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磁探伤技术操作规程
钢管漏磁探伤方法

钢管漏磁探伤方法
钢管漏磁探伤方法是一种非常常用的材料无损检测技术。
漏磁探伤方法主要应用于检测钢管表面和内部缺陷,如裂纹、腐蚀、疲劳等。
其原理是利用一个电磁感应线圈在钢管表面或内部产生磁场,通过检测磁场的变化来判断钢管的缺陷情况。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准备一台漏磁探伤仪和感应线圈,还需要对钢管进行清洁与除锈处理,以保证探伤结果的准确性。
2. 安装感应线圈。
将感应线圈固定到探头上,然后将探头放置在钢管表面或内部,确保感应线圈与钢管之间的距离适当,一般要保持在3-5mm左右。
3. 检测钢管。
启动漏磁探伤仪,开始对钢管进行检测。
在检测过程中,漏磁仪会通过感应线圈产生磁场,当磁场遇到缺陷时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以通过仪器的指示器或屏幕来显示。
4. 判断缺陷。
根据仪器的指示结果来判断钢管的缺陷情况。
比如,当指示器显示有信号时,说明钢管表面或内部存在缺陷,需要进一步检查和处理。
总之,钢管漏磁探伤方法是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材料无损检测技术,可以有效地检测钢管的缺陷,为钢管的使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 1 -。
探伤操作规程

探伤操作规程《探伤操作规程》一、目的为了保证探伤作业的安全和准确性,规范探伤操作流程,提高探伤效率。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进行探伤操作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工程师、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
三、操作流程1.操作前准备(1)确认探伤仪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包括探测头、探测液、控制仪等。
(2)清理探测表面,确保没有杂物或污垢影响探测结果。
(3)查看探测图像,确认设备是否连接正确,是否可正常显示。
2.操作步骤(1)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探测仪器和探测方法。
(2)按照探测要求进行设备调试,包括输送速度、增益等参数设置。
(3)确定探测位置和方向,按照规定的探测路径进行操作。
(4)观察探测过程中的实时图像,及时调整仪器参数,以确保探测质量。
3.操作结束(1)完成探测任务后,关闭仪器并进行设备清理和维护。
(2)记录探测参数和结果,并及时上传至系统中。
(3)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四、安全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必须戴上防护手套和眼镜,避免接触探测液。
(2)在操作过程中,注意防止设备、探测头等部件与被探测物体碰撞或损坏。
(3)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品进行探测作业。
五、异常情况处理(1)如果设备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2)对探测结果出现疑问,应及时与专业人员进行沟通交流,确保探测结果的准确性。
六、附则本规程由技术部门制定,并在操作人员中进行推广和培训,确保其有效执行。
以上是关于《探测操作规程》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执行探测作业。
漏磁探伤作业指导书

检查设备内部是否清 洁,有无杂物、灰尘 等影响设备运行的因
素
检查设备电路是否正 常,有无短路、断路
等情况
检查设备各部件是否 紧固,有无松动、脱
落等情况
检查设备润滑油是否 充足,有无漏油、缺
油等情况
检查设备安全防护装 置是否完好,有无损
坏、失效等情况
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 和保养,确保设备正
常运行
管道表面清理
人员培训和技术交底
01
02
03
04
培训内容:漏磁 探伤原理、操作 方法、注意事项 等
培训方式:理论 讲解、实际操作、 考核等
技术交底:明确 作业任务、技术 要求、安全措施 等
培训记录:记录 培训时间、地点、 参加人员等,作 为培训档案保存
设备检查和维护
检查设备外观是否完 好,有无破损、锈蚀
等情况
检测:将被检工件放置在检测装 置上,进行漏磁检测。
复检:对处理后的工件进行复检, 确保质量合格。
准备:检查设备、工具、材料是 否齐全,确保工作环境安全、整
洁。
记录:记录检测结果,包括缺陷 位置、大小、深度等信息。
清理:清理现场,整理设备、工 具、材料,保持工作环境整洁。
磁化:将被检工件放置在磁化装 置上,进行磁化处理。
处理
处理方式:采 用焚烧、填埋、 回收利用等方
式进行处理
排放标准:符 合国家或地方 排放标准,防
止污染环境
监测和报告: 定期监测排放 情况,并向有
关部门报告
环境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01
02
03
04
05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汇报人:XXX
处理:根据分析结果,对缺陷进 行修复或更换。
磁粉探伤工安全操作规程

