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 学科: 教师: 班主任: 日期: 时段: 课题
教学目标1.了解过滤和结晶分离混合物的一般原理
2.能应用所学方法对常见混合物进行提纯和分离
3.初步学会萃取和分液、蒸馏等分离物质的实验技能
4.初步了解根据混合物的性质,选择不同的分离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离。

重难点透视
教学内容
1.1过滤和蒸发
日常生活中,我们所接触的各种各样的物质,大多数都是混合物,当我们只需要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时,就需要对其进行分离和提纯。

例如,农村把稻谷加工成大米时,常用筛子分离大米与糠;农村做豆腐常用纱布袋将豆腐渣与豆浆分离;在淘米时,常用倾倒法将洗米水与大米分离;当水中混有较多油而分层时,用吸管可逐渐吸出上层的油……
【问题探究】如何将铜粉中混有的铁粉除去?如何将混合物中的铁粉、铜粉分离开来?
【知识精讲】
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1、分离:将混合物中的各组分物质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一一分开,最后分别获得纯净的各组分的过程。

2、提纯:将混合物中的杂质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除掉而得到所需物质的过程,其中杂质可不恢复为原来的物质。

【问题探究】某同学买了一袋食盐,不小心将食盐掉在地上,混有泥沙,请你设计方案将食盐提纯?
二、过滤
1、原理
利用物质的溶解性差异,将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开的一种方法。

如用过滤法除去粗盐中少量的泥沙。

2、仪器: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铁圈)、滤纸。

3、注意事项
一贴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 :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盛有混合物的小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下端紧靠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名思教育个性化辅导教案
【拓展延伸】
1、玻璃棒在过滤操作中的作用、、。

2、过滤后若溶液还明显浑浊,应,直到溶液为止。

3、沉淀的洗涤方法:
用洗瓶或滴管向过滤器中加蒸馏水,使水面盖没沉淀物,待溶液全部滤出后,重复上述操作2~3次。

【例题1】
固体NaOH因易与空气中的CO2反应而含杂质,现在要配制纯净的氢氧化钠溶液,其实验操作的主要过程是 ( ) A.溶解→加适量BaCl2溶液→过滤 B.溶解→加适量CaCl2溶液→过滤
C.溶解→加适量Ca(OH)2溶液→过滤
D.溶解→加适量盐酸→加热
三、结晶
1、蒸发结晶
①原理:利用加热的方法,使溶液中溶剂不断挥发而析出溶质晶体的过程。

②实验仪器:蒸发皿、铁架台(铁圈)、玻璃棒、酒精灯、坩埚钳。

③注意事项:
1〉蒸发皿中液体的量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
2〉蒸发过程中必须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过热使液体飞溅。

3〉当加热至出现大量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2、降温结晶(冷却结晶)
3、重结晶
【例题2】
根据右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B.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t3℃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都会析出晶体
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的方法提纯

1.2分液和萃取
【知识精讲】
一、萃取与分液——互不相溶的液体的分离
1、⑴萃取原理:利用某溶质在互不相容的溶剂中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再利用分液的方法将它们分离开来。

例如:从碘水提纯碘,从溴水提纯溴
⑵萃取剂的选择:①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②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③要不易于挥
发④萃取剂不能与原溶液的溶剂反应。

分液漏斗萃取常见的萃取剂:苯,四氯化碳,酒精,煤油,汽油,水等
2、⑴分液原理:把两种互不相容的液体分开的操作。

例如:汽油和水的分离,四氯化碳和水的分离
⑵实验仪器:分液漏斗、铁架台、烧杯。

⑶操作要点:1、混合振荡 2.静置分层 3.分液
①实验前要检漏
②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的铁圈上,分液漏斗的下端口应紧靠烧杯内壁,静置分层;
③当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分成两层后,打开旋塞,将下层液体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

【例题3】
1.下列各组混合物中,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CCl4和水 B.汽油和食用油 C.汽油和NaOH溶液 D.酒精和水
2.萃取碘水中的碘,可用的萃取剂是①四氯化碳②汽油③酒精()
A.只有① B.①和② C.①和③ D.①②③
二、蒸馏
1.原理:
例如:酒精和水的分离,蒸馏水的制取
2.实验仪器:
3.蒸馏的操作要点:
⑴蒸馏烧瓶加热要加上
⑵温度计水银球位置
⑶烧瓶中要加入碎瓷片,作用是
⑷先通冷凝水,再加热。

冷凝水的流向
【当堂训练】
可根据物质的性质,采用适当的方式将混合物中的各物质分离。

⑴不溶性固体与水的混合物,如泥沙与水,可通过方法分离;
⑵可溶性固体与水的混合物,如食盐和水,可通过方法分离;
⑶两种可溶性固体,若它们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同,如氯化钠和硝酸钾,可通过方法分离;
⑷两种互相溶解但沸点不同的液体,如乙醇与水,可通过方法分离;
⑸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如汽油与水,可通过方法分离;
⑹提取溴水中的溴单质,可通过方法分离
1.3常见离子的检验
一、知识回顾
1.NH4+的检验
2.Cl-的检验
3.SO42-的检验
4.CO32-的检验
二、焰色反应
1.原理:许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火焰上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这叫做焰色反应。

它是
一个物理变化。

利用特征焰色可以检验金属或金属离子的存在。

2.操作步骤:⑴⑵
⑶⑷
3.焰色反应的颜色:
【例题4】
1.能把Na2SO4、NH4NO3、KCl、(NH4)2SO4四瓶无色溶液加以区别的一种试剂是( ) (必要时可以加热)
A.BaCl2B.NaOH C.Ba(OH)2D.AgNO3
2.对某些离子检验及结论正确的是( )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当堂训练】
1.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放在无色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火焰的颜色呈紫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阳离子只有K+B.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a+
C.该溶液中一定含有K+,可能含有Na+ D.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a+,可能含有K+
2*.某无色透明溶液只可能含有K+,Cu2+,Ca2+,SO42-,CO32-,Cl-中的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1)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将沉淀滤出。

(2)上述沉淀有一部分溶于稀HNO3。

(3)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不溶于稀HNO3。

据此判断,该溶液中肯定有,肯定没有,可能有(填离子符号)
物质的量浓度
【知识精讲】
物质的量浓度:。

符号为,单位是,计算公式:。

【例题5】
1.1mol/L NaOH溶液的含义是什么?
2. 100mL1mol/LNaOH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是多少?从该溶液中倾倒出20mL,此20mL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还是1mol/L吗?为什么?
3.将10gNaOH溶解在250mL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mol/L吗?
物质的量浓度注意要点:




【例题5】
1.用40gNaOH配成2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___ _ ____mol/L
2.58.5gNaCl配成500m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___ ____mol/L
试试回答:
1mol/L的氯化钠和氯化镁溶液各1L,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吗?溶液中有哪些微粒?微粒的数目是多少,相同吗?
【当堂训练】
1.完成表格
溶液体积溶质的质量溶质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
500ml 32g CuSO4
500ml 8g CuSO4
1L 342g C12H22O11
2L 171g C12H22O11
0.5L 40g NaOH
2L 40g NaOH
500ml 98g H2SO4
100ml 49g H2SO4
2.0.5mol/L的下列溶液500ml中含NO3-数目最多的是,NO3-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A.KNO3B.Ba(NO3)2C.Mg(NO3)2 D.Al(NO3)3
课堂总结:
课后作业:
课堂反馈:○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差
学生签字:
校长签字: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