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启示录:一个人的硬实力和软实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潘宗光语录

快乐是一种心境,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而在于你能放下多少。

做一个安乐自在的人,主要是一种心态,是一种智慧和修养,谦冲淡泊,处下不争。

跛兔赛跑

——关键词“软实力”“硬实力”

一只跛足的兔子要和一只健步如飞的兔子比赛,跛足的兔子知道自己硬实力不够,比赛前一天晚上就拼命钻研、熟悉地图,看能不能找出快捷方式到达终点;而那只健步如飞的兔子呢?它自恃硬实力很强,当晚沉迷网络不睡觉。结果,第二天比赛,跛足的兔子一跛一跛到达终点,健步如飞的兔子却迷失了方向,输了。可见硬实力强的基础上没有软实力的配合,一样要失败。但换言之,如果这只兔子不是跛足而是断腿的兔子,它的硬实力等于零,那么它再预先做足功课,熟悉地图,积累了丰富的软实力也无济于事,软实力必须以硬实力为支撑。

今天理想的大学教育主要应针对两方面,一是帮助学生吸收知识,提升他们的创造力、分析能力,统称为“硬实力”;同时,我们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文化内涵等,称为“软实力”。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1990年提出“硬实力与软实力”这两个名词时这样解释,对于一个国家来讲,“硬实力”就是指支配性实力,比如一国的经济力量、军事力量和科技力量;而“软实力”则是文化、国民素质、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及其国际影响力与感召力。对于任何国家来说,综合实力都是由“硬实力”和“软实力”构成的,两种实力的关系不是和而是积,是互为补充的。

教育也是一样,我们一定要帮助学生同步发展软硬两方面的实力。因为一个人的学问越高,他的硬实力越强,那么他就越需要小心,因为他很容易变得目空一切,走极端。这时候他需要用软实力,他的智慧、慈悲心、品德来平衡他强悍的硬实力,这样在大是大非当中才可以把持得住。

张无忌学剑

——关键词:软硬两种实力要平衡

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里,张无忌武功很高,但还没有达到最高境界,因为他的软实力还不够。所以他又向张三丰学太极剑,张三丰在他面前表演太极剑,张无忌没有看剑招,而是看剑意。突然他说:“我现在全部忘记了,忘记得一干二净了。”这说明他已经摆脱了剑术的约束,人剑合一,武功登峰造极。

我们要追求什么样的人生价值?《道德经》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听起来很复杂,其实很简单,“为学日益”

就是说我们要不断增加自己的学问、知识、技能,增加硬实力;“为道日损”是说我们要修心,要加强软实力。怎么提升软实力?就是把妄想、陋习、贪恋慢慢减少,那么我们的包容心越来越大,没有框框条条管住,思维越来越清净,做事更专一,全神贯注,这个境界老子叫“无为”。老子说的“无为”并不是“不为”。“无为”是我们的硬实力很强,但硬实力跟我们融在一块,就像张无忌一样,没有妄想,没有偏执,没有条条框框束缚住我们的思想,这个境界是无为境界。在无为境界下,可以无不为,办到一般人办不到的事情。

所以做一个安乐自在的人,主要是一种心态,是一种智慧和修养,谦冲淡泊,处下不争。

今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就值得我们深思。这场金融风暴是怎么来的?就是华尔街那些最聪明的人带来的。这些聪明的脑袋不断发明各种复杂的金融衍生工具来赚钱,结果引发了这场危机。学问和知识也要平衡,不要只有知识没有智慧,只有技术没有良知,失去了道德判断能力。

一个人在社会上追求美好未来和享受无可厚非,但我们的追求要适可而止,要保持平衡。我们在充实硬件的同时要平衡软实力,在不停累积财富和名誉同时也应该关心其他人、回馈社会、广作布施。

孔子的《大学》开篇就讲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是讲发扬天赋的光明道德,提升智慧,明白事理,亲爱人民,帮助更多的人。这是达到“至善”这个最高境界的关键。这是《大学》的理想。

