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总复习:第十章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课时作业29 Word版含解析[ 高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二十九)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许多国家十分重视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够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
( )
A .氯、溴、碘
B .钠、镁、铝
C .烧碱、氢气
D .食盐、淡水 解析:A 、B 、C 中的金属或非金属单质需加入氧化剂或由电解法制取,均为化学变化;而D 中的食盐和淡水是利用蒸发原理制取的,为物理变化。
答案:D
2.(2012年宿州段考)金属的使用是人类拓展自身能力的标志之一。
人类利用几种常用金属的先后顺序依次为金、铜、铁、铝,之所以有先后主要取决于
( ) A .金属在地壳中的含量多少
B .金属的熔沸点高低
C .金属的活泼性强弱
D .金属的导电性强弱
解析:金属使用的早晚取决于金属的活泼性,金属越活泼,就越难被还原,发现和使用的越晚。
答案:C
3.下列物质的制取原理错误的是
( )
A .金属钠的制取:2NaCl(熔融)=====通直流电
2Na +Cl 2↑
B .金属镁的制取:MgO +CO=====加热
Mg +CO 2
C .金属铬的制取:Cr 2O 3+2Al=====高温
2Cr +Al 2O 3
D .金属汞的制取:2HgO=====加热
2Hg +O 2↑
解析:Mg 的活泼性很强,用电解熔融MgCl 2来制备Mg ,或高温加热氧化镁
和碳的混合物制Mg。
答案:B
4.如果实行海水淡化来供给居民饮用水,下列方法在原理上完全不可行的是
() A.加明矾使海水中的盐沉淀出来而淡化
B.利用太阳能使海水升温,通过蒸馏而使其淡化
C.将海水缓慢降温凝固以获取淡水
D.将海水通过离子交换树脂以除去各种离子
解析:海水淡化的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
选项A,加明矾,明矾的主要成分是KAl(SO4)2·12H2O,不能使海水中的盐沉淀出来,所以不能使海水淡化。
答案:A
5.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经济专属区的开发受到广泛重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海水含镁,将金属钠放入海水中可以制取金属镁
B.利用潮汐能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从海水中提取溴的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D.海底多金属结核矿含有Fe、Mn、Co、B等金属
解析:A中2Na+2H2O===2NaOH+H2↑,Na与Mg2+在水溶液中不发生置换反应,A错误;潮汐能是一种动能,不是化学能,B错误;海水中提取溴:2Br-+Cl2===Br2+2Cl-,是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B是非金属元素,D错误。
答案:C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元素从化合态转化成游离态的过程就是还原的过程
B.高炉炼铁的原料有铁矿石、焦炭和空气。
工业上就是用焦炭还原铁矿石以制得生铁
C.电解熔融氧化铝时,每还原出1 kg铝,必有约111 mol电子转移
D.工业上常用电解NaCl水溶液的方法制取金属钠
解析:元素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之分,使金属阳离子转化为金属单质的过程是借助还原反应。
与之相反,使非金属阴离子转化为非金属单质的过程则是
借助氧化反应,如2Br -+Cl 2===2Cl -+Br 2,所以选项A 不正确。
高炉炼铁中起还原剂作用的是CO ,而并非焦炭,B 错。
Al -3e -===Al 3+,冶炼1 kg Al 共获得电子:n (e -)=1000 g 27 g·mol
-1×3=111.1 mol ,所以C 正确。
D 中NaCl 水溶液里的H +
得电子能力远比Na +强,所以不可能得到Na ,只能得到H 2,D 错。
答案:C
7.下列对物质用途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
A .镁铝合金密度较小、强度高,常用作制造航天器的材料
B .Cl 2、SO 2、NaClO 均可用于漂白
C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HCl 、H 2S 、O 2
D .可通过铝热反应冶炼某些熔点较高的金属
解析: 浓H 2SO 4具有氧化性,可氧化H 2S ,故不能干燥H 2S 。
答案:C
8.实验室欲使1.6 g Fe 2O 3完全被还原,事先应准备的CO 气体的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 )
A .672 mL
B .336 mL
C .大于672 mL
D .小于336 mL 解析:由Fe 2O 3+3CO=====△
2Fe +3CO 2知1.6 g Fe 2O 3完全反应参加反应的CO 的体积标况下应为672 mL ,但因为CO 为易爆气体而且要使生成Fe 在CO 气流中冷却,必须通入更多的CO 。
答案:C
9.在含有NaBr 和NaI 的溶液中通入足量Cl 2,然后把溶液蒸干,并将所得固体灼烧,最后剩余的物质是
( )
A .NaCl 和NaBr
B .NaCl 和I 2
C .NaCl
D .NaCl 、NaBr 和I 2 解析:在Cl 2足量的情况下,Br -、I -均被全部氧化为单质,灼烧时因挥发、升华而跑掉。
答案:C
10.(2013年海淀期中)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对其进行开发利用的部
分流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BaCl2溶液除去粗盐中的SO2-4
