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必修1《25_自由落体运动》同步练习卷(有答案)
新人教版必修1《2.5 自由落体运动》同步练习卷(1)一、水平测试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静止开始下落的物体不一定做自由落体运动B.若空气阻力不能忽略,则一定是重的物体下落得快C.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D.满足速度跟时间成正比的下落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2.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大的物体自由下落时的加速度大B.从水平面飞行着的飞机上释放的物体将做自由落体运动C.雨滴下落的过程是自由落体运动D.从水龙头上滴落的水滴的下落过程,可近似看做自由落体运动3.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它是竖直向下、v0=0、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 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3:5C.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 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D.从开始运动起下落4.9 m、9.8 m、14.7 m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2:34. 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如图所示中的四幅图中表示其速度-时间图像的是()A. B. C. D.5.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唐代诗人李白描写庐山瀑布的佳句.某瀑布中的水下落的时间是4s,若把水的下落近似简化为自由落体,g取10m/s2,则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A.瀑布高度大约是80mB.瀑布高度大约是10mC.瀑布高度大约是1000mD.瀑布高度大约是500mA.它们间的距离保持不变B.它们间的距离不断减小C.它们间的速度之差不断增大D.它们间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7. 物体从离地面45m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g取10m/s2),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3 s后落地B.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20 m/sC.物体在落地前最后1 s内的位移为25 mD.物体在整个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20 m/s8. 物体自楼顶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落到地面的速度为v.在此过程中,物体从楼顶落到楼高一半处所经历的时间为()A.v 2B.v2gC.√2v2gD.(2−√2)v2g9. 一石块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地面.把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分为相等的三段,如果它在第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是1.2m,那么它在第三段时间内的位移是()A.1.2mB.3.6mC.6.0mD.10.8m10.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自由落体运动是v0=0的变加速直线运动B.满足xⅠ:xⅠ:xⅠ:…=1:3:5:…的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C.自由落体运动自开始下落的相等时间的位移一定满足xⅠ:xⅠ:xⅠ:…=1:3:5:…D.质量大的物体自由落体加速度大二、填空题如图所示,竖直悬挂一根长15m的杆,在杆的下方距杆下端5m处有一观察点A,当杆自由下落时,从杆的下端经过A点时开始计时。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同步练习题及答案题号 一、选择题二、填空题三、实验,探究题四、计算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11、取一根长2 m 左右的细线,5个铁垫圈和一个金属盘.在线的一端系上第一个垫圈,隔12 cm 再系一个,以后每两个垫圈之间的距离分别为36 cm 、60 cm 、84 cm ,如图所示,站在椅子上,向上提起线的另一端,让线自由垂下,且第一个垫圈紧靠放在地面上的金属盘内.松手后开始计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则第2、3、4、5各垫圈 ( ) A .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越来越大 B .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相等C .依次落到盘上的速率关系为1∶2∶3∶4D .依次落到盘上的时间关系为1∶(-1)∶(-)∶(2-)12、在一高度处同时释放一片羽毛和一个玻璃球,玻璃球先于羽毛到达地面,其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A .它们的重量不等B .它们的密度不等C .它们的材料不同D .它们所受空气阻力的影响不同13、近年来测重力加速度g 值的一种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
具体做法是: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O 点向上抛小球又落至原处所用时间为t 2,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 点高h 的B 点,小球离开B 点至又回到B 点所用时间为t 1,测得t 1、t 2、h ,则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 )A .B .C .D .14、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从而创造了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利用斜面实验主要是考虑到( )A.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速度B. 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时间C. 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D. 斜面实验可以通过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落体的运动规律 二、填空题 22、自由下落的物体,从 H 高处自由下落,当物体的运动速度是着地速度的一半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23、物体自由下落的总时间是6s ,若取g = 10m /s2,则下落的高度是_________m ,它在0~2s 内下落的高度是_________m ,在2~4s 内下落的高度是________m ,在4~6s 内下落的高度是_________m 。
2.4 自由落体运动(同步练习)(附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必修第一册
2.4 自由落体运动(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初速度为零、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B.仅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叫作自由落体运动C.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才是自由落体运动D.当空气阻力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的运动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2.在真空中,将苹果和羽毛同时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下列频闪照片中符合事实的是()A B C D3.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变化得越来越快B.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 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4∶9C.第1 s末、第2 s末、第3 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D.物体的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大4.(2022·辽宁大连市高一检测)跳水运动员训练时从离水面5 m高跳台双脚朝下自由落下,某同学利用手机的连拍功能,拍摄了多张照片。
