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量性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点:对被试的反应有较多的观察和控制机会。结果比较 可靠 缺点:时间不经济 优点:时间经济,对主试要求不高 缺点:被试在测验中的行为不宜控制。结果不一定可靠。

团体测验(一个测验者同时测量多个被试)

3.按测验材料分类

文字测验(纸笔测验)
缺点:受文化程度的影响

操作测验
缺点:不能团体测试,因而时间上不够经济。

用此种量表获得的数值可计算平均数、标准差、 积差相关、阶层相关,T和F检验。
4.比率量表

既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点 所得的数值可做加,减,乘、除运算。 比率量表所适用的统计除上述几种外,还可以 计算几何均数及变异系数等。 大多数心理特征难以找到有意义的零点
三种测量的举例说明


1.测量的对象—事物的属性或特征 具体型 确定型 抽象型 随机型 模糊型

2.测量的结果—数的特征 同一性和区分性 等级性或位次性 等距性 可加性 测量的结果符合那个特性,取决于法则

3.法则 法则有好坏之分


法则的好坏取决因素
1 你的总体感觉怎样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 好极了 精神很好 精神不错 精神时好时坏 精神不好处 精神很不好 1 2 3 4 5 6 2.你是否为自己的神经质或“神经病” ,感到烦恼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 极端烦恼 相当烦恼主张 有些烦恼 很少烦恼 一点也不烦恼 1 2 3 4 5 3.你是否一直牢牢地控制着自己的行为、思维、情感或感觉 (在过去的一个月 里)? 绝对的 大部分是的 一般来说是的 控制得不太好 有些混乱 非常混乱 1 2 3 4 5 6
kf(x)=f(kx)
第三节 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

1.心理测验和心理测量 2.心理测验的定义 心理测验实质上是对行为样组的客观的和标 准化的测量(Anastasi) 所谓测验是对一个行为样组进行测量的系统 程序(布朗) 行为样组,标准化刺激,客观化

3.心理测验的三要素


行为样组:一个能代表全域的样本 标准化 : –测验编制、实施、评分、解释的一致性 程序 客观性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国家 巴西 哥伦比亚 捷克 丹麦 英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墨西哥 罗马尼亚
排名 1 10 3 8 4 6 2 9 5 7
分数 73.45 59.44 64.92 59.95 61.26 60.36 65.41 59.59 60.80 60.35
3.等距量表

获得的数据有大小,而且一定量的差异在整个量表的所 有部分都是相等的(有相等的单位) 其数值可相互做加、减运算,但没有绝对的零点,因此 不能做乘除运算。 典型例子是温度计


等距量表的数值加或减一个常数或用一个常数乘或除, 不会破坏原来数据之间的关系,因此一个量表上的数值 可以转换为另一个具有不同单位的量表上的数值,而且 几个不同单位的测值可以转换到一个通用量表上以便于 比较。 如摄氏10度可以转换华氏50度,开氏….
1.定义: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人 的行为加以确定。即依据一定的心理学 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行 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评定。
2. 心理测量的可能性 桑代克和麦柯尔提出的两条原理
3.特性
间接性
心理测量的对象,特质 特质理论----特质定义 特质,是一个抽象的产物,是个体特有的、 稳定的、可辨别的特征,表现为有一系列有 内在联系的行为。 测量的间接性是很普遍的 所有的心理测量都是非直接测量

四、四种测量水平和测量量表

量表是,任何可以使事物数量化的、质/量的 渐进系列,即可以使事物的属性或特征数量化 的有参照点和单位的连续体。 因事物的属性有很大不同,制定的法则亦不同, 所以最终数量结果传达的信息也很不同

a. 类别测量
只能对事物进行分类,具有区分性 b. 等级测量 能把事物分等,具有等级或序列性 c. 等距测量 能把事物作等距的分等,具有等距 性 d.比率测量 能测量事物差异的比例关系,具有 可加性 数的功能特征


相对性
测量的心理特性都没有绝对的零点 我们的心理测量工具呈现给我们的只是行为样本系列 心理测量值都不反映相应特性的绝对值,都是相对与 某个群体情况或人为标准而确定的。



客观性
4.心理测量的水平



通常心理测量都仅具有等级量表的特征 线性转换 非线性转换
Z分数 T分数 标准九分数
心理测量的性质
第一节 测量的基本问题

测量的基本特征?


