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培训-大气采样要求
工作场所空气有害物质采样技术
冲击式吸收管也可用于气溶胶的采集,但 流量只能用3L/min。
吸收液体积必须精确,并在使用中 防止挥发;
吸收液也有饱和容量,通常只用作 短时间采样;
采样前需用吸收液多次洗涤吸收管;
采样后要立即密封或转存,测定前 要用吸收液多次洗涤进气管;
需避光的应使用棕色管;
采用这种方式。
多孔玻板吸收管图示
P2ag3e 23
.
气态和蒸气态化合物的采集:
冲击式吸收管
性能要求:内管和外管的接口应是标准磨 口;内管应垂直于外管管底,出气口的内 径为1.0mm±0.1mm,管尖距外管底 5.0mm±0.1mm;固定小突应牢固。
气密性检查:同气泡吸收管。 气流方向:同气泡吸收管。 使用:与采气泵的连接与气泡吸收管相同。 GBZ/T160系列方法中硝基苯等约6种化
气泡吸收管图示
P2ag1e 21
.
气泡吸收管与采样泵的连接
将气泡吸收管的内管通过附加软胶管与 采样泵气密连接,中间可加一安全瓶防 止流量过大时,吸收液吸入采样泵造成 损坏。
气流的方向:内管进,外管出 GBZ/T160系列方法中约有16种化合物
可采用这种方式。
22
.
气态和蒸气态化合物的采集:
粉尘、COX、硫化氢、NOX 、苯
.
我们的日常工作 (1) 项目委托 现场调查、方案制定
(5) 报告编制 审核签发
检测流程
(2) 现场检测 准备工作
(4) 实验室检测 数据处理、原始记录
(3) 现场检测 /现场采样
3
.
作为一名专业的检 验检测人员,我们 的目标是?
准确定性 精确定量
我们的敌人是:误差
环境空气、废气的采样技术要点培训
环境空⽓、废⽓的采样技术要点培训采样⽅法及注意事项培训⼀、⼤⽓及废⽓1、环境空⽓①定义环境空⽓:指⼈群、植物、动物和建筑物所暴露的室外空⽓总悬浮颗粒物:指环境空⽓中空⽓动⼒学当量直径⼩于等于100µm的颗粒物PM10:指环境空⽓中空⽓动⼒学当量直径⼩于等于10µm的颗粒物,也称可吸⼊颗粒物。
PM2.5:指环境空⽓中空⽓动⼒学当量直径⼩于等于2.5µm的颗粒物,也称细颗粒物。
标准状态:指温度为273K,压⼒为101.325kPa时的状态。
⽆动⼒采样:⽆动⼒采样是指将采样装置或⽓样捕集介质暴露于环境空⽓中,不需要抽⽓动⼒,依靠环境空⽓中待测污染物分⼦的⾃然扩散、迁移、沉降等作⽤⽽直接采集污染物的采样⽅式。
监测②点位布设要求(仅做了解)a.监测点周围50⽶范围内不应有污染源;b.点式监测仪器采样⼝周围,监测光束附近或开放光程监测仪器发射光源到监测光束接收端之间不能有阻碍环境空⽓流通的⾼⼤建筑物、树⽊或其他障碍物。
从采样⼝或监测光束到附近最⾼障碍物之间的⽔平距离,应为该障碍物与采样⼝或监测光束⾼度差的两倍以上;c.采样⼝周围⽔平⾯应保证270°以上的捕集空间,如果采样⼝⼀边靠近建筑物,采样⼝周围⽔平⾯应有180°以上的⾃由空间;d.监测点周围环境状况相对稳定,安全和防⽕措施有保障;e.监测点附近⽆强⼤的电磁⼲扰,周围有稳定可靠的电⼒供应,通信线路容易安装和检修。
③采样频次和时间应根据监测⽬的、污染物浓度⽔平监测分析⽅法的检出限来确定。
如要获得1h平均浓度值,样品的采集时间应不少于45min;要获得⽇平均浓度值,⽓态污染物累计采样时间应不少于18h,颗粒物累计采样时间不少于20h。
臭氧的⽇平均浓度值按8⼩时时均的平均值计算,最少采集6个时均样品。
时均的采样时间⼀般为2:00-3:00、8:00-9:00、14:00-15:00、20:00-21:00.④采样a.按⽅案布设监测点位b.打开采样头顶盖,取出滤膜夹,⽤清洁⼲布擦掉采样头内滤膜夹及滤膜⽀持⽹表⾯上的灰尘,将采样滤膜⽑⾯向上,平放在滤膜⽀持⽹上。
环保行动人员培训要求
环保行动人员培训要求背景随着环境保护日益重要,需要培养和提高环保行动人员的能力。
本文档提出了环保行动人员培训的要求,以确保他们能够有效地开展环保工作。
培训要求1. 理解环保法律法规:环保行动人员应掌握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律法规,包括相关的环境保护法、水污染治理法和大气污染防治法等。
他们应了解这些法律法规的内容,并能够正确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2. 掌握环境监测技术:环保行动人员需要熟练掌握各种环境监测技术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他们应了解环境监测的原理和方法,能够准确采样、测试和分析环境参数,并能够正确解读监测结果。
3. 研究环境管理知识:环保行动人员应了解环境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污染控制等方面。
他们需要研究如何制定和执行环境管理计划,以及如何监督和评估环境管理工作的效果。
4. 培养环保意识:环保行动人员应具备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他们需要了解环境问题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他们应该树立环保先进的价值观,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并且能够传递环保知识和理念给他人。
5. 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环保行动人员需要具备应对环境突发事件和事故的能力。
他们应研究如何迅速反应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污染事件,以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损害。
6. 培训后评估:进行培训后,应对环保行动人员进行评估,以评估其培训效果和能力提升情况。
评估结果可以用于调整培训计划和提供进一步的培训指导。
结论环保行动人员培训的要求旨在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能力和责任感。