磁粉探伤仪安全操作规程一、全体的磁粉检测基于漏磁场和缺陷处磁粉之间的相互作用原理,检测铁磁性材料表面及近表面缺陷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
探伤员使用这种方法探伤时要接触强电、磁粉等有害、有毒物质,因此特制定此安全操作规程。
二、一般要求1、从事磁粉检测的人员必须持有国家有关主管部门颁发的磁粉检测资格证书。
2、磁粉检测设备应至少每年校准一次,在怀疑有故障时应及时校验。
三、探伤前的安全要求1、根据工作类型穿戴个人防护装备。
2、高空作业时,系好安全带,穿上防滑鞋。
3、进入容器内探伤前,一定要打开所有孔、盖进行通风,符合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后,方可进入。
4、必须切断与被检查容器相关的电源;容器内照明灯使用电压不得超过12V。
5、检查探伤设备、工具的绝缘层有无破损,并要求电工接通探伤仪的电源,接好探头电缆,待一切正常后方可操作。
四、探伤期间的安全要求1、使用磁粉探伤仪时,保持接触端清洁,保证触头与工件表面良好接触,防止电弧放电和表面局部过热,开路电压不应超过24V。
2、在触头柄上应安装远控开关,为了防止起弧,只有在正确放置触点后,才允许连接电流,关上开关再移去触头。
3、使用磁悬液喷雾箱时,应按照制造商的说明操作。
4、在狭窄场所工作时,如使用气雾喷射磁悬液,必须戴好防毒面具,或者用排气扇排出被污染的气体。
五、探伤后的安全要求探伤完后整理现场,并整理好电缆线,请电工关闭电源,确认后离开现场。
六注意事项:1、本机电流大,各连线及接触点必须良好,探伤工件也必须有良好接触面,否则,接触表面容易燃烧或点燃荧光介质。
2、操作中,如果工件表面接触不良,或者由于材料的内阻较大,周向磁化电流无法达到预定值,故障灯会闪烁5秒自动报警。
探伤设备操作安全操作规程

探伤设备操作安全操作规程一、引言探伤是一项非破坏性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
探伤设备是实施探伤的重要工具,但其操作存在一定的风险。
为了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以及设备的正常运行,制定一套安全操作规程非常必要。
二、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 仔细阅读设备说明书:在操作探伤设备之前,操作人员必须仔细阅读设备的说明书,了解设备的结构和性能参数。
2. 确保设备的正常状态:操作人员应仔细检查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包括设备的外观是否完好,连接线是否接触良好等。
3. 校验设备的准确性:对于需要进行定量检测的设备,操作人员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校验,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三、操作中的安全要求1. 穿戴个人防护用品:在进行探伤操作时,操作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包括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根据具体情况,可能需要佩戴防护面罩、防护服等。
2. 将设备放置在平稳的工作台面上:确保设备稳定地放置在平稳的工作台面上,避免设备在操作过程中发生倾斜或摔落。
3. 避免直接触摸设备:操作人员应尽量避免直接触摸探伤设备,以防止触电、烫伤等事故的发生。
4. 注意设备的热量散发:长时间的操作会使得探伤设备发热,操作人员应注意设备周围的通风情况,避免因高温引起的烫伤事故。
5. 定期检查设备连接线: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设备的连接线是否完好,避免因松动或损坏导致的电气事故。
四、操作中的具体要求1. 从低功率开始: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应首先将设备功率调至最低档,然后逐步调整到适合的功率,避免因突然过大的功率对设备和样品造成损坏。
2. 控制探头的相对速度:探头的相对速度是控制探伤设备检测效果的重要参数之一。
在操作时,操作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相对速度,确保得到准确的检测结果。
3. 控制探头的插入深度:探头的插入深度也是影响探伤效果的重要参数。
在操作时,操作人员应根据需要调整探头的插入深度,确保探头与样品之间有合适的接触。
4. 避免长时间持握设备:长时间持握设备容易引起手部疲劳,操作人员应适当做好手部放松运动,以减轻手部的负担。
磁粉探伤操作规程(二)2024

磁粉探伤操作规程(二)引言概述
磁粉探伤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用于检测金属表面和近表面的裂纹等缺陷。
本文将介绍磁粉探伤操作规程的相关内容。
正文
一、设备与材料准备
1.选择适当的磁粉探伤设备,确保其功能正常。
2.准备所需的磁粉探伤材料,包括磁粉、磁粉液和附着力较强的胶粘剂。
二、工作环境与安全措施
1.确保工作区域通风良好,以防止磁粉对工作人员的影响。
2.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安全眼镜和耳塞,确保工作安全。
三、表面处理
1.对待检测物体表面进行充分清洁,去除表面油污、尘埃等杂质。
2.如需要,进行除锈处理,保证表面平滑、清洁。
四、涂覆磁粉
1.根据待检测物体的尺寸和形状,选择合适的磁粉涂覆方法,如浸涂法或喷涂法。
2.确保磁粉均匀覆盖于待检测物体表面,并按照规定的操作时间进行等待。
五、磁化与观察
1.选择适当的磁化方法,如直流磁化、交流磁化或半波磁化。
2.在磁粉探伤过程中,密切观察待检测物体表面是否出现磁粉集聚或裂纹等缺陷。
总结
本文介绍了磁粉探伤操作规程的五个主要点:设备与材料准备、工作环境与安全措施、表面处理、涂覆磁粉以及磁化与观察。
在进行磁粉探伤前,必须充分准备设备和材料,确保工作环境安全,并对待检测物体进行适当的表面处理。
在涂覆磁粉和进行磁化过程中,要按照规程要求操作,确保磁粉均匀覆盖并观察待检测物体表面是否存在缺陷。
通过严格按照规程进行磁粉探伤操作,可以准确检测出金属表面和近表面的裂纹等缺陷,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漏磁探伤机

