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专题2《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测试卷(word无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专题2《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测试卷一、单选题
(★★) 1 . 将0.5 mol Na和0.5 mol Mg分别投入到过量的m 1 g水和m 2 g盐酸中,分别得到溶液a和b,若m 1 = m 2,则a和b的质量关系是()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 2 . 用1 L 1.0 mol·L -1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0.8 mol二氧化碳,所得溶液中碳酸根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 )
A.1∶3
B.1∶2
C.2∶3
D.3∶2
(★) 3 . 海水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海水中可以得到NaCl,电解熔融NaCl可制备Cl2
B.海水蒸发制海盐的过程中只发生了化学变化
C.海水中含有镁元素,只需经过物理变化就可以得到镁单质
D.目前工业上直接由海水提取I2
(★★) 4 . 已知氧化性顺序:Cl 2>Br 2>Fe 3+>I 2,在FeI 2和FeBr 2混合溶液中,通入一定量氯气,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组不合理的是
A.Fe3+Br-Cl-B.Fe2+Br-Cl-
C.Fe2+Br-Cl-I-D.Fe2+Cl-I-
(★) 5 . 金属单质与氯气直接反应不能得到的物质是( )
A.氯化铜B.氯化亚铁C.氯化钠D.氯化铝
(★★) 6 . 臭氧可以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化学方程式为KI +O 3+H 2O→KOH+I 2+O 2(未配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O 3在反应中被还原为O 2
B .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I 2
C .1 mol O 3在反应中得到2 mol 电子
D .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1∶3
(★) 7 . 海水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库,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海水提溴的过程中,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 .海水中的氘(含HDO 0.03‰)发生聚变的能量,足以保证人类上亿年的能源消费,HDO 与H 2O 化学性质不同
C .从海水中可以得到NaCl ,电解NaCl 溶液可制备金属钠
D .如图,在电场中利用膜技术(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淡化海水,此法称为电渗析法
(★) 8 . 氯气跟下列物质反应时,能够产生白雾的是
A .Na
B .Cu
C .H 2
D .Fe
(★) 9 . 从海水中可获得的在常温下为液体的单质是( )
A .Mg
B .Na
C .I 2
D .Br 2
(★★) 10 . 如图所示的微观变化与下列反应及反应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每个小球代表一个原子
A .2CO +O 22CO 2 化合反应
B.2HI+Cl2===2HCl+I2置换反应
C.2H2O2H2↑+O2↑分解反应
D.2HCl+CuO===CuCl2+H2O 复分解反应
(★) 11 . 碳酸氢钠容易分解为碳酸钠。

现加热5.00 g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混合物质量减小了 0.31 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
A.3.38 g
B.4.58 g
C.4.16 g
D.4.41 g
(★) 12 . 下列关于氯分子和氯离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都有毒
B.都属于同一元素
C.都呈黄绿色
D.都能和钠反应
(★★) 14 . 被称为万能还原剂的NaBH 4溶于水,并和水反应NaBH 4+2H 2O===NaBO 2+4H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aBH 4中氢元素为-1价)
A.NaBH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NaBH4是还原剂,H2O是氧化剂
C.硼元素被氧化,氢元素被还原D.被氧化的元素与被还原的元素的质量比为2∶1
(★★) 15 . 下列反应中,水作还原剂的是()A.2Na+2H2O=2NaOH+H2↑
B.CaO+H2O=Ca(OH)2
C.3NO2+H2O=2HNO3+NO
D.2F2+2H2O=4HF+O2
二、推断题
(★) 16 . 某溶液的溶质可能由下列离子组成:Cl -、SO 42-、CO 32-、H +、 Ba 2+、Na +,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
(2)向(1)中滤液里加入AgNO 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3)将(1)中的沉淀加入稀盐酸中,沉淀部分消失,有气体产生。

依据以上实验可以推断,原溶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一定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

(★) 17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镁可与空气中的一种主要成分反应,生成少量的物质A,已知A有下面一系列变化。

气体C能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1)写出A、C、D的化学式:
A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 18 . 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 2+4HCl(浓) MnCl 2+Cl 2↑+2H 2O。

结合氯气的物理性质,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加热盛有二氧化锰、浓盐酸的烧瓶,瓶内充满黄绿色气体。

②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常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

③闻氯气气味时,用手轻轻在集气瓶口扇动,使极少量氯气飘进鼻孔。

④在充满氯气的集气瓶内加水,盖严后振荡,瓶内气体颜色变浅,液体变为黄绿色。

⑤氯气易液化,在低温和加压的条件下可以转变为液态(液氯)和固态。

⑥氯气、氯水、液氯是同一种物质,只是状态不同,都属于纯净物。

四、实验题
(★) 19 . 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填写有关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1)A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E中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_____(填名称)。

(★★) 20 . 过氧化钠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与水反应,常用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里作为氧气的
来源,还可用作熔矿剂,使某些不溶于酸的矿物分解。

用脱脂棉包住约0.2 g过氧化钠粉末,
置于石棉网上,往脱脂棉上滴水,可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

请回答:(1)由实验现象所得出的有关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结论是:
a.有氧气生成;b.__________。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上述结论。

①用以验证结论a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
②用以验证结论b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

(★) 21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做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实验时,发现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
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呈现红色,但红色很快褪色,甲、乙、丙三同学对此现象分别做了如下推测:甲:因为反应后试管很热,所以可能是溶液温度较高使红色褪去;
乙:因为所加水的量较少,红色褪去可能是生成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较大的影响;
丙: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生成物中氧气、过氧化氢(可能产物)等也具有强氧化性,可能是
氧化漂白了红色物质。

(1)验证甲同学的推测是否正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验证乙同学的推测是否正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出现____________现象时,即可说明丙同学的推测正确。

(2)有同学提出用定量的方法探究丙同学方案中是否含有过氧化氢,其实验方法为:称取2.6 g
过氧化钠固体,使之与足量的水反应,测量产生氧气的体积,与理论值比较可得出结论。

测量
气体体积时,必须待试管和量筒内的气体都冷却至室温时进行,应选用如图装置中的
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 22 . 已知反应:3Cu+8HNO 3(稀)=3Cu(NO 3) 2+2NO↑+4H 2O。

(1)参加反应的HNO 3和作为氧化剂的HNO 3的个数比为 ________ 。

(2)若有64 g Cu被氧化,则被还原的HNO 3的质量是 ________ 。

(★★) 23 . 将70g过氧化钠和氧化钠混合物与98g水充分反应,所得溶液恰好能被含硫酸98g
的酸溶液中和,求:
(1)原混合物中过氧化钠和氧化钠的质量分别是多少?___
(2)所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
(★) 24 . 将6.72L标况下的氯气通入到5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恰好完全
反应。

则:
(1)该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是 _______
(2)生成次氯酸钠的质量是 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