通过掌握环保法律法规、环境监测技术、环境管理知识和应急处置能力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环保行动人员能够更好地履行他们的职责,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大气采样器操作规程
大气采样器操作规程一、引言大气采样器操作规程旨在确保在大气采样过程中的正确操作和安全性,以收集高质量的大气样品,并确保操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本规程适用于使用大气采样器进行大气样品采集的工作人员。
二、操作人员的要求1.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并经过相应的培训;2. 操作人员应熟悉大气采样器的结构和原理,了解其操作界面和功能按钮的使用方法;3. 操作人员应具备基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三、设备准备1. 检查大气采样器的外观是否完好,无损坏和松动的部件;2. 检查供电和气源的连接是否稳固;3. 确保采样器内部没有残留样品,进行必要的清洁和消毒。
四、操作步骤1. 打开大气采样器的电源,并确保电源指示灯显示正常;2. 按照采样计划设置采样参数,包括采样时间、采样流量等;3. 连接采样器与采样点,确保采样管路畅通无阻;4. 开始采样,监测采样器的运行状态,确保样品的采集过程符合设定要求;5. 采样结束后,关闭采样器的电源,断开采样器与采样点的连接;6. 将采样器内部的样品转移到适当的容器中,并进行标识和封存。
五、安全事项1. 在操作大气采样器时,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手套、防护眼镜等;2. 避免在有火源或可燃物附近操作采样器;3. 使用工作面板上的按钮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拆解设备;4. 定期检查采样器的工作状态和维护状况,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六、故障处理1. 如发生采样器故障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采样,并关闭电源;2. 与维修人员联系,进行故障排查和修复;3. 在故障修复之前,不得继续使用采样器。
七、附录1. 大气采样器的结构图和说明书;2. 大气采样器的日常维护记录和故障处理记录。
结语大气采样器操作规程的实施可以确保大气样品采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最大程度地保障操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通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可以有效减少采样器的故障和操作失误,提高采样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环境空气相关采样标准
环境空气相关采样标准环境空气相关的采样标准是确保空气质量监测工作科学、准确、规范进行的重要依据。
这些标准涵盖了从采样方法、采样设备、采样位置到采样后的数据分析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与环境空气采样相关的标准。
1.采样方法标准:规定了采样点的选择、布局和数量。
明确了采样的时间频率,如日常监测、特殊污染事件监测等。
描述了采样设备的校准、使用和维护程序。
2.采样设备标准:包括采样器的性能要求、检测方法和技术规范。
确保采样设备能够准确、可靠地收集空气样品。
3.采样位置标准:规定了监测点位的选择原则,如应远离污染源、高于地面一定高度等。
确定了不同功能区(如居住区、工业区、交通区等)的采样点设置。
4.采样时段标准:规定了采样时段,如日间、夜间或特定季节,以反映不同条件下空气质量的真实状况。
5.样品保存和运输标准:描述了样品的保存条件,如温度、湿度等,以及容器的要求,以确保样品质量。
规定了样品的运输方式和要求,以防止样品污染或降解。
6.数据分析与报告标准:提供了样品分析的方法,包括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等。
规定了数据的记录、处理、报告格式和时限。
7.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标准:包括实验室质量控制、野外质量保证和数据质量审核。
确保整个采样和分析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些标准通常由国家环境保护部门或相关标准化机构制定,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在中国,与环境空气采样相关的标准可能包括《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193)等。
这些标准不仅适用于政府监管部门的空气质量监测,也适用于企业自身的环境管理和科研机构的相关研究。
环境检测人员培训计划
环境检测人员培训计划一、培训概述环境检测人员是负责对环境进行监测和测试的专业人员,他们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本培训计划将针对环境检测人员的相关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进行系统的培训,以期提高环境检测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
二、培训目标1. 理论知识:掌握环境检测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环境监测的相关法律法规、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环境监测仪器的使用及维护等。
2. 技能训练:熟练掌握环境检测的操作技能,包括样品采集、化学分析、物理检测等技术操作。
