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版高中数学二下12.1曲线和方程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沪教版高二下册:12.1《曲线和方程》课件2

高中数学沪教版高二下册:12.1《曲线和方程》课件2
(5)证明以化简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 的点.(本教材对该步不作要求)
五个步骤可概括为:建系;设点;写等式;列方程并化简;证明.
说明:一般情况下,若化简前后方程的解集是相同的, 步骤(5)可以省略不写;如有特殊情况,可适当予以 说明.
例2、 已知一条曲线在x轴的上方,它上面的每一点到 点A(0,2)的距离减去它到x轴的距离的差都是2,求这 条曲线的方程.
y
OABMx
例 3、已知定点 A(4, 0) 和曲线 x2 y2 1上 的动点 B,求线段 AB 的中点 P 的轨迹方 程.(课本 P34 例 5)
●课堂小结 1、明确解析法研究的两个基本问题; 2、掌握求曲线的方程的一般步骤.
3、明确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是求曲线方程 的基础;同时,根据曲线上的点适合的条 件列出等式,是求曲线方程的关键,在这 里常用到一些基本公式,如两点间距离公 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直线的斜率公 式等。
说明:本节主要讨论求解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
例1、 求与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的距离的积 是常数k(k>0)的点的轨迹方程.
y
Xy= k
M (x, y) R
OQ
x
求曲线(图形)的方程的一般步骤是: (1)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
(2)设曲线C上任意一点M的坐标为(x,y); (3)根据曲线C上点M适合条件,写出等式; (4)用坐标(x,y)表示这个等式(方程),并化简;
二、新课 1.解析几何与坐标法: 我们把借助于坐标系研究几何图形的方法叫做坐标法. 在数学中,用坐标法研究几何图形的知识形成了一门叫 解析几何的学科.因此,解析几何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 问题的一门数学学科.
2.平面解析几何研究的两个基本问题: (1)根据已知条件,求出表示平面曲线的方程; (2)通过方程,研究平面曲线的性质.

2沪教版(上海)高二数学第二学期-12.1 曲线和方程-教案

2沪教版(上海)高二数学第二学期-12.1 曲线和方程-教案

曲线和方程【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曲线的点集与方程的解集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这两个概念。

2.使学生掌握证明已知曲线C的方程是f(x,y)=0的方法和步骤。

3.通过曲线和方程概念的知识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数学交流能力、探索能力,确立“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并进一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对“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定义中两个关系的理解。

【教学过程】解析几何重要内容之一是利用代数方法来研究几何中曲线的问题。

即:通过建立坐标系,利用平面内点和有序实数对之间一一对应关系,建立曲线的方程,并通过对方程的讨论来研究曲线的几何性质。

为此,本节先建立曲线和方程的关系。

例1:(1)画出两坐标轴所成的角在第一、三象限的平分线l,并写出其方程。

(2)画出函数y=2x2(-1≤x≤2)的图象C。

本节课的“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图形)”的定义是这样:一般地,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某曲线C(看作适合某种条件的点的集合或轨迹)上的点与一个二元方程f(x0,y0)=0的解建立了如下的关系: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上,那么,这个方程叫做曲线的方程,这条曲线叫做方程的曲线(图形)。

例2:证明以坐标原点为圆心,半径等于5的圆的方程是x2+y2=25,并判断点M1(3,-4),M2(-25,2)是否在这个圆上。

证明已知曲线的方程的方法和步骤:用“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的定义来证明已知曲线C的方程是f(x,y)=0.证明中分两个步骤;第一步,设M(x0,y0)是曲线C上任一点,证明(x0,y0)是f(x,y)=0的解;第二步,设(x0,y0)是f(x,y)=0的解,证明点M(x0,y0)在曲线C上。

