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例头位难产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例头位难产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导致头位难产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方法:对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所收治的200例头位难产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36例通过胎头吸引术来完成;通过剖宫产来完成手术的共计122例;另42例均通过徒手将胎头旋转再经阴道分娩。

结论:时刻关注患者的动态情况,并对其相关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方式来结束分娩。

标签:头位难产;分娩;胎儿头部
头位难产主要是指在进行头位分娩时,受到产力、产道以及胎头异常的影响使得生产困难。

在处理头位难产情况时,若不能够得到有效处理,或者不能够得到及时处理,都可能对新生儿的预后造成一定影响,同时还可能导致母体受到严重的损伤[1]。

出现头位难产的情况存在多种因素且非常复杂,由单一原因导致头位难产是非常少见的,造成头位难产的主要因素是由于胎头位置出现异常。

现对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所收治的200例头位难产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头位难产患者共200例,年龄16~43岁,平均25岁。

其中初产患者共计171例,而另29例均属于经产患者。

200例孕期38~42周。

其中101例为持续性枕横位患者,而持续性枕后位患者共计88例,另11例均为颏后位、额位以及前平均称位。

其中有10例为巨大胎儿。

有18例主要是由于脐带饶颈导致胎头不衔接和产程延长,另还有5例主要是由于骨产道和软产道出现异常情况。

在200例患者中18例出现胎膜早破,潜伏期延长的患者共28例,第二产程延长的患者共40例,发生宫缩乏力情况的患者共40例,另出现滞产情况的共计8例,其余66例均为活跃期延长或停滞。

1.2 方法在纠正抬头位置是能够有效避免头位难产中最主要的方法,可以再怀孕期间或者是在分娩早期采取正确的体势或者相应的手法来改变胎儿头部位置,将其逐步转正,也可以在进行生产时,当患者的宫口开7~8 cm后,徒手通过阴道将胎儿的头部矫正,这就是有效降低头位难产的方法之一。

具体操作方法:对外阴进行常规性地消毒和导尿处理,对符合该手术条件的枕横位和枕后位患者进行手转胎头手术处理[5]。

当患者出现宫缩间歇时,手术实施者必须及时将右手深入到患者的阴道,将手指自然打开,轻轻将胎儿的头部握住并向上推动,注意使胎儿的头部低于坐骨棘。

在患者发动宫缩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手法来帮助分娩,如果处于ROT位置时,将胎儿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到45°使能够达到ROA位置上;而处于LOT位置的胎儿则应当将其逆时针旋转45°使其能够达到LOA位上;针对LOP、ROP位的胎儿同样通过这种方法将其旋转90°使其达到LOA、ROA位。

当胎儿的位置成功旋转到位后,实施者应保持手部的位置,便于对第二次宫缩再次对胎儿进行旋转,当胎儿的位置得到了有效固定
后方可将手部抽出。

手术实施者一只手对胎头部进行旋转,同时另一只必须在患者的腹壁外耻骨上帮助胎头进行旋转,抑或安排助手在患者的侧方运用双手对胎儿的肩部和背部进行旋转。

在帮助胎儿进行旋转时,必须时刻注意胎心变动。

同时在第一产程时,必须时刻关注产妇的精神状态,避免过度疲劳,注意保持产妇的体力,便于后面的生产过程更加顺利。

除此之外,为避免巨大儿的情况出现,在生产前必须叮嘱患者注意饮食均衡,不可过度补充营养,并注意适当运动。

2 结果
200例头位难产患者中有36例通过胎头吸引术来完成,占总人数的18%;通过剖宫产来完成手术的共计122例,占总人数的61%;另42例均通过徒手将胎头旋转再经阴道分娩,占总人数的21%。

3 讨论
头位难产主要是指产妇在进行分娩时,将胎儿的头部先露娩出产道,但是由于产道、胎儿以及产力异常等情况导致生产困难[2]。

胎儿性难产主要是由于胎头的位置出现异常变化,这也是头位难产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情况;其次则是胎儿在发育的过程中,出现胎儿畸形和发育过大这两种发育异常情况,头位难产常常由于胎儿过大使得分娩过程受到较大的阻碍,甚至可能引起肩难产。

而产道性难产则主要是由于畸形骨盆、骨盆狭窄和软产道异常等所致。

而产力性难产则主要是由于宫缩乏力所致,其中包含了继发性与原发性宫缩乏力。

原发性宫缩乏力主要是指患者在临产后,宫颈口不断扩张,到活跃晚期时期宫颈口已完全大开达到5 cm;而继发性宫缩乏力,则主要是发生在活跃晚期宫颈口大开至5 cm时,常常继发于患者分娩的过程中受到阻碍时等等。

因此,需要时刻关注患者的动态情况,并对其相关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方式来结束分娩[3]。

在生产的过程中,若出现以下情况则应当考虑为头位难产:(1)患者的胎膜出现早破的情况,这就必须密切关注患者是否出现头位难产情况[4];(2)宫缩乏力;(3)产程出现延长的情况,其中情况较轻则主要是抬头位置出现了异常情况,如出现持续性枕后位和枕横位;若胎儿的头部在到达骨盆时,才会出现受阻情况,主要表现为活跃期出现延长、胎头的下降逐渐延缓或者出现停滞情况、第二产程出现延长情况;而情况较为严重的则主要是胎儿在骨盆入口就受到了阻碍,不能够有效衔接,主要表现为潜伏期出现延长的情况、活跃早期宫口扩张较为缓慢抑或停止了扩张,胎头随之发生下降缓慢抑或停滞的情况[5]。

总之,分娩是一个完全动态的过程,影响分娩的各方面因素也是相互有联系的。

在头位分娩过程中,患者难产也是可以通过有效方法转化为顺产,在对影响分娩的因素中,骨盆和胎儿大小是固定不变的条件,也就是说产力和胎头的位置就是可以变化的因素。

因此,快速确诊、帮助患者保持较好的产力,快速对胎儿头部位置进行纠正是有效避免头位难产的重要方法[6-7]。

参考文献
[1] 米军.头位难产68例临床诊治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7B):126.
[2] 吴丽梅.头位难产的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2,(15):125-126.
[3] 索艳芳.34例头位难产的识别及异常头位的处理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2,9(14):115-115.
[4] 王春梅,王静.胎膜早破与难产关系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1,6(7):159,162.
[5] 贺艳辉.两种手法手转胎头术在头位难产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26-28.
[6] 庄小瑜.正确处理头位难产在产科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34-35.
[7] 杨春.头位难产246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5):67-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