从其中两张连续的照片中可知,运动员双脚离水面的实际高度分别为4.2 m和1.8 m。
由此估算手机连拍时间间隔最接近下列哪个数值() A.0.1 s B.0.2 sC.0.3 s D.0.4 s5.一条悬链长5.6 m,从悬点处断开,使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
则整条悬链通过悬点正下方12.8 m处的一点所需的时间是(g取10 m/s2)()A.0.3 s B.0.4 sC.0.7 s D.1.2 s6.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是标量,且g=9.8 m/s2B.物体刚开始下落时,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C.下落过程中,物体速度每秒增加9.8 m/sD.下落开始连续三个两秒内的位移之比是1∶4∶97.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它的前一半位移和后一半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A.1∶2 B.2∶1C.1∶(2+1) D.(2+1)∶18.一物体从H 高处自由下落,经时间t 落地,则当它下落t 2时,离地面的高度为( ) A .H 2 B .H 4 C .34H D .32H 9.(多选)(2022·山西忻州检测)下列关于自由落体运动及重力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竖直向下的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B .熟透的苹果从树枝开始自由下落的运动可被视为自由落体运动C .相同地点,轻、重物体的g 值一样大D .g 值在赤道处大于在北极处10.拿一个长约1.5 m 的玻璃筒,一端封闭,另一端有开关,把金属片和小羽毛放到玻璃筒里,把玻璃筒倒过来,观察它们下落的情况,然后把玻璃筒里的空气抽出, 再把玻璃筒倒立过来,再次观察它们下落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玻璃筒充满空气时,金属片和小羽毛下落一样快B .玻璃筒充满空气时,金属片和小羽毛均做自由落体运动C .玻璃筒抽出空气后,金属片和小羽毛下落一样快D .玻璃筒抽出空气后,金属片比小羽毛下落快11.(多选)(2022·江西临川二中高一上期末)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同时从离地高度为2H 和H 的位置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甲的质量是乙质量的2倍,则( )A.甲落地的时间是乙落地时间的2倍B.甲落地时的速率是乙落地时速率的2倍C.甲、乙落地之前,二者之间的竖直距离保持不变D.甲、乙落地之前,加速度不断增大12.(2021·河北衡水一中高一9月检测)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2.5自由落体运动同步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2.5自由落体运动同步训练一、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满足题意)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考虑空气阻力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B.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不受任何外力作用C.被运动员推出去的铅球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D.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秋日,树叶纷纷落下枝头,其中有一片梧桐叶从高为5 m的枝头自静止落至地面,所用时间可能是(g取10 m/s2)()A.0.1 s B.0.5 s C.1 s D.2 s3.某学校的地理课外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考察某一竖直天坑时,从天坑口静止释放一石头并开始计时,经2s听到石头落到天坑底部的声音,由此可知该天坑深约为(不计声音传播时间,重力加速度g取10m/s2)()A.10m B.20m C.30m D.40m4.1991年5月11日的《北京晚报》曾报道了这样一则动人的事迹:5月9日下午,一位4岁小男孩从高15层的楼顶坠下,被同楼的一位青年在楼下接住,幸免于难,设每层楼的高度为3m,这位青年从他所在的地方到楼下需要的时间是1.3s,则该青年要接住孩子,至多允许他反应的时间是(g=10m/s2)( )A.3.0B.1.7C.0.4D.1.35.从楼顶上每隔时间t掉下一个水滴(不计阻力),当第4个水滴开始下落时,第1个、第2个、第3个水滴离开楼顶的距离之比S1:S2:S3为()A.9:4:1B.3:2:1C.5:3:1D.4:2:16.一石块由高出地上方H处自由下落,当它的速度大小等于着地时速度一半时,它距地面的高度为()A.14H B.34H C.12H D.38H7.如右图所示,A、B两小球用长为L的细线连接悬挂在空中,A距湖面高度为H,释放小球,让它们自由落下,测得它们落水声相差Δt。
如果球A距湖面的高度H减小,则Δt将()A .增大B .不变C .减小D .无法判断8.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上升第一个4H 所用的时间为t 1,第四个4H 所用的时间为t 2.不计空气阻力,则21t t 满足A .1<21t t <2B .2<21t t <3C .3<21t t <4D .4<21t t <5 9.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造成全球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
2.4 自由落体运动-同步练习(含解析)—【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机构 )
2.4 自由落体运动-同步练习(含解析)一、单选题1.从同一高度以不同的速度同时水平抛出两个质量不同的石子,不计空气阻力,则()A. 初速度大的先落地B. 质量大的先落地C. 两个石子同时落地D. 无法判断2.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
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与1位置相距()A. dB.C.D.3.据分析,著名足球明星C罗曾在某次头球破门时重心上升了71cm,估算此次头球破门时C罗离地的时间应为()A. 0.75sB. 0.38sC. 0.27sD. 0.54s4.两物体在不同高度自由下落,同时落地,第一个物体下落时间为,第二个物体下落时间为,当第二个物体开始下落时,两物体相距()A. B. C. D.5.一物体以足够大的初速度做竖直上抛运动,在上升过程的最后1 s初的瞬时速度的大小和最后1 s 内的位移大小分别是(g取10 m/s2)( )A. 10 m/s,10 mB. 10 m/s,5 mC. 5 m/s,5 mD. 由于不知道初速度的大小,故无法计算6.将一个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0.8 s末物体的速度大小为8 m/s,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在3.2 s末回到抛出点B. 0.8 s时物体的运动方向可能向下C. 物体的初速度为20 m/sD. 0.8 s时物体可能位于抛出点下方7.为了验证平抛运动的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水平抛出,同时B球被松开,自由下落,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球的质量应相等B.两球应同时落地C. 只做一次实验就可以得出结论D. 实验也能说明A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8.长为0.95m的竖直杆下端距离一竖直隧道口为1.25m,若这个隧道长为5m,让这根杆自由下落,则它通过隧道的时间为(g=10m/s2)()A. 0.5sB. 0.7sC. 0.9sD. 1.2s二、多选9.距水平地面高为2h处由静止释放一物体,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距离地面高为h时的速度大小为、经历的时间为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落地的速度大小为B. 物体落地的速度大小为C. 物体从刚释放到刚落地的时间为D. 物体从刚释放到刚落地的时间为10.在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上,中国选手王宇以2.30m的成绩获得跳高冠军。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试题答案及解析1.(13分)某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直到距离地面125m处打开降落伞.伞张开后,他以14.3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速度为5m/s.求:(1)伞张开时运动员的速度;(2)运动员离开飞机时离地面的高度;(3)设跳伞运动员及伞的总质量为80kg,求跳伞运动员下落过程中运动员和降落伞整体所受的阻力.(g=10m/s2)【答案】(1)60m/s (2)305m (3)1944N【解析】⑴设伞张开时运动员的速度为v,对运动员减速过程应用(2分)(2分)⑵从运动员离开飞机到打开降落伞运动员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的高度为h1由v2=2gh1(2分)得: (2分)运动员离开飞机时离地面的高度为H=h1+h2=180m+125m=305m (1分)⑶跳伞运动员下落过程中运动员和降落伞整体受重力及空气阻力由牛顿第二定律:mg-Ff=ma (2分)则:Ff=m(g-a)=80×(10+14.3)N=1944N (2分)【考点】本题考查运动学关系、自由落体运动和牛顿第二定律。
