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惠州西湖-精选word文档 (2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惠州西湖-精选word文档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惠州西湖
“三处西湖一色秋,钱塘颖水与罗浮。

”宋朝诗人杨万里的诗句,让我得
悉了杭州、阜阳、惠州三地都有西湖,带着探赜索隐的念头,我在一个风轻云
淡的下午来到惠州西湖,身临其境后,才感悟到惠州西湖的旖旎妩媚和卓尔不群。

随着沓来踵至的游客涌进惠州西湖大门,骤然间,我仿佛跌进了一阕平平
仄仄的山水诗韵里,又像是走进了一轴浓墨重彩的岭南画卷里。

葱蔚洇润的紫
荆古榕,恍恍荡荡的湖光云影,疏宕不拘的木质小舟,以及远处的西山和古塔,都历历可辨,无不氤氲出山水诗的婉约柔媚和岭南画的清丽秀逸。

名湖大凡都有雕琢的痕迹,惠州西湖亦如此。

这一汪水光潋滟的湖水原是
东江与西枝江的低洼处,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时任惠州知府的陈称发现,浑然天成的西湖没有合适的湖堤。

于是,他带领百姓修筑湖堤、拱桥、亭宇,
初步形成了惠州西湖怀真抱素的面容。

“飞虹千尺挂湖西,犹是苏公旧日堤”。

可以说,“苏堤”是惠州西湖最
值得笔歌墨舞的地方。

因为有了“苏堤”,惠州西湖顷刻间便有了文化积淀,
有了历史的厚度。

说到“苏堤”,不能不说大文豪苏东坡。

北宋元佑九年
(1094年10月),苏东坡被贬至惠州。

为了解决惠州西湖两岸的交通往来,
苏东坡倡议筑堤建桥。

他自己“助施犀带”,还动员弟妇史氏捐出“数千黄金钱”。

工程由“栖禅院”僧希固主持,先“筑进两岸”为堤,再用“坚若铁石”的石盐木建桥,取名西新桥。

桥和堤落成后,苏东坡喜不自禁,挥笔写道:
“父老喜云集,箪壶无空携。

三日饮不散,杀尽西村鸡”。

后来,拳拳在念的
惠州百姓为了纪念苏东坡的恩德,遂将他修筑的桥和堤命名为“苏堤”,“苏堤”的名字便流传开来。

“苏堤”和其它一些桥堤组合成了一把一把锋利无比的刀,将惠州西湖切
割成迥然不同的五大块,于是便形成了菱湖、鳄湖、平湖、丰湖和南湖的格局。

由此,惠州西湖便定格在“五湖、六桥、十美景”的画面里,赫赫扬扬,彪炳
日月。

随着惠州西湖的名播四方,来惠州赏析西湖的文人墨客趋之若鹜,惠州
城也有了“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

毋庸置疑,惠州西湖的标志性建筑是“泗洲塔”。

登上狮山,“泗洲塔”
盈盈在目。

古塔高七层,雕梁画栋,古朴典雅。

古塔旁松柏翠色欲滴,木棉喷
红吐艳,相映成趣。

登上古塔,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