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100以内数的认识
单元教村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

它包括: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数概念是整座数学大厦的基础,是重要的数学概念。

在儿童步入小学校门的第一个学期,就组织他们学习20以内各数的认识,本学期将认数范围由20以内扩展到100以内。

100以内数的概念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认识更大的自然数的基础,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此,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

本单元学完以后,学生将会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数,知道数的组成和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各数的大小;知道数位的意义;会读写100以内各数;会正确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并会用100以内数进行交流;会进行简单的估算。

单元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在入学前,经过了学前教育,很多学生在没有学本单元之前,已能数出100以内的数,并能读写出100以内各数,对100以内各数的顺序和大小也有所掌握,而且他们在生活体验中常常会接触到100以内的数,但孩子们的头脑中,还没有100以内数的概念。

在本单元教学中,除了关注100以内数的认识中相关概念的获得这些知识技能的同时,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参与活动的情绪、独立思考等方面是否得到健康的发展。

单元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学生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3.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4.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单元教学重难点:
1、重点: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2、难点:数100以内数,特别是数到几十九、下一个整十数应该数几十比较困难。

单元课时安排:课时安排:(8课时)
1、数数数的组成…………………………………..2课时
2、读数写数……………………………………….…2课时
3、数的顺序比较大小………….………………...3课时
4、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1课时
实践活动:摆一摆,想一想………………………1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数数
学习目标:
1、能够熟练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物体的个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
一组成的。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能力,在各种数数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渗透数与实物对应的思想。

3、培养学生对100以内数的兴趣,养成在活泼氛围中进行合作学习的兴趣。

学习重点: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

学习难点: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该是多少。

学习准备:教师:蛋糕模型,蜡烛;学生:小棒,卡片。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创设情境:今天是我妹妹的生日,这儿有一块插了蜡烛的蛋糕(20根),猜猜看有多少根?
2、谈话:老师把蜡烛变成了小棒,在你的桌子上,请你数一数到底有多少根?
3、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小棒怎样表示能使人一眼就看出是20根?
4、小结:10个一是一十,2个十就是二十。

5、以这二十根小棒为标准,估计桌上的小棒总共多少根,引入课题“100以内数的认识”。

提出问题:你们想学些什么呢?
二、展示交流,点拨解惑
1、教学例1。

(1)教师:同学们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数出10根用橡皮筋捆一捆(学生动手操作)。

10个一是多少?(10个一是一十)(板书)是几捆?(一捆)继续数出10根捆一捆。

教师:你们如果再接着数出9根,现在一共是几根?(29根)
教师:大家数到29根小棒,如果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30根)潢10根又要捆一捆,现在一共有几捆?(3捆)
(2)排木块,全班同学数一数有几块?(10块)拿3排木块是多少块?(30块)再加2块呢?(32块)接着再加3块现在一共是几块?(35块)
(3)教师:刚才我们已数出30根小棒是几捆?(3捆)如果加入7捆小棒现在一共是几捆?(10捆)10捆是几根小棒呢?(100根)10个一是一百。

(板书)
在教学中要注意每数到接近整十时,再数一个是几十要停顿强调。

如29后面是30,39
后面是40……同时每数完整十数就问同学们怎么办?(捆成一捆)
教师:数物体的个数可以1个1个地数,还可以10个10个地数,10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100)
2、教学例2。

(1)数小棒从三十五数到四十二。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35根小棒,看谁拿得快(3捆又5根),再一根一根往下数一直数到四十二。

(强调数到三十九再数一根是多少)四十二根是几捆又几根?
(2)离开实物直接数数,从八十八数到一百。

教师:谁知道八十九数完数是多少?九十九数完数是多少?学生回答后,让全体同学一起数,再指名个别数。

(3)做课本第33页例3上面的“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做,先从五十六根小棒数到六十三根,再接着数到七十二根,有些学生可能对五十九后面,六十九后面的数是什么有困难,老师要给予辅导。