2.如图甲所示,两位同学根据课本提示的方法,利用自由落体运动做反应时间的测量。
如图乙所示,A点是开始时受测人手指的位置,B点是结束时受测人手指的位置,则受测人的反应时间大致为:A.0.6s B.0.5s C.0.4s D.0.3s【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在受测人的反应时间内直尺下落的高度为:,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得:,解之得:,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意在考查考生灵活运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3.(7分)小张利用高中学过的物理知识探测“深井”的深度。
他向“深井”丢下一块石块(有安全措施),同伴记录时间,经1.0秒,听到石块落底的声音。
若不计石块的初速度和声音回传时间的影响,重力加速度取10m/s2,试估算“深井”的深度。
【答案】5m【解析】可将石块的运动看成自由落体运动(3分)则由 h=gt2/2(2分)得“深井”估计深度为H估=5m(2分)【考点】自由落体运动4.让一轻一重两个石块同时从同一高处自由下落,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关于两石块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的石块落得快,先着地B.在着地前的任一时刻,两石块具有相同的位移C.在着地前的任一时刻,两石块具有相同的速度D.两石块在下落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等【答案】BCD【解析】因忽略空气阻力,所以两石块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又从同一高度下落,运动性质和过程完全相同,所以不仅同时落地,而且任意时刻,丙石块所处高度、速度都相同,下落时间和位移相同,所以平均速度相同,所以选项A错误,BCD正确;【考点】自由落体运动5.(16分)两个物体用长L=9.8 m的细绳连接在一起,从同一高度以1 s的时间差先后自由下落,当绳子拉紧时,第二个物体下落的时间是多少? (g取9.8 m/s2,并且物体的高度足够高)【答案】0.5s【解析】设当绳子拉紧时,第二个物体下落的时间为t,则第二个物体下落的高度为:①此时第一个物体下落的高度为:②其中h1-h2=L③①②③式联立得,t=0.5 s.【考点】本题考查自由落体运动。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专题练习题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专题练习题1.(多选)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初速度为零的竖直向下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B.只在重力作用下的竖直向下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C.自由落体运动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相等D.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解析选项A中,竖直向下的运动,有可能受到空气阻力或其他力的影响,下落的加速度不等于g,这样就不是自由落体运动,选项B中,物体有可能具有初速度,所以选项A、B错误;选项C中,因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由加速度的概念a 可知,Δv=gΔt,所以若时间相等,则速度的变化量相等,故选项C正确;选项D可=ΔvΔt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判定是正确的。
答案CD2.(多选)下列关于重力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加速度g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B.在地球上不同地方,g的大小是不同的,但差别不大C.在地球上同一地点,轻石块与重石块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相同的D.纬度越低的地方,重力加速度g值越小解析重力加速度是矢量,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地球上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相同的,地球上不同地方g的大小是不同的,但差别不大,纬度越低的地方,g值越小,故正确答案为B、C、D。
答案BCD3.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就叫做自由落体运动B.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不受任何作用力的运动C.从静止开始下落的小钢球,因受空气阻力作用,不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D.从树上落下的树叶,因受空气阻力作用,不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解析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初速度为0;只受重力作用,选项A、B错误。
从静止下落的小钢球,所受空气阻力远小于重力,可看成自由落体运动;从树上落下的树叶,所受空气阻力较大,不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选项C错误,D正确。
答案 D4.一个石子从高处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在第1 s内的位移大小是s,则它在第3 s内的位移大小是()A.3s B.5sC.7s D.9s解析石子做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 s、第2 s、第3 s内的位移之比为1∶3∶5,已知石子在第1 s内的位移大小是s,则它在第3 s 内的位移大小是5s,B正确。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练习题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练习题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练习题1、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A.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m/sB.小球第一次反弹初速度的大小为3m/sC.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0.45mD.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1.25m答案解析:由图可知物体下落时速度越来越大,其最大的速度为5m/s.故A正确.当小球的速度为负数时表示物体反弹,故反弹的初速度大小为3m/s.故B 正确.当小球的速度再次为0时,小球反弹到最高点,故小球反弹的最大高度为h= 3×(0.8-0.5) 2 =0.45m 故C正确D错误.故选A、B、C.2、下列能正确反映自由落体运动过程的是()答案解析:A.自由落体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其速度应是从零开始均匀增加的;而在v-t图象中这样的运动图象应为过原点的倾斜的直线,故A错误,B正确;C.C图象也是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图象,只是速度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若规定向上为正,则可用C图象表示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故C正确;D.在s-t图象中,匀变速直线运动是抛物线,故D错误;故选BC.3、小球在t=O时刻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A.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m/sB.