B.从苦卤中提取Br2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Br-+Cl2===2Cl-+Br2
C.试剂1可以选用石灰乳
D.工业上,电解熔融Mg(OH)2冶炼金属镁
解析:D项,Mg(OH)2受热易分解为MgO,而MgO的熔点很高,通过电解熔融的方法冶炼金属镁会耗费大量的电能,工业上一般通过电解熔融MgCl2的方法冶炼金属镁。
答案:D
11.(2012年苏北四市调研)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Fe2O3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试剂X可以是氢氧化钠溶液,也可以是盐酸
B.反应①、过滤后所得沉淀为氢氧化铁
C.图中所示转化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D.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NaAlO2+CO2+2H2O===Al(OH)3↓+NaHCO3
解析:试剂X不可以是盐酸,若用盐酸,则Al2O3、Fe2O3均反应,导致Fe2O3无法分离除去,故A项错误;反应①过滤后所得沉淀为氧化铁,故B项错误;Al2O3的电解过程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项错误;由于Y(CO2)过量,故最终生成NaHCO3,D项正确。
答案:D
12.(2012年南京质检)氧化还原反应广泛应用于金属的冶炼。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解熔融氯化钠制取金属钠的反应中,钠离子被还原,氯离子被氧化
B .湿法炼铜与火法炼铜的反应中,铜元素都发生还原反应
C .用磁铁矿炼铁的反应中,1 mol Fe 3O 4被CO 还原成Fe ,转移9 mol e -
D .铝热法还原铁的反应中,放出的热量能使铁熔化
解析:由2NaCl(熔融)=====电解
2Na +Cl 2↑可知钠离子得电子被还原,Cl -失电子被氧化,A 项正确;无论是湿法炼铜还是火法(热还原法)炼铜,都是正二价的铜离子得到电子生成铜原子被还原,B 项正确;1 mol Fe 3O 4被还原为Fe ,应转移8 mol e -,C 项错误;铝热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铁成为液态从而与Al 2O 3分离,D 项正确。
故选C 。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
13.(9分)阅读以下内容,回答问题。
冶炼金属一般有下列四种方法:①焦炭法;②水煤气(或H 2,或CO)法;③活泼金属置换法;④电解法。
四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在工业上均有应用。
(1)一种无色气体A 与红热的炭反应,得到另一种无色气体B ,B 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又得到A ,则A 、B 分别为________(填序号)。
A .O 2、CO 2
B .O 2、CO
C .CO 2、CO
D .CO 、CO 2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对废旧金属的最好处理方法是回收再利用
B .提炼金属要经过矿石的富集、冶炼、精炼三步
C .活泼金属的冶炼都是通过电解其盐溶液制得
D .热还原法中还原剂有焦炭、一氧化碳、氢气或活泼金属等
(3)钛(Ti)有“未来钢铁”之称。
工业上常以:TiCl 4+2Mg=====△
Ti +2MgCl 2获得海绵状钛。
该反应在下列哪种环境中进行________(填序号)。
A .稀有气体中
B .空气中
C .氮气中
D .CO 2气体中
解析:(1)CO 具有还原性,可还原CuO 得到Cu ,(2)对于Na 、Mg 、Al 等活泼金属不能通过电解其盐溶液制得,而是电解熔融态的氧化物或盐制得,(3)Mg 容易
和O2、N2、CO2反应,故该反应需在稀有气体中进行。
答案:(1)C(2)C(3)A
14.(14分)(2013年莆田质检)福建有广阔的海岸线,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海水的综合利用大有可为。
海水中溴含量约为65 mg·L-1,从海水中提取溴的工业流程如下:
(1)以上步骤Ⅰ中已获得游离态的溴,步骤Ⅱ又将之转变成化合态的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Ⅱ通入热空气或水蒸气吹出Br2,利用了溴的________。
A.氧化性B.还原性C.挥发性D.腐蚀性
(3)以上流程Ⅱ中涉及的离子反应如下,请在下面方框内填入适当的化学计量数:
(4)上述流程中吹出的溴蒸气,也可先用二氧化硫水溶液吸收,再用氯气氧化后蒸馏。
写出溴与二氧化硫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分离溴还可以用溶剂萃取法,下列可以用作溴的萃取剂的是________。
A.乙醇B.四氯化碳
C.烧碱溶液D.苯
(6)氧化剂氯气来自电解饱和食盐水,电解槽使用了隔膜(或离子交换膜)来防止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①电解时,阳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采用无隔膜的电解槽,将得到H2和________。
解析:(1)由于海水中Br-的含量低,步骤Ⅰ中获得游离态的溴后,步骤Ⅱ中又将其转化为化合态的溴,其目的是富集溴元素。
(2)步骤Ⅱ中用热空气或水蒸气吹出Br2,主要是利用了溴的挥发性。
(3)利用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配平该离子方程式。
(4)溴与二氧化硫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Br2+2H2O===H2SO4+2HBr。
(5)乙醇能与水互溶,不能用作萃取剂。
(6)①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为Cl-放电,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
②若采用无隔膜的电解槽,则阴极产生的NaOH与阳极产生的Cl2反应得到NaClO。