三、巩固练习,学会运用
让学生独立解决智慧爷爷在各个难关中提出的问题。

1、与七十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一百里面有()个十,一百里面有()个一。

4个一和6个十组成()。

数出三十二前面的五个数:.
2、接着数:
九十四、九十五、()、()、()、()、()。

()、()、()、()、八十一、八十二、()。

3、练习七第2题:百球图(估一估,数一数)。

4、练习七第4题:帮小动物回家。

四、总结建构,归纳提升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那些收获?
作业设计:《数学练习册》第15页必做:第1,3题
板书设计:
数数
10个十是100,10个一是10,2个十是20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数的组成
学习目标:
1、进一步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2、使学生能进一步数、读、写100以内的数。

3、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并记住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

学习重点:
1、进一步正确熟练数、读、写100以内数,特别注意过九的数。

2、会整十整十地数。

学习难点:
1、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2、能很快数出过九的数。

学习准备:小棒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全体从1数到100
2、指名按要求数数或全班一起数。

从27起,一个一个地数到38
从60起,十个十个地数到100
从47起,一个一个地数到60
从35起,五个五个地数到70
从89起,一个一个地数到38
从74起,一个一个地往前倒数到52
3、教师出示幻灯片,摆小棒,全班同学一起快速回答所摆小棒表示多少。

(用“有()个十和()个一”的形式回答问题)
二、展示交流,点拨解惑
1、教学例三
教师出示3捆又5根小棒
“这里一共有几根小棒?”(一共有35根小棒)
“35根小棒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5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那么3个十和5个一又组成多少呢?”
2、巩固:
(1)学生同桌2人摆小棒,先由右边说5个数,左边同学摆小棒,再互换。

读数的同学注意观察摆小棒的同学摆对了没有。

教师巡堂并指导。

(2)脱离小棒说数的组成:
①由教师说数,学生回答数的组成。

②同桌2人一人说数,一人说数的组成,每人朔个数。

③教师点学号,指名个别说说自己的学号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三、巩固练习,学会运用
1、练习:做33页,做一做和37页练习七第5题和第7题(可先独立完成,再指名答)
2、填空:47、---、49、---、51、---、5
3、---、55、---
10、20、30、---、50、---、---、---
45、50、55、---、65、---、---、---
3、49由()个十和()个一组成
60由()个十和()个一组成
87由()个十和()个一组成
四、总结建构,归纳提升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那些收获?
作业设计:《数学练习册》第13页必做:第2题
板书设计:
数的组成
64由6个十和4个一组成
22由2个十和2个一组成
42由4个十和2个一组成
第三课时
学习内容:读数写数教科书34~35页。

学习目标:
1、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2、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3、进一步尝试用自主探索的方法获得新知。

学习重点: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学习难点:数位的意义。

学习准备:计数器、数位板、数字卡片。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十个十是(),一百里面有()个一。

2、6个一和3个十组成()。

3、7个十和6个一组成()。

4、89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5、62里面有()个一和()个十。

二、展示交流,点拨解惑
1、教学例4:
(1)同位两个一组摆出24根小棒。

先说一说它的组成,然后想一想,2捆(即20根)应摆放在计数器的那个数位上?4根呢?
(2)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24。

边拨边叙述:2个十在十位上拨2颗柱,4个一在各位上拨4颗珠。

(3)在数位板上用数字卡片摆出24,并读出来。

提问:“2在哪个数位上?4在哪个数位上?”
(4)教师再摆出42根小棒,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以上过程。

当学生写出并读出42以后,让学生对比24与42中的“4”、“2”的意义,加深对不同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的理解。

2、教学例5:
(1)学生独立写出例5中上面一组数,写完后轻声读一读。

教师将写得又整洁又美观的学生作业进行展示,并抽出其中一个数(如67)提问:6在哪个数位上?它表示什么?7呢?”
(2)例5下面一组数的教学过程与上面一组数大体相同,应强调的是:当个位上一个也没有时,要用0占位。

3、教学例6:
(1)让学生利用计数器拨珠。

先一个一个地拨,在个位上拨9颗珠后提问:“再拨上一颗是几颗?”“10个一是非颠倒多少?怎样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
(2)在十位上,一个一个地拨,拨出9颗后提问:“这9颗珠表示多少?”“再拨一颗
表示几个十?”“10个十怎样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怎样读写?”
(3)学生在课本上尝试写出一百,并轻声读一读。