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3m/sC.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mD.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为1.25m答案解析:A、B由图可知:0-0.5s内物体在下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越来越大,其最大的速度为5m/s.故A正确.B错误.C、D当小球的速度为负数时表示小球反弹,则知0.5-0.8s内小球在反弹上升,反弹的初速度大小为3m/s.根据“面积”表示位移,得知故小球反弹的最大高度为h= 1 2 ×(0.8-0.5)×3m=0.45m.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4、在图中,可以表示两个作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同时落地的v-t图是()答案解析:A、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为0.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图线1有初速度.故A、B错误.C、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相同,都为g,所以图线斜率相等.故C错误.D、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为0.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加速度相同,所以图线的斜率相等,同时落地,知在同一时刻落地.故D正确.故选D.5、物体由静止起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以下关于物体相对于地面的重力势能与下落速度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答案解析: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机械能守恒,所以EP=E-1/2mv2,所以势能与速度的图象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所以C 正确;故选C.6、在空间某一点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分别竖直上抛、竖直下抛、水平抛出质量相等的小球,不计空气阻力,经过相等的时间(设小球均未落地)()A.做竖直下抛运动的小球加速度最大B.三个小球的'速度变化相等C.做平抛运动的小球速度变化最小D.做竖直下抛的小球速度变化最小答案解析:A、三个球都只受重力,加速度都是重力加速度,所以三个球的加速度是相同的.故A错误.B、C、D三个球运动时间相同,重力的冲量相同,质量相等,根据动量定理I合=m△v得知,三个小球的速度变化相等.故B正确,CD错误.故选B7、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质量的3倍,它们在同一高度同时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比乙先着地B.甲比乙的加速度大C.甲与乙同时着地D.甲与乙加速度一样大答案解析:CD8、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先后自由下落,甲比乙先下落3s,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甲相对乙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B.两物落地之前总保持45m的距离C.两物体的距离越来越小D.两物体的距离越来越大答案解析:A、设乙运动的时间为t,则甲运动时间为t+3,则两球的相对速度v=g (t+3)-gt=3g,所以甲相对乙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则两球的距离S= 1/2 g(t+3)2- 1/2 gt2=3gt+ 9/2 g可见,两球间的距离随时间推移,越来越大.故B错误.C、由B得分析可知C错误;D、由B得分析可知D正确.故选AD.9、某物体从10m高处自由下落,第一秒末的速度为[ ]A.5m/sB.15m/sC.10m/sD.1m/s答案解析:C10、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的物体的g值大B.同一地点,轻重的物体的g值一样大C.g值在赤道处大于在北极处D.g的值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样大答案解析:B11、在轻绳的两端各栓一个小球,一人用手拿着上端的小球站在三楼的阳台上,放手让小球自由下落,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t。
2.4 自由落体运动同步练习—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2.4自由落体运动一、选择题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由落体运动是竖直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重力加速度g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通常计算中g取9.8m/s2C.物体开始下落时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D.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2.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研究物体变速运动规律时,做了著名的“斜面实验”,他测量了铜球在较小倾角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发现铜球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且铜球加速度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增大,于是他对大倾角情况进行了合理的外推,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A.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C.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D.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即惯性3.一物体以足够大的初速度做竖直上抛运动,在上升过程的最后1s初的瞬时速度的大小和最后1s内的位移大小分别是(g取10m/s2)( )A.10m/s,10mB.10m/s,5mC.5m/s,5mD.由于不知道初速度的大小,故无法计算4.某人从井口静止释放一颗小石子,不计空气阻力,为表示小石子落水前的运动,下列四幅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5.关于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g=10m/s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自由落体运动是竖直向下的v0=0、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内,物体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3∶5C.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末,物体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D.物体从开始运动到距下落点5m、10m、15m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2∶36.某同学为了测出井口到井里水面的深度,让一个小石块从井口落下,经过2s后听到石块落到水面的声音,则井口到水面的深度为(不考虑声音传播所用的时间,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A.10mB.40mC.30mD.20m7.一物体从离地h高处自由下落,经过时间t落地,则当它下落时,离地的高度为( )A.hB.hC.hD.h8.一种“傻瓜”相机的曝光时间是固定不变的.为了估测相机的曝光时间,有位同学提出了下述实验方案:他从墙面前某点,使一个小石子自由落下,对小石子照相,得到如图的照片,由于小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一条模糊的径迹AB ,已知每块砖的平均厚度约为6cm ,且下落起点到A 点距离竖直距离约1.8m ,从这些信息估算该相机的曝光时间最接近于( )A.0.2sB.0.6sC.0.02sD.0.008s9.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的过程是这样的:让水龙头的水一滴一滴地滴在其正下方的盘子里,调整水龙头,让前一滴水滴到盘子里听到声音时,后一滴水恰离开水龙头,测出n 次听到水击盘声的总时间t ,用刻度尺量出水龙头到盘子的高度差为h ,即可算出重力加速度,设人耳能区别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s ,已知声速为340m/s ,则( )A.水龙头距人耳的距离至少为34mB.水龙头距盘子的距离至少为34mC.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D.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10.A 、B 两物体,A 处在h 高度处,B 处在2h 高度处,当B 自由下落到与A 相同高度时,A 也开始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 )A.两物体同时落地B.两物体落地时速度相同C.第一阶段B 相对于A 匀加速靠近D.第二阶段B 相对于A 匀加速远离11.甲球所受的重力是乙球的5倍,甲、乙分别从高H 和2H 处同时自由落下(H 足够大)。
