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山药病害种类及危害特点调查初报
山药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山药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山药属薯蓣科植物。
由于营养丰富,且具有较高药用价值,近年来菏泽市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年种植面积5000hm2左右。
山药病虫害发生危害极大地影响了产量和品质,制约了山药生产的发展。
1 主要病害及发生概况1.1山药炭疽病为半知菌亚门的薯蓣盘长孢菌(Gloeosporium pestis Massee)和围小丝壳菌[Glomerella cingulata (Stonem.) Spauld. et Schrenck],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茎或遗落土中的病残体上越冬。
翌年6月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或蚜虫等昆虫传播蔓延。
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藤茎。
叶片染病后有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
急性型发病快,病斑较小,多在叶柄与叶片或叶柄与茎蔓交界处产生不规则褐色病斑,数日后叶片脱落。
慢性型发病较慢,发病初叶片上出现褐色不规则小斑,后逐渐扩大成黑褐色圆形或椭圆形至不规则形大斑,病斑中部灰色至灰白色,上面有不规则同心轮纹,有的病部易破裂穿孔或叶片脱落。
茎部受害后,初期产生褐色水渍状小斑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梭形黑褐色病斑,病部略下陷或干缩,严重时病斑扩大融合成片,致整株枯死。
该病发生的适宜温度为25~30℃,相对湿度80%,一般6月下旬至7月份雨量越多,炭疽病发生越重。
1.2山药斑纹病为半知菌亚门薯蓣柱盘孢(Cylindrosporium dioscoreae Miyabe et S. Ito),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发病后又产生分生孢子,温、湿度条件适宜时可进行再侵染。
发病初期,叶面上出现黄色或黄白色病斑,边缘不十分明显,蔓延扩大后呈现褐色不规则形,叶脉失绿呈透明状,状如潜叶蝇钻蛀细小隧道。
发病后期病斑边缘微凸起,中间淡褐色,上生小黑点,有些病斑能形成穿孔,严重时致叶片枯死。
在叶柄和茎上,也可形成圆形病斑。
湿度大、多雨发病重。
1.3山药褐斑病为半知菌亚门薯蓣链隔孢菌[Phaeoramularia dioscorecae (Ellis et Martin) Dieighton]和薯蓣叶点霉菌(Phyllosticta dioscoreae Cooke),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春季,湿度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初侵染。
山药病虫害防治方案
《山药病虫害防治方案》xx年xx月xx日contents •山药病虫害现状与问题分析•山药主要病虫害及症状识别•山药病虫害防治方案设计•防治方案实施与效果评估•结论与展望目录01山药病虫害现状与问题分析1山药病虫害现状23山药易受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如炭疽病、线虫病、锈病、斑纹病等,对山药的产量和品质造成很大影响。
病虫害种类繁多山药病虫害易在田间交叉感染,给防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病虫害交叉感染气候、土壤等环境因素对山药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也有很大影响。
环境因素影响现有防治方案中常常使用大量的化学农药,这不仅容易造成农药残留,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化学农药过量使用由于病虫害的抗药性不断增强,现有的防治效果逐渐减弱,需要寻求新的防治方案。
防治效果不佳现有防治方案的问题影响山药产量和品质的因素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直接影响山药的产量和品质。
病虫害情况土壤肥力气候条件品种选择土壤肥力不足或施肥不当都会对山药的产量和品质造成影响。
极端气候条件(如暴雨、干旱)会对山药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影响产量和品质。
不同品种的山药对病虫害的抗性不同,选择适宜的品种可以有效提高产量和品质。
02山药主要病虫害及症状识别03根腐病植株根部出现黑褐色病斑,随后根系逐渐腐烂,导致植株枯萎、死亡。
主要病害及症状01炭疽病发病初期叶片出现褐色小斑点,后期病斑扩大,中央呈灰白色,边缘呈深褐色,严重时叶片干枯、脱落。
02褐斑病发病初期叶片出现褪色的小斑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边缘呈深褐色,中央呈灰白色。
咬食山药的根部,导致植株生长缓慢、叶片枯黄,严重时导致植株死亡。
主要虫害及症状蛴螬咬食山药的根部和茎部,形成隧道和伤口,影响植株吸收水分和养分。
金针虫咬食山药的根部和茎部,使植株易倒伏、死亡。
蝼蛄1病虫害混发症状及识别23在同一植株上同时发生多种病虫害时,症状比较复杂。
一般可以观察到叶片上有病害引起的斑点和虫咬的痕迹,以及叶片枯黄、脱落等现象。
山药常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3c 处生存,其中以2  ̄3c 土壤分布最多。线虫一般在 6 0m 0 0m 月 上句至9 月上句发生危害。发育最适温度 2  ̄2 " 9 5 8 C。 月中旬随 着气温和土温 的下降,线虫活动趋缓。6 ~8月份雨量大 ,暴雨 天数多,或严重干旱天数多,均不利于成虫的活动 、繁殖、侵 染。如果夏季降雨接近常年 ,土壤含水量在 1% 0 ,对线虫 6  ̄2% 的发生较 为有利 。另外沙质土壤也有利于其活动、繁殖
摘
要 :该丈阐述 了山药常见病害褐 斑病 、炭疽 病和根结线 虫病等 3 病害发生 的症状 、病因以及发生特点 、环境 种
条件 、发 生规律 ;提 出了综合 防治方法和技 术。 关键词:褐斑 病;炭疽 病;根结 线 虫病 ;山药病害;发生规 律;防治技 术
中 图 分 类号 ¥3 42 文献标识码 B 文 章 编 号 10 — 7 1( 0 8 2 0 9 0 0 7 7 3 2 0 )0 — 5 — 2
3 ℃ ,相 对 湿 度 8 % O 0 。一 般 山药 甩 秧 上 架 后 的 6月 中 、下 旬
制 ,呈不规 则形或 多角形 ,长 2 m . ~5 m。 后期病斑边 缘微 凸起 , 中间淡褐色 ,散生黑 色小 点 即分 生孢 子盘 。严重 时病斑 愈合 ,可 导致叶 片穿孔或枯 死 ,但枯 死叶 片一般不 掉落 。茎蔓部和 叶柄感病症 状相仿 ,严重 时病斑扩 大融合
维普资讯
安徽农 学通报 ,n u . c. u1 0 81 (2) A hi A SiB l2 0 ,40 .