例3:求曲线y=x2关于直线y=x的对称图形的方程。

例4:求曲线y=x3-x关于点(1,2)的对称曲线的方程。

【作业布置】1.证明曲线y=x2关于y=x的对称图形的方程是y2=x。

高中高二数学教案曲线和方程

高中高二数学教案曲线和方程

高中高二数学教案:曲线和方程曲线和方程教学目标(1)了解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的方法,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问题.(2)理解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的概念,能根据曲线的已知条件求出曲线的方程,了解两条曲线交点的概念.(3)通过曲线方程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数与形相互联系、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4)通过求曲线方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转化能力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理解解析几何的思想方法.(5)进一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教学建议教材分析(1)知识结构曲线与方程是在初中轨迹概念和本章直线方程概念之后的解析几何的基本概念,在充分讨论曲线方程概念后,介绍了坐标法和解析几何的思想,以及解析几何的基本问题,即由曲线的已知条件,求曲线方程;通过方程,研究曲线的性质.曲线方程的概念和求曲线方程的问题又有内在的逻辑顺序.前者回答什么是曲线方程,后者解决如何求出曲线方程.至于用曲线方程研究曲线性质则更在其后,本节不予研究.因此,本节涉及曲线方程概念和求曲线方程两大基本问题.(2)重点、难点分析①本节内容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曲线方程概念和掌握求曲线方程方法,以及领悟坐标法和解析几何的思想.②本节的难点是曲线方程的概念和求曲线方程的方法.教法建议(1)曲线方程的概念是解析几何的核心概念,也是基础概念,教学中应从直线方程概念和轨迹概念入手,通过简单的实例引出曲线的点集与方程的解集之间的对应关系,说明曲线与方程的对应关系.曲线与方程对应关系的基础是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注意强调曲线方程的完备性和纯粹性.(2)可以结合已经学过的直线方程的知识帮助学生领会坐标法和解析几何的思想,学习解析几何的意义和要解决的问题,为学习求曲线的方程做好逻辑上的和心理上的准备.(3)无论是判断、证明,还是求解曲线的方程,都要紧扣曲线方程的概念,即始终以是否满足概念中的两条为准则.(4)从集合与对应的观点可以看得更清楚:设表示曲线上适合某种条件的点的集合;表示二元方程的解对应的点的坐标的集合.可以用集合相等的概念来定义“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即(5)在学习求曲线方程的方法时,应从具体实例出发,引导学生从曲线的几何条件,一步步地、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代数方程(曲线的方程),这个过渡是一个从几何向代数不断转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转化是否为等价的,这将决定第五步如何做.同时教师不要生硬地给出或总结出求解步骤,应在充分分析实例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然地获得.教学中对课本例2的解法分析很重要.这五个步骤的实质是将产生曲线的几何条件逐步转化为代数方程,即文字语言中的几何条件数学符号语言中的等式数学符号语言中含动点坐标,的代数方程简化了的,的代数方程由此可见,曲线方程就是产生曲线的几何条件的一种表现形式,这个形式的特点是“含动点坐标的代数方程.”(6)求曲线方程的问题是解析几何中一个基本的问题和长期的任务,不是一下子就彻底解决的,求解的方法是在不断的学习中掌握的,教学中要把握好“度”.教学设计示例课题:求曲线的方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坐标法和解析几何的意义,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问题.(2)进一步理解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3)初步掌握求曲线方程的方法.(4)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转化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求曲线的方程.教学用具:计算机.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引入】1.提问:什么是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强调.2.坐标法和解析几何的意义、基本问题.对于一个几何问题,在建立坐标系的基础上,用坐标表示点;用方程表示曲线,通过研究方程的性质间接地来研究曲线的性质,这一研究几何问题的方法称为坐标法,这门科学称为解析几何.解析几何的两大基本问题就是:(1)根据已知条件,求出表示平面曲线的方程.(2)通过方程,研究平面曲线的性质.事实上,在前边所学的直线方程的理论中也有这样两个基本问题.而且要先研究如何求出曲线方程,再研究如何用方程研究曲线.本节课就初步研究曲线方程的求法.【问题】如何根据已知条件,求出曲线的方程.【实例分析】例1:设、两点的坐标是、(3,7),求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首先由学生分析:根据直线方程的知识,运用点斜式即可解决.解法一:易求线段的中点坐标为(1,3),由斜率关系可求得l的斜率为于是有即l的方程为①分析、引导:上述问题是我们早就学过的,用点斜式就可解决.可是,你们是否想过①恰好就是所求的吗?或者说①就是直线的方程?根据是什么,有证明吗?(通过教师引导,是学生意识到这是以前没有解决的问题,应该证明,证明的依据就是定义中的两条).证明:(1)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设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则即将上式两边平方,整理得这说明点的坐标是方程的解.(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设点的坐标是方程①的任意一解,则到、的距离分别为所以,即点在直线上.综合(1)、(2),①是所求直线的方程.至此,证明完毕.回顾上述内容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证明(1)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中,设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最后得到式子,如果去掉脚标,这不就是所求方程吗?可见,这个证明过程就表明一种求解过程,下面试试看:解法二:设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也就是点属于集合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所适合的条件可表示为将上式两边平方,整理得果然成功,当然也不要忘了证明,即验证两条是否都满足.显然,求解过程就说明第一条是正确的(从这一点看,解法二也比解法一优越一些);至于第二条上边已证.这样我们就有两种求解方程的方法,而且解法二不借助直线方程的理论,又非常自然,还体现了曲线方程定义中点集与对应的思想.因此是个好方法.让我们用这个方法试解如下问题:例2:点与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的距离的积是常数求点的轨迹方程.分析:这是一个纯粹的几何问题,连坐标系都没有.所以首先要建立坐标系,显然用已知中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作坐标轴,建立直角坐标系.然后仿照例1中的解法进行求解.求解过程略.【概括总结】通过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分析上面两个例题的求解过程,我们总结一下求解曲线方程的大体步骤:首先应有坐标系;其次设曲线上任意一点;然后写出表示曲线的点集;再代入坐标;最后整理出方程,并证明或修正.说得更准确一点就是:(1)建立适当的坐标系,用有序实数对例如表示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2)写出适合条件的点的集合;(3)用坐标表示条件,列出方程;(4)化方程为最简形式;(5)证明以化简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一般情况下,求解过程已表明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如果求解过程中的转化都是等价的,那么逆推回去就说明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所以,通常情况下证明可省略,不过特殊情况要说明.上述五个步骤可简记为:建系设点;写出集合;列方程;化简;修正.下面再看一个问题:例3:已知一条曲线在轴的上方,它上面的每一点到点的距离减去它到轴的距离的差都是2,求这条曲线的方程.【动画演示】用几何画板演示曲线生成的过程和形状,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寻找关系.解:设点是曲线上任意一点,轴,垂足是(如图2),那么点属于集合由距离公式,点适合的条件可表示为①将①式移项后再两边平方,得化简得由题意,曲线在轴的上方,所以,虽然原点的坐标(0,0)是这个方程的解,但不属于已知曲线,所以曲线的方程应为,它是关于轴对称的抛物线,但不包括抛物线的顶点,如图2中所示.【练习巩固】题目:在正三角形内有一动点,已知到三个顶点的距离分别为、、,且有,求点轨迹方程.分析、略解:首先应建立坐标系,以正三角形一边所在的直线为一个坐标轴,这条边的垂直平分线为另一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比较简单,如图3所示.设、的坐标为、,则的坐标为,的坐标为.根据条件,代入坐标可得化简得①由于题目中要求点在三角形内,所以,在结合①式可进一步求出、的范围,最后曲线方程可表示为【小结】师生共同总结:(1)解析几何研究研究问题的方法是什么?(2)如何求曲线的方程?(3)请对求解曲线方程的五个步骤进行评价.各步骤的作用,哪步重要,哪步应注意什么?【作业】课本第72页练习1,2,3;。

2沪教版(上海)高二数学第二学期-12.1 曲线和方程 -学案

2沪教版(上海)高二数学第二学期-12.1 曲线和方程 -学案

曲线和方程【学习目标】1.了解曲线和方程的概念。

2.理解曲线上的点与方程的解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领会“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涵义。

【学习重难点】理解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概念、求曲线的方程。

【学习过程】一、复习旧知1.经过(1,3)、(2,5)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2.与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3.已知P1(1,1)、P2(2,5),则P1_______圆(x-1)2+y2=1上,而P2___________圆(x-1)2+y2=1上.二、预习新知(一)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某曲线C(看作点的集合或适合某种条件的点的轨迹)上的点与一个二元方程f(x,y)=0的实数解建立了如下的关系:(1)曲线上点的坐标都___________________;(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_________________那么,这个方程叫做________________;这条曲线叫做_______________思考:如果曲线C的方程是f(x,y)=0,那么点P(x0,y0)在曲线C上的充要条件是什么?提示:若点P在曲线上,则f(x0,y0)=0;若f(x0,y0)=0,则点P在曲线C上,∴点P(x0,y0)在曲线C上的充要条件是f(x0,y0)=0。

(二)应用:求交点例1.求直线l:x-y+m=0(m∈R)和曲线+2的交点点评:直线与二次曲线的交点,往往求解由直线方程与二次曲线方程联立组成的方程组并消去x或y后,得到一个形式上为二次的一元二次方程。

这个方程是否为二次方程要看最高次项的系数是否为0(有时须讨论),是二次方程时还要判断判别式∆与0的大小关系。

2.求参数的范围例2.已知直线l:y=x+b,曲线C:y=有两个公共点,求b的取值范围。

点评:本题解法是把两曲线有公共点的问题转化为方程组有解的判定问题。

二、课堂检测1.下列各对方程中,表示相同曲线的一对方程是()A.y=x与y2=x B.y=x与xy=1C.y2-x2=0与|y|=|x| D.y=lg x2与y=2lg x 2.如图中方程表示图中曲线的是()A B C D3.若P(2,-3)在曲线x2-ay2=1上,则a的值为________.4.已知方程x2+(y-1)2=10.(1)判断点P(1,-2),Q(2,3)是否在此方程表示的曲线上;(2)若点M(m2,-m)在此方程表示的曲线上,求m的值。

高中高二数学教案曲线和方程

高中高二数学教案曲线和方程

高中高二数学教案:曲线和方程1. 引言高中数学中,曲线和方程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需要在高二阶段进行系统学习。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如何利用各种不同的方程式,来求解数学问题。