高中自由落体练习题(含详解答案)
1、取一根长2 m左右的细线,5个铁垫圈和一个金属盘。
在线的一端系上第一个垫圈,隔12 cm再系一个,以后每两个垫圈之间的距离分别为36 cm、60 cm、84 cm,如图3所示,站在椅子上,向上提起线的另一端,让线自由垂下,且第一个垫圈紧靠放在地面上的金属盘内。
松手后开始计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则第2、3、4、5各垫圈( )图3A.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越来越大B.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相等C.依次落到盘上的速率关系为1∶∶∶2D.依次落到盘上的时间关系为1∶(-1)∶(-)∶(2-)2、为了研究蹦床运动员跃起的高度,可在弹性网上安装压力传感器,利用传感器记录运动员运动过程中对弹性网的压力大小,并由计算机作出压力—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运动员在空中运动时可视为质点,则可依据传感器描绘的F—t图象估算出运动员跃起的最大高度为(g取10m/s2)A.1.5m B.1.8m C.5.0mD.7.2m3、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m甲∶m乙 = 5∶1,甲从高H处自由落下的同时乙从2H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在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二者速度相等B.甲落地时,乙距地面的高度为HC.甲落地时,乙的速度的大小为D.甲、乙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1∶24、小球从靠近竖直砖墙的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方法拍摄的小球位置如图中1、2、3和4所示。
已知连续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
由此可知小球A.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约为B.经过位置3时的瞬时速度大小约为C.经过位置4时的瞬时速度大小约为D.从位置1到4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5、在地质、地震、勘探、气象和地球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中,需要精确的重力加速度g值,g值可由实验精确测定。
近年来测g值的一种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它是将测g归于测长度和时间,以稳定的氦氖激光的波长为长度标准,用光学干涉的方法测距离,以铷原子钟或其他手段测时间,能将g值测得很准,具体做法是: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O点向上抛小球又落至原处的时间为T2,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点高H的P点,小球离开P点至又回到P点所用的时间为T1,测得T1 、T2和H,可求得g等于A. B. C. D.6、在反恐演习中,中国特种兵进行了飞行跳伞表演。
自由落体运动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同步练习题及答案题号一、选择题二、填空题三、实验,探究题四、计算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11、取一根长2 m 左右的细线,5个铁垫圈和一个金属盘.在线的一端系上第一个垫圈,隔12 cm再系一个,以后每两个垫圈之间的距离分别为36 cm、60 cm、84 cm,如图所示,站在椅子上,向上提起线的另一端,让线自由垂下,且第一个垫圈紧靠放在地面上的金属盘内.松手后开始计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则第2、3、4、5各垫圈 ( )A.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越来越大B.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相等C.依次落到盘上的速率关系为1∶2∶3∶4D.依次落到盘上的时间关系为1∶(-1)∶(-)∶(2-)12、在一高度处同时释放一片羽毛和一个玻璃球,玻璃球先于羽毛到达地面,其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A.它们的重量不等B.它们的密度不等C.它们的材料不同D.它们所受空气阻力的影响不同13、近年来测重力加速度g值的一种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
具体做法是: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O点向上抛小球又落至原处所用时间为t2,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点高h的B点,小球离开B点至又回到B点所用时间为t1,测得t1、t2、h,则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 B. C.D.14、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从而创造了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利用斜面实验主要是考虑到()A.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速度B. 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时间C. 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D. 斜面实验可以通过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落体的运动规律二、填空题22、自由下落的物体,从H 高处自由下落,当物体的运动速度是着地速度的一半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23、物体自由下落的总时间是6s,若取g= 10m /s2,则下落的高度是_________m,它在0~2s内下落的高度是_________m,在2~4s内下落的高度是________m,在4~6s内下落的高度是_________m。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二章 2.5自由落体运动练习题-word版含解析答案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5自由落体运动练习题一、单选题1.将一物体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又落回抛出点,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时间相等、位移相同B. 物体到达最高点时,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C. 整个过程中,任意相等时间内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均相同D. 竖直上抛的初速度越大(v0>10m/s),物体上升过程的最后1s时间内的位移越大2.以h表示在时间t内下落的高度,以v表示经时间t后下落物体的速度,则下列各图中,能大致正确反映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是()A. B. C. D.3.取一根长2m左右的细线,5个铁垫圈和一个金属盘.在线下端系上第一个垫圈,隔12cm再系一个,以后垫圈之间的距离分别为36cm、60cm、84cm,如图所示,站在椅子上,向上提起线的上端,让线自由垂下,且第一个垫圈紧靠放在地上的金属盘.松手后开始计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则第2、3、4、5个垫圈()A. 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越来越大B. 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相等C. 