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咸宁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咸宁中考试题语文试卷及答案

咸宁中考试题语文试卷及答案

咸宁中考试题语文试卷及答案一、基础知识与运用(共30分)1. 根据题目所给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

(每题1分,共5分)(1)A. 峥嵘(zhēng róng) B. 翩跹(piān xiān) C. 踌躇(chóu chú)(2)A. 蹒跚(pán shān) B. 踽踽独行(jǔ jǔ dú xíng)C. 徜徉(cháng yáng)答案:(1)C (2)B2. 根据题目所给的成语,选择正确的用法。

(每题1分,共5分)(1)A. 一筹莫展 B. 一蹴而就 C. 一视同仁(2)A. 一诺千金 B. 一言难尽 C. 一箭双雕答案:(1)B (2)C3. 根据题目所给的句子,找出并改正其中的语病。

(每题2分,共10分)(1)句子: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答案:将“不仅”和“而且”对调位置。

(2)句子:经过努力,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答案:将“经过”改为“通过”。

4. 根据题目所给的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题2分,共5分)(1)古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答案:不因外物而高兴,也不因自己而悲伤。

(2)古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答案: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不学习就会危险。

5. 根据题目所给的古诗文,默写填空。

(每题3分,共5分)(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____,____。

答案: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____,____。

答案: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二、阅读理解(共40分)1. 现代文阅读(每题2分,共20分)(1)文章中“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答案:文章中的“他”是一个勤奋、善良、乐于助人的人。

2. 古诗文阅读(每题2分,共20分)(1)请分析这首诗的意境。

答案: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三、写作(共30分)1. 根据题目所给的提示,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湖北省咸宁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湖北省咸宁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9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8页,27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先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完整。

3、答案按要求直接写在试卷指定的位置上。

一、积累运用(20分)1、读下面这幅对联,完成①~②题。

(3分)文辞真比丰年玉气味还同幽壑兰①请用正楷字将这幅对联书写一遍。

②按照传统习惯,对联张贴时,上联应贴在进门的_____ 边。

2、按要求默写。

(4分)① ___________,山色有无中。

(王维《汉江临眺》)②人家在何许,___________ .(梅尧臣《鲁山山行》)③苏轼在《浣溪沙》中不自伤白发、不悲叹衰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温庭筠用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望江南》)一句,生动地传达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而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也写过与此意境类似的句子:___________ .3、《春江花月夜》中开篇一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有人评论句中生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某学校新建了一栋实验楼,向全校师生征集楼名,一位同学为实验楼命名为躬行楼,他的创意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请你就躬行楼这一命名好在哪里写出两点理由。

(2分)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5、咸爱学校九(1)班为激发同学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举办了一次趣味学语文专题活动。

这次活动包含了演讲、猜谜语、讲故事、成语接龙等生动活泼的形式。

请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4分)①成语接龙。

请你在横线上填写一个成语,要求开头一字与前一成语最末一字相同,最后一字与后一成语开头一字相同。

(1分)兴师动众___________ 城下之盟②活动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有一句口误,请修改(只改一处),并说明理由。

咸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

咸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

咸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咸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试题预览(文章尾部可下载)咸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试题卷(共6页)和答题卷;全卷27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考生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指定的位置,同时认真阅读答题卷上的注意事项。

考生答题时,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试题卷一、积累运用(20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①~③小题。

(4分)咸宁得名于“万国咸宁”的美好寓意,它远离大城市的喧xiāo,独享一份难得的宁静。

它的“宁”得益于全市52.3%的森林覆盖率。

流水潺潺、树木cōng茏的自然风光成为咸宁最亮丽的城市“名片”。

①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xiāo()cōng()(1分)②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潺()茏()(1分)③根据语境,解释“名片”一词在这段话中的意思。

(2分)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文学样式一般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和戏剧。

