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管理系统范文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范文(5篇)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本单位信息系统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根据《____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结合本单位系统建设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____部门及所有系统使用部门和人员。
第三条____部门是本单位系统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____单位系统的维护和管理。
第二章系统安全策略第四条____部门负责单位人员的权限分配,权限设定遵循最小授权原则。
1)管理员权限。
维护系统,对数据库与服务器进行维护。
系统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应权限分离,不能由同一人担任。
2)普通操作权限:对于各个系统的使用人员,针对其工作范围给予操作权限。
3)查询权限:对于单位管理人员可以以此权限查询数据,但不能输入、修改数据。
4)特殊操作权限:严格控制单位管理方面的特殊操作,只将权限赋予相关科室负责人,例如退费操作等。
第五条加强____策略,使得普通用户进行鉴别时,如果输入三次错误口令将被锁定,需要系统管理员对其确认并解锁,此帐号才能够再使用。
用户使用的口令应满足以下要求:-____个字符以上;-使用以下字符的组合。
a-z、a-z、0-9,以及。
@#$%^&____-+;-口令每三个月至少修改一次。
第六条定期____系统的最新补丁程序,在____前进行安全测试,并对重要文件进行备份。
第七条每月对操作系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及时发现最新安全问题,通过升级、打补丁或加固等方式解决。
第八条关闭信息系统不必要的服务。
第九条做好备份策略,保障系统故障时能快速的恢复系统正常并避免数据的丢失。
第三章系统日志管理第十一条对于系统重要数据和服务器配值参数的修改,必须征得____领导批准,并做好相应记录。
第十二条对各项操作均应进行日志管理,记录应包括操作人员、操作时间和操作内容等详细信息。
第十三条审计日志应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内容。
包括重要用户行为、系统资源的异常使用和重要系统命令的使用等系统内重要的安全事件。
安全监控系统管理制度范文(4篇)
安全监控系统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安全监控系统的管理,确保公司安全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保护公司的财产安全和员工人身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公司安全监控系统的管理范围包括所有的安全监控设备、软件、网络和相关设施,以及与安全监控系统相关的人员和信息。
第三条公司安全监控系统的管理目标是加强公司的安全防范工作,促进公司的安全管理和风险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置安全事件和突发事件,保护公司员工和财产的安全。
管理工作要坚持科学、规范、公正、有效的原则。
第四条公司领导班子应加强对安全监控系统的管理,制定公司安全防范战略,明确安全监控系统的管理责任和权限。
第二章安全监控系统的组织管理第五条公司安全监控系统应有专门的管理部门或负责人,负责全面管理公司的安全监控系统。
第六条公司安全监控系统的管理部门或负责人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承担管理工作。
第七条公司安全监控系统的管理部门或负责人应有明确的工作职责和权限,负责制定公司安全监控系统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组织制定安全监控设备的安装和维护计划,指导和督促系统的使用和管理。
第八条公司安全监控系统的管理部门或负责人应定期向公司领导班子报告工作情况和系统运行情况,提出安全改进措施和建议。
第九条公司安全监控系统的管理部门或负责人应与其他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有效的协调与合作,共同推进安全工作的开展和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
第三章安全监控设备的运行维护第十条公司安全监控设备应按照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进行选型和配置,确保设备的稳定可靠性、高效性和安全性。
第十一条公司安全监控设备的运行维护应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系统的可靠性。
第十二条公司安全监控设备的日常维护应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发现问题及时修复,并记录维护情况。
第十三条公司安全监控设备的重大维修和更换应提前制定维修计划,保障维修的及时性和质量。
第十四条公司安全监控设备的维修和更换应有记录,包括维修、更换时间和责任人,以及维修和更换的原因和结果。
“六大系统”的建设标准及管理制度范文
“六大系统”的建设标准及管理制度范文以下是一份关于“六大系统”的建设标准及管理制度的范文:六大系统建设标准及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推动“六大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制定本标准及管理制度。
第二条“六大系统”指的是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生产制造系统、市场营销系统、信息技术系统和品质管理系统。
第三条本标准及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公司的六大系统建设和管理工作。
第四条六大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应遵循统一规范、科学合理、有效运行的原则。
第五条六大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应与公司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相一致。
第六条六大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应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满足客户的期望。
第七条六大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应遵循风险管理原则,防范和化解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
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第八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应包括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福利、人事档案等方面的内容。
第九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流程和标准。
第十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应具备合理的组织架构和明确的职责分工。
第十一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应定期进行评估,及时进行优化和改进。
第三章财务管理系统第十二条财务管理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应包括预算管理、会计核算、成本控制、财务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第十三条财务管理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应符合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
第十四条财务管理系统应建立完善的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体系。