本文将介绍高中高二数学教案中,曲线和方程的相关知识。

2. 曲线的概念在高中数学中,曲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是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形,可以是由数学函数表达的折线或曲线,也可以是由多个点的连线形成的图形。

曲线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用于工程计算、物理学、统计学等领域。

3. 方程的概念方程是在数学中非常常见的概念,它是包含了一个或多个变量的等式。

我们可以利用方程来求解各种数学问题,例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可以利用方程来表示一个图形的几何特征。

在高中数学中,方程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学生需要掌握各种不同类型的方程式,并且清楚它们的求解方法。

4. 曲线和方程的关系在数学中,对于同一个曲线来说,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程式来表示。

例如对于直线 y = 3x + 5 来说,它可以看作是关于 x 和 y 的一次方程,而当我们观察这条直线的斜率和截距时,它们又可以转化为更简单的表达形式。

因此,学生需要掌握如何通过曲线的特征,来构造出对应的方程式。

5. 一元二次方程在高中数学中,我们需要学习一元二次方程。

它是被广泛利用的一个方程式,可以应用在多个领域中,例如物理、工程、经济等。

学生需要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并且理解它产生的原因和应用。

6.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求法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时,学生需要掌握如何求解方程的两个根。

有多种不同的求解方法,例如公式法、配方法、图像法等,学生需要理解它们的原理和优缺点。

对于不同类型的二次方程,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求解方法,因此学生需要进行分类讨论和实践练习。

7.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很多问题可以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进行求解。

例如在物理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抛物线运动的轨迹,来求解各种物理问题。

高中数学曲线和方程教案

高中数学曲线和方程教案

主题:曲线和方程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曲线和方程的概念,能够绘制和分析各种曲线图形。

教学内容:1. 方程的基本概念2. 一元一次方程3. 一元二次方程4. 曲线的基本概念5. 直线的方程和性质6. 圆的方程和性质7. 椭圆、抛物线、双曲线的方程和性质8. 曲线的应用教学步骤:第一课:方程的基本概念1. 引入方程概念,让学生认识到方程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2. 教授方程的定义和基本术语3. 讲解方程的解的概念和思维方式第二课:一元一次方程1. 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性质2. 演示如何求解一元一次方程3. 练习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题目第三课:一元二次方程1. 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性质2. 演示如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3. 练习一元二次方程的相关题目1. 引入曲线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曲线在数学中的重要性2. 讲解曲线的定义和基本分类3. 演示如何绘制各种曲线图形第五课:直线的方程和性质1. 讲解直线的方程和性质2. 演示如何通过方程求解直线的相关问题3. 练习直线方程的相关题目第六课:圆的方程和性质1. 讲解圆的方程和性质2. 演示如何通过方程求解圆的相关问题3. 练习圆的方程的相关题目第七课:椭圆、抛物线、双曲线的方程和性质1. 讲解椭圆、抛物线、双曲线的方程和性质2. 演示如何通过方程求解这些曲线的相关问题3. 练习椭圆、抛物线、双曲线的方程的相关题目第八课:曲线的应用1. 讲解曲线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2. 演示如何通过曲线方程解决实际问题3. 练习应用题目课堂互动:1. 学生提出问题,老师解答并引导学生思考2. 老师布置课后作业和练习题,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3. 小组合作解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评估方式:1.2. 课后练习题和考试成绩3. 口头回答问题和解题思路的清晰度教学资源:1. 教科书及相关参考书籍2. 多媒体教学设备3. 课堂板书和示范绘图教学反思与改进:1.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2.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和进度,及时纠正错误和强化重点知识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曲线和方程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技能,从而提高数学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上海教育版高中数学二下12.1《曲线和方程》课件之三

上海教育版高中数学二下12.1《曲线和方程》课件之三

A(x ,y2),M(x,y) 2-y 2 2-y 2=2, 且x +x =2x, 1,y 1),B(x 2 则 2x =2, 2x 1 1 2 2 1 2 y 1+y2=2y 两式相减得 : 2(x1+x2)(x1-x2)-(y1+y2)(y1y2)=0 y1 y2 2( x1 x2 ) 2 x k x1 x2 y1 y2 y y 1 y 1 2x 2 2 又∵k 2 x y 4 x y 0 x 2 y x2 因此,点M 的轨迹方程 2 x 2 y 2 4 x y 0 为:
• 解:解方程组 ,消去y得: • x2+(x+b)2=2, • 2x2+2bx+b2-2=0 ⑴ • 方程⑴的判别式 • ⊿=(2b)2-4×2(b2-2)=4(2+b)(2-b). • 当-2<b<2时, ⊿ >0, 这时方程组有两个不等实数解, 因此,直线与曲线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 当 b=2或b=-2时 , ⊿=0, 这时方程组有两个相同的实 数解,因此,直线与曲线的两个交点重合为一点; • 当 b>2 或 b<-2 时, ⊿ <0 ,这时方程组没有实数解, 因此直线与曲线没有交点。
其中k为直线的斜率, A ( x2 , y2 ) 为弦的 ( x1 , y1 ) , B 端点 若斜率k不存在,则 | AB || y1 y2 |
例3 、 已知直线
l:
直线与曲线 交 于A、B两 点,求弦AB的长。
x 2 曲线 y x 3, C : y 1 4
2
y x 3 解: 由 x 2 2 y 1 4
发展
直线的交点 推广 曲线的交点

沪教版高中数学高二下册:12.1(1) 曲线和方程 教案

沪教版高中数学高二下册:12.1(1)  曲线和方程  教案

12.1(1) 曲线与方程教学目标:1.理解曲线和方程的概念,能根据概念进行简单的判断和证明。

2.经历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概念的探索过程,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曲线与方程的概念教学难点:对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间的对应关系的理解。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引入(1)直线l 经过点)1,0()0,1(B A 和-,写出直线l 的方程.(2)上面问题中的直线与方程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说明:从直线和方程的关系入手,引导学生思考一般曲线和方程的关系。

二、概念探究1. 观察下列曲线和方程,思考曲线上点的坐标是否是方程的解?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是否在曲线上?(1()1,0(),0,1(,B A AB -线段)(2)方程:0=-y x曲线: (第一象限的角平分线(包括原点))(3)方程:2x曲线: (到两坐标轴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2. 一般地,如果有一条曲线C 和一个方程0),(=y x F ,当它们之间具备怎样的关系时方程0),(=y x F 可以表示曲线C ?3. 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的概念(略)说明:在具体的问题中体会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的定义需具备的两个条件,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尝试归纳出概念。

