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工业化程度_外向型工业化与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
湖北省干部在线学习专题考试答案
湖北省干部在线培训中心专题考试答案•1. 我国设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根本目的是(B )。
(单选 2 分)[A] 使我国经济尽快与世界经济接轨[B] 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C] 进一步扩大我国的对外开放,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D]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分享新技术革命的成果•2. 建设项目管理机制要由政府、企业决策向( D)转变。
(单选 2 分)[A] 公众决策[B] 政府、公众决策[C] 企业、公众决策[D]政府、企业、公众互动决策•3. 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城镇化发展主要面临着( C)的外部挑战。
(单选 2 分)[A] 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和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B] 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日益加剧[C] 产业转型升级和消化严重过剩产能[D]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日益凸显•4. 县域经济发展道路多种多样,富于特色,该特色与其( BCD)相关联。
(多选 2 分)[A] 人口数量[B] 地理区位[C] 人文历史[D]资源秉赋•5.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一些发展中国家正利用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力图发挥后发优势,追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这主要说明(B )。
(单选 2 分)[A] 经济全球化体现了“平等、公平、双赢”的宗旨[B] 发展中国家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有效地发展本国经济[C] 发达国家在科技上占优势,使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安全受到了威胁[D]经济全球化作为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必将使发展中国家超越发达国家•6. 一国经济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BD ),但在中高端市场则由于研发能力和人力资本条件制约,又难以与高收入国家抗衡。
(多选 2 分)[A] 低成本优势逐步凸显[B] 低成本优势逐步丧失[C] 在低端市场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具有优势[D]在低端市场难以与低收入国家竞争•7. 到2020年左右,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将基本完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单选 2 分)[A] 工业占GDP的比重也将稳中趋升[B] 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会显著下降[C] 届时经济增长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将会提高[D]第一产业比重将有所提升•8. 西部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6%,水能可开发装机容量占全国的82%。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产业转移新趋势与对策分析
收稿日期:2020-10-02作者简介:毛锦凰(1981-),男,甘肃庆阳人,兰州大学县域经济发展研究院、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兰州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
改革开放后,我国大力发展面向全球出口的制造业,中国逐渐成为世界上制造业体系最完备的国家之一,深度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
截至2019年,中国与120多个国家进行贸易合作,并成为这些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使中美贸易关系紧张度进一步升级,世界贸易面临重大危机,国际环境不稳定性增加,国际产业循环受阻。
以美国、日本为主的发达国家纷纷采取“产业回流”战略,不断增加对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威胁。
此外,我国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充分释放国内经济发展潜力。
在中美贸易摩擦升级,逆全球化思潮起伏、新冠疫情导致全球经济下行加之国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交汇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积极主动应对世界经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对我国产业转移带来了新机遇与新挑战。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合理判断全球产业转移新趋势,对重新调整我国产业转移路径、促成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产业转移的内涵研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对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复杂化形势的正确判断,顺应了国际国内形势,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产业转移作为经济活动的载体,是促进要素循环、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的重要手段。
对双循环和产业转移内涵进行挖掘与深度分析,理清理论形成过程与现实逻辑,有利于我们增强理解,从而有效推进双循环战略落实。
(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内涵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实行以参与国际大循环为主的策略,[1]1987年提出《关于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构想》,旨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吸引大批外资和先进技术,推动我国沿海地区长期高速增长。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全球贸易市场中赢得了一席之地,参与国际大循环迎来黄金时期。
亚洲金融危机
出口替代战略的概念出口替代战略又称出口替代工业化政策或出口导向工业化政策,是外向型经济开展战略的产物。
是指一国采取各种措施扩大出口,开展出口工业,逐步用轻工业产品出口替代初级产品出口,用重、化工业产品出口替代轻工业产品出口,以带动经济开展,实现工业化的政策。
出口替代战略其核心思想是使本国的工业生产面向世界市场,并以制成品的出口代替初级产品的出口。
该战略是根据国际比拟利益的原那么,通过扩大其有比拟利益的产品的出口,以改善本国资源的配置,从中获得贸易利益和推动本国经济的开展。
这种以出口鼓励作为经济动力的开展模式,将本国产品置于国际竞争的环境中,其优点是比拟显著的。
以这种方式开展的国家,大都取得了实绩优良的高速经济增长,这一事实成功地推翻了传统的工业开展只能通过进口替代来实施的观点。
出口替代战略的特征出口替代战略是指开展中国家通过促进本国产品的出口,积累开展资金,开展经济的战略。
这是开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有了一定程度后采取的战略,这些国家的经济一般具有的经济特征是二元经济,即一局部是传统的、落后的经济,而另一局部却具有现代化的经济特征。
它们以本地廉价的劳动力与兴旺国家的资金、技术相结合,开展出口产品的生产,从而加速外向型经济的开展。
