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论文

光学论文
光学论文

光学设计性试验《光盘性质的研究》

学院:物理学院

专业:物理学

指导老师:李金环

姓名:陈哲

学号:1221410007

光盘性质的研究

【摘要】CD光盘上的信息是通过压制在光盘上的细小坑点来贮存的,并由这些不同时间长度的细小坑点和坑点之间的平台组成了由里向外分布的螺旋光道.当激光光斑扫描这些坑点组成的光道时,就读出了存储的信息。光盘盘片光道间距为0.74μm,.并且其最小记录点长度为0.4μm,如此小的光道间隔密度和光栅的光栅常量的数量级相当,因此光盘在激光的照射下会像反射光栅一样发生光栅衍射现象。当我们把衍射光斑记录在光屏上,我们就可以根据光的衍射计算出光栅常量b,从而可以计算出光盘的周期。

【关键词】光道反射光栅衍射现像光盘周期光盘厚度

【实验目的】

(一)了解光盘CD,VCD,DVD的构成及光学性质;

(二)学会解释出现的光学现象;

【实验要求】

(一)设计实验方案,推导出实验的原理和公式,画出光路图;

(二)使用多种方法进行测量;

(三)光盘的刻线走向及刻线密度。

【实验仪器】

激光器,废旧光盘三个、没有刻录过的光盘三个、自己制作的可以记录具体位置的光屏一个,光聚座一个,分光计一个。

【实验原理】

1光盘的结构

光盘的物理构造:CD光盘上记录的信息最小单元是比特(bit)。在聚碳酸脂材料上用凹痕和凸痕的形式记录二进制“0”和“1”,然后覆上一层薄铝反射层,最后再覆上一层透明胶膜保护层,并在保护层的一面印上标记。我们通常称光盘的两面分别为数据面和标记面。目前通常用的光盘直径为12cm,厚度约为1mm,中心孔直径为15mm,重约14--18g。光盘由透明塑料PCC聚碳酸酷基片做成,由衬底层、反射层及保护层和最上面的商标层组成。光盘的信息是通过激光反射原理从信息面通过透明塑料来读取的。

图1 光盘的基本结构

在反射层中有四凸坑来表示的信息,当激光头的激光束照射这些凹凸坑时,产生强弱不同的反射光,再将这些反射光变为大小不同的电流,经解码电路还原成信号。光盘的信息坑长为0.9-3.2μm,信息坑宽为0.5μm,信息坑深为0.11μm,信息纹迹间距为1.6μm。

2.光盘的读取原理

光盘的原理是:光盘能以二进制数据(由“0”和“1”组成的数据模式)的形式存储文件和音乐信息。要在光盘上存储数据,首先必须借助电脑将数据转换成二进制,

然后用激光将数据模式灼刻在扁平的、具有反射能力的盘片上。激光在盘片上刻出的小坑代表“1”,空白处代表“0”。.在从光盘上读取数据的时候,定向光束(激光)在光盘的表面上迅速移动。从光盘上读取数据的电脑或激光唱机,观察激光经过的每一个点,以确定它是否反射激光,如果它不反射激光(那里有一个小坑),那么电脑就知道它代表一个“1”,如果激光被反射回来,电脑就知道这个点是一个“0”,然后,这些成千上万、或者数以百万计的“1”和“0”又被电脑或激光唱机恢复成音乐、文件或程序。

3.实验理论基础

CD光盘上的信息是通过压制在光盘上的细小坑点来贮存的,并由这些不同时间长度的细小坑点和坑点之间的平台组成了由里向外分布的螺旋光道.当激光光斑扫描这些坑点组成的光道时,就读出了存储的信息.CD光盘的2个相邻螺旋光道间的间距约为1.6μm,.相当于160000T.PI(.每英寸轨道数)的道密度,并且其最小记录点长度为0.83μm而4.7GB容量的DVD.光盘盘片光道间距为0.74μm,.并且其最小记录点长度为0.4μm,.如图2所示如此小的光道间隔密度和光栅的光栅常量的数量级相当,因此光盘在激光的照射下会像反射光栅一样发生光栅衍射现像。

图2.CD.与DVD.记录点大小与轨道间距比较

对于信息坑呈螺旋型轨迹分布的光盘而言,由于在径向方向上光道间隔和光栅的光栅常量的量级相当,.在垂直于径向方向上信息坑和坑间的平台也近似等效于光栅结构,.所以光盘的衍射光强分布近似为正交形分布(.仅对垂直入射而言)当激光束垂直于光盘面入射时满足的光栅方程为: d 1*sin θ=k 1λ, d 2*sin ψ=k 2λ(1)

其中,d 1为径向的等效光栅常量,d 2为垂直于径向的等效光栅常量,θ为径向的衍射角,ψ为垂直于径向的衍射角,k 1为径向的衍射级次,k 2为垂直于径向的衍射级次.实验测量装置原理如图2.所示He-Ni 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穿过坐标纸的中心小孔后垂直地照射在光盘的中垂线,且零级条纹也穿过坐标纸的中心小孔这样做可使得光盘面、坐标纸同时垂直于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并使光盘衍射产生的条纹对称地分布于坐标纸上此外,光盘垂直地放置在分光计的载物台上,其调节方法与分光计的调节及棱镜角的测定0的方法相同. 由图2.可知, sin θ=OA/PA=OA/)(22OP OA

sin ψ=OC/PC=OC/)(22OP OC +(2) 根据d*sin θ=k*λ可以得到

图3.激光束垂直照射光盘的中垂线时的实验装置原理图

由(2)可知,只要知道波长λ,衍射级次k 、OA 、PO 、OC 的值就可以计算出光栅常量d 的值.实验时发现CD 光盘的k=0,1,2和DVD 光盘的k=0,1时衍射级次较易测量. 【实验内容及实验的步骤】

1.按照下图的顺序摆放实验仪器,在调节的过程中尽量的使0级条纹和光闸重,这样做的目的是入射光和光盘的平面是垂直的,保证了光是垂直入射的;

2.在观察CD 衍射现象时,记录0、1、2条纹的位置,在观察DVD 的时候记录0、1级条纹的位置;

3.在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了迈克尔干涉的现象,利用分光计的刻度盘,研究光盘的在转动一定角度的时候,是否是前后面的干涉产生的这种现象; 【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

1.CD 光盘的实验结果(由已知条件可知,激光的波长λ=633nm)

2.DVD的实验数据

3.研究未刻录过的DVD光盘上产生的干涉圆环现象的实验结果记录圆环冒出N=20时圆环转过的角度

4.研究刻录过的DVD 光盘上产生的干涉圆环现象的实验结果 记录圆环冒出N=20时圆环转过的角度

数据处理分析

1.由表一和表二分析可得,CD 光盘的刻线的密度分别为

1b =

6

(6)

21b b b +++=938.04nm=0.93804μm ,DVD 光盘的刻线密度为

2b =6 (6)

