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宣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wēixiǎn)化学品宣传资料
氢气(qīnɡ qì):氢气(qīnɡ qì)(Hydrogen)是世界上已知的最轻的气体(qìtǐ)。

它的密度(mìdù)非常小,只有空气的1/14,即在标准大气压,0℃下,氢气的密度为0.0899g/L。

所以氢气可作为飞艇的填充气体。

在高温、高压下,氢气甚至可以穿过很厚的钢板。

氢气主要用作还原剂。

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嗅、无毒、易燃易爆的气体,和氟、氯、氧、一氧化碳以及空气混合均有爆炸的危险,其中,氢与氟的混合物在低温和黑暗环境就能发生自发性爆炸,与氯的混合比为1:1时,在光照下也可爆炸。

氢由于无色无味,燃烧时火焰是透明的,因此其存在不易被感官发现,在许多情况下向氢气中加入乙硫醇,以便感官察觉,并可同时付予火焰以颜色。

氢虽无毒,在生理上对人体是惰性的,但若空气中氢含量增高,将引起缺氧性窒息。

与所有低温液体一样,直接接触液氢将引起冻伤。

液氢外溢并突然大面积蒸发还会造成环境缺氧,并有可能和空气一起形成爆炸混合物,引发燃烧爆炸事故。

危险特性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会发生爆炸。

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

氢气与氟、氯、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应。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

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

喷水冷却容器(róngqì),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
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èr yǎng huà tàn)、干粉
(gānfěn)。

泄漏(xièlòu)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yángé)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储运注意事项
易燃压缩气体。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间内。

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

远离火种、热源。

防止阳光直射。

应与氧气、压缩空气、卤素(氟、氯、溴)、氧化剂等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混运。

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工具。

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氮气:氮在常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且通常无毒。

氮气占大气总量的78.12%(体积分数),在标准情况下的气体密度是1.25g/L,氮气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中大约只溶解0.02体积的氮气。

氮气是难液化的气体。

氮气在极低温下会液化成无色液体,进一步降低温度时,更会形成白色晶状固体。

在生产中,通常采用黑色钢瓶盛放氮气。

危险性类别(lèibié):第2.2类不燃气体
侵入(qīnrù)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气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zhìxī)。

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胸闷、气短、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态不稳,称之为“氮酩酊”,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

吸入高浓度,患者可迅速昏迷、因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

潜水员深潜时,可发生氮的麻醉作用(zuòyòng);若从高压环境下过快转入常压环境,体内会形成氮气气泡,压迫神经、血管或造成徽血管阻塞,发生“减压病”。

环境危害:
燃爆(rán bào)危险:本品不燃。

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就医。

食入: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氮气。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huǒchǎng)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泄漏应急(yìng jí)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hélǐ)通风,加速扩散。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操作处置(chǔzhì)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防止气体泄漏(xièlòu)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氧气浓度
低于18%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长管面具。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防护:避免(bìmiǎn)高浓度吸入。

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高锰酸钾:化学式KMnO4,与皮肤接触可腐蚀皮肤产生棕色(zōngsè)染色,数日不褪,粉末散布于空气中有强烈刺激性,可使人连打喷嚏。

口服后会严重腐蚀口腔和消化道,出现口内烧灼感、上腹痛、恶心、呕吐、肿胀等。

与较活泼金属粉末混合后有强烈燃烧性,在加热时分解释放出(fànɡ chū)氧气。

危险性概述
健康(jiànkāng)危害:吸入后可引起呼吸道损害。

溅落眼睛(yǎn jing)内,刺激结膜,重者致灼伤。

刺激皮肤。

浓溶液或结晶对皮肤有腐蚀性。

服腐蚀腔和消化道,出现内烧灼感、上腹痛、恶心、呕吐、咽肿胀等。

服剂量大者,腔粘膜呈棕黑色、肿胀糜烂,剧烈腹痛,呕吐,血便,休克,最后死于循环衰竭。

燃爆危险:该品助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xùn sù)脱离现场(xiànchǎng)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bǎochí)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hūxī)困难,给输氧(shū yǎnɡ)。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强氧化剂。