第十五条财务管理系统应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第四章生产制造系统第十六条生产制造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应包括计划管理、生产管理、库存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第十七条生产制造系统应建立生产计划和生产调度机制,确保生产进度和交货时间的准确性。
第十八条生产制造系统应设立质量检测、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机制,提升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第十九条生产制造系统应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设备更新,保证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范文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第一章绪论1.1 前言随着学校的规模不断过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有关学生的各种信息量也成倍增加。
面对庞大的信息量需要有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来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
通过这样的系统可以做到信息的规化管理、科学性统计和快速查询、修改、增加、删除等,从而减少管理方面的工作量。
学生信息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校和政府教育单位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
传统的人工方式管理方式效率低、性差,不利于查找、更新和维护。
使用计算机对学生信息进行管理,能够极提高学生管理的效率,节约教育经费,这也是适应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趋势的重要因素。
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学生信息进行管理,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
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
这些优点能够极提高学生信息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
因此,开发这样的管理软件成为很有必要的事情。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对于前者要求建立起数据库一致性和完整性、安全性好的数据库。
而对于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功能完备,易使用的特点。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要实现的目标是为学校提供学生管理解决方案,具体目标如下:1) 提高学生信息管理效率,节约管理成本,增强学生管理的安全性。
2) 满足学校学生管理的人员、老师和学生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的需要。
3) 为学校将来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持。
总之,通过该系统的建设来提高学校的学生信息管理效率,使得学校的发展能够适应当前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中体发展趋势。
1.2 现有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目前,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利用计算机来实现学生信息的管理,因为整个社会都在慢慢实现信息管理系统。
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并没完全实现信息管理化,经过学校管理员提供的信息和通过自身调查,现对目前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多方面的分析。
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管理办法范文(二篇)
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管理办法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的管理,提高其运行效率和安全性,保障社会公众的人身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是指用于监控、记录和存储公共场所图像信息的技术装备和相关设施,包括监控摄像机、存储设备、传输设备等。
第三条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管理应遵循科学、安全、高效和便民的原则,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
第二章系统管理第四条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的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应由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成立专门的管理团队。
第五条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管理团队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和管理能力,配备专业的人员。
第六条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应定期进行技术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第七条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应具备灵活性,随时满足社会公众对于安全的需求。
第八条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管理团队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第九条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机构与相关部门应加强合作,共同维护公共安全。
第三章数据管理第十条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管理团队应设置专门的数据管理岗位,负责图像信息的采集、管理和存储。
第十一条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管理团队应制定严格的数据采集和存储标准,确保采集图像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十二条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应设置不同级别的权限,确保不同部门、人员只能查看和使用与其职责范围相关的图像信息。
第十三条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管理团队应制定严格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措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第四章隐私保护第十四条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管理团队应建立完善的隐私保护制度,严禁未经授权的人员获取和使用图像信息。
第十五条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管理团队应对采集的图像信息进行标注,确保个人隐私的保护。
第十六条公共安全图像信息系统管理团队应建立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因系统使用引发的投诉和纠纷。
管理系统实验报告范文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 掌握管理系统的安装、配置和使用方法。
