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单课程设计
党校课程设计清单
校课程设计清单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包括: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记忆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学科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XX学科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XX学科的基本概念:介绍学科的基本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并记忆。
2.XX学科的基本原理:讲解学科的基本原理,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运用。
3.XX学科的方法:教授学科的研究方法,如实验法、观察法等,并引导学生运用方法解决问题。
4.学科的应用:介绍学科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1.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实验法: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料。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所需的设备器材,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5.在线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实践案例。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旨在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具体包括: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表现等,以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某办公楼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控制价编制课程设计任务书
某办公楼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控制价编制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17土木工程专升本指导教师:杨友全工作部门: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一、课程设计题目
某办公楼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控制价编制
二、课程设计内容
1.设计资料
某办公楼图纸一套。
工程量清单规范
湖北省建筑装饰工程量计算规范
湖北省2013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
湖北省2013建筑装饰工程定额
2.编制内容
1、列出项目工程量
2、套用预算定额确定费用
3、进行工料分析并汇总
4、进行取费分析并计算工程造价
5、编制说明
6、填写封面,整理装订成册。
3.上交成果
1、工程量计算书
2、工程取费表
3、工程量计价表
4、最终组价
四、基本要求
1.纪律要求
每次指导时间检查考勤,四次没到取消成绩
2.格式要求
1)用A4打印.计算过程正确,计算结果准确.
3)装订要求:
按顺序装定:封面、任务书、分部分项计价表、工程组价、施工图。
4)成绩评定
评分等级
按优(90~100)、良(80~89)、中(70~79)、及格(60~69)。
不及(59分以下)。
课程设计:拨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70
H
3.0 孔,降一级,单侧加工
3、画零件毛坯图(图附后)
四、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
(一)选择定位基准 (1)、选择粗基准 为了方便装夹,以及依据以不加工表面为基准和毛坯表 面质量较好者为基准的原则,选底端面为粗基准。 (2)、选择精基准 依据基准重合原则,应选用统一的基准有利于保证零件 的精度。多用“一面两孔”的定位方式定位,所以选择小头孔轴线和底面为精基 准。 (二)制订工艺过程 1、根据各表面加工要求和各种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查表 15-32、 15-33、15-34),选择加工方法: (1)、上端面 T1:粗铣(R6.3)——精铣(R3.2) (2)、上端面 T2:粗铣(R6.3)——精铣(R3.2) (3)、底端面 T3:粗铣(R6.3)——精铣(R3.2) (4)、切断面 T4:粗铣(R6.2) (5)、小端头孔 D1:扩孔(R6.3、IT10)——铰孔(R1.6、IT7)
优良,但塑性较差,脆性高,不适合磨削。 2、该零件主要加工表面及技术要求分析如下: (1)、零件上端面及孔φ50H13 的上下端面与孔φ22H7 的垂直度公差等级为
9-10 级。表面粗糙度为 Ra≤3.2um。加工时应以上端面与孔φ22H7 的内表面为基 准。又由于上端面须加工,根据“基准先行”的规则,故应先加工上端面,再加 工孔φ22H7,最后加工孔φ50H13 的上下端面。
1
表面 基本尺 加工余 加工余 代号 寸(mm) 量等级 量(mm)
说明
T1
40
H
3.5 顶面,降一级,单侧加工
T2
70
H
3.0
顶面,单侧加工
T3
70
H
3.0
底面,单侧加工
D1
工程造价大作业课程设计
工程造价大作业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工程造价的基本概念,理解工程造价的构成要素及其计算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给定工程项目的预算进行编制,并分析其中的成本构成。
3. 学生能够了解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政策法规,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工程量清单的编制,熟练运用工程量计算规则。
2. 学生能够运用工程造价软件进行预算编制,提高工作效率。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协作,完成大型工程项目的造价计算和分析,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对工程造价专业的热爱,增强职业认同感。
2. 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注重诚信,遵循职业道德,为我国建筑事业贡献力量。
3. 学生能够认识到工程造价管理在工程项目中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造价计算与管理的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建筑工程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职业道德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工程造价基础知识- 工程造价定义、构成要素及计价方式- 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2. 工程量清单编制- 工程量清单的概念、作用及编制方法- 工程量计算规则及运用3. 预算编制- 预算编制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工程项目预算的编制与审核- 工程造价软件的应用与实践4. 工程造价管理政策法规- 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政策法规体系- 政策法规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实例5. 大型工程项目造价计算与分析- 大型工程项目造价的特点与计算方法- 团队协作在大型工程项目造价计算与分析中的作用- 工程项目造价分析报告的撰写方法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工程造价基础知识学习第二周:工程量清单编制方法学习与实践第三周:预算编制方法学习与实践第四周:工程造价管理政策法规学习第五周:大型工程项目造价计算与分析实践第六周:课程总结与考核本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课程教学资料清单模版
使用说明为了更好地方便您的理解和使用,发挥本文档的价值,请在使用本模版之前仔细阅读以下说明:本模版为根据一般情况制定或编写的常规模版;使用过程中请根据结合您的客观实际情况作出必要的修改和完善;本文档为word格式,您可以放心修改使用。
