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课文简析语文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高效讲解教案五篇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高效讲解教案五篇任何一堂成功的课,无不凝结着教师备课的心血。
多一份课前准备,就多一份把握。
不仅要对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新课”认真备课,而且要把自己曾经讲授过的“旧课”当作新课来准备,常教常新。
备好课是讲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1《燕子专列》一、教材分析:《燕子专列》这是一篇人文情景较浓的文章,课文讲述的是和燕子有关的感人的故事,有一年春天,欧洲瑞士气温骤降,风雪不止。
这时,从南方飞回北方的燕子经过瑞士,因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面临死亡的危险,瑞士政府得知这情况后,呼吁人们寻找冻僵的燕子,将他们送到车站,并用带有空调的列车将这些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
这个故事表现了人类对鸟儿博大的爱心,呼吁人们要保护动物。
二、设计理念: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创设情景、朗读品味、想象体验等方法,以情感为纽带,让学生入情入境,直接触摸文本,直奔重点词句,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地读,感受燕子的遭遇,品味文本蕴含的情感,并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动情、移情、抒情,使学生得以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孩子们对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相信他们刚接触到课文的题目肯定充满了疑问和好奇。
他们当中或许大部分和贝蒂一样,关心喜爱小动物,因此读着这篇文章时肯定有很多感触。
这篇文章就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欣赏、感悟,体会对动物的深深爱意。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体会恶劣气候和环境给燕子带来的麻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为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2.教学难点为体会恶劣气候、环境给燕子带来的麻烦。
三年级下册二单元
三年级下册二单元
您说的可能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二单元的内容。
这个单元主要围绕“寓言故事”这一主题展开,收录了《亡羊补牢》、《南辕北辙》和《惊弓之鸟》三则寓言故事。
1. 《亡羊补牢》讲述了一个人丢了一只羊,开始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弥补损失,后来又补救的故事,说明了“出了问题之后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继续损失,还有可能补救”的道理。
2. 《南辕北辙》则讲述了一个人本来要往南走,却驾车往北的故事,说明了“行动和目的相反,无法达到目标”的道理。
3. 《惊弓之鸟》讲述了一个名叫更羸的射箭能手,通过观察和分析,不用箭就射下了一只受伤的大雁的故事,告诉人们“遇到事情要善于观察、认真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的道理。
这个单元除了寓言故事外,还有一些语文园地的内容,如“日积月累”中的古诗《赠花卿》,“趣味语文”中的“我来讲一讲”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教学内容可能会因教材版本、地区差异等因素有所不同。
三年级下语文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生字词。2.理解课文内容。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一)自主识字,灵活运用。(二)精读巧练,拓展延伸。1.整体导读;2.精读和巧练相结合,课后进行适当拓展。3.积累词句,自主选择。
三、情情和为环保出力的决心。2.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人文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本组课文,重点是引导学生在有感情朗读和默读的基础上,学会用对比、联系上下文的方法领会关键词句的含义,理解文章所蕴涵的道理,体会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的重要性。
突
破
重
难
点
教学本组课文,要善于切入重点,贯通全文;精当提问,开放大气;引导质疑,深入探究;感悟体验,注重朗读。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默读,领会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文章所蕴涵的道理,体会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的重要性,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
时
划
分
本单元共十一课时。《翠鸟》2课时,《燕子专列》2课时,《一个小村庄的故事》2课时
《路旁的橡树》1课时,《语文园地八》4课时。
教学模式
“融情入境”“品读感悟”“导学”等教学模式。
永昌县第三小学课时教案
内容
第二单元内容
主备人
张文成
授课人
三年级全体语文教师
教材
分析
本组的四篇课文中,《翠鸟》《燕子专列》讲述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路旁的橡树》反映了人们对待植物的不同态度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前三篇属于精读课文,最后一篇是略读课文。本组的导语提醒学生“留心周围的环境,再想想,为了保护周围的环境,我们能做些什么”;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以具体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去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以及他人为保护环境所作出的努力,使其在内心深处、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有所触动和感悟;顺着这个情感发展主线,教材在课文后面安排学生去亲身调查、开展以“调查周围环境”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语文园地”中,教材在学生开展的调查活动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拓展和延伸,引导学生围绕专题和此次活动,开展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等学习活动。