3.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管理系统: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3. 实验工具: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三、实验内容1. 管理系统概述管理系统是一种集成了企业内部管理各个方面的软件系统,旨在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管理系统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供应链管理(SCM)(2)客户关系管理(CRM)(3)人力资源管理(HRM)(4)财务管理(FM)(5)生产管理(PM)2. 管理系统的安装与配置(1)安装ERP系统1)准备安装环境,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2)下载ERP系统安装包,并解压。
3)运行安装程序,按照提示进行安装。
4)完成安装后,进入系统配置界面。
(2)配置数据库1)创建数据库。
2)配置数据库连接信息。
3)设置用户权限。
3. 管理系统功能模块操作(1)供应链管理模块1)创建供应商信息。
2)管理采购订单。
3)处理入库、出库业务。
(2)客户关系管理模块1)创建客户信息。
2)管理销售订单。
3)跟踪客户服务。
(3)人力资源管理模块1)创建员工信息。
2)管理招聘、培训、绩效考核等业务。
(4)财务管理模块1)管理会计科目。
2)编制财务报表。
3)进行成本核算。
(5)生产管理模块1)创建产品信息。
2)管理生产计划。
3)跟踪生产进度。
4.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安装、配置和使用ERP系统,掌握了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模块操作和实际应用。
以下是实验过程中的收获:1. 理解了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为以后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2. 掌握了ERP系统的安装、配置和使用方法,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3. 通过团队协作完成实验任务,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4. 发现了ERP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改进和完善系统提供了参考。
EAM系统运行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EAM系统运行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EAM系统运行管理规定的目的是确保企业资产的有效管理和维护,提高资产利用效率,降低企业成本,提升竞争力。
二、EAM系统概述2.1 系统定义EAM系统是指一个集成化的资产管理系统,用于协调企业内部资产的维护、保养、运营和修复等工作。
通过该系统,可以实现对资产的全面追踪、管理和分析。
2.2 系统组成EAM系统由资产基本信息管理模块、工单管理模块、设备维护模块、库存管理模块等多个子系统组成,各个子系统相互关联,形成一个完整的资产管理体系。
三、EAM系统运行管理制度3.1 系统启动与关闭1)系统启动在每个工作日的早上9点正式启动EAM系统,由指定的管理员进行操作。
管理员应确保系统正常运行,解决可能出现的系统故障。
2)系统关闭在每个工作日的下午6点关闭EAM系统,由指定的管理员进行操作。
系统关闭前,管理员应进行系统数据备份,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3.2 用户权限管理1)权限划分根据用户的工作职责,将不同的权限划分给不同的用户。
不同的权限包括但不限于基本信息查看、工单操作、设备维护、库存管理等。
2)权限审批用户申请权限后,需要经过相关主管部门的审批,确定是否给予相应的权限。
权限审批记录需保存在系统中,以备查阅。
3)权限变更用户的权限变更需上报至相关主管部门,由相关人员进行审核并进行相应的权限变更操作。
所有的权限变更均需记录并保存在系统中。
3.3 数据管理1)数据录入要求所有数据的录入需按照系统定义的规范进行,包括但不限于资产基本信息录入、工单信息录入、设备维护信息录入、库存信息录入等。
2)数据更新与修改所有的数据更新和修改需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相应的操作。
3)数据备份与恢复每天晚上系统关闭前,管理员需进行系统数据备份,备份数据需存储在安全的地方。
如系统出现故障,需及时进行数据恢复操作。
3.4 系统维护与升级1)系统维护定期对EAM系统进行维护,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清理、日志清理、系统优化等操作。
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人员定位系统的管理,规范人员定位系统的使用,保障人员的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使用人员定位系统的人员。
第三条人员定位系统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对人员进行实时定位、监控和管理的系统。
第四条人员定位系统的使用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便民的原则。
不得滥用人员定位系统收集、传播、使用、存储的信息。
第二章人员定位系统的安装与维护第五条人员定位系统的安装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数据的准确性。
第六条人员定位系统的维护工作由专门的维护人员负责,定期进行系统的巡检、保养和维修,及时处理故障。
第七条人员定位系统的数据应定期进行备份,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
第三章人员定位系统的使用第八条所有使用人员定位系统的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权限和操作程序进行操作,不得越权操作和滥用系统。
第九条人员定位系统的使用应遵循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要求,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道德伦理。
第十条人员定位系统的使用记录应保存一年以上,便于查询和监督。
第十一条人员定位系统的数据严禁对外泄露,不得擅自将数据提供给第三方。
第四章纪律监督第十二条对违反本管理制度的行为应及时进行纪律处理,情节严重的应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三条对滥用人员定位系统的人员,应进行相应的处理,包括劝诫、批评教育、警告、罚款等处罚。
第四章附则第十四条对本管理制度中未涉及的问题,可以参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第十五条本管理制度自公布之日起生效,并由本单位依法进行监督和管理。
第十六条本管理制度的解释权归本单位所有。
以上是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的范文,仅供参考。
具体制度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编写和修改。
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范文(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人员的定位监控,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保障人员的安全和合法权益,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人员定位系统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对人员的位置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
管理系统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管理系统的需求日益增加。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许多企业纷纷引入管理系统。
本文将以我国某大型企业为例,对其管理系统进行总结,旨在为其他企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项目背景我国某大型企业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行业领军企业。
然而,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的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
为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决定引入管理系统,以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运作。