三、概念应用例1. 判断下列点是否在方程922=+y x 的曲线上 (1) )22,1(-M (2) )3,2(P (3) )sin 3,cos 3(θθM例2. (1) ??33为什么是不是的点所组成的直线方程轴的距离等于到=y x(2) 曲线C(如图,以原点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在x 轴上方的部分)的方程是不是122=+y x ?为什么?例3. 求证:以点)0,1(A 为圆心, 半径为1的圆的方程是0222=-+x y x . 说明:运用概念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四、反馈练习:._____________052),1(.12==-+a y xy x a P 上,则在曲线若点 所表示的曲线出方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0.2=-y x3. 到直线x=3的距离等于2的点所组成的直线的方程是x=5吗?为什么?4. 以原点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的方程是21x y -=吗?为什么?五、课堂小结1数学知识:曲线方程的概念2数学思想: 数形结合3.研究方法: 特殊 —— 一般说明:教师引导学生从数学知识、思想方法、研究方法三个方面进行回顾和总结,让学生提高认识,理解数学。

沪教版(上海)数学高二下册-12.1曲线和方程(课件)

沪教版(上海)数学高二下册-12.1曲线和方程(课件)
(2)两个结论同时成立。
运用反例,揭示内涵
下述方程分别表示图1曲线吗? 为什么?
① x - y =0 ② |x|-|y|=0 ③ x-|y|=0
Y
Y
Y 1
Y
1
1
1
O 1X
图1
O 1 X -1 O
1X
-1
A
B
O
1X
-1
C
例1 证明以坐标原点为圆心,半径等于5的圆O的方 程是x2 +y2 = 25,并判断点A(3,-4),B(-3,2)是否在 这个圆上.
一个二元方程F(x,y)=0的实数解建立了如 下的关系:
条件: ①曲线C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F(x,y)=0
的解;
条件: ②以方程F(x,y)=0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
曲线C上的点。
结论: 那么,方程F(x,y)=0叫做曲线C的方程,曲
线C叫做方程F(x,y)=0的曲线。
注:(1)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以上两点均成立,则P Q
练习:
如果曲线C上任意一点的坐标都是方程F(x,y)=0
的解,那么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B )
(A)曲线C的方程是F(x,y)=0; (B)曲线C上的点都在方程F(x,y)=0的曲线上; (C)方程F(x,y)=0的曲线是C; (D)以方程F(x,y)=0的解为坐标的点
都在曲线C上.
(即:直线l上的点都满足方程 ax+by+c=0(a,b不全为0) )
• (2)以方程ax+by+c=0(a,b不全为0)的 解为坐标的点都在直线l上.
那么这个方程ax+by+c=0(a,b不全为0)就叫做
这条直线l的方程;
这条直线l就叫做这个方程ax+by+c=0(a,b不全

《曲线和方程》高中数学第二册说课稿

《曲线和方程》高中数学第二册说课稿

《曲线和方程》高中数学第二册说课稿《曲线和方程》高中数学第二册说课稿《曲线和方程》高中数学第二册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1、教材背景作为曲线内容学习的开始,“曲线与方程”这一小节思想性较强,约需三课时,第一课时介绍曲线与方程的概念;第二课时讲曲线方程的求法;第三课时侧重对所求方程的检验。

本课为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有:解析几何与坐标法;求曲线方程的方法(直译法)、步骤及例题探求。

2、本课地位和作用承前启后,数形结合曲线和方程,既是直线与方程的自然延伸,又是圆锥曲线学习的必备,是后面平面曲线学习的理论基础,是解几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章节。

“曲线”与“方程”是点的轨迹的两种表现形式、“曲线”是轨迹的几何形式,“方程”是轨迹的代数形式;求曲线方程是用方程研究曲线的先导,是解析几何所要解决的两大类问题的首要问题、体现了坐标法的本质——代数化处理几何问题,是数形结合的典范。

后继性、可探究性求曲线方程实质上就是求曲线上任意一点(x,y)横纵坐标间的等量关系,但曲线轨迹常无法事先预知类型,通过多媒体演示可以生动展现运动变化特点,但如何获得曲线的方程呢?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的作用,学习过程具有较强的探究性。

同时,本课内容又为后面的轨迹探求提供方法的准备,并且以后还会继续完善轨迹方程的求解方法。

数学建模与示范性作用曲线的方程是解析几何的核心、求曲线方程的过程类似于数学建模的过程,它贯穿于解析几何的始终,通过本课例题与变式,要总结规律,掌握方法,为后面圆锥曲线等的轨迹探求提供示范。

数学的文化价值解析几何的发明是变量数学的第一个里程碑,也是近代数学崛起的两大标志之一,是较为完整和典型的重大数学创新史例、解析几何创始人特别是笛卡儿的事迹和精神——对科学真理和方法的追求、质疑的科学精神等都是富有启发性和激励性的教育材料、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条件允许时指导学生课后收集相关资料,通过分析、整理,写出研究报告。

3、学情分析我所授课班级的学生数学基础比较好,思维活跃,在刚刚学习了“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后,学生对这种必须同时具备纯粹性和完备性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对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科学性、准确性和优越性等已有了初步了解,对具体(平面)图形与方程间能否对应、怎样对应的学习已经有了自然的求知欲望。

【推荐下载】高二数学下学期二单元教案:曲线和方程

【推荐下载】高二数学下学期二单元教案:曲线和方程

[键入文字]
高二数学下学期二单元教案:曲线和方程
【摘要】鉴于大家对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整理了此文高二数学下学期二单元教案:曲线和方程,供大家参考!
 本文题目:高二数学下学期二单元教案:曲线和方程
 教学目标
 (1)了解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的方法,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问题.
 (2)理解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的概念,能根据曲线的已知条件求出曲线的方程,了解两条曲线交点的概念.
 (3)通过曲线方程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数与形相互联系、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4)通过求曲线方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转化能力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理解解析几何的思想方法.
 (5)进一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教学建议
1。