3. 职业素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积极主动地完成工作,并且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三、培训内容1. 环境监测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本部分主要介绍环境监测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环境监测所需遵守的各项规定和标准。
2. 环境监测基本原理和方法培训本部分主要介绍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环境监测的目的和意义、采样和样品处理、化学分析和物理检测等基本方法,以及常见的环境监测技术和仪器的使用和维护。
3. 环境监测仪器操作训练本部分将重点介绍常见的环境监测仪器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技巧,包括气体检测仪、水质分析仪、土壤检测仪等常用仪器的使用和维护。
4. 环境监测实操训练本部分将通过模拟实验和实地调查等方式,对环境检测人员进行操作实操训练,以提高其对于真实环境检测工作的适应能力。
5. 职业素养培训本部分将对环境检测人员的职业素养进行培训,包括职业道德、团队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其整体素质和工作态度。
四、培训方式1. 理论知识的培训将采用讲座式授课和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拟邀请行业内资深专家进行讲解,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讨论。
2. 技能训练将以实验室实操、实地调查等方式进行,以便环境检测人员能够熟练掌握相应的环境检测技术和方法。
3. 职业素养的培训将结合案例演练和团队合作的项目训练进行,以提高环境检测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团队合作能力。
大气采样器技术培训计划
大气采样器技术培训计划篇一:环境监测站年度培训计划_(1) 2xxx环境监测站2013年人员培训计划2013年将是监测站大力加强能力建设的一年,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的关键年。
今年监测站将以不断创建学习型机关、转变机关作风建设为契机,把努力提高技术人员业务素质作为核心和抓手,着力搞好质量管理体系稳定运行、着力提高仪器设备操作水平、着力加强检测项目分析精准度等各个方面的能力建设。
对各有关环节和有关人员进行一轮针对性的学习培训,具体计划如下:篇二:环境监测站年度培训计划 (1)大关县环境监测站2013年人员培训计划2013年将是监测站大力加强能力建设的一年,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的关键年。
今年监测站将以不断创建学习型机关、转变机关作风建设为契机,把努力提高技术人员业务素质作为核心和抓手,着力搞好质量管理体系稳定运行、着力提高仪器设备操作水平、着力加强检测项目分析精准度等各个方面的能力建设。
对各有关环节和有关人员进行一轮针对性的学习培训,具体计划如下:篇三:2014年计量培训计划总策划:刘新民拟特邀专家成员(按姓氏笔画):丁跃清丁臻敏于宝良王乐仁王健王金涛牛锋史子伟刘沛何力李明张文阁金龙学贺青唐虹康志茹蔡明刚叶孝佑刘香斌何昭李涛张珑苗瑜修宏宇郭波常青蔡冶强宁铨石作德边文萍权惠满朱崇全朱中文何雅娟吴建明吴建英李晓滨沈才忠沈立人张万路张中杰林延东杨志华郑春蓉赵天川钱大鼎倪育才徐蓓顾家钰黄耀文黄晓蓉屠立猛鲁新光蒋雪萍蔡建华薛梓刘子勇朱小平李万升陈传岭林仲扬赵克功徐文见黄松涛虞伟良刘全红师会生李云巧张跃周泽义赵峰徐英华崔伟群詹志杰2014年计量专业知识培训计划1、举办“全国计量管理人员综合实用技能及注册计量师(一级)案例分析模拟题点评解析”高级培训班2、举办“中德法制计量管理及相关在线检定技术”高级培训班3、举办“我国计量战略与实践”高级培训班4、举办“测量设备管理及期间核查周期校准能力验证、计量比对、国家新发布《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1059.1-2012)、(JJF1059.2-2012的新增加内容)与GB/T27411-2012检测实验室中不确定度的常用方法、测量结果的评价及CMC表示方式”高级培训班5、举办“JJF1108-2012《石油螺纹工作量规》、JJF1345-2012《圆柱螺纹量规》、JJG343-2012《光滑极限量规》等规程规范宣贯与公制、美制、英制螺纹标准应用技术”高级培训班6、举办“JJG146-2011《量块》等规程规范宣贯及能力验证与测量不确定度评估分析”高级培训班7、举办新版“长度计量(卡尺)等检定与校准技术”培训班8、举办新版“《全站仪》、《光电测距仪》与《电子经纬仪》及操作演示应用技术”高级培训班9、举办“《三坐标测量机》与《影像测量仪》校准方法及应用技术”高级培训班10、举办“JJG1036-2008《电子天平》与JJG99-2006《砝码》等规程宣贯及仪器调修与现场演示”培训班11、举办新版“《混凝土配料秤》、《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规程宣贯及提高混凝土搅拌站计量执法能力”高级培训班12、举办“JJG168-2014《立式金属罐容量》、JJG266-2014《卧式金属罐容积》与JJG133-2014《汽车油罐车容积》规程宣贯及实际操作演示”高级培训班13、举办“JJG42-2011《工作玻璃浮计》与JJG86-2011《标准玻璃浮计》规程宣贯及测量不确定度评定”高级培训班14、举办“JJG817-2011《回弹仪》、JJG1025-2007《恒定加力速度建筑材料试验机》等规程宣贯及仪器调试应用技术”培训班15、举办“JJG797-2013《扭矩扳子检定仪》与JJG707-2014 