三、项目目标1. 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2. 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3. 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4. 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四、项目实施过程1. 需求分析项目团队对企业管理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出以下需求:(1)销售管理:实现销售订单管理、客户关系管理、销售预测等功能;(2)采购管理:实现采购订单管理、供应商管理、库存管理等功能;(3)生产管理:实现生产计划管理、物料需求计划、生产进度跟踪等功能;(4)财务管理:实现财务核算、成本分析、资金管理等功能;(5)人力资源管理:实现员工信息管理、薪酬管理、绩效考核等功能;(6)办公自动化:实现邮件、日程、文档管理等功能。
2. 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项目团队制定了以下系统设计方案:(1)采用B/S架构,方便用户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访问系统;(2)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系统扩展和维护;(3)采用国际通用的数据库技术,确保数据安全、可靠;(4)采用图形化界面,提高用户体验。
3. 系统开发项目团队按照设计方案,采用Java、PHP等编程语言进行系统开发。
在开发过程中,项目团队注重以下几点:(1)遵循软件开发规范,确保代码质量;(2)进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保系统稳定可靠;(3)编写详细的技术文档,便于后续维护。
4. 系统部署与培训系统开发完成后,项目团队进行系统部署,并对企业员工进行系统操作培训。
e-hr系统管理制度范文
e-hr系统管理制度范文E-HR系统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公司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的使用,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和隐私权,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系统权限管理2.1 用户权限1) 系统管理员:负责系统的安装、维护和升级,并对系统进行整体管理。
2) 人力资源部管理员:负责人员信息的录入、修改、删除等操作,并对系统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监控和统计。
3) 部门管理员:负责本部门内人员信息的录入、修改、删除等操作。
4) 一般用户:可查询自己的个人信息和操作相关的权限。
2.2 权限申请与审批1) 用户申请权限需要向上级主管提交书面申请,经上级主管审核同意后方可开通相应权限。
2) 权限变更或撤销需上级主管和系统管理员的共同审批。
3) 不得违规设置超出权限范围的权限。
第三章信息录入与管理3.1 人员信息录入1)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将新员工的基本信息录入系统,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联系方式等。
2) 部门管理员负责将本部门新增员工的信息录入系统。
3) 个人信息应真实、准确,如有错误需及时修正。
3.2 人员信息修改与删除1) 人员信息如有变更,员工应及时向人力资源部门或部门管理员申请修改信息。
2) 离职员工信息应在离职后的7个工作日内从系统中删除。
3) 离职员工信息不得随意修改或删除。
第四章数据安全与个人隐私保护4.1 数据备份与恢复1) 系统管理员应定期对系统进行数据备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2) 在系统故障或数据丢失时,系统管理员应及时进行数据恢复。
4.2 数据权限管理1) 不同权限的用户只能访问和操作其权限范围内的数据。
2) 离职员工的个人信息只能由人力资源部门和系统管理员访问。
3) 用户不得将个人信息或公司机密信息外泄或以任何形式透露给他人。
4) 严禁用户滥用权限,违规查阅他人的个人信息。
4.3 个人隐私保护1) 公司承诺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信息安全管理规定,保护员工的个人隐私。
学生管理系统报告正文(毕业设计)
学生管理系统报告正文(毕业设计)目录目录第1章引言 01.1 设计目的 01.2 设计目标 01.3 研究思路 (1)1.4小组分工 (1)1.5 本章小结 (1)第2章总体设计 (2)2.1 系统需求 (2)2.2功能结构 (2)2.3 本章小结 (3)第3章详细设计 (4)3.1 学生信息定义 (4)3.2 功能模块 (4)3.3 本章小结 (5)第4章系统实现 (6)4.1系统主界面 (6)4.2 学生信息录入界面 (8)4.3 学生成绩管理界面 (9)4.4 学生成绩统计界面 (18)4.5 学生成绩查询界面 (26)4.6 本章小结 (32)第5章测试和调试 (33)5.1 测试和调试 (33)5.2 系统存在的问题 (33)5.3 收获及心得 (33)5.4 本章小结 (34)参考文献 (35)致谢 (36)第1章引言1.1 设计目的目前,学校工作繁杂、资料重多,虽然各类管理信息系统已进入社会,但还未普及,而对于学生信息管理来说,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统一的系统。
因此,开发一套适和大众的、兼容性好的学生管理系统是很有必要的。
1.2 设计目标设计一个小型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该系统将完成学生信息的查询、添加、修改,学生成绩的查询等功能。
1.2.1 基本功能对学校学生信息管理的系统,主要划分为以下三个模块:录入:包括录入学生基本个人信息。
管理:包括对学生成绩信息的修改,增加,删除。
查询:按学号,姓名查询、输出学生所有信息。
统计:按总分和平均分进行排名,以及统计及格人数,优秀的人数。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功能结构图如图1-1所示。
图1-1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图1.2.2 扩展功能可以增加新学生的信息,统计及格人数和。
1.3 研究思路首先确定要实现的功能,在我们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中主要体现对学生成绩信息的操作如添加,查询,修改等;其次体现了学生对自己信息的查询,及浏览本人成绩信息的功能。
在具体实现时,利用C++的输出格式显示操作的界面,利用函数实现相应的模块功能,再利用循环、选择可灵活进行重复操作。
防排水系统管理制度范文(4篇)
防排水系统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防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规范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管理原则第二条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应依据以下原则进行:1. 安全第一:保障防排水系统的运行安全,确保水环境污染的防控;2. 规范管理:建立制度和流程,明确责任和权限,确保管理的规范性和高效性;3. 预防为主:采取预防性措施,提前识别和解决问题,提高系统的抗灾能力;4. 综合管理:协调各相关单位,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共同管理和维护系统。
第三章组织机构和责任第三条防排水系统的管理由系统管理部门负责,具体责任如下:1. 系统管理部门:负责全面管理和维护防排水系统,制定管理制度和计划,协调各相关单位的工作;2. 运行维护单位:负责系统的日常运行和维护工作,定期检查和保养系统设备,及时排除故障和隐患;3. 监测单位:负责对防排水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及时报告异常情况和问题;4. 监管部门:负责对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指导和协助解决问题。