沪教版高中数学高二下册第十二章12.1.1 曲线和方程 教案

沪教版高中数学高二下册第十二章12.1.1 曲线和方程 教案

12.1.1 曲线和方程【知识再现】1.一般地,如果曲线C 与方程(,)0F x y =之间有以下两个关系:(书P31)① ; ② .就把方程(),0F x y =叫做曲线C 的方程,曲线C 叫做方程(),0F x y =的曲线.2.借助于 方法研究平面上图形性质的学科称为平面解析几何.3.求曲线的方程,一般的五个步骤为:建系、设点、列式、化简和证明,请根据书P34,写出列式与化简的详细内容:;.【基础训练】1.已知动点C 到点(2,0)A 的距离是它到点(8,0)B 的距离的一半,则点C 的轨迹方程是 . (所得方程要求化简,下同)2.(1)下列各组方程中表示相同曲线的是( ) A. x y =与33x y = B. 2lg x y =与x y lg 2= C. x y =与2x y =D. 022=+y x 与0=xyA.B. (3)画出下列方程的曲线的图像.① 220x y -= ② 22230x xy y +-=3.判断下列轨迹方程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写出正确的轨迹方程:(1)到原点距离等于3的动点的轨迹方程是y =, .(2)已知等腰三角形底边的两个端点的坐标分别是(4,2),(2,0)B C -,则第三个顶点A 的轨迹方程是340x y +-=, .4.“曲线C 的方程不是(,)0F x y =”,那么下列正确的判断是( )A.曲线C 上所有点的坐标都不满足方程(,)0F x y =;B.曲线C 上至少有一个点的坐标不满足方程(,)0F x y =;C.方程(,)0F x y =的所有解中,至少有一个解所表示的点不在曲线C 上;D.曲线C 上点的坐标可能都满足方程(,)0F x y =. x y O x y O5.已知,A B 两点的坐标是(1,0),(1,0)-,异于,A B 两点的动点M 满足MA MB ⊥,求动点M 的轨迹方程.6.已知定点(2,4),(2,4)A B -,异于,A B 两点的动点P 与,A B 两点连线,PA PB 的斜率分别为12,k k ,且124k k =+,求点P 的轨迹方程.7.(1)定长为4的线段AB 两端分别在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上滑动,求AB 的中点M 的轨迹方程.(2)已知两个定点,A B 的距离为6,动点M 满足条件21MA MB ⋅=-u u u r u u u r ,求点M 的轨迹方程.【巩固提高】8.若点P 到点(4,0)F 的距离比它到直线50x +=的距离小1,求点P 的轨迹方程.【知识再现答案】1.曲线C 上点的坐标都是方程(,)0F x y =的解;以方程(,)0F x y =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C 上.2.平面坐标系用代数3.写出曲线上的点满足的等式;用坐标,x y 表示这个等式(方程),列出方程并化简.【习题答案】1.2216x y +=2.(1)C;(2)C;(3)如右图3.(1)错,229x y +=;(2)错,340(1)x y x +-=≠4.D5.221(1)x y x +=≠±6.20,(2)x y x -=≠±7.(1)以这两条直线为坐标轴建立坐标系,224x y +=(2)以AB 所在直线为x 轴,AB 的中垂线为y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2222170x y +-= 8.216y x =1|(5)||5|1x x =--=+-当4x ≥-22224(4)(4)16x x y x y x =+⇔-+=+⇔=;当6x ≤-22226(4)(6)2020x x y x y x =--⇔-+=--⇔=+. 显然方程22020,6y x x =+≤-的解集是空集,因此轨迹方程为216y x =(注:4x ≥-写了没用,可以略去) x y O。

高中数学:12.1《曲线的参数方程》教案(沪教版高二下)

高中数学:12.1《曲线的参数方程》教案(沪教版高二下)

2.1(1)曲线的参数方程一、教学内容分析“曲线的参数方程”为本章节的第一部分 .主要让学生了解参数方程的有关概念,通过探索圆的参数方程初步掌握求曲线的参数方程的方法,掌握圆的参数方程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简单应用.二、教学目标设计经历体验建立圆和直线的参数方程的过程,理解参数方程的意义,领会建立曲线的参数方程的方法,初步体验用参数思想解决简单的问题.三、教学重点及难点掌握参数方程的概念,领会建立曲线的参数方程的方法.四、教学流程设计五、教学过程设计一、 引入提出问题“已知点(),A x y 在圆22:4C x y +=上运动,求x y +的最大值”,学生解答:①利用22222x y x y ++⎛⎫≤ ⎪⎝⎭求得当x y ==时,x y +的最大值为;②设t x y =+,由直线0x y t +-=与圆22:4C x y +=有公共点求得当x y ==x y +的最大值为. [说明]问题课前布置学生思考解答,通过问题的解决帮助同学复习以前知识,引起学生学习曲线的参数方程的兴趣.二、学习新课1.圆的参数方程的推导(1)如图,一个质点P 开始时位于x 轴正半轴的点0P 处,按逆时针方向绕原点O 以匀角速度ω作圆周运动,其中OP r =,则此质点P 的坐标与时刻t 的关系该如何建立?结合图形,由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知: ()cos ,0sin ,x r t t y r t ωω=⎧≥⎨=⎩① 这就是说,点P 的坐标,x y 都是时间t 的函数.(2)若设t θω=,方程组①又可写成 ()cos ,0sin ,x r y r θθθ=⎧≥⎨=⎩. 由于sin ,cos θθ都是以2π为周期的周期函数,因此上述方程组又可写成 ()cos ,02sin ,x r t y r t ωθπω=⎧≤<⎨=⎩②. 这就是说,点P 的坐标,x y 都是旋转角θ的函数.(3)方程组①②是否是圆心为原点,半径为r 的圆方程?为什么? 由上述推导可知,对于圆O 上的任意一点(),P x y 都存在t (或θ)使cos ,sin x r t y r t ωω==(或cos ,sin x r y r θθ==)都成立;对于t (或θ)的每一个允许值,由方程组①(或②)所确定的点(),P x y 都在圆O 上.(4)圆的参数方程的定义.把方程组①(或②)叫做圆O 的参数方程,t (或θ)叫做参数.(5)圆的参数方程的理解与认识.课本练习2.1(1)中的第1、2题.2.曲线的参数方程的定义(1)一般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曲线C 上任意一点的坐标,x y 都是某个变量t 的函数()()(),,x f t t D y g t =⎧⎪∈⎨=⎪⎩③,并且对于t 的每一个允许值,由方程组③所确定的点(),P x y 都在曲线C 上,那么方程组③就叫做曲线C 的参数方程 .变量t 叫做参变量或参变数,简称参数.(2)相对于参数方程来说,前面学过的直接给出曲线上点的坐标,x y 间关系的方程(),0F x y =叫做曲线的普通方程.3.例题分析(1)课本例1:通过选取适当的参数建立直线的参数方程,从而使学生了解参数的选取有多种方法,同一曲线可以用不同的参数方程来表示.(2)课本例2:通过圆的参数方程求得最值,使学生初步体验参数方程的作用与意义.三、巩固练习(1)若圆C 的方程为()()222x a y b r -+-=,写出圆C 的一个参数方程.(2)课本练习2.1(1)中的第3题. 四、课堂小结(1)圆的参数方程和曲线的参数方程的定义;(2)能选取适当的参数建立参数方程;(3)利用参数思想解决问题.五、作业布置数学练习部分第8页,习题,第1、2、3题.。

MJT-沪教版(上海)高二数学第二学期-12.1 曲线和方程-学案

MJT-沪教版(上海)高二数学第二学期-12.1 曲线和方程-学案

曲线和方程【学习目标】1.从实例了解方程的曲线与曲线的方程的概念。

2.会用曲线和方程的概念直接判断比较简单的曲线和方程间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1.感受“数”与“形”的结合的思想。

2.会用曲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1.填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每一条直线都可以用一个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Ax+By+C=0(A ,B 满足______________)来表示;(2)过点(3,-2)且平行于x 轴的直线方程是______________;(3)点(1,7)________(填:在或不在)直线2x-4y+1=0上。

思考以下两个问题:问题1:画出二元一次方程x –y = 0 表示的直线,分析直线上的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

问题2:以C (a ,b )为圆心,r 为半径的圆上的点与方程(x-a)2+(y-b)2=r 2的解之间的关系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分析特例,归纳定义(曲线与方程之间有什么对应关系呢?)定义:一般地,在坐标平面内的一条曲线C 与一个二元方程(,)0f x y =之间,如果具有以下两个关系:(1)曲线C 上的点的坐标,都是__________的解;(2)以方程(,)0f x y =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__________的点。