《扭矩扳子》”等规程宣贯及相关调修技术与国内外动态知识培训班16、举办“JJG139-2014《拉力、压力和万能试验机》与JJG475-2008《电子式万能试验机》等规程宣贯及仪器现场演示”高级培训班17、举办“JJG621-2012《液压千斤顶》与JJF1134-2005《专用工作测力机》等规程规范宣贯及仪器调式与现场演示”培训班18、举办“JJG112-2013《金属洛氏硬度计》与JJG113-2013《标准金属洛氏硬度块》规程宣贯及调修与现场演示”培训班19、举办新版“《蒸汽流量标准装置》与《热式气体质量流量计》规程宣贯及流量仪表合理选型”高级培训班20、举办“JJG667-2010《液体容积式流量计》等规程宣贯与GB/T9109.5《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油量计算动态计量》国家标准”高级培训班21、举办“水流量仪表在线检定/校准方法及欧盟计量监管手段”高级培训班22、举办“新版《热量表》规程宣贯及标准装置量值溯源新方法”专题培训班23、举办“JJG577-2012《膜式燃气表》与JJF1357-2012《湿式气体流量计》等规程规范宣贯及仪器现场演示”培训班24、举办“JJG443-2014《燃油加油机》与JJG996-2012《压缩天然气加气机》规程宣贯及仪器调式与现场演示”高级培训班25、举办“JJG52-2013《弹性元件式一般压力表、压力真空表和真空表》、JJG59-2007《活塞式压力计》、JJG882-2004《压力变送器》新规程宣贯及仪器调试技术与演示”高级培训班26、举办“JJG388-2012《侧听设备纯音听力计》与JJF1288-2011《多通道声分析仪》等规程规范宣贯及仪器调式与演示”培训班27、举办“JJF1438-201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血流测量部分)》、JJG893-2007《超声多普勒胎心仪超声源》新规程新规范宣贯及仪器调试技术与演示”高级培训班28、举办“JJG67-2003《工作用全辐射温度计》等规程规范宣贯及测量不确定度评定”高级培训班29、举办“JJG141-2013《工作用贵金属热电偶》与JJF1376-2012《箱式电阻炉》等新规程新规范宣贯及测量不确定度评定”高级培训班30、举办“JJG596-2012《电子式交流电能表》与JJG1085-2013 《标准电能表》及JJG313-2010《测量用电流互感器》等新规程” 高级培训班31、举办“JJG843-2007《泄露电流测量仪》与JJG795-2014《耐电压测试仪》规程宣贯及调式应用技术”培训班32、举办新版“医用生理电规程宣贯及仪器调试技术”培训班33、举办“加油机计量检定与计量作弊查处技术、提高计量执法综合能力”高级培训班34、举办“JJG1010-2013《电子停车计时收费表》与新版《通用计数器》等新规程宣贯及仪器调试技术”高级培训班35、举办“JJG1078-2012《医用数字摄影(CR、DR)系统X射线辐射源》等新规程宣贯及仪器应用技术与演示”培训班36、举办“JJG694-2009《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与JJG939-2009《原子荧光光度计》等规程宣贯”及“原子吸收光光谱分析和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应用”培训班37、举办“JJG119-2005《实验室PH(酸度)计》与JJG376-2007《电导率仪》等规程宣贯及仪器调试与维修操作技能”培训班38、举办“JJG956-2013《大气采样器》、JJG943-2011《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等新规程宣贯及仪器操作技巧演示高级培训班39、举办“JJG1094-2013《总磷总氮水质在线分析仪》、JJG631-2013《氨氮自动监测仪》等新规程宣贯及仪器操作技巧演示高级培训班40、举办“JJG658-2010《烘干法水分测量仪》、JJG1044-2014《卡尔费休库伦法微量水分测定仪》等新规程宣贯及仪器操作技巧演示高级培训班41、举办“JJG1093-2013《矿用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JJG1087-2013《矿用氧气检测报警器》、JJG678-2007《催化燃烧式甲烷测定器》等规程规范宣贯及检定操作技巧演示”培训班42、举办“JJF1433-2013《氯气检测报警仪》、JJG695-2003《硫化氢气体检测仪》等新规程新规范宣贯及仪器调试技术与演示”高级培训班43、举办新版“《液相色谱仪》与《离子色谱仪》规程宣贯及实际操作技能”高级培训班44、举办“JJG714-2012《血细胞分析仪》等新规程宣贯及仪器操作技巧演示高级培训班45、举办“JJG1006-2005《煤中全硫测定仪》、JJG672-2014《氧弹量热计》等规程规范宣贯”高级培训班46、举办“JJG745-2014《机动车前照灯检测仪》、JJF1154-2014《四轮定位仪》、JJF1151-2006《车轮动平衡机》等新规程新规范宣贯及实际操作演示”高级培训班47、举办“JJG195-2002《皮带秤》规程宣贯及电子皮带秤选型、安装、故障诊断、维修技术”高级培训班48、举办“电子衡器计量管理与作弊执法查处技巧”高级培训班49、举办“眼科光学与眼镜检测及相关仪器检定实用技术”高级培训班50、举办“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称量设备的检定与违法行为查处方法与技巧及仪器调试技术”高级培训班51、举办“商品量与商品包装检验规则及《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条例》”高级培训班52、举办新版“《医用注射泵和输液泵检测仪》与《呼吸机》规程规范宣贯及仪器操作技巧演示”高级培训班53、举办“新版《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新规程及仪器应用技术”高级培训班54、举办“JJF1342-2012《标准物质研制(生产)机构通用要求》、JJF1343-2012《标准物质定值的通用原则及统计学原理》、JJF1344-2012《气体标准物质研制(生产)通用技术要求》国家规范宣贯及量值传递法制计量管理”高级培训班55、举办“非自动秤与称重显示器型式评价大纲”高级培训班56、举办新版“《焦距仪》与《瞳距仪》规程宣贯及仪器操作技巧演示”高级培训班57、举办新版“《丝网张力计》与《液面张力计》规范宣贯及测量不确定度评定”高级培训班。
大气采样器培训.