希望本文档能够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使用课程教学资料清单一.课程教学大纲(纸质版和电子版)二.课程教学方案(纸质版和电子版)三.教案(纸质版和电子版)四.讲稿课件(电子版)五.学生学习成果(按大纲规定设置的教学环节)(纸质版和电子版、复印件需扫描)作业、测验、期中、期末学生答卷以上材料好、中、差各2份,复印件装订六.课内实验资料(含课内实验的课程)(纸质版和电子版、复印件需扫描)㈠实验教学大纲㈡实验指导书㈢实验报告(好、中、差各2份,复印件装订)七.课程总结与改进(纸质版和电子版)㈠课程教学组织的成功与不足㈡教学方法改进及其取得的效果㈢对学生学习本课程主动性、积极性的描述㈣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改进建议《XXX》课程教学大纲制定人:*** 教学团队审核人:***开课学院审核人:****课程名称:中文/英文课程代码:适用层次(本/专科):学时: 学分:讲课学时: 实验学时: 上机学时:考核方式:先修课程:适用专业:教材:主要参考书:(不得少于3本,填写格式参照毕业设计参考文献格式要求)一、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二、教学目标1.2.3.……三、教学效果1.2.3.……四、教学内容与教学效果对照表五、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XXXX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了解/掌握/熟练掌握/能够运用/熟练运用……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本章难点】……第二章XXXX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了解/掌握/熟练掌握/能够运用/熟练运用……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本章难点】…………六、课内实验、上机等内容和基本要求1.2.3.……七、课时分配八、课程考核(有关课程考核问题的说明及课程成绩评定比例,例如)1.上课的基本要求(不迟到、早退、不无故缺课等)占XX%;2.平时作业占XX%;3.翻转课堂表现占XX%;4.期末考试占XX%;……《***》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制定人:***教学团队审核人:***开课学院审核人:****实验课程名称:中文名称/英文名称课程代码:适用层次(本/专科):属性(课内实验/独立设课实验):学时: 学分:讲课学时:实验学时:先修课程:适用专业:教材:主要参考书:1.2.3.一、本实验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二、教学目标1.2.3.……三、教学效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具备:1.2.3.4.5.…….四、实验内容与教学效果对照表五、实验内容和基本要求实验项目一:******属性(验证/综合/设计/创新):** 学时:** 实验内容:实验要求:了解/掌握/熟练掌握/能够运用/熟练运用……重点难点:【本实验重点】【本实验难点】实验项目二:****** 属性(验证/综合/设计/创新):** 学时:**实验内容:实验要求:了解/掌握/熟练掌握/能够运用/熟练运用……重点难点:【本实验重点】【本实验难点】实验项目三:****** 属性(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学时:**实验内容:实验要求:了解/掌握/熟练掌握/能够运用/熟练运用……重点难点:【本实验重点】【本实验难点】实验项目四:****** 属性(验证/综合/设计/创新):** 学时:**实验内容:实验要求:了解/掌握/熟练掌握/能够运用/熟练运用……重点难点:【本实验重点】【本实验难点】实验项目五:****** 属性(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学时:**实验内容:实验要求:了解/掌握/熟练掌握/能够运用/熟练运用……重点难点:【本实验重点】【本实验难点】实验项目六:****** 属性(验证/综合/设计/创新):** 学时:**实验内容:实验要求:了解/掌握/熟练掌握/能够运用/熟练运用……重点难点:【本实验重点】【本实验难点】六、实验报告要求1.**********2.***********3.**********七、实验考核方式1.***占**%。
《城市设计》课程设计资料清单
城市设计课程设计资料清单1)自然环境状况气象、水文、地理环境资料;相关地形、地貌、山体、水体、植物与城市滨水等;自然植被,有代表性植物和适宜树种、花卉等;环境质量状况。
2)历史、文化方面历史发展沿革与变迁;历史文化背景、传统民俗、民情;附近居民生活习惯、行为规律。
3)城市、片区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情况总体规划思想、城市结构,规划实施情况及总规对设计地段的要求;设计地段的土地使用、建设项目和条件限制;相应总规与详规的规划文本。
4)城市形态结构城市结构网格、发展轴线及重要节点;规划地区建筑群组合方式和类型;市民对城市空间形态与空间结构的感知、印象与认同(问卷);5)城市与建筑景观城市中特有的道路、桥梁、自然环境区域、街区、建筑群等;有特色的地方建筑风格与色彩;地方传统建筑风格、空间形式与活动、地方建筑色彩以及相关历史文化遗存;市民对城市景观的评价(走访调查或问卷);城市特别是规划区内部及邻近地区的建筑形态、体量、质量、风格、色彩、尺度、材料等。
6)土地利用规划区及邻近地区的土地使用情况;设计地区的用地功能与产权状况。
7)城市公共活动场所市民活动的类型、分布与城市功能布局关系;城市重要地段的市民活动地区的空间类型、场所、路径、强度与感受(问卷);市民对城市公共活动区域的感知、印象和认同(问卷);市民对城市公共活动区域的感受与评价(问卷)。
8)城市交通与活动体系规划区周边的综合交通框架与分布;规划区周边的步行交通系统与分布;规划区周边的机动车交通系统与分布;车流量统计分析;社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停放;市民和旅游者对公共交通、步行系统的认可与评价(走访调查)。
9)基础设施道路系统与断面形式;环卫设施分布;防灾系统。
10)其他相关资料人口现状及其相关规划资料;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目标(开发潜力、发展机会、公众要求等);国内外相似实践案例。
注:其他资料可到《中国三亚门户网站》和《三亚规划信息网》上查找要求:①安全第一!!!切记!!②需做≥30份问卷调查,走访调查必须有;③调查与收集期间各组分工明确,组员的调查收集任务组长做好安排和记录;④小组之间分开调查,分头行动。
EDA课程设计 多功能数字钟设计程序清单 数字系统设计与verilog HDL(第四版) 王金明
EDA课程设计多功能数字钟设计程序清单数字系统设计与verilog HDL(第四版)王金明/*引脚锁定基于DE2一70,芯片为EP2C70F896,信号定义如下: Clk50m: 50MHz 时钟输,mode:模式选择0:计时模式1:设置闹钟模式mcheck:手动调整时间turn:手动调整时间,在时、分之间选择change:对选中的数据调整led hourl,led_hour0,led_minul,led_minu0,led_secl,led sec0;alert: 闹钟输出ld_alert: 是否设置了闹钟ld_hour,id_min,ld_sec:在调整时,指示选中了时,分还是秒*/moduleclock(clk50m,mode,turn,change,mreset,led_hour1,led_hour0,led_minu1,led_minu0, led_sec1,led_sec0, alert,ld_alert,ld_check,ld_hour,ld_min,ld_sec);input clk50m;input mode; // key0键input turn; //keyl键input change; // key2 键input mreset; //switch0复位,低电平有效output alert; //gpioO->IOAOoutput ld_alert; //ledgO-led19output ld_check; //ledgl-led22output ld_hour; //ledr3-led13output ld_min; //ledr9-led9output ld_sec; //ledr7-led7output[6:0] led_hour1;output[6:0] led_hour0;output[6:0] led_minu1;output[6:0] led_minu0;output[6:0]led_sec1;output[6:0]led_sec0;reg [1:0] modestate;//00: 计时模式10:闹钟模式; 01:手动调整模式;11:非法模式wire nowmode;//记录当前模式,0:计时模式;1: 设置闹钟模式wire ischecking; //是否在手动调整时间assign {nowmode, ischecking}=modestate;always@(negedge mode)//两个按钮都是低电平有效begincase (modestate)2'b00 : modestate<=2'b10; //设置闹钟模式优先2'b10: modestate<=2'b01; //手动调整模式2'b01: modestate<=2'b00;default :modestate<=2'b00;endcaseendwire reset, clk_1hz;switch #(8) rmjitter(clk50m,mresetr,reset);clk50mtol genlhz (clk50m, clk_1hz) ; //生成1Hz的时钟wire [2 : 0] selcode; //对turn信号在不同模式bitsel seldecoder (nowmode, ischecking, turn, selcode, reset);wire [3:0] clocktime0,clocktimel,clocktime2,clocktime3,clocktime4,clockthre5;//计时输出的时钟数值wire clockalarmon; //整点报时的闹钟输出wire [2 : 0] counterselcode;assign counterselcode=(modestate==2'b01)?selcode:3'b000;counter_time