出口替代战略一般也要经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轻工业产品出口替代初级产品出口,主要开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如食品、服装、纺织品、一般家电制造业等,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就进入了第二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以重化工业产品出口替代轻工业产品的出口,致力于开展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如机械电子、石化等行业。
此后,极少数开展中国家和地区开始着手建立知识和信息密集型等高科技产业,力图在高科技产业产品的世界出口贸易中占有一席之地。
[编辑]出口替代战略的措施采取的措施主要是:①给出口企业提供减免出口关税、出口退税、出口补贴、出口信贷和出口保险等,目的在于降低出口本钱,开拓国外市场,增强出口竞争能力。
试论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模型的含义
试论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模型的含义。
刘易斯模型的中心含义是:现代工业部门资本积累引起了工业部门的扩张,工业部门的扩张引起工业部门劳动就业需求量扩大,从而吸引剩余劳动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
剩余劳动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的转移对经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劳动力转移后,农业部门中的劳动与土地的比率发生了变化,消除了过剩的劳动力,而现代工业部门则得到了它为增加产出所需要的额外劳动力。
因此,对于不发达经济来说,通过建立和扩大以现代工业为主体的现代资本主义部门,将不发达国家经济内部处于隐性失业状态的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部门使之与土地等非再生性资源脱离,转而与现代工业部门中的资源相结合。
这样,当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将整个经济内的过剩劳动吸纳尽净时,工业化将使收益递增取代收益递减趋势,整个经济就转变为稳定增长的发达经济,从而二元结构就转化为工业部门占主导地位的一元结构。
可是,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没实现这种转变,而这一转变对于经济发展又是最重要的。
这一过程将一直持续到所有的剩余农业劳动被吸收到工业部门为止,由于农业部门不再存在剩余劳动,农业劳动对工业的工资变动并不完全具有弹性了,工业部门要想扩大生产,增雇工人,就必须与农业部门展开竞争,以提高实际工资吸引工人至工业部门就业,并且因为工业部门的增加以及实际工资趋于上涨,农业商业化也必然开始了。
刘易斯模型告诉我们,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进程,取决于工业部门的劳动边际生产力提高的幅度。
资本积累的数量越大、速度越快,则边际生产力提高的幅度也就越大,从而工业部门吸收的劳动力的数量也就多,吸收速度也就越快。
刘易斯模型简明扼要地概括了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过程,并大体符合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
2、试论我国城市化的特殊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城市化战略几经摇摆,其中固然有许多客观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因为许多认识方面的问题没有理清和到位,如对社会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缺乏认识,对城市的功能、作用以及发展规律和城市文明了解不足。
2020年的中国 —— 宏观经济情景分析
世界银行中国研究论文系列(第九期)2020年的中国——宏观经济情景分析高路易1/摘要本文勾勒了2010年到2020年中国宏观经济的情景。
通过增长核算我们认为,尽管资本深化仍将维持可观的规模,但随着今后劳动人口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放缓,未来10年潜在GDP的增长可能会有所放慢。
实际GDP与潜在GDP将大致保持同步增长,并延续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以来的增长轨迹。
受到预期中结构调整的影响,消费占GDP的比重可能会触底,但到2015年这个比例会有一定程度的上升,同时投资所占的比重会逐步下降。
鉴于世界经济的前景,尽管出口仍将具有不错的竞争力,但其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在2010年到2015年间将会出现下降。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将会对进口形成支持,同时贸易顺差相对于中国经济的规模而言可能会有所缩小,但即使如此,外部盈余将会继续增加。
到2020 年,中国的平均生活水平(即人均GDP)将和拉丁美洲、土耳其及马来西亚目前的水平大致相当。
经购买力调整后,2020年中国的人均GDP将是美国的四分之一,而中国的经济总量将超过美国。
以现行价格和市场汇率计算,中国的追赶速度将取决于实际汇率升值的幅度。
国际经验表明,通常只有在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吸收的情况下,实际汇率才会出现实质性升值。
中国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比例仍然很高,然而,展望未来,人口构成方面的变化可能会加速劳动力市场的趋紧。
为了反映出这种不确定性,我们给出了以现行价格和市场汇率计算的两个情景分析,来研究相对美国而言中国经济的追赶情况;分析显示按照这个计算方法,中国可能在2020年到2030年间的某个时间成为最大的经济体。
关键词:中国预测调整经济增长方式。
世界银行中国研究论文第9期,2010年6月1/世界银行驻华代表处经济部,电子邮件:********************。
作者真诚感谢韩伟森(Ardo Hansson),赵敏和Ivailo Izvorski给本论文提出的宝贵意见。
2020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二
2020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二点击查看更多: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沧桑巨变七十载民族复兴铸辉煌——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从落后的农业国演进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从温饱不足的贫穷国家建设成为全面小康社会,城镇化稳步推进,东中西协调发展,公有制经济和民营经济共生共荣,经济社会发展快速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
一、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实现了由农业为主向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转变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产业基础十分薄弱,1952年,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0.5,农业吸纳了83.5的就业人口。
之后,按照当时环境和现实需要,我国主要实行“重点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同时配以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促进了工业积累。
1978年,农业增加值比重降至27.7,就业比重降至70.5。
改革开放后,人民群众生产积极性得到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生产力迅速解放和发展,产业结构深刻调整。
20**年,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提高到35.7,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成为就业最多的产业;2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至45.5,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增加值最大的产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阶段,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三次产业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