我们都知道,漏磁探伤机可以用来探测被测物体的一系列问题,但这只是一个基本的概念,我们需要能够运用到实际工业生产之中,这就要求我求我们要懂得探伤机的具体探伤步骤,正确使用探伤机,才能准确进行探伤,实现探伤价值。
漏磁探伤机探伤步骤如下:1、探伤设备通电后,需进行预运转,使设备进人稳定、良好的工作状态;2、调整设备应进行扫查装置的调整,探头装置灵敏度的调整和标记装置的调整。
待用样管对探伤设备进行动态调试正常后,即可进行探伤。
(1)扫查装置的调整按钢管几何尺寸和探伤要求,调整探头扫查速度和钢管运行速度,以确保探头的覆益程度。
探头相对钢管螺旋式进给,应符合设定的钢管运行速度要求,保证探头在对钢管外表面扫查的同时,还有不低于10%的覆盖率。
(2)探头装置灵敏度的调整该调整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a)为充分显示样管上的人工缺陷,对磁化电流、滤波和增益等可变参数进行的调整。
b)为正常指示样管上的人工缺陷,对显示装置、记录装置和信号处理装置等进行的调整。
(3)标记装置的调整调整标记装置,使其能在钢管缺陷处打上明显的标记。
3、设备校准应在相同外径、相同壁厚和相同牌号(钢级)钢管的生产检测期间,以使用样管通过探伤设备的方式定期地进行。
校核频率至少为每4h一次,但不论什么时候,只要有设备操作者更换及在生产检测过程的始、末都要校核。
在生产检测过程从一班到下一班连续进行时,4 h的周期可由用户与制造厂双方商定延长。
4、任何系统调整后或钢管公称外径、壁厚、牌号(钢级)改变时,都应进行设备的再校准。
5、假如在生产检测的校核中,校准没达到要求,即使按允许的系统漂移增加3dB的探伤灵敏度后仍不满意,则自上一次校核后,所有探过的钢管都应在设备重新校准后重新探伤。
即使在上一次校准后灵敏度下降大于3dB,只要能适当记录下可单独分辨的钢管,并能准确区分出可疑品和合格品,就可不必重新对钢管探伤。
南京博克纳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总部位于美丽的中国古都南京,是国内专业研制无损检测仪器及设备的高科技企业。
磁力探伤工操作规程

磁力探伤工操作规程磁力探伤是一种基于电磁学原理进行材料缺陷检测的方法,常用于金属的内部缺陷检测。
磁力探伤工作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否则将会对人身以及设备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
一、磁力探伤前的准备工作1、检查设备:在进行磁力探伤之前,先检查探伤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如果有故障及时处理2、检测磁粉:确保磁粉检测方法可靠,粉末干燥均匀,粒度不同应当选择不同的磁粉二、磁力探伤现场操作规范1、工作场所:磁力探伤场所应当保持干燥,洁净,无磁性杂质干扰2、磁力棒操作:严格遵守磁力棒使用标准,不允许在金属工件表面停留时间超过5秒钟3、润滑油:对于锯条等磁性非均匀零件,在磁粉淋浴后应涂上润滑剂,便于除去磁粉以及避免磁棒卡住4、磁粉淋浴:淋浴时应注意均匀性、浓度、干燥等情况,淋浴时一次性满足检测需要,不允许反复使用淋浴的磁粉5、金属工件:金属工件的表面必须被完全涂上磁粉,磁粉层厚度应在20-40微米范围内为宜,标记或印记应画在缺陷区域的外围。
6、探伤记录:进行探伤工作时应及时记录,记录包括缺陷形状、位置、大小等,对于发现的缺陷应及时报告给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7、操作安全:在磁力探伤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措施,所有人员必须戴上防护手套、口罩、安全鞋等防护措施以进行安全作业8、设备保养:结束工作后需要将设备进行清洁,特别是磁力棒上的磁粉以及卡住的磁性非均匀零件,要进行清洗、擦拭,并妥善保管设备,以便下次使用。
三、磁力探伤工作结束后需要进行的工作1、设备保养:结束工作后需要将设备进行清洁,特别是磁力棒上的磁粉以及卡住的磁性非均匀零件,要进行清洗、擦拭,并妥善保管设备,以便下次使用。
2、缺陷处理:对于发现的缺陷,需要及时报告相关人员进行处理,处理方法包括重做、修理、补焊等。
综上所述,磁力探伤作为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操作规程的严格遵守可以确保探伤工作的安全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操作风险。
磁力探伤工操作规程