clock_time (clk_1hz,counterselcode,~change,clocktime5,clocktime4,clocktime3,clocktime2,clock time1,clocktime0,clockalarmon,reset);wire[3:0] alarmtime0,alarmtime1,alarmtime2,alarmtime3;wire alarmon;alarm_time alarm_time ( clk_1hz , nowmode , selcode [ 2 : 1] , change ,{clocktime5, clocktime4, clocktime3, clocktime2, clocktime1},{alarmtime3, alarmtime2, alarmtime1, alarmtime0} , alarmon, reset) ;wire voiceout ;alarm alarmvoice (clk50m,{clockalarmon, alarmon} ,voiceout, raset) ;//显示输出部分assign {ld_hour,ld_min,ld_sec}=(ischecking||nowmode)?selcode:3'b000; assign alert=voiceout;reg[3:0] showout2,showout3,showout4,showout5;led led5 (showout5,led_hour1) ; //led译码显示led led4 (showout4,led_hour0) ;led led3 (showout3,led_minu1) ;led led2 (showout2,led_minu0) ;led led1 (clocktime1,led_sec1) ;led led0 (clocktime0,led_sec0) ;alwaysbegin if ( nowmode)begin showout5=alarmtime3 ; showout4=alarmtime2 ;showout3=alarmtime1; showout2=alarmtime0 ; end else beginshowout5=clocktime5; showout4=clocktime4 ;showout3=clocktime3 ; showout2=clocktime2 ; end endassign ld_alert=nowmode; assign ld_check=ischecking;endmodule/*alarm.V:闹铃模块Clk50m: 50MHz输入时钟alarmon:闹铃是否打开,2'b00:不打开:2'b01:闹钟;2'b10:整点报时ala rmoUt:闹铃声音输出*/module alarm(clk50m,alarmon,alarmout,reset);input[1:0] alarmon;input clk50m,reset;output reg alarmout;reg[15:0] counter_1k;wire clk_1k;assign clk_1k=counter_1k[4];always@(posedge clk50m)begin if (counter_1k==20) counter_1k<=0;else counter_1k<=counter_1k+1'b1; endwire ddd_du_out,ddd_out;sound_ddd_du ddd_du (clk_1k,alarmon[1] ,ddd_du_out) ;sound_ddd ddd(clk_1k,alarmon[0],ddd_out);alwaysbegin if (!reset)begin if (alarmon [0]==1'b1) //ddd,闹钟的响铃优先级更高alarmout=ddd_out ;else if (alarmon==2'b10) alarmout=ddd_du_out;else alarmout=0 ;end else alarmout=0 ;endendmodule/*alarm_time.V:闹钟时间设定模块enable:使能信号Sel:在时、分之间切换选择10:时;01:分inc:对选中的信号自增basetime:基准时钟*/module alarm_time (clk_1hz , enable, sel, inc, basetime, alarmouttime, alarm_on, reset) ;input clk_1hz,enable, inc,reset;input[1:0] sel;input[4*5-1:0] basetime;output reg alarm_on;output [4*4-1: 0] alarmouttime;reg [ 3 : 0] hour1, hour0 , minu1, minu0 ; //存储的设定时间always@ (posedge inc or posedge reset)begin if (reset) //reset=1时复位begin { hour1, hour0,minu1, minu0 } <=16'h0 ; endelse beginif (enable) beginif (sel==2'b10) //设置时begin if({hour1,hour0}==8'h23) {hour1,hour0}<=8'h00;else if (hour0==9)begin hour0<=0;hour1<=hour1+1'b1; endelse hour0<=hour0+1'b1;endelse if(sel===2'b01)//设置分begin if({minu1,minu0}==8'h59) {minu1,minu0}<=8'h00;else if (minu0==4'h9)begin minu0<=4'h0;minu1<=minu1+4'h1;endelse minu0<=minu0+4'h1; endelse {hour1,hour0,minu1,minu0}<=16'h0;end endendalways //闹钟开始条件beginif(({hour1,hour0,minu1,minu0}==basetime[ (4*5-1) :4]) && (basetime[3:0]<2)) alarm_on=1'b1;else alarm_on=1'b0; endassign alarmouttime={ hour1,hour0,minu1,minu0};endmodule/*counter time,v:计时模块,并留有调整接;check:调整信号,3位,分别调整时、分、秒,调整方法:将计数输出给加法器,把调整信息转换成异步置数信息,将加法器的输出作为置数值;hour1,hour0,minul, minu0, sec1,sec0:输出的计时时钟;alarmout:整点报时输出*/modulecounter_time(clk_1hz,check,inc,hour1,hour0,minu1,minu0,sec1,sec0,alarmout,reset); input clk_1hz,inc,reset;input[2:0] check;output[3:0] hour1,hour0,minu1,minu0,sec1,sec0;output reg alarmout;reg clk_1hz_md;wire [6: 0] carryclk;reg[5:0] incplus;//自增脉冲wire [5 : 0] carry; //进位时钟wire [3 : 0] adderout0,adderout1,adderout2,adderout3,adderout4,adderout5;wire [3 : 0] timerout0,timerout1,timerout2,timerout3,timerout4,timerout5; hexcounter counter_sec0(carryclk[0],reset,4'd9,4'b0,timerout0,carry[0]); hexcounter counter_sec1(carryclk[1],reset,4'd5,4'b0,timerout1,carry[1]); hexcounter counter_minu0(carryclk[2],reset,4'd9,4'b0,timerout2,carry[2]); hexcounter counter_minu1(carryclk[3],reset,4'd5,4'b0,timerout3,carry[3]);wire [3:0] hour0max;assign hour0max=(timerout5==4'h2)?(4'h3) : (4'h9);hexcounter counter_hour0(carryclk[4],reset,hour0max,4'b0,timerout4,carry[4]); hexcounter counter_hour1(carryclk[5],reset,4'd2,4'b0,timerout5,carry[5]);//每个计时器的时钟,由前级进位和自堦脉冲相加得到assign carryclk[0]=(check==4'h0) ? clk_1hz_md:incplus[0];assign carryclk[1]=carry[0]|incplus[1];assign carryclk[2]=(check==4'h0) ? carry[1]:incplus[2];assign carryclk[3]=carry[2]|incplus[3];assign carryclk[4]=(check==4'h0) ? carry[3]:incplus[4];assign carryclk[5]=carry[4]|incplus[5];always //对异步置位信号进行解码begin case (check)3 'b001: begin clk_1hz_md=0;incplus={5 'b00000, inc} ;end3 'b010 : begin clk_1hz_md=0;incplus={3'b000,inc,2'b00};end3 'b100 : begin //在正常的调节状态中clk_1hz_md=0;incplus={1'b0, inc, 4'b000};enddefault:begin incplus=6'b000000;clk_1hz_md=clk_1hz ;endendcaseendalways begin if (((reset|check)==0)&&(timerout3==0) && (timerout2==0) && (timerout1<2)) alarmout=1;//时间小于20秒的时间内else alarmout=0;endassign hour1=timerout5;assign hour0=timerout4;assign minu1=timerout3;assign minu0=timerout2;assign sec1=timerout1;assign sec0=timerout0;endmodule/*Clk50mtol.v: 50mhz 时钟分频到lhz */module clk50mtol(clk50m,clk1hz);input clk50m;output clk1hz;reg [25:0]counter_1hz;//从50mhz 分频到lhz 的计数器assign clk1hz=counter_1hz[14];//assign clk1hz=counter_1hz[25];always@ (posedge clk50m)beginif(counter_1hz==20000) counter_1hz<=0;else counter_1hz<=counter_1hz+1'b1;endendmodule/*led.v:7段数码管(led)译码显示模块datain:4位,10进制数输入ledout:7位,数码管的7段*/module led(datain,ledout);parameter INWIDTH=4;parameter OUTWIDTH=7;input[INWIDTH-1: 0] datain;output [OUTWIDTH-1:0] ledout;reg[OUTWIDTH-1:0] dataout;assign ledout=dataout;always begincase (datain)0 : dataout<=7'b1000000;1 : dataout<=7'b1111001;2 : dataout<=7'b0100100;3 : dataout<=7'b0110000;4 : dataout<=7'b0011001;5 : dataout<=7'b0010010;6 : dataout<=7'b0000010;7 : dataout<=7'b1111000;8 : dataout<=7'b0000000;9 : dataout<=7'b0010000;default : dataout<=7'b1000000;endcaseendendmodule/*switch-v:对按键开关的消抖电路,采用一个频率较低的时钟,对输入进行采样,消除抖动*/module switch(clk,keyin,keyout);parameter COUNTWIDTH=8;input clk, keyin;output reg keyout;reg [COUNTWIDTH-1: 0] counter;wire clk_use; //频率较低的时钟assign clk_use=counter [COUNTWIDTH-1];always@ (posedge clk)counter<=counter+1'b1;always@ (posedge clk_use)keyout<=keyin;endmodule/*bitsel-v:将输出解码成对时、分、秒的选择(并且分闹钟设置模式还是计时模式)Alarmmode:是否是在设置闹钟模式checkmode:是否是在调整时间模式*/module bitsel(alarmmode, checkmode, sel, selcode, reset) ;input alarmmode, checkmode, sel, reset;output reg [2:0] selcode;reg [2:0] check_code ;reg [1:0] alarm_code ;always@ (negedge sel or posedge reset)begin if (reset) check_code<=3'b000; //reset=1 复位else begincase (check_code)3 'b000: check_code<=3 'b001;3 'b001: check_code<=3 'b010;3 'b010: check_code<=3 'b100;3 'b100: check_code<=3 'b001;default: check_code<=3 'b000;endcaseendendalways@ (negedge sel or posedge reset)begin if (reset) alarm_code<=2 'b00; //低电平复位else begincase (alarm_code)2'b00 : alarm_code<=2'b01;2 'b01 : alarm_code<=2 'b10 ;2 'b10 : alarm_code<=2 'b01;default : alarm_code<=2 'b00;endcaseendendalwaysbegin if (alarmmode^checkmode) //两个当中只有1个为1 begin if (checkmode) selcode=check_code;else selcode={alarm_code,1'b0}; endelse selcode=3 'b000 ;endendmodule/*adder.v:加法器*/module adder(in1, in2, out);parameter in1width=8;parameter in2width=8;parameter outwidth=8;input [in1width-1: 0] in1;input [in2width-1: 0] in2;output[outwidth-1: 0] out;assign out=in1+in2;endmodule/*excounter-v:16进制计数的一个计数器*/module hexcounter (clk, set, max, setdata, dataout, carryout) ; input clk,set;input[3:0] max,setdata;output carryout;output[3:0] dataout;reg[3:0] counter;reg carrybit;assign carryout=carrybit;assign dataout=counter;always@ (posedge clk or posedge set)begin if (set) //set是高电平有效begin counter<=setdata;carrybit<=0 ;endelse begin if( (counter==max)||(counter>max) )begin counter<=0 ;carrybit<=1;endelse begin counter<=counter+1'b1;carrybit<=0 ;endendendendmodule/*sound_ddd.V:发出嘀嘀嘀闹铃声模块*/module sound_ddd(clk_1k, on, out);parameter soundspace=30;parameter shotstopspace=20; //20ms,两个嘀声的时间距离parameter longstopspace=50;//50ms,连续三个嘀后的时间距离input clk_1k,on;output reg out;reg sound;always@ (posedge clk_1k)begin sound<=~sound; endreg[10:0] mscount;always@ (posedge clk_1k)begin if (mscount== (soundspace*3+shotstopspace*2+longstopspace-1) )mscount<=0;else mscount<=mscount+1'b1;endalways@ (negedge clk_1k)begin if (on)begin if ( (mscount>=0) && (mscount<soundspace) ) out<=sound;else if ( (mscount>=soundspace) && (mscount< (soundspace+shotstopspace) ) )out<=0;else if ( (mscount>= (soundspace+shotstopspace) ) && (mscount< (soundspace+shotstopspace) +soundspace) )out<=sound;else if ( (mscount>= (soundspace+shotstopspace) +soundspace) && (mscount< (soundspace+shotstopspace) *2) )out<=0;else if ( (mscount>= (soundspace+shotstopspace) *2)&&(mscount< ((soundspace+shotstopspace) *2+soundspace) ) )out<=sound;else out<=0;endelse out<=0 ;endendmodule/* sound ddd du,v:发出声音嘀嘀嘀一嘟声音模块*/module sound_ddd_du (clk_1k, on, out) ;parameter SOUNDSPACE=30;parameter shotstopspace=20;//20ms,两个嘀声的时间距离parameter longsoundspace=60; //嘟的长度input clk_1k, on;output reg out;reg sound_di, sound_du;always@ (posedge clk_1k) sound_di<=~sound_di;always@ (posedge sound_di) sound_du<=~sound_du;reg [ 11 : 0 ] mscount ;always@ (posedge clk_1k)begin if (on)begin if (mscount< (SOUNDSPACE+shotstopspace) *3+longsoundspace+10)mscount<=mscount+1'b1;endelse mscount<=0 ;endalways@ (negedge clk_1k)begin if (on)begin if ( (mscount>=0) && (mscount<SOUNDSPACE) ) out<=sound_di;else if ( (mscount>=SOUNDSPACE) && (mscount< (SOUNDSPACE+shotstopspace) ) )out<=0 ;else if ( (mscount>= (SOUNDSPACE+shotstopspace) ) && (mscount< (SOUNDSPACE+shotstopspace) +SOUNDSPACE) )out<=sound_di ;else if ( (mscount>= (SOUNDSPACE+shotstopspace) +SOUNDSPACE) && (mscount< (SOUNDSPACE+shotstopspace) *2) )out<=0;else if ( (mscount>= (SOUNDSPACE+shotstopspace) *2) && (mscount< ( (SOUNDSPACE+shotstopspace) *2+SOUNDSPACE) ) )out<=sound_di;else if ( (mscount>= (SOUNDSPACE+shotstopspace) *2+SOUNDSPACE) && (mscount< (SOUNDSPACE+shotstopspace) *3) )out<=0;else if ( (mscount>= (SOUNDSPACE+shotstopspace) *3) && (mscount< ( (SOUNDSPACE+shotstopspace) *3+longsoundspace) ) )out<=sound_du;else out<=0;endendendmodule。
2024教学公开课准备清单
01课程背景与目标Chapter学科领域课程主题授课对象030201课程背景介绍教学目标设定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预期效果与评估评估方式学习效果说明如何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如考试、作业、课堂表现等。
反馈与改进02教学内容与资源Chapter核心知识点梳理确定公开课主题和教学目标01梳理知识点逻辑关系02制定详细教学计划03辅助资源准备教材与教辅材料准备相关的教材和教辅材料,确保学生有充足的学习资源。
多媒体教学资源搜集和整理与公开课相关的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
网络教学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搜集和整理与公开课相关的在线课程、教学网站、论坛等资源,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交流。
小组讨论与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提问与回答设计针对核心知识点的提问,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增强课堂互动性。
课堂测验与反馈设计课堂测验环节,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互动环节设计03教学方法与手段Chapter讲授方式选择讲述式教学以教师为主导,通过讲述、解释、示范等方式传授知识。
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讨论式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发表不同观点,提高思维活跃度。
多媒体技术应用PPT 制作视频资源利用在线教学平台互动式教学方法提问互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04课堂管理与氛围营造Chapter课堂纪律要求明确课堂规则奖惩措施监督执行学生参与度提升策略激发兴趣鼓励发言小组合作良好氛围营造方法热情洋溢尊重包容鼓励创新05评价反馈与持续改进Chapter1 2 3问卷调查小组讨论个别访谈学生评价收集途径反馈意见整理分析汇总整理01数据分析02原因剖析0301020304根据学生反馈和学科发展,不断更新和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改进教学内容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工程造价课程设计
工程造价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工程造价的基本概念、分类和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简单的工程造价进行分析和计算。
1.了解工程造价的定义、分类和计算方法。
2.掌握工程量清单的编制方法和步骤。
3.熟悉工程造价的构成要素和计价依据。
4.能够正确编制工程量清单。
5.能够根据工程量和计价依据计算工程造价。
6.能够分析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工程造价学科的兴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
3.培养学生关注工程造价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工程造价的基本概念、分类和计算方法,工程量清单的编制方法和步骤,以及工程造价的构成要素和计价依据。
1.工程造价的基本概念、分类和计算方法。
2.工程量清单的编制方法和步骤。
3.工程造价的构成要素和计价依据。
4.工程造价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工程造价的基本概念、分类和计算方法。
2.讨论法:分组讨论工程量清单的编制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工程造价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可持续发展。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工程量清单编制的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工程造价原理与实务》作为主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工程造价管理实务》等参考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课件,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展示工程造价的相关概念和计算方法。
4.实验设备:准备计算机和投影仪等设备,用于展示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
一、填表须知1、工程量清单及其计价格式中所有要求签字、盖章的地方,必须由规定的单位和人员签字盖章。
2、工程量清单及其计价格式中的任何内容不得随意删除或涂改。
3、工程量清单计价格式中的所有需要填报的单价和合价,投标人均应填报,未填报的单价和合价,视为此项费用已包含在工程量清单的其他单价和合价中。
4、金额(价格)均应以币表示。
二、总说明工程名称:***办公楼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办公楼,一字型二层砖混结构,无地下室,土壤类别为三类土,垫层宽度1500mm ,垫层C10砼(中砂),挖土深度1.65m,弃土运距5km,基础为条形基础,未标明砼(中砂)强度等级均为C25。
二、工程招标范围:本次招标范围为招标文件范围三、工程量清单编制依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图纸三、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格式工程名称:***办公楼工程序号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特征计量单位工程数量1 010********* 平整场地1.土壤类别:三类土2.弃土运距:5km3.取土运距:5kmm²153.122 010********* 挖基础土方 1.土壤类别:三类土2.基础类型:条形基础3.底宽、底面积:16.68m4.挖土深度:1.65m5.弃土运距:5kmm³196.473 010********* 土石方回填 1.土质要求:粘性土2.密实度要求:96%以上3.粒径要求:<5cm4.夯填(碾压):分层夯实5.运输距离:5kmm³173.054 010********* 砖基础 1.砖品种、规格、强度等级:条形砖2.基础类型:MU103.基础深度:1.65m4.砂浆强度等级:M5m³39.975 010********* 实心砖墙 1.砖品种、规格、强度等级:条形砖m³123.8652.墙体类型:MU7.53.墙体厚度:0.24m或0.36m4.砂浆强度等级、配合比M7.56 010********* 矩形柱 1.柱高度:6.0m2.柱截面尺寸:0.36m*0.24m(0.24m*0.24m或0.36m*0.36m)3.混凝土强度等级:C254.混凝土拌合料要求:现搅m³7.787 010********* 基础梁 1.梁底标高:-0.24m2.梁截面:0.36m*0.24m或0.24m*0.24m3.混凝土强度等级:C254.混凝土拌合料要求:现搅m³ 6.578 010********* 圈梁 1.梁底标高:+2.65m2.梁截面:240*240mm或360*240mm3.混凝土强度等级:C254.混凝土拌合料要求:现搅m³13.149 010********* 过梁 1.梁底标高:+2.25m2.梁截面:按门窗尺寸居中3.混凝土强度等级:C254.混凝土拌合料要求:现场搅拌m³ 2.4010 010********* 平板 1.