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反应与凝集反应yhl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间接血凝试验
Patient
1 2 3 4 5 6 7 8
反向间接血凝试验
1/2 1/4 1/8 1/16 1/32 1/64 1/128 1/256 1/512 1/1024 Pos. Neg.
Titer
64 8
512 <2 32 128 32
4
血凝试验强度
三、胶乳凝集试验
孕妇尿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含量明显增高。 反之,非孕妇尿中HCG含量甚微,不能消耗掉抗HCG抗体。
第一节 凝集反应的特点
一.凝集反应定义
细菌、螺旋体、红细胞或细胞性抗原等颗粒性抗原,或可溶性抗原(或抗体)与载体颗粒结 合成致敏颗粒后,它们与相应抗体(或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形成 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参与凝集反应的抗体有IgM和IgG,IgM的凝集作用比IgG大数百倍。
01
1. 玻片凝集试验 2. 试管凝集试验
(一)玻片凝集试验
01 Y
02 +
方法评价:
定性试验,简便和快 速;敏感度低。
临床应用: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 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 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 观点。
菌种鉴定;血清学分
型;血型鉴定。
Y
03
04 Y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 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 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 观点。


+
+
+

二、免疫浊 度测定
一.原理
当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特异结合,二者比例合适时, 在特殊的缓冲液中它们快速形成一定大小的抗原抗体复 合物,使反应液体出现浊度。利用现代光学测量仪器对 浊度进行测定从而检测抗原含量。
2.影响因素
一.抗原抗体的比例:
反应体系中保持抗体过量
2. 抗体的质量:
特异性强,效价高,亲和力强。
二)技术要点:
三)影响因素
制备琼脂板,打孔,加样于孔内, 电泳2~3mA/cm ,0.5~1h 后,槽内加入相应抗血清作双向 扩散。
抗原抗体比例不当,需测抗原抗体 最适比;
抗血清的抗体谱,混合抗血清的 使用;
电泳条件直接影响分辨率。
四)应用
纯化抗原和抗体成分的分析及正 常和异常免疫球蛋的识别与鉴定
02
03
二、反应阶段
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

三、特点
该方法简便、敏感度高, 应用广泛。
四、类型
按抗原的性质和反应方 式的不同分为:
直接凝集和间接凝集
第二节 直接凝 集反应
直接凝集反应(direct agglutination):
颗粒性抗原直接与抗体结合,在电解质的作 用下,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间接凝集反应的类型
一.正向间接凝集试验 二.反向间接凝集试验 三.间接凝集抑制试验 四.协同凝集试验
正向间接凝集 试验
用抗原致敏载体-检测抗体
2.反向间接 凝集试验
用抗体致敏载体---检测抗原
用抗原致敏载体--检测抗原
间接凝集抑制试验
4.协同凝集试验
协同凝集反应与间接凝集反应的原理相类似,但所用载体既非 天然的红细胞,也非人工合成的聚合物颗粒,而是一种金黄色 葡萄球菌。它的菌体细胞壁中含有A蛋白SPA具有与IgG的Fc段 结合的特性,因此当这种葡萄球菌与IgG抗体连接时,就成为抗 体致敏的颗粒载体。如与相应抗原接触,即出现反向间接凝集 反应。协同凝集反应也适用于细菌的直接检测。
将待检血清或抗原和 致敏乳胶各滴一滴在 玻片上,阳性者5~ 10min即出现凝集。 如妊娠免疫诊:
明胶凝集试验
将病毒抗原或重组抗原吸附于粉红色明胶颗粒上, 当致敏颗粒与样品血清作用时,若血清含有抗病 毒抗体则可形成肉眼可见的粉红色凝集。
五、间接凝集反应的应用
一)抗原的检测
反向间接凝集试验可用于检测病原体的可溶性抗原,也可用于检测各种蛋白质成分。
平板玻璃上倾注一层均匀的琼脂 糖薄层,凝固后打孔,孔径为 3mm,孔间距在3~5 mm之间, 在相对的孔中加入抗原或抗体, 放置湿盒37℃18~24h 后,观察 孔周围是否出现沉淀环。
应用
一.抗原或抗体的存在与否以及相对含量的估 计;
二.抗原或抗体相对分子量的估计; 三.抗原性质的分析; 四.抗体效价的滴定; 五.抗原或抗体纯度的鉴定。
最适比例方阵测定法
抗原稀释度
抗体 稀释度 1/10 1/20 1/40 1/80 1/160 1/320 1/640 对照

