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2016高考全国卷1理综化学含答案及解析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

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B、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

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

D、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

【答案】D

【解析】A、蚕丝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灼烧时会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人造纤维由纤维素改性得到,灼烧时有刺激性气味,可由此区分二者,故A正确。

B、食用油反复加热,碳链会变成环状,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故B正确。

C、加热、强酸碱、重金属盐均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因此加热可杀死流感病毒,故C正确。

D、医用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75%,工业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故D错误。

因此,本题选D。

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 A

B、1 mol N2与4 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 A

C、1 mol 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 A

D、标准状况下,2.24L 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 A

【答案】A

【解析】

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2-甲基丁烷也称为异丁烷

B、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

C、C4H9Cl有3种同分异构体

D、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B

【解析】

10.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

C、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

D、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

【答案】C

【解析】

11.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2SO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cd均为离子交换

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 +和SO 42–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通电后中间隔室的SO 42–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 增大

B 、该法在处理含Na 2SO 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 和H 2SO 4产品

C 、负极反应为2H 2O – 4e –==O 2 + 4H +,负极区溶液pH 降低

D 、当电路中通过1 mol 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mol 的O 2生成 【答案】B

【解析】直流电作用下电解硫酸钠溶液,由于钠离子与硫酸根在水溶液中均不放电,因此其本质为

电解水。

A 、电流从正极流出,负极流入,SO 42–为阴离子,其移动方向应与电流相反,因此SO 42–

向正极区(阳极)移动。正极区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222H O 4O 4H e -+

-===+↑,

则正极附近酸性增强,pH 下降。故A 项错误。

B 、负极区(阴极)的电极反应为22

2H O 2===H 2OH e -

-++↑,剩余OH -,中间区域的Na +迁移到负极区,得到NaOH ;正极区的电极反应为222H O 4O 4H e -+

-===+↑,余下H +,中

间区域的24SO -

迁移到正极区,得到H 2SO 4,故B 项正确。

C 、负极区发生还原反应:222H O 2H 2OH e --

+===+↑,负极附近碱性增强,pH 升高,故C

错误。

D 、由正极区的电极反应可知,转移电子与产生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因此转移1mol

电子时会有0.25mol 氧气生成,故D 项错误。 因此,本题选B 。

12.298K 时,在20.0mL 1

0.10mol L -⋅氨水中滴入1

0.10mol L -⋅的盐酸。溶液的pH 与所加盐酸的体积

关系如图所示。已知1

0.10mol L -⋅氨水的电离度为1.3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

B 、M 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0mL

C 、M 点处的溶液中()()()()++4NH Cl =H =OH c =c c c --

D 、N 点处的溶液中pH <12 【答案】D

【解析】A 、向氨水当中滴加稀盐酸,两者等物质的量反应,产物为4NH Cl ,其溶液显酸性,应选

择在酸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如甲基橙的变色范围为3.1~4.4。而酚酞的变色范围是8.2~10.0,在碱性范围内变色,不能作为该滴定的指示剂,故A 项错误。

B 、盐酸体积为20mL 时恰好反应生成4NH Cl ,4232NH H O

NH H O H +

++⋅+导致其溶液pH

小于7,而M 点处pH=7,故B 项错误。 C 、因为溶液

pH=7,所以71

(H )=(OH )=10mol L c c +---⋅,又由于电荷守恒

4(H )(N H )=(O H )(C l )c c

c c ++--++,可得4(NH )=(Cl )c c +-,二者浓度约为1

0.05mol L -⋅,远大于

7110mol L --⋅,故C 错误。

D 、若开始时pH 为12,则21

(OH )10mol L c ---=⋅,此时对应氨水的电离度为10%,由于题

中给出氨水电离度为1.32%,远低于10%,则pH 应小于12,故D 正确。 因此,本题选D 。

13.短周期元素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 p r 、、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n 是

元素Z 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q 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0.011mol L -⋅r 溶液的pH 为2,s 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的大小W X >Y C 、Y 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液态 D 、X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答案】C

【解析】Z 的单质n 为黄绿色气体,n 为2Cl ,因此Z 为氯元素。1

0.01mol L -⋅r 的水溶液pH 值为2,

说明r 为一元强酸。2Cl 与p 在光的条件下反应得到r 以及难溶于水的混合物s ,因此p 为烷烃(如4CH ),r 为HCl ,s 为发生取代反应后的有机混合物。2Cl 与m 反应可得HCl 以及具有漂白性的q ,可知m 为2H O ,q 为HClO 。综上,W 、X 、Y 、Z 分别为H 、C 、O 、Cl 。 A 、原子半径大小排序为H

的原子半径是所有原子中最小的),故A 错误。 B 、元素非金属性中O>C ,即Y>X ,故B 错误。

C 、Y 为氧元素,其氢化物为2H O 或22H O ,常温下均为液态,故C 正确。

D 、X 为碳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碳酸,是弱酸,故D 错误。 因此,本题选C 。

26. (14分)

氮的氧化物(NO x )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3NH 将NO x 还原生成

2N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3NH 与2NO 反应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氨气的制备

①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

(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2)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

将上述收集到的3NH 充入注射器X 中,硬质玻璃管Y 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2NO (两端用夹子

12K K 、夹好)。

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