依次落到盘上的速率关系为1:√2:√3:2D. 依次落到盘上的时间关系为1:(√2−1):(√3−√2):(2−√3)4.关于自由落体运动及重力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竖直向下的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B. 熟透的苹果从树枝开始自由下落的运动可被视为自由落体运动C. 同一地点,轻重物体的g值可能不一样大D. g值在两极处小于在赤道处5.一同学在三楼窗口外以相同的速率v抛出甲、乙两个物体,甲被竖直上抛,乙被竖直下抛,这两个物体落地时间相差是△t1;如果该同学在五楼窗口外同样以相同的速率v抛出丙、丁两个物体,丙被竖直上抛,丁被竖直下抛,这两个物体落地时间相差是△t2,不计空气阻力,则()A. △t1=△t2B. △t1<△t2C. △t1>△t2D. 无法比较6.高空坠物会对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害,如果一只花盆从45m高处的阳台意外坠落,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10m/s2,则花盆落到地面所需时间为()A. 1sB. 3sC. 5sD. 7s7.滴水法的重力加速度的过程是这样的:让水龙头的水一滴一滴的地滴在其正下方的盘子里,调整水龙头,让前一滴水滴到盘子而听到声音时后一滴水恰离开水龙头,测出n次听到水击盘子的总时间为t,用刻度尺量出龙头到盘子的高度差为h,即可算出重力加速度,设人耳能区分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秒,声速为340m/s,则()A. 水龙头距人耳的距离至少为34米B. 水龙头距盘子的距离至少为34米C. 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2n2ℎt2D. 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2ℎ(n−1)2t28.自高为H的塔顶自由落下A物的同时B物自塔底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且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A物体和B物体的加速度都为g,方向竖直向下。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2.5自由落体运动同步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2.5自由落体运动同步训练一、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满足题意)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考虑空气阻力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B.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不受任何外力作用C.被运动员推出去的铅球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D.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秋日,树叶纷纷落下枝头,其中有一片梧桐叶从高为5 m的枝头自静止落至地面,所用时间可能是(g取10 m/s2)()A.0.1 s B.0.5 s C.1 s D.2 s3.某学校的地理课外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考察某一竖直天坑时,从天坑口静止释放一石头并开始计时,经2s听到石头落到天坑底部的声音,由此可知该天坑深约为(不计声音传播时间,重力加速度g取10m/s2)()A.10m B.20m C.30m D.40m4.1991年5月11日的《北京晚报》曾报道了这样一则动人的事迹:5月9日下午,一位4岁小男孩从高15层的楼顶坠下,被同楼的一位青年在楼下接住,幸免于难,设每层楼的高度为3m,这位青年从他所在的地方到楼下需要的时间是1.3s,则该青年要接住孩子,至多允许他反应的时间是(g=10m/s2)( )A.3.0B.1.7C.0.4D.1.35.从楼顶上每隔时间t掉下一个水滴(不计阻力),当第4个水滴开始下落时,第1个、第2个、第3个水滴离开楼顶的距离之比S1:S2:S3为()A.9:4:1B.3:2:1C.5:3:1D.4:2:16.一石块由高出地上方H处自由下落,当它的速度大小等于着地时速度一半时,它距地面的高度为()A.14H B.34H C.12H D.38H7.如右图所示,A、B两小球用长为L的细线连接悬挂在空中,A距湖面高度为H,释放小球,让它们自由落下,测得它们落水声相差Δt。
如果球A距湖面的高度H减小,则Δt将()A .增大B .不变C .减小D .无法判断8.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上升第一个4H 所用的时间为t 1,第四个4H 所用的时间为t 2.不计空气阻力,则21t t 满足A .1<21t t <2B .2<21t t <3C .3<21t t <4D .4<21t t <5 9.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造成全球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
高一物理寒假作业同步练习题自由落体运动含解析
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1)条件:初速度为_____,只受_______作用.(2)性质:是一种________的匀加速直线运动,a=g.(3)公式:gh v gt x gt v t t 2,21,22=== 【答案】零、重力、初速为零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1。
下列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 从竖直上升的热气球吊篮中掉下的物体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C. 在空气中下落的雪花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D. 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必定是自由落体运动 【答案】A 【解析】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从静止开始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无关,是常量。
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有两点:一是初速度为零;二是物体只受重力,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
【解答】A 。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 正确;B .从竖直上升的热气球吊篮中掉下来的物体具有向上的初速度,所以不是自由落体运动,故B错误;C.在空气中下落的雪花受到的空气阻力不能忽略不计,不是自由落体运动,故C错误;D。
只在重力作用下但初速度不为零的运动不是自由落体运动,故D错误.2.拿一个长约1.5m的玻璃筒,一端封闭,另一端有开关,把金属片和小羽毛放到玻璃筒里。
把玻璃筒倒立过来,观察它们下落的情况,然后把玻璃筒里的空气抽出,再把玻璃筒倒立过来,再次观察它们下落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玻璃筒充满空气时,金属片和小羽毛下落一样快B. 玻璃筒充满空气时,金属片和小羽毛均做自由落体运动C。
玻璃筒抽出空气后,金属片和小羽毛下落一样快D。
玻璃筒抽出空气后,金属片比小羽毛下落快【答案】C【解析】解:AB、玻璃筒内有空气时,形状和质量都不同的几个物体不同时下落,是因为所受的重力和空气阻力不同,导致加速度不同,故A、B错误;CD、玻璃筒内没有空气时,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因为高度相同,加速度都为g,所以下落一样快,故C正确,D错误。
高中物理必修一自由落体运动同步练习含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自由落体运动同步练习含答案卷I (选择题)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10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30分 , )1. 如图所示的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中,小球速度为零时的高度ℎB 与它出发时的高度ℎA 相同,我们把这一事实说成是“有某一量是守恒的”,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在小球运动过程中,它的速度大小是守恒的B.在小球运动过程中,它的重力势能是守恒的C.在小球运动过程中,它的动能是守恒的D.在小球运动过程中,它的能量是守恒的2. 高空坠物的危险性极大,常导致人员伤亡的重大事件发生。
2019年8月26日,作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议题,高空抛物正式进入民法侵权责任草案。
2018年3月,东莞一名三个月大女婴在小区一楼被25楼坠下的苹果砸中,导致女婴严重的脑损伤。