磁力探伤工操作规程1. 简介磁力探伤是一种用磁力场探测工件中表面和近表面缺陷(如裂纹、夹杂、气孔等)的无损检测方法。
为了确保磁力探伤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制定本操作规程。
2. 操作前准备2.1 检查设备在进行磁力探伤操作前,应检查设备的完整性和正常工作状态,包括磁场强度和工件接触面的清洁度。
如发现设备有问题,应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2.2 确认工件在进行磁力探伤操作前,应确认工件已经进行了预处理。
工件应保持表面干燥、洁净,并去除表面涂层和保护剂。
如需进行热处理或冷却,需等待工件恢复到室温后再进行磁力探伤。
2.3 确认工作环境磁力探伤操作应在无电磁干扰、噪声干扰和强光干扰的环境下进行。
同时,应保证操作场所的通风良好。
如有操作不当导致排放有害气体,应及时进行通风换气。
3. 操作步骤3.1 确定磁极位置根据工件缺陷的位置和形状,确定磁极的位置和种类,如滚轮式磁极、U形磁极等。
同时,确保磁场的方向与缺陷的方向相垂直,以提高探测灵敏度。
3.2 固定磁极将磁极固定在工件的表面,确保磁极与工件表面紧密贴合,以提高磁场的传递效率。
3.3 通电探测在磁极固定后,接通磁力探伤机,进行磁力探伤。
在探测过程中,应根据设定的探测参数,如电流、电压、频率等,进行调整和监测。
3.4 观察和判定在探测完成后,应根据探伤结果,观察和判定工件的缺陷情况。
如发现缺陷,应记录其位置、形状、大小等参数,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3.5 停止操作在操作结束后,应及时关闭磁力探伤机,并清理设备和工作区域。
4. 安全注意事项4.1 安全防护在磁力探测操作时,应佩戴合适的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鞋、手套、护目镜等,以保护人员的安全。
4.2 防止辐射根据磁力探伤机使用说明书,掌握辐射剂量及工作条件。
人员在离磁力源远离的地方进行操作。
4.3 设备维护经常对磁力探伤设备进行维护,定期更换磁极等易损件,以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5. 结语磁力探伤是一种有效的无损检测方法,但其操作需要严格遵守规程,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磁力探伤工操作规程

磁力探伤工操作规程磁力探伤是一种非破坏性测试技术,通常用于检查金属物体中的缺陷。
这种技术利用磁场和电流来探测物体中的所谓磁化不均匀性,这些不均匀性可能是由于缺陷引起的。
然而,为了保证磁力探伤能够正确地发挥作用,需要严格遵守磁力探伤工操作规程。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磁力探伤工操作规程。
1. 设计检测方案磁力探伤工作的第一步是制定一份检测方案。
其中要确定探测时需要使用的磁场和探测电流,以及缺陷的标准或限制。
这份检测方案必须明确详细,可以被其他人阅读和理解。
2. 安装设备在进行磁力探伤工作之前,需要安装检测设备,如磁粉检测仪、磁片检测仪等。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确认设备的工作状态,并进行相关的校准和测试,以确保它们能够准确工作。
3. 准备测试样品在进行磁力探伤工作之前,需要准备好需要测试的样品。
这些样品需要保持在干燥、清洁的状态,以确保探测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在准备样品时还需要将样品进行标记,以便能够进行准确对比分析。
4. 进行测试在进行磁力探伤工作时,需要将测试样品放置在设备下面,并根据设计的检测方案进行测试。
需要注意,在测试过程中需要保证测试设备和测试样品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
5. 分析测试结果在进行磁力探伤工作之后,需要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需要将测试结果和定义的缺陷标准进行对比,以判断测试样品中是否存在缺陷。
同时,需要对测试样品中的缺陷类型、大小等进一步进行分析,以确定缺陷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
6. 撤销测试设备在完成磁力探伤工作之后,需要将测试设备撤销。
在撤销过程中,需要对设备进行清洁和保养,以确保下一次使用时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此外,还需要将测试结果和数据整理并妥善保管,以便未来参考和分析。
总之,磁力探伤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磁力探伤工作的操作规程非常重要。
只有严格遵守磁力探伤工作的操作规程,才能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磁力探伤工操作规程