1/5
+
++ +++ +++ ++
+
±

1/10
+
++ ++ ++ +++ ++
+

1/20
+
++ ++ ++ +++ ++
+

1/40

±
+
+
++ +++ ++

1/80


全抗体检查。
第二部分 沉 淀 反 应
第一节 沉淀反应的特点
○ 第二节 液体内沉淀试验 ○ 第三节 凝胶内沉淀试验 ○ 第四节 免疫电泳技术
第一节 沉淀反应原理及特点
沉淀反应(precipitation): 是指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当条件下 发生特异性结合而出现的沉淀现象,其特性 与经典的抗原抗体反应相同。
对流免疫 电泳
抗体球蛋白
带负电荷较少,籍电渗作用向负极泳动 蛋白质抗原常带较强的负电荷,在电场中向 正极移动
通电

对流免疫电泳
结果分析:
无沉淀线出现则表明无相应 的抗原。
沉淀线位于抗原抗体孔中间, 说明两者比例较适合。
沉淀线偏向抗原孔一方,表 示抗体浓度>抗原,反之, 则是抗体浓度<抗原浓度。
2.沉淀反应
分两个阶段
01
02
第一阶段:
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快速但不可见。
第二阶段:
形成肉眼可见的大的免疫复合物。
3.沉淀反 应的类型
①液体 内沉淀
试验
单向扩散试验 双向扩散试验
③凝胶 免疫电 泳技术
免疫浊度测定 絮状沉淀试验
②凝胶 内沉淀
试验
对流免疫电泳 火箭免疫电泳 免疫电泳 免疫固定电泳
第十章 沉淀反应与凝集 反应
第一部分 凝集反应 第二部分 沉淀反应
汇报人姓名
第一部分 凝集反应
01 第一节 凝集反应的特点 Add a title
03 第三节 间接凝集反应 Add a title
05 第五节 抗球蛋白试验 Add a title
02 第二节 直接凝集反应 Add a title
04 第四节 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 Add a title
试管凝集试验
根据凝集程度记录为: ++++(100%凝 集)、+++(75% 凝集)、++(50% 凝集)、+(25%凝 集)。以出现50%凝 集以上的血清最大稀 释度为该血清的凝集 效价。
第三节 间接凝集 反应
间接凝集反应(indirect agglutination):
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吸附于颗粒性载体表面, 然后与相应的抗体或抗原反应,在电解质的 作用下,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二、火箭免疫电泳
1.原理:
电泳时凝胶中抗体不移动,样品孔中的抗原向正极泳动,随着抗原 量的逐渐减少,抗原泳动的基底区越来越窄,抗原抗体分子复合物 形成的沉淀线逐渐变窄,形成一个形状如火箭的不溶性复合物沉淀 峰,抗体浓度固定时,峰的高度与抗原量呈正相关。 单向免疫扩散+电泳,定量检测技术
技术要点:
沉淀环
抗原
抗体+琼脂
上排为5个不同浓度的参考品;下排为患者血清,下排右2为异常病理 血清
影响因素: 抗体质量 标准曲线 ,质控血清 结果与真实含量不符 双环现象(不同扩散率抗
原性相同的两个组分)
2、双向扩散试验 (平板法)
原理:
技术要点:
将抗原抗体分别加在琼脂糖不同的 对应孔中,两者在凝胶中自由扩散, 在比例合适处形成白色沉淀线。鉴 定抗原抗体的最基本、最常见的方 法之一
一、絮状沉淀试验
第二节 液体内沉
淀试验
絮状沉淀试验是将抗原与相应抗体 混合,在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抗 原抗体结合形成肉眼可见的絮状沉 淀物。
方法受抗原抗体比例的影响非常明 显
应用于测定抗原抗体反应的最适比 例
三种类型: 1. 抗原稀释法:抗原最适比例 2. 抗体稀释法:抗体最适比例 3. 方阵滴定法:抗原抗体最适比例
思考题