第四条防排水系统的责任分工如下:1. 系统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完善管理制度和规范,协调各单位的工作,定期召开管理会议,评估系统的运行状况,制定改进措施;2. 运行维护单位:负责系统的日常运行和维护工作,按照规定的维护计划和工作流程进行操作,及时修复和更换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3. 监测单位:负责对防排水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及时发现和报告异常情况,协助运行维护单位进行问题处理;4. 监管部门:负责对防排水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制定检查计划,及时发现问题,督促各单位进行整改。
第四章管理制度和流程第五条防排水系统的管理应按照以下制度和流程进行:1. 设备维护制度: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定期检查和保养设备,及时修复和更换故障设备;2. 工作流程:制定日常运行和维护的工作流程,明确职责和权限,确保工作的顺畅和高效;3. 应急预案:制定防排水系统的应急预案,明确各单位的应急职责和管理措施,提高系统的抗灾能力;4. 监测报告:建立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制度,定期生成监测报告,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5. 备品备件管理:建立备品备件管理制度,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及时补充和更换备品备件;6. 保养记录:建立设备保养记录制度,记录设备的维护情况和维护人员,便于追溯和分析;7. 故障处理:建立故障处理制度,及时排除故障和隐患,防止事故的发生;8. 性能评估:定期对系统的运行性能进行评估,制定改进措施,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一、概论本制度的制定旨在规范和保障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确保公司信息资产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为此,本制度对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目标、原则、组织与职责、控制措施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以提高公司的信息系统安全水平。
二、目标1.保障信息系统的机密性,防止信息泄露。
2.确保信息系统的数据完整性,防止数据被篡改。
3.保证信息系统的可用性,防止系统宕机或服务中断。
4.提高员工对信息系统安全的意识和能力,防范内部威胁。
三、基本原则1.责任分明原则公司内各级管理者应明确自己对信息系统安全的责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各部门和员工应按照自己的职责,履行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义务。
2.分类保密原则公司将信息系统根据机密程度进行分类,并按照相应级别采取不同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信息的合理保密。
3.全面安全原则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应全面覆盖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网络和人员,确保信息系统的全面安全。
4.防范为主原则公司应采取先防范,后处置的策略,通过建立安全防护体系,防止风险的发生,减小损失。
5.技术先进原则公司应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先进技术手段,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缩小被攻击的风险。
四、组织与职责1.董事会负责审议并批准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和相关规章制度;监督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
2.信息系统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完善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和标准;组织实施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措施;协调内外部信息安全事务;负责安全事件的应急响应与处置。
3.各部门按照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落实本部门的安全管理责任;负责本部门信息系统的安全规划、建设和维护工作;配合信息系统安全管理部门开展安全检查和评估工作。
4.员工严守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积极参与安全培训与教育;配合信息系统安全管理部门的安全检查和评估工作;及时报告安全事件,维护信息系统的安全。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范文(4篇)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提高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系统服务器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使用的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工作。
第三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应当遵循安全、稳定、高效、便捷、经济的原则,确保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维护信息系统的安全和稳定。
第四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应由专职人员负责,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第二章工作内容第五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工作包括以下内容:(一)系统性能监控和性能优化;(二)数据库管理和维护;(三)网络设备维护和管理;(四)系统备份和恢复;(五)软件版本升级和安全补丁安装;(六)故障排除和问题解决;(七)系统日志分析和记录;(八)用户账户管理和权限控制;(九)统计分析和报表编制。
第三章职责和权限第六条信息系统管理员负责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包括:(一)负责系统性能监控和性能优化;(二)负责数据库管理和维护;(三)负责网络设备维护和管理;(四)负责系统备份和恢复;(五)负责软件版本升级和安全补丁安装;(六)负责故障排除和问题解决;(七)负责系统日志分析和记录;(八)负责用户账户管理和权限控制;(九)负责统计分析和报表编制。
第四章工作流程第七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工作按照以下流程进行:(一)定期检查系统性能,并进行性能优化;(二)定期备份数据库,并进行恢复测试;(三)定期检查网络设备,并进行维护和管理;(四)定期升级软件版本,并安装安全补丁;(五)及时处理系统故障和问题,并记录分析;(六)定期分析和记录系统日志;(七)按要求进行用户账户管理和权限控制;(八)定期进行统计分析和报表编制。
第五章安全保密第八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人员应遵守公司相关的安全保密制度,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第九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人员不得将系统账户和密码泄露给他人,不得私自修改系统配置和权限。
第十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人员应定期更新自己的安全意识和知识,增强信息安全防范意识。
信息系统管理制度范文(4篇)
信息系统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的信息系统管理,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效益,保障公司的正常运作,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信息系统管理,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网络、服务器、数据库、软件系统等。
第三条公司的信息系统管理必须依法、合规、安全、可靠、高效,遵循科学的管理原则和技术标准,确保信息系统的完整性、可用性和保密性。
第二章信息系统管理组织架构第四条公司设立信息系统管理部门,负责公司信息系统的规划、建设、运维和安全管理工作。