第二单元(单元解读)三年级语文下册( 统编版)
本单元以“寓言故事”为主题组元,编排了4则寓言故事。
这四篇寓言故事涵盖古今中外,有中国古代寓言、当代寓言,也有伊索寓言和克雷洛夫寓言;文体有故事,还有诗歌。
丰富多样的学习素材,为学生认识、了解语言打开了一扇窗。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
这几篇课文道理都浅显易懂,可通过读唤醒儿童情感中的共鸣,在读中体会寓言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把图画的内容写清楚”,习作安排的是“看图画,写一写”,要求学生观察画面,看懂图意,并发挥想象,把图画内容写下来。
第二单元单元解读【人文主题】本单元以“寓言故事”为主题组元,是继三年级上册“童话世界”单元之后,第二次以文体组元,编排了四则寓言故事:《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
四则寓言故事涵盖古今中外,有中国古代寓言、当代寓言,也有伊索寓言和克雷洛夫寓言;文体有故事,还有诗歌。
丰富多样的学习素材,为学生认识、了解语言打开了一扇窗。
【语文要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
《守株待兔》以文言文形式出现,使学生明白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陶罐和铁罐》告诉学生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狮子和鹿》故事以语言对话为主,告诉学生: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不要只追求外表的华丽,而要注重内在。
要学会尊重事实,取长补短。
《池子与河流》是以诗歌的形式出现,告诉学生:只顾享受眼前的舒适,只能换来以后的毁灭。
这几篇课文道理都浅显易懂,可通过读唤醒儿童情感中的共鸣,在读中体会寓言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把图画的内容写清楚”,习作安排的是“看图画,写一写”,要求学生观察画面,看懂图意,并发挥想象,把图画内容写下来。
三年级上册和本册第一单元对如何观察开展了进一步的训练,学生对按一定顺序观察有了基本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本次习作进一步学习按顺序观察图画,并根据图画展开想象,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材
分析
本文将对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教材进行分析。
该单元的内容涉及阅读理解、诗歌欣赏和写作等方面。
阅读理解
该单元的阅读理解部分主要围绕课文展开,引导学生阅读并理
解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与情感表达。
通过这些故事,学生可以培养
阅读理解能力、增强语文素养。
同时,教材中也融入了一些阅读策
略和技巧,帮助学生提升阅读理解的能力。
诗歌欣赏
该单元的诗歌欣赏部分引导学生研究和欣赏不同类型的诗歌作品。
教材中选取了一些经典诗歌作品,通过分析诗歌的韵律、语言
表达和意境等方面,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同时,通
过研究和模仿这些诗歌作品,学生也可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写作
该单元的写作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材中设计了一些写作任务,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描写和想象来完成作文。
通过这些写作任务的完成,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想象力、观察力和写作技巧。
总结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教材内容丰富多样,注重学生的阅读理解、诗歌欣赏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全面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一、概要本单元课文围绕自然美景、传统文化、成长故事等主题展开。
通过精彩的文本内容,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景色,传递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描绘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成长经历。
学生可以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不同题材的文章风格,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本单元课文中生僻字词较多,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生字新词。
通过对这些生字新词的学习,学生可以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
常见的生字新词包括描绘自然景色的词汇、表达传统文化的词汇以及描绘人物性格和情节的词汇等。
本单元课文中有许多重点句子和段落,通过对这些句子和段落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主题的认识。
重点句子往往起到总结全文、表达主旨的作用,而重点段落则是对课文内容的展开和补充。
学生需要重点关注这些句子和段落,掌握其含义和表达方式。
本单元课文涉及一些文学常识和文化背景知识,学生对这些知识的了解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二、生字新词本单元的生字新词非常丰富,涵盖了诸多重要的词汇和生字。
同学们需要认真掌握,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
本单元出现的生字包括(按照课本顺序列出):婉、拒、缘、汽、茶、沫、倾、洒等。
这些生字在课文中具有重要的含义,同学们需要掌握其正确的读音、笔画顺序、组词等基本知识。
本单元学到的新词也是相当多的,其中包括:婉转、拒绝、缘分、汽车、茶叶、泡沫、倾斜等。
这些新词都有着具体的含义,在文本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同学们需要了解每个词的词义,并在实际语境中加以运用。
对于生字新词的学习,同学们可以通过查阅字典、词典等工具,了解词语的基本含义和用法。
要结合课文进行阅读,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含义和用法。
同学们还可以通过写作练习来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生字新词,提高自己的语文表达能力。
本单元的生字新词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同学们需要认真掌握,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 生字:列出本单元需要掌握的新生字,包括字的读音、偏旁部首、字义等。
