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科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科
目期末试卷B(有答案)
一、选择题
1、如果一台主机的IP地址为160.80.40.20/16,那么当它被移动到了另一个不属于160.80/16子网的网络中时,它将()。

A.可以直接接收和直接发送分组,没有任何影响
B.既不可以直接接收分组,也不可以直接发送分组
C.不可以直接发送分组,但是可以直接接收分组
D.可以直接发送分组,但是不可以直接接收分组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路由选择协议的功能?()
A.获取网络拓扑结构的信息
B.选择到达每个目的网络的最优路径
C.构建路由表
D.发现下一跳的物理地址
3、下列交换方式中,实时性最好的是()。

A.电路交换
B.报文交换
C.数据报交换
D.虚电路交换
4、当集线器的某个端口收到数据后,其动作为()
A.从所有端口广播出去
B.从除了输入端口外的所有端口广播出去
C.根据目的地址从合适的端口转发出去
D.随机选择一个端口转发出去
5、在简单的停止-等待协议中,当帧出现丢失时,发送端会永远等待下去,解决这种死锁现象的办法是()。

A.差错校验
B.帧序号
C.ACK机制
D.超时机制
6、在以太网的二进制后退算法中,在4次碰撞之后,站点会在0和()之间选择一个随机数。

A.7
B.8
C.15
D.16
7、在OS1参考模型中,直接为会话层提供服务的是()。

A.应用层
B.表示层
C.传输层
D.网络层
8、使用后退N帧协议,根据图所示的滑动窗口状态(发送窗口大小为2,接收窗口大小为1),指出通信双方处于何种状态()。

A.发送方发送完0号帧,接收方准备接收0号帧
B.发送方发送完1号帧,接收方接收完0号帧
C.发送方发送完0号帧,接收方准备接收1号帧
D.发送方发送完1号帧,接收方接收完1号帧
9、某IP网络的连接如图所示,在这种配置下IP全局广播分组不能够通过的路径是()。

A.计算机P和计算机Q之间的路径
B.计算机P和计算机S之间的路径
C.计算机Q和计算机R之间的路径
D.计算机S和计算机T之间的路径
10、使用浏览器访问某大学Web网站主页时,不可能使用到的协议,是()。

A.PPP
B.ARP
C.UDP
D.SMTP
11、现给出一串二进制的文件:11001100 10000001 00111000,如果对该二进制文件进行base64编码,则最后所传送的ASCII码是()。

A.8A 49 45 34
B.7A 49 45 34
C.7A 49 34 45
D.7A 34 49 45
12、假设拥塞窗口为20KB,接收窗口为30KB,TCP能够发送的最大字节数是()。

A.30KB
B.20KB
C.50KB
D.10KB
二、填空题
13、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均采用____________的传输方式。

14、计算机网络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大部分组成
15、专用IP地址只能用做____________地址而不能用做全球地址。

16、连接拨号网络时,如果鼠标已经联络到串口1上,外置调制解调器应当连接到
____________
17、数据通信中,传输速率的表示方式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种。

18、HTML 语言是一种____________语言。

19、适配器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实现____________转换,还要实现____________。

20、常用的计算机拓扑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____________是码元传输的速率单位,____________是信息量的单位。

22、千兆以太网的MAC子层仍然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
23、( )功能特性说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种意义。

24、( )路由器不但能够根据逻辑地址进行转发,而且可以根据物理地址进行转发。

25、( )全双工通信,即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

26、( )从IP地址到硬件地址的解析是自动进行的,这种地址解析过程对主机用户是不透明的。

27、( )由于总线作为公共传输介质被多个连接在上面的节点共享,因此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冲突”问题。