20**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7.2、40.7、52.2;就业比重分别为26.1、27.6、46.3,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分别比1952年上升23.5和37.2个百分点。
农业基础地位更加巩固,以粮为纲的传统农业转变为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前,我国农业生产结构较为单一,种植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1952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农业比重高达85.9,林、牧、渔业比重分别只有1.6、11.2、1.3。
日本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内容摘要:我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国家。
“三农”问题和如何促进二元经济结构转变是我国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日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情况与我国类似,可以提供很好的借鉴经验。
本文从劳动力的流动角度分析日本现代工业部门扩张和二元转换的关系,以及如何顺利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并进一步探讨了日本成功的经验。
这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工业与农业的关系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必须探讨的问题。
我国农业部门比重较大且落后,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的关键。
目前我国处于农村人口占多数、农民收入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的发展阶段。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协调工业和农业发展以及促进二元经济结构转换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在二元经济的国家中,发展的核心问题在于经济中心逐渐由传统的农业部门移向现代工业部门,形成一元经济。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两部门之间的劳动力的流动逐渐促进现代工业部门的就业和产出来衡量。
在对劳动力的配置过程中,农业劳动力比重越高,农业现代化程度越低,二元经济结构特征越明显;农业劳动力比重越低,农业现代化程度越高,二元经济结构特征越不明显甚至完全消失。
在过去的100多年时间里,英国、美国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先后完成了二元经济的转换。
其中日本以小农户为主的农业家庭经济与中国的农业国情极为相似。
日本也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全国总人口约为1.2亿,人均耕地面积不到0.046km2。
因而研究其工业化过程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模式,对中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仍然占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现实背景:二元经济结构与我国“三农”问题二元经济是指发展中国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代“资本主义部门”和传统“非资本主义部门”同时并存的经济现象。
1938年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在《曼彻斯特学报》上发表了“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论文,在经济学界第一次对二元经济的内涵以及基本特征进行系统性的表述。
[城乡二元结构的中国视角的异同分析]中国城乡二元结构
[城乡二元结构的中国视角的异同分析]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二元结构的中国视角的异同分析自刘易斯1954年提出城乡二元结构理论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共形成了四条研究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思路。
第一条是古典主义思路。
这条思路认为,农村存在着大量的边际生产率为零的劳动力。
刘易斯构建了一个二元经济结构(两部门)模型,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两部门之间存在关联效应:现代部门以低工资从传统部门吸纳劳动力——现代部门将利润资本化并扩大部门规模——传统部门的劳动力被不断吸纳,劳动生产率随之提高,最终促使两部门劳动边际生产率相等。
第二条是新古典主义思路。
这条思路否定存在边际生产率为零的劳动力。
尤根森(Jogenon)假定两部门的劳动边际生产率大于零,强调工农业的紧密关系。
沿此思路,托达罗(Todaro)、梅因图什(McIntoh)、笛克斯特(Di某it)等在劳动边际生产率为正的条件下,从城乡就业的角度分析了二元经济结构转化问题。
此后,库兹涅茨、钱纳里、卢卡斯将这条思路推向深入。
第三条是城市经济学和新经济地理学思路。
这条思路认为,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根源在于城市规模报酬递增导致的集聚经济,从而推动人口向城市集中。
城市规模报酬递增的原因,包括产业集聚、知识溢出、城市基础设施的规模经济。
这些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随着人口及其聚集规模的扩大和农产品交易效率的提升,工业品数量或者说工业化水平将得到提高,城市化水平也将随之得到发展。
第四条是新兴古典经济学思路。
这一思路研究了城市起源、城乡经济差别、最优城市结构层次与居民居住格局以及城乡间地价差别等问题。
高帆、秦占欣等则将这一视角推向深入:证明了二元经济结构反差源于两部门不同的分工水平、部门个人专业化水平、迂回生产程度和产品种类数;证明了随着分工组织的演进和分工水平的提高,二元经济结构转变体现为一个工业化,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服务业的兴起和城市化水平提高的过程。
第一条和第二条思路的开创性贡献毋庸置疑,但古典主义思路却先验地假定存在边际生产率为零的剩余劳动力;新古典主义思路虽放弃了此假设,但却将市场完备假设直接应用于分析中,这些显然严重背离中国的现实。
中国工业化三题
的是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模式 ; 三是改革开放前 , 中国实行 的
是一种 内生型的工业化模式 ; 四是改革开放后 , 中国实行的 是一种外向型、 开放式的工业化模式 。 () 5从工业化的发展道路上看 , 呈现出三个特点 : 一是改
() 2从工业化发展战略上看 , 呈现出五个特点 : 一是改革
关键 词 : 业 化 ; 征 ; 效 ; 工 特 绩 问题
中图分类号 :432 F 0 .
文 献 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8 2 5 ( 0 2 0 — 0 3 0 1 0 — 7 1 2 0 ) 50 0 — 4 战略” 中西部工业化获得空前大发展; , 三是改革后则采取了 非均衡布局战略, 即向东部转移 的战略, 东部与 中西部的差
一
、
中 国工业 化发 展 的主 要特征
严格地说 , 中国大规模的社会 主义工业化是从 15 年 93 即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的第一年才开始的。 中国的工业化的 目标和道路曾经受到前苏联的很大影响, 但无论实践方面还 是理论方面都表现出了鲜明的中国特色。 根据中国工业化发
距 日益拉大 ; 四是改革前主要采取“ 口替代战 略”改革后 进 , 则采取“ 口导向与进 口替代并行 的战略”五是工业生产以 出 ;
前二元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强化, 其结果是工农关系严重失
是重、 农为序的工业化道路; 轻、 二是改革开放后则实行 的是 轻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道路, 即实行的是农、 、 轻 重为序的 工业化道路; 三是近年来谋求并实行轻、 农协调发展的工 重、
业道路 。 .