① 在仪器的产品铭牌上标注:“ B 类仪器”和“标定温
度xx℃”字样 。 ② 在仪器开机主界面:显示仪器标定温度xx℃(限于电 子流量计仪器)。 ③ 浮子流量计仪器的流量计背景由原来的深蓝色变成现
在的灰蓝色。
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注意事项
1.使用时发现仪器的浮子粘在管壁上无法调整,或调
整时浮子沿关闭歪斜上升或下降,说明仪器可能在
我们从进货的 50支浮子流量计中随机抽取 10支,用两
台不同的皂膜流量计(崂应 7040A 型仪器和崂应 7030
型仪器),分别在常温和低温(常温:20.0~20.6℃;
低温:12.9 ~ 13.8℃)条件下,进行空载和负载的 流量示值误差检测,得到大量数据。
检测注意事项
小结:
① 不同的皂膜流量计得到的检测结果有差异,但流量 示值误差的总体趋势一致。 ② 所有系数均在0.001水平上显著线性正相关,说明了 在空载和负载条件下浮子流量计的流量示值误差变化 趋势是一致的。
使用异形管路进行流量检测。
设 计 阻 尼 孔 , 分 别 使 其 在 0.3L/min 、 0.6L/min 、
0.8L/min的管路负压达到4.5 kPa±0.2kPa,检测过
程中直接变换管路检测,减少调节负压的麻烦。
检测注意事项
4
仪器负载情况标注
JJG956-2013 规程实施后,我们的大气采样器发生下列 变化:
① 电源接触不良 打开采样器电源开关,显 ② 保险丝烧断 ③ 显示屏损坏 示屏无显示 ④ 开关电源烧坏 ① 采样泵卡住 ② 电路板故障 吸收液倒吸导致流量计 浮子卡住 仪器时钟电池枯竭
启动采样泵时,泵不工作 泵启动后流量计浮子不动 采样器时钟错误
环境监测行业培训方案
环境监测行业培训方案为了提高环境监测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确保环境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了以下环境监测行业培训方案。
一、培训目标本培训方案旨在提高环境监测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使其具备独立开展环境监测工作的能力,并能够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进行环境监测。
二、培训内容1. 环境监测基础知识着重培养学员对环境监测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了解,包括环境监测的意义、范围与目标、环境监测的基本流程和方法等。
2. 环境监测仪器设备使用与维护介绍环境监测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如气体分析仪、水质分析仪、土壤采样器等,并重点讲解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3. 环境监测方法与技术详细介绍各种环境监测方法和技术,包括大气污染监测、水质监测、土壤监测等,注重培养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4. 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培养学员对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能力,包括数据统计、质量控制、数据评估与比对等方面的专业技能。
5. 环境监测法律法规与政策系统讲解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使学员了解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和标准,提高其工作的合规性。
三、培训方式1. 网络学习提供在线视频教学、课件下载等学习资源,学员可以根据自身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自主学习。
2. 实地实训设立实验室和培训基地,进行实际操作演练和案例分析,提高学员的实践操作能力。
3. 专家讲座邀请环境监测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分享行业最新动态和实践经验,与学员进行交流与互动。
四、培训评估与证书1. 培训评估培训过程中进行定期评估,包括学习成绩、实操表现等方面的考核,确保学员的学习效果。
2. 培训证书根据培训评估结果,颁发相应的培训证书,以表彰学员的学习成果。
五、培训效果跟踪与维护1. 培训效果跟踪培训结束后,进行培训效果跟踪调查,了解学员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情况。
2. 培训维护定期组织再培训或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以适应环境监测行业技术的更新和发展。
六、总结与展望通过对环境监测行业培训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可以有效提高环境监测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推动环境监测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
关于空气质量监测点采样孔和采样平台规范化的技术要求
关于空气质量监测点采样孔和采样平台规
范化的技术要求
1. 采样孔规范要求:
- 采样孔位置应满足国家和地方有关空气质量监测规范的要求,避免受到人为或自然干扰的影响。
- 采样孔应设置在无阻挡、容易取样和维护的地方,以便确保
采样过程的顺利进行。
- 采样孔周围应保持清洁,避免有害物质的污染,以确保采样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采样孔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避免空气流动受限,从而能
够代表性地采集周围大气的样本。
2. 采样平台规范要求:
- 采样平台的材质应具备一定的耐腐蚀性和稳定性,以保证其
长期使用不受影响。
- 采样平台表面应光滑平整,便于清洁和维护。
- 采样平台应设置在远离污染源和噪音干扰的地方,避免外界
因素对采样过程的影响。
- 采样平台应具备足够的空间和强度,适宜放置采样设备和,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和便利。
- 采样平台的布局应合理,便于操作和监测,同时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干扰。
3. 其他规范要求:
- 采样孔和采样平台的规范化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 监测点的采样孔和采样平台应定期维护和校准,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采样。
- 相关的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的采样孔和采样平台操作方法,并定期更新技术知识,以适应监测工作的需求。