(4)教师在黑板上展示100的写法,让学生将自己写的和老师写的比一比,看谁写得整洁、美观。

对写得不美观的在练习本上再写一次。

(5)请学生对着数位表,同位互相说一说,从右边起,第一、二、三位各是什么数位?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然后在数上填空。

(6)让学生再回头看例6、例6中自己写的数,并读一读,然后想一想,写数和读数是从哪边(左边和右边)开始的?最后引导学生概括出小精灵聪聪说的话:“读书和写数,都应从高位起。

”使学生感知自己说的和小精灵聪聪说的一样,体验自己在概括知识方面获得的一个小小的成功。

三、巩固练习,学会运用:
35页做一做1、2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订正。

四、总结建构,归纳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数学练习册》第16页必做:第1,2,3题选做题:第4题
板书设计:
读数写数
写作:17 19 15 24 42 40
读作:十七十九十五二十四四十二四十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__位
第二位是__位
第三位是__位
第四课时
练习内容:练习七的练习、生活中的数。

练习目标:
1、巩固前面所学的读数、写数的知识。

2、熟练地读写100以内各数。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练习重点:巩固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练习过程:
一、复习
1、请你按要求数数:
(1)从31数到42。

(2)从89数到100。

(3)从99数到90。

(4)数出50后面的7个数。

(5)数出66前面的8个数。

2、听老师读数写数:
二十八三十七四十九一百
七十七五十四三十二二十一
六十八五十一三十三九十六
二、指导练习
1、第1题:这是一道数数题。

指名让学生数出本班同学的人数。

2、第2题:这是一道估数题。

先让学生估计一下一共有多少个皮球,说一说你是怎样估计的?再让学生数一数,看看自己估计的差多少,并说一说怎样数比较快?
3、第3题:这是一道数数题,数出指定数的后面的五个数。

让学生同位两人合作完成,教师抽查。

4、第4题:这是一道以游戏形式复习数的组成的练习题。

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的要求。

独立连线,指名说一说怎样帮助小动物找家的
5、第5题:找出数学课本的第23、3
6、50、79、8
7、100页。

先摸摸50页有多厚,再摸摸一百页有多厚,以增强学生的数感。

3、第6题:这是一道写数的题。

教师读数,学生独立写数,指名板演。

4、第7题:这是一道按顺序填数的题。

要求学生先想一想数序列化,再填数。

口答订正。

5、第8题:这是一个猜数游戏。

猜一猜,我卡片上的数是几?
三、拓展练习:
1、2000年奥运会我国取得28枚金牌。

2、今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3年。

3、公共汽车准乘56人。

4、想一想: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的数量能用100以内的数来表示?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数学练习册》第17页必做:第1,2,3题选做题:第4题
第五课时
学习内容: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

学习目标:
1、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能力。

学习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及数的顺序
学习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比较
学习准备:100以内数目表一张、例8放大图两幅、投影片。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读出下列各数。

35、76、89、90、96、100
2、老师报数,学生在本子上写数。

六十九、九十三、八十、三十、一百
3、口答。

(1)一个两位数,高位上是5,低位上是9,这个数写作()。

(2)一个数,百位上是1,十位、个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二、展示交流,点拨解惑
1、教学例7。

(1)按照数的顺序,学生逐行独立完成。

教师出示放大的100以内数目表(已有的数字用彩色笔写)指定学生填写。

师生共同订正。

(2)让学生回答例7提出的两个问题。

A、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绿色,个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涂上粉色,引导学生逐项完成。

B、你从表里发现哪些有趣的排列?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横行看、竖行看等来发现。

从横行看:第一行是填单数,第二行是填双数。

每一横行的个位都是1、2、3、4、5、6、7、8、9、0。

从竖行看:第一竖行的个位数都一样,十位上的数是0、1、2、3、4、5、6、7、8、9排列(0没写出来)。

教师提问: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55前面一个数是多少?
2、练习:教师提问,学生快速回答。