答案:(1)富集(或浓缩)溴元素
(2)C
(3)3315 3
(4)SO2+Br2+2H2O===2HBr+H2SO4
(5)BD
(6)①2Cl--2e-===Cl2↑②NaClO
15.(14分)假如你是一位企业家,在众多开发海水资源的项目中,选择了海水提镁,在前期考察过程中你将遇到许多问题,请根据背景材料的提示,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背景材料1:下表所示为海水中各元素含量情况(mg/L)
背景材料2
(1)在海水提镁的过程中要实现对镁离子的富集、分离,有以下三个方案:
方案一:直接往海水中加入沉淀剂;
方案二:加热蒸发海水后再加入沉淀剂;
方案三:在晒盐后的卤水中加入沉淀剂。
你认为方案________最合理。
不选方案________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选方案________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应该选择________试剂作为镁离子的沉淀剂。
不考虑其他费用,沉淀相同量的镁离子所用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价格比为________。
(3)为了节省成本,你可考虑以海边上的贝壳为原料,试简述其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海水提镁首先要对海水进行浓缩,然后加入沉淀剂,显然方案一浪费原料,方案二浪费能量,最合理的是方案三。
(2)根据市场价格,CaO 作为镁离子的沉淀剂最为经济。
假设沉淀a mol 镁离
子,需要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价格比为:2a ×40106×2300∶(a ×56106×700)=230∶49。
(3)贝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可以通过高温煅烧贝壳的方法生产氧化钙,作为镁离子的沉淀剂,降低成本。
答案:(1)三 一 海水中镁离子浓度太低,要沉淀必须加入大量的沉淀剂,浪费原料 二 要加热海水需耗费很多的能源
(2)CaO 230∶49
(3)贝壳中含碳酸钙,加热分解生成的氧化钙可用作沉淀剂,节省了成本
16.(15分)(2012年江苏化学)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其单质及合金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日趋广泛。
(1)真空碳热还原-氯化法可实现由铝土矿制备金属铝,其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Al 2O 3(s)+AlCl 3(g)+3C(s)===3AlCl(g)+3CO(g) ΔH =a kJ·mol -1
3AlCl(g)===2Al(l)+AlCl 3(g) ΔH =b kJ·mol -1
①反应Al 2O 3(s)+3C(s)===2Al(l)+3CO(g)的ΔH =________kJ·mol -1(用含a 、b 的代数式表示)。
②Al 4C 3是反应过程中的中间产物。
Al 4C 3与盐酸反应(产物之一是含氢量最高的烃)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镁铝合金(Mg 17Al 12)是一种潜在的贮氢材料,可在氩气保护下,将一定化学计量比的Mg 、Al 单质在一定温度下熔炼获得。
该合金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吸氢的反应方程式为Mg 17Al 12+17H 2===17MgH 2+12Al 。
得到的混合物Y(17MgH 2+12Al)
在一定条件下可释放出氢气。
①熔炼制备镁铝合金(Mg17Al12)时通入氩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6.0 mol·L-1 HCl溶液中,混合物Y能完全释放出H2。
1 mol Mg17Al12完全吸氢后得到的混合物Y与上述盐酸完全反应,释放出H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③在0.5 mol·L-1 NaOH和1.0 mol·L-1 MgCl2溶液中,混合物Y均只能部分放出氢气,反应后残留固体物质的X-射线衍射谱图如图所示(X-射线衍射可用于判断某晶态物质是否存在,不同晶态物质出现衍射峰的衍射角不同)。
在上述NaOH 溶液中,混合物Y中产生氢气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铝电池性能优越,Al-Ag2O电池可用作水下动力电源,其原理如下图所示。
该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将题中所给两方程式相加得:Al2O3(s)+3C(s)===2Al(l)+3CO(g)ΔH=(a+b) kJ·mol-1。
根据题给信息含氢量最高的烃为CH4,根据质量守恒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Al4C3+12HCl===4AlCl3+3CH4↑。
(4)镁、铝都是活泼的金属单质,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通入氩气作保护气,防止二者被氧化。
1 mol Mg17Al12完全吸氢17 mol,在盐酸中会释放出17 mol H2,另外镁铝合金中的镁和铝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H2,物质的量分别为17 mol、18 mol。
则生成氢气一共52 mol。
镁与NaOH不反应,再根据衍射谱图可知在NaOH溶液中产生氢气的主要物质是铝。
(3)铝作负极失电子被氧化、氧化银作正极,得电子被还原为Ag,电解质溶液为NaOH溶液,电池反应式为2Al+3Ag2O+2NaOH===2NaAlO2+6Ag +H2O。
答案:(1)①a+b②Al4C3+12HCl===4AlCl3+3CH4↑(2)①防止Mg、Al 被空气氧化②52 mol③Al(3)2Al+3Ag2O+2NaOH===2NaAlO2+6Ag+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