衡, 就业结构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 , 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 ; 二
是改革开放以后二元经济结构有所减弱, 其结果是工农关系 趋于平衡,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动趋势一致 , 城镇化与工
【最新整理】农业综合知识四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查目标《农业知识综合四》侧重于农村发展与管理综合知识考查,考试内容主要涵盖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管理学等课程,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能够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农村与区域发展和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领域的考生。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管理学》各50分。
四、参考书1、《发展经济学》,毕世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2、《农业经济学》,李秉龙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3、《管理学原理》,杨文士、张雁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五版)第二部分考试要点《发展经济学》部分:1、发展经济学导论发展经济学的广义论与狭义论;发展中国家及其特征;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任务与特点;发展经济学的理论起源,发展经济学在西方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发展经济学的演进;新型发展经济学的建立;发展经济学的性质与研究方法。
2、发展的目标与度量工业化的含义和基本特征,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标体系,物质生活质量指数,人类发展指数;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关系,“配第-克拉克定律”,霍夫曼定理。
3、经济增长与发展相关理论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索洛增长模型,剑桥增长模型,,新增长理论,经济增长阶段理论,二元经济理论,莱宾斯坦“最小临界努力”理论,纳尔逊“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罗森斯坦-罗丹大推进理论,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平衡增长理论与不平衡增长理论,缪尔达尔“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偑鲁“发展极理论”,普雷维什“中心——外围理论”,后发优势理论,库兹涅茨倒U型理论,增长与分配理论。
4、市场、政府与制度市场失灵与政策失灵,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政府职能,寻租的实质及其治理,提升政府能力的战略与途径。
我国建设发展战略
东部沿海地区一般指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 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12个省、自治区、直 辖市。
中部地区指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河南、湖北、湖 南、安徽、江西等9个省、自治区。
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蓝图 十五大
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是人民小 康生活国家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国家发展,各项制度国家完善
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 主义国家
“三步走”的实施
比较富裕
全面小康
人均
GNP4000$
2000年 翻两番
人均GNP翻两番 人均800——1000¥
2000年 翻一番
温饱 小康
1980年 1988 1990年1995 2000年 2010年 2020年
2056年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 十六大
总体小康
全面小康
低水平——人均800美元 不全面——侧重于物质
(四)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经济增长方式: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
所谓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在生产要素质量不变的情况下, 单纯依靠大量生产要素投入的积聚,通过扩大生产场地、添加机器 设备、增多劳动力等方式,来实现提高产出的增长方式。其特征主 要是重速度轻效益,重数量轻质量,重外延扩张轻内涵发展,重总 量单纯增加轻资源合理配置,重短期增长轻可持续发展。它也被称 作“速度型增长方式”。
第六章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指一个国家根据本国实际,根据经
2020年中国经济走势和经济政策
2020年中国经济走势和经济政策2020年,全球都受到了新冠疫情的严重影响,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不能幸免于难。
凭借着政府的果断决策和全国人民的努力,中国成功控制住了疫情,经济也逐渐恢复了活力。
接下来,我们将分析2020年中国经济的走势和相关的经济政策。
让我们来看看2020年中国经济的整体表现。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01.6万亿元,较上年增长2.3%。
虽然增速较上年有所下滑,但在全球范围内仍属于较为稳定的增长。
特别是在疫情初期全球范围内经济停滞不前的情况下,中国经济能够保持正增长,足以显示出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
那么,中国经济能够在疫情之下保持正增长值得肯定的因素是什么呢?我们认为,一方面是得益于中国政府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
在疫情期间,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财政政策,包括减税降费、投资基建和支持中小微企业等,以提振经济。
中国央行也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等,以保障经济的稳定发展。
这些政策的实施为经济复苏提供了有力支持。
中国在疫情防控方面的成功也为经济复苏奠定了基础。
中国政府采取了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通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成功遏制了疫情的扩散,为经济的逐步恢复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疫情得到控制之后,各地的生产生活逐渐恢复正常,市场需求逐渐回升,为经济增长带来了动力。
从这些方面来看,2020年中国经济虽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总体来说依然表现稳健,这主要得益于中国政府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全国人民的努力付出。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2020年中国经济政策方面的一些重要举措。
在疫情期间,中国政府出台了多项经济政策,以应对疫情带来的冲击,同时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中国政府加大了宏观经济政策的调节力度。
在财政政策方面,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增加了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资规模,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在货币政策方面,中国央行采取了一系列宽松措施,包括降息降准等,以提供流动性支持,并确保经济的平稳运行。
1840年以来我国工业化思想的演变
1840年以来我国工业化思想的演变18世纪后期以来的工业化一直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题,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稳定增强的最重要基础,它剧烈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经济社会关系。
钱纳里通过多国模型的分析,提出了多国增长模式,将随着人均收入而发生的结构转变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初级产品阶段(即农业经济阶段);第二阶段是工业化阶段;第三阶段为发达经济阶段,也就是后工业化时代或称信息化时代97按此方法划分,我国的工业化发展处于第二阶段。