28、( )数据报每经过一个路由器,路由器既要检查数据报的首部,也要检查数据报的数据部分。

29、( )为了提高双绞线的抗电磁干扰的能力,可以在双绞线的外面再加上一个用金属丝编织成的屏蔽层。

这就是屏蔽双绞线。

30、( )路由器的路由表中,其信息必须包括目的的网络地址、子网掩码、下一跳地址。

31、( )IPv6地址的长度为64bits。

32、( )所有的ICMP差错报告报文中的数据字段都具有不同的格式。

四、名词解释
33、网络体系结构的分层原理:
34、线路交换方式:
35、信噪比:
36、同步式字符同步:
37、语义:
五、简答题
38、TCP三次握手的过程
39、请阐明一下,应用访问控制列表规则时建议办法是什么?因素?
40、有如下四个/24地址块,试进行最大也许聚合.
41、请简要说明交换网络中为什么形成环路、产生广播风暴的原理?
42、请讲述静态路由配备办法和过程?
六、综合应用题
43、图所示为个TCP主机中的拥塞窗口的变化过程,这里最大数据段长度为1KB,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TCP的初始阅值是多少?为什么?
2)本次传输是否发生超时?如果有是在哪一次传输超时?
3)在本例中,采用了什么拥塞控制算法?
44、一个TCP报文段的数据部分最多为多少字节?为什么?如果用户要传送的数据的字节长度超过TCP报文段中的序号字段可能编出的最大序号,问还能否用TCP 来传送?
45、表中20个字节为一个IPv4数据报的首部,请分析该头部并回答之后的问题
1)该IP数据报的发送主机和接收主机的地址分别是什么?
2)该IP数据报的总长度是多少?头部长度是多少?
3)该IP分组有分片吗?如果有分片它的分片偏移量是多少?
4)该IP数据报是由什么传输层协议发出的?
46、假定站点A和B在同一个10Mbit/s以太网的网段上。

这两个站点之间的传播时延为225比特时间。

现假定A开始发送一帧,并且在A发送结束之前B也发送一帧。

如果A发送的是以太网所允许的最短的帧,那么A在检测到和B发生碰撞之前能否
把自己的数据发送完毕?如果A在发送完毕之前并没有检测到碰撞,那么能否肯定
A所发送的帧不会和B发送的帧发生碰撞?(提示:在计算时应当考虑每一个以太
网帧在发送到信道上时,在MAC帧前而还要增加7B的前同步码和IB的帧定界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D
3、A
4、B
5、D
6、C
7、C
8、B
9、B
10、D
11、B
12、B
二、填空题
13、【答案】存储转发
14、【答案】资源子网、通信子网
15、【答案】本地
16、【答案】串口2
17、【答案】比特率、波特率
18、【答案】超文本标记
19、【答案】串行/并行、以太网协议
20、【答案】总线拓扑结构、星型拓扑结构、环型拓扑、复合型拓扑
21、【答案】码元/秒、比特
22、【答案】CSMA/CD、支持半双工、全双工通信
三、判断题
23、【答案】对
24、【答案】对
25、【答案】错
26、【答案】错
27、【答案】对
28、【答案】错
29、【答案】对
30、【答案】对
31、【答案】错
32、【答案】错
四、名词解释
33、网络体系结构的分层原理:
答: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采取了分层的方法,一个层次完成一项相对独立的功能,在层次之间设置了通信接口。

这样设置的优点是由于每一个层次的功能是相对独立的,所需完成这项功能的软件就可以独立设计、独立调试。

如果其中一个层次的功能有所变化,或者一个软件要采用新技术,都不会对其它层次产生影响,利于每一个层次的标准化。

34、线路交换方式:
答:在这种方式中,各中间节点的作用仅限于连通物理线路,对于线路中的数据不做任何
软件处理,这种工作方式包括线路建立、通信和线路释放三个阶段。

35、信噪比:
答:指信号和噪气的功率之比。

信噪比(db)=10×1g(信号功率/噪气功率)。

36、同步式字符同步:
答:发送方计算机在每组字符之前发送一串特定格式的字符,接收方计算机利用这些信号
来调整自己的时钟尽可能地接近发送时钟。

这组信号叫做同步控制符SYN。

这保证字符组的正确性,这组字符有特定的结构。

37、语义:
答: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及作出的响应。

五、简答题
38、答:基于TCP协议传输数据之前,为确认连接正常,会通过三次握手来建立虚连接,连接建立完成后才能进行数据的传输。

三次握手的过程如下:首先由发起端发送连接请求:当接受方收到连接请求后,如果同意建立连接会回复应答报文:然后发送方收到此应答报文,会发送对此应答报文的确认信息。

通过这种三次握手的过程来在数据发送的初期建立
连接,保障数据的正常传输。

39、答:原则访问列表普通应用在离目比较近位置,扩展访问列表善通应用在离源比较近位置因素:原则访问列表是依照数据源地址进行过滤,无法过滤数据包目地址,如果应用
在离源比较近位置也许会导致对其她网络访问影响。