21b b b +++=664.677nm=0.664677μm ,通过比较CD 光盘和DVD 光盘我

们发现DVD 的刻线密度明显大于CD 的密度,这也就是说DVD 的储存信息的能力变强了,其储存的空间变大了。

2.分析光盘上因为转过一定的角度出现的迈克尔干涉的现象,′ 前后表面的干涉现象是等厚干涉产生的光程差Δ=2d(i

cos 1

-1); 衍射方程为Δ=N*λ/2; 未刻录过的光盘θ1=4°38′; 刻录过的光盘θ2=7°19.3′; 未刻录过的光盘的厚度d1=0.973cm 刻录过的光盘的厚度d2=0.385cm

分光计为旋转轴的过程中,由于光盘的前后表面有干涉的现象,所以我们在研究该过程中是探索的方法去研究的。假设光盘产生的前后表面的干涉现象是等厚干涉产生的光程差Δ=2d(

i

cos 1

-1),同时我们可以知道一级衍射方程为Δ=N*λ/2,由实

验结果可知未刻录过的DVD旋转的角度为θ1=4°38′,刻录过的DVD光盘旋转的为角度θ2=7°19.3′。对以上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未刻录过的光盘d1=0.973cm,刻录过的光盘的厚度d2=0.385cm.由实验的结果可知我们判断出光盘上产生的环状的干涉条纹是由于光盘的前后表面的干涉所产生的现象,因为我们假设是由于光盘的前后表面的干涉产生的,在旋转光盘的过程中,光程差不断的变化从而发生了等倾干涉。从我们的实验结果分析可以看出我们的实验假设是成立的,因为标准的厚度是1-1.2cm左右,由于我们的实验存在误差,所以我们的实验结果在数量级上是正确的,并且我们的实验数据也是十分的接近标准的厚度,所以我们的假设正确。

3.实验误差分析

(1).激光束不能严格照射在光盘的某中垂线上确保激光束严格照射在光盘的某个直径上的方法是:使得坐标纸上的O,A和AC,B和BC五个点在同一条竖线上实验发现,当入射光偏离直径方向入射时,即斜入射光盘时,衍射点A与Ac和B与BC虽然呈对称分布,但是O,A及AC,B及BC并不是严格在同一直线上,如图3.所示,这与光道并非直线形光栅有关研究该5点满足的轨迹方程有助于研究光驱中光学头的精确定位技术(a)入射点偏左(b)入射点偏右图3.O,A,Ac,B和BC衍射分布注意:在图3.中仅画出了与dl对应的衍射分布,实际上O,A,AC,B和BC五个点还有垂直于切线的衍射分布,如图4.中的A点和B点,其他点也有类似的现象[4]实验中还发现在O处的x方向上相邻的3个级次点的位置有奇特的现象:当光盘绕着载物台的中心旋转时,x3将向O点靠近,并且会和x2重合,继续绕同一方向旋转时又会和x1重合,继续旋转衍射级重合点又会分离.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和规律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图4.A点和B点处的衍射分布;

(2)在探究光盘上因为旋转而产生的干涉光环时,分光计没有严格的水平放置,所以在测量的角度上存在着一定的误差;

(3)O,A,AC,B 和BC 五个点不对称分布于坐标纸上减小该误差的方法是使从光盘衍射的零级光也穿过坐标纸的中心小孔;

(4)计算光盘的存储容量时的最大误差来源是d 1的值由于光盘存储的信息/00和/10通常的分布不是对称的,如/01000110111111010110,所以的值会因激光照射的位置变化可能有较大的变化,这就给估算光盘的存储容量带来了较大误差其解决方法是对同一半径上不同的点和不同半径上的点采取多次测量,剔除最大值和最小值后再取均值

.

(5)由于实验的全部结果都是没有严格水平状态,,其次是读数的过程和计算

中的四舍五入,所以读数存在误差。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报》第28 卷 第1 期2008年1月《光盘等效光栅常量和存储容量的测量》

黄振永,林学春,赖康, 张炫辉,石友彬;

(2)《中国激光》第13卷第10期《光盘衍射特性的研究—严格模式法》阮玉,周治平; (3)《大学物理实验》第24卷第4期《试析光盘道间距测量中光栅方程的适用条件》北方工

业大学,李灵杰;

(4)《大学物理》第30卷第7期《测量光盘物理参数的综合性实验设计》北京理工大学,张楠,李林,史庆藩。

信息光学复习重要知识点

1.常用的非初等函数:矩形函数、Sinc函数、三角形函数、符号函数、阶跃函数、圆柱函 数。 2.δ函数的定义:a.类似普通函数定义b.序列极限形式定义c.广义函数形式定义 δ函数的性质:a.筛选性质 b.坐标缩放性质 c.可分离变量性 d.与普通函数乘积性质 4.卷积,性质:线性性质、交换律、平移不变性、结合律、坐标缩放性质 5.互相关,两个函数f(x,y)和g(x,y)的互相关定义为含参变量的无穷积分 6.惠更斯-菲涅尔原理:光场中任意给定曲面上的诸面元可以看作是子波源,如果这些子 波源是相干的,则在波继续传播的空间上任意一点处的光振动都可看作是子波源各自发出的子波在该点相干叠加的结果。 7.基尔霍夫理论:在空域中光的传播,把孔径平面上的光场看作点源的集合,观察平面上 的场分布则等于他们所发出的带有不同权重的因子的球面子波的相干叠加。 8.角谱理论:孔径平面和观察平面上的光场分布都可以分别看成是许多不同方向传播的单 色平面波分量的线性组合。 9.点扩散函数:面元的光振动为单位脉冲即δ函数时,这个像场分布函数叫做~。 10.菲涅尔衍射成立的充分条件: 传递函数: 11.泰伯效应:当用单色平面波垂直照明一个具有周期性透过率函数的图片时,发现在该透 明片后的某些距离上出现该周期函数的现象,这种不用透镜就可以对周期物体成像的现象称为~。 12.夫琅禾费衍射: 13.衍射受限系统:不考虑系统的几何像差,仅仅考虑系统的衍射限制。 14.单色信号的复表示:去掉实信号的负频成分,加倍实信号的正频成分。 多色信号的复表示: 16.如果两点处的光扰动相同,两点间的互相干函数将变成自相干函数。 18.光学全息:利用干涉原理,将物体发出的特定光波以干涉条纹的形式记录下来,使物光 波前的全部信息都储存在记录介质中,做记录的干涉条纹图样被称为“全息图”,当用光波照射全息图时,由于衍射原理能能重现出原始物光波,从而形成与原物体逼真的三维像,这个波前记录和重现的过程成为~ 19.+1级波(虚像),-1级波(实像),±1级波(赝像) 20.从物光与参考光的位置是否同轴考虑:同轴全息、离轴全息。 从记录时物体与全息图片的相对位置分类:菲涅尔全息图、像面全息图、傅里叶变换全息图。 从记录介质的厚度考虑:平面全息图、体积全息图。 21.菲涅尔全息图:记录平面位于物体衍射光场的菲涅尔衍射区,物光由物体直接照到底片 上 傅里叶全息图:物体或图像频谱的全息记录。

