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驱动电路[实用新型专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授权公告号 CN 202068380 U
(45)授权公告日 2011.12.07C N 202068380 U
*CN202068380U*
(21)申请号 201120177880.1
(22)申请日 2011.05.30
H03F 3/217(2006.01)
(73)专利权人嘉兴禾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314006 浙江省嘉兴市凌公塘路3339
号嘉兴科技城综合楼A 座301室
(72)发明人赵玉月 黄武康 代军 杨志飞
马琳 沈世龙 张伟 周长胜
殷明
(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1220
代理人
王萍萍
(54)实用新型名称
D 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驱动电路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D 类音频功率放大器
的驱动电路,该D 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驱动电路
至少包括功率开关元件、驱动器;驱动器输出端
与功率开关元件驱动端连接,还包括逻辑控制器;
输入信号输入逻辑控制器的输入端;驱动器至少
包括第一组开关元件、第二组开关元件。

由于本
实用新型的D 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驱动电路采用
了多个开关元件对驱动信号的驱动能力进行即时
调整,仅在系统需要大的驱动能力是通过逻辑控
制器控制多个开关元件使驱动信号的驱动能力增
大,使得该D 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驱动电路实现
低电磁干扰的同时实现低谐波失真。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1 页
1.一种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驱动电路,至少包括功率开关元件、驱动器;
所述驱动器的输出端与功率开关元件驱动端连接,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逻辑控制器;输入信号输入所述逻辑控制器的输入端;
所述驱动器至少包括第一组开关元件、第二组开关元件;所述第一组开关元件至少包括第一开关元件、第三开关元件,所述第二组开关元件至少包括第二开关元件、第四开关元件;
所述第一开关元件输入端与高电平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元件驱动端与逻辑控制器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元件输出端与所述功率开关元件驱动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元件输出端还与逻辑控制器反馈端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元件输出端与所述功率开关元件驱动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元件输出端还与所述逻辑控制器反馈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元件驱动端与逻辑控制器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元件输入端与低电平连接;
所述第三开关元件输入端与所述高电平连接,所述第三开关元件驱动端与逻辑控制器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元件输出端与所述功率开关元件驱动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元件输出端还与所述逻辑控制器反馈端连接;
所述第四开关元件输出端与所述功率开关元件驱动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元件输出端还与所述逻辑控制器反馈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元件驱动端与逻辑控制器第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元件输入端与所述低电平连接;
所述第一组开关元件控制所述驱动信号与所述高电平的连接;所述第二组开关元件控制所述驱动信号与所述低电平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关元件、所述第二开关元件、所述第三开关元件,及所述第四开关元件都为MOS管或TG传输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关元件、所述第三开关元件都为P型MOS管,所述第二开关元件、所述第四开关元件都为N型MOS管;或所述第一开关元件、所述第二开关元件、所述第三开关元件,及所述第四开关元件都为N型MOS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关元件与所述第三开关元件相同;所述第二开关元件与所述第四开关元件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组开关元件还包括第五开关元件;所述第二组开关元件还包括第六开关元件;
所述第五开关元件输入端与所述高电平连接,所述第五开关元件驱动端与逻辑控制器第五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开关元件输出端与所述功率开关元件驱动端连接,所述第五开关元件输出端还与所述逻辑控制器反馈端连接;
所述第六开关元件输出端与所述功率开关元件驱动端连接,所述第六开关元件输出端还与所述逻辑控制器反馈端连接,所述第六开关元件驱动端与逻辑控制器第六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六开关元件输入端与所述低电平连接。

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驱动电路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频功率放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0002] 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驱动电路的功率输出级采用开关工作模式,静态功耗很小,能够实现较高的效率。

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驱动电路的音频输出信号为占空比随音频输入信号变化的梯形波。

由于人耳只能够听到20~20Khz的音频信号,因此不需要额外的滤波器来从音频输出信号中提取音频信号。

[0003] 现有技术中的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驱动电路在对输出功率管采用恒定尺寸的MOS管进行线性电流源驱动时,在不同的负载电流条件下会使音频输出信号的输出速率产生不同变化。