磁力探伤工操作规程一、前言磁力探伤技术是一种非常常用的无损检测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经常会对各种工件进行磁力探伤,对于磁力探伤工来说,优秀的操作规程将严格要求每一个步骤,保障磁力探伤工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本文档将列出详细的磁力探伤工操作规程,供工作中参考。
二、操作规程1. 基础知识准备磁力探伤机台或激磁线圈应经过检查和校验,并能够正常工作。
磁场是否符合要求应经过检查并且与实际要求相符。
检测设备必须经过校对并标准化。
2. 工件准备在进行磁力探伤之前,应先对工件进行必要的清洁和处理。
必须确保工件没有表面油污、铁锈和其他障碍物阻碍探伤,在磁力探伤过程中没有任何干扰。
如果有障碍物存在,可能会影响探伤得到更准确的数据。
同时,在探伤之前,必须检查工件的表面,排除表面问题。
3. 磁场的设置磁场的设置是十分重要的环节,磁力探伤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直接受到磁场调节的影响,存在合适的磁场能够获得更好的数据。
在设置磁场时,必须要注意磁场的大小、形状、方向和磁场的饱和度等问题。
同时,在磁场的设置过程中,必须密切关注磁场随时间的变化,以便于更加准确地获得数据。
4. 磁化在设定好合适的磁场之后,需要对工件进行磁化处理。
磁化的方式分为缓慢磁化和快速磁化,而磁化的方式应根据工件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选择。
在磁化的过程中,磁场应始终维持在一定的程度内,以保证得到更加准确的数据。
5. 探伤探伤时必须经过系统计划和安排,以确保操作规范。
这时需要选用合适的传感器进行检测,对每处进行评估和相应处理。
检测时,必须将其比较结果,与磁化的过程及其他检测进行比较,来验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6. 判断和分析在进行磁力探伤操作之后,必须进行判断和分析,否则数据不能很好地解读。
此时,对探伤得到数据进行判断和分析,包括检测数据的数量,种类,类型,大小和分布等问题。
与以往数据进行比较,确定异常区域,来确定相应的缺陷情况。
7. 确定和评价根据探伤得到的数据和分析结果,必须对结果进行有效的确定和评价。
漏磁岗位规程

岗位规程漏磁探伤操作编制:审核:批准:南通海隆钢管有限公司岗位规程员工安全通则一、进入现场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二、妥善使用、维护安全防护器具;三、遵守劳动纪律、禁止酒后上岗;四、禁止穿越辊道和攀越防护栏杆;五、禁止无证操作、杜绝违章作业;六、开机作业必须先确认、后启动;七、进入生产区域先挂牌、后进入;八、自力项目挂牌谁项目、谁负责;九、高危项目作业时落实防护措施;十、拒绝违章指挥及强令冒险作业.岗位规程目录岗位操作项目操作单元页码漏磁探伤漏磁探伤操作安全规范1-2设备操作规程3-4作业技术规程5-7 其他操作规程指引8编号:NTHL-ZJ-01301部门质检站机组编号ZJ01操作项目漏磁探伤版本编号20130401操作内容安全规范页码 1顺序安全规范:1.现场作业活动以确保人身安全为第一原则,不冒险作业和进入不熟悉的场地区域,作业和活动中发现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突发危险有权进行紧急避险,有义务立即向上级反映安全信息,有权拒绝违反规程和管理要求、存在安全风险又无任何针对措施的作业指令。
2.遵守劳动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不酒后上班;不脱岗窜岗;不在班中磕睡;不干私活;不看与工作无关的书、报、刊物;不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进行阅读、游戏、影音、与作业无关的长时间联络;不利用生产作业通讯工具闲聊;不将食品带入操作室。
3.标准穿戴、正确使用劳防用品,不将安全帽当代座用具,进入厂房内必须佩戴安全帽。
4.加强自我防护,在生产作业和在现场活动行走时应主动避让来往的各类车辆和行车。
走安全通道不从装载车辆与料架间行走、不在吊物的行车下逗留与经过。
5.注意各种安全标志的提示与警示,并按要求做好自我保护,厂房内行走及岗位作业通行必须走安全通道,不得擅自进入设备区域和安全护栏内,不进入危险区域或在库位内逗留、不穿越辊道和翻越设备,生产、测量、维护清扫、更换规格、处理异常中不得利用设备、辊道、管排作为通行捷径和便道。
6.自觉、认真学习岗位规程,知晓安全、操作等管理要求及危险源与环境因素及相关控制措施,发现规程与实际作业不符或缺少要及时向作业区反映信息,对岗位范围内的安全、环境隐患有义务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磁力探伤工操作规程

磁力探伤工操作规程一、前言磁力探伤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能够检测零件表面及近表面的裂纹、伤痕、气孔、夹杂、脱硫等缺陷。
为确保磁力探伤工作的安全和质量,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确认工件是否适合磁力探伤检测。
•检查磁力探伤仪器是否正常。
•准备磁芯、磁粉、清洁剂等工具和材料。
2. 清洗工件表面•用清洁剂或溶剂清洗工件表面,去除油污、灰尘等杂质,确保工件表面干净、光滑。
•对于粗糙或生锈的表面,可以要求进行打磨或抛光处理,以利于磁力线穿透。
3. 条纹布安装•在工件表面涂覆一层轻薄的磁粉。
•沿着条纹布的方向将条纹布平铺在工件表面,并用镊子或刮刀将布贴牢。
•沿着布覆盖方向再涂上一层磁粉。
•用刮刀将多余的磁粉抹去,确保磁粉覆盖均匀,布贴牢。
4. 磁化工作•将磁铁芯插入条纹布的下方,与工件表面成一定的角度。
•打开磁力探伤仪,将磁力值调整到适当范围,确保施加的磁力符合标准。
•切换磁力方向,使磁力线能够穿透全表面或所需检测的区域。
•在同一方向下依次施加磁力,并用磁探仪检测磁力是否符合要求。
5. 检测和判定•对磁化后的工件表面进行探伤,利用磁片或磁探头的变化来检测缺陷。
•对表面的缺陷进行记录,包括位置、大小、形状、数量等信息。
•根据标准或技术要求,对缺陷进行判定,确定是否合格。
6. 清除工作•检查工件表面,将残留的磁粉清除干净。
•拆下条纹布和磁芯,清洗和存放好材料和工具。
三、注意事项•磁力探伤应在安全的场所进行,保持场地的整洁和干燥,防止发生意外。
•操作人员应穿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磁力探伤仪器的使用和控制应由专人负责,操作前应做好设备检查和校准。
•在进行磁化工作时,应注意磁力较大,需谨慎操作,避免磁体接触人体或损坏设备。
•在进行探伤时,应注意保持探头和工件表面间的垂直和平行关系,避免影响检测结果。
•对于缺陷的判定应根据标准和技术要求,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四、总结磁力探伤作为一种重要的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金属制品的制造和质量检验中。
漏磁探伤软件-II说明书