5 9
山药 常见病 害 的发生 与防治
施宪敏 1 王爱 华 1 善春婷 z 侯秋 菊
25 40 。 县 古 城 镇 技 术 站 ) 2 0; 莘 ( 东莘 县农业局 ,山东莘县 山
山药的病虫防治
2023-11-08•山药的常见病害•山药的常见虫害•山药病虫防治方法目录•防治山药病虫的注意事项•案例分析01山药的常见病害传播途径炭疽病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从伤口或气孔侵入寄主。
症状识别山药炭疽病主要发生在叶片和茎上,病斑初期为水渍状小点,后期逐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病斑,严重时病斑连接成片,导致叶片枯死。
防治方法及时清除病残体,加强田间管理,增施磷钾肥,提高山药抗病能力。
使用药剂防治时,可选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药剂喷雾防治。
山药炭疽病症状识别山药斑点病主要危害叶片和茎,叶片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斑点,边缘清晰,茎上产生梭形或长条形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
传播途径斑点病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从气孔侵入寄主。
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增施磷钾肥,提高山药抗病能力。
使用药剂防治时,可选用代森锰锌、多菌灵等药剂喷雾防治。
010203症状识别01山药褐斑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初期形成黄色或黄褐色小斑点,后期逐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边缘清晰,中央褐色,严重时导致叶片枯死。
传播途径02褐斑病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从气孔侵入寄主。
防治方法03及时清除病残体,加强田间管理,增施磷钾肥,提高山药抗病能力。
使用药剂防治时,可选用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等药剂喷雾防治。
02山药的常见虫害症状山药 wireworm 是一种常见的地下害虫,主要危害山药的根部,导致山药生长缓慢、块茎畸形,甚至全株死亡。
防治方法使用杀虫剂进行土壤处理,如呋喃丹、辛硫磷等,可有效防治山药 wireworm。
同时,保持土壤湿度和增加有机肥的施用也有助于提高山药的抗虫能力。
山药 Wireworm症状山药天蛾是一种食叶性害虫,主要危害山药的叶片和茎部,导致叶片残缺不全,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和植株生长。
防治方法在生长期间及时清除残枝落叶,减少虫源。
同时,使用杀虫剂进行喷雾防治,如溴氰菊酯、氯氰菊酯等。
山药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4.药剂保护 4.药剂保护
• 6月中旬第一场雨后开始第一次 防治,第一次药后的间隔期,持 续干旱15d左右,遇阴雨天气5-7 天一次。流行高峰期(7/中-8/ 下)雨前打药,大雨过后,立即 补防。据我们试验和大面积使用 调查结果表明,轮换选用下列药 剂对山药炭疽病有较好的防效。 大生M-45(600-800倍)或杜邦 福星8000倍、猛杀生800倍、炭 疽福美1000-1500倍、70%代森锰 锌WP600倍等。
叶部两种症状 叶部
• 叶部染病 叶部染病有急性型和慢性型两 种症状类型,慢性型病斑较大, 发病较慢,发病初从叶尖或叶缘 处出现暗绿色水渍状小斑点,后 扩大成褐色至黑褐色圆形或椭 圆形病斑,病斑中部灰褐色或灰 白色,边缘黑褐色。急性型发病 快,危害重,多在叶柄与叶片或 叶柄与茎蔓交界处出现不规则 的褐色病斑,而在叶面上少见病 斑,数日后叶片即脱落,严重时 几天时间叶片掉光。
1、 形 态 识 别
2、发生及为害特点
• 成虫白天隐藏在山药藤叶茂密处,日落后 开始活动,晚间取食、产卵。成虫产卵多 在中、下部叶片的背面。每卵块有卵100至 200粒,上覆褐色绒毛。幼虫6龄,具假死 性,低龄幼虫聚集为害,二龄后分散,三 龄前幼虫仅啮食叶肉,剩下表皮,呈窗纱 状,4龄后进入暴食期,叶片被食成缺刻, 孔洞,严重时叶片被吃光,仅留叶脉。山 药厢面上一层虫粪,严重影响山药的产量。
1.轮作。实行轮作,最好水旱轮作,无水源条件 三、 防治技术 的田块应避免与山芋、花生、西瓜连作。 2.清洁田园。山药生长期如出现急性型落叶,可 轻轻晃动秧架,让病叶掉落,并扫净落叶,并带 出田外深埋,以减少侵染源。山药刨收后及时 清除病残体。
3.抓好以肥水管理为中心的栽培防病措施。增施 磷钾肥和有机肥,避免偏施、过施氮肥。深沟窄 畦,清沟排渍。定期喷施调节剂,使植株壮而不 旺,稳生稳长,提高抗病能力。
山药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技术
1 . 1 症 状
旬后 基本停止发展 ,进入病情 稳定期。
1 . 3 防治 技 术
1 . 3 . 1 轮作。实行 轮作 ,最 好是水旱轮作 ,无水旱轮作条 件 的田块 应避免 与山芋 、花生 、西瓜 连作。
炭疽病可侵 染山药藤 茎 、 叶 。藤茎染病 始于茎基部 , 初
日后叶片 即脱落 , 严重 时几天 内叶 片全部掉光 。
1 . 2 发 生规 律
四 甲镇常年始 见病株一般 在 6 月中下旬 , 始发病的早晚 与6月上 句第 l 场大 雨的时 间密切相关 ,大面积的山药始 见
调研 ,四 甲镇 山药上 病虫 害有炭疽病 、枯 萎病 、褐斑病 、线
虫病 、红蜘蛛、斜纹夜蛾等 ,但 以炭疽病 、斜 纹夜蛾为 主要
病 虫害。下面将重点介绍这两 种病虫的 发生 和防治技术。
1 炭 疽 病
病株 一般在雨后 5 ~8 d 。发病盛 期一般在 7 月中旬 ~8 月下
旬, 急性型症状也 出现在此期间 。流行高峰期遇高温干旱 , 病 情停 止发展 ,遇雨后复 出流行高 峰。9 月上旬病情趋缓 ,中
四 甲镇 山药 炭疽 病 连 年 发 生 ,一般 年 份 可 造成 减 产 2 O %~3 0 %, 重 发年份 导致 山药于 8 月提 前死 亡 , 减产 5 0 %以
上海农业科技
2 0 1 3 — 1