[0004] 当驱动电路只满足最大驱动能力的要求时,在较小负载时能使音频输出信号产生较快的变化,但会导致系统出现较强的电磁干扰。

虽然音频输出信号中的电磁干扰是听不到的,但是该电磁干扰会通过传导、辐射来干扰系统其他电路的正常工作,尤其会干扰收音机的工作。

[0005] 当驱动电路只满足最小驱动能力的要求时,则会导致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驱动电路在较大负载时,音频输出信号变化得太缓慢,使得音频输出信号产生较大的谐波失真。

[0006] 电磁干扰和谐波失真成为了限制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驱动电路应用的因素。

[0007]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驱动电路的系统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0008]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驱动电路,以保证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驱动电路在设计时不需要在电磁干扰和谐波失真之间折中,使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驱动电路实现低电磁干扰的同时实现低谐波失真。

[0009]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驱动电路,至少包括功率开关元件、驱动器;驱动器输出端与功率开关元件驱动端连接,
[0010] 还包括逻辑控制器;输入信号输入所述逻辑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驱动器至少包括第一组开关元件、第二组开关元件;所述第一组开关元件包括第一开关元件、第三开关元件,所述第二组开关元件包括第二开关元件、第四开关元件;所述第一开关元件输入端与高电平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元件驱动端与逻辑控制器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元件输出端与所述功率开关元件驱动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元件输出端还与逻辑控制器反馈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元件输出端与所述功率开关元件驱动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元件输出端还与所述逻辑控制器反馈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元件驱动端与逻辑控制器第二输出端连
接,所述第二开关元件输入端与低电平连接;所述第三开关元件输入端与所述高电平连接,所述第三开关元件驱动端与逻辑控制器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元件输出端与所述功率开关元件驱动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元件输出端还与所述逻辑控制器反馈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元件输出端与所述功率开关元件驱动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元件输出端还与所述逻辑控制器反馈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元件驱动端与逻辑控制器第四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元件输入端与所述低电平连接;所述第一组开关元件控制所述驱动信号与所述高电平的连接;所述第二组开关元件控制所述驱动信号与所述低电平的连接。

[0011] 较佳地,所述第一开关元件、所述第二开关元件、所述第三开关元件,及所述第四开关元件都为MOS管或TG传输门。

[0012] 较佳地,所述第一开关元件、所述第三开关元件都为P型MOS管,所述第二开关元件、所述第四开关元件都为N型MOS管;或所述第一开关元件、所述第二开关元件、所述第三开关元件,及所述第四开关元件都为N型MOS管。

[0013] 较佳地,所述第一开关元件与所述第三开关元件相同;所述第二开关元件与所述第四开关元件相同。

[0014] 较佳地,所述第一组开关元件还包括第五开关元件;所述第二组开关元件还包括第六开关元件;所述第五开关元件输入端与所述高电平连接,所述第五开关元件驱动端与逻辑控制器第五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开关元件输出端与所述功率开关元件驱动端连接,所述第五开关元件输出端还与所述逻辑控制器反馈端连接;所述第六开关元件输出端与所述功率开关元件驱动端连接,所述第六开关元件输出端还与所述逻辑控制器反馈端连接,所述第六开关元件驱动端与逻辑控制器第六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六开关元件输入端与所述低电平连接。

[001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驱动电路有如下技术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驱动电路采用了多个开关元件对驱动信号的驱动能力进行即时调整,仅在系统需要大的驱动能力是通过逻辑控制器控制多个开关元件使驱动信号的驱动能力增大,这种电路结构保证了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驱动电路在设计时不需要在由驱动能力增大而引起的电磁干扰和由驱动能力减小而引起的谐波失真之间折中,使得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驱动电路实现低电磁干扰的同时实现低谐波失真。

由于本实用新型主要改进了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驱动电路的输出级,因此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脉冲宽度调制(PWM)的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驱动电路,又可应用于脉冲频率调制(PFM)的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驱动电路。

[0016]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信号线路图;
[0018]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驱动电路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功率开关电路图;
[0019]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驱动电路的另一具体实施例的功率开关电路图;
[0020] 图4是图2的实施例的本实用新型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驱动电路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实施例1:
[0022] 如图1所示,音频输入信号X6输入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10,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10输出音频输出信号X8。