漏磁探伤软件系统的使用检测过程1)钢管从传送线上进入探伤机,首先通过红外传感器A,此时计算机收到信号,检测开始(但此时钢管仍未到达横向检测装置,因此需要设置横向前端延时,使计算机在延时一段时间后钢管真正到达横向检测装置时才开始采集数据,该参数应根据传送线的运行速度而定)横向前端延时结束后检测开始,横向曲线出现。
2)钢管继续运行到达红外传感器B,与横向检测相同,也需要设定纵向前端延时,使计算机在钢管到达纵向检测装置后才开始采集数据。
纵向前端延时结束后,纵向曲线出现。
3)如果运行过程中探伤机发现钢管上有缺陷,由于喷壶到横向检测装置和纵向检测装置都有一定距离不可能马上喷标,因此需要设置喷标延时,系统在发现缺陷时会记录下缺陷的位置,等该缺陷到达喷壶的位置时再驱动喷标器。
横向喷标延时决定于横向检测装置到喷壶的距离和钢管运行速度纵向喷标延时决定于纵向检测装置到喷壶的距离和钢管运行速度4)当钢管离开红外传感器A时,该信号变为低电平,但此时钢管尾端还未离开横向检测装置,因此需要设置横向后端延时,使计算机在钢管真正离开横向检测装置之前仍继续检测。
5)当钢管离开红外传感器B时,该信号变为低电平,但此时钢管尾端还未离开纵向检测装置,因此需要设置横向后端延时,使计算机在钢管真正离开纵向检测装置之前仍继续检测。
纵向延时结束后,计算机停止画线。
6)钢管离开红外传感器D时,检测过程完全结束,等待下一根钢管到来。
――――――――――――――――――――――――――――――――――――――――――――――点击“检测开始”Æ横向红外接到信号Æ延时Æ开始横向检测并画线Æ纵向红外接到信号Æ开始纵向检测并画线Æ横向红外失去信号Æ后端延时Æ横向结束检测Æ纵向红外失去信号Æ后端延时Æ纵向结束检测Æ全部结束――――――――――――――――――――――――――――――――――――――――――――――2)软件的运行在运行检测程序之前,请关闭其他所有无关程序,以防止检测程序中的线程资源被其他程序占用。
磁力探伤工操作规程