山 药 主 要 病 虫害 发 生 与 防治 技 术
黄 晓红 ( 江 苏省海 门市四 甲镇农 技 站 2 2 6 1 4 1 )
摘 要 :近 年来 , 由于 山药 的经 济 效益 比常 规 作物 要 好 ,所 以其 种植 面 积连 年增 加 ,但 其病 虫害 发生 也较 为 严重 ,因此 ,在 山 药 病虫 害 防 治上 要 立 足于 一 个 “ 早 字 ,运 用多 种 防治 手段 ,取 得 较好 的 防 治效 果 。现 将介 绍 有 关山药 主 要病 虫 害 防 治 技术 , 以供 参 考 。
山药常见病虫害有哪些?怎么防治靠谱
山药常见病虫害有哪些?怎么防治靠谱山药是一种延缓衰老、滋补健身的着名蔬菜品种,现在市场上的需求也比较高,种植的农民朋友也越来越多,但是在种植山药的进程中,山药很容易产生各种病虫害,应当怎么防治呢?接下来一起了解下吧!一、山药常见病虫害有哪些?1、炭疽病发病部位为叶片,亦危害其他部位。
病初叶脉上产生褐色下陷斑,中央色浅,湿润时轮生粉红色胶粘质小点,渍状病斑,略下陷,湿润时同样产生粉红色胶体物,导致枯茎。
2、白锈病发病部位为叶片,亦可危害叶柄。
叶片上初现淡黄色斑点,叶背面相应生白色粉状疱疹,破裂后散出白色粘滑有光泽粉状物,重时叶片畸形枯黄,叶柄肿大。
3、黑粉病发病部位在叶脉或叶柄上,初叶脉或叶柄皮层下生出灰褐色疣形斑,后期表皮破裂,露出黑色霉菌。
4、褐斑病发病部位为叶片,早期叶面呈绿斑,背面显现多角形淡黄色病斑,在湿润环境下还会显现白色粉状物,后期扩大变为褐色,叶片黄枯穿孔。
二、山药病虫害怎么防治?1、轮作倒茬。
遇到湿润环境,要注意及时排水,科学施肥,增磷补钾,多施有机微生物肥。
2、采收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并深埋,在栽种前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800倍液和波尔多液浸渍消毒,能够有效预防多种病害。
3、产生炭疽病时,应当使用波尔多液或80%代森锌、80%碳斑轮克可湿性粉剂进行综合防治,褐斑病用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白锈病可以使用75%百菌清、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防治,黑粉病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防治,注意用药平均,才能保证药效。
以上就是关于山药常见病虫害防治的全部介绍,如果农民朋友想要种植出高产的山药,一定要掌控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方法,期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
山药常见病害种类 山药常见病害的防治技术介绍
山药常见病害种类山药常见病害的防治技术介绍山药别名山芋、诸萸、署药、儿草等,具有延缓衰老、滋补健身和益智健脑等作用。
种植中常出现的病害大大的影响产量,所以做好病害防治迫在眉睫。
火爆农资招商网小编为大家介绍了山药常见病害种类及其防治技术,详情如下:山药常见病害种类1、灰斑病发病部位为叶片。
初产生淡黄色小斑,后扩大成褐色椭圆形,无明显边缘大斑。
叶背面紫灰色霉层。
2、炭疽病发病部位为叶片,亦危害其他部位。
病初叶脉上产生褐色下陷斑,中央色浅,潮湿时轮生粉红色胶粘质小点,渍状病斑,略下陷,潮湿时同样产生粉红色胶体物,导致枯茎。
3、白锈病发病部位为叶片,亦可危害叶柄。
叶片上初现淡黄色斑点,叶背面相应生白色粉状疱疹,破裂后散出白色粘滑有光泽粉状物,重时叶片畸形枯黄,叶柄肿大。
4、斑点病发病部位为叶片。
病斑圆形或多角形,褐色,有明显边缘,内生小黑点。
5、黑粉病发病部位在叶脉或叶柄上,初叶脉或叶柄皮层下生出灰褐色疣形斑,被组织所包围,可引起畸形,后表皮破裂,露出黑色粉末。
6、茎腐病主要危害块茎,发病初地上茎部地表处出现褐色不规则的斑点物,发病后期斑点逐渐扩大成深褐色长圆形病斑,病部有凹陷,严重时地下茎干缩,并有淡褐色丝状霉点出现。
7、褐斑病发病部位为叶片,初期叶面呈绿斑,背面病斑多角形,淡黄色,无明显边缘,直径3~6 mm。
斑内生多数白色至黄色小点,初在表皮下,后表皮破裂成白色粉末状。
后期扩大变褐色,有暗褐色边缘。
叶片上黄枯,有时病斑形成穿孔。
8、山药根腐线虫病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发病初危害种薯幼根幼茎,后期危害山药块茎。
根系受害表面出现水渍状暗黄色伤口,后变黑褐色缢缩点。
块茎受害,先出现浅黄色点状物,后扩展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内部则为黑褐色海绵状物。
9、根结线虫病受害块茎表面呈暗褐色,无光泽,大多数形成畸形,在线虫侵入点附近起肿胀,并出现很多直径2~7 mm的虫根结,严重时虫根结愈合一处,根系产生米粒大小根结,剖开病部能见到乳白色线虫。
山药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的传播还可能导致其他植物病害的传播 ,对农业生产造成更大的影响。
3
破坏生态环境
过度使用化学农药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平 衡的破坏。
山药病虫害防治的历史与发展
传统防治方法
01
在历史上,农民通常使用有机肥和物理方法防治山药病虫害,
如用石灰粉拌种、灯光诱杀等。
化学农药的应用
02
随着农药工业的发展,化学农药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山药病虫害
生物防治
利用生物农药或天敌昆虫等生物方 法防治病虫害,具有环保、高效的 特点。
物理防治
使用物理方法如灯光诱杀、色板诱 杀等,可有效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02
山药常见病害识别与防治
山药炭疽病
症状识别
染病初期叶片出现褪绿小斑,后逐渐扩大为不规则病斑,病 斑中部呈灰白色,边缘呈深褐色,严重时叶片干枯。
防治方法
山药暝蛾
识别
山药暝蛾是一种食叶害虫,主要危害山药的叶片,被害叶片呈孔洞或缺口状,严 重时叶片被吃光,影响山药的产量和品质。
防治
用90%敌百虫晶体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雾,每隔7天喷一次,连喷3 ~4次,可有效控制山药暝蛾的危害。
