
D.由X、Y、Z、T四种元素组成的常见化合物溶液显酸性
答案:AD
分析:X、Y、Z、R、T为短周期主族元素,结合原子序数和原子半径的关系分析,X为第一周期,为氢元素,R、Y为第二周期,Z、T为第三周期。
其中R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为碳元素;Y与Z能形成Z2Y、Z2Y2型离子化合物,则Y为氧元素,Z为钠元素,Y与T同主族,则T为硫元素。
即X为H,Y为O,Z为Na,R为C,T为S。
A.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中阴阳离子个数比都为1:2,故A正确;
B.氧的非金属性比硫强,所以水的稳定性大于硫化氢,故B错误;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碳酸和硫酸,硫酸酸性强与碳酸,故C错误;
D.由氢、氧、钠、硫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为硫酸氢钠或亚硫酸氢钠,都为酸性,故D正确;
故选AD。
13、在下列变化过程中,既有离子键被破坏又有极性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A.将Na2O2溶于水B.烧碱溶于水C.溴乙烷水解D.硫酸氢钠溶于水
答案:AD
A.将Na2O2加入水中,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既有离子键被破坏又有非极性共价键被破坏,H2O中的极性共价键被破坏,A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溶于水电离出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只有离子键被破坏没有共价键被破坏,B不符合题意;
C.溴乙烷水解过程中断裂C-Br极性共价键,不存在离子键断裂,C不符合题意;
D.硫酸氢钠溶于水,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既有离子键被破坏又有极性共价键被破坏,D符合题意;
故选:AD。
填空题
14、原子的表示。
(1)通常用Z A X表示一个原子,其中A表示_______,Z表示_______。
(2)补全下表。
(2) 6 6 12 6 816O 16 8 8 10 18 8
(1)通常用Z A X表示一个原子,其中A表示质量数,Z表示质子数;
(2)612C中质子数为6,质量数为12,中子数为12-6=6,对于电中性的原子而言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故核外电子为6;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8的核素其质量数为8+8=16,故该原子为816O,对于电中性的原子而言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故核外电子为8;818O中质子数为8,质量数为18,中子数为18-8=10,对于电中性的原子而言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故核外电子为8。
15、写出下列分子的电子式。
(1)Br2:____。
(2)PCl3:____。
(3)H2O:____。
(4)N2:____。
(5)CH4:____。
答案:(1)
(2)
(3)
(4)
(5)
(1)溴单质中原子之间形成一个共用电子对,其电子式为;所以答案是:。
(2)PCl3中存在三个P-Cl键,氧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PCl3的电子式为;所以答案是:。
(3)水中存在两个氧氢键,氧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水的电子式为:;所以答案是:。
(4)氮气中存在氮氮三键,氮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氮气的电子式为;所以答案是:。
(5)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甲烷分子中存在4个碳氢键,甲烷的电子式为;所以答案是:。
16、主族元素X可形成双原子分子X2,X元素与钠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X。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元素的原子有_______个外围电子?它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_______主族?
(2)X元素与氢元素形成的氢化物分子中含有_______个氢原子?
(3)要确定X是什么元素,还需要哪些条件_______。
答案:(1) 6 第ⅥA族
(2)2
(3)要确定X是什么元素,还需要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或者提供相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分析: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等于主族序数,X元素与钠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X,可知X显-2价,可知其最外层有6个电子,说明X为第ⅥA族元素,最外层6个电子,结合在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
0判断解答。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X最外层有6个电子,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是外围电子,位于第ⅥA族元素;答:6;第ⅥA族;
(2)X元素与氢元素形成的氢化物分子中,X显-2或-1价,化学式为H2X或H2X2,分子中含有2个H原子;答:2;
(3)要确定X是什么元素还需要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或者提供相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答:要确定X 是什么元素,还需要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或者提供相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