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长相思》面试试讲设计(10分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长相思》面试试讲设
计(10分钟)
【内含教学设计(试讲稿)+答辩题目参考答案】






(答辩题目及参考答案在最后)
一、面试试讲要求。

题目:长相思
内容: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②体验、提炼读词基本方法,尝试拓展运用。

③能说出词的意思,试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基本要求:
(1)教学设计要联系学生实际情况;
(2)要有适当的板书设计;
(3)要有师生互动;
(4)试讲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体验、提炼读词基本方法,尝试拓展运用。

3.能说出词的意思,试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体验、提炼读词基本方法,想象诗词描绘的景象。

2.难点:理解“夜深千帐灯”、“故园无此声”这两句诗词。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各位评委及领导,大家好!我是小学语文A组3号考生。

我今天试讲的题目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长相思》。

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未读其词,先识其人。

1.上课之前,老师想带领大家认识一个人,观察图片中人物衣着,判断其身份。

2.他就是清代大学士纳兰明珠的儿子,“国初第一词手”纳兰性德。

3.时隔数百年的今天我们来欣赏他的词作《长相思》。

(板书课题)它和我们学过的《清平乐村居》一样是一首词,因此《长相思》就是它的词牌名,也分为上阙和下阙。

二、初读感知,正音识词。

1.读准字音。

自由读长相思,注意读懂字音,读通诗句,注意可以多读几遍。

生自由朗读诗句。

2.抽读。

3.师评价。

三、借助注释,疏通词意。

1.默读体会。

今天学的长相思写于300多年前,是纳兰性德跟随皇帝在新军途中写下的。

默读全词,借助注释,和小组交流意思。

生默读,借助注释理解文意。

2.全班交流。

指名谈自己的理解。

3.品读诗词,默读上阙思考:作者身向何方?(榆关)你从一程一程中体会到了什么?(将士们离家十分遥远,路途艰辛。


4.补充资料,借助想象,理解艰难。

路程究竟有多艰难,多遥远呢?跨越300多公里,现在开车都需要四个小时左右,当时行军往返需80多个日日夜夜。

战士们又饿,又渴,但是他们依然克服了重重困难,请你读出这份艰难。

生读。

5.白天将士们跋山涉水,夜晚安营扎寨又是怎样的画面呢?我们来看
书上的插图,你看到了什么?(夜深千帐灯)目之所及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营帐,从中可以体现出行军的队伍庞大。

6.借助上阙的学法,学习下阙。

面对“夜深千帐灯”,让我们轻轻走进纳兰的营帐,体会他的情感,请大家默读词的下阙。

谁来做纳兰的知己?纳兰在干什么?(想念自己的家乡)板书:故园
7.同学们,让我们走进纳兰的内心的深处,故园无此声。

纳兰的故园在哪里啊?北京就没有风雪吗?(有)那他为什么说故园无此声呢,故园有什么?(有家人会安慰他,有亲人的陪伴,是那么温暖、祥和,风雪再大也不觉得寒冷。

)是啊,风雪肆虐的征途和温暖的故园形成对比,这一寒一暖也难怪作者感叹,夜深千帐灯,此时被乡心聒碎的,仅仅是纳兰的心吗?可能是其他将士的心。

8.师:同学们,下阙从千帐灯写到了一丈灯,从风声让词人乡梦不成,就这样一步一步体会到了纳兰和将士们这长长的相思。

虽然他们身向榆关,但是却心系故园。

谁能读出这份绵长的思念。

指名读。

四、总结升华。

1.一切景语皆情语。

作者选取常见的山,水,风,雪,这些自然之景。

用朴实的景物表达了自己最伟大的情感。

让我们再次读一读《长相思》把纳兰留在心间。

生读整首词。

2.吟唱。

同学们,其实词是可以唱出来的,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唱一唱,在歌声中再次体会这浓浓的思念吧!
板书设计:
长相思
身榆关
思乡
心故园
我的试讲到此结束,谢谢!
三、答辩题。

1.简要说说你的教学思路。

教学时,在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或通过质疑答疑的方式,理解诗句的意思;再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诗歌描写的情境,了解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初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你是如何引导学生想象诗词描绘的景象的?
《长相思》中,对于“山一程,水一程"的跋涉过程,教师出示从北京到山海关的地图,让学生直观感受两者之间的距离,强调即使在高速公路上开车行驶,也需要3个多小时。

让学生想象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将士跋山涉水、翻山越岭的情景与艰辛。

对于“夜深千帐灯”的描写,让学生借助书中的插图,想象将士们夜晚宿营时的壮观场面。

对于“风一更,雪一更”的情境,可以通过播放风雪交加的音频或联系生活经验等方式,让学生边听边想象自己仿佛看到了怎样的风、怎样的雪,从而感受天气的恶劣和“聒碎乡心梦不成”的意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