光学论文

理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120131326 刘玉光 浅谈光学概论 【简介】光学已成为为现代科研的重要内容,传统的光学只研究可见光,现代光学已扩展到对全波段电磁波的研究。光是一种电磁波,在物理学中,电磁波由电动力学中的麦克斯韦方程组描述;同时,光具有波粒二象性,需要用量子力学表达。光学将成为今后光学工程学科的重要发展方向。 【英文译文】Optical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contents for the modern scientific research, the traditional optical only research visible light, and modern optical already expanded to whole wavelength electromagnetic wave of research. Light is an electromagnetic wave, in physics, electromagnetic wave by electrodynamics of maxwell's equations describ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light has wave-particle duality, need to use the quantum mechanics expression. Optical will become future optical engineering discipline of important development direction. 【关键词】光学、现代科技、应用、研究、历史、前景 【正文】 一、光学简介 在早期,主要是基于几何光学和波动光学拓宽人的视觉能力,建立了以望远镜、显微镜、照相机、光谱仪和干涉仪等为典型产品的光学仪器工业。这些技术和工业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本世纪中叶,产生了全息术和以傅里叶光学为基础的光学信息处理的理论和技术。特别是六十年代初第一台激光器的问世,实现了高亮度和高时一空相干度的光源,使光子不仅成为了信息的相干载体而且成为了能量的有效载体,随着激光技,本和光电子技术的崛起,光学工程已发展为光学为主的,并与信息科学、能源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空间科学、精密机械与制造、计算机科学及微电子技术等学科紧密交叉和相互渗透的学科。它包含了许多重要的新兴学科分支,如激光技术、光通信、光存储与记录、光学信息处理、光电显示、全息和三维成像薄膜和集成光学、光电子和光子技术、激光材料处理和加工、弱光与红外热成像技术、光电测量、光纤光学、现代光学和光电子仪器及器件、光学遥感技术以及综合光学工程技术等。这些分支不仅使光学工程产生了质上的跃变,而且推动建立了一个规模迅速扩大的前所未有的现代光学产业和光电子产业。 近些年来,在一些重要的领域,信息载体正在由电磁波段扩展到光波段,从而使现代光学产业的主体集中在光信息获取、传输、处理、记录、存储、显示和传感等的光电信息产业上。这些产业一般具有数字化、集成化和微结构化等技术特征。在传统的光学系统经不断地智能化和自动化,从而仍然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对集传感、处理和执行功能于一体的微光学系统的研究和开拓光子在信息科学中作用的研究,将成为今后光学工程学科的重要发展方向。

信息光学技术第五章习题

第五章 习题解答 5.1两束夹角为 θ = 450的平面波在记录平面上产生干涉,已知光波波长为632.8nm ,求对称情况下(两平面波的入射角相等)该平面上记录的全息光栅的空间频率。 答:已知:θ = 450,λ= 632.8nm ,根据平面波相干原理,干涉条纹的空间分布满足关系式 2 d sin (θ/2)= λ 其中d 是干涉条纹间隔。由于两平面波相对于全息干板是对称入射的,故记录 在干板上的全息光栅空间频率为 f x = (1/d )= (1/λ)·2 sin (θ/2)= 1209.5 l /mm 故全息光栅的空间频率为1209.5 l /mm 。 5.2 如图5.33所示,点光源A (0,-40,-150)和B (0,30,-100)发出的球面波在记录平面上产生干涉: x z 图5.33 (5.2题图) (1) 写出两个球面波在记录平面上复振幅分布的表达式; 答:设:点源A 、B 发出的球面波在记录平面上的复振幅分布分别为U A 和U B , 则有 ()[{]}2 2--22 )()()/(e x p e x p A A A A A A y y x x z jk jkz a U += ()[{]}22--22)()()/(exp exp B B B B B B y y x x z jk jkz a U += 其中: x A = x B = 0, y A = -40, z A = -150, y B = 30, z B = -100; a A 、a B 分别是球面波的振幅;k 为波数。 (2) 写出干涉条纹强度分布的表达式; I = |U A +U B |2 = U A ·U A * + U B ·U B * +U A *·U B + U A ·U B *

信息光学习题答案

信息光学习题答案 第一章 线性系统分析 1.1 简要说明以下系统是否有线性和平移不变性. (1)()();x f dx d x g = (2)()();?=dx x f x g (3)()();x f x g = (4)()()()[];2 ? ∞ ∞ --= αααd x h f x g (5) ()()απξααd j f ?∞ ∞ --2exp 解:(1)线性、平移不变; (2)线性、平移不变; (3)非线性、平移不变; (4)线性、平移不变; (5)线性、非平移不变。 1.2 证明)()ex p()(2x comb x j x comb x comb +=?? ? ??π 证明:左边=∑∑∑∞ -∞ =∞-∞=∞-∞=-=??? ???-=??? ??-=??? ??n n n n x n x n x x comb )2(2)2(2122δδδ ∑∑∑∑∑∑∞ -∞ =∞ -∞ =∞ -∞=∞ -∞=∞ -∞ =∞ -∞ =--+-= -+-=-+-= +=n n n n n n n n x n x n x jn n x n x x j n x x j x comb x comb ) () 1()() ()exp()() ()exp()()exp()()(δδδπδδπδπ右边 当n 为奇数时,右边=0,当n 为偶数时,右边=∑∞ -∞ =-n n x )2(2δ 所以当n 为偶数时,左右两边相等。 1.3 证明)()(sin x comb x =ππδ 证明:根据复合函数形式的δ函数公式 0)(,) () ()]([1 ≠''-= ∑ =i n i i i x h x h x x x h δδ 式中i x 是h(x)=0的根,)(i x h '表示)(x h 在i x x =处的导数。于是 )() ()(sin x comb n x x n =-=∑∞ -∞ =π δπ ππδ

信息光学论文(精品)

信息光学研究发展现状 【摘要】从全息思想的提出至今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期间,全息技术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梳理一下全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当今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全息技术对生产、生活的重要影响以及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全息防伪存储全息透镜 【引言】全息技术一门正在蓬勃发展的光学分支,主要运用了光学原理,是一种不用透镜,而用相干光干涉得到物体全部信息的二部成像技术。如果说全息技术在照相方面的应用与普通照相技术的最大区别,那就是全息技术能够利用激光的相干性原理,将物体对光的振幅和相位反射(或透射)同时记录在感光板上,也就是把物体反射光的所有信息全部记录下来,并能够再现出立体的三维图像。也就是全息技术所记录不是图像,二是光波。全息技术近年来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被广泛地应用于近代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特别是在现代测试、生物工程、医学、艺术、商业、保安及现代存储技术等方面已显示出特殊的优势。随着全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全息技术的产品正越来越多地走向市场、应用于现代生活中。 一、全息技术的发展简介 全息照相技术是1948年英国科学家丹尼斯·伽伯(Dennis Gabor)为改善电子显微镜成像质量提出的重现波前的理论,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但当时由于缺乏纯净的能够相互干涉的光,全息图的质量很差。直到十二年以后的1960年,激光器问世,美国密执安大学的埃梅蒂·利斯与朱里斯·尤佩尼克拍成了第一张全息相片,全息技术才有了蓬勃快速的发展。 1948年,伽伯为提高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在布拉格的“x射线显微镜”、泽尼克的相衬原理的启示下,提出了一种用光波记录物光波的振幅和相位的方法,并用实验证实了这一想法。为了进一步证实其原理,他先后采用电子波与可见光进行了验证,并在可见光中得到了证实,同时制成了第1张全息图。从那时起至20世纪5O年代末期,全息图都是用汞灯作为光源,而且是参考光与物光共