如:“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48)
同桌2人模仿提问题,每个小朋友都哟啊提问题。

要求每人提2个以上的问题。

3、按要求38页,给指定的数涂颜色。

四人小组讨论还发现什么新规律?
三、巩固练习,学会运用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八第1题、第7题。

师生一起对答案。

2、游戏题:找朋友(课件出示)。

小兔的朋友有:28、34、49
小狗的朋友有:97、85、72
四、总结建构,归纳提升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作业设计:《数学练习册》第18页必做:第1,2题
板书设计:
数的顺序
横看
竖看
斜看
第六课时
学习内容: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学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进一步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进一步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学习重点: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进一步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学习难点:
1、进一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进一步探索百数图中的排列规律。

学习准备:幻灯机、幻灯片、数字卡片。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指名回答:说出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相同的两位数。

说出十位是5的数。

开火车答:说出27后面的5个数。

说出个位是0的数。

2、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指名回答:
16〇19 8〇18 15〇15
11〇12 10〇20 9〇6
二、展示交流,点拨解惑
1、出示幻灯片,学生观察母鸡下蛋图,比较左右两边图有什么不同。

可以怎样比较呢?(1)根据鸡蛋图来比,只看最后一行,左边有3个,右边有1个,所以28大于26。

(2)根据数的顺序比,28在26的后面,所以28大于26。

(3)根据数的组成比,28由2个十和8个一组成,26由2个十和6个一组成,所以28大于26。

2、用计数器比较数的大小:
39和45比较,四人小组讨论,怎样比能很快知道哪个数大,哪个数比较小,指名回答,说说小组讨论结果。

教师可引导学生归纳出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
“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
数,个位上的数大,则这个两位数就大。


(教师板书:十位不同看十位,十位数字大的数就大;
十位相同看个位,个位数字大的数就大。


同理,所以用同样的方法,或用老师归纳出来的方法学习比较右图。

3、教师可多写几个数,让学生直接比较(不用计数器)。

4、教师写出三个数让学生比较大小:可先找出最大和最小的数,再决定中间数。

5、教师再次总结比较数的一般方法。

三、巩固练习,学会运用
1、39页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说说自己是怎样比较的,全体对答案。

(2)师生一起完成思考题:比较5个数的大小。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回答,并说说自己比较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可以先找出最大和最小的数,再拿中间的三个数来比较;或直接将5个数的十位上的数字从小到大进行排列。

2、42页练习八第2题(可以让学生回家或课间和同学们讨论)用同上的方法做这道题。

四、总结建构,归纳提升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作业设计:《数学练习册》第18页必做:第3,4题
板书设计:
比较大小
一般方法:十位不同看十位,十位数字大的数就大;
十位相同看个位,个位数字大的数就大。

第七课时
学习内容:比多少教科书40页例9,练习8第4题。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100以内的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感受数学无处不在。

2、使学生从活泼可爱的小金鱼身上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学习重点: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准确的语言描述100以内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学习准备:例9主题图课件。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请同学们一起和老师来玩一个“猜猜看”的游戏:
教师手里握一把小棒,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手里大约有多少根小棒?
2、同学们猜的答案有这么多,到底谁猜得比较准确呢?下面我们先数出一部分:师生共同数出10根。

3、现在请同学们再猜一猜老师手里有多少根小棒?
4、这一次同学们猜得比较集中,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师生共同数出小棒的根数。

5、为什么第一次猜时,大家猜的与实际数量相差那么多,而第二次猜时就比较接近实际数量了呢?
我们第一次猜时,我们没有参考,而第二次猜时,我们知道了10根有多少,就可以比较准确地猜出小棒的根数了。