忽略空气阻力,每一层楼高大约为3.3米,试估算苹果砸中女婴时的速度最接近( )A.20m/sB.30m/sC.40m/sD.50m/s3. 如图所示,大小相同的甲、乙两球,从地面上方相同高度处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球先落地B.乙球先落地C.两球落地时的速度相等D.甲球落地时的速度大于乙球落地时的速度4. 蹦极是一项刺激的户外休闲活动,可以使蹦极者在空中体验几秒钟的“自由落体运动”.蹦极者站在高塔顶端,将一端固定的弹性绳系在身上跳离高塔,设弹性绳的原长为l ,把蹦极者视为质点,认为蹦极者离开塔顶时的速度为零,不计空气阻力,蹦极者下落第一个l 5所用的时间为t 1,下落第五个l 5所用的时间为t 2,则满足( )A.1<t1t2<2 B.2<t1t2<3 C.3<t1t2<4 D.4<t1t2<55. 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从某高处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若测得小球经过厚度为10cm 的砖块所用时间为0.0025s,则小球出发点到砖块的高度约为()A.20mB.40mC.60mD.80m6. 某次顶竿表演结束后,演员A(视为质点)自竿顶由静止开始滑下,如图甲所示.演员A滑到竿底时速度正好为零,然后曲腿跳到水平地面上,演员A、B质量均为50kg,长竹竿质量为5kg,A下滑的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取10m/s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竹竿的长度为8mB.t=2s时,演员B对地面的压力为1025NC.t=5s时,演员B对地面的压力为1050ND.在4s∼6s时间内,演员B对地面的冲量大小为100N⋅s7. 某科技馆中有一个展品,该展品放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水龙头刚滴出的水滴速度为零在平行光源的照射下,可以观察到一种奇特的现象:只要耐心地缓慢调节水滴下落的时间间隔,在适当的情况下,看到的水滴好像都静止在各自固定的位置不动(如图中A、B、C、D所示,图中数值的单位是)。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2.4 自由落体运动 同步固学练习
2.4自由落体运动固学篇根底达标1.以下图是一张在真空实验室里拍摄的羽毛与苹果同时下落的局部频闪照片。
频闪照相机的频闪周期为T。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x2、x3一定满足x1∶x2∶x3=1∶3∶51B.羽毛下落到B点的速度大小为x1+x2TC.苹果在C点的速度大小为2gTD.羽毛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x3-x12T2【答案】D【解析】只有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从开始计时起,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之比为x1∶x2∶x3=1∶3∶5,A点不一定是起点,A错误;羽毛下落到B点的速度大小为v=x1+x2,B错误;如果A2T点是起点,苹果在C点的速度大小为2gT,题目无此条件,C错误;羽毛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a=x3-x1,2T2D正确。
2.(多项选择)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是科学实验和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如图可大致表示其实验和思维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其中的甲、乙、丙图是实验现象,丁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B.其中的丁图是实验现象,甲、乙、丙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C.运用甲图的实验,可“冲淡〞重力的作用,使时间更容易测量D.运用丁图的实验,可“放大〞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答案】AC【解析】甲、乙、丙均是实验现象,丁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选项A正确,B错误;伽利略的时代无法直接测定瞬时速度,就无法验证v与t成正比,伽利略通过数学运算得到,假设物体初速度为零,且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即v正比于t,那么它通过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只要测出物体通过不同位移所用的时间就可以验证这个物体的速度是否随时间均匀变化。
由于伽利略时代靠滴水计时,不能测量自由落体所用的时间,伽利略让铜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由于沿斜面下滑时加速度减小,所用时间长得多,所以容易测量。
这个方法叫“冲淡〞重力,选项C正确,D错误。
3.如下图,甲同学用手拿着一把长50 cm的直尺,并使其处于竖直状态;乙同学把手放在直尺0刻度线位置做抓尺的准备。
人教版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同步练习及答案3
课堂训练:
1.以下对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些? ( )
A.物体开始下落时,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
B.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增加,加速度保持不变
C.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和加速度同时增大
D.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的变化率是个恒量
2.将自由落体运动分成位移相等的4段,最后一段位移所用时间是2s,那么下落
的第l段位移所用时间是下面的哪个值? ( )
A.0.5s B.1.7s C.8s D.7.5s
3.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在第______s内下落的距离是它在第ls内下落距离的9
倍。
物体在从t=_____s到______s的ls内下落的距离是第ls内下落距离的20
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同步练习题及答案题号一、选择题二、填空题三、实验,探究题四、计算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11、取一根长2 m 左右的细线,5个铁垫圈和一个金属盘.在线的一端系上第一个垫圈,隔12 cm 再系一个,以后每两个垫圈之间的距离分别为36 cm、60 cm、84 cm,如图所示,站在椅子上,向上提起线的另一端,让线自由垂下,且第一个垫圈紧靠放在地面上的金属盘内.松手后开始计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则第2、3、4、5各垫圈 ( )A.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越来越大B.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相等C.依次落到盘上的速率关系为1∶2∶3∶4D.依次落到盘上的时间关系为1∶(-1)∶(-)∶(2-)12、在一高度处同时释放一片羽毛和一个玻璃球,玻璃球先于羽毛到达地面,其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A.它们的重量不等B.它们的密度不等C.它们的材料不同D.它们所受空气阻力的影响不同13、近年来测重力加速度g值的一种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
具体做法是: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O点向上抛小球又落至原处所用时间为t2,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点高h 的B点,小球离开B点至又回到B点所用时间为t1,测得t1、t2、h,则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 B. C.D.14、伽利略为了研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从而创造了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利用斜面实验主要是考虑到()A.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速度B. 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时间C. 实验时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路程D. 斜面实验可以通过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落体的运动规律二、填空题22、自由下落的物体,从H 高处自由下落,当物体的运动速度是着地速度的一半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23、物体自由下落的总时间是6s,若取g= 10m /s2,则下落的高度是_________m,它在0~2s内下落的高度是_________m,在2~4s内下落的高度是________m,在4~6s内下落的高度是_________m。