2019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中心思想(课文主旨概括)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中心思想汇编1、《三衢道中》是一首记行诗,写出了诗人行于三衢道中的见闻和感受。
诗人通过描写绿阴、黄鹂,不仅写出了初夏的宜人风光,也体现了诗人行走山中的愉悦心情。
《绝句》抓住迟日、山江、春风、花草、燕子、鸳鸯等景物进行描写,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春天到来,万物复苏、山水秀丽的迷人画面。
《惠崇春江晚景》描写的是画中的景物,诗人通过实写画中的竹、桃花、江水、鸭子、蒌蒿、芦芽,想象河豚欲上的情景,让画面富有生机,充满情趣。
2、《荷花》的作者是叶圣陶,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丽的荷塘景色,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燕子》一文从燕子的外形、飞行、休憩三个方面描写了活泼可爱的燕子,本文的作者是郑振铎,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到来的欢喜热爱之情。
4、《陶罐和铁罐》这篇寓言故事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和两个人的结局告诉我们,要正确看待别人和自己的短处和长处,不能只看到别人的短处,看不到自己的不足。
5、《昆虫备忘录》作者从复眼的琢磨、花大姐、独角仙、蚂蚱四个方面进行描述,表现了童真童趣,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6、《守株待兔》讲的是宋国一个种田人偶尔得到一只兔子,从此他丢下农具整天守着树桩等兔子,结果被人嘲笑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把一件偶然发生的事看成不断发生的事,要勤劳务实,不能存侥幸心理。
7、《池子与河流》本文通过描写池水向河流陈述自己安逸的生活,来劝告河流不要那么忙碌,而河流对池子的话进行反驳的事情,告诉我们只有勤奋、奋斗不息的人才能取得成就,相反则一事无成。
8、《狮子和鹿》这篇课文讲的是丛林中,一只鹿遇到狮子靠着难看的腿奋力脱险的故事,告诉我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我们既要看到事物的长处,又要看到事物的短处。
9、《元旦》“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开门迎新,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
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归纳归纳目录:1.课文知识点:课文重点——课文主题——课后习题2.语文园地训练归纳3.单元归纳:词语搭配——四字词语归纳——多音字——近反义词一、课文知识点:第五课《守株待兔》1.课文重点:(1)朗读停顿: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2)本文选自《韩非子•五蠹》,一篇寓言故事,我还知道寓言故事的成语有:揠苗助长、南辕北辙、坐井观天、掩耳盗铃、买椟还珠。
(3)重点字解释:走——跑因——于是释——放下冀——希望(4)译文:宋国有个农夫,农夫的田中有一个树桩。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子。
于是,农夫便放下了他的农具日文守在树桩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兔子没有再获得,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
(4)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事情的起因:兔走触株,折颈而死,事情的经过: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事情的结果: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5)这则寓言讲了一件什么事?寓言讲了宋国一个农夫偶然捡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就守在树桩旁想再得到兔子,结果被人耻笑的故事。
2.课文主题:本文通过写宋国一个农夫偶然捡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就守在树桩旁想再得到兔子,结果被人耻笑的故事。
告诉人们不靠自己勤勤恳恳的劳动,而想碰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3.课后习题第二题: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说那个农夫为什么被宋国人笑话。
因为兔子撞在树桩上,折断脖子死去,是偶然发生的事情,农夫却把这个事件误认为是必然事件。
所以,种田人不会再得到兔子,他的行为被宋国人嘲笑。
第二题:读读“阅读链接”,和同学交流:故事中的坐车人犯了什么错?词语搭配坐车人把方向弄错了,却还在用自己的有利条件来辩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课文内容理解
第二单元课文知识点五、《翠鸟》1、本文通过对翠鸟外形、动作的描写,表达了对翠鸟的喜爱,同时教育我们要爱护小动物。
2、翠鸟羽毛颜色鲜艳、形体小巧玲珑、叫声清脆,捕捉小鱼动作迅速、敏捷,十分惹人喜爱。
3、介绍翠鸟的颜色时写作顺序是:先写头,后写背上,再写腹部。
4、“爱贴着水面疾飞”生动地体现出翠鸟动作轻盈、迅速的特点5、“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
”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翠鸟的速度之快。
六、《燕子专列》1、这篇课文采用了拟人的手法2、饥寒交迫:又饿又冷,生活极端贫困。
气温骤降:气温突然猛烈下降。
启程:出发上路。
3、这个故事表现了人类对鸟儿博大的爱心,呼吁人们要保护动物。
4、“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严寒,顶着漫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纷纷、冒着、顶着、踏着、四处”这些词语,表明人们得知燕子的危险情况后内心的焦急之情,以及人们不畏恶劣天气拯救燕子的高贵品质。
5、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从“冻得通红、僵硬”“一点也不在乎”可以体会到贝蒂不畏艰难,救护动物精神。
七、《一个小村庄的故事》1、“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的含义是人类如果不珍惜热爱自然,自然会对人类进行残酷的惩罚。
2、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两个“谁”表明这里的人们没有任何的约束和限制,去山上砍树非常随便。
“拎”字表达了人们的一种非常随意的心态,它把人们那种把砍树没当作一回事的心态淋漓尽致地勾画了出来。
3、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两个“不断”表明了对森林的破坏还在继续。