《道德经》里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整个宇宙看起来很复杂,但其实很简单。人根据地,地根据天,天根据整个宇宙,宇宙根据一个规律,叫“道”,道就是自然。所以老子强调自然。人生多烦恼,就是因为我们的生活不自然所造成的。我们破坏了自然平衡,自然失衡后就会报复我们。我们强调“硬实力”和“软实力”要同步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达到平衡。

为学与做人之间需要平衡,软硬实力之间不可偏废。过去我们的大学一直强调要帮助学生学好知识、技能,而现在我们觉得道德教育是大学最重要的内涵。

栎树与工匠的争辩

——关键词:“修心养性”求快乐

一名工匠和他的徒弟们一起到公园里,看到一棵很大的栎树,他的徒弟纷纷说这棵树不错,这么大!可以做椅子桌子船……工匠却摇摇头,说这棵树没有用,用来做船,很容易沉,用来做棺,容易被虫蛀。当天晚上这棵树不服气,在梦里跟他争吵:就是因为你们人说我没有用,我才能活到现在。因为有用的树早就被砍掉了。你们认为没有用对我来讲是最有用的。

庄子就说到了“有用之害与无用之用”。就那棵树而言,人认为没有用,对它来讲就是有用,能保存它的生命。所以有用、无用是相对的。我们人经常主观执

着于自己的有用、无用,庄子引用孔子的话说,“外化而内不化”。“外化”是指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上不能单独存在,我要怎么和社会融在一起?第一要终生学习,增加自己的学问,第二学问灵活变通,跟整个社会融合在一块;“内不化”是说我们内心道德的规范、品德、思想等等,要坚定不移的。我们要追求每个人的利益,但内心的道德要坚持,这样做人才不会犯错。

中国的传统文化,无论是儒、释、道,或其他宗教,都把道德教育作为最重要的内涵。其最核心的方式就是“修心”,修心养性,用现代术语说就是“自我管理”。怎么样修身养性,管理自我的心?这点佛教讲“明心见性”,儒家讲“修心养性”,道家讲“识心见性”,内心的修养达到一定境界了,才能明性情,谈高尚。“修心养性”完善人格道德,是延续了五千年的中华文化的人文精髓,体现道德的软实力。

譬如说“5·12”大地震发生前,一名在德国公司任职的香港工程师,被派到四川临时工作。地震发生后,他不忍心离开四川,就留下来当志愿者。过去,他唯一的想法是多赚钱,他觉得赚很多钱,生活就可以更快乐。但当地震发生后,他突然了解了很多事情不是可以人为控制的,他通过帮助周边受苦的人获得了身心的快乐。他后来想辞掉年薪400万元的工作去全心帮助当地人,结果公司很感动,安排他停薪留职半年。这名工程师通过身心修炼和灾难的洗礼明白自己需要什么。

如今,无论是香港还是内地,总体来说我们充分享受了物质生活。但是富强起来的民众是不是真的快乐?我们经常看到许多负面的新闻报道:离婚、家庭暴力、婚外情……不良讯息好像洗脑一样将一些年轻人潜移默化,不少年轻人都觉得空虚、苦闷、不快乐。为什么会这样?我想这不单纯是年轻人的问题,而应检讨是不是我们的教育制度,或是社会价值观某些地方出了问题?

快乐是一种心境,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而在于你能放下多少。我们每个人不快乐,主要是我们妄想太多,追求不断,贪恋很重,总希望拥有一切。明明已经拥有很多,只是觉得自己拥有还不够,不停地追求下去,让自己不安心,只能越来越不快乐。

秀才的三个梦

——关键词:角度不同,结论各异

有位秀才屡试不第,第三次进京赶试,考试前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很高的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梦到下雨天,他穿着蓑衣又打伞;第三梦是跟心爱的表妹躺在床上,但背靠着背。第二天他去找算命先生解梦,先生说:“回家吧,你肯定考不上了!”在高墙上种白菜白费功夫;穿着蓑衣又打雨伞,多此一举;跟表妹一起躺在床上,却背对背,那不是没戏吗?

秀才一听心灰意冷,正收拾行李时,店老板听说后,也来给秀才解梦,但结果完全不同:高墙上种菜,不是“高中”吗;又穿蓑衣又打雨伞,不是有备无患吗?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