以上是关于空气质量监测点采样孔和采样平台规范化的技术要求的简要概述。
实施这些规范要求能够提高监测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从而更好地保障公众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空气采样标准
环境空气采样标准一、采样点布设采样点的布设是环境空气采样的重要环节,它决定了采样的代表性。
采样点应均匀分布在被监测区域内,且应避免污染源的影响。
在布设采样点时,还需考虑地形、气象等条件,以使采样点尽可能均匀地覆盖整个监测区域。
二、采样时间和频率采样时间应根据监测目的和污染物的变化规律来确定。
一般来说,采样的时间应避开污染高峰期,以避免人为因素对样品的影响。
采样频率则应根据监测目的和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情况来确定,以确保采样的代表性。
三、采样流量采样流量是影响环境空气采样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采样过程中,应保持恒定的流量,以避免流量变化对样品的影响。
同时,还需定期对流量进行校准,以确保采样的准确性。
四、采样仪器采样仪器是进行环境空气采样的必备工具,其质量和性能对采样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应选择性能稳定、精度高的采样仪器。
在使用采样仪器前,应进行校准和检查,以确保其正常运转。
五、样品保存和运输样品保存和运输是环境空气采样的重要环节之一。
采集的样品应尽快送回实验室进行分析,以避免样品变质和损失。
在保存和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样品受到二次污染和损失。
六、采样记录采样记录是环境空气采样的重要资料之一,它记录了采样的全过程。
采样记录应包括采样点位、采样时间、采样流量、仪器使用情况等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评估采样的准确性和代表性非常重要。
七、质量保证措施为保证环境空气采样的准确性,必须采取一系列质量保证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对采样点进行现场勘察和优化布设、定期检查和校准采样仪器、对采样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和记录、对采集的样品进行质量检查等。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采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八、采样人员培训采样人员是环境空气采样的执行者,其素质和能力对采样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必须对采样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和考核,以确保他们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素质。
培训内容应包括采样理论、采样技术、仪器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应对采样人员进行实践操作和模拟演练,以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环境检测采样安全知识培训
环境检测采样安全知识培训目录一、前言 (3)1.1 培训目的 (3)1.2 培训对象 (4)1.3 培训内容概述 (5)二、环境检测采样基本知识 (6)2.1 环境检测采样定义 (7)2.2 环境检测采样重要性 (8)2.3 环境检测采样原则 (9)2.4 环境检测采样方法 (10)三、采样设备与使用安全 (10)3.1 个人防护装备 (11)3.2 采样仪器设备 (12)3.3 使用安全操作 (14)3.4 设备维护保养 (15)四、采样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及控制措施 (16)4.1 人身安全风险及预防措施 (17)4.2 设备安全风险及预防措施 (19)4.3 环境风险及预防措施 (20)4.4 应急处理方案 (21)五、采样现场管理 (22)5.1 现场卫生与消毒 (23)5.2 现场安全警示与提示 (24)5.3 现场取样记录与签字 (25)5.4 现场样品保存与运输 (26)六、采样后处理与废弃物处置 (27)6.1 样品处理原则 (28)6.2 废弃物分类与包装 (29)6.3 废弃物处置方法 (30)6.4 废弃物处置场选择与建设要求 (31)七、安全知识培训与考核 (33)7.1 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34)7.2 安全知识培训方式 (35)7.3 安全知识考核方式 (36)7.4 培训效果评估 (36)八、结语 (37)8.1 培训总结 (38)8.2 培训反馈与改进 (39)8.3 后续学习建议 (40)一、前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为了保障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环境监测作为发现和预防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在环境监测过程中,采样作为环境检测的第一步,其安全操作直接关系到整个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确保环境监测采样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采样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保障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有效,本次培训旨在加强环境检测采样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提升采样人员的专业素质,为环境保护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环境样品管理制度
环境样品管理制度1.引言环境样品管理制度是用以规范和管理环境样品采集、处理、保管和分析的一套制度,旨在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环境采样和监测的科研、生产和服务单位,以及相关监管部门。
2.定义2.1 环境样品:指用于环境监测和评价的大气、水、土壤、废弃物等多种类型的样品。
2.2 采样:指在现场或实验室中收集环境样品的过程。
2.3 处理:指对采集的环境样品进行分装、保存、运输等操作。
2.4 保管:指对环境样品进行临时或长期保存,以便进一步分析。