那么,方程(,)0f x y =叫做这条曲线C 的方程;曲线C 叫做这个方程(,)0f x y =的曲线。

解决例题、巩固定义:例1.判断下列结论的正误,并说明理由。

(1)过点A(3,0)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的方程为x=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到x轴距离为2的点的直线方程为y=-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设计1:2.1.1 曲线与方程

教学设计1:2.1.1 曲线与方程

2.1.1曲线与方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说出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的概念的定义,并结合具体例子对定义进行解释.可以求出简单曲线的方程,画出简单方程的曲线.2、过程与方法:把自己在理解或解决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问题过程中的经验、困难或者教训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获得更好的理解和方法的改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深对数形结合的理解.(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理解方程的解与曲线上的点一一对应的关系,理解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的概念.难点:对曲线与方程的概念的理解.教具准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教学设想: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三)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在必修2中我们过直线和圆,然而直线和圆我们在初中都做了非常系统、深入的研究,那么,与初中相比,高中研究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呢?借助直线或圆的方程我们都研究过哪些问题?老师引导学生得出:用解析的方法,研究直线的位置关系(如平行、相交、重合),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老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从如下几个方面做总结提升:第一,对比初、高中对直线和圆的研究,我们发现,研究的问题都是相似的,但是研究的方法不同.初中是借助平面几何图形复杂的推理论证解决问题,而高中是利用方程,凭借几条简单的数的运算法则解决问题的.第二,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会发现方程的作用很强大,利用方程我们可以研究更多的几何图形(曲线),对几何图形的认识会更加深入、更加细致.本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一般曲线与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曲线、方程两个不同领域的对象是怎样结合在一起的.二.思考分析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问题1:直线x=5上的点到y轴的距离都等于5,对吗?提示:对.问题2:到y轴的距离都等于5的点都在直线x=5上,对吗?提示:不对,还可能在直线x=-5上.问题3:到y轴的距离都等于5的点的轨迹是什么?提示:直线x=±5.三.抽象概括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某曲线C(看做点的集合或适合某种条件的点的轨迹)上的点与一个二元方程f(x,y)=0的实数解建立了如下的关系:(1)曲线上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那么,这个方程叫做曲线的方程,这条曲线叫做方程的曲线.正确理解曲线与方程的概念(1)定义中两个条件是轨迹性质的体现.条件“曲线上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阐明曲线上没有坐标不满足方程的点,也就是说曲线上所有的点都适合这个条件而无一例外(纯粹性);而条件“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阐明符合方程的点都在曲线上而毫无遗漏(完备性).(2)定义中的两个条件是判断一个方程是否为指定曲线的方程,一条曲线是否为所给定方程的曲线的依据,缺一不可.从逻辑知识来看:第一个条件表示f(x,y)=0是曲线C的方程的必要条件,第二个条件表示f(x,y)=0是曲线C的方程的充分条件.因此,在判断或证明f(x,y)=0为曲线C的方程时,必须注意两个条件同时成立.四.例题分析及练习[例1]分析下列曲线上的点与相应方程的关系:(1)过点A(2,0)平行于y轴的直线与方程|x|=2之间的关系;(2)与两坐标轴的距离的积等于5的点与方程xy=5之间的关系;(3)第二、四象限两轴夹角平分线上的点与方程x+y=0之间的关系.[思路点拨]按照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定义进行分析.[精解详析](1)过点A(2,0)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x|=2的解;但以方程|x|=2的解为坐标的点不一定都在过点A(2,0)且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因此,|x|=2不是过点A(2,0)平行于y轴的直线的方程.(2)与两坐标轴的距离的积等于5的点的坐标不一定满足方程xy=5,但以方程xy=5的解为坐标的点与两坐标轴的距离之积一定等于5.因此,与两坐标轴的距离的积等于5的点的轨迹方程不是xy=5.(3)第二、四象限两轴夹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满足x +y =0;反之,以方程x +y =0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第二、四象限两轴夹角的平分线上.因此,第二、四象限两轴夹角平分线上的点的轨迹方程是x +y =0.[感悟体会](1)这类题目主要是考查“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定义中所列的两个条件,正好组成两个集合相等的充要条件,二者缺一不可.这就是我们判断方程是不是指定曲线的方程,曲线是不是所给方程的曲线的准则.(2)判断方程表示什么曲线,要对方程适当变形.变形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与原方程的等价性,否则变形后的方程表示的曲线就不是原方程的曲线.另外,变形的方法还有配方法、因式分解法.训练题组11.命题“曲线C 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f (x ,y )=0的解”是真命题,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方程f (x ,y )=0的曲线是CB .方程f (x ,y )=0的曲线不一定是CC .f (x ,y )=0是曲线C 的方程D .以方程f (x ,y )=0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C 上解析:“曲线C 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f (x ,y )=0的解”,但“以方程f (x ,y )=0的解为坐标的点”不一定在曲线C 上,故A 、C 、D 都不正确,B 正确.答案:B2.方程4x 2-y 2+6x -3y =0表示的图形是( )A .直线2x -y =0B .直线2x +y +3=0C .直线2x -y =0或直线2x +y +3=0D .直线2x +y =0和直线2x -y +3=0 解析:方程可化为(2x -y )(2x +y +3)=0,即2x -y =0或2x +y +3=0.∴表示两条直线2x -y =0或2x +y +3=0.答案:C[例2] 已知方程x 2+(y -1)2=10.