遇硫酸、铵盐或过氧化氢能发生爆炸。

遇甘油、乙醇能引起自燃。

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如硫、磷等接触或混合时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钾、氧化锰。

灭火方法:采用水、雾状水、砂土灭火。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胶布防毒衣,戴氯丁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zhù yì)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超过32℃,相对湿度不超过80%。

包装(bāozhuāng)密封。

应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fěnmò)等分开存放(cúnfàng),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shōuróng)泄漏物。

雷尼镍:雷尼镍又译兰尼镍,是一种由带有多孔结构的镍铝合金的细小晶粒组成的固态异相催化剂,它最早由美国工程师莫里·雷尼在植物油的氢化过程中,作为催化剂而使用。

1其制备过程是把镍铝合金用浓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在这一过程中,大部分的铝会和氢氧化钠反应而溶解掉,留下了很干燥的活化后的雷尼镍.多大小不一的微孔。

雷尼镍表面上是细小的灰色粉末,但从微观角度上,粉末中的每个微小颗粒都是一个立体多孔结构,这种多孔结构使得它的表面积大大增加,极大的表面积带来的是很高的催化活性,这就使得雷尼镍作为一种异相催化剂被广泛用于有机合成和工业生产的氢化反应中。

由于“雷尼”是格雷斯化学品公司的注册商标,所以严格地说,仅有这个公司的戴维森化学部门生产的产品才能称作“兰尼镍”。

而“金属骨架催化剂”[2]或者“海绵-金属催化剂”被用于称呼具有微孔结构,而物理和化学性质类似于雷尼镍的催化剂。

雷尼镍包装,因为其是可燃有害物质,包装盒内填充蛭石在雷尼镍制备过程中,使用的原料镍是一种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认为的致癌物(2B组,欧盟第3类)和致畸物,而吸入微细的氧化铝粒子会导致铝矾土尘肺症,因此制备雷尼镍一定要小心。

在活化过程中,由于其表面积在逐渐增大且不断吸附浸出反应所产生的氢气,使得活化后形成的雷尼镍具备中等易燃性,故雷尼镍参加的反应应在惰性气体(duòxìng qì tǐ)的环境中进行处理。

雷尼镍包装(bāozhuāng)
活化之后,得到的催化剂要在室温下用蒸馏水清洗,为的是除去任何残余的铝酸钠。

去氧水是储存兰尼镍的首选,因为它可以防止兰尼镍的氧化,降低燃烧的危险。

所以,通常供应的雷尼镍是混于水中的50%的泥浆状物体,不要把其暴露于空气中。

泥浆状物质装入试剂瓶中后放入包装箱,包装箱中要填充(tiánchōng)化学性质稳定的蛭石再加以运输。

参加(cānjiā)反应之后的雷尼镍仍然可能含有大量的氢气,不能随意丢弃。

应在通风处销毁。

雷尼镍燃烧时会产生有害气体,因此,建议在销毁雷尼镍和扑救雷尼镍造成的火灾时使用防毒面具。

此外,直接接触雷尼镍可能会导致呼吸道发炎,也可以引起眼睛和皮肤刺激性的损害。

吸入会导致鼻腔和肺部的纤维化。

摄入则会导致惊厥和肠道疾病。

长期接触可能导致肺炎和其他标志致敏镍样皮疹,即镍痒。

[17]
内容总结
(1)危险化学品宣传资料
氢气:氢气(Hydrogen)是世界上已知的最轻的气体
(2)氢由于无色无味,燃烧时火焰是透明的,因此其存在不易被感官发现,在许多情况下向氢气中加入乙硫醇,以便感官察觉,并可同时付予火焰以颜色
(3)氢虽无毒,在生理上对人体是惰性的,但若空气中氢含量增高,将引起缺氧性窒息
(4)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
(5)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