板底标高:+2.89m2.板厚度:0.11m3.混凝土强度等级:C254.混凝土拌合料要求:现场搅拌m³33.9211 010********* 直形楼梯 1.混凝土强度等级:C252.混凝土拌合料要求:现场搅拌m³12.7912 010********* 现浇混凝土钢筋钢筋种类、钢筋规格:10mm以内13.11t,10mm以外6.69tt 19.813 010********* 屋面涂膜防水 1.面层:着色剂保护层2.防水材料:SBS改性沥青防水3.找平层:1:3水泥砂浆4.找坡层:水泥焦渣m²153.1214 010********* 保温隔热屋面 1.保温隔热部位:屋顶面2.保温隔热材料、品种、规格:加气混凝土保温 200mm厚3.找平层:1:3水泥砂浆20mm厚m²156.1315 020********* 块料楼地面1.找平层厚度:30mm2.砂浆配合比:1:33.面层材料品种、规格:大理石400mm*400mm 8mm厚m²232.9916 020********* 块料踢脚线1.踢脚线高度:120m2.面层材料品种、规格:大理石:1:1水泥砂浆m²24.8817 020********* 镶板木门 1.门类型:镶板木门2.洞口尺寸:1500*2400mm 樘 318 020********* 夹板装饰门1.门类型:夹板装饰2.洞口尺寸:1000*2400mm樘 619 020********* 塑钢窗 1.窗类型:双玻塑钢推拉门2.洞口尺寸:1800*1500mm或1500*1500mm樘1220 020********* 刷喷涂料 1.面层:涂料2.底层:混合砂浆抹底m²1059.65四、措施费项目清单工程名称:***办公楼工程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1 安全文明施工项 12 夜间施工项 13 二次搬运项 14 冬雨季施工项 15 大型机械进出场及安拆项 16 施工排水项 17 施工降水项 18 地上、地下设施、建筑物的临时保护设施项 19 已完成工程及设备保护混凝土模板及支架项 110 各专业工程的措施项目10.1 垂直运输机械项 110.2 脚手架项 1五、其他项目清单工程名称:***办公楼工程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1 暂估价100002 暂列金额400003 计日工4 总承包管理费六、规费、税金项目清单工程名称:***办公楼工程序号项目名称费率金额1 规费1.1 工程排污费1.2 社会保障费(1)养老保险费(2)失业保险费(3)医疗保险费1.3 住房公积金1.4 危险作业意外伤害保险1.5 工程定额测定费2 税金七、工程量计算书序号项目编码项目名称计量单位工程量工程量计算式1010*********平整土地 m²153.12(16.2+0.24)*(8.7+0.24*2)=153.122 010********* 挖基础土方m³245.96挖土深: 2.1-0.45=1.65m槽底宽度(加工作面):1.5+0.3=1.8m槽上口宽度(加放坡长度):1.65*0.33+1.8=2.244m地槽长度:A、C轴线长度(16.2+0.81*2)=17.82mB轴线长度4.5*3-0.75*2=12 m1、5轴线长度6.3-0.69*2=4.92 m2轴线长度6.3-0.69*2=4.92 m3、4轴线长度8.7-0.69-0.75=7.26 m总长度:17.82*2+12+4.92*3+7.62*2=77.64 m体积:(1.8+2.04)*1.65/2*77.64=245.96 m3序号项目编码项目名称计量单位工程量工程量计算式3 010********* 土石方回填m³173.045基础回填:1-1截面面积1.65以下:(0.3*1.5+0.36*1.35+0.0864)=1.0224长度为:(16.2+0.24*2)*2+(8.7-0.12*2)=50.24则体积为:1.0224*50.24=51.412-2截面面积:(0.3*1.5+0.24*1.35+0.0864)=0.864长度为:(8.7-0.12*2)+(4.5*3-0.12*2)+(6.3-0.24)*2=33.84则体积为:0.864*33.84=29.12室内回填:[(2.7-.12*3)*(8.7-0.12*2)+(2.4-0.12*2)*(4.5*3-0.12*2)+(4.5-0.24)*(6.3-0.24)*3]*0.45=126.9*0.45=57.105则总回填为:196.47-51.41-29.12+57.105=173.0454 010********* 砖基础m³40.43 外墙:外墙砖基础截面积:0.36*(2.1—0.3-0.24-0.24)+0.24*0.24*2=0.5904外墙基础长度:17.82*2+4.92*2=45.48外墙砖基础体积:0.5904*45.48=26.851内墙:内墙砖基础截面积:0.24*1.32+0.24*0.24*2=0.432内墙基础长度:12+4.92+7.26*2=31.44内墙砖基础体积:0.432*31.44=13.582总体积:26.851+13.582=40.435 010********* 实心砖墙m³123.865M1门(两类):1.5*2.4*(0.24+0.36)=2.16M2门:1.0*2.4*0.24*3=1.728C1窗:1.8*1.5*0.36*5=4.86C2窗:1.5*1.5*0.36*1=0.81柱子GZ1+GZ2+GZ3+GZ4=0.36*0.36*3*4+0.24*0.36*6*3+0.24*0.24*3+0.36*0.24*1=3.8816梁体积:外圈 0.36*0.24*(16.2*2+8.7*2+0.24*4)=4.3856内圈0.24*0.24*(8.7+4.5*3+6.3*2-0.12*4)=1.9768设计外墙体积:[(8.7+0.24)*2+(16.2-0.24)*2]*0.36*3=53.784(8.7+4.5*3+6.3*2-0.12*4)*0.24*3=24.7104总体积为:53.784+24.7104=78.4944则一层需要实心砖为体积=总体积-门窗-柱子-梁-过梁=78.4944-( 2.16+1.728+4.86+0.81)-3.8816-(4.3856+1.9768)-(0.24624+0.1814+0.7128/+0.1231)=57.4289总体积为:两层墙+女儿墙=57.4289*2+0.5*[(16.2+0.24)*2+(8.7-0.12)*2]*0.36=123.865柱子长6M 则分类为:6 010********* 矩形柱m³7.776 第一类:0.36*0.36*6*4=3.1104第二类:0.24*0.24*6*3=1.0368第三类:0.24*0.36*6*7=3.6288则总体积=3.1104+1.0368+3.6288=7.7767 010********* 基础梁m³ 6.5699 +0.00以下的梁0.36*0.24*[(8.7+0.24*2)*2+(16.2-0.12*2)*2]+0.24*0.24*[(8.7-0.24)+(4.5*3-0.24)+(8.7-0.24)*2]=6.56998 010********* 圈梁 m³13.1398 外圈梁0.36*0.24+内圈梁0.24*0.24:{0.36*0.24*[(8.7+0.24*2)*2+(16.2-0.12*2)*2]+0.24*0.24*[(8.7-0.24)+(4.5*3-0.24)+(8.7-0.24)*2]}*2=13.13989 010********* 过梁 m³ 2.4036 第一层:M1门上过梁:0.18*1.9*0.36*2=0.2462M2门上过梁:0.18*1.4*0.24*3=0.1814C1床上过梁:0.18*2.2*0.36*5=0.7128C2床上过梁:0.18*1.9*0.36*1=0.1231第二层:M1门上过梁:0.18*1.9*0.36*1=0.1231M2门上过梁:0.18*1.4*0.24*3=0.1814C1床上过梁:0.18*2.2*0.36*5=0.7128C2床上过梁:0.18*1.9*0.36*1=0.1231则总体积为:0.2462+0.1814*2+0.7128*2+0.1231*2+0.1231=2.403610 010********* 平板m³33.92 板厚0.11m,有两层,则为:[(2.7-0.24)*(8.7-0.24)+(4.5*3-0.24)*(2.4-0.24)+(4.5-0.24)*(6.3-0.24)*3]*0.11*2=27.9再加上外内墙梁体积 6.02,则总为27.9+6.02=33.9211 010********* 直形楼梯m²12.792设踏步高h=0.15m,宽b=0.3m,每层高3m,则踏面板数N=H/h=3/0.15=20 水平投影L=(0.5N-1)b=2.7m 由于楼井300mm忽略不计。
课程设计目录和正文模板
目录1 问题描述 (1)2 需求分析 (1)3 概要设计 (1)3. 1设计思路 (1)3. 2模块划分 (2)3. 3流程图 (2)4 详细设计 (3)4. 1数据类型的定义 (3)4. 2程序分析 (3)4. 3程序清单 (6)5 测试分析 (8)6 课程设计总结 (9)参考文献 (10)1 问题描述设计一个职工管理程序, 输出10个职工的姓名和职工号, 按职工号由大到小排序, 姓名顺序也随之调整, 要求输入一个职工号, 用折半查找法找出该职工的姓名。
从主函数输入要查找的职工号, 输出该职工姓名。
2 需求分析从问题描述中可知: 要编写一个职工数据管理程序, 输入职工号和姓名并按职工号由大到小排序, 则需建立一个子函数input-e(), 其功能是输入职工的数据。
输入完成后, 我们需对职工信息进行排序, 此时需用到sort函数。
为提高效率, sort函数是用选择法进行排序。
排序后就是查找, 题目要求输入一个职工号, 用折半查找找出该职工的姓名。
所以查找需建立子函数search, 用来查找职工的信息。
那么, 整个程序主函数main就包括三个子函数, 分别是输入函数input-e、排序函数sort和查找函数search。
3 概要设计,3. 1设计思路(1)首先建立主函数main, 在main中有三个子函数, 输入、排序、查找。
Main函数中用flag作为循环开关变量。
先赋值flag=1,输入要查找的职工号,显示查找结果,当不再继续查找时,flag=0.循环结束。
否则flag=1.(2)接下来分析第一个子函数---输入函数input-e。