第五条信息系统管理部门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一)制定和完善信息系统管理制度及相关管理办法;(二)统筹规划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编制年度信息系统发展规划;(三)组织实施信息系统的建设、更新和维护工作;(四)安排公司信息系统的维护和升级计划,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五)提供信息系统技术支持和培训,解决用户的技术问题和需求;(六)定期检查和评估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用性,提出改进建议;(七)负责信息系统的备份和恢复,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八)定期组织信息系统漏洞扫描和安全检查,及时处理和修复发现的安全问题;(九)制定和执行信息系统事故应急预案,及时处理系统故障和安全事件;(十)组织信息系统安全审计,发现并解决系统中的安全问题。
第三章信息系统管理流程第六条公司的信息系统管理按照以下流程进行:(一)规划阶段:明确信息系统发展目标,制定信息系统规划,确定信息系统建设项目;(二)设计阶段:根据规划,进行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制定详细的技术方案和实施计划;(三)建设阶段:按照设计方案和实施计划,进行信息系统的建设和配置,完成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四)运维阶段:进行信息系统的日常维护和运营管理,包括硬件设备的维护、软件系统的更新、数据库的管理等;(五)安全阶段:加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措施,包括系统的防火墙设置、用户权限管理、访问控制等;(六)评估阶段:对信息系统的性能、安全、可用性进行定期评估和检查,发现并解决问题;(七)改进阶段:根据评估结果和用户需求,对信息系统进行改进和升级,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服务质量。
供配电系统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供配电系统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供配电系统的管理,保障用电安全,提高电能利用效率,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供配电系统的单位和个人,包括供电企业、供电用户以及相关部门。
第三条供配电系统管理应当坚持防止事故的原则,确保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第四条供配电系统管理应当科学合理,依法依规,注重预防,全面考虑用电负荷、设备容量、安全措施和供电质量等因素。
第五条供配电系统管理应当加强安全管理,健全责任制度,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第六条供配电系统管理应当加强技术管理,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提高供电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第二章供配电系统的组织与管理第七条供配电系统应当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分工和管理职责。
第八条供电企业应当设立专门的供配电系统管理部门,负责统一管理和监督供配电系统的运行。
第九条供电企业应当明确供配电系统管理的决策程序和管理流程,健全管理机制和制度。
第十条供电企业应当建立供配电系统的档案管理制度,定期对供配电系统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一条供电企业应当加强对供配电系统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意识。
第十二条供电用户应当按照相关规定使用电力设备,不得擅自改变供电系统的结构和参数。
第十三条供电用户应当定期对自身的用电设备进行检测和维修,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第三章供配电系统安全管理第十四条供配电系统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安装和验收。
第十五条供配电系统应当设置可靠的保护装置和控制设备,确保电力设备在故障情况下能够及时切除电源。
第十六条供电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供配电系统巡查制度,定期对供配电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
第十七条供电企业应当建立供配电系统的事故报告和调查制度,及时处理事故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第十八条供电用户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选用电力设备,并进行定期的维修和检测。
管理系统方案范文
管理系统方案范文一、项目背景和目标1.1项目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企业和组织面临的管理问题和挑战越来越多。
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需要,因此需要建立一个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系统,以提高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
1.2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设计和建立一个适应企业需要的管理系统,使企业的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
二、管理系统设计原则2.1适应性原则设计的管理系统应能够适应企业的发展和变化,具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2.2统一性原则管理系统应统一整个企业的管理和运营,避免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信息孤岛和冲突。
2.3可操作性原则管理系统应具有简单、易懂、易操作的特点,使所有员工都能够轻松上手,不需要过多的培训。
2.4数据化原则管理系统应能够实现信息的自动化收集、处理和分析,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支持决策。
三、管理系统建设流程3.1需求分析首先,对企业的管理需求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了解企业的管理痛点和改进的空间,明确管理系统的设计目标。
3.2系统设计基于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出符合企业需求的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和流程。
包括设计数据库、界面、报表和权限等。
3.3系统开发根据设计结果进行系统的开发和编码,包括数据库的建立、界面的设计和功能的实现。
开发人员要与用户充分沟通,及时修改和优化系统。
3.4系统测试对开发完成的系统进行详细的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安全测试等,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安全性。
3.5系统上线在测试通过后,将系统正式上线,完成系统的部署和安装。
并进行培训,使所有员工都能够熟练使用系统。
3.6系统运营和维护上线后,进行系统的运营和维护,对系统进行定期的更新和优化,解决用户反馈的问题和bug,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四、管理系统规范和工具4.1管理规范根据设计的管理系统,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和制度,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系统的有效运行。
4.2管理工具根据设计的管理系统,提供适应的管理工具,包括数据分析工具、报表工具、任务分配工具等,以支持企业的管理决策和运营。
系统管理2(讲稿)
系统管理2(讲稿)1.12.23.3二添加新操作员同时设定角色见截图,打开权限菜单选择权限命令弹出操作员权限,单击工具栏中的增加按钮弹出角色详细情况对话框,账套主管拥有全部的权限且不允许修改,账套号一个账套一个序号不允许重复。