信息光学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 单色平面波 波函数E 取余弦或正弦形式,对应的光波等相面为平面,且等相面上个点的扰动大小时刻相等的光波称为单色平面波。 光学全息 利用光的干涉原理将物体发出的特定光波以干涉条纹形式记录下来,使物光波前的全部信息都贮存在记录介质中形成全息图,当用适当光波照射全息图时,由于光的衍射原理能重现原始物光波,从而形成与原物相同的三维像的过程称为光学全息。 色模糊 由于波长不同而产生的像的扩展的现象叫做像的色模糊。 范西泰特—策尼克定理 指研究一种由准单色(空间)非相干光源照明而产生的光场的互强度,特别指研究干涉条纹可冗度。 11222(,) exp()2(,;,)(,)exp ()()j J x y x y I j x y d d z z ψπαβαβαβλλ+∞-∞?? = -?+??????? 其中 22 2222221121[()()]()x y x y z z ππψρρλλ= +--=- 12ρρ分别是点11(,)x y 和点22(,)x y 离光轴的距离 基元全息图 指单一物点发出的光波与参考光波干涉所形成的全息图。 彩虹全息 只利用纪录时在光路的适当位置加一个夹缝,使再现的同时再现狭缝像,观察再现像将受到狭缝再现像的调制,当用白光照明再现时,对不同颜色的光波,狭缝和物体的再现像位于不同颜色的像,犹如彩虹一样的全息图。 判断 1.衍射受限系统是一个低通滤波器。 2.物 000(,)x y μ通过衍射受限系统后的像分布(,)i i i x y μ是000(,)x y μ的理想像和点扩散 (,)i i h x y 的卷积。 3.我们把(,)H ξη称为衍射受限系统的想干传递函数。 4.定义:()()f x h x 为一维函数,则无穷积分 ()()()()() g x f h x d f x h x ααα+∞ -∞ =-=*? 5.二维卷积 (,) (,)(,)(,)(,)(,) g x y f h x y d d f x y h x y αβαβαβ+∞-∞= --=*?? 6.1,()()() ,x x x x x a rect rect a a a a a o ?-≤?*==Λ???其他 7.透镜作用 成像;傅里叶变换;相位因子。

中北大学物理光学期末考试计算题

本复习资料专门针对中北大学五院《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石顺祥版教材,共有选择、填空、简答、证明、计算五个部分组成,经验证命中率很高,80分左右,不过要注意,证明题可能变成计算题,填空题变成选择题。 1-1: 8 610) (2)y t E i e++? =-+ 方程:y= y+= 方向向量:一个可以表示直线斜率的向量,这个向量就是方向向量。 Ax+By+C=0:若A、B不全为零,其方向向量:(- B,A)。 8 610) (2)y t E i e++? =-+ ) ( r k E E?- - =t i eω) ( r k E E?- =t i eω) ( r k E E?+ - =t i eω) ( r k E E?+ =t i eω 1-3 试确定下列各组光波表达式所代表的偏振态及取向 ①E x=E0sin(ωt-kz), E y= E0cos(ωt-kz) ②E x= E0cos(ωt-kz), E y= E0cos(ωt-kz+π/4) ③E x= E0sin(ωt-kz), E y=-E0sin(ωt-kz) E x=E0sin(ωt-kz), E y= E0cos(ωt-kz) 相位差π/2,E x=E y,圆。讨论xy平面的偏振情况 t=0时:合成矢量? t=T/4时:合成矢量? 右圆 E x= E0cos(ωt-kz), E y= E0cos(ωt-kz+π/4) 相位差π/4,椭圆。 t=0时:合成矢量? t=T/4时:合成矢量? 右椭圆,长半轴方向45o 见p25页。

E x = E 0sin(ωt -kz ), E y =-E 0sin(ωt -kz ) 相位差0,直线。y =-x 方向向量:(-1,1) 1-4:两光波的振动方向相同,它们的合成光矢量为: 1268+=10[cos cos()] 10102 10[cos(53.13)cos sin(53.13)sin ]10cos(53.13)t t t t t π ωωωωω+-=?+?=?-E E 1-5:+=cos()cos()4x y iA kz t jA kz t π ωω-+--E =E E ;因此有: =,4 y x π ???=-- =, =ox oy E A A E , tan 1,α= 得到: tan 2tan(2)cos ,,4 π ψα?ψ== sin 2sin(2)sin ,,8 π χα?χ==- 222tan()0.4142,2,8b a b A a π-=-≈-+= 得到: 2220.17162, 1.31,0.5412a a A a A b A +===。 1-8:(2)解:g dv v v k dk =+,g dv dv d dv v dk d dk d ωωω==,g g dv dv v v k v kv dk d ω =+=+ g g dv v kv v d ω-=,11g v v v dv dv k d v d ωωω == -- ,v =,3 2()()2r r r r c dv d εμεμ-=- 2 2() /[1]()()211[1]22r r r r g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c d v v c v v dv d d d v v d d d εμεμωωεμεμωωεμεμωωεμωεμω ====+-++ 1-11 一左旋圆偏振光,以50o角入射到空气-玻璃分界面上,见下图,试求反射光和透射光的偏振态

信息光学结课论文

信息光学原理结课论文 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 学号:5411110101 xx 姓名:xxx

