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伞儿撑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故事内容,感知伞儿撑起的形象和场景。
2. 能够参与角色扮演,发挥想象力,创造自己的伞儿世界。
3. 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感知伞儿撑起的形象和场景。
2. 参与角色扮演,发挥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
1. 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四、教学准备:
1. 故事课件或图书《伞儿撑起》。
2. 每组准备一把雨伞。
3. 空白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出示雨伞,引导幼儿观察雨伞的形状、颜色和特点,激发幼儿对伞儿的兴趣。
2. 讲述故事:教师讲述《伞儿撑起》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感知伞儿撑起的场景。
3.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如伞儿是如何撑起的,伞儿带给人们的好处等。
4. 角色扮演: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持一把雨伞,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5. 创作:教师引导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想象中的伞儿世界,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6. 展示: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想法和感受。
8. 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回忆故事内容,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9. 教学反思:教师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教学反思,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10. 家长沟通:教师与家长保持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的语言表达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幼儿。
六、教学评价:
1. 观察幼儿在故事聆听过程中的专注度和参与度。
2. 评价幼儿在角色扮演活动中的创造力和合作能力。
3. 评估幼儿在创作自己的伞儿世界时的想象力和绘画技能。
4. 收集和分析幼儿在家庭作业中的语言表达情况。
七、教学延伸:
1. 开展“伞儿运动会”活动,让幼儿用伞儿进行各种游戏,如跳伞、撑伞跑等,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进行“伞儿手工艺”活动,让幼儿用纸张、布料等材料制作自己的伞儿,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观念。
八、教学注意事项:
1. 确保故事内容积极向上,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
3. 在创作环节,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象,不拘泥于形式和结果。
九、教学建议:
1. 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和需求,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和难度。
2. 增加家庭作业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激发幼儿在家庭的语言表达欲望。
3. 鼓励家长参与教学活动,增进家长对幼儿语言教育的了解和支持。
十、教学反馈:
1. 定期收集家长和幼儿对教学活动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
2. 根据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教学重点:
1. 感知伞儿撑起的形象和场景。
2. 能够参与角色扮演,发挥想象力,创造自己的伞儿世界。
3. 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难点:
1. 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三、教学准备:
1. 故事课件或图书《伞儿撑起》。
2. 每组准备一把雨伞。
3. 空白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出示雨伞,引导幼儿观察雨伞的形状、颜色和特点,激发幼儿对伞儿的兴趣。
2. 讲述故事:教师讲述《伞儿撑起》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
节,感知伞儿撑起的场景。
3.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如伞儿是如何撑起的,伞儿带给人们的好处等。
4. 角色扮演: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持一把雨伞,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5. 创作:教师引导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想象中的伞儿世界,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6. 展示: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想法和感受。
8. 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回忆故事内容,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九、教学建议:
1. 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和需求,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和难度。
2. 增加家庭作业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激发幼儿在家庭的语言表达欲望。
3. 鼓励家长参与教学活动,增进家长对幼儿语言教育的了解和支持。
十、教学反馈:
1. 定期收集家长和幼儿对教学活动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
2. 根据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提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