系统管理2(讲稿)2017-08-19 14:31:06 | #1楼第二章系统管理账套管理的具体操作:任何一本计算机软件教材都不可能把它要讲述的软件功能全部涵盖,由于时间限制,只选择那些常用的、重要的、必要的功能进行讲解,每一个学员都应该学会使用帮助系统,简捷明了的联机帮助,可以提高我们对软件应用的深入和全面认识。
下面就软件系统管理的几项主要功能作一下介绍。
一、创建一个新账套[见截图]1.实操准备:已学会启动系统管理,并掌握以系统管理员的身份登录系统管理的方法,准备好一个企业的基本资料。
简化为“启动”和“登录”。
2.实操资料,见教材。
3.操作步骤:1)选择“开始”|“所有程序”|“用友ERP-U872”|“系统服务”|“系统管理”命令。
2)通过“系统”菜单下的“注册”命令,以系统管理员admin 的身份登录系统。
此时,“账套”菜单就会由灰变黑显示。
3)打开账套菜单,从中选择建立命令,弹出“创建账套”,账套信息对话框。
4)依次输入账套的基本信息。
系统启用可以不在这里进行,而在企业应用平台中设置。
不过,1任何一个账套都必须要启用某个系统模块如总账系统后,才可以进行后续操作,所以可以在选择在新建账套的同时启用一个系统,而其他模块则可在需要时再从企业应用平台中启用。
二、添加新操作员同时设定角色[见截图]1.实操准备:账套001已创建完毕。
2.实操资料:见教材。
3.操作步骤;1)启动并注册2)打开“权限”菜单,选择“用户”命令,进入“用户管理窗口”。
3)单击工具栏中的“增加”按钮,弹出“操作员详细情况”对话框。
4)按提示信息依次输入操作员信息。
5)在下方的“所属角色”列表框中选中“账套主管”前面的复选框,将该操作员指定为账套主管。
信息管理系统案例范文
信息管理系统案例范文第一篇:信息管理系统案例范文山东高速公路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案例介绍山东高速公路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案例介绍山东的路修得多、修得好在全国闻名。
1993年,全长318公里的济青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山东高速公路实现了零的突破。
1998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全国第一。
目前,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突破3000公里,形成了“五纵连四横、一环绕山东”的山东“半日生活圈”。
预计到2008年,山东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突破4000公里,路网结构将更加完善,实现规范化、网络化、高效化和智能化的公路管理。
为充分发挥高等级公路网的整体效益,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山东省交通厅结合实际,以“统筹规划、综合考虑、联合建设”为原则,建设了全省统一的集收费、监控、通信三网于一体的高速公路信息管理系统。
作为工程总承包商,中创软件公司利用现代网络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以符合现代智能交通发展方向的信息管理系统整体解决方案,设计出全国一流的高速公路信息管理系统,并于2005年11月荣获“IPMA 项目管理全球大奖”。
这是迄今为止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中国项目。
系统概要山东省高速公路信息管理工程分两期实施。
其中,一期工程联网里程总计1596.9公里,共有信息管理总中心1个、信息管理中心4个、信息管理分中心22个,收费站112个。
目前一期工程已全部完工并通过验收。
山东省高速公路信息管理系统包括收费、通信、监控三个子系统。
收费系统实现了山东全省高速公路联网、统一收费,并按路段合理准确结算;通信系统是全省交通系统专用通信网的基础服务平台,既满足了高速公路管理和运营的要求,又为交通专用通信网提供了服务;监控系统对路网交通进行监视,及时调节交通状况,保证了路网畅通。
该系统的建设为山东智能交通运输网的全面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针对山东高速公路“三纵、三横、一环”交通网的主框架特点,高速公路信息管理系统对收费、通信、监控三个子系统从网络设置到外场设备布置都做了因地制宜的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管理系统第一节管理系统概述一、管理系统的概念1.定义:作为管理者,正确地分析、认识组织的内外环境因素,把握其变动发展规律是其做出正确决策、尤其是战略决策的前提。
有效的管理活动离不开对组织环境的分析、认识与把握。
从系统论的观点研究管理,管理就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所谓管理系统,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和子系统,按照管理的整体功能和目标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2.含义:(1)管理系统由若干要素构成(子系统)(2)管理系统是一个层次结构(有序结构)(3)管理系统是整体(子系统为整体功能服务)二、管理系统的构成管理系统一般由以下要素构成:1.管理目标2.管理主体3.管理对象4.管理机制与方法5.管理环境三.管理系统的特征1、群体性特征:系统是由系统内的个体集合构成的。
2、个体性特征:系统内的个体是构成系统的元素,没有个体就没有系统。
3、关联性特征:系统内的个体是相互关联的。
4、结构性特征:系统内相互关联的个体是按一定的结构框架存在的。
5、层次性特征:系统与系统内的个体之关联信息的传递路径是分层次的。
6、开放性特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又会与其它系统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7、整体性特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超越于系统内个体之上的整体性特征第二节管理者一、管理者的含义管理者的概念有多种理解,从传统观点和现代观点两方面来进行以下阐述1.关于管理者的传统观点传统的观点,认为管理者是运用职位、权力,对人进行统驭和指挥的人。
2.关于管理者的现代观点美国学者德鲁克曾给管理者下定义为:在一个现代的组织里,每一个知识工作者如果能够由于他们的职位和知识,对组织负有贡献的责任,因而能够实质性地影响该组织经营及达成成果的能力者,即为管理者。
3.定义管理者是指履行管理职能,对现实组织目标负有贡献责任的人二、管理者的分类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管理者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通常以管理者在组织中所处的层次或按管理的领域作为分类标准。
1.按管理者在组织中所处的层次分类由于管理者在组织中所处的不同位置,他们在组织中形成了不同的管理阶层,即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
(1)高层管理人员:即对整个组织的管理负有全面责任的人,它们的主要职责是,制定组织的总目标、总战略、掌握组织的大政方针并评价整个组织的绩效. 高层管理者的决策是否科学,职权利用是否得当等直接关系到组织的存亡兴衰。
(2)中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者通常是指处于高层管理者和基础管理者之间的管理者。
其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高层管理人员所制定的重大决策,监督和协调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或对某一方面的工作进行具体的规划和参谋。
中层管理者在公司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上下级之间的信息沟通、政令通行等负有重要的责任。
(3)基层管理人员:它们的主要职责是,给下属作业人员分派具体工作任务,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活动,保证各项任务的有效完成.2.按管理的领域来分类依照管理者从事管理工作的领域宽度及专业性质的标准,管理者可以划分为综合管理者与专业管理者两大类。
(1)综合管理人员,即负责管理整个组织或组织中某个事业部的全部活动的管理者.(2)专业管理人员,即仅仅负责管理组织中某一类活动的管理者.三、管理者的素质我们广泛地使用素质一词来描述一个社会主体或行为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一个群体或组织)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能借助的、所依托的或者说是所凭借的各种自身条件、状况和特征,既包括天资、气质等先天禀赋,也包括后天的学习、磨练和感悟获得和形成的各种知识、能力、经验、人格等等。
这些内在的因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个人活动或事业成败得失、优劣强弱等结果,甚至于能够决定着不同的人的不同的命运与结局。
