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害怕的成语大全及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容害怕的成语大全及解释
本文是关于形容害怕的成语大全及解释,感谢您的阅读!
成语(chengyu,idioms)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大惊失色
读音:dàjīngshīsè
释义:非常害怕,脸色都变了。
出自:《汉书·霍光传》:“群臣皆惊愕失色,莫敢发言。”
造句:金方伯听见不是王慕维,又自称举人,不觉大惊失色。(清·张春帆《宦海》第二回)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补语;表示下意识的表情
近义词:胆战心惊心惊肉跳
反义词:不动声色若无其事
担惊受怕
读音:dānjīngshòupà
释义: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出自: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为兵戈担惊受恐。”
造句:休听那算命的胡说,撇下一个家业,担惊受怕,去虎穴龙潭里做买卖。(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一回)
胆战心惊
读音:dǎnzhànxīnjīng
释义: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出自: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三折:“不由我不心惊胆战,索陪着笑脸儿褪后趋前。”
造句:三藏见说,又胆战心惊,不敢举步。(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三回)
骨寒毛竖
读音:gǔhánmáoshù
释义:形容十分害怕。
出自: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后人书之,留传万代,可谓骨寒毛竖也。”
惶恐不安
读音:huángkǒngbùān
释义:惶:恐惧。内心害怕,十分不安。
出自:《汉书·王莽传下》:“人民正营,无所措手足。”唐·颜师古注:“正营,惶恐不安之意也。”
用法:补充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近义词:惊慌失措
反义词:谈笑自若处之泰然
魂飞魄散
读音:húnfēipòsàn
释义:吓得连魂魄都离开人体飞散了。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
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心之精爽,是谓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
造句:猛然间一个人从身后冒冒失失的按住,也不出声,二人唬得魂飞魄散。(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五回)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补语;含贬义
近义词:魂不附体魂不守舍
反义词:处之泰然泰然自若
噤若寒蝉
读音:jìnruòhánchán
释义:噤:闭口不作声。象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
出自:《后汉书·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
造句:他的话完了,台下有几个人拚命地高声鼓掌,而更多的人却噤若寒蝉、面面相觑。(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十八章)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害怕不敢说话
近义词:缄口结舌守口如瓶
反义词:口若悬河侃侃而谈
惊恐失色
读音:jīngkǒngshīsè
释义:害怕得脸都变了色。
出自: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五回:“三藏闻言,惊恐失色道:‘徒弟,似此如何?’行者笑道:‘放心!放心!’把他这宝贝都拿来与我。”
惊恐万状
读音:jīngkǒngwànzhuàng
释义:惊恐:害怕;万状:各种样子,表示程度极深。形容害怕到了极点。
出自:宋·陈亮《谢杨解元启》:“忧患百罹而未艾,惊惶万状而莫支。”
造句:大家定睛看时,原来是一群野雉,象是大敌袭来,惊恐万状地向南飞去。(曲波《林海雪原》三十四)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含贬义
近义词:胆战心惊心惊胆战
反义词:不动声色处之泰然
恐慌万状
读音:kǒnghuāngwànzhuàng
释义:恐:害怕;慌:惊慌;状:情状。形容害怕惊慌到极点。
泪如泉涌
读音:lèirúquányǒng
释义:眼泪象泉水一样直往外涌。形容悲痛或害怕之极。
出自:唐·刘损《愤惋诗三首(其三)》“莫道诗成无泪下,泪如泉滴亦须干。”
造句:允曰:“汝可怜汉天下生灵!”言讫,泪如泉涌。(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声泪俱下老泪纵横
反义词:捧腹大笑纵声大笑
泪如雨下
读音:lèirúyǔxià
释义:眼泪象雨水似的直往下流。形容悲痛或害怕之极。
出自:宋·陆游《闻虏乱有感》诗:“有时登高望鄠社,悲歌仰天泪如雨。”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近义词:泪下如雨
反义词:眉开眼笑笑逐颜开
栗栗危惧
读音:lìlìwēijù
释义:栗栗:发抖的样子。形容非常害怕。
出自:《尚书·汤诰》:“栗栗危惧,若将陨于深渊。”
造句:夫以我一人所遭之无依著若此。而带累妻子,举世行乎栗栗危惧之涂,吾能无缺然哉!(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十)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形容非常害怕
毛骨悚然
读音:máogǔsǒngrán
释义:悚然:害怕的样子。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十分恐惧。
出自: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七回:“秦王闻之,不觉毛骨悚然。”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十分恐惧
近义词:不寒而栗胆战心惊
反义词:镇定自若面无惧色
目瞪口呆
读音:mùdèngkǒudāi
释义: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
出自: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吓得项王目瞪口呆,动弹不得。”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吃惊的神态
近义词:瞠目结舌
反义词:从容不迫
捻神捻鬼
读音:niǎnshénniǎnguǐ
释义:形容惊慌害怕的样子。
欺软怕硬
读音:qīruǎnpàyìng
释义:欺负软弱的,害怕强硬的。
出自:明·高明《琵琶记·五娘请粮被抢》:“点催首放富差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