山药天蛾
识别
山药天蛾是一种食叶性害虫,主要危害山药的叶片和茎,幼 虫取食叶片,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影响山药的生长发育。
02
加强山药病虫害抗药性监测和治理,针对不同病虫害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 药新品种,提高防治效果的同时,注重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03
不断引进和推广新的山药病虫害防治技术,如无人机、卫星遥感监测等高新技 术在山药病虫害防治领域的应用,提高防治效率和效果。
山药病虫害防治未来发展方向
1
山药病虫害防治
山药锈病
症状识别
山药锈病主要危害叶片和茎秆,叶片受害后产生黄褐色或锈色斑点,严重时叶片枯死。茎秆受害后产生黄色或锈 色斑点,后期斑点扩大可使茎秆破裂。
防治方法
选择无病田块种植,加强田间管理,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发病初期喷洒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1000倍液或25%丙环唑乳油2000倍液进行防治。
案例五:山药疫病的化学防治
症状识别
山药疫病是一种严重的病害,主要侵染 山药的根部。发病初期,叶片上会出现 水渍状的斑点,随后会扩大成褐色的大 斑块。
VS
防治方法
使用药剂进行防治,如使用甲霜灵、代森 锰锌等药剂进行灌根处理;同时加强田间 管理,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化学防治
预防为主
定期检查田间病虫害情况,及 时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病虫害
扩散。
选用低毒农药
选用低毒、高效的化学农药,如吡 虫啉、阿维菌素等,注意使用方法 和剂量。
轮换使用农药
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应轮换 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以降低 抗药性。
物理防治
使用诱虫灯
利用诱虫灯诱杀成虫,减少繁殖和传播。
保障食品安全
有效的病虫害防治可以减 少农药的使用,保障食品 的安全。
02
山药常见病害及防治
山药枯萎病
症状识别
山药枯萎病是一种严重的土传病害,主要侵染山药的根部。发病初期,植株下部 叶片变黄,然后全株叶片黄化,最后植株枯死。
防治方法
选择无病田块种植,使用无病种薯,加强田间管理,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用石 灰消毒土壤。
山药炭疽病
症状识别
山药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和茎秆,叶片上病斑近圆形或不规 则形,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后期病斑易破裂。茎秆受害 后产生暗褐色病斑,严重时病斑扩大可使全株枯死。
山药虫害有哪些?山药常见虫害的为害特点和防治方法
山药虫害有哪些?山药常见虫害的为害特点和防治方法【常见问题】山药虫害有哪些?该如何防治?【专家解答】山药常见的虫害有盲蝽蟓、蛴螬、蝼蛄、叶蜂和沟金针虫等,一旦染上,将会严重危害山药种植的产量和质量,进而造成经济损失,需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
现将山药常见虫害的为害特点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山药盲蝽蟓为害特点:绿盲蝽蟓以若虫和成虫刺吸枣树的幼芽、嫩叶、花蕾及幼果的汁液。
被害叶芽先呈现失绿斑点,随着叶片的伸展,小点逐渐变为不规则的孔洞,俗称“破叶病”、“破天窗”,严重时春天枣树叶芽迟迟不能萌发,树体光秃。
花蕾受害后,停止发育,枯死脱落,重者其花几乎全部脱落。
幼果受害后,有的出现黑色坏死斑,有的出现隆起的小疱,其果肉组织坏死,大部分受害果脱落,严重影响产量。
防治方法:(1)人工防治。
冬季彻底清除杂草及病残体,以减少越冬卵量;(2)化学防治:药剂可选用10%的吡虫啉1500~2000倍液或4.5%的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00~3000倍液或5%啶虫脒3000~3500倍液混合喷施,喷药时间要选择上午10时以前下午16时以后,但温度不要太低,否则影响药效。
由于绿盲蝽蟓白天一般在树下杂草及行间作物上潜伏,夜晚上树危害,因此,喷药要着重树干、地上杂草及行间作物,做到树上树下喷严、喷全,达到根除目的。
二、山药蛴螬为害特点:生长期块茎被咬食,使块茎不能正常生长,严重影响山药的产量和品质。
防治方法:(1)用90%晶体敌百虫1000~1500倍液浇灌,或用3%呋喃丹颗粒剂,每亩2公斤,拌湿润钓细土25~50公斤,结合中耕除草沿垄或畦面撒施;(2)在整地时,用40%辛硫磷或3%甲基异硫磷进行土壤消毒。
三、山药蝼蛄为害特点:蝼蛄在土层中打洞,破坏麻山药根系,使块茎受伤,在植株较密的田块危害相对较重。
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2)药剂防治可采用施毒饵、堆马粪、施毒土等方法;(3)灯光诱杀,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4)挖窝灭虫(卵)等。
山药病虫害如何防冶
山药病虫害如何防冶一、炭疽病。
山药在高温多雨季节易生炭疽病,发病后造成茎枯、落叶。
初期叶片上生黑色斑点,后期叶片颜色变为黑色,病斑呈水浸状,严重时影响植株生长造成减产。
防治:发病初期每隔7天喷1次50%退菌特600倍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连喷2~3次;及时清除田间病叶,排除积水。
二、褐斑病。
主要危害叶片,雨季严重。
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黄色或黄白色病斑,后期叶片颜色变为淡褐色,严重时叶片枯死。
防治:发病初期,每隔7天喷1次50%的退菌特600倍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进行浇灌。
