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正常人群QT离散度正常值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家族正常人群QT离散度正常值的研究
李元红;毛宗福;李庚山;江洪;及新;张宏伟;雷玉华;吴亚玲;王风萍
【期刊名称】《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年(卷),期】2002(016)006
【摘要】为了调查土家族正常人群QT离散度正常值范围,采集947例土家族健康体格检查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16例、女431例,年龄44.9±16.1(11~78)岁.整体年龄近似正态分布.同步记录标准12导心电图,按常规标准方法测量并计算QT 离散度(QTd)及校正QTd(QTcd).用正态分布法(±1.96 s)和百分位数法(P2.5~
P97.5)确定其95%正常值范围.结果:QTd及QTcd均近似正态分布.方差分析表明QTd、QTcd的性别、按年龄分组(A组,<35岁;B组,35~65岁;C组,>65岁)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QTcd的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年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QTd与QTcd未见性别与年龄间存在交互效应(P>0.05).用正态分布法确定的QTd、QTcd 95%的正常值范围A、B、C三组分别为10~56,10~56,11~54 ms;2~46,5~50,2~53 ms.结论:从临床应用看,土家族95%的正常值范围,QTd可采用同一值,建议为10~5 ms;QTcd,<35岁者为5~45 ms,35岁及以上者为5~55 ms.
【总页数】3页(P434-436)
【作者】李元红;毛宗福;李庚山;江洪;及新;张宏伟;雷玉华;吴亚玲;王风萍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湖北武汉,430060;湖北省恩施州人民医院心内科,湖北恩施,445000;武汉大学医学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湖北武
汉,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湖北武汉,430060;湖北省恩施州人民医院心
内科,湖北恩施,445000;湖北省恩施州人民医院心内科,湖北恩施,445000;湖北省恩施州人民医院心内科,湖北恩施,445000;湖北省恩施州人民医院心内科,湖北恩施,445000;湖北省恩施州人民医院心内科,湖北恩施,44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0.4+1
【相关文献】
1.QT离散度测定的重复性和正常值的研究 [J], 黄颖;王周碧;陈运贞
2.QT离散度正常值和性别差异研究 [J], 刘艳
3.健康成年人群侧脑室额角穿刺冠状平面的侧脑室宽度正常值的三维CT研究 [J], 姜华; 高聚; 徐春林; 周刚; 徐子奎
4.1738例健康人群QT离散度正常值 [J], 向忠民;高晓梅;凡平;许志余;陈晓燕
5.建立正常人群肝脾B超检查声像图正常值标准的研究 [J], 何永康;周欢;孙可英;黄令霞;赵晓贡;李毅;罗新松;Christoph Hatz;李岳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