最后的省略号意味深长,说明对森林的破坏仍在继续。
4、“大雨没喘气儿”是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说明了大雨连续不断、几天没停。
《语文园地二》清—(浊)廉—(贪)正—(偏)罪—(功)善—(恶)罚—(奖)懒—(勤)优—(劣)。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材解读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材解读一、单元主题与目标。
1. 主题。
- 本单元的主题是“寓言故事”。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通常以简短的故事传达深刻的道理。
通过学习这些寓言故事,学生能够在趣味阅读中领悟人生哲理,提高对事物的认知能力。
2.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要认识本单元的生字词,如“守株待兔”中的“株”“待”等字,能够正确书写、理解其含义并熟练运用。
- 过程与方法目标。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二、课文分析。
- 内容解读。
- 这是一篇文言文形式的寓言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个农夫偶然捡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后,便放下农具整天守着树桩,希望再次得到兔子,结果一无所获。
故事短小精悍,却深刻地讽刺了那些心存侥幸、不劳而获的人。
- 教学重点。
- 一是文言文的朗读和理解。
要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断句,如“因释其耒/而守株”,理解文中“走”(跑)、“释”(放下)等字词的古意。
- 二是引导学生体会故事的寓意。
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如“农夫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让学生深入思考,从而明白不能不劳而获的道理。
- 内容解读。
- 这篇课文以对话为主,讲述了国王橱柜里的陶罐和铁罐的故事。
铁罐自恃坚硬,常常奚落陶罐,而陶罐则很谦虚。
随着时间的推移,铁罐被氧化消失了,而陶罐却依然完好无损地被人们发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 教学重点。
- 首先是人物对话的朗读指导。
铁罐的话要读出傲慢的语气,陶罐的话要读出谦虚的语气。
例如铁罐说“你敢碰我吗,陶罐子!”要读得盛气凌人。
- 其次是对故事寓意的理解。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从陶罐和铁罐的不同结局中总结出为人处世的道理。
- 内容解读。
- 课文讲述了一只鹿在池塘边欣赏自己美丽的角,抱怨自己难看的腿,然而在遇到狮子追捕时,难看的腿却帮助它逃脱了危险,而美丽的角差点让它送命。
这个故事让学生明白,事物各有自己的价值,不能只凭外表去判断事物的好坏。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每课知识点总结课堂笔记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每课知识点总结课堂笔记一、内容描述本单元是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的第二单元,主要围绕“春天的脚步”这一主题展开。
本单元包含了几篇描绘春天美景的课文,每篇课文都蕴含了丰富的知识点,需要学生们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做好笔记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课文中的知识点包括生字、生词、重点语句、段落分析、文章结构、主题思想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总结,学生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的美好。
课堂上老师会带领学生们逐课进行知识点讲解和总结,让学生们逐步掌握每课的主要内容。
在“内容描述”部分学生们需要记录每课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了解课文的背景和情境,掌握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和细节。
同时还需要注意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及时做好笔记,并加以记忆。
除此之外本单元还涉及一些文学常识和文化背景知识,如诗歌的鉴赏、名胜古迹的介绍等。
这些内容不仅丰富了课堂知识,也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增强了他们的文化素养。
本单元的内容丰富多彩,涵盖了语文知识的多个方面。
通过认真听讲、做好课堂笔记,学生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每课的知识点,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1. 介绍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的整体内容和结构三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材,是由教育部统一编写的一套教科书,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第二单元是整个学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部分,涵盖了各类文体和知识点。
在开始学习之前,我们需要对整册书和第二单元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的整体内容主要包括课文、生字词、知识点讲解、阅读理解和写作训练等部分。
结构上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如自然美景、人物故事等,每个单元包含若干篇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其中第二单元主要是围绕人物的成长和经历进行编排的,这些课文不仅有生动的人物描绘,也体现了作者的深厚情感和观察社会的洞察。
结构上采取了多样形式呈现文章内涵,从整体看每课教学由浅入深逐渐加深知识和内容深度使得课堂有序性和科学性非常高同时也兼具艺术性和情感性。
(完整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完整版)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材分析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主题:寓言天地二、教材解析(一)课文内容本单元围绕“寓言天地”编排了《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狮子和鹿》三篇精读课文及《池子与河流》一篇略读课文。
本组课文形式多样,有文言文,有童话故事,有诗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用具体的事情来说明一个道理。