管理者素质更多的是指管理者自身所具有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完成特定的职能职责、发挥其特定影响和作用的个体特质。
这些个体特质必须是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管理者对管理对象的影响力,必须是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管理者完成管理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必须是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管理者管理活动的效果。
1.品德素质品德体现了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念,持续、有力地指着他对现实的态度和他的行为方式。
(1)有强烈的管理意愿和责任感。
(2)良好的精神素质2.知识素质知识是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艺术的基础与源泉。
管理工作不仅要求管理者掌握专业知识,同时由于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涉及的知识面很广。
(1)文化知识文化知识是现代管理者的必备素质,又是管理者提高素质修养的基础条件。
在知识经济时代,缺乏必要的文化知识要想当好一个管理者是不可想象的。
但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对不同的行业、不同职位和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所需要的最低文化水平的要求是有所差别的,但至少是能够满足工作的需要。
(2)业务知识管理者应该是通才与专才相结合,通才就是掌握通用的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专才则是从事本职工作所需要的、与职位要求相适应的专业技术知识,而且要具备相关的业务阅历和经验,真正透彻地了解和掌握所在行业和所在组织的现状、问题、优势、劣势、潜力和发展趋势,这是管理者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3)管理知识经营管理的作用日益扩大,复杂性增强,只靠精通某一门专业技术的“硬专家”去领导已不适应。
改革这种状况的出路就是把经营管理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活动来对待。
二战后,特点是近几十年来,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使管理的规模与复杂性急剧增大,特别是企业战略决策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光靠专家个人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已难以胜任。
3.身心素质身心素质指管理本人的身体状况与心理条件。
管理活动是一种很艰苦的实践活动。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必须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要有健康的身体、坚强的意志、宽广的胸怀,要相信自己,性格要乐观。
心理素质指人的生理所产生的纯心理机能方面的个体质量,实质是精神机能。
它既包括人脑的各种具体的活动如感知、思维、情感、反应等心理活动,也包括心理活动过程中大脑的某些能力与特点如性格、情绪、意志、兴趣、气质等心理品质。
管理者的心理素质除了包括要具备比较良好的一般心理素质之外,还必须具备作为管理者所要求的良好的特定的职业心理素质。
管理者的一般心理素质包括感觉、知觉、认知、注意、记忆、思维、意志、个性、性格等心理特征,而尤以意志、个性和性格特征对管理活动影响更为明显。
(1)体魄健康(2)意志坚强(3)胸怀宽广(4)自信4.能力素质这里的能力是指管理者把各种管理理论与业务知识应用于实践、进行具体管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
(1)判断决策能力决策能力是建立在敏锐的观察力、清晰的预见力、准确的分析推断力、开明的采纳意见力、果敢的决断力等只要决策,就意味着同时具有机会、风险、压力、责任等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尤其是当遇到不确定因素比较多,风险比较大,决策的后果比较严重,决策的时间又比较紧迫的情况下,更需要管理者具有过人的胆识和当机立断的魄力和勇于承担责任的勇气,缺乏决策的魄力、胆识和勇气,遇事优柔寡断、患得患失、瞻前顾后、举棋不定,必然会错失良机,甚至会贻误大事,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2)开拓创新的能力(洞察力、预见力、决断力、推动力、应变力)现代市场经济可谓是大浪淘沙,适者生存,企业必须不断地开拓和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开拓和创新的重任自然落在管理者的肩上。
要开拓和创新,就不是复制现有的做法,必须是想别人所未曾想,做别人所未曾做,这不是靠胆识和勇气就可以做到的,必须要有捕捉蛛丝马迹的能力,更要有对事件敏锐的洞察力,要敏锐地、迅速地、准确地抓住问题的关键,还要具备超前地把握事态发展趋势的能力开拓创新不是主观臆断,而是预见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趋势,迅速抓住最有可能发展为现实的那种可能性,果断地采取行动促使它变为现实。
(3)组织协调能力管理工作就是要将组织内的各种资源包括人、财、物等进行优化和整合,设计一个合理、高效的组织架构将人安置在合适的位置上使这些人完成他们的工作和任务,就必须将财物等资源合理地分配给他们。
作为一个组织是一个整体,组织的各个部分在各负其责的前提下,必需相互支持、相互合作、相互配合,共同为实现组织的总体目标而努力。
可见,这纵横交错的关系、各种各样的利益冲突、各式各样的矛盾,如果不能够协调好,组织目标的实现就成为空话。
(4)识才用才的能力管理活动是一种借力的活动,是借助于别人的力量来完成管理的目标,那么借助于什么人,怎么样才能分辨和得到这些人,如何使用和发挥这些人就成为管理者的首要任务。
我们把能够协助管理完成组织目标的这些人都称之为人才,管理者的一项重要能力就是如何识别人才和如何使用人才。
(5)人际交往和沟通的能力管理工作是一项与人打交道的工作。
管理者是一个组织的象征和主要代表,他必须善于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必须善于与上级、同事、下属、外部公众等各种人员进行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因此,管理者的气质、风度、仪表、仪态、衣着打扮、言谈举止等这些表达思想和意志的工具都会深深地影响着管理者的管理成效。
管理者必须努力学习和提高人际交往和沟通的能力,重视自身的修养,尤其是口头表达能力。
(6)自我管理和约束的能力一方面,管理者掌握着各种资源的支配权,必然会面临着各种的诱惑,管理者能否公正、合理地掌权、用权,能否经受住各种各样的诱惑,组织制度、工作制度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这些体制、制度、法律、政策、条例、规章等是人们基本行为的规范。
另一方面,如果身为管理者不能够很好地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他在下属心目中就缺乏必要的权威和威信,他对别人的管理和监督就缺乏信服力和说服力管理者是群体中众人瞩目的中心,。
四、管理者的技能不论管理者属于何种类型,处于什么层次,都需要具备一些管理技能。
关于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技能,管理学家们提出了各种观点。
管理学者卜特兹在他的《能干的管理者应具有的技能》一书中,提出管理者必须具备三种基本技能1.技术技能。
技术技能是指管理者掌握与运用某一专业领域内的知识、技术和方法的能力。
2.人际技能人际技能是指管理者处理人事关系的技能。
领导者必须能进行有效的沟通,积极倾听员工的心声,保持每一位员工自尊的同时实现工作目标。
领导者所应具备的沟通技能,如倾听、解读肢体语言、提问、给予反馈、开展有效双向的沟通等,能建立管理双方之间的信任,并使绩效问题更容易解决。
3.概念技能概念技能亦称构想技能。
“概念技能”能体现企业的王者之风,蓝色巨人IBM深谙此道。
近年来,IBM不惜花费重金大打主题为“电子商务e-business”的广告,这些广告通常不提具体的产品与服务名称,IBM图的是什么呢?IBM通过广告告诉消费者的是,“电子商务前景美好,IBM是这个领域的领导者”,其企业形象得到了巧妙的强化与提升。
IBM随后提出的“随需应变”更具有功利性与进攻性,因为它直接为IBM拓展市场服务,并间接地抨击其竞争对手没有从客户的需求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