光学器件CCD发展及应用 【摘要】:CCD英文全称:Charge-coupled Device,中文全称:耦合元件。可以称为CCD,也叫图像控制器。CCD是一种,能够把影像转化为。上植入的微小光敏物质称作(Pixel)。一块CCD上包含的像素数越多,其提供的分辨率也就越高。CCD的作用就像胶片一样,但它是把光信号转换成电荷信号。CCD上有许多排列整齐的光电二极管,能感应光线,并将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经外部采样放大及模数转换电路转换成数字图像信号。此外,CCD还是蜂群崩溃混乱症的简称。 【关键词】:CCD 光学器件电压检测应用 CCD广泛应用在数码摄影、天文学,尤其是光学遥测技术、光学与频谱望远镜和高速摄影技术,如Lucky imaging。CCD在摄像机、数码相机和扫描仪中应用广泛,只不过摄像机中使用的是点阵CCD,即包括x、y两个方向用于摄取平面图像,而扫描仪中使用的是线性CCD,它只有x一个方向,y方向扫描由扫描仪的机械装置来完成。 CCD是于1969年由美国贝尔实验室(Bell Labs)的维拉·波义耳(Willard S. Boyle)和乔治·史密斯(GeorgeE. Smith)所发明的。当时贝尔实验室正在发展影像电话和半导体气泡式内存。将这两种新技术结合起来后,波义耳和史密斯得出一种装置,他们命名为“电荷‘气泡’元件”(Charge "Bubble" Devices)。这种装置的特性就是它能沿着一片半导体的表面传递电荷,便尝试用来做为记忆装置,当时只能从暂存器用“注入”电荷的方式输入记忆。但随即发现光电效应能使此种元件表面产生电荷,而组成数位影像。到了70年代,贝尔实验室的研究员已经能用简单的线性装置捕捉影像,CCD就此诞生。有几家公司接续此一发明,着手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包括快捷半导体(Fairchild Semiconductor)、美国无线电公司(RCA)和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其中快捷半导体的产品领先上市,于1974年发表500单元的线性装置和100x100像素的平面装置。 以上为CCD发展历程: HAD(HOLE-ACCUMULATION DIODE)传感器[1] 是在N型基板,P型,N+2极体的表面上,加上正孔蓄积层,这是SONY独特的构造。由于设计了这层正孔蓄积

中山大学信息光学习题课后答案--习题4 5 6作业

习 题 4 尺寸为a b ?的不透明矩形屏被单位振幅的单色平面波垂直照明,求出紧靠零后的平面上透射 光场的角谱。 采用单位振幅的单色平面波垂直照明具有下述透过率函数的孔径,求菲涅耳衍射图样在孔径 轴上的强度分布: (1) 00(,)t x y = (2) 001,(,)0,a t x y ??≤=???其它 余弦型振幅光栅的复振幅透过率为: 00()cos(2/)t x a b x d π=+ 式中,d 为光栅的周期,0a b >>。观察平面与光栅相距z 。当z 分别取下述值时,确定 单色平面波垂直照明光栅,在观察平面上产生的强度分布。 (1) 2 2r d z z λ== (2) 22r z d z λ== (3) 2 42r z d z λ== 式中:r z 为泰伯距离。 参看下图,用向P 点会聚的单色球面波照明孔径∑。P 点位于孔径后面距离为z 的观察平面 上,坐标为(0,)b 。假定观察平面相对孔径的位置是在菲涅耳区内,证明观察平面上强度分布是以P 点为中心的孔径的夫琅禾费衍射图样。 方向余弦为cos ,cos αβ,振幅为A 的倾斜单色平面波照明一个半径为a 的圆孔。观察平面位 于夫琅禾费区,与孔径相距为z 。求衍射图样的强度分布。 环形孔径的外径为2a ,内径为2a ε(01)ε<<。其透射率可以表示为: 001,()0,a r a t r ε≤≤?=??其他 用单位振幅的单色平面波垂直照明孔径,求距离为z 的观察屏上夫琅禾费衍射图样的强 度分布。 下图所示孔径由两个相同的圆孔构成。它们的半径都为a ,中心距离为d ()d a >>。采用单 位振幅的单色平面波垂直照明孔径,求出相距孔径为z 的观察平面上夫琅禾费衍射图样的强度分布并画出沿y 方向截面图。

光学期中测试

《光学》期中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3×10=30分) 1. 如图,S 1、S 2 是两个相干光源,它们到P 点的距离分别 为r 1 和r 2 ,路径S 1P 垂直穿过一块厚度为t 2 ,折射率 为n 1的介质板,路径S 2P 垂直穿过厚度为t 2折射率为n 2 的另一介质板,其余部分可看作真空,这两条路径的 光程差等于 [ B ] (A )(r 2+n 2t 2)-(r 1+n 1t 1); (B )[r 2+(n 2-1)t 2-[r 1+(n 1-1)t 1 ]; (C )(r 2-n 2t 2)-(r 1-n 1t 1); (D )n 2t 2-n 1t 1。 2. 如图所示,折射率为n 2 、厚度为e 的透明介质薄膜的上方和下方 的透明介质的折射率分别为n 1和n 3 。已知n 1< n 2 < n 3 λ束①与②的光程差是 [ A ] (A )2 n 2e ; (B ) 2 n 2e - ? λ ; (C ) 2 n 2e - λ ; (D ) 2 n 2e - ? n 2 λ。 3.用白光源进行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若用一个纯红色的滤光片遮盖一条缝,用一个纯蓝色滤光片 遮盖另一条缝,则 [ D ] (A )纹的宽度将发生改变; (B )产生红色和蓝色的两套彩色干涉条纹; (C )干涉条纹的亮度将发生变化; (D )不产生干涉条纹。 4. 把一平凸透镜放在平玻璃上,构成牛顿环装置当平凸透镜慢慢的向上平移时, 由反射光形成的牛顿环 [ B ] (A ) 向中心收缩,条纹间隔变小; (B ) 向中心收缩,环心呈明暗交替变化; (C ) 向外扩张,环心呈明暗交替变化; (D ) 向外扩张,条纹间隔变大。 5.在单缝夫琅和费衍射装置中,将单缝宽度b 稍稍变宽,同时使单缝沿y 轴正方向作为微小位移, 则屏幕上的中央衍射条纹将 [ C ] (A ) 变窄,同时向上移; (B ) 变窄,同时向下移; (C ) 变窄,不移动; (D ) 变宽,同时向上移; (E ) 变宽,不移动。 S S ① 3

2008应用光学期末A卷

………密………封………线………以………内………答………题………无………效…… 电子科技大学二零零 八 至二零零 九 学年第 一 学期期 末 考试 应用光学 课程考试题 ---卷 (120分钟) 考试形式:闭卷 考试日期 2008年12 月 日 课程成绩构成:平时 分, 期中 分, 实验 分, 期末 分 一、填空题(1分×20=20分) 1. 几何光学中研究光的传播,并不把光看作是电磁波,而是把光看作 线段 。 2. 单个折射球面的主点位置在 球面顶点 。 3. 共轴系统的基点包括一对主平面,加上两对共轭点,一是 无穷远轴上物点和像方 焦点 ,二是 物方点焦点和无穷远轴上像点 。 4.如果物像空间的折射率相等,则物方节点与物方主点的距离为_____0_____。 5.对目视光学仪器的两个要求是: 扩大视角 和 目标成像后成像在无限远,或者说 出射光线平行 。 6. 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元件相同,但功能不同,一个用于望远,另一个用于观近。 它们在光学结构上的的主要不同点是__前者物镜的像方焦点和目镜物方焦点重合,后者不重合__。 7. 根据目镜光焦度的正负不同,望远镜分为 开普勒望远镜和 伽利略望远镜 。 8、屋脊棱镜中屋脊面的作用是 (在不改变光轴方向和主截面内成像方向的条件下),增加 一次反射,使系统总的反射次数由奇数变成偶数,从而达到物象相似 。 9. 为了使棱镜和共轴球面系统组合后,仍能保持共轴球面系统的特性,对棱镜的结构主 要有两个要求,一是 棱镜展开后玻璃板的两个表面必须平行 ,二是 如果棱镜位于会聚光束中,则光轴必须和棱镜的入射及出射表面垂直 。 10. 在有些连续成像的光学系统中经常采用场镜,它的作用是降低出射光束的投射高。 11. 余弦发光体的光亮度与方向 无 关,而发光强度与方向 有 关。 12. 当没有斜光束渐晕时,随着像方视场角的增加,像平面的光照度按 照 视场角余弦的四次方 降低。 13. 描述彩色的三种特点是 明度 、 色调 、 饱和度 。 二 简答题(4分×5=20分) 1. 什么是光学系统的主平面?它有什么性质? 答:1=β的一对共轭面。物空间一条入射光线与物方主平面的交点,离轴高度与出射光线与象方主平面的交点离轴高度相等。