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丰富学生的思想。
(二)教学目标1.认识41个生字,会写32个生字。
掌握“耒”字旁。
2.借助注释读好文言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对话。
3.注意积累描写人物神态和动作的词语,并根据词语体会性格特点。
4.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寓意。
5.学会思考别人讲的是否有道理。
6..懂得尊重不同的想法。
7.能按一定顺序仔细观察图画,看懂图意。
8.结合生活展开想象,扩展图画内容,联系说话。
9.把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10.回顾自己读过的寓言故事,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简单的复述。
11.结合自身生活说明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12.正确掌握“AABC”和“ABAC”格式的词语特点,并能进行独立列举。
13.积累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句子,并能在具体的语境中熟练使用。
14.了解通知这一应用文的书写规范,并能根据相关要求进行写作。
15.了解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书写时要先考虑好这些笔画的长短比例和距离。
16.了解寓言一般比较短小,但往往蕴含深刻的道理的特点。
17.激发阅读寓言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读懂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
《守株待兔》以文言文形式出现,使学生明白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陶罐和铁罐》告诉学生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狮子和鹿》故事以语言对话为主告诉学生: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不要只追求外表的华丽,而要注重内在。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课文1-8单元课文解析(优质完整)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课文1-8单元课文解析(优质完整)第一单元:春天来了课文1:《找春天》课文解析这篇课文通过小动物们寻找春天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文章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如“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嫩嫩的,绿绿的”,“小花儿含笑绽放,色彩斑斓”。
通过这个故事,学生可以了解到春天的特征,如温暖的阳光、出生的小动物等。
教学目标1. 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培养对春天的热爱和观察大自然的惯。
课文2:《春天的脚步》课文解析这篇课文描述了春天脚步的到来,万物复苏的景象。
课文以诗歌的形式展现,富有节奏感和韵律。
通过课文,学生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和活力,如“春天来了,大地万物都焕发出勃勃生机”。
教学目标1. 能正确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培养对春天的热爱和欣赏诗歌的能力。
第二单元:热爱大自然课文3:《笋芽儿》课文解析这篇课文通过笋芽儿的成长过程,让学生了解到大自然的神奇。
课文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笋芽儿从小到大,最后长成一颗高大的竹子的过程。
通过这个故事,学生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力量。
教学目标1. 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大自然的惯。
课文4:《小池》课文解析这篇课文描绘了一个小池塘的美丽景色,如“碧绿的荷叶,洁白的荷花”。
课文以诗歌的形式展现,富有节奏感和韵律。
通过课文,学生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教学目标1. 能正确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诗歌的能力。
第三单元:关爱他人课文5:《一分钟》课文解析这篇课文通过讲述一分钟内发生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时间的珍贵。
课文以对话的形式展开,生动有趣。
通过这个故事,学生可以学会珍惜时间,做到守时守信。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解析
本篇文章将为大家详细解析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单元的内容。
一、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小学毕业时的文化课,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我悄悄地走过》、《羚羊岛游记》、《变装者》等课文的阅读理解和写作。
1.《我悄悄地走过》:这篇文章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文中的内容,理解其中的情感和情节,并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具体的教学内容包括词汇、阅读、理解和写作。
2.《羚羊岛游记》:这篇文章主要让学生了解旅行的乐趣,并通过阅读鼓励学生勇敢尝试新事物。
具体的教学内容包括语言表达、阅读和理解。
3.《变装者》:这篇文章让学生了解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不同之处。
具体的教学内容包括词汇、阅读、理解和写作。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我悄悄地走过》:该课要求学生对文本情感进行深刻理解,并把自己的情感和观点表达出来。
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和提高写作能力。
2.《羚羊岛游记》:该课要求学生感受旅行带来的不同感受和体验,并能够表达自己的旅游经验。
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加深对旅行的认识和理解。
3.《变装者》:该课要求学生了解虚拟和现实世界的不同,并通过阅读和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思考。