6、小结:我们在估计物体的多少时可以先找出参照物,然后再来估计,这样就比较接近正确答案了。

二、展示交流,点拨解惑
1、课件出示有48条金鱼的鱼缸图。

请学生估一估,有多少条金鱼。

想一想:我们怎样才能比较准确地估计出鱼缸里有多少条鱼?
生讨论,汇报:先数出10条金鱼,再估一估鱼缸中大约有几个这样的10条。

2、分别出示有15条花金鱼和10条黑金鱼的鱼缸图。

让学生根据这三幅图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说一句话。

使学生懂得描述两个两位数之间的大小关系除可用符号“>”、“<”外,还可用语言来表述。

3、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让学生用语言描述生活中某两个两位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三、巩固练习,学会运用
1、40页做一做。

(1)第一题,学生合作完成。

4人一组,每人说1——2句话。

(2)第二、三题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在交流、订正。

2、练习八第4题:青蛙可能吃了多少只害虫?(在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四、总结建构,归纳提升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作业设计:《数学练习册》第19页必做:第1,2,题选做题:第3,4,题
板书设计:
比多少
35 ○43 多一些多得多
78 ○76 少一些少得多
第八课时
学习内容: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学习目标:
1、结合数的认识,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2、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3、感受生活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学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学习准备:教师:例10课件;学生:小棒。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看图写数:
()()
2、在()里填上“>”、“<”或“=”。

78 ()73 33()41 50()80
二、展示交流,点拨解惑
1、课件演示例10的购物活动:售货员将酸奶分两次给小明(图中男孩)母子。

先给30瓶,再给2瓶。

学生根据此活动提出数学问题,只要合理均可。

2、从学生的问题中选出“求一共多少瓶”和“喝掉2瓶,还剩多少瓶?”的问题,逐一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解答。

3、解答求一共多少瓶的问题,列出加法算式30+2时,要使学生理解是依据加法的含义,将30和2合起来,而计算30+2的结果,则是依据百以内数的组成,3个十和2个一组成32。

4、解答求还剩多少瓶的问题,列出减法算式32-2时,要使学生理解是依据减法的含义,从32中去掉2,而计算32-2的结果,则是依据数的组成知识,从3个十2个一中去掉2个一,的3个十,就是30。

5、2+30= ,学生独立思考,用不同的方法算得结果。

三、巩固练习,学会运用
1、第1题:
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先摆小棒,再写算式。

2、第2题:
小组完成:4人,一人扮熊妈妈,三人扮小熊。

四、总结建构,归纳提升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30+2=32 40+5=45
32-2=30 45-5=40
实践活动摆一摆,想一想
学习内容:教科书45页。

学习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把某一数量的圆片分别摆在座位表的十位和个位上,得到不同的数,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

2、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组数的特点,探索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能力。

3、通过活动,使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能力,通过找规律发展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学习重点:学会进行初步的归纳。

学习准备:教师:根据学生写出得出做的表;学生:数位板,小圆点。

学习过程:
一、复习:
1、回忆一下:前边我们学过了100以内数的认识,谁能告诉大家,数位顺序哪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什么位?第三位呢?
2、出示计数器:
个位上的数表示什么?十位上的数表示什么?百位上的数呢?
计数器的十位和个位都是两颗珠子,请你说一说这两颗珠子分别代表多少?
3、下面请你们把计数器放在桌角,把数位表和准备的圆片拿出来,我们来搞一个有趣的活动。

这个活动我们就叫“摆一摆,想一想”(出示课题)。

在这个活动中大家要善于动脑筋,找规律,使我们的活动进行的又快又好。

二、学生活动:
1、瞧!我们的好朋友谁来了?(聪聪和明明。

)这两个数学王国里的小精灵呀,也来参加我们的活动了。

(出示问题。

)看,聪聪给我们提问题了“你们能用2个圆片表示不同的数吗?”
2、小精灵明明他也要给大家提问题(出示问题)。

(1)你能用3个圆片表示不同的数吗?大家能回答他吗?
(2)用3个圆片摆数,请动手摆一摆,看能摆出几个数?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
教师提出要求:作记录的同学要综合你们小组这三个同学摆的数,不要有重复的数。

比比看,哪一组摆的又快,写的又好,写字的同学字要大一些,写工整,活动开始。

每组4名小朋友3名在数位板上摆圆片,1名小朋友对摆出的结果进行综合、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