信息光学课程大纲-2014年版

《信息光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PY5402 课程名称:信息光学英文名称:Information Optics 学分/学时:3/48 课程性质:必修 适用专业:应用物理学建议开设学期:第六学期 先修课程:光学、电动力学,信号与系统开课单位: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为应用物理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在经典光学基础上,利用线性系统理论和傅里叶分析方法分析光学问题,从光的物理本质电磁波出发,系统学习现代光学的基础理论,其中包括标量衍射理论,光学成像系统频率特性以及光学全息等;学习空间光调制器、光信息存储、光学信息处理等应用技术原理以及最新技术进展。 二、课程具体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 二维线性系统分析 (2学时) 线性系统,二维线性不变系统,二维傅里叶变换,抽样定理 1.基本要求 (1)掌握二维线性不变系统特点和分析方法。 (2)掌握傅里叶变换性质和常用函数的傅里叶变换。 2.重点、难点 重点:二维线性不变系统的定义、传递函数以及本征函数 难点:将线性系统理论应用于光学系统分析的条件 3.作业及课外学习要求:本章主要复习线性系统理论和傅里叶变换相关概念,初步了解线性系统理论研究光学系统相关理论和方法的条件和特点。 (二)标量衍射的角谱理论(8学时) 光波数学描述,复振幅分布的角谱及角谱传播,标量衍射的角谱理论,菲涅耳衍射和夫琅和费衍射 1.基本要求 (1)掌握平面波空间频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掌握标量衍射的角谱理论(基尔霍夫衍射、菲涅耳衍射和夫琅和费衍射) (3)掌握夫琅和费衍射与傅里叶变换关系 (4)了解菲涅耳衍射与分数傅里叶变换关系 2.重点、难点 重点:平面波空间频率概念和标量衍射角谱理论 难点:(1)基尔霍夫衍射公式的光学物理意义 (2)复振幅分布和标量衍射理论的角谱理论物理意义 3.作业及课外学习要求:本章主要介绍光波传播过程中的空间域以及空间频域描述方法,是本课程理论基础,其研究方法、研究特点以及结论和公式是此后各章都要用到的,本

信息光学试题--答案

信息光学试题 1. 解释概念 光谱:复色光经过色散系统(如棱镜、光栅)分光后,按波长(或频率)的大小依次排列的图案。 干涉图:在一定光程差下,探测器接收到的信号强度的变化,叫干涉图。 2. 傅里叶光谱学的基本原理是干涉图与光谱图之间的关系,是分别用复数形式 和实数表示之。 复数形式方程: 实数形式方程: 3. 何谓Jacquinot 优点?干涉光谱仪的通量理论上约为光栅光谱仪通量的多少 倍? Jacquinot 优点是:高通量。 对相同面积、相同准直镜焦距、相同分辨率,干涉仪与光栅光谱仪通量之比 为 对好的光栅光谱仪来说,由于 则 即干涉仪的通量为最好光栅干涉仪的190倍。 4. 何谓Fellgett 优点?证明干涉光谱仪与色散型光谱仪的信噪比之比为 2/1)/()/(M N S N S G I =,M 为光谱元数。 Fellgett 优点:多重性。 设在一扩展的光谱带1σ —2σ间,其光谱分辨率为δσ,则光谱元数为 δσσδσσσ?=-=21M 2()() (0)1[]2i R R B I I e d πσδσδδ∞ --∞=-?()0()(0)1(tan ){[]cos(2)}2R R B cons t I I d σδπσδδ∞=-? '2() M G E f l E π≈'30f l ≥

对光栅或棱镜色散型光谱仪,设T 为从1σ —2σ的扫描总时间,则每一小节观测时间为T/M ,如果噪音是随机的、不依赖于信号水平,则信噪比正比于 21)(M T 即21 )()(M T N S G ∝。 对干涉仪,它在所有时间内探测在 1σ —2σ间所有分辨率为δσ的小带,所 以探测每一个小带的时间正比于T ,即21 )()(T N S I ∝ 因此21)()(M N S N S G I = 5. 单色光的干涉图和光谱表达式是什么?在实际仪器使用中,若最大光程差为 L ,试写出其光谱表达式——仪器线性函数(ILS )。 单色光干涉图表达式: )2cos(2)]0(2 1)([1δπσδ=-R R I I 其中1σ为单色光的波数,δ为 光程差。 光谱的表达式: })(2])(2sin[)(2])(2sin[{2)(1111L L L L L B σσπσσπσσπσσπσ--+++= 仪器线性函数:])(2[sin 2)(1L c L B σσπσ-= 6. 何谓切趾?试对上题ILS 进行三角切趾,并说明其结果的重要意义。 切趾: 函数])(2[sin 1L c σσπ-是我们对单色光源所得到得一个近似,其次级极大或者说“脚“是伸到零值以下的22%处,它稍稍有点大。我们可以把一个有限宽度的中央峰值认为一个无限窄带宽的一个近似,但是这个”脚“会使在这些波长附近出现一个错误的来源。为了减小这个误差,我们通过截趾的方法来减小这个”脚“的大小,这就叫切趾。 三角切趾后的仪器函数: 21])([sin )(L c L B σσπσ-= 重要意义:

激光物理学

第一章激光的基本概念 §1.1时间相干性和空间相干性 1.相干时间 2.相干面积 3.相干体积 §1.2光波模式和光子状态 1.光波模式 2.光子及其状态 §1.3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1.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三过程(自发辐射受激吸收受激辐射)2.爱因斯坦系数间的关系 3.光子简并度 4.激光器与起振条件 第二章腔模理论的一般问题 §2.1变换矩阵 1.变换矩阵的基本性质 2.变换矩阵各元素的意义 §2.2腔的稳定性问题 1.稳定性条件 2.等效方法 §2.3腔的本征模式 §2.4腔的损耗 1. 平均单程损耗因子 2.光子在腔内平均寿命 3.无源谐振腔的品质因数Q 4.本征振荡模式带宽 第三章稳定球面腔 §3.1共焦腔的振荡模 §3.2光斑尺寸和等价共焦腔 §3.3衍射损耗及横模选择 §3.4谐振频率,模体积和远场发散角第四章高斯光束 §4.1 厄米高斯光束和拉盖尔高斯光束§4.2 高斯光束的q参数 第五章非稳定腔 §5.1 非稳定腔的谐振模 §5.2 几何放大率和功率损耗率 §5.3 单端输出虚共焦腔的设计 第六章电磁场和物质相互作用 §6.1 线性函数 1. 定义 2.自然加宽和碰撞加宽N 3. 多普勒加宽