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了解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区别,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本单元采用综合式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呈现课文,进行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刻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任务来进行教学,以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
五、教学步骤1.课前准备:教师要事先备好所有需要的教材和教辅材料,并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也要准备好相关的教案和讲义。
2.呈现课文:教师要把课文呈现给学生,并通过逐段注释和分析,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刻理解。
人教版三下语文课文要点(第二单元)
人教版三下语文课文要点(第二单元)多音字:载:下载(zǎi)记载(zǎi)登载(zǎi)载(zài)客载(zài)重载(zài)歌载(zài)舞满载(zài)而归课内阅读: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
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
1、这一句形象、具体地写出翠鸟飞行的速度和神态。
2、“鸣声清脆”比“叫声清脆”更合适,虽然“鸣声”和“叫声”都可以指鸟叫,但是前者多用于一些叫声清脆悦耳的鸟类身上,而“叫”适用于所有会发声的动物上,如“狗叫、猫叫”,所以,“鸣”使用上更准确,饱含喜爱的感情,表达出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3、“疾”,是急速、猛烈的意思;“一眨眼”表示时间短暂,显示出翠鸟飞行速度的快。
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1、这里用“蹬开”比“离开”好,写出了翠鸟离开苇秆时动作干脆有力、速度很快;说明起飞时动作迅猛,像运动员一样。
2、“像箭一样飞过去”是一种比喻的说法,用在此处的好处是(写出了翠鸟捕鱼时飞行速度非常快,像箭一样,看都看不清。
)3、连续用了(蹬)、(飞)、(叼)、(贴)、(飞)五个动词表现了翠鸟捉鱼的经过。
4、“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虽然没有直接描写翠鸟飞行的快,但它却从侧面反映出翠鸟动作的快:刚才发生的一切,来的是那么突然,又消失得那么快,连那“叼”起鱼时激起的小小的波纹还在一圈圈荡漾,还没来得及散去,翠鸟已经带着它的“战利品”消失在远方了,这更衬托出翠鸟类动作的迅捷。
用关联词“尽管……还是……”造句1、尽管老鼠非常狡猾,但还是逃不脱小猫尖尖的爪子。
2、尽管小虫子飞得很快,但还是逃不脱青蛙锐利的眼睛。
3、尽管野兔非常狡猾,但还是逃不脱猎狗的追捕。
4、尽管我解释了半天,但他还是不肯相信。
于是,政(zhèng)府通过电视和广播呼吁人们立即(jí)行动起来,寻找燕子,把它们送到火车站。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材解析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材解析单元主题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以“寓言故事”为主题,共编排了四则寓言故事:《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
四则寓言故事涵盖古今中外,体裁多样:有中国古代寓言、当代寓言,有伊索寓言、克雷罗夫寓言,有文言文、记叙文、诗歌。
丰富多样的学习素材,为学生认识、了解寓言打开了一扇窗。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寓言故事,明确其中的道理”。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寓言,对寓言有了简单的认识。
这次专门编排寓言单元,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寓言,帮助学生形成对寓言这种文学体裁的认识。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不仅要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还要关注寓言中蕴含的道理,“交流平台”则引导学生对寓言的基本特点及阅读寓言的好处进行了总结梳理。
教学内容《守株待兔》讲述了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宋国有一个农夫,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掉了,便放下手里的农具整天守着树桩,希望再捡到撞死的兔子。
当然农夫没有再捡到兔子,他的田地却荒芜了。
这则寓言故事揭示了一个道理:不努力,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课文仅39个字,寓意却很深刻。
《陶罐和铁罐》讲的是国王橱柜里的铁罐自恃坚硬,奚落陶罐。
陶罐则很谦和,争辩几句后,不再理会铁罐。
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已不复存在。
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鹿角和鹿腿》讲述了一只鹿狮口逃生的故事。
鹿欣赏自己美丽的鹿角,却抱怨细长的鹿腿太难看。
当凶猛的狮子向他扑来时,难看的腿帮助他狮口脱险,而美丽的鹿角却被树枝挂住,令他险些丧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各有自己的价值,不能只凭外表去判断事物的好坏。
《池子与河流》是一首寓言诗,通过池子与河流之间的对话,表达了他们对生活、对人生不同的态度。
池子享受无忧无虑、清闲自在的生活,认为人世间忙忙碌碌太辛苦、不值得;河流则立志做一条“伟大的河流”,认为人生就应该奔流不息,保持清洁,给人们带来利益。
三年级下语文素材-第二单元课文分析_人教新课标
语文三年级下人教新课标第二单元课文分析6、翠鸟这篇课文形象、生动地介绍了一种生活在水边的小鸟──翠鸟。
翠鸟颜色鲜艳、小巧玲珑、叫声清脆,捕捉小鱼时动作迅速、敏捷,十分惹人喜爱。
孩子们也喜欢这样可爱的小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但在老渔翁的开导下,孩子们打消了自己的念头,把翠鸟看作了朋友。
这篇课文在展示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的同时,呼吁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是本课在表达上的独特之处。
作者在介绍翠鸟时,紧紧抓住了它在外形和动作上的特征,表达方法不是简单的平铺直叙,而是采用了拟人、比喻、对比等多种方式。
比如,“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中的“喜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中的“等待”,无不反映了作者为翠鸟赋予的人性化的色彩;“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翠鸟的速度之快。