B.语气词“啊”朗读时有音变的情况:前一音节末尾是u,就读wa;前一音节末尾是n,就读na。

C.通知的落款分两行写在正文的右下方,包括发通知的单位和时间,时间在上,单位在下。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代史学、文学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A.“别动也别想,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这句话是感叹句。

B.大学生小吴遇到了几年未见的中学班主任,他激动地说:“老师,久仰了,您身体还好吗?”小吴的话说得很得体。

C.“通过反复实践和思考,他终于明白了做这件事有什么意义?怎样做才更有价值?”这句话的标点运用准确。

D.张老师花两三分钟时间看完了当天的《咸宁日报》,便对报纸上的新闻有了大致的了解。

张老师运用了浏览的阅读方式。

4、按要求默写。

(4分)① ,白发谁家翁媪?(辛弃疾《清平乐?村居》)②不惜千金买宝刀,。

湖北省咸宁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

湖北省咸宁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

湖北省咸宁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 (共7题;共42分)1. (2分)(2016·杭州模拟) 下面语段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初中三年,翘首而望,我们在精彩纷呈的语文世界里徜徉,吮吸着知识的营养。

我们感悟到了冰心对生命的进程以及进程中的幸福和艰难的辩证关系的理解,看到了张抗抗对自然界生命惨遭虐杀的痛惜和忧虑,……一篇篇文章,一个个闪光的人物,支撑起我们人性的脊梁,让我们洞明世事,修炼人格。

A . qiáo cháng shǔn jǐB . qiào cháng yǔn jǐC . qiáo táng yǔn jíD . qiáo táng shǔn jí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羡慕娉婷孜孜不倦B . 漂逸摇曳持之以恒C . 禅师秘决富丽堂皇D . 制裁汲取风功伟绩3. (2分) (2017八下·宜兴月考) 下面几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言在此而意在彼,不是说明着什么,而是隐喻着什么②一般说来,优秀的诗篇总是避开直说③读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时,我们就会知道,它的意思并不限于字面所传达的,它有着更为深远的含义④正常的状况,诗人总是不直接向读者进行灌输,他们只是含蓄地点拨你,然后给你以天女散花般的想象的自由⑤这是诗的一般规律,了解它是欣赏诗歌所必不可少的一种思想准备A . ④①②③⑤B . ②①④⑤③C . ②⑤④①③D . ④②①⑤③4. (2分)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阳光中学在2012年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开展话说“我与世界读书日”。

B . 菲律宾外长说黄岩岛是菲律宾的固有领土,他的言论充满了颠倒是非、隐瞒和歪曲黄岩岛历来是中同领土的一部分的事实。

湖北省咸宁市2021届中考语文试卷和参考答案(最新详细解析完整版)

湖北省咸宁市2021届中考语文试卷和参考答案(最新详细解析完整版)

2021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语文试卷一、默写(8分)1.古诗文名句填写(1)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2)________,百般红紫斗芳菲。

(韩愈《晚春》)(3)陆游《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生活哲理。

(4)在文学作品中借明月来抒怀人之情是一种常见的手法。

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即是将明月看成知人意、达人情的使者。

(5)《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写出潼关险要地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6)温庭筠《商山早行》中“因思杜陵梦,________”写诗人因思入梦,眼前的“客行”与心中的“故乡”交织叠加,虚实相映,意蕴丰富。

(7)2022年冬奥会将在北京举行,“________。

________?”(《<论语>十二章》)届时,我们将以最大的热情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宾朋好友和运动员。

(8)《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近期在全国发行。

“随风潜入夜,________”(杜甫《春夜喜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滋养人的精神影响深远。