用一个一维数组存储职工号, 为整型。
职工的姓名用一个二维数组存储, 为字符串。
定义一个变量i 用i的循环递增输入职工号和职工姓名。
(3)接着用选择法进行排序, 建立子函数sort。
每趟排序从待排记录中找到最大的记录, 并与第一个记录进行交换。
这样就完成了从大到小排序, 是整个记录成递减序列。
工程造价课程设计附录
工程造价课程设计附录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工程造价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控制策略,培养学生对工程造价管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知识目标:学生将了解工程造价的定义、分类和构成,掌握工程量清单的编制方法和工程造价的计算流程,理解工程造价控制的原则和技术。
技能目标:学生将能够运用工程造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编制工程量清单,进行工程造价的初步计算和控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将培养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兴趣,认识到工程造价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职业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工程造价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和控制策略。
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工程造价概述,包括工程造价的定义、分类和构成,工程造价管理的和流程。
第二章:工程量清单,包括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原则和方法,工程量清单的审核和修改。
第三章:工程造价计算,包括工程造价的初步计算、调整和汇总,工程造价计算的案例分析。
第四章:工程造价控制,包括工程造价控制的原则、技术和方法,工程造价控制的具体实践。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工程造价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工程造价管理的具体实践和应用。
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工程量清单的编制方法和工程造价的计算流程。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教材:《工程造价管理》,作者:XXX,出版社:XXX。
参考书:《工程造价计算与控制》,作者:XXX,出版社:XXX。
多媒体资料:包括PPT课件、工程案例视频、工程量清单模板等。
实验设备:计算机、投影仪、计算器等。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课程设计说明与元件清单.
说明:1、允许自选课程设计题目,教材第11章的两个题目仅做推荐;
2、允许使用其它电路实现这两个题目,所列元器件清单仅供参考;
3、课程设计结束时,要有完整的报告和相应的实物演示;
课程设计一:单片机电子时钟的设计
序号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
1 单片机AT89S5
2 1
2 晶振12MHz 1
3 独石电容30pF 2
4 电解电容47μF 2
5 电解电容10μF 1
6 按钮 4
7 RJ电阻10KΩ 4
8 排阻510Ω X 8 1
9 RJ电阻 4.7K 8
10 三极管2N5551 NPN 8
11 锁存器74LS373 1
12 8段式LED数
码管
8
注:1、电源可用5V开关电源,也可用USB电源,也可用手机充电器电源等;
2、此元件清单与书上原理图对应,也可采用其它原理图实现。
课程设计二:多路数字电压表的设计
序号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
1 单片机AT89S5
2 1
2 晶振12MHz 1
3 独石电容30pF 2
4 AD转换器ADC0809 1
5 电解电容10μF 1
6 按钮 2
7 RJ电阻8.2KΩ 1
8 排阻510Ω X 7 1
9 RJ电阻 4.7K 4
10 三极管2N5401 PNP 4
11 锁存器74LS373 1
12 8段式LED数
码管
4
13 分频器HD14024 1
14 总线驱动器74LS244 1
注:1、电源可用5V开关电源,也可用USB电源,也可用手机充电器电源等;
2、此元件清单与书上原理图对应,也可采用其它原理图实现。
大班愿望清单主题课程设计
大班愿望清单主题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愿望清单的概念,掌握制作个人愿望清单的基本步骤。
2. 学生能够通过课堂学习,了解并运用目标设定的原则,明确自己的短期和长期愿望。
3. 学生掌握基本的分类和整理技巧,将愿望清单进行合理分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创意思维,设计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愿望清单。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共同完成小组愿望清单。
3. 学生能够运用时间管理技巧,为自己的愿望制定实现计划。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愿望。
2. 学生通过制定愿望清单,学会珍惜时间,树立目标意识。
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团队精神。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明确个人目标,培养计划性和执行力。
针对大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特点,课程设计注重启发性和实践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以“大班愿望清单”为主题,依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愿望清单概念及制作方法:- 引导学生了解愿望清单的定义和作用。
- 学习制作愿望清单的基本步骤,包括目标设定、分类整理、计划制定等。
2. 目标设定原则及实践:- 掌握目标设定的SMART原则(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相关性强、时间明确)。
-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愿望,并按照原则进行目标设定。
3. 小组合作与时间管理:- 学习基本的沟通与协作技巧,进行小组愿望清单的制作。
- 引导学生了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学会为愿望制定实现计划。
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如下:- 《心理健康》教材第三章“目标与计划”部分,内容涉及目标设定、时间管理等。
- 《综合实践活动》教材中关于团队合作、项目策划的内容。
课程进度安排:- 第一课时:介绍愿望清单概念,学习制作方法。
历史领域课程设计清单
历史领域课程设计清单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历史领域的重要知识点,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记住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主要参与者以及影响;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和理论。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历史事件,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具备良好的历史文献资料搜集、整理和分析能力;能够撰写逻辑清晰、观点明确的历史论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使学生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是曲折的,人类社会是在不断进步的;培养学生尊重历史、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以我国古代史、近现代史和当代史为主线,共分为三个部分。
1.古代史:包括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等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近现代史:包括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3.当代史:包括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等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历史事件和人物,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