一、中国近代的工业化思想明末清初,我国江浙一带兴起了规模不小的带有资本主义生产性质的手工工场,这可以看做我国工业化最早的萌芽,但是在封建保守势力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双重打击下,具有先天软弱性的民族资产阶级并没有发展起来,中国也没能真正自发地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
所以,之后我国近代工业化的进程和发展都具有外生性特点,因为,中国的工业化客观来看是帝国列强侵略所造成的,虽然这并不是列强们的初衷。
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第一个放眼看世界的人”——林则徐提出了军事工业化思想。
“内地炮舰非外夷之敌”,为了“制夷”他主张中国要“制炮造船”,并以“坚”和“利”为追赶西方的目1/ 7标118 。
林则徐提出了最早的带有军事特征的工业化思想。
魏源发展了林则徐的工业化思想,他在鸦片战争结束当年的《海国图志》中明确提出了“师夷制夷”的口号,提倡创办民用工业等工业化强国的理想118。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之后,清朝统治者设立了江南制造局、天津机器局、金陵制造局等,由此而兴起的洋务运动及思想可以看做是我国工业化思想的创始阶段。
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使我国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清政府“中体西用”的工业现代化也彻底宣告破产,“求强”、“求富”化为乌有。
于是,以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为代表的“以工立国”、“定为工国”的国家工业化思想走上了历史的舞台119。
康梁的工业化思想更具备现代工业化的特点,非常有远见地提出了工业化进程中农业与工业的关系问题。
人民大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题库答案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题库名词解释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是我们党对当代中国国情的科学判断。
它表明了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具备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特征;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生产力不发达的阶段。
这样,既坚定了社会主义方向,又使我们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
2.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在同一经济组织中,不同的产权主体多元投资、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互相融合而形成的新的产权配置结构和经济形式。
它是针对传统所有制结构的弊端和转轨中存在的问题,适应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提出来的。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3.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就是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和调节经济运行的经济。
在这个意义上,它与一个社会的经济制度性质无关,不表明社会的经济性质和特征。
4.市场机制所谓市场机制,是指通过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的变化以及经济主体之间的竞争,调节供给与需求和生产要素的流动与分配,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一套有机系统,其核心是市场价格和竞争机制。
5.渐进式改革中国经济改革的特殊性质在于,它是以社会主义宪法制度为基础并与这种宪法制度的逐步改革结合在一起的,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6.制度是指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
7.所有权能所有权是确定物的最终归属、表明主体对确定物的独占和垄断的财产权利,是同一物上不依赖于其他权利而独立存在的财产权利。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财产所有权是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8.占有权能占有权系指行为人对财产直接加以控制的可能性,是所有者与他人之间因对财产进行实际控制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占有权作为所有权的一项权能,在一定的条件下与所有权是重合的。
因为所有权只有从占有开始,才能从客观权利变为主观权利,而且只有当占有权回复到所有者手中,所有权才最终恢复其圆满状态。
我国外向型经济的演变及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外向型经济的演变及未来发展趋势我国的经济在过去几十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国家,变成了如今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
这一转变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我们国家的外向型经济,即我们国家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广泛参与。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我国外向型经济的演变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发展的趋势。
一、黑白两道:我国外贸经济的起步我国对外贸易始于唐朝时期,但是在清末时期,由于政治和经济的原因,我国的贸易萎靡不振。
直到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开放市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逐渐加强。
这一时期,我国政府主导着我国的贸易活动。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突破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引进外资,搭建外向型经济的框架。
这些政策为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破茧抽丝:外贸业务的转型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外贸业务主要是出口加工业。
由于制造成本低廉,雇佣工人成本便宜,在销售外国市场的工艺品中处于领先地位。
然而,这种模式不愉快的地方在于,我国对高附加值、技术含量高、知名度高的品牌缺乏吸引力。
我国政府意识到这个问题,逐渐转向发展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
这个新的转型意味着我国外贸的转型。
这让我们的企业和品牌走向世界。
政府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支持措施,推动企业瞄准全球市场,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品质,确立了整个行业的技术和生产改进标准,为我国的竞争力提供了强大的动能。
三、大胆探索:外贸投资的繁荣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外贸业务的主要是出口加工业,因此外商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中国近海沿线的经济特区。
但是,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发展,我们发现投资范围不仅限于某个区域,也不仅限于传统的制造业。
因此,政府逐渐放宽了外商投资的限制,并开展了大量的自由贸易区实验活动。
随着政府开放的步伐加快,我国各大企业也出国考察市场,制定了对外投资的战略。
他们将中国的先进科技、生产工艺和便宜的劳动力优势带到了国外。
同时,政府也鼓励企业与其他国家合作,加强双边关系,并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通。
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近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然而,与响应的经济规模和增长速度相比,中国的经济结构却面临着诸多的困境和挑战,需要进行深层次的转型。
本文将对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旨在为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思路。
一、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现状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中国的经济增长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
主要体现在重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对投资、生产和出口等方面的依赖上。