【答案】(1)落花时节又逢君(2)草树知春不久归(3)柳暗花明又一村(4)我寄愁心与明月(5)峰峦如聚;波涛如怒(6)凫雁满回塘(7)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8)润物细无声二、语文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16分)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莅.临(lì)愧怍.(zuò)拮据.(jù)哄.堂大笑(hōng)B. 拘泥.(nì)娉.婷(pīn)诓.骗(kuāng)矫.揉造作(jiǎo)C. 禁锢.(gù)荣膺.(yīng)锃.亮(chén)忍俊不禁.(jīn)D. 箴.言(zhēn)猥.琐(wěi)宽宥.(yòu)混.为一谈(hùn)【答案】 D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从作者画下句点的那一刻起,“书”就开始一段漫长的旅程:在编辑室里,为自己找到适合的式样,在推介会上,被爱书人不辞辛苦地推广,在书店里,与读者产生美好的碰撞。

咸宁市(2022年-2023年)中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咸宁市(2022年-2023年)中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2中考备战年湖北省咸宁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 .本试卷分试题卷(共6页)和答题卷;全卷24小题,总分值130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2 .考生答题前,请将自己的校名、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 同时认真阅读答题卷上的考前须知。

3 .考生答题时,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 题卷上无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以下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答案】C 【解析】试跑分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

字形题从表象 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

A 伫立(/hii )。

B 嫉妒(ji )。

然(汨))。

1 .以下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伫立(chfi) *B.妖力(rdo) *C.慰藉(ji 省) 诀别(ju6) * 嫉妒(ji ) 滞笨(zhi ) * 馈赠(kui ) 簌簌(s(l )黝黑口薄西山(b6)怏快不乐(yGng ) 气冲斗牛(dbu )A.迸射疮痍唯唯连声A.迸射疮痍唯唯连声一泄千里 B.剽悍沧茫销声匿迹诚惶成恐 C.絮叨襁褓迫不急待鞠躬尽瘁 D.狂澜污秽穷闲潦倒 锐不可当【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字形题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A一泻千里。

B苍茫,诚惶诚恐。

C迫不及待。

2.以下选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18.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朕)使民衣食有馀,那么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2)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

【答案】15.C16. B 17. C18. (1)(我)让老百姓代食有富余,那么老百姓就白然不做盗贼(不会成为盗贼),哪里需要用严刑重罚呢!(2)所以国君的忧患,不从外界米,常常从自身生出。

【解析】.试题分析:C项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

都是“从”之意。

2021咸宁市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咸宁市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咸宁市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一、积累运用(20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狭隘(ài)蕴(yùn)藻一筹( ch?u)莫展屏气凝(níng)神 B、秕(bì)谷旌(jīng)旗栩栩(xǔ)如生漠(mù)不关心 C、忖度( du?)谛(dì)听赏心悦(yuè)目返朴(pǔ)归真D、沟壑(hè)果埔(fǔ)钟灵毓(yù)秀筋疲(pǐ)力尽 2、按要求默写。

( 4分)①百啭千声随意移,。

(欧阳修《画眉鸟》)② ,山色有无中。

(王维《汉江临眺》)③陶渊明《饮酒》(其五)一诗中,不仅道出了此诗的主旨,也道出了诗人一生追求的立身宗旨的诗句是:,。

④李白在《宣州谢�I 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用“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表达了“愁”之绵长,李清照在《武陵春》中用“ ,。

”说尽了“愁”之沉重。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鲁迅、朱自清、老舍都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他们的优秀文学作品传承着中华民族美好的憧憬和崇高的理想。

B、启事首行正中写启事的名称,如“征文启事”、“寻物启事”等。

日期要写在署名的下面,靠右写。

C、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尽量做到用语得体。

比如:初次见面用“久违”,好久不见用“久仰”,请人帮忙用“拜托”,麻烦别人用“劳驾”。

D、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是《水经注》。

4、下列语句括号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难道我们不去?还不能让他们去吗?(这句话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B、iou,uei,uen前面加声母的时候,写成:iu,ui,un。

例如niu,(牛)(这个说法是正确的)C、汉字中形声字是最多的,如:“证”字就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这个分析是错误的)D、“通过这次大规模的教育整治活动,我们学校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咸宁市中考语文试卷2023

咸宁市中考语文试卷2023

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辩论会上,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老教授真有一种如坐春风之感。