也可用2.5%的敌杀死2000倍液进行防治。
三、花叶病。
叶脉多显示绿带,当完全展开叶上呈现褪绿斑及轮纹,成长中后期叶面发生坏死斑点。
防治:选用健康块根做种。
防治传毒媒介蚜虫,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蚜虱立克乳油3000倍液,10%蚜虱统杀1000倍交替喷雾。
四、线虫病。
多在初秋高温季节发生,在地下块根上出现不规则褐色病斑,地上部茎蔓上出现椭圆形病斑。
防治:选用健康块根做种。
如仍有感染嫌疑,可进行温汤浸种,即放置52~54°C的温水中浸泡10分钟,并上下搅拌两次,使受热均匀,达到杀虫目的,也可用40%甲基异柳磷500~800倍液浸种48小时,浸后晾干,再进行晒种。
五、小地老虎。
生长期块茎被咬食,使块茎不能正常生长,严重影响山药的产量和品质。
防治:可用40%的辛硫磷颗粒剂在山药移栽前撒入田中,或用90%的晶体敌百虫1000?500倍液进行浇灌,也可用2.5%的敌杀死2000倍液进行防治。
六、蛴螬。
生长期块茎被咬食,使块茎不能正常生长,严重影响山药的产量和品质。
防治:傍晚每667平方米摆放泡桐叶60~80片,且将泡桐叶正面朝下,翌晨进行人工捕杀。
也可每667平方米用90%的晶体敌百虫50~100克,加水1.5~2千克溶解后拌入炒香的棉子饼1.5~3公斤制成毒饵。
傍晚将毒饵撒在行间,诱杀幼虫。
几种山药病虫害危害症状识别及防治
几种山药病虫害危害症状识别及防治作者:李春苗等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0年第9期郸城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李春苗谢付振李廷辉刘鹏一、山药炭疽病(一)症状叶片发病初期自叶尖或叶缘处形成暗绿色水渍状下陷的不规则小斑点,后逐渐扩大有不规则同心轮纹,湿度大时病斑表面可见粉红色黏状物,病部易破裂穿孔或病叶脱落致使全株生长不良或干枯。
(二)病原病原为半知亚门的薯蓣盘圆孢和盘长孢状刺盘孢两种真菌。
(三)传播途径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借雨水、农事活动及昆虫活动传播。
(四)发病因素它与田间温湿度有关,温度为25 0C—30 cC、相对湿度为80%时发病最重。
(五)防治方法1、选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加强肥水管理。
2、除清病残株,减少越冬源。
3、更新架材,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田间湿度。
4、药剂防治。
用70%代森锰锌WP或75%百菌清WP500—600倍液.80%炭疽福美WP800倍液于发病初期进行喷雾防治。
二、山药白涩病(一)症状在叶片上形成黄色或黄白色边缘不明显的病斑,呈不规则形或多角形,常导制叶片枯死或穿孔严重时引起藤蔓枯死常与炭疽病混合发生。
(二)病原它是由半知菌亚门的薯蓣柱盘孢真菌引起的。
(三)传播途径在病残体上越冬随风雨传播,一般多雨季节发病迅速(发病适宜温度为25。
C—320C)。
(四)防治方法防治方法同炭疽病。
三、山药褐斑病(一)症状病斑近圆形至不规则形,大小不等,边缘褐色,中部灰褐色至灰白色。
(二)病原它是由半知菌亚门的薯预叶点霉真菌引起的。
(三)传播途径病残体在土中越冬,借风雨传播,温暖多湿环境发病较重。
(四)防治方法1、适当增加株行距,架高,促进通风透光,及时排出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
2、收获后及时清除烧毁病残体。
3、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WP或75%百菌清WP1000倍液在发病初期进行防治。
四、山药枯萎病(一)症状初在藤蔓基部出现菱形湿腐状的褐色病斑后病斑扩展,茎基部整个表皮腐烂,导致地上部叶片逐渐黄化,脱落,藤蔓迅速死亡,刨开茎基部,病部变褐,块茎染病,在皮孔四周产生圆形至不规则形暗褐色病斑,皮孔上的细根和块茎内部也变褐色,干腐,严重时整个块茎变细变褐。
山药有哪些病害 山药病害如何防治
山药有哪些病害山药病害如何防治山药的分类多样化,不仅有山药豆,还有长的山药,山药种类繁多,营养自然也高。
对于山药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病害,山药有哪些病害呢?山药病害如何防治呢?山药有哪些病害山药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叶斑病、茎腐病和根结线虫病。
山药炭疽病和叶斑病防治方法防治炭疽病和叶斑病可选用70%代森锰锌600倍液、80%炭疽福美500倍液用75%百菌清600倍液灌根防治茎腐病;防治根结线虫病,可使用30%克菌丹,每667m2用量为1kg,播种前混入土壤中消毒。
虫害主要有菜叶蜂和沟金针虫等,防治菜叶蜂用90%敌百虫1000倍液喷雾,防治沟金针虫用辛硫磷800倍液灌根。
从6月中旬开始,根据田间病虫害情况,杀虫、杀菌药各喷4~5次,前期重在防虫,可用敌百虫等高效低毒农药,后期重在防病,特别是高温多雨季节,是病菌传播发展的最佳季节,可用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农药。
麻山药红斑病防治方法麻山药红斑病:麻山药红斑病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重的新病害,经鉴定病原是一种短体线虫,只危害麻山药,主要侵染麻山药的根和块茎,在茎上形成褐色,近圆行或不规则形的斑点,单个病斑较小,直径约2-3毫米,但受害重的块茎上,病斑密集,联成大片暗褐色斑块,表面龟裂。
病斑一般深2-3毫米,最深可达1厘米以上,病组织呈红褐色干腐状,生长期间危害、影响块茎发育,块茎省、重量轻,重病田可减少60%以上。
用病块茎加工光条,为了刮去红斑,刮皮损失增加10-30%.研究证明,病芦头(种秧)残体和病田土壤是传病的主要途径,病原线虫在土壤中可存活3年以上,圆豆(珠芽)不传病。
蛴螬在山药块根生长期中,常咬块根,被害后块根生长不大,加工刮皮后变成黄褐色。
煮不烂,味变苦,干燥后坚硬,品质变劣。
防治方法:整地时每亩可用茶籽饼30千克撒施,生跃期中如有蛴蜡为害,可用90%精制敌百虫1000倍液浇注毒杀。
红蜘蛛成螨常群集于叶背吮吸汁液,使叶片由绿变黄,最后脱落,造成植株早期萎缩。
【山药病虫害防治】种植山药如何防治山药斑纹病?