虽然这种方式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却使得中国经济的结构趋向单一和僵化,阻碍了更高效率和更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目前,中国经济转型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资源的过度利用和环境的恶化。
在对经济发展的过分拥护下,许多地方出现了过度开发的现象,导致自然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破坏。
此外,财政和金融政策存在歧视,对民营企业等重视程度不够,也限制了新兴行业的发展空间。
二、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发展趋势为了走向更加健康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中国开始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转型,改变传统的GDP的发展方式和模式,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和产业升级的战略重组。
1.实行新型城镇化政策中国经济转型的一个主要方向,就是实行新型城镇化政策。
过去二十多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一直在迅速增长,接近50%。
即便如此,对比发达国家来看,中国城市化率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未来几年,中国将继续大力推进城市化,提高城市化率,让更多人能在城市里享受到同等的公共服务和收入水平。
2.实施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是中国经济转型的主要方向之一。
这意味着将优势产业对国家推动发展,而非靠政府投资的特定领域来维持经济增长。
改革的目的在于增强市场供给,减少不合理和低效的供给,增加整个市场经济的效率和活力。
3.发展智能制造随着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智能制造成为一个前景都十分光明的领域。
通过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技术深化和人才培养,中国进行大力支持智能制造的发展。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分析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分析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城市以工业为主的现代部门与农村的传统农业部门并存的经济结构。
发展中国家工业化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对这种相对落后的国民经济结构进行改造,使异质的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为同质的现代化的一元经济结构。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农村人口众多等。
这种状态既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也是这些国家相对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
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换,以尽快完成国民经济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历史任务。
一、建国以来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变1赶超型发展战略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深化受建国初期国际环境和历史条件的制约,在前苏联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下,我国选择了以重工业优先发展为特征的赶超型发展战略。
这一发展战略的核心是试图通过重工业的优先发展,超高速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由于我国是在经济发展水平十分低下的基础上推进工业化的,一是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十分低下,储蓄率低,资本积累能力不足,资金严重匾乏。
二是传统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不高,产出水平低下,支持工业化的能力有限。
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既不能象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当初那样通过对外掠夺来实现资本原始积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不可能通过引进外资的办法来补充国内资本的不足。
而且由于重工业资本高度密集性的特点,使得以重工业优先发展为特征的赶超型发展战略与我国的劳动力丰裕、资本稀缺的资源禀赋特点相矛盾。
为了保证重工业的优先发展,必须依靠一种新的制度安排??由政府统一调配资源,以降低发展重工业的成本,并减轻工业化过程中由于劳动力的转移而形成的城市化压力。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型的思路与方法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型的思路与方法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逐渐放缓,经济结构也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
尤其是二元经济结构中的产业结构和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因此,如何实现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型成为当前重要的议题。
一、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点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二元经济结构。
一方面,中国经济建立在大规模、低成本和高增长的基础上,以出口加工和外向型经济为主。
另一方面,国内市场发展滞后、消费升级缓慢,服务业比重不足。
同时,二元经济结构在地区层面上也表现得尤为明显。
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人均GDP高于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工业现代化程度较高,而发展公平和环境保护等问题则显得尤为突出。
二、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型的思路1. 动力转型中国经济过去主要依靠资本和资源的输入、外贸开放以及廉价的劳动力成本,这些动力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弱甚至消失。
因此,中国需要更多地依靠创新、知识和品质来推动经济转型。
以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为驱动,提高生产力和创造力,以提升竞争力、提高效率、优化产业结构。
2. 结构转型中国经济结构不合理与发展不平衡现象持续存在,应当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目标,重点围绕“三去一降一补”这五大任务引导经济变革。
着力发展服务业、加强公共服务,构建以消费拉动为主导的增长模式。
3. 区域转型中国地域、资源、文化差异巨大,要在区域差异和发展阶段上实现转型。
应当围绕“一带一路”、“国家自贸区”、“中空心地带”和“边陲开放试验区”等开展探索与实践,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建设创新型区域。
三、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型的方法1. 完善市场机制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市场机制要作为重要的手段之一。
经济市场化应该被加强,以鼓励市场的开放、竞争、创新、调整等,使市场起到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
2. 提高行政效能企业发展需要一定的政府支持,为此,政府部门应该提高效率,加强监管,加强监督,以便提供更好的服务,营造良好的商业环境。
经济全球化与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中国外向型工业化的失衡效应与加速效应
示着我国劳动力供给长期大于需求的格局将发生逆转 ( 中国社科院人 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20 )。 07 著名经济学家刘易斯在2世纪5 年代提出了 “ 0 0 二元经济”理论 。他认为 ,发展 中国家的经济发 展是劳动力和其他资源 由传统农业部门不断向现代部门转移的工业化过程。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 业部 门的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部 门的逐渐转移 ,滞 留在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少 ,剩余劳动力
自2 0 年底 以来 ,从 珠 江 三角 洲开 始 ,在 我 国沿海 经 济 发达 地 区 出现 了农 民工 短缺 的所谓 “ 03 民 工荒 ”现 象 。近年来 , “ 三角 ”地 区 的劳动力 短 缺 已经成 为常 态 ,不仅技 工 短缺 ,普 工 同样 短 缺 , 珠 而且 劳动力 严 重短 缺 的部 门正好 是该地 区的主导 产业 —— 电子 、机 械 、服装 等 加工制 造业 。 权 威研究 机构 认 为 , “ 民工 荒 ”现象不 是暂 时 f 生现象 ,而是 “ 易斯 转折 点 ”到来 的征兆 ,它预 刘