B、这篇杂文对社会时弊的针砭真是入木三分。

C、在那蹉跎岁月,我们的革命先辈爬雪山,过草地,吃了多少苦啊!D、好一幅“梅花闹春”图,这妙手回春之作,把人们带到了融融春光之中。

2、将下面的六个句子搭配成完整的三副对联,要求先上联后下联。

(3分)(只填序号)①虚心竹有低头叶②千秋人物我神交③傲骨梅无仰面花④清风明月本无价⑤一案诗书风醉阅⑥近水遥山皆有情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篇。

作者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C、莫泊桑是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的巨匠,代表作品有《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等。

D、《论语》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所著的一本书,记录的是孔子的言行。

4、中国传统文化里,有一种称谓叫“国士”,用来形容那些德才兼备、以身许国之人。

此次全民战“疫”中,我们庆幸,也自豪,国士仍在!他们①________,跟死神赛跑,在一次次逆行中彰显着②________的精神。

③________(形容做事谨慎、勤恳、踏实)的医护人员,是白衣天使,更是最美逆行人;④ ________(尽自己的努力,严守自己的岗位)的工作人员,不舍昼夜、风雨无阻,用行动筑牢防疫屏障,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有太多让我们动容和难忘的瞬间,也让我们对生活有了新的期待。

(1)①②处填写成语正确的一项()A、殚精竭虑、舍己为公B、处心积虑舍己为公C、殚精竭虑、见义勇为D、处心积虑、见义勇为(2)根据括号内的解释依次填出③ ________ ④ ________的成语。

5、名著阅读摘抄1: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湖北省咸宁市中考语文试卷及解析

湖北省咸宁市中考语文试卷及解析

湖北省咸宁市中考语文试卷及解析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8页,27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刻1 20分钟。

2、答题前,先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晰、完整。

3、答案按要求直截了当写在试卷指定的位置上。

一、积存运用(20分)1、读下面这幅对联,完成①~②题。

(3分)文辞真比丰年玉气味还同幽壑兰①请用正楷字将这幅对联书写一遍。

②按照传统适应,对联张贴时,上联应贴在进门的_____ 边。

2、按要求默写。

(4分)①___________,山色有无中。

(王维《汉江临眺》)②人家在何许,___________ .(梅尧臣《鲁山山行》)③苏轼在《浣溪沙》中不自伤白发、不悲叹衰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温庭筠用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望江南》)一句,生动地传达出对远方亲人的想念之情,而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也写过与此意境类似的句子:___________ .3、《春江花月夜》中开篇一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有人评论句中生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某学校新建了一栋实验楼,向全校师生征集楼名,一位同学为实验楼命名为躬行楼,他的创意得到了大伙儿的一致认可,请你就躬行楼这一命名好在哪里写出两点理由。

(2分)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5、咸爱学校九(1)班为激发同学们学习语文的爱好,举办了一次趣味学语文专题活动。

这次活动包含了演讲、猜谜语、讲故事、成语接龙等生动爽朗的形式。

请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4分)①成语接龙。

请你在横线上填写一个成语,要求开头一字与前一成语最末一字相同,最后一字与后一成语开头一字相同。

(1分)兴师动众___________ 城下之盟②活动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有一句口误,请修改(只改一处),并说明理由。

2024年湖北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湖北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湖北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0分)开展活动可以让语文学习更有意思。

小雨和小雯设计了一些语文小活动,请你来参加。

1.下图是小雨展示的“楚”字的早期写法(由“林”和“足”构成)。

请你据此猜想楚国先民的生活画面,用一句话说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小雯整理的关于“楚”字的资料卡片,请你在(1)(2)处分别补充一个含“楚”字的词语。