作者在描写翠鸟机灵、敏捷的动作特点时,是把它和小鱼做了一番对比的。
小鱼“悄悄”地吹了个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翠鸟外形上的特点。
外形上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
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
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体态小巧玲珑;眼睛灵活、嘴巴长尖,“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以上外形上的特点都属于静态描写。
翠鸟动作上的特点。
动作上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鸣声清脆;飞的速度极快,翠鸟“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再次是翠鸟机灵,它的反应特别迅速,“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
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作者在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时,除了将其特点分为外形和动作两个方面之外,还注意到了描写的顺序,比如,在介绍翠鸟的颜色时,先写头,后写背上,再写腹部。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课文简析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课文简析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课文简析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课文简析这一单元,共选3篇课文,分别是写人和记事的文章。
课文有很强的人文性。
教育学生要正确面对生活中碰到的困难和挫折,同时也要关心弱势群体,人人都要献出一点爱。
《微笑着承受一切》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
课文讲的是我国女子跳马运动员桑兰在比赛前发生了意外,脊髓骨骨折,高位截瘫后,微笑着承受一切难以承受的痛苦,赞颂了她顽强生活的精神。
全文共7个自然段,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1节):桑兰是我国女子体操队中最优秀的跳马选手。
第1句话是总起,可作大意。
第2句话,具体介绍了她的有关情况。
第二段(第2节):桑兰在比赛前发生了意外,脊髓骨骨折了。
这一段共5句话。
第1句,交代了桑兰发生意外的时间和地点。
第2句,讲她是怎么发生意外的。
第3句,讲她的伤势。
第4、5句,讲事情的严重后果。
第三段(第3—6节):桑兰微笑着面对伤痛和不幸。
这是全文的重点,共写了4节。
第3节,讲桑兰得知自己的伤势后,表现得很坚强。
她看到队员,不仅不掉眼泪,还安慰大家。
第4节,讲她在做康复治疗时,密切配合医生,使医生很受感动。
第5节,讲她日常生活,都累得气喘吁吁。
第6节,这是一篇记叙事情的文章。
课文讲的是“我”腿跌伤了,休息在家,爸爸带回来一只白鸽。
这只受伤的白鸽,在“我”的精心养护下,又展开双翅,飞向了蓝天。
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保护鸟类的思想。
全文共5个自然段,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节):“我”的腿跌伤了,一个人在家里。
第3句话,充分表达了“我”当时寂寞、希望自由的思想感情。
第二段(第2—3节):一天,爸爸带回来一只受伤的信鸽,“我”盼望着它快点好起来。
第2节,先写爸爸带回来一只怎样的鸽子;接着写“我”是怎样爱护它的;然后写后来又是怎样关心它的。
第3节,先写“我”知道信鸽是“蓝天信使”,更盼望雪儿快点儿好起来。
鄂教版三年级下语文第二单元分析
第二单元备课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围绕“成长”这个话题,安排了三篇课文,说明了不同人物在不同阶段的成长经历。
在《老师领进门》中,老师是自然而然地,甚至可以说是无心插柳柳成阴地激发了作者强烈的未知欲望。
《和时间赛跑》是一个少年的心愿,它是由祖母去世引出来的,说的是成长的一种心态和姿态。
成长要自信。
《发愤立志》讲的是人要看清楚自己的长处,也要看清楚自己的短处。
教学目标:1、要求学会26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的读音。
2、积累词语,激发学生对周围事物的3、热爱,自信,自立,相信自己的长处,同时也看到自己的短处。
4、图文结合,自读自悟重点和难点:本单元各组成部分都体现了成长这一话题,在教学时要结合课文体现整合的思想。
. 树立单元意识,围绕单元整体组织教学活动。
学情分析及教学建议:《老师领进门》:本课作者用朴实,通俗,亲切的语言描绘了旧时教师的教学情景表达作者对老师的尊敬、热爱、感激之情。
教学时从整篇课文入手,抓住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弄清田老师的课与春雨润物的内在联系,体会到田老师教学有方,如春雨“润物细无声”。
最后再回归整体,落脚到课文最后一句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生难忘!”这句话的理解要在理解课文内容之上进行,让学生明白培养人才比培养树木更困难,需要地时间更长。
作者之所以能够成为作家,是因为田老师的悉心教育,所以“插柳之恩,终生难忘!”课后的第二题,要在学文中,逐步引导学生由点(田老师讲一首小诗,编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使我听得入迷)到面(每讲一课,都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我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点点春雨,滋润着我)等具体内容来体会田老师就这样将“我”领进“门”的。
《和时间赛跑》:这篇课文语言清新,所举事例都浅显易懂,文章的结构也非常清楚。
1-6自然希告诉我们为什么要珍惜时间,7——9自然段围绕着怎样珍惜时间和作者的感受写。
但由于时间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年龄比较小,时间观念比较模糊,因此要感受珍惜时间的意义比较困难,所以应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帮助学生领悟文章所要说明的道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课文简析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课文简析
这一单元,共选3篇课文,分别是写人和记事的文章。
课文有很强的人文性。
教育学生要正确面对生活中碰到的困难和挫折,同时也要关心弱势群体,人人都要献出一点爱。
《微笑着承受一切》
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
课文讲的是我国女子跳马运动员桑兰在比赛前发生了意外,脊髓骨骨折,高位截瘫后,微笑着承受一切难以承受的痛苦,赞颂了她顽强生活的精神。