(1)判断点P (1,-2),Q (2,3)是否在此方程表示的曲线上;(2)若点M (m 2,-m )在此方程表示的曲线上,求m 的值. [思路点拨] 对于(1),只需判断点P ,Q 的坐标是否满足方程即可;对于(2),就是把点M 的坐标代入方程,从而得到关于m 的方程,进而求出m 的值.[精解详析] (1)∵12+(-2-1)2=10,(2)2+(3-1)2=6≠10,∴点P (1,-2)在方程x 2+(y -1)2=10表示的曲线上,点Q (2,3)不在方程x 2+(y -1)2=10表示的曲线上.(2)∵点M (m 2,-m )在方程x 2+(y -1)2=10表示的曲线上,∴x =m 2,y =-m 适合上述方程,即(m 2)2+(-m -1)2=10.解之得m =2或m =-185,∴m 的值为2或-185. [感悟体会](1)判断点是否在某个方程表示的曲线上,就是检验该点的坐标是否是方程的解,是否适合方程.若适合方程,就说明点在曲线上;若不适合,就说明点不在曲线上.(2)已知点在某曲线上,可将点的坐标代入曲线的方程,从而可研究有关参数的值或范围问题.训练题组23.已知直线l :x +y -3=0及曲线C :(x -3)2+(y -2)2=2,则点M (2,1)( )A .在直线l 上,但不在曲线C 上B .在直线l 上,也在曲线C 上C .不在直线l 上,也不在曲线C 上D .不在直线l 上,但在曲线C 上解析:将M 点的坐标代入直线l 、曲线C 的方程验证可知点M 在直线l 上,也在曲线C 上. 答案:B4.如果曲线ax 2+by 2=4过A (0,-2),B (12,3),则a =________,b =________. 解析:曲线过A (0,-2),B (12,3)两点, ∴A (0,-2),B (12,3)的坐标就是方程的解.∴⎩⎪⎨⎪⎧4b =4,14a +3b =4,∴b =1,a =4. 答案:4 15.若曲线y 2-xy +2x +k =0过点(a ,-a )(a ∈R),求k 的取值范围.解:∵曲线y 2-xy +2x +k =0过点(a ,-a ),∴a 2+a 2+2a +k =0.∴k =-2a 2-2a =-2(a +12)2+12.∴k ≤12,∴k 的取值范围是(-∞,12]. 五.课堂小结与归纳1.求曲线的方程时,若题设条件中无坐标系,则需要恰当建系,要遵循垂直性和对称性的原则,即借助图形中互相垂直的直线为坐标轴建系,借助图形的对称性建系.一方面让尽量多的点落在坐标轴上,另一方面能使求出的轨迹方程形式简洁.2.求曲线的方程与求轨迹是有不同要求和区别的,若是求轨迹,则不仅要求出方程,而且还要说明和讨论所求轨迹是什么样的图形,即说出图形的形状、位置等.六.当堂训练1.“点M 在曲线y 2=4x 上”是“点M 的坐标满足方程y =-2x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解析:∵y =-2x ≤0,而y 2=4x 中y 可正可负,∴点M 在曲线y 2=4x 上,但M 不一定在y =-2x 上.反之点M 在y =-2x 上时,一定在y 2=4x 上.答案:B2.如图,图形的方程与图中曲线对应正确的是( )解析:A 中方程x 2+y 2=1表示的是以(0,0)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故A 错;B 中方程x 2-y 2=0可化为(x -y )(x +y )=0,表示两条直线x -y =0,x +y =0,故B 错;C 中方程lg x +lg y =1可化得y =1x(x >0),此方程只表示第一象限的部分,故C 错;D 中的方程y =|x |去绝对值得y =⎩⎪⎨⎪⎧x ,x ≥0,-x ,x <0,表示两条射线,所以D 正确. 答案:D3.已知直线l :x +y -3=0及曲线C :(x -3)2+(y -2)2=2,则点M (2,1)( )A .在直线l 上,但不在曲线C 上B .在直线l 上,也在曲线C 上C .不在直线l 上,也不在曲线C 上D .不在直线l 上,但在曲线C 上解析:选B.将M (2,1)代入直线l 和曲线C 的方程,由于2+1-3=0,(2-3)2+(1-2)2=2,所以点M 既在直线l 上又在曲线C 上,故选B.4.直线x -y =0与曲线xy =1的交点是( )A .(1,1)B .(-1,-1)C .(1,1)、(-1,-1)D .(0,0)解析:选C.由⎩⎪⎨⎪⎧ y =x ,xy =1,得⎩⎪⎨⎪⎧ x =1y =1或⎩⎪⎨⎪⎧x =-1,y =-1. 5.方程x +|y -1|=0表示的曲线是( )解析:选B.方程x +|y -1|=0可化为|y -1|=-x ≥0,∴x ≤0,因此选B.6.若点P (2,-3)在曲线x 2-ky 2=1上,则实数k =________.解析:将P (2,-3)代入曲线方程得4-9k =1,∴k =13.答案:137.给出下列结论:①方程y x -2=1表示斜率为1,在y 轴上的截距为-2的直线; ②到x 轴距离为2的点的直线的方程为y =2;③方程(x 2-4)2+(y 2-4)2=0表示四个点.其中正确的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解析:①不正确.方程等价于y =x -2(x ≠2),∴原方程表示斜率为1,在y 轴上的截距为-2的直线,但除去点(2,0);到x 轴距离为2的点的直线的方程应是|y -0|=2,即y =2或y =-2,故②不正确;对于③,原方程可化为⎩⎪⎨⎪⎧ x 2-4=0y 2-4=0,即⎩⎪⎨⎪⎧x =±2y =±2,∴方程表示四个点,所以③正确.答案:③8.已知曲线C 的方程为x =4-y 2,说明曲线C 是什么样的曲线,并求该曲线与y 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解:由x =4-y 2,得x 2+y 2=4.又x ≥0,∴方程x = 4-y 2表示的曲线是以原点为圆心,2为半径的右半圆,从而该曲线C 与y 轴围成的图形是半圆,其面积S =12π·4=2π,所以所求图形的面积为2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1曲线与方程上海市控江中学张进兴一、教学内容分析曲线与方程是以直线方程为认识基础的解析几何的基本概念,它既是直线与方程的自然延伸,又是学习圆锥曲线乃至其它平面曲线的理论基础,是解析几何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章节.本节在充分讨论曲线方程概念后,介绍了解析几何的思想——通过直角坐标系建立曲线的方程、再用代数方法研究曲线性质.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解析几何的基本问题:由曲线的已知条件求曲线方程;然后通过方程研究曲线的性质.曲线方程的概念和求曲线方程的问题又有内在的逻辑顺序.前者回答什么是曲线方程,后者解决如何求出曲线方程.为后面用曲线方程研究曲线性质奠定基础.“曲线”与“方程”是点的轨迹的两种表现形式.“曲线”是轨迹的几何形式,“方程”是轨迹的代数形式;求曲线方程是用方程研究曲线的先导,是解析几何所要解决的两大类问题的首要问题.体现了坐标法的本质——代数化处理几何问题.在本节的学习中可以结合已经学过的直线方程的知识帮助我们领会坐标法和解析几何的思想、学习解析几何的意义和要解决的问题,为学习求曲线的方程做好逻辑上的和心理上的准备.作为曲线内容学习的开始,“曲线与方程”这一小节思想性较强,约需三课时,第一课时介绍曲线与方程的概念;第二课时讲曲线方程的求法;第三课时讲曲线的交点.12.1(1)(2)曲线与方程二、教学目标设计理解曲线和方程的概念,以简单的几何轨迹问题为例,学会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和步骤,能根据所给条件,选择适当坐标系求曲线方程.通过积极参与、亲身经历曲线方程的获得过程,体验坐标法在处理几何问题中的优越性,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会在简单的情况下画方程的曲线和求两条曲线的交点.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历经从“特殊——一般——特殊”的认知模式,深化对求曲线方程本质的理解,完善认知结构.三、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是理解曲线方程概念和掌握求曲线方程方法,领悟坐标法和解析几何的思想.难点是曲线方程的概念和求曲线方程的方法.四、教学用具准备本节可以借助几何画板等绘图软件展示某些动点的轨迹.五、教学流程设计六、教学过程设计12.1(1)曲线方程的概念一、复习回顾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l 是过点)1,0(且斜率为2的直线,能否说方程)0(12≥+=x x y 是直线l 的方程?为什么?(复习直线方程的概念).2、在上一章我们是怎样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答:借助直线方程研究直线的位置关系.