“楚”的本义“楚”的引申义含“楚”字的词语“楚”是一种丛生落叶灌木。

(比一般灌木长得高,远看一目了然,清晰整齐;制成荆条韧性好。

)清晰明了清楚有痛苦、心酸的感觉(1)“楚楚”连用表示鲜明整洁、娇柔秀美(2)3.小雨和小雯为学校作了一副对联。

小雨写的是“情系中华竞芳华”,小雯写的是“根植荆楚育翘楚”。

请你确定上下联,参照横批把这副对联工整地抄写到相应位置(见下图)。

4.小雨在“分门别类辑名句”活动中编写了下面这段话,请你依据学过的古诗文将这段话补充完整。

诸葛亮隐居隆中,“苟全性命于乱世,①______”;杜牧赤壁怀古,“东风不与周郎便,②______”。

周敦颐借莲言志:“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③______。

”岑参以花喻雪:“忽如一夜春风来,④______。

”刘禹锡吟诗酬和:“沉舟侧畔千帆过,⑤______。

”苏东坡望月抒怀:“人有悲欢离合,⑥______,此事古难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语文试题1、本试卷共27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20分)1、读下面这幅对联,完成①~②题。

(3分)文辞真比丰年玉气味还同幽壑兰①请用正楷字将这幅对联书写一遍。

②按照传统习惯,对联张贴时,上联应贴在进门的边。

2、按要求默写。

(4分)①,山色有无中。

(王维《汉江临眺》)②人家在何许,。

(梅尧臣《鲁山山行》)③苏轼在《浣溪沙》中不自伤白发、不悲叹衰老的诗句是,。

④温庭筠用“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望江南》)一句,生动地传达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而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也写过与此意境类似的句子:。

3、《春江花月夜》中开篇一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有人评论句中“生”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3分)答:4、某学校新建了一栋实验楼,向全校师生征集楼名,一位同学为实验楼命名为“躬行楼”,他的创意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请你就“躬行楼”这一命名好在哪里写出两点理由。

(2分)答:①②5、咸爱学校九(1)班为激发同学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举办了一次“趣味学语文”专题活动。

这次活动包含了演讲、猜谜语、讲故事、成语接龙等生动活泼的形式。

请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4分)①成语接龙。

请你在横线上填写一个成语,要求开头一字与前一成语最末一字相同,最后一字与后一成语开头一字相同。

(1分)兴师动众城下之盟②活动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有一句口误,请修改(只改一处),并说明理由。

(2分)“这次汶川特大地震,使四川乃至汶川等地遭受巨大损失。

”改正:③下面是一位同学的演讲稿中的一句话,请将它改为通俗的表达(尽量口语化)。

(1分)“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将在北京隆重开幕”答:6、请参照示例,以“灯泡”“短尺”为对象,各写一句话,要求借物喻理,表达出一种人生的感悟。

(4分)示例:雨伞:总是用潮湿的身躯,彰显自身的价值。

①灯泡:②短尺:二、阅读理解(50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1题。

(14分)一样的渺小画家早年颠沛流离,吃尽了人世的苦头。

中年以后,他开始发达了——作品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名声日隆。

如今,他的任何一幅作品,只要拿到市场上,都会引起富人们的竞价争购。

可是,画家并不像别人想象的幸福与快乐,他曾经对弟子们说过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当我变得高大的时候,我发现,这个世界实在太渺小了。

通过弟子们的传诵,此语已被世人奉为一句关于奋斗与成功的格言。

其实,画家已陷入深深的孤独,在这个世界上,他除了作画,没有任何追求,而作画本身又不能给他以突破..的喜悦。

【批注:“突破”一词为小说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他感觉自己被困在一个牢固的茧里,高高悬挂在人们能够仰望的地方,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一天,画家偶然得知100公里外的山上有一位老禅师,道行极高,心中顿生仰慕,决定前去拜访。