4. 综合加宽 §6.2 速率方程组 1.三能级系统 2.四能级系统 第七章增益饱和与光放大 §7.1 发射截面和吸收截面 §7.2 小信号增益系数 §7.3 均匀加宽工作物质的增益饱和 1. 反转集居数的饱和 2. 均匀加宽大信号增益系数 §7.4 非均匀加宽工作物质的增益饱和 1. 加宽大信号增益系数 2. 强光作用下弱光的增益系数 第八章激光振荡理论 §8.1激光器的振荡阈值,阈值反转集居数密度 §8.2连续激光器或长脉冲激光器的阈值泵浦功率§8.3多模激光器 §8.4 频率牵引 第九章激光的半经典理论 §9.1处理方法 §9.2 密度矩阵 1.定义 2.性质 §9.3 集居数运动方程迭代解 1. 静止原子的单模理论 2. 运动原子的单模理论 3. 静止原子的多模理论 4. 环形激光器 5. 塞曼激光器 第十章激光的量子理论 §10.1 辐射场的量子化 §10.2 相干态 §10.3 相干态的几个性质 §10.4 约化密度矩阵 §10.5 原子和辐射场的相干作用 §10.6 主方程 §10.7 振荡阈值和增益饱和 §10.8 光子统计 §10.9 内禀线宽 §10.10 激光场的光强涨落 第十一章相干光学瞬态效应 §11.1 二能级系统和辐射场相互作用 §11.2 相干瞬态光学过程 §11.3 相干双光子过程

信息光学习题答案

第一章 习题解答 1.1 已知不变线性系统的输入为 ()()x x g com b = 系统的传递函数? ? ? ??b f Λ。若b 取(1) 50=.b (2)51=.b ,求系统的输出()x g '。并画出输出函数及其频谱的图形。 答:(1)()(){}1==x x g δF 图形从略, (2)()()()()()x s co f f δf δx g x x x πδ23 2+1=? ??? ?? 1+3 1+1-31+=F 图形从略。 1.2若限带函数()y x,f 的傅里叶变换在长度L 为宽度W 的矩形之外恒为零, (1) 如果L a 1< ,W b 1<,试证明 ()()y x f y x f b x a x ab ,,sinc sinc =*?? ? ????? ??1 证明: (){}(){}(){}()()(){}(){}()y x,f b x sinc a x sinc ab bf af rect y x f y x,f bf af rect y x f W f L f rect y x f y x,f y x y x y x *?? ? ????? ??1==∴=???? ??=,,F F ,,F ,,F F 1- (2) 如果L a 1> , W b 1 >,还能得出以上结论吗? 答:不能。因为这时(){}(){}()y x y x bf af rect y x f W f L f rect y x f ,,F ,,F ≠??? ? ??。 1.3 对一个空间不变线性系统,脉冲响应为 ()()()y x y x h δ77=sinc , 试用频域方法对下面每一个输入()y x f i ,,求其输出()y x g i ,。(必要时,可取合理近似) (1)()x y x f π4=1cos , 答: ()(){}(){}{}{}()(){}{} {}{}{}x cos x cos f rect x cos y 7x sin x cos y x h y x f y x g x πππδπ4=4=??? ? ????? ??74=74==1-1 -1-11-1F F F F F F F ,F ,F F , (2)()()?? ? ??75??? ??754=2y rect x rect x cos y x f π,

应用光学期末复习题课件资料

一学生带500度近视镜,则该近视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______, 该学生裸眼所能看清的最远距离为_________________。 10.在通常所说的七种像差中,沿轴方向度量的有__ _ 、__ 、__和__ __。 11.在七种初级像差中,宽光束像差有几种? _______。 12.在带分划板的开普勒望远镜中,是孔径光阑,是视场光阑,若存在渐晕,则是渐晕光阑。13.唯一没有像差的光学零件为()。 14、当保持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而使平面镜转150角,则反射光线将转动( 300)角。 15. 一平行细光束经一个球面镜后汇聚于镜前50mm处,则该球面镜的曲率半径等于()。 2.理想光学系统中,无限远轴上物点与()是一对共轭点,而无限远轴上像点的共轭点是()。3.光线经过夹角为 的双平面镜反射后,出射线与入射线的夹角为()。 4.光学系统的几何像差可分为()种,其中()种为单色像差,()种为色差。()是轴上点唯一的单色像差,而()是主光线像差,只使像产生失真,并不影响像的清晰度。 5.角放大率、轴向放大率和垂轴放大率三者之间的关系为拉赫不变牛顿公式以为坐标原点。6.转像系统分__ _和_____两大类,其作用是:_ 1、偶数个平面反射镜成 ( ),奇数个平面反射镜则成 ( )。单个平面镜绕着和入射面垂直的轴转动α角,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将改变 ( )。 2、物方节点与()共轭,像方焦点与()共轭,物方焦点与()共轭。 3、单个折射球面的主点位在();反射球面的焦点位于()。 4、光学系统的孔径光阑限制(),视场光阑限制()。在物方远心光路中,孔径光阑位于()。 5、共轴系统中()放大率等于1的一对共轭面叫主平面,()放大率等于1的一定共轭面叫节平面,在()的情况下,主平面与节平面重合。 6、轴上像点的像差有()和()。 8.在球差、彗差、像散、像面弯曲、畸变、位置色差、倍率色差中,对轴上点成像产生圆形弥散斑的有a. 1 种 b. 2 种 c. 3 种 d. 以上都不对 9 以下几种初级像差中,当视场很小时就要考虑的是a. 畸变 b. 彗差 c. 像散 d. 场曲 7.几何光学所用到的参量有符号规定,下列符号规定中错误的是:() (A)沿轴线段,与光线传播方向相同为正。(B)光线与光轴的夹角,顺时针为正。 (C)垂轴线段,在光轴以下为负。(D)相邻两折射面间隔,逆光线方向为负。 1、负透镜对()a. 实物只能成实像 b. 实物只能成虚像 c. 虚物只能成实像 d. 虚物只能成虚像8.阿贝常数是光学玻璃的一个重要参数,对于该参数,正确的是:() (A)阿贝常数越小,色散越低。(B)阿贝常数越大,色散越低。 (C)阿贝常数越小,热膨胀越低。(D)阿贝常数越大,热膨胀越低。 9.在实际设计光学系统时,常使用初级球差与高级球差相互补的方法,将边缘带(h=h m)的球差校正到零,这时,球差极大值对应的入射高度为:() (A)h=0.3h m(B)h=0.5h m(C)h=0.707h m(D)h=0.85h m 10.对一个给定的理想光学系统,系统的轴向放大率() (A)是一个常数,与物的位置无关。(B)不是常数,与物的尺寸有关。 (C)不是常数,但仅与是否成实像关。(D)不是常数,与物的位置有关。 11.对于理想光学系统,可以用牛顿公式或高斯公式计算成像位置,其中:()(A)牛顿公式和高斯公式中物和像的位置分别用相对于光学系统主点和焦点来确定。