2.5 分析:指对环境样品进行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的测试,获得环境监测数据。
3.环境样品采集管理3.1 采样计划编制:在进行环境监测前,应制定详细的采样计划,包括采样地点、时间、频次、目的等内容。
计划应符合国家环境监测标准和法规要求。
3.2 采样人员资质:采样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采样方法和流程,经过专业培训合格后方可从事采样工作。
3.3 采样设备和试剂:采样设备和试剂应符合国家标准,经过定期校准和检验,确保采样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4 采样过程控制:在采样过程中,应注意样品的代表性和一致性,避免外部污染和样品交叉污染。
同时,应记录采样过程的环境条件和操作情况。
3.5 采样后处理:采样结束后,应对采集的样品进行标识、分装、保存和运输,确保样品完整性和稳定性。
4.环境样品处理管理4.1 样品标识:对采样获得的环境样品进行正确标识,包括样品编号、采样地点、时间、采样者等信息,以便后续处理和分析。
4.2 样品保存:样品应根据不同要求进行临时或长期保存,保持样品原有的特性和特征。
同时,应做好样品登记和管理,防止遗失或混淆。
4.3 样品运输:在样品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包装和运输方式,防止样品泄漏、损坏或污染。
同时,应根据样品特性和要求做好温度和湿度控制。
4.4 样品处理:对需要处理的样品,应按照标准方法和程序进行分装、稀释、萃取等操作,确保处理过程的准确性和可控性。
气体采样规范及操作
气体采样规范及操作气体采样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操作,用于收集气体样品并进行分析。
为了确保采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采样过程需要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操作。
下面是一份气体采样的规范及操作步骤。
一、实验室准备1.确定采样目的和要求,选择适当的采样装置和仪器。
2.检查采样装置和仪器的完好性,确保其正常工作。
3.准备好必需的试剂、溶剂和标准物质。
二、采样装置准备1.清洗:用适当的溶剂彻底清洗采样器具,去除可能的污染物。
2.防污染:采用精密的仪器和装置,避免气体在采样过程中与容器和管道壁接触,以防止污染。
三、气体采样操作1.选择合适的采样点:根据采样目的选择合适的采样点,确保样品能够代表要分析的气体。
2.预处理:有些气体需要进行预处理,如冷却、吸附等,以提高采样准确性。
3.采样时间和体积:根据目标物的特性和采样任务的要求确定采样时间和采样体积,确保获得合适的样本量。
4.采样流量控制:根据采样装置的要求设定适当的采样流量,确保采样速度和采样量的稳定性。
5.采样时间记录:准确记录采样时间,以便后续分析和结果验证。
6.收集样品:按照采样装置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7.样品封存:采样后及时进行封存,以防止样品污染和挥发。
四、实验室分析1.样品保存:在分析之前,对样品进行适当的保存和封存,以保持样品的稳定性。
2.分析方法: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和仪器进行实验室分析,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分析条件:设置适当的分析条件,如温度、压力、流速等,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
4.校准:在分析之前进行必要的仪器校准和标准曲线建立,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5.分析记录: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所用的仪器、试剂、方法和分析结果等。
五、结果分析和验证1.数据处理: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处理,得出相应的分析数据。
2.数据比对:将实验室分析结果与采样时的要求进行比对,评估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3.结果验证:根据实验结果对采样过程和分析方法进行验证,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常见环境空气项目采样注意事项
常见环境空气项目采样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采样位置:采样位置的选择应遵循代表性原则,即尽量选择能够代表该区域或该场所空气质量的位置。
在城市中,可以采样到不同类型的区域,例如道路边缘、绿化带、人流密集区等。
在室内,可以选择室内空气状况相对恶劣的区域进行采样。
2.避免干扰因素:在进行空气采样时,应尽量避免干扰因素的影响,以确保采样结果的准确性。
例如,应避免采样器放置在靠近源头的位置,或是受风向影响较大的地方。
3.选择合适的采样时间:不同项目的空气采样时间要求不同,例如,颗粒物的采样一般需要连续24小时,而有机污染物的采样则可以选择较短的时间。
在确定采样时间时,需要考虑项目的采样要求以及采样地点的活动情况。
4.使用合适的设备和方法:为了保证采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使用合适的采样设备和方法。
例如,对于颗粒物的采样可以使用高效低压采样器,而对于有机污染物的采样可以使用玻璃纤维滤膜和活性炭管等。
同时,在采样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避免污染和误差。
5.考虑现场条件的影响:在现场环境复杂或条件较差的情况下,采样人员需要做好现场调查和评估,选择合适的采样策略和方法。
例如,在大风、雨雪天气中采样时,需要注意风向和风速的影响,避免采样器受到污染或损坏。
6.校正和质控:在进行环境空气采样时,应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交叉对比,以验证采样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还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如采样设备的校正、空白样品的采集和分析等,以保证采样结果的可靠性。