转移 完毕 之 日,就 是所 谓 的 “ 易斯 转折 点 ”到来 之 时 。 刘
发 展 经 济学 家 费 景汉 和 拉尼 斯 在考 虑 工农 业 两 个 部 门平 衡发 展 的基 础 上 ,修 正 和发 展 了刘 易斯
的二 元经 济理 论 。费景 汉 和拉尼 斯 ( 92)指 出 ,劳动力 由传 统部 门向现代 部 门转移 的过 程会 先从 劳 19
在这 里我 们超 越边 界进 入新 古典 主义 体 系 。” 反对 转 折论 者 认 为 , 目前 我 国 出现 的 “ 民工荒 ”和 工 人工 资 上升 现 象并 非 意 味着 已经到 达 了具 有决 定意 义 的刘 易斯转 折点 或 费景汉 一拉 尼斯 第二 转折 点 ,顶多 是 到达 了第一 转折 点 ,即进 入 了一个
过去2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过去2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中国在过去20年中经历了迅速的经济发展和巨大的变革。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出现了一系列变化和发展趋势。
本文将分析过去2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几个关键方面: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消费升级、技术创新和外部环境。
首先,中国在过去20年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增长。
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开始,中国的GDP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0%以上。
这样的高速增长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尽管经济增速在近年来有所放缓,但中国仍然保持着稳中有进的增长态势。
其次,中国在过去20年中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
从重工业为主导的经济体转向以服务业和创新为核心的经济体。
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来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其中包括《中国制造2025》和《中国互联网+行动计划》等。
这些政策的推动使得中国产业结构日益优化,创新驱动的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第三,中国消费升级是过去20年中的另一个重要特点。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中产阶层的扩大,中国消费者开始更加注重质量和体验。
过去20年中,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得到了显著提升,购买高品质的商品和服务成为了一种新趋势。
这使得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
第四,技术创新是过去2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重要驱动力。
中国政府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并在人工智能、5G通信、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中国的独角兽企业数量居全球之首,技术创新的加速发展为中国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最后,外部环境对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过去20年中,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成为全球贸易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然而,全球金融危机和贸易摩擦等因素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扩大内需、推进经济结构转型等,以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
总的来说,过去2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消费升级、技术创新和外部环境是影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关键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中国工业化程度_外向型工业化与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摘要]本文在介绍关于“刘易斯转折点”的争论的基础上,提出在考虑转移成本以后,准刘易斯转折点实际上是刘易斯转折点的提前形态,这种提前形态与我国外向型的工业化模式有关。
在二元经济结构下,外向型的工业化模式会产生失衡效应和加速效应,从而促使刘易斯转折点提前到来。
本文最后对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提出了若干见解。
[关键词]刘易斯转折点二元经济结构外向型工业化失衡效应加速效应〔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8)07-0069-07一、“刘易斯转折点”与“准刘易斯转折点”自2003年底以来,从珠江三角洲开始,在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农民工短缺的所谓“民工荒”现象。
近年来,珠三角地区的劳动力短缺已经成了常态,不仅技工短缺,普工同样短缺,而且劳动力严重短缺的部门正好是该地区的主导产业――电子、服装等加工制造业。
根据广东省劳动保障厅公布的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2007年第四季度广东省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偏紧,求人倍率为1.46(求人倍率=需求人数/求职人数),即三个岗位只有两个求职者。
供需缺口较大的工种分别是电子元器件制造工(求人倍率为3.87)、裁剪缝纫工(求人倍率3.46)、机械冷加工(求人倍率3.42)、普通生产工(求人倍率3.34)和推销展销人员(求人倍率2.80)。
(《广州日报》2008年2月14日A16)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要经历一个二元经济发展的过程。
二元经济的突出特征是,农村劳动力的剩余为工业化提供低廉的劳动力供给,工人工资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这个过程将一直持续到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变为短缺为止。
二元经济理论是由著名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的,劳动力的这种从无限供给到短缺的转变,被称为“刘易斯转折点”。
在此转折点之前,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劳动和资本等要素的投入,而转折发生之后,经济增长则主要依靠劳动生产率的全面提高。
在二元经济发展阶段,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通过具有生产性的人口结构,为经济增长提供“人口红利”;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关键,是传统人口红利的消失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被迫转变。
中国学者蔡�(2007a,2007b)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即农民工的来源已经大幅度减少。
目前农村只有几千万现成的劳动力可以转移,这几千万人之所以还留在农村,是因为他们转移能力比较低。
随着出生率的下降,中国享受了20多年的“人口红利”即将枯竭,面临剩余劳动力短缺的重大转折,亟待把经济增长的动力转到提高劳动生产率上来。
但也有经济学家(周祝平,2007)质疑中国是否已经到达刘易斯转折点,他们指出,中国的人均收入和城市化水平都还很低,农村还滞留着相当多的剩余劳动力,加上城市存在大量的失业下岗人员,大学毕业生就业变得日益困难,非农产业到底有没有把农业剩余劳动力“吸收殆尽”,还是一个很大的疑问,断言中国已经到达刘易斯转折点为时尚早。
还有学者(唐茂华,2007)指出,根据刘易斯的论述,转折应当有两次。
第一次转折是资本主义部门的工资水平开始上升,但这种工资上升是由于传统部门变得更加富裕、使劳动力供给的机会成本提高等外生变化所导致,而非源于劳动力从无限供给转为短缺,第一次转折因此可称为工资转折。
刘易斯本人认为这次转折是无关紧要的。
第二次转折是由劳动力供求由过剩转为短缺的内生变化所导致,可以称为供求转折,这次转折才是决定性的,按刘易斯(1989)的话来说,“正是在这里我们超越边界进入新古典主义体系”。
反对转折论者认为,目前我国出现的“民工荒”和民工工资上升现象并非意味着已经到达了具有决定意义的刘易斯第二转折点,顶多是到达了刘易斯第一转折点,即进入了一个制度工资开始上升,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仍然大量存在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劳动力短缺主要是结构性和周期性的。
从刘易斯第一转折点到第二转折点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大可不必为此而恐慌。