音频输出信号X8的占空比大小与音频输入信号X6的幅度相关。

本实用新型主要改进了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驱动电路X7。

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脉冲宽度调制(PWM)的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驱动电路,也可应用于脉冲频率调制(PFM)的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驱动电路。

[0023] 如图2所示,功率开关元件为N型MOS管N10、P型MOS管P10。

输入脉冲信号X9输入驱动器,驱动器驱动MOS管N10、MOS管P10。

[0024]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驱动电路的结构框图。

输入信号X4输入逻辑控制器30的输入端,功率开关元件的驱动信号X5输入逻辑控制器30的反馈端。

输入信号X4是音频输入信号X6经该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前级处理后的音频脉冲信号。

[0025] 本实用新型的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驱动电路X7包括功率开关元件、驱动器20。

驱动器20输出端与功率开关元件驱动端连接,还包括逻辑控制器30,用于控制驱动器20的驱动能力。

输入信号X4输入逻辑控制器30输入端;驱动器20至少包括第一组开关元件、第二组开关元件。

[0026] 第一组开关元件包括第一开关元件、第三开关元件、第五开关元件,第二组开关元件包括第二开关元件、第四开关元件、第六开关元件。

[0027] 第一开关元件输入端与高电平连接,第一开关元件驱动端与逻辑控制器30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一开关元件输出端与功率开关元件驱动端连接,第一开关元件输出端还与逻辑控制器30反馈端连接。

第二开关元件输出端与功率开关元件驱动端连接,第二开关元件输出端还与逻辑控制器30反馈端连接,第二开关元件驱动端与逻辑控制器30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二开关元件输入端与低电平连接。

[0028] 第三开关元件输入端与高电平连接,第三开关元件驱动端与逻辑控制器30第三输出端连接,第三开关元件输出端与功率开关元件驱动端连接,第三开关元件输出端还与逻辑控制器30反馈端连接。

第四开关元件输出端与功率开关元件驱动端连接,第四开关元件输出端还与逻辑控制器30反馈端连接,第四开关元件驱动端与逻辑控制器30第四输出端连接,第四开关元件输入端与低电平连接;第一组开关元件控制驱动信号X5与高电平的连接;第二组开关元件控制驱动信号X5与低电平的连接。

[0029] 第五开关元件输入端与高电平连接,第五开关元件驱动端与逻辑控制器30第五输出端连接,第五开关元件输出端与功率开关元件驱动端连接,第五开关元件输出端还与逻辑控制器30反馈端连接;第六开关元件输出端与功率开关元件驱动端连接,第六开关元件输出端还与逻辑控制器30反馈端连接,第六开关元件驱动端与逻辑控制器30第六输出端连接,第六开关元件输入端与低电平连接。

[0030] 第一开关元件、第二开关元件、第三开关元件、第四开关元件,第五开关元件,及第六开关元件都为MOS管。

第一开关元件、第三开关元件、第五开关元件都为P型MOS管,第二
开关元件、第四开关元件、第六开关元件都为N型MOS管;或第一开关元件、第二开关元件、第三开关元件、第四开关元件,第五开关元件,及第六开关元件都为N型MOS管。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元件、第三开关元件、第五开关元件相同。

第二开关元件、第四开关元件、第六开关元件相同。

[0031] 逻辑控制器根据音频输入信号X6和反馈的驱动信号X5的变化,判断驱动信号X5的驱动能力是需要提高还是需要降低。

通过第一组开关元件控制驱动信号X5与高电平的连接;第二组开关元件控制驱动信号X5与低电平的连接。

[0032] 驱动信号X5的驱动能力即为驱动信号X5对于功率开关元件的驱动电流。

当所需驱动电流增大时,对应的驱动能力如果无法相应的提高,音频输出信号X8就会产生非常大的谐波失真;当驱动电流减小时,对应的驱动能力如果没有相应的下降,音频输出信号X8就会携带较大的电磁干扰。

[0033] 当驱动信号由低电平逐步变化到高电平时,第二组开关元件打开以断开驱动信号X5与低电平的连接,第一组开关元件根据驱动能力需要提高的程度全部闭合或部分闭合以使驱动信号X5进行上拉充电。

当驱动信号由高电平逐步变化到低电平,时,第一组开关元件打开以断开驱动信号X5与高电平的连接,第二组开关元件根据驱动能力需要下降的程度全部闭合或部分闭合以使驱动信号X5进行下拉放电。