【山药病虫害防治】种植山药如何防治山药斑纹病?山药斑纹病对山药有什么危害?山药斑纹病发生原因是什么?用什么农药可以防治山药斑纹病?以下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山药斑纹病症状及危害山药斑纹病又叫山药白涩病、山药柱盘孢褐斑病,是山药的一种主要病害。
山药斑纹病主要危害叶片,茎蔓也可受害。
植株下部叶片先发病,初期叶面病斑黄色或黄白色,边缘不明显,后扩大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后期病斑四周变褐色,微突出,中心部分浅褐色,散生黑色小粒点,即病菌分生孢子盘。
严重时病斑融合,叶片穿孔枯死。
二、山药斑纹病传播途径山药斑纹病的病原以分生孢子座或菌丝在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第2年初侵染源,发病后又产生分生孢子,遇有适宜温湿度条件,经1~2天潜育,分生孢子即可萌发进行再侵染。
三、山药斑纹病发病原因一般湿度大、多雨山药斑纹病发病重。
山药斑纹病于7月中、下旬开始发生,8月发生重,一直延续到收获。
四、山药斑纹病预防措施1、通过轮作换茬可有效地减轻或避免病害发生。
种植山药3年以后,必须进行轮作。
轮作作物以禾本科作物为好。
2、选择地势高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种植山药。
在冬前深翻,利用太阳热或薄膜密封消毒土壤。
3、种植山药采用高畦深沟、短行栽培,雨季注意排水。
4、种植山药不施未腐熟肥料,多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
五、山药斑纹病防治农药1、山药种子在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30分钟。
2、在6月下旬发病前宜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
发病初选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
轮流交替用药,一般需喷药4~6次。
如您有更好的防治方法,请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感谢您的支持。
山药病害种类及防治方法
山药病害种类及防治方法
1、红斑病
山药红斑病是由线虫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山药根状块茎。
染病的块茎小,重量轻。
发病时,山药块茎上会形成不规则稍凹陷的病斑。
防治方法:用0.1%-0.3%TMK浸带病栽子24h,防病效果达95%以上;或者选无病田繁殖栽子,并配合轮作和施用肥料等综合措施。
2、炭疽病
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茎蔓。
在叶片的叶脉上,初生褐色凹陷的小斑,后变为黑褐色,严重时,还会导致植株枯死。
防治方法:一般在出苗后,采用波尔多液预防,每10天喷2-3次,如果山药发病了,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防治,7天一次,另外要注意雨天不能施药。
3、褐斑病
主要为害叶片。
叶斑出现在叶片两面,近圆形至不规则形,大小因寄主不同而异,湿度大时病斑上生有灰黑色霉层。
防治方法:雨季到来时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防治。
4、叶斑病
山药叶斑病常发生的是煤斑病,煤斑病是在叶面初生赤褐色小斑,后扩展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无明显界限的病斑。
防治方法:建议喷洒根大灵,提高山药抗病能力。
从而提高山药产量和质量。
山药线虫病的危害症状 山药线虫病的的防治措施
山药线虫病的危害症状山药线虫病的的防治措施随着山药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线虫病危害逐年加重,严重影响了种植户们的经济效益。
经过多年防治实践,火爆农资招商网小编将山药线虫病的危害症状、发病规律和防治措施做了详细的总结,供大家参考。
一、危害症状山药线虫病主要发生在地下块茎部位,发病轻时,地上部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发病严重时,地上部表现叶色变淡、生长势弱。
山药线虫病主要有两种,一是根结线虫病:为害块茎和根,形成瘤状虫瘿(俗称水痘)是其主要特点。
根茎发病部位的颜色明显偏暗,呈黄褐色。
细根上长有小米粒大小的根结。
二是根腐线虫病:初期主要危害种薯和幼根,后期主要危害块茎,块茎受害,初期表现为浅黄色小点,后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稍凹陷的褐色病斑,病斑直径2~4毫米,病斑内部呈褐色海绵状,深度一般不超过3毫米,造成山药植株的长势弱、块茎小。
二、发病规律1、土质因素山药线虫在同期好,田地具有较高的地势,有充足的水分、且结构疏松的沙壤土发病率高,这种条件有利于线虫繁殖发展。
土壤潮湿、粘重,则不利于线虫的发生。
2、土壤温湿度因素种植环境的月平均气温和平均降水量与山药线虫的活力和繁殖速度存在着重要的相关。
山药线虫与山药生长所需环境条件相似,一般地温20℃-30℃,土壤相对湿度40%-70%,最适合线虫生长繁育,土温超过40℃线虫活力下降,55℃以上时线虫就会死亡。
3、耕作制度因素线虫的危害程度与山药的连作年限成正相关,长年连作,土壤中的病原线虫逐年累积,是病害加重的主要因素,所以老产区比新产区发病严重。
三、防治措施山药线虫病是一种很顽固的土传病害,线虫抗逆性和繁殖能力都很强,不易根治。
现在的药剂防治只能是一种辅助措施,实施防治应该进行综合防治。
1、加强引种检疫。
在引进山药的品种时要进行严格的检疫,以确保种子的无病。
农户在自繁种时,选择健壮无病的山药种。
2 、建立无病留种田,繁育无病种苗。
最好在5年以上没有种过山药的田块做繁种田,繁育健康的种苗。
【山药病虫害防治】山药斑枯病如何防治?
【山药病虫害防治】山药斑枯病如何防治?
山药斑枯病有哪些症状?山药斑枯病发生原因是什么?山药斑枯病用什么农药可以防治?以下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山药斑枯病症状及危害山药斑枯病主要在在苗期和秋季发生较普遍。
山药斑枯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面上生褐色小点,后病斑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大小6~10毫米,中央褐色,边缘暗褐色,上生黑色小粒点,即病原分生孢子器。
病情严重的,病叶干枯,全株枯死。
二、山药斑枯病传播途径山药斑枯病的病原以分生孢子器在病叶上越冬。
春天温湿度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器释放出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多次再侵染,使病害不断扩展。
三、山药斑枯病发病原因山药斑枯病病菌喜温湿条件,高温多雨有利于发病,特别是雨水对孢子扩散传播和萌发侵染至关重要。
四、山药斑枯病预防措施1、选取地势较高,土质疏松肥沃地块种植。
2、常发地和重病地避免连作,应与粮食作物进行2年以上轮作。