还有学者(刘建进,2007)指出,关于我国目前已经到了刘易斯转折点的观点与亚洲已发展国家和地区的历史经验不符合。
进入刘易斯转折点的时间,日本是1960年前后,当时其农村人口占全社会人口的比重已经下降到30%;中国台湾地区是1970年前后,其农村人口占全社会人口的比重为37%;韩国是1980年前后,其农村人口占全社会人口的比重为34%,而我国目前的农村人口占全社会人口的比重仍高达60%左右。
将我国目前工资持续上升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并存的现象称为“准刘易斯转折点”更为妥当。
笔者认为,将刘易斯第一转折点的出现视为与劳动力供求关系无关的外生因素(如传统农业部门的边际产品价值上升,或者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和就业观念发生变化)所引起,无论是否出于刘易斯的本意,这种观点都是值得商榷的。
首先,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无论是出自政策因素还是技术因素,既然这些因素是外生的,就意味着它们是随机的,因而没有理由认为这种由外生变化所引起的工资上升一定会出现在由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化所引起的工资上升之前,亦即两个转折点在逻辑上不应有先后顺序之分,不宜以第一、第二相称。
其次,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变化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与劳动力的供求关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应当将其视为单纯的外生因素。
劳动力的无限供给推动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又带来技术进步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改变劳动力的结构和素质,并进而影响到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和工资水平,其内生性十分明显。
最后,由劳动力供求关系决定的刘易斯转折点,并非一定要等到传统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被转移殆尽之后才出现。
在经济增长率为常数的情况下,刘易斯转折点的出现时机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传统部门剩余劳动力(含隐性失业者)的数量;二是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成本。
除了弃农务工所产生的机会成本以外,其他转移成本是刘易斯的模型所没有考虑的。
假设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不变(人口增长率为零),劳动力的转移成本越高,则刘易斯转折点出现的时机越早,这意味着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尚未转移殆尽之前就可能出现刘易斯转折点,农村将始终余下部分难以转移的劳动力;反之,刘易斯转折点就会出现得越晚;若转移成本为零,则刘易斯转折点将会在农村全部剩余劳动力转移殆尽之后方才出现。
除了机会成本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成本主要来自四方面因素:(1)劳动力转移的物理距离和交通便捷程度;(2)劳动力转移的制度环境;(3)对家庭和故乡的依恋等社会文化因素;(4)个体转移能力(对新工作和城市环境的适应能力等)。
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主张刘易斯转折点到来的学者也认为,该转折点的出现并非意味着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经完全被淘干。
由于转移成本的存在,即使现代部门的工资出现了上升,只要上升的幅度不足以补偿转移成本,就仍会有部分剩余劳动力(据各种估计,数量从几千万到1亿多)选择继续留在农村。
而对于劳动力转移受阻的原因,一些学者(蔡�、王美艳,2005)强调导致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户籍制度等制度性因素的影响。
其实,物理距离和社会文化也是影响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
从劳动力转移的物理距离和转移对象来看,中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可以分为就地转移和跨地区流动两种途径。
前者是通过发展乡镇工业而在家乡的小城镇就业和兼业,即所谓“离土不离乡”;后者是指跨地区外出打工。
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这种“洗脚上田”的劳动力转移模式曾经在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前期的乡镇企业鼎盛时期流行一时。
它既无离乡背井之苦,又可兼营农业和照顾家庭,转移成本十分低廉,可惜这种模式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乡镇企业的式微而趋于萎缩。
跨地区流动,即内地农民工到东部沿海地区的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打工,这种候鸟式的远距离移动模式从上世纪90年代起成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流模式。
但是,在该模式下务工者背井离乡、长途跋涉、土地抛荒,转移成本十分高昂。
这种模式导致部分转移能力弱的劳动力在沿海城市发生“民工荒”的情况下依然不得不留在农村,促成了刘易斯转折点的提前到来。
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把准刘易斯转折点视为在中国的特殊国情下刘易斯转折点的一种时机提前的形态。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为什么在中国会出现刘易斯转折点的提前形态?笔者认为,除了考虑户籍制度等制度性因素外,还必须认识到,在劳动力转移途径的背后,反映的是一国的经济发展模式。
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和跨地区流动,其代表的其实是两种不同的工业化模式。
因此,要解开刘易斯转折点提前到来之谜,必须从剖析中国工业化模式的特征入手。
二、经济全球化与刘易斯转折点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是建立在封闭经济的假设前提基础上的。
①改革开放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实行的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充分利用外资和国际市场来促进经济发展的外向型工业化模式,经济的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两种要素的流动与配置:大量外资流入中国沿海地区,大量内地廉价劳动力也流入沿海;资本与劳动力在沿海结合,形成了面向国际市场的产业群,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
有学者测算(孟建军、周绍杰,2004)FDI 占GDP的比重每增加1个百分点,将带动我国经济增长0.24-0.33个百分点;第一产业的就业率每下降1个百分点,人均GDP将上升0.8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就业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人均GDP将上升0.95个百分点;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向外转移1个百分点,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上升0.2个百分点。
可以说,流入中国沿海地区的外资与内地廉价劳动力的结合,成为牵引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引擎。
笔者认为,外向型的工业化模式会产生两种效应:失衡效应和加速效应。
失衡效应是指在二元经济结构下,大量外资的流入并未迅速提高工人的人均工资,缩小东道国内部的收入差距,反而可能促使东道国的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扩大。
按照新古典理论,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将会带来要素价格的均等化,这意味着资本流动将会使国家之间和一国内部的收入差距缩小。
对于受资国来说,由于外资的流入,劳动力的价格(工资)将会上升,资本的收益将会下降。
新古典关于资本国际移动的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麦克道格尔-肯普模型(Macdougall-Kemp Model)。
该模型假定,世界上有两个国家:发达国家(本国)和发展中国家(外国);两种要素:资本和劳动,其中,资本可以在两国间自由流动,劳动力则不能流动。
如下图所示,横轴的OH往右表示本国所拥有的资本存量,OF往左表示外国的资本存量。
纵轴表示两个国家的资本边际生产率水平,本国为GH,外国为IE。
在发生资本流动前,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存量分别为OHK1和OFK1。
此时本国与外国的资本收益率(资本边际生产率)之间存在差异。
由于外国的资本收益率MPKF要高于本国的资本收益率MPKH,为了使资本得到更有效的配置,本国的资本所有者将把资本转移到外国以获取额外收益,资本流动开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