[0034]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驱动电路X7采用了多个开关元件对驱动信号X5的驱动能力进行即时的调整,仅在系统需要大的驱动能力是通过逻辑控制器控制多个开关元件使驱动信号X5的驱动能力增大,这种电路结构保证了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驱动电路X7在设计时不需要在由驱动能力增大而引起的电磁干扰和由驱动能力减小而引起的谐波失真之间折中,使得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驱动电路X7实现低电磁干扰的同时实现低谐波失真。

[0035]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开关元件、第二开关元件、第三开关元件、第四开关元件,第五开关元件,及第六开关元件还可以是TG传输门。

[0036]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功率开关元件为N型MOS管N20、N型MOS管N30。

输入脉冲信号X9输入驱动器,驱动器驱动MOS管N20、MOS管N30。

[0037] 实施例2:
[0038]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电路结构基本相同,所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组开关元件为开关元件K1~Ki,第二组开关元件为开关元件G1~Gi。

逻辑控制器30根据输入信号X4和驱动信号X5确定开关元件K1~Ki、开关元件G1~Gi的逻辑控制值。

[0039] 当驱动信号X5由低电平逐渐变化到高电平时,逻辑控制器30先断开开关元件G1~Gi,停止低电平对驱动信号X5的下拉放电作用。

然后逻辑控制器30使开关元件K1闭合,实现高电平对驱动信号X5的上拉充电。

若需要的驱动能力更大,可根据所需驱动能力需要逐步闭合开关元件K2~Ki中的一个或几个。

开关元件闭合得越多,高电平对驱动信号X5提供的驱动电流越大,驱动信号X5的驱动能力越大。

[0040] 当驱动信号X5由高电平逐渐变化到低电平时,逻辑控制器30先断开开关元件K1~Ki,停止高电平对驱动信号X5的上拉充电。

然后逻辑控制器30使开关元件G1闭合,实现低电平对驱动信号X5的下拉放电。

若需要的驱动能力更大,可根据所需驱动能力需要逐步闭合开关元件G2~Gi中的一个或几个。

开关元件闭合得越多,驱动信号X5对低电平
提供的驱动电流越大,驱动信号X5的驱动能力越大。

[0041] 为了满足较小的电磁干扰,必须控制音频输出信号X8的变化速度,即需要控制音频输出信号X8的驱动信号X5的大小。

驱动信号X5可以是电压、也可以是电流。

随着驱动电流各周期的变化,系统所要求的驱动能力的大小是不同的,需要根据系统所要求驱动电流的变化相应的改变功率开关元件的驱动能力。

[0042] 本实用新型的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的驱动电路通过开关元件K1~Ki,G1~Gi来控制驱动信号X5的驱动能力。

逻辑控制器30自动根据所需驱动电流大小控制开关元件的闭合/断开、开关元件闭合/断开的时间先后。

通过逻辑控制器30对功率开关元件发出合适的驱动信号X5,以使音频输出信号X8的变化速度在确定的范围内。

[0043] 音频输出信号X8的谐波失真为音频输出信号偏离理想形状,如占空比改变、上升下降时间不对称。

合适的驱动能力能保证音频输出信号X8及时地、准确地跟随输入脉冲信号变化,产生较小的失真。

[0044] 第一组开关元件、第二组开关元件中的开关元件的数量越多,对音频输出信号的控制就越精确,但是电路复杂度也随之增加。

一般开关元件的数量大于2(i>2),具体需要使用的开关元件的数量可由电磁干扰、谐波失真、电路设计成本共同决定。

[0045] 在本实施例中,开关元件K1~Ki为P型MOS管,开关元件G1~Gi为N型MOS管。

开关元件K1~Ki,G1~Gi的尺寸大小由可接受的谐波失真、可接受的电磁干扰强度决定。

高电平、低电平的绝对值大小和相对值大小由工艺和输出级类型决定。

[0046] 在其他实施例中,开关元件K1~Ki,G1~Gi还可以采用电流源MOS管或TG传输门。

[0047] 在其他实施例中,开关元件K1~Ki,G1~Gi各自的尺寸也可以不相等。

[0048]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

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

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图1
图2
图3
图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