3、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避免偏施过施氮肥,高畦深沟,清沟排渍,定期喷植宝素等生长促进剂,使植株壮而不旺,稳生稳长。
4、注意田间卫生,收获时彻底收集病残物烧毁。
抓好以肥水管理为中心的栽培防病。
五、山药斑枯病防治药剂发病及时喷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溴菌清可湿
性粉剂5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50%复方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30%氧氯化铜悬浮剂800倍液。
10~15天喷1次,连续2~3次,注意喷匀喷足。
如您有更好的防治方法,请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感谢您的支持。
山药两种病,危害很严重!怎么防治
山药两种病,危害很严重!怎么防治山药种植管理中,有两种病害要注意防治,一是根茎腐病,二是白锈病,这两种病对山药正常生长会产生严重危害,防治不好会造成山药枯死,减产绝收。
怎么防治呢?一、山药根茎腐病山药根茎腐病发病初期是在藤蔓基部形成褐色不规则的斑点,继而斑点扩大形成深褐色的长形病斑,病斑中部凹陷,严重时藤蔓的基部干缩,导致茎蔓枯死。
病斑的表面常有不明显的淡褐色丝状霉。
块茎发病常在顶芽附近形成褐色不规则形的病斑,若是根系发病,可造成根系死亡。
山药根腐病的病菌可以在土壤中存活2~3年,通过土壤、雨水和施用带病菌的肥料传播。
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病,干旱时发病轻,重茬地、田间积水时发病重。
防治方法:收获时彻底收集病残物及早烧毁。
实行轮作,避免连作。
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福美双粉剂500~600倍液喷雾防治。
隔7~20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二、山药白锈病山药白锈病主要为害叶片。
最初会在叶背面出现稍隆起的白色近圆形至不规则形疱斑,即孢子堆。
其表面略有光泽,有的一张叶片上疱斑多达几十个,成熟的疱斑表皮破裂,散出白色粉末状物,即病菌孢子囊。
在叶正面则显现黄绿色边缘不明晰的不规则斑,有时交链孢菌在其上腐生,致病斑转呈黑色。
种株的花梗和花器受害,致畸形弯曲肥大,其肉质茎也出现乳白色疱状斑,成为本病重要特征。
此病除为害白菜、萝卜外,还侵染芥菜类、根菜类等十字花科蔬菜。
在温暖地区,寄主全年存在,病菌可以孢子囊借气流传播,完成其周年循环。
白锈菌在0℃~25℃均可萌发,潜育期7~10天。
故此病多在纬度或海拔高的地区和低温年份发病菌重,如内蒙古、吉林、云南此病有上升趋势,在广东一带如遇冬春寒雨天气,本病为害有时也很严重。
在这些地区如低温多雨,昼夜温差大露水重,连作或偏施氮肥,植株过密,通风好及地势低排水不良田块发病重。
防治方法: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进行隔年轮作。
蔬菜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残体,以减少菌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定市山药病害种类及危害特点调查初报 1 2 3 4 5 陈红岩,刘晓芸,齐红茹,王丽萍,袁丽然(1.河北保定市植保植检站,河北保定071051;2.保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保定071051;3.河北蠡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站,河北蠡县071400;4.河北保定市蔬菜技术推广站,河北保定071051;河北安国市农技推广中心,河北安国071200 )摘要2006 年-2008 年,通过调查,基本上摸清了当前全市麻山药生产上发生的病害种类及其危害特点,明确了威胁生产的病害线虫类2 种,叶斑类 4 种,地下部病害 4 种和病毒病。
重要病害是短体线虫病、炭疽病、镰刀菌枯萎病,具有潜在危害性的病害是根结线虫病、镰孢褐腐病、病毒病。
关键词:麻山药;病害;调查;研究山药Dioscorea opposite Thunb.,当地称麻山药是保定市的特色农作物,全市种植面积约9333.3 公顷,涉及10 个县(市)。
山药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由于受土壤条件的限制,轮作倒茬困难,连作种植,导致病害发生普遍并逐年加重,是制约麻山药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
笔者于2006 年-2008年开展了山药病害种类、危害特点的调查,明确了重要病害和潜在的危害性病害,以期为指导山药病害防治提供依据。
1 调查研究方法以蠡县大曲堤山药种植区为重点,结合全市其它种植区域,在其生长期和收获期分别进行定点调查和全面普查,对染病的具有典型症状的植株,采集标本,拍摄照片;在实验室,通过保湿培养,分离培养(常规病组织分离法,在PDA 培养基上分离培养),镜检鉴定。
2 病害种类及发生危害特点2.1 线虫病类2.1.1 短体线虫病病原薯蓣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dioscoreae sp.nov. Yang Chao)⑴是短体线虫属的一个新种。
发生危害特点、短体线虫病又称根腐线虫病,俗称“水疔”“红斑病”。
近年发生普遍,危害严重,一般发病田产量损失在10-30严重的产量损失50左右。
病原线虫只危害麻山药的根状茎,染病的根状茎初期表皮上生少量圆形红褐色小斑点,斑点直径约1-2mm,随着线虫的继续侵染及虫量的增加,病斑数量不断增多,病斑面积逐渐扩大,直径约2-4mm 浅褐色至黑褐色,病斑边缘稍凹陷,剖开皮内病组织呈红褐色,深度约2-4mm。
严重染病者,病斑可连成大片,甚至环绕根状茎,表面有微细龟裂纹。
最后,病部皮色暗褐,凹陷,干裂,作者简介:陈红岩(1963—),男,河北定州市人,推广研究员,主要从事植保技术推广研究工作,E-mail:。
此项工作得到了保定职业技术学院赵来顺老师、河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刘信义研究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汪来发研究员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内部病组织呈褐色干腐状;深度可达0.5-1cm,根状茎变脆,极易折断。
土壤和带线虫种栽是病害的初侵染来源。
连年重茬,线虫虫体数量不断增多,导致病害逐年加重。
沙质土壤适宜线虫的生存、繁殖和侵染危害。
2.1.2 根结线虫病病原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hapla)。
发生危害特点根结线虫病俗称“水痘”,是近年发生的新病害,目前该病仅限于蠡县留史镇东奇庄和西奇庄一带发生,一旦染病危害较大,一般减产80左右。