一、测量的定义
Stevens:“测量就是按照法则给事物指派数字” “测量就是对客观事物进行某种数量化的测定” “测量就是按照一代的法则,用数字方法对事物的属性进 行描写的过程”




二、测量三要素:
用卷尺量身高 用量杯量一升水 对学生进行语文期末考核 对公务员考生进行面试考核 对卫生打扫情况进行全校考察评定 对一年级生的智力进行测量 对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进行考察
第四节 心理测验的种类

1.按测验的功能分类 能力测验(测量一个人所具有的能力和潜在能力)
学业成就测验(测量一个人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 人格测验(测量一个人的性格、气质、兴趣、态度、需要、 品德、情绪、动机、自我、价值等个性心理特征
2.按测验人数分类

个别测验(测验者和被测者一对一)


制定量表的单位和参照点的种类不同,量表的 种类也不同,根据测量的精确程度,其蒂文斯 (S.Stephens)将测量从低级到高级有分成四 种水平,高级量表除包括低级量表的条件假设 和功能外,还有本身的特点。
1.命名/类别量表



测量水平最低的一种,只是用数字来代表事物或把事物归类。 因为这里的数字仅有区分性功能,所以有人认为它不能算测 量。 (1)代号——用数字来代表个别事物,如学生和运动员的编号 等。 (2)类别——用数字来代表具有某一属性的事物的全体,即把 某些事物确定到不同性质的类别里,如用1代表男,用2代表 女,或进行民族、文化程度、宗教分类 数字只用来作标记和分类,而不能作数量化分析,不能说 A>B>C,更不能做加,减,乘,除运算。 它所适用的统计方法:次数、众数、百分比、列联相关以及 卡方检验等。
4.按测验的目的分类

筛查测验(大致了解人的心理特征)
优点:快速,简便
缺点:结果比较粗糙,不够准确

诊断测验(精确确定人的心理特征)
优点:结果比较精确可靠
第五节 心理测验的用途
– – – – –
人员选拔和分配 心理障碍的预测和诊断 在评价和咨询 用于教育中 心理学研究中
第六节 正确对待和使用心理测验



心理和教育测量所用的单位 ,通常都不合格 智力,心理年龄
参照点

计算的起点,比较,解释 绝对的零点 人定的零点

海拔0米 冰点0度 IQ为0

理想的参照点为 从绝对零点而来的数据可以接受任何形式的数 理运算 心理测验中的参照点都是相对零点,所以在解 释分数的意义时,必须避免“倍数”的方式解 释 IQ:100,50 数学测验:40,80分

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一Being Schedule(Fazio,1977)]是为美国国立卫生统计 中心制订的,用来评价主观幸福感,有33项
对健康的关注、精力、对生活的满足和趣、愉 快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及松弛与焦虑

三、测量的参照点与单位

单位 参照点

单位


数量化的必要条件 好的单位必须符合的条件 第一,有确定意义 第二,有相等的价值

不同水平的测量使用的统计方法也 不同。 类别测量 次数,百分比,2,列 联相关 等级测量 中位数,百分位数,等 级相关,秩次检验 等距测量 均数,标准差,积矩相 关,T检验,F检验 比率测量 几何均数,等比量数

四种测量在三个维度上的表现
类别 绝对零点 相等单位 大小关系 无 无 无
等级 无 无 有
等距 无 有 有
比率 有 有 有
五、测量的误差和精确程度


测量就会涉及精确度的问题,测量的越精确, 我们获得的正确信息就越多,通常他的使用价 值就越高 但误差是不可避免,所以测量总是存在不精确 性,它主要与测量的对象和工具有关。 考虑到现实中的实用性,精确性的追求…..

第二节 心理测量的特性
– – – – – –
测验要保密(内容,结果) 测验的资格 选择合适的测验 不能一测定终身 综合其他评价指标 实事求是报告测验结果
2.等级/次序量表
指明类别的大小或含有某种属性的多少, 如学生的考试名次、工资级别、能力等级、 对某事物时喜爱程度等等。 主要用于分等(当然-分类)。 既无相等单位,又无绝对零点,数字仅表 示等级或位置的先后信息,不表示某种属 性的绝对值。


适用的统计:中位数,百分位数、等级 相关和肯德尔和谐系数、等级方差分析 等,不能做加、减、乘、除运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