例:回绝192.168.1.0访问
192.168.2.0但可以访问192.168.3.0.如果在192.168.1.0所在接口应用规则,那
192.168.1.0将无法访问192.168.3.0,但如果将规则应用在192.168.2.0所在接口将不会导致影响。

扩展访问列表是依照数据各种元素进行过滤,依照通过多重信息对数据进行精
确过滤和解决,普通规则定义对的话,不会对其她网络访问导致影响,为了节约网络带宽
资源,善通应用在离源近位置.
40、答:212=(11010100)2,56=(00111000)2132=(10000100)2,133=(10000101)2134=(10000110)2 135=(10000111)2因此共同前级有22位,即11010100 00111000 100001,聚合CIDR地址块是:212.56.132.0/22
41、答:交换网络中单链路的网络容易形成单点故障,为了缓解单点故障对网络造成的影响,希望能够在交换网络中提供冗余链路,也就是从一点到达另一点时有多条链路可以达到。

交换机对于广播帧的处理方式是除接收数据接口外,向其他所有接口进行复制、扩散。

这样,在存在环路的交换网络中,只要有一个广播数据顿,所有交换机将不停地复制、扩散,在很短的时间内使整个交换网络中充斥着大量的广播数据,占用大量,的带宽和设备CPU资源,从而造成全网性能下降或网络中断。

42、答:
⑴、为路由器每个接口配备IP地址
⑵、拟定本路由器有哪些直连网段路由信息
⑶、拟定网络中有哪些属于本路由器非直连网段
⑷、添加本路由器非直连网段有关路由信息
六、综合应用题
43、解析:
1)该TCP的初始阅值为16KB。

最大数据段长度为1KB,可以看出在拥塞窗口到达16KB之后就呈线性增长了,说明初始阅值是16KB。

2)该TCP传输在第13次传输时发生了超时,可以看到拥塞窗口在13次传输后变为1KB。

3)采用了慢开始和拥塞避免的算法,因为可以看到在发送失败后拥塞窗口马上变
为1KB,而且阙值也变为了之前的一半。

44、解析:一个TCP报文段的数据部分最多为65 495B,此数据部分加上:TCP首部的20B,再加上IP首部的20B,正好是IP数据报的最大长度(2-1=65 535B)。

当然,若IP首部包含了选项,则IP首部长度超过20B,这时TCP报文段的数据部分
的长度将小于65495B。

即使用户要传送的数据的字节长度超过TCP报文段中的序号字段可能编出的最大序号,也还可以用TCP来传送。

当今的因特网用户速率还不是很高,且分组的生命期
受限。

TCP的序号字段有32位,可以循环使用序列号,这样就可保证当序号重复
使用时,旧序号的数据早已通过网络到达终点了。

45、解析:
首先列出IP首部的格式,然后按照这个格式来解析题目给出的首部数据。

IPv4的首部格式如图所示。

1)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源IP地址是第13、14、15、16字节,也就是
COA80101,转换为十进制表示得到源IP地址为192.168.1.1。

目标IP地址是第17、18、19、20字节,即D8 03 E2 15,转换为十进制表示得到目标IP地址为
216.3.226.21。

2)IP数据报的总长度域是IP头部的第3、4字节,即0030,转换为十进制表示得到该IP数据报的长度是48。

而头部长度为IHL域,是第1字节的后4个位表示,根据题
目的数据IHL值是5,再将IHL的值乘以4即得到头部的长度为20。

3)是否分片的标识在IP数据报头的第7字节的第7位表示,那么该分组的第7字节
为40,对应第7位是“1”,即DF位置为“1”,表示没有分片。

4)协议域是第10字节,值为06,用于表示传输层的协议,根据RFC标准“6”表
示的是TCP。

46、解析:
设在t=0时,A开始发送数据,那么在t=(64+8)×8=576比特时间时,A应当发送完毕。

另外,由题意可知,B在t=225比特时间就能检测出A的信号。

既然题目说了在A发送结束之前B也发送一帧,就足以说明B发送数据的时间肯定是在t<225比特时间的时候,不然B不可能会发送数据(因为在t>225比特时间时,B已收到了A发来的数据)。

不妨设B是在第N比特时间发送的数据,那么N+225必定小于576,因此在A发送完数据之前就已经检测到了碰撞,即A在检测到和B发生碰撞之前不能把自己的数据发送完毕。

如果A在发送完毕之前并没有检测到碰撞,那么就能够肯定A所发送的帧不会和B发送的帧发生碰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