6 根结线虫只危害麻山药的根状茎及其表面着生的毛根(吸收根)月上中旬即可侵染,染病初期仅个别植株发病,受害根状茎表面的毛根染病,形成球状、棒状或不规则状的瘤状物,瘤状物白色至黄白色;到8 月份,只是病株率和毛根感染数量增加;9 月下旬,病情明显加重,病株率接近100,大部分毛根染病,根状茎上也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瘤状物;10 月下旬,发病已极严重,根状茎上形成大量的瘤状物,相互连接,甚至重叠,成疙瘩状,部分毛根上的瘤状物已变褐坏死,根状茎上的瘤状物也有的坏死并开裂,内部组织变红褐色坏死,甚至大面积腐烂。
2.2 叶斑病类2.2.1 炭疽病病原薯蓣炭疽病菌Coll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 Gloeosporium ⑵pestis Massee Colletotrichum dioscoreae Tehon。
其他中文名称: 胶孢炭疽菌,盘长孢状刺盘孢⑶,薯蓣圆盘孢⑷,薯蓣盘长孢⑸。
发生危害特点炭疽病是麻山药最主要的叶部病害,常造成叶片大量干枯脱落,茎藤和全株枯死,是需要重点防治的病害。
危害叶片及茎蔓,多先从植株下部叶片和上年遗留田间的山药豆萌生的自生苗叶片上发病,渐向中上部茎叶发展。
叶片染病有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症状类型。
急性型病斑:发展快,危害大,叶片上病斑较少,多在叶片与叶柄或叶柄与茎蔓的连接处出现不规则形的黑褐色病斑,很快叶柄病部干缩,呈黑褐色不规则形较大的病斑,叶片干枯。
慢性型病斑:叶片上初期出现暗绿色水浸状小斑点,渐扩大成黑褐色,边缘清晰,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0.2-0.5cm 的病斑,稍凹陷,后期病斑中部呈灰色或灰白色,有不规则的同心轮纹,病斑边缘色暗,外围有黄晕,常多个病斑连成大斑块,病部易穿孔破裂。
茎蔓染病产生圆形、梭形或不规则形黑褐色病斑,病部略下陷或干缩,最后导致病部以上茎蔓及叶片枯死。
若近地面茎基部发病,病斑较大或多斑连接,会引起茎基部腐烂,全株枯死(死秧)。
无论叶片或茎蔓上的病斑内,均可产生散生的黑色小颗粒(分生孢子盘),空气潮湿时病斑产生淡红色粘稠状物(分生孢子团)。
以往有人将茎基部发生黑褐色病斑,造成全株枯死的症状认为是疫病,经我们多次镜鉴和分离培养,查到的均为炭疽病菌,未发现疫霉菌。
炭疽病的发生流行与当年气候条件有极密切的关系,尤其是雨湿状况决定流行的早晚和轻重(见附表)。
附表2006—2008 年度7—9 月份降水与炭疽病流行关系表河北蠡县降水2006 年2007 年2008 年降水量(mm)177.8 59 139.7 7 月份降水次数(次)12 10 12 降水量(mm)46.1 80.7 165.7 8 月份降水次数(次)14 12 14 降水量(mm)13.6 68.5 82.9 9 月份降水次数(次) 3 9 12 流行程度较早轻度流行偏晚中度流行偏晚严重流行2.2.2 斑枯病病原薯蓣壳针孢(Septoria diocoreae)发生危害特点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面生褐色小点,后病斑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大小6-10mm,中央褐色边缘暗褐色,上生黑色小粒点,即分生孢子器。
斑枯病秋季发生普遍,发生较晚,一般不会造成严重危害,结合防治炭疽病可兼治。
2.2.3 褐斑病病原薯蓣叶点霉(Phyllosticta dioscoreae Cooke)。
发生危害特点主要危害叶片,病斑近圆形或椭圆形至不规则形,大小不等,边缘褐色,中部灰褐色至灰白色,斑中生黑色小粒点,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
该病发生普遍,危害性不大,一般结合炭疽病可防治。
2.2.4 灰斑病病原薯蓣色链隔孢(Phaeoramulana dioscoreae )异名薯蓣尾孢(Cercospora dioscoreae)。
发生危害特点危害叶片,叶斑出现在叶片两面,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不等,2-21mm,病斑中心灰白色至褐色,常有2-3 个黑褐色细线轮纹圈,有的四周具有黄色至暗褐色水浸状晕圈,叶背色较浅,湿度大时病斑上生有灰黑色霉层。
一般不会造成较大危害,结合炭疽病可防治。
2.3 地下部病害2.3.1 立枯病(茎腐病)病原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发生危害特点主要危害地中茎,发病初期地中茎上形成黄褐色不规则形病斑,后扩大形成褐色长形病斑,病部凹陷,严重时绕茎一周,茎基部干缩腐烂,致使植株地上茎叶枯萎,湿度大时病斑表面及附近常生有污白色蛛丝状物,并附着有小土粒。
一般作物上的立枯病多只发生在苗期,而麻山药立枯病从苗期到9 月上中旬均可发病。
干旱年份发生轻,雨水多的年份或土壤湿度大的田块发病重。
2.3.2 镰刀菌枯萎病(死藤、死秧)病原薯蓣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um Schl. f. sp. dioscoreaeWellman)。
发生危害特点危害地下茎基部、须根、毛根和根状茎。
茎基部受害出现梭形或不规则形黑褐色病斑,后病斑向四周扩展,茎基呈黑褐色干腐,腐烂部位甚至延及根状茎。
由于茎基部腐烂,导致地上部叶片逐渐黄化、脱落,全株枯萎死亡。
须根和毛根染病,一段和整条呈黑褐色腐烂。
根状茎染病后,多以皮孔为中心,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褐色病斑,剖视内部病组织亦呈黑褐色干腐,一般深度不超过0.5cm,严重时根状茎上布满黑褐色病斑,甚至整个腐烂。
该病一般在 6 月开始发生,麻山药全生育期均可受害,贮藏期间条件适宜时病害可继续扩展。
高温多雨,地势低洼,土壤潮湿条件下发病重。
该病发生较普遍,危害重,是麻山药上需要加强防治的重要病害之一。
2.3.3 镰孢褐腐病(褐色腐败病)病原腐皮镰孢,又称茄病镰孢(Fusarium solani)。
发生危害特点危害根状茎,形成大面积不规则形黄褐色病斑,内部软腐,切开可见褐变腐烂的部分常较外部病斑大且深。
严重者整个根状茎全部腐烂。
雨水多年份发病重,土壤潮湿,土壤粘重地块发病重。
目前该病仅局部区域个别地块发生严重,一般田块偶见发病。
一旦发病,损失大且不易防治。
2.3.4 黑痣病(黑皮病)为首次发现尚未见报道的新病害。
2006 年麻山药收获期病害调查时,在大曲堤村个别地块上发现。
病原甘薯毛链孢,又称甘薯黑痣串孢霉(Monilochactes infascans)。
发生危害特点麻山药黑痣病与甘薯上的黑痣病症状相同。
主要危害根状茎,表皮发生浅褐色至黑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小斑点,往往许多小斑点密集在一起连成一片,严重的病部面积可占根状茎的1/3 至2/3。
病重时,病斑硬化,表面产生微细龟裂,根状茎逐渐失水干缩。
病斑仅限于表皮,不深入内部组织,对产量影响不大,但影响外观品质和商品价值。
2.4 病毒病类除表现花叶,斑驳,坏死环斑,沿脉变色,矮缩,皱缩,小叶等常见症状外,有的表现为“虎皮”的系统症状,特征是叶背密生细小的无明显界限的红褐色斑常连片,看似虎皮。
病斑一般仅在下表皮,不穿透叶正面,叶表面仅表现色淡,呈黄绿色。
病株由下而上系统发展,造成植株早衰,提早黄化枯死。
田间病毒病株率一般在30左右,其中“虎皮”类型病株占总病株的5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