磁力探伤工操作规程磁力探伤是一种常见的非破坏性检测方法,通过利用磁场的特性,检测材料内部缺陷的存在情况。
磁力探伤工是磁力探伤的操作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技能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以下是磁力探伤工的操作规程。
一、准备工作1. 磁力探伤工需要了解被检材料的性质和技术要求,熟悉磁力探伤设备。
2. 检查磁力探伤设备和检测电源,确认设备无损坏。
3. 清除被检材料的表面污垢和油脂,确保检测环境干净。
4. 根据被检材料的尺寸和形状,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和磁化方式。
二、磁化设备1. 在使用磁化设备之前,需要检查和确认磁铁状态、控制和电源设备的运行状态,并进行开启前的准备工作。
2. 操作前必须检查磁极间距和极性是否符合化验要求,达到在被测物体上产生磁场的结果。
3. 磁力探伤工在进行磁化操作时应切勿将身体等物品靠近磁化设备,避免受到磁场伤害。
4. 磁化完成后应立即关闭磁力探伤设备,并检查设备工作是否正常。
三、检测工作1. 磁力探伤工在进行检测前,应仔细检查磁力探伤设备,确保设备工作正常。
2. 在检测过程中,应按照规定的检测方法和检测参数进行检测,同时要进行必要的记录和标识。
3. 在检测过程中,注意观察被检材料的表面情况,遇到问题应及时停止检测并进行相应处理。
4. 合格的被测物体应进行标识,并进行完整的记录、整理和归档工作。
四、操作安全1. 操作前应着装工作服,带好安全帽和手套,并按照相关规定戴好防护眼镜等安全用具。
2. 操作中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和专注的状态,切勿疲劳驾驶或者操作。
3. 在附近切勿停留危险物品,如易燃、易爆等,以免引起火灾或其他事故。
4. 在操作集中时切勿打闹聊天、电话等,以免影响工作质量和安全性。
总之,磁力探伤工需要具备一定的技能和责任感,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工作,保证检测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同时,也必须注重操作安全,保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建龙钢铁有限公司
质量保证体系作业文件
文件编号:C(H)09 022-A版本:A/0
受控状态:受控号:
漏磁探伤技术操作规程
编写:汤智涛张宏峰
审核:张勇
批准:姚本金
批准日期: 2011年2月20日2011—02—25发布 2011—03—01 实施
一、技术参数
1.1、设备结构
1 入口保护
2 激光测速单元
3 自动规格调整电机1及2
4 V型双轮驱动1
5 TRANSOMAT DS Tr180 检测器系统
6 V型双轮驱动2
7 ROTOMAT DS Tr 180 检测器系统
8 V型双轮驱动3
9 自动规格调整电机3
10 颜色标记设备喷枪
11 储液罐
12 颜色标记控制
13 退磁线圈 EMAG F 260
14 颜料灌
15 气动元件
16 升降平台 HTS3
17 控制盒
18 维修插座
19 升降平台 HTS2
20 急停开关
21 激光反防护槽
1.2、技术参数
检测材料直径: 48.3-180.0mm
检测材料长度: 6-15m
壁厚: 3.5-25.0mm
检测速度: 0.2-2.6m
缺陷检测
标伤:矩形槽
外伤:深度壁厚的5%,最小0.3mm或3倍的表面粗糙
长度=20mm
宽度=0.25~1mm
通孔:φ1.6mm
内伤:壁厚10mm:深度为壁厚的10%(在最佳的检测条件
下,可以发现5%的缺陷);最小0.4mm或3倍的表
面粗糙。
长度=20mm
壁厚10~12mm深度为壁厚的10%
壁厚12~15mm深度为壁厚的15%
壁厚≤20m深度为壁厚的20%
宽度=0.5~1mm
孔的检测:满足SEP 1925
重复性:对于槽±2dB
对于孔 +2/-6 dB
内外伤区分:最小壁厚4mm
重量
重量:大约:5000kg
V型双轮驱动器
V型辊道:角度120o
驱动: 3kW传动电机(三相电)
压轮压力:气动
规格设定:电机驱动
升降平台HST2
运输能力:大约:12000N
高度调整:电机驱动调整
垂直行程: 100mm
滑入滑出:手动
垂直位置:电机驱动
滑轨行程: 760mm
最终位置锁定: TEST最终位置用手轮锁定
SETUP最终位置用锁紧销锁定监控:在最终位置用接近开关监控
升降平台HST3
运输能力:大约:12000N
高度调整:电机驱动调整
垂直行程: 100mm
滑入滑出:电机驱动
垂直位置:电机驱动
滑轨行程: 780mm
最终位置锁定:气动
监控:在最终位置用接近开关监控
环境数据
电气数据
运行电压: 230V±10%
3×380V±10%
频率: 50Hz
额定电流: 157A
压缩空气连接: R1”
0.5-0.6MPa运行压力
低油(<1g/m3)及水消耗:最大20Nm3/h
压轮压力: 0.3-0.5MPa
(根据检测材料直径)颜色标记控制压力:大约0.5 MPa
颜色标记喷标压力:大约0.3MPa
HST3平台压力:大约0.5MPa
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 +5~+45o C
相对湿度:最大85%
储存的环境条件
储存场地:封闭的场所,不打开原始包装。