全文共7个自然段,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1节):桑兰是我国女子体操队中最优秀的跳马选手。
第1句话是总起,可作大意。
第2句话,具体介绍了她的有关情况。
第二段(第2节):桑兰在比赛前发生了意外,脊髓骨骨折了。
这一段共5句话。
第1句,交代了桑兰发生意外的时间和地点。
第2句,讲她是怎么发生意外的。
第3句,讲她的伤势。
第4、5句,讲事情的严重后果。
第三段(第3—6节):桑兰微笑着面对伤痛和不幸。
这是全文的重点,共写了4节。
第3节,讲桑兰得知自己的伤势后,表现得很坚强。
她看到队员,不仅不掉眼泪,还安慰大家。
第4节,讲她在做康复治疗时,密切配合医生,使医生很受感动。
第5节,讲她日常生活,都累得气喘吁吁。
第6节,
讲她出院后,相信自己能站起来。
第四段(最后1节):桑兰以自己的坚强,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敬佩。
练习提示:
第4题,要求学生找出最让自己感动的地方。
这道题目,体现了“课程标准”中的尊重学生独立体验的思想。
由于学生的认识不同和理解的差异,会有不同的回答。
但必须是课文中第3、4、5自然段的内容。
因为这几件事,充分反映了桑兰微笑面对挫折、非常坚强的可贵品质。
第5题,要求学生说、写出自己对桑兰的敬佩之情。
这道题目,强化了人文性教育。
训练时,不能只让学生说一句抽象的话,而要有观点——敬佩,又要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文中的一个具体的事例。
教学建议:
1、语言的品赏。
要结合第4题的练习,引导学生品赏描写桑兰坚强的语言和动作的句子。
并初步懂得怎么描写一个人物。
2、思想的教育。
要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总会出现自己意想不到的问题,要像桑兰那样面对生活的现实,要有生活的勇气;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做什么事情一定要小心,防止以外的发生。
《雪儿》
这是一篇记叙事情的文章。
课文讲的是“我”腿跌伤了,休息在家,爸爸带回来一只白鸽。
这只受伤的白鸽,在“我”的精心养护下,又展开双翅,飞向了蓝天。
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保护鸟类的思想。
全文共5个自然段,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节):“我”的腿跌伤了,一个人在家里。
第3句话,充分表达了“我”当时寂寞、希望自由的思想感情。
第二段(第2—3节):一天,爸爸带回来一只受伤的信鸽,“我”盼望着它快点好起来。
第2节,先写爸爸带回来一只怎样的鸽子;接着写“我”是怎样爱护它的;然后写后来又是怎样关心它的。
第3节,先写“我”知道信鸽是“蓝天信使”,更盼望雪儿快点儿好起来。
第三段(第4—5节):雪儿展开双翅,飞向了蓝天;在蓝天中划出了一道美丽的弧线。
第4节是主要的,因此作为段落的大意。
第5节,有一定的含义。
第1句,写雪儿又飞回阳台,说明它和“我”已有了感情。
第2句,写“我”对雪儿说的话,表达了自己也像雪儿一样早日恢复健康的愿望。
第3句,充分地表达“我”与雪儿依依不舍的思想感情。
练习提示:
第4题,读3句话,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我”的思想感情。
第1句,有两层意思:一是“我”和爸爸怎么帮鸽子洗澡、敷药的,反映他们对鸽子的爱护;二是因为鸽子雪白雪
白的了,所以给它起名“雪儿”,表达了对鸽子的喜爱之情。
第2句,有两个分句,是承接关系,也要注意两个意思:一是从字面上看,“我”天天让雪儿看蓝天白云,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雪儿的爱护;二是后面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呢?“我”期盼雪儿早日飞向蓝天。
第3句,实际上有两句话,是因果关系。
既交代了雪儿现在的情况,又表达了自己兴奋的思想感情。
题目的要求是“说说自己的感受”,有点儿抽象,可以改为“想一想,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5题,要求展开想象,描述“我”与雪儿告别时的情景。
要注意两点:一是要紧紧围绕最后一句话,展开想象,想象雪儿当时的心情和可能说的话,学习用拟人的方法把雪儿的话写出来;二是所谓告别时的情景,不能是单方面的,应该有“我”和雪儿的行为和对话。
教学建议:
1、信鸽的介绍。
信鸽,课文中已作了介绍。
可再作一些介绍,使学生对信鸽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使学生进一步地理解雪儿怎么会在离开时那样的依依不舍。
2、感情的体会。
作者——课文中的“我”,在叙述事情的过程中,饱含深情。
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并要有感情地朗读。
《花瓣飘香》
这是一篇记叙事情的文章。
课文讲的是“我”两次在清晨看
到一个小女孩摘花瓣。
当“我”知道她摘花瓣,是为了让妈妈高兴后,就到集市上买了两盆月季花,一盆送给小女孩,一盆送给自己的母亲。
告诉大家要孝敬长辈。
全文共11个自然段,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写的,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1节):“我”家门前的月季开满了花。
这一段是一个交代,说明“我”怎么会看到那位小女孩摘花瓣的——在“门前”、“开满了红艳艳的花朵。
”
第二段(第2节):一天清晨,“我”看到一个小女孩摘了花瓣,飞快地跑了。
在这段话中,写了小女孩一连串的动作:“俯在”、“小心地摘”、“双手捧着”、“飞快地穿过”、“跑远”,描写了她非常小心、机灵的样子。
第三段(第3—10节):几天后的清晨,“我”又看到小女孩在摘花瓣。
听了她的话,“我”觉得她真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为什么说她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呢?从对话中,作了具体的回答。
第四段(最后1节):“我”买了两盆月季花,分别送给了小女孩和自己的母亲。
练习提示:
第1题,分角色朗读课文。
重点训练第4—9自然段。
先要求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我”与小女孩的对话,然后进行练习。
练习时,可先由三人读,然后只读对话,不读提示语。
一定要读出对话情境来。
第4题,从哪里可以看出小女孩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文中有3个地方:(1)不摘整朵花;(2)妈妈生病了,摘花让她高兴;(3)听爸爸的话,不惹妈妈生气。
要连贯地说出三点。
也可以按照时间的先后,把上面的三点倒过来说。
教学建议:
1、段落的训练。
这篇课文主要写三件事情,这三件事情发生的时间都不同。
这是一篇很典型的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写的文章。
可以引导学生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提示有关分段的知识。
2、人物的对话。
课文中人物的对话,层次很清楚,对话表述的形式也很典型。
可以在学生练习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练习记录人物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