7.保持采样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采样人员应及时记录采样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如采样时间、地点、天气条件、采样设备和方法等,以保证采样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总之,在进行常见环境空气项目采样时,要选择合适的采样位置和时间,使用合适的设备和方法,严格按照规范操作,考虑现场条件的影响,进行校正和质控,保持采样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这些注意事项的遵循可以提高采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为环境监测和评估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环境检测机构人员培训计划
环境检测机构人员培训计划编制:审批:日期:一、目的为使各类人员达到《质量手册》所规定的任职资格条件,对从事抽采样、设备操作、检验检测、签发报告以及提出意见和解释人员的资格确认、任用、授权和能力保持等进行规范管理。
通过有计划地进行人员培训,使其与岗位要求相匹配,提高本公司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确保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特制定本年度我公司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
二、培训原则及要求1、坚持按需施教,务实求效的原则。
根据公司培训需求,制定多样化的培训,分层次、分类别地开展培训工作,确保培训效果。
2、坚持全员培训与重点提高的原则。
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全员进行培训,全面提升员工素质,与此同时针对弱项目,进行重点培训。
3、坚持参与性原则。
要调动员工积极性,促使员工主动参与,开拓思维,转变观念,确保培训具有针对性。
4、坚持考核和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加强员工培训考核,并作为提拔员工的一项重要依据。
三、培训对象所有从事抽样、操作设备、检验检测、签发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以及提出意见和解释的人员。
四、培训学习方式1、积极参加上级管理部门和其它有关部门组织的学习培训。
2、通过实验和授课的方式来学习仪器和实验的原理与操作等。
3、通过宣贯的方式学习法律法规、RB/T 214-2017《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评审补充要求》和本公司的体系文件。
4、通过仪器厂家工程师的培训、内部技术人员经验交流等方式提高检测技术。
五、内容1、有关检测技术、数据处理、检测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方面的内容。
2、工作人员在能力、公正性、判断力以及工作诚实性方面的内容。
3、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管理体系文件方面的内容。
4、消防知识、机械操作安全、用电安全和防护、实验室管理、救护知识等方面的内容。
六、培训反馈及考核1、培训人制作的培训教材须层层确认,最后由最高管理者审核。
2、培训实施过程应认真严格,保证质量,所有培训材料由相关部门保存,存储方式可多样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采样要求
1.1调查
确定采样点布设之前,应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其内容包括:
(1)对本地区大气污染源进行调查,初步分析出各块地域的污染源概况;
(2)了解本地区常年主导风向,大致估计出污染物的可能扩散概况;
(3)利用群众来信来访或人群调查,初步判断污染物的影响程度;
(4)利用已有的监测资料推断分析应设点的数量和方位。
1.2布设采样点的原则和要求
(1)采样点应设在整个监测区域的高、中、低三种不同污染物浓度的地方;
(2)在污染源比较集中、主导风向比较明显的情况下,应将污染源的下风向作为主要监测范围,布设较多的采样点,上风向布设少量点作为对照;
(3)工业较密集的城区和工矿区,人口密度及污染物超标地区,要适当增设采样点;城市郊区和农村,人口密度小及污染物浓度低的地区,可酌情少设采样点;
(4)采样点的周围应开阔,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高度的夹角应不大于30°。
测点周围无局部污染源,并应避开树木及吸附能力较强的建筑物。
交通密集区的采样点应设在距人行道边缘至少1.5m远处;
(5)各采样点的设置条件要尽可能一致或标准化,使获得的监测数据具有可比性;
(6)采样高度根据监测目的而定,研究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应将采样器或测定仪器设置于常人呼吸带高度,即采样口应在离地面1.5~2m处;研究大气污染对植物或器物的影响,采样口高度应与植物或器物高度相近;连续采样例行监测采样口高度应距地面3~15m;若置于屋顶采样,采样口应与基础面有1.5m 以上的相对高度,以减小扬尘的影响。
特殊地形地区可视实际情况选择采样高度。
1.3采样点的数目
采样点的数目设置是一个与精度要求和经济投资相关的效益函数,应根据监测范围大小、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特征、人口分布密度、气象、地形、经济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规定,按城市人口数确定大气环境污染例行监测采样点的数目,祥见附图。
1.4采样点布点方法
(1)功能区布点法:一个城市或一个区域可以按其功能分为工业区、居民区、交通稠密区、商业繁华区、文化区、清洁区、对照区等。
各功能区的采样点数目的设置不要求平均,通常在污染集中的工业区、人口密集的居民区、交通稠密区应多设采样点。
同时应在对照区或清洁区设置1~2个对照点。
(2)几何图形布点法:目前常用以下几种布设方法。
①网格布点法:这种布点法是将监测区域地面划分成若干均匀网状方格,采样点设在两条直线的交点处或方格中心。
每个方格为正方形,可从地图上均匀描绘,方格实地面积视所测区域大小、污染源强度、人口分布、监测目的和监测力量而定,一般是1~9km2布一个点。
若主导风向明确,下风向设点应多一些,一般约占采样点总数的60%。
这种布点方法适用于有多个污染源,且污染源分布比较均匀的情况。
②同心圆布点法:此种布点方法主要用于多个污染源构成的污染群,或污染集中的地区。
布点是以污染源为中心画出同心圆,半径视具体情况而定,再从同心圆画45°夹角的射线若干,放射线与同心圆圆周的交点即是采样点。
③扇形布点法:此种方法适用于主导风向明显的地区,或孤立的高架点源。
以点源为顶点,主导风向为轴线,在下风向地面上划出一个扇形区域作为布点范围。
扇形角度一般为45°~90°。
采样点设在距点源不同距离的若干弧线上,相邻两点与顶点连线的夹角一般取10°~20°。
以上几种采样布点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综合使用,目的就是要求有代表性地反映污染物浓度,为大气监测提供可靠的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