环境温度: -20~+70o C
相对湿度:最大95%,没有水气凝结
最大储存时间: 12个月(超期可由FOERSTER博士研究所售
后服务部的雇员进行适当的检查)排放
噪声水平:≤70dB
二、安全说明
使用使用设备时注意设备上的安全标识!
2.1、带电区域
当电源打开,操作台、电子单元、电源柜中有一些通电部件。
电源关闭以后电容会保持电荷。
如果接触通电部件或电容可能触电造成致命伤害。
●检测系统必须由有资质的人员(电工)进行连接(如电缆连接)。
●手动调整检测系统之前,在电源柜上设定主开关为(0 OFF)并启动安全锁。
●设备关闭后等待几分钟,直到电容器彻底放电。
2.2、磁性区域
对于使用心脏起搏器的人没有现行的标准值。
所有相关标准都存在不同偏差。
在特殊的情况下,在工作场所必须对特殊的条件(起搏器类型及植入类型)进行测量。
危险,使用心脏起搏器的人员!
检测器系统产生高磁力区。
磁力区可能对使用心脏起搏器的人员的健康造成严重伤害,甚至可能造成死亡。
●使用心脏起搏器的人员必须清出这个区域之外。
●必须确保在这个区域依照适当的国家标准及可能存在的危险进行标识,并由操作者注意可能出现的危险。
危险,被磁力部件挤压!
由于磁性的影响,磁性部件(如:保护导套及铁制工具)会产生吸引力。
磁力部件的吸引力可能压坏手指及手。
●在进行手动调整之前,用安全开关关闭检测器系统并拔下钥匙。
●启动检测器系统之前确保检测插件是仔细调整的并安装牢靠。
●防止磁性部件脱离工作平台。
2.3、激光辐射区域
直视激光束可能损坏眼睛甚至造成失明。
当激光束照射到皮肤上可能造成灼伤。
●不能直视激光束。
●避免暴露。
●进入激光束照射范围工作前关闭激光器并确保它不能再次启动。
●当在激光的范围内工作时佩戴适当的保护眼镜。
2.4、发热区域
如果磁化与退磁打开,TRANSOMAT检测系统的外壳、退磁线圈及停留在线圈中的检测材料以及反复通过退磁线圈的检测材料会变得非常热。
●不能接触热的TRANSOMAT外壳及退磁线圈。
●退磁打开之后不能接触检测材料。
●磁化与退磁关闭之后,等到所有部件冷却后再接触。
●长时间停机时,关闭磁化与退磁。
2.5、传动设备
人员进入检测系统旋转部件或检测材料传输的相关场所可能遭受严重伤害。
●不能接触旋转部件或移动的检测材料。
●当旋转单元运转时不能触摸或调整检测器系统。
●进行手动调整之前用安全钥匙关闭检测器系统并拔下钥匙。
●等待旋转单元停止。
观察触摸屏上的状态显示。
当驱动关闭,电机和轴会保持旋转一段时间。
触摸屏上有现行状态显示(电机旋转或停止)。
注意观察状态显示以确保所有旋转部件彻底停止。
检测器系统慢慢停下来的时间取决于旋转速度及如何关闭检测器系统。
使用中断缓慢停止的时间大约60s(在1000rpm)
(在触摸屏上关闭或使用急停开关)
不使用中断缓慢停止的时间大约6min
(用主开关关闭)
2.6、易燃品区域
商用标记颜料及清洗剂属于易燃品。
当它们进行喷雾时,会增加爆炸及火灾的危险。
●设备本体及传输设备周围5m为工作区,易发生火灾,禁止在工作区没有保护的引火及吸烟。
●使用者必须依照国家法规,将可能的危险及伤害明显的标识出来,以引起操作者的注意。
三、设备操作
3.1、对设备进行巡回检查,查看辅机上,下料机构,主机上各零部件有无松动不正常现象;检查气路闸阀是否打开,各压力表指示压力是否正常,气路有无泄漏等;检查标记漆、清洗剂是否充足。
3.2、在确定设备处于正常情况下,合上主电源开关;复位操作台急停按钮,按下辅机起动按钮,操作台上启动指示灯亮;检查主机激光器、光栅工作是否正常;再检查辅机光电开关(接近开关)是否工作正常。
把辅机“手动/自动”转换按钮打到手动档上;手动检查上下料及分选机构动作是否正常;根据生产需要选择样管,并将需检规格的样管吊至上料架上,手动翻至输送线上准备设定;此时必须确定需检样管中心高是否为(横,纵)主机上所对应的中心高,如不对应则调整主升降平台HST2、主升降平台HST3中心。
将样管退至上料区准备调整ROTOMAT检测系统与TANSOMAT检测系统的中心高度,保证样管与检测系统有良好的同心度。
3.3、打开磁化电源开关,磁化电流会根据设定的被检材料的规格进行自动设定。
3.4、把辅机“手动/自动”转换按钮打到自动档。
3.5、开启计算机,运行桌面上的检测程序,在检测前分别进行以下操作:设定被检材料规格、盲区长度、被检区域长度、旋转速度、检测速度;将仪器检测状态设定为SETUP。
3.6、使用主机控制台上的前进、后退按钮反复将样管通过检测系统通过滤波设定及磁化电流调整将信噪比调整到最高;将样管上的外伤分别对准上下、前后四个方向,通过调整使四个方向的灵敏度差保持在3dB之内。
3.7、当信噪比、周向灵敏度调整完成后,吊下样管将仪器检测状态调整到TEST,其他参数保持不变;并将调整好的参数储存到程序库中,以备下次调用。
3.8、每根钢管检测完毕后,可以根据选择显示四种不同的波形图,显示缺陷的纵向位置、圆周位置、内外伤,再根据此图的波形幅值判断报废管;设备会对可疑品进行自动剔除。
3.9、每天检测完后,应该首先关闭计算机,再关闭控制柜及总电源开关;并对探头进行清洁保养,要用棉纱等柔软物体擦洗,千万不能用硬物体,以免损坏探头。
注意定期对气缸三联件加润滑油,以免损坏气缸。
3.10、清理检查光栅、检测器、接近开关,清理保护导套,检查探头动作是否灵活自如。
对旋转头进行清理,并检查磨损及损坏情况。
3.11、计算机要注意维护保养,不许上网以及干与检测无关的事,以免感染病毒,导致计算机死机或不能正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