什么是沉淀反应? 沉淀反应的特点? 单向扩散试验的原理和应用? 什么叫直接凝集反应,什么叫间接
凝集反应?它们之间有何异同? 叙述间接血凝试验的原理。
第四节 免疫电泳技术
优点:
一.加快反应的速 度。
二.提高了灵敏度。 三.增加了分辨率。
抗原抗体反应
的高度特异性
电泳技术的高 分辨率、快速、 微量 电泳分析 + 沉淀反应
一、对流免疫电泳
原理:双向扩散 + 电泳 比双向扩散试验灵敏度提
高8∼16倍
技术要点:制备1.2%巴比妥 琼脂凝胶板,在其上成对打 孔,孔径3mm,孔距6 mm, 于阴极侧孔内加待测血清, 阳性侧孔加抗血清,电泳。
单价抗体只能与一方抗原的抗原决定簇结合,不产生凝集反应, 当加入抗球蛋白抗体后,可以将两个各连接一方抗原决定簇的单 价抗体连接起来,出现凝集现象。
(二)间接Coombs试验
检测血清中的抗红 细胞抗体
临床应用:
在输血上的应用; 血型抗原抗体的检查; 对新生儿溶血性贫血性疾
病的诊断; 对溶血性贫血的研究; 对细菌或立克次体的不完
2%巴比妥琼脂糖约55℃,加入适量抗血清,混匀后制板,打孔, 孔内加待测样品,样品孔放负极侧, 6h后观察琼脂板上沉淀峰, 绘制标准曲线,求出待测样品浓度。
影响因素:
○ 琼脂(无电渗或电渗很小的)影响火箭形状不规则; ○ 电泳终点时间的确定;
标本数量多时应先通电后加样,防止宽底峰形; ○ IgG定量时,可用甲醛与IgG上的氨基结合(甲酰化),抵消了电渗作用。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 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 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 观点。
(二)试管凝集试验
应用:
测定相应抗体的效价;可作临床诊断或流行病学调查。 在试管内颗粒性抗原直接与抗体结合,在电解质的作用下,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方法评价:
半定量试验;简便、快速;敏感度低;可有假阳性。
二)抗体的检测
检测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后产生的抗体。
第四节 自身红细胞凝集试验
未经致敏的受检者新鲜红细胞 试剂:抗人O型红细胞的单克隆抗体 临床应用:HIV检测、HBV检测
自身红细胞 凝集试验
第五节 抗球蛋白试验
抗球蛋白试验又称 Coombs试验
(一)直接 Coombs试 验
检测红细胞上抗体或不完全抗体
火箭免疫电泳图 ①②③④为标准抗 原;⑤⑥为标本
+
三、免疫电泳
一)原理:
区带电泳+双向扩散。
1. 蛋白质抗原在电场中,由于迁移率(取决于其分子量的大小和所带净电荷的多少)不同,其泳 动速度不同,将复合蛋白质在凝胶中电泳分成肉眼不可见的若干区带。
2. 沿电泳方向挖一与之平行的抗体槽,加入相应抗血清进行双向扩散 。
02 技 术 要 点 :
将抗体混入0.9%琼脂糖内(50℃),未凝固前 倾注成平板,凝固后打孔(直径3~5mm ),孔 中加入抗原溶液和不同浓度的标准品,置湿盒内 37℃,24~48h 观察孔周围是否出现沉淀环。
单向扩散试验 (平板法)
单向扩散试验(平板法)
倾注平板 打孔 加样 放置37℃ 24~48h观察沉淀环
3. 抗原抗体反应液的最适PH:
为6.5~8.5
第三节 凝胶内沉淀试验
一、原理
可溶性抗原和相应抗体在凝胶中扩散,形成浓度梯度,在抗原抗体相遇 并且浓度比例适当的位置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线或沉淀环。 常用的凝胶有琼脂、琼脂糖、葡聚糖或聚丙烯酰胺凝胶。
二、方法
01 原 理 :
抗体与待测的抗原,在两者比例合适的部位结合形 成沉淀环。环的大小与抗原的浓度成正相关。可 以定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