[说明] 曲线方程的概念是解析几何的核心概念,也是基础概念,教学中应从直线方程概念和轨迹概念入手,通过简单的实例引出曲线的点集与方程的解集之间的对应关系,说明曲线与方程的对应关系.二、讲授新课1、概念引入(1)以定点A (1,0)为圆心以1为的圆是否可以用某个方程来表示?设原上任意一点M 的坐标为),(y x ,则x 和y 应当满足课堂小结并布置作业 概念实例引入曲线和方程求曲线的方程 方法步骤运用与深化(例题解析、巩固练习)平方后整理得0222=-+x y x ①问:能否用方程①来表示圆A ?为什么?用方程22x x y -=②与方程①中的哪一个来表示圆A 比较好?[说明]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讨论启发学生概括出曲线方程的概念.2、概念形成曲线方程的定义一般地,如果曲线C 与方程0),(=y x F 之间有以下两个关系:①曲线C 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0),(=y x F 的解②以方程0),(=y x F 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C 上的点.此时,把方程0),(=y x F 叫做曲线C 的方程,曲线C 叫做方程0),(=y x F 的曲线.[说明] 利用集合与对应的观点可以更清楚、更深刻地理解曲线方程的概念.设)}(|{M P M P =表示曲线C 上适合某种条件的点M 的集合; }0),(|),{(==y x F y x Q 表示二元方程的解对应的点的坐标的集合.于是,方程0),(=y x F 叫做曲线C 的方程等价于⎭⎬⎫⊆⊆P Q Q P ,即 Q P =. 3、概念深化例 1 已知两点A (-1,1)和B (3,-1),求证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l 的方程是022=--y x .(课本P31例1)证明:(略)例2(1)已知点A (1,0)、B (0,1),问线段AB 的方程是不是01=-+y x ,为什么?(课本P31例1)(2)到两坐标轴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C 的方程是不是0=-y x ,为什么? 解:(略[说明] 曲线与方程对应关系的基础是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教学中应紧扣概念,注意强调曲线方程的完备性和纯粹性三、巩固练习课本P33练习12.1(1)(练习3告诉我们可以借助充要条件的概念来理解曲线的方程的概念)四、课堂小结(1)曲线方程的概念(曲线上的点与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对应关系怎样?).(2)如何理解曲线的方程的概念?(利用充要条件的概念理解曲线的方程的概念、利用集合的观点理解曲线的方程的概念)五、作业布置习题册P17 A 组 第1、2、3题; P19 B 组 第2题12.1(2)求曲线的方程一、复习回顾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提问:什么是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强调)2.回顾与思考:坐标法和解析几何的意义、基本问题.对于一个几何问题,在建立直角坐标系的基础上,用坐标表示点、用方程表示曲线,并通过研究方程的性质来间接地研究曲线的性质,这一研究几何问题的方法称为坐标法,这门学科称为解析几何.解析几何的两大基本问题就是:(1)根据已知条件,求出表示平面曲线的方程.(2)通过方程,研究平面曲线的性质.[说明]通过对上面两个问题的思考,进一步明确解析几何的学习目标和本节教学内容的学习目标.二、学习新课如何根据已知条件,求出曲线的方程?例1 已知两定点)0,1(1-P 和)0,3(2P ,求到点1P 和2P 的距离的平方和是16的点的轨迹方程.(课本P33例3例2 动点M 与距离为4的两个定点A 、B 满足5M =⋅,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并求动点M 的轨迹方程.(课本P34例4)[说明]分析上面两个例题的求解过程,总结出求解曲线方程的大体步骤:首先应有坐标系;其次设曲线上任意一点;然后写出表示曲线的点集;再代入坐标;最后整理出方程,并证明或修正.然后结合课本归纳出以下五个步骤:(1)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如果已给出,本步骤省略);(2)设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为),(y x ;(3)根据曲线上点所适合的条件,写出等式(4)用坐标y x 、表示这个等式,并化简;(5)证明以化简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上述五个步骤可简记为:建系;设点;写出集合;列方程、化简;证明.例3 已知一条曲线在x 轴的上方,它上面的每一点到点)2,0(A 的距离减去它到x 轴的距离的差都是2,求这条曲线的方程(补充). 答案:)0(812≠=x x y [说明]一般情况下,求解过程已表明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如果求解过程中的转化都是等价的,那么逆推回去就说明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在本教材中证明不作要求,特殊情况要说明.因此上述五个步骤又可简记为:建系;设点;写出集合;列方程、化简;修正.例4 已知定点)0,4(A 和曲线122=+y x 上的动点B ,求线段AB 的中点P 的轨迹方程.(课本P34例5)[说明] 例题中用到的求轨迹方程的方法通常叫做“代入法”,这类求轨迹方程的问题的特点是:问题中一般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联的动点,其中一个动点在已知曲线上运动,所以“代入法”又叫做相关点法.三、巩固练习课本P35练习12.1(2)第3、4题 四、课堂小结(1)解析几何研究研究问题的方法是什么?(2)如何求曲线的方程?(求曲线方程实质上就是求曲线上任意一点(x,y)横纵坐标间的等量关系)(3)请对求解曲线方程的五个步骤进行评价.各步骤的作用,哪步重要,哪步应注意什么?五、作业布置习题册P17-18 A组第4、5、6题; P19 B组第4题七、教学设计说明曲线方程的概念是解析几何的核心概念,也是基础概念,它既是直线与方程的自然延伸,又是学习圆锥曲线乃至其它平面曲线的理论基础,是解析几何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章节.对于一个几何问题,在建立坐标系的基础上,用坐标表示点;用方程表示曲线,通过研究方程的性质间接地来研究曲线的性质,这是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因此,解析几何面临两大基本问题:(1)根据已知条件,求出表示平面曲线的方程.(2)通过方程,研究平面曲线的性质.事实上,在前边所学的直线方程的理论中也有这样两个基本问题.因此,在本节的教学中应该从直线方程概念和轨迹概念入手,通过简单的实例引出曲线的点集与方程的解集之间的对应关系,说明曲线与方程的对应关系.由于曲线方程的概念和求曲线方程的问题又有内在的逻辑顺序,所以教材安排先研究如何求出曲线方程,再研究如何用方程研究曲线.在学习求曲线方程的方法时,应从具体实例出发,引导学生从曲线的几何条件,一步步地、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代数方程(曲线的方程),这个过渡是一个从几何向代数不断转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转化是否为等价的,这将决定第五步如何做.同时不要生硬地给出或总结出求解步骤,应在充分分析实例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然地获得.曲线方程就是产生曲线的几何条件的一种表现形式,这个形式的特点是“含动点坐标的代数方程”.求曲线方程实质上就是求曲线上任意一点(x,y)横纵坐标间的等量关系.求曲线方程的问题是解析几何中一个基本的问题和长期的任务,不是一下子就彻底解决的,求解的方法是在不断的学习中掌握的,学习过程具有较强的探究性,因此,教学中要注意把握好“度”.所选例题和习题都不宜太难.同时,应注重思维过程的严谨性,无论是判断、证明,还是求解曲线的方程,都要紧扣曲线方程的概念,即始终以是否满足概念中的两条为准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