光学试卷2

《光学》试题 4 页,五道大题,满分为100分,请考生仔细检查,以免漏答。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波长为400nm和800nm的两条谱线的瑞利散射强度之比为: (A)2 (B)16 ( C)4 ( D)32 [] 2.全息照片记录的是 (A) 被拍照物体表面光波光强的分布. (B) 拍照物体表面光波相位的分布. (C) 物光与参考光的干涉图样. (D) 被拍照物体的像. (E) 被摄物体的倒立实像.[] 3.一束自然光以布儒斯特角入射于平板玻璃,则: (A)反射光束是垂直于入射面振动,而透射光束平行于入射面振动,并都为线偏光. (B)反射光束是平行于入射面振动的线偏振光,而透射光束是部分偏振光. (C)反射光束是垂直于入射面振动的线偏振光,而透射光束是部分偏振光. (D)反射光束和透射光束都是部分偏振光. [] 4.在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若增大缝宽,其他条件不变,则中央明条纹 (A)宽度变小. (B) 宽度变大. (C) 宽度不变,且中心强度也不变. (D) 宽度不变,但中心强度变小.[] 5.仅用一个偏振片观察一束单色光时,发现出射光存在强度为最大的位置(标出此方向MN),但无消光位置.在偏振片前放置一块四分之一波片,且使波片的光轴与标出的方向MN平行,这时旋转偏振片,观察到有消光位置,则这束单色光是 (A) 线偏振光.(B) 椭圆偏振光. (C) 圆偏振光. (D)自然光.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 能量为2电子伏特的光子频率为 。 (e=1.6310-19 C ,Js h 34 10 63.6-?=) 2. 一束单色光波在折射率为n 的介质中由A 点传播到B 点,位相改变了2π,问光程改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光栅衍射中,欲使双缝夫琅禾费衍射的中央峰内恰好含有11条干涉条纹,则缝宽和缝间距需要满足什么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用波长λ=632.8nm 的光源照明迈克耳孙干涉仪测量长度时,发现一镜移动一段距离后,干涉条纹移动2000条,这段距离为______________mm 。 5. 如图所示的劈形薄膜,当上表面BB’平行地向上移动时,条纹将向 移动。 6. 用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照射折射率为n 2的劈形膜,各部分折射率的关系是n 1<n 2<n 3.观察反射光的干涉条纹,从劈形膜尖开始向右数第5条明条纹中心所对应的厚度e =____________________. 7. 一束单色线偏振光沿光轴方向通过厚度为l 的旋光晶体后,若旋光晶体对该 光的旋光率为α,则线偏振光的振动面发生,旋转的角度的表示式为_________. 8. 激光器的基本结构包括三部分,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 8小题,共56分) 6分) 若空气中一均匀球形透明体能将平行光束会聚于其背面的顶点上,此透明体的折射率应等于多少?

应用光学复习-1

第五章 1.光阑的基本概念 光学系统中限制成像光束的元件称为光阑 2.视场光阑 决定物平面上或物空间中成像范围大小的光阑 3.入窗、出窗及其求解方法 入窗:视场光阑经它前面的光学元件在系统的物空间所成的像,称为系统的入射窗,简称为入窗。入窗限制了物方空间的成像范围,即物方视场 出窗:视场光阑通过它后面的光学元件在系统的像空间所成的像,称为系统的出射窗,简称为出窗。出窗限制了像方空间的成像范围,即像方视场 孔径光阑为无限小时: 将系统除孔径光阑外的所有光阑都经前面的光学元件成像到系统的物空间去,其中对入瞳中心张角最小的那个光阑的像即为系统的入窗,与之共轭的即为视场光阑。 将系统中除孔径光阑外的所有光阑都经它后面的光学元件成像到系统的像空间去,对出瞳中心张角最小的那个即为出窗,与之共轭的即为视场光阑。 4.孔径光阑-------P89 孔径光阑:限制轴上物点成像光束立体角。 孔径光阑决定了轴上点发出的平面光束的立体角,所以又叫做有效光阑。 5.入瞳 入瞳:又称入射光瞳,是系统的孔径光阑通过在它前面的光学系统在物空间的像。 入瞳限制了轴上点物方孔径角的大小。即它决定了能进入系统的最大光束孔径,它也是物面上各点发出的成像光束进入系统的公共入口。 6.出瞳 出瞳:也称出射光瞳,是系统的孔径光阑经它后面的光学元件在像空间成的像。 出瞳决定了轴上像点的像方孔径角的大小。即它决定了成像光束在像空间的最大孔径,它是系统成像光束的公共出口。

7.三种经典光学系统的光阑 (1)照相系统的光阑 孔径光阑的位置对选择光束的作用 就限制轴上点的光束宽度而言,孔径光阑位于A或者A'的 位置,情况并无差别。 对轴外点的成像光束来说,孔径光阑的位置不同,参与成像 的轴外光束不一样,轴外光束通过透镜L的部位也不一样, 需要透过全部成像光束的透镜口径大小也就不一样。 光阑位置的变动可以影响轴外点的像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孔径光阑的位置是由轴外光束的要求决定的。 实际光学系统中 为了缩小光学零件的外形尺寸,实际光学系统的视场边缘一 般都有一定的渐晕。 有渐晕时,斜光束的宽度不单由孔径光阑的口径确定,而且 还与其余光学零件或光阑的口径有关 (2)望远系统 a)双目望远镜 为了保证斜光束的通过,它所要求的各个光学零件的尺 寸不仅和光束口径有关,而且和所选取的成像光束的位 置有关。 分划镜框就起到了照相机中底片框的作用,限制了系统 的视场,它就是系统的“视场光阑” 无论是轴上像点或者是轴外像点,成像光束的口径都是 由物镜框确定的。 物镜框就是系统的“孔径光阑”。 b)周视瞄准镜 为了确定系统中其它光学零件的尺寸,必须选择轴外点 成像光束的位置,也就是确定入瞳或孔径光阑的位置。 取道威棱镜的通光口径等于轴向光束的口径,则道威棱 镜就起着孔径光阑的作用。 孔径光阑像的位置不确定的情形下,可以直接根据光束 位置来确定出瞳位置。 周视瞄准镜,斜光束宽度小于轴向光束口径,存在渐晕。 系统的出瞳距离就等于出射主光线和光轴交点到系统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