2.讨论法:教师学生就历史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3.案例分析法: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提高历史分析能力。
4.实验法:教师学生进行历史实验,如模拟古代战争、制作历史文物等,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所需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历史教材,为学生提供准确、全面的历史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历史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历史实验设备,如仿真文物、古代战争模型等,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劳动清单引领,落实劳动教育
劳动清单引领,落实劳动教育作者:王建娥徐先慧殷娟来源:《中国德育》2020年第19期陶行知曾对教育作出如此定义: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教人发明工具、制造工具、运用工具。
生活教育是教人发明生活工具、制造生活工具、运用生活工具。
由此可见劳动教育之于教育、之于人的重要地位。
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规定了劳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生产劳动教育和服务性劳动教育三个方面。
青岛市城阳区第三实验小学遵循《纲要》要求,结合实际,本着落实、落细、落小的原则,以“劳动清单”引领,落实劳动教育。
一、把握三原则,做好清单设计《纲要》指出:“学校是劳动教育的实施主体,应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结合当地和本校实际情况,对劳动教育进行整体设计、系统规划,形成劳动教育总体实施方案。
”依据《纲要》精神,学校成立了“劳动清单研制小组”,由学校分管校长担任组长,抽调骨干教师和家长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就劳动清单进行了多次的碰撞和磋商,形成了暂定稿;邀请了城阳区教育和体育局、青岛市教育局相关科室的劳动专员和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劳动课程教研专家对劳动清单进行了修订和完善。
总体而言,劳动清单的研制设计遵循了三个原则。
一是根据不同劳动教育内容,设计不同场域。
如日常生活劳动教育在家庭和学校中落实;生产劳动教育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落实;服务性劳动教育在学校和社会中落实。
场域的确定,使劳动教育的参与主体更为明确,促进了劳动教育的扎实落地。
二是根据学生发展需求,设计不同任务。
如低年级以个人生活起居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服务性劳动教育在学生升入三年级后才开始进行。
每个年级的家庭日常生活劳动项目皆分两个层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给别人添麻烦;共有的事情一起做,共创和谐家庭氛围。
三是根据育人一体化原则,注重不同年级任务的衔接。
清单中高年级的劳动项目可作为低年级的发展目标,而低年级的劳动项目则是高年级必须做到的基础内容,以此保障劳动教育的持续性和有效性,使劳动教育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实施体系,如日常生活劳动清单家庭项目篇中涉及“衣物”的内容,一年级的要求是“学洗、叠小衣物”;二年级是“坚持小衣物自己洗、叠,并归类放置”;三年级则是“学用洗衣机洗自己的大衣物”。
本科造价课程设计
本科造价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本科造价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2. 掌握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和计价方法,能够准确进行工程量计算和造价分析;3. 了解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及相关政策法规。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造价软件进行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和计价,提高实际操作能力;2.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造价问题的能力;3.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提高沟通、协调和项目管理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工程造价专业的兴趣和热爱,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2.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识到工程造价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学习态度,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以下具体学习成果:1. 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造价相关概念、原理和方法;2. 熟练操作造价软件,完成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和计价;3. 具备一定的工程造价分析和项目管理能力;4. 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热爱工程造价专业,具备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和沟通协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造价基本概念:包括工程造价的定义、构成要素和计价方式;教材章节:第一章 工程造价概述2. 工程量清单编制:讲解工程量清单的组成、编制方法和注意事项;教材章节:第二章 工程量清单编制与计价3. 工程量计算:介绍工程量计算的基本规则、方法和技巧;教材章节:第三章 工程量计算4. 造价计算与分析:讲解工程造价的计算方法、分析技巧和调整策略;教材章节:第四章 工程造价计算与分析5. 造价软件应用:介绍造价软件的功能、操作方法和实际应用案例;教材章节:第五章 造价软件及其应用6. 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阐述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理论、方法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教材章节:第六章 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7. 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案例分析和现场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题目
湖北工业大学南区教工社区物管中心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与投标报价
二、本次课程设计应达到的目的
单位工程预算课程设计是概预算课程的主要教学环节之一。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应掌握清单的编制与计价方法,熟悉清单文件内容及装订顺序,理解定额在清单计价中的应用,为今后的毕业设计环节和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本次课程设计任务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包括编制依据、编制要求等)
(一)编制依据
建筑施工图及结构施工图图纸一套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
2008《湖北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及统一基价表》
2008《湖北省土石方工程消耗量定额及统一基价表》
2008《湖北省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
施工图纸中所用的有关标准图集
教材及有关预算手册
(2)编制要求(要求上交成果)
1.封面、编制说明
2. 清单工程量计算表(附录A部分)(钢筋工程量只计算第1层部分)
2.编制工程量清单
3.根据定额、取费标准,编制综合单价分析表,对清单报价四、时间安排(2周)
1.搜集相关资料,熟悉施工图纸,相关标准
2.计算清单工程量(按照《计价规范》附录A中章节编排),整理结果,填写规范表格
3.对照定额,根据拟定的施工方案,确定工程的的计价工程量。
4.参照定额基价、取费标准、市场行情,确定工程的综合单价及报价。
5.整理计算结果,编写编制说明,装订成册。
五、设计要求
1.课程设计期间,要求认真阅读设计任务书,查阅相关参考资料;
独立按时完成任务。
2.设计成果要求全部手写(表格可打印),书写工整,格式、装订规范;
3.所作的课程设计应概念清楚,设计计算正确,计算应有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