为表示诚意,画家没有开自家的高级轿车,而是带着弟子们步行前往。

那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没有奇峰峻岭。

山脚下的连绵水田里,有农夫和牛耕作的身影,村庄炊烟袅袅,头顶阳光明亮,像一首以重低音乐为背景的轻快的曲子。

画家心中喜悦,按照当地人的指引,向一座小山上走去。

到了山腰,画家远远看见山头上有一个农夫正躬身锄地。

在蓝灰色天幕的映衬下,农夫的身影像一块人形的墨迹蠕动着。

越走越近,画家看清,是一位老农在清理自己的小菜地。

【批注:这一描写极妙:一是切合人物身份;二是虚实结合,生动形象。

】画家汗流浃背地驻足四顾,寻找山下人说的那座小庙宇。

弟子们也在一旁帮着搜寻,可是,附近并无庙宇。

锄地的老者停止劳作,看着他们,目光淡定..。

【批注:“淡定”一词既照应上文,又为下文“淡淡”一词张本。

】画家问道“老人家,知道某某禅师住在哪里吗?”老者说:“我就是。

”画家大喜:“有眼不识泰山,刚才我在下面就看见你了,可惜显得太渺小了。

”老者淡淡..地答道:“你们在山脚时我就看见了,也是一样的渺小。

”场面忽然有些凝固。

画家的弟子们颇为不满,觉得这禅师身怀傲气,且有争斗之心,不像那么一回事儿。

但画家却没有生气,在那里愣神儿片刻,两手一拍道“回家..!”【批注:画家“回家”是有潜台词的。

】后来,画家又说过一句格言,被弟子们传诵出来——当我变得高大的时候,我发现,这个世界也越发高大了。

7、画家“回家”的潜台词是(2分)8、结合上下文,解读划线的两句话。

(4分)①这个世界实在太渺小了②这个世界也越发高大了9、请简要概括“画家”这一人物形象。

(2分)答:10、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结尾是“蛇足”,你同意这个看法吗?请说明理由。

(3分)答:11、请你就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写景作用,写一句批注。

(3分)村庄炊烟袅袅,头顶阳光明亮,像一首以重低音乐为背景的轻快的曲子批注:(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16题。

(12分)长河落日扁(节选)①落日为什么是扁的呢?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在捣鬼..。

②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把筷子插入一只盛水的杯子里,看起来筷子是折成两段的。

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

光在密度大的物质中跑得慢,在密度小的物质中跑得快。

水的密度比空气大,于是光在水和空气的界面上速度突然改变,造成光线曲折。

③那么在空气中光线会不会曲折呢?也会。

原来空气的密度也不是均匀的。

由于地心引力的关系,地球表面大气密度大,越往高处空气越稀薄,密度越小。

这种密度差别并不大,通常觉察不到光线由此产生的曲折。

但是,太阳落山时,阳光斜着通过大气,距离很远,产生的折射已经可以使人明显地感觉到。

这种折射越贴近地面越强。

落日的上端和下端光线曲折得不一样,看起来就成扁的了。

④在海面上或沙漠上,因为温度变化造成局部空气密度变化,也会使光线曲折。

这样,人们有时就能看到平常看不到的远处景色,这就是所谓的海市蜃楼。

夏日炎炎之时,海水温度低于空气温度,贴近海面的空气密度大。

因此,处于地平线下的景物发出的光线成拱形传播,向下折到我们的眼中,看起来景物悬在空中,像是仙山琼阁。

我国渤海中的蓬莱仙境就是这样形成的。

沙漠里的情况则相反,沙石吸热,温度比空气高,甚至放进一枚鸡蛋也能煮熟。

这样,沙石附近空气密度特别低,使远处树木发出的光线弯曲,自下而上折入我们眼睛,并且形成倒影。

这使在荒漠上备受干渴之苦的驼队觉得临近大湖,遇到绿州了。

然而终于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幻影。

千百年来的这些海市蜃楼,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妙的想象!⑤光的折射现象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倒是实实在在的。

三四百年来,利用这种现象设计制造的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使人们看到了秋毫之微末、天体之宏大,大大地扩展了我们的眼界,为发展人类文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⑥看来,天天见到的落日之中还有一些道理呢!司空见惯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但常常不一定符合科学道理。