24、用2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小球后,又以25m/s的初速度再向上抛出第二个小球,结果两球在抛出点以上15m处相遇,那么两球抛出的时间相差______________s。
三、实验,探究题27、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 Hz。
在所选纸带上取某点为0号计数点,然后每3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所以测量数据及其标记符号如题图乙所示。
该同学用两种方法处理数据(T为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方法A:由……,取平均值g=8.667 m/s2; 方法B:由取平均值g=8.673m/s2甲(1)从实验装置看,操作步骤中释放纸带和接通电源的先后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数据处理方法看,选择方法___________(A或B)更合理,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__________(填“系统”或“偶然”)误差。
(3)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举出两条)。
28、(1)小球作直线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已知频闪周期T=0.1s,小球相邻位置间距(由照片中的刻度尺量得)分别为OA=6.51cm,AB= 5.59cm,BC=4.70 cm,CD= 3.80 cm,DE= 2.89 cm,EF= 2.00 cm.小球在位置C时速度大小v C =_____m/s,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______m/s2.(2)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A是一块平面木板,在其上等间隔地开凿出一组平行的插槽(左图中、……),槽间距离均为.把覆盖复写纸的白纸铺贴在硬板B上.实验时依次将B板插入A板的各插槽中,每次让小球从斜轨的一同位置由静止释放.每打完一点后,把B板插入后一槽中并同时向纸面内侧平移距离.实验得到小球在白纸上打下的若干痕迹点,如右图所示.①实验前应对实验装置反复调节,直到_____.每次让小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是为了_____.②每次将B板向内侧平移距离,是为了_____.③在右图中绘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四、计算题30、(2012天水一中期末)2010年4月15日,奥地利施第里尔州高空2000米处进行了极其危险的特技表演项目,场面震撼和令人揪心.如右图所示,若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在离地面224m高处,由静止开始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一段时间后,立即打开降落伞,以12.5m/s2的平均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运动员的安全,要求运动员落地速度最大不得超过5m/s(g取10m/s2).求运动员展开伞时,离地面高度至少为多少?着地时相当于从多高处自由落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C解析:根据结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可知,,选项C正确。
2、AD3、B4、解析物体运动速率不变但方向可能变化,因此合力不一定为零,A错;物体的加速度均匀增加,即加速度在变化,是非匀加速直线运动,B错;物体所受合力方向与其速度方向相反,只能判断其做减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不能确定,C错;若物体在任意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相等,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D对.答案 D5、解析:选C.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Δx=aT2.此题中,T=60 s,x1=240 m,x6=1140 m,所以x6-x1=5aT2,则a=,解得a=0.05 m/s2.故C正确.6、【解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速度v=v0+at,其位移x=v0t+at2,可知v与t不一定成正比,x与t2也不一定成正比,故A、B均错.但Δv=at,即Δv与a成正比,故C对.若为匀加速直线运动,v、x都随t增加,若为匀减速直线运动,v会随时间t减小,但位移x随时间t可能增加可能先增加后减小,故D错.【答案】 C7、【解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式为x=v0t+at2,对比x=4t+2t2,得出v0=4m/s,a=4 m/s2,C正确.【答案】 C8、【答案】 C9、B10、答案:BC解析:取石块B为参照物,A做匀速运动,能正确表示石块A运动的位移图像是B,速度图象是C。
11、答案:BC解析:根据题述可知每两个相邻垫圈之间的距离查为恒量24cm,由△x=aT2可知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相等,选项AD错误B正确;由v2=2gx可知依次落到盘上的速率关系为1∶2∶3∶4,选项C正确。
12、答案:D解析:玻璃球先于羽毛到达地面,其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它们所受空气阻力的影响不同,选项D正确。
13、【答案】C【解析】根据自由落体公式:h=gt2/2,小球在整个过程中做自由落体运动。
g'*(t2/2)2/2-g'*(t1/2)2/2=h解得:g'=8h/(t22-t12)【考点定位】自由落体运动14、【答案】B【解析】物体在斜面运动时的加速度减小,所用时间增加,所以其时间更容易测量。
伽利略通过数学推算并用斜面实验验证了小球在斜面上从静止开始运动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考点定位】自由落体运动二、填空题15、(1)两光电门间的距离d(2)(3)长木板的总长度L 长木板的顶端距桌面的竖直高度h(4)16、3:417、0.3s;0.58;1.21;18、见分析【试题分析】设位移为6m的这1s的末速度为v,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对这1s 的运动用⑤式,可得也是以后运动的初速度,对以后的运动用公式③可得19、12【试题分析】20、H/421、C,0.2(每空3分).22、23、180m,20m,60m,100m24、0.3或2.3三、实验,探究题25、d1=1.20 cm d2=5.40 cm d3=12.00 cm v2=0.21 m/s a=0.60m/s226、①通过钩码逐个落地来减小木块在运动方向上的受力.(要点是:逐渐减少物体受力)②D10~D11③0.5④钩码逐个落地的阶段(如D1到D8),木块在运动方向受力逐渐减小;从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D1到D8之间每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在增大;而打点计时器是在每隔相等的时间内打一个点;根据知在逐渐增大,所以“力越小速度就越小”的观点是不正确的.(说理要有逻辑.要点:力逐渐减少、相邻间距离增大、打点计时器的计时特点、平均速度定义)27、(1)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2)方法B偶然误差。
(3)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有(试举出两条)重物下落过程中受到阻力;S1.S2.S3.S4.S5.S6 长度测量;交流电频率波动;数据处理方法等。
28、(1)0.43;0.9;(2)①A板水平且其上插槽与斜槽中心轴线垂直、B板竖直,小球每次平抛初速度相同②保持相邻痕迹点的水平距离大小相同③如右所示.四、计算题29、解:设汽车初速为v0,刹车过程的平均速度,……………(4分)得,………………….………………………………..….(2分)故汽车没有超速行驶。
…………….………………………………….……….(1分)30、【解析】设运动员做自由落体运动的高度为h时速度为v,此时打开伞开始匀减速运动,落地时速度刚好为5m/s,则有v2=2gh,v-v2=2a(H-h)解得h=125m,v=50m/s为使运动员以安全着地,他展开伞时的高度至少为H-h=224m-125m=99m设运动员以5m/s的速度着地时,相当于从h′高处自由落下,由v=2gh′得h′==m=1.2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