12、第①段“捣鬼”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2分)13、改正第④段划横线句子中的两个错别字。

(2分)遇到绿州了。

然而终于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幻影答:改为改为14、作者在第②段写的“不少人的经验”的作用是(3分)15、第③、④段分别从两个角度来说明光线在空气中的变化曲折:第③段是从变化的角度,而第④段则是从变化的角度。

(2分)16、从内容上看,这是一篇说明文,请你从日常生活中列举一个能说明光线折射现象的事例,并说说对你的启示。

(3分)答:(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21题。

(12分)文章为思想而写人们为什么写文章,可以有很多目的。

比如,为了传递信息,传播知识,为了创造艺术,创造美感。

但还有更深一层,A、就象开矿一样,是为了开采新的思想、交流新的思想。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提出散文美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描写之美,写景,状物,述事,传递信息、知识等,力求准确、干净。

第二层是意境之美,即要写出感觉、感情、美感。

第三层是哲理之美,即要写出新的思想。

这种美在文学作品中有,在许多政论、哲学和科学论文甚至讲话中都可找到。

只有新的思想,就有美的魅力。

我们平时看报纸,读社论,听讲话,大部分时候留下的印象不深,就是因为这些文章讲话只到了传递信息、决定、指示这一层,还没有给人以新思想。

而一篇文章讲话中有了新思想的火花,B、便如闪电划过夜空,你会有永久的记忆。

比如“文革”十年我们已经习惯了“一切按照最高指示办”,报上无不重复着这样的话。

但突然,1978年5月,《光明日报》冒出了一篇文章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提出一个很有震撼力的新思想,所以至今人们对这篇文章记忆犹新。

再细想一些古文名篇所以能留传下来成为经典,除了艺术之美外,大都因为它首先说出了一种前人没有说出的新思想。

C、可以说裹藏在文章中的思想,是这些文章在人们头脑里代代繁殖的种籽。

当然,光有种籽的颗粒还不行,还得有茂盛的枝干花叶。

所以文章还得有文采,还得有前两个层次的衬托。

作为文学作品,如果三个层次都达到了便是不朽的好文。

比如《岳阳楼记》,有洞庭湖景色的描写之美,有作者由此引发的意境之美。

而最后又推出作者独自悟出的思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达到了一种哲理之美。

这篇文章所以能流传千古,气贯百代,老实说,主要是因为这句话,这一个新思想。

人们或许会问,社会上每天文章千千万万,哪能篇篇都有新思想。

是的,许多文章只是完成着传递信息、传播知识、讲述故事的任务。

作为一般人,这就够了。

但作为作家、思想者,这却不够;他必须使自己的文章有新的思想,要挖出别人没有表达过的思想。

对这种新思想的追求就像铸炼新词新句一样,务求个性,务求最新。

“语不惊人死不休”,篇无新意不出手。

因为你是弄文章的“专家”,当然就与其他人的文章不同。

就像跑步,一般人快点慢点都无所谓,而短跑运动员则不同,他必须跑出比别人快的成绩。

因为他是专门干这个的。

同理,文章中新思想才是作家生命的增长点。

17、文章最后一段的“增长点”在文中的意思是(2分)18、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2分)19、请仔细揣摩选文划横线的A、B、C三个句子,它们分别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在内容上有什么特点?具有什么作用?请选择其中一句予以解读。

(3分)答:你解读的是句,你的解读是:①论证方法②内容特点③表达作用20、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第二段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强调了有思想的文章就有美的魅力。

B、选文采用立论方式,强调了所有人写文章都要有新思想。

C、作者以《岳阳楼记》为例,进一步证明了中心论点。

D、选文论证极有分寸,结尾一段点明为文的意图。

21、读了全文,请你再写出一句你学过的能体现“新思想”的文言语句。

(2分)(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2~26题。

(12分)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