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22短文两篇(练习3)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2课 短文两篇 课后习题
第二十二课短文两篇【基础练习】1.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是( )A.谈笑有鸿儒(rú) 无案牍之劳形(dú)B.花之隐逸者也(yì) 惟吾德馨(xīng)C.可爱者甚蕃(fān) 苔痕上阶绿(tái)D.菊之爱,陶后鲜有闻(xiān)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xiè) 。
2.下列与课文不一致的是( )A.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B.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C.菊花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D.台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3.下面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多)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新鲜的,滋味美好的)C.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有学问的人)4.下面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是 ( )例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A.水陆草木之花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孔子云:“何陋之有?”D.无丝竹之乱耳5.填空。
(1) 《爱莲说》中的“说”是一种的古代文体。
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作者的感想。
(2)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的。
(3) 《爱莲说》的作者是。
他是北宋的家。
著有《》《》等。
(4) 《陋室铭》的作者是,他是代的文学家。
【综合练习】一、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解释下列词语:①德馨②鸿儒2.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A.白色的琴宝贵的书 B.朴素的琴镀金的书C.经常使用的琴金黄色的经书 D.不加装饰的琴指佛经3.下列词语中能概括本文大意的一个是( )A.陋室 B.德馨 C.鸿儒 D.何陋之有4.把“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译成现代汉语。
部编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短文两篇同步练习(2)
部编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短文两篇同步练习(2)想要学好语文,一定要多做同步练习,以下所介绍的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短文两篇同步练习(2)主要是针对每一单元学过的知识来巩固自己所学过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课外拓展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②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飘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迢至菡萏③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乃花中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玉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可鼻则有花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④,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逐之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废物矣,及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襄物之用。
是芙蕖⑤者也,无一时一刻,这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注释]①荷钱:指初生的小荷叶。
②劲叶:指长大了的荷叶。
③菡萏:未开的荷花。
④异馥:异香。
⑤芙渠:荷花。
1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
⑴不蔓不枝( ) ⑵陶后鲜有闻( )⑶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 ⑷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14、下列句子中的文言虚词而的意义和用法与摘而藏之中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溪深而鱼肥C.乃记之而去D.面山而居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配套练习册答案
八年级上语文配套练习参考答案21?桃花源记?配套练习册答案一、1.B2. (1)咸全、都〔2〕缘沿着〔3〕寻随即,不久〔4〕规方案3.〔1〕“要〞通“邀〞邀请〔2〕“止〞通“只〞只有。
4. C5.〔1〕交通:古意为交织相通;今意为交通运输。
〔2〕妻子:古意为妻子和儿女;今意专指男人的配偶。
绝境:古意为与人世隔绝的境地;今意为山穷水尽的地步,没有出路的境地。
〔3〕如此:古意为像这样;今意为这样。
〔4〕无论:古意为不要说,更不必说;今意为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不管〞。
6.〔1〕C〔2〕C〔3〕A〔4〕C7. (1)问/所从来〔2〕后/遂无/问津者〔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8. B9. (1)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4〕先世避时乱二、〔一〕1.东晋渊明2.〔1〕通“邀〞邀请〔2〕又〔3〕做标记〔4〕原来的,从前的3.表现出桃源人与世隔绝已久,外面的人从来没到过桃源,桃源人对外面时代的变化、战乱的频繁也一无所知。
4.表现了那里美丽祥和,安宁和平。
,没有战乱,没有压迫,民风淳朴,人民生活富足、安定、快乐。
5.可以从向往安宁和平的美好生活,厌恶黑暗的社会现实,同情劳动人民等方面答复。
〔二〕1.(1)春天收蚕丝,秋天收获了却不用交赋税。
〔2〕荒草遮蔽了与外界的交通,鸡鸣狗吠互相唱和。
2.与“土地平旷……并怡然自乐〞一段文字一致。
3.描绘了没有阶级,没有压迫,没有转乱,自食其力,和平宁静,古朴自然,怡然自乐的社会情境。
22?短文两篇?配套练习册答案一、(1) xīn (2) tái (3) rú(4) dú (5) fán (6) yū (7) zhuó (8) xiè2.〔1〕有名〔2〕灵异〔3〕这〔4〕香气〔5〕形体、身体〔6〕应当〔7〕隐居的人〔8〕亲近而不庄重3.略4. D5. C6.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4〕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二、〔一〕1.〔1〕这。
八年级语文上册 22《短文两篇》重点语段训练 (新版)新人教版
短文两篇重点语段训练课内巩固(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解释加点的字词。
(1)名:(2)灵:(3)德馨..:..:(4)鸿儒2.这篇短文的主旨句是:。
3.从上文找出3句对偶句。
(1)(2)(3)4.请你试着对对联。
(1)上联:吉羊辞旧岁(2)上联:银羊摇尾去下联:下联:(二)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加点的字词。
①妖:②益:③植:④鲜:⑤宜:2. :“淤泥”和“清莲”是写莲花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写莲花的;“香远益清”指莲花的香味;“亭亭净直”指莲花的整个形体姿态,“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是从观赏者的角度说的,写她。
正因为莲花具有不染、不妖、不蔓不枝等的高贵气质,才会惹人喜爱,让人肃然起敬。
3、你能说出莲与君子有哪些相似之处吗?答:4、本文主要写作者爱莲,为什么还谈到菊花、牡丹,用意何在?答:(一)1、(1)名词活用为动词,闻名,出名(2)灵异(3)品德高尚(4)博学的人2、(1)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
(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5、(1)金猴迎新春(2)金猴驾云来(二)1、(1)多(2)洗涤(3)沾染(污秽)(4)美丽而不端庄(5)更加(6)立(7)很少(8)应当2、(1)的(2)它,指明桃花林的奇景(3)这件事(4)到,动词3、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4、(1)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22.短文两则
文体知识
“铭”,是古代文体 名, 用于述功记行或警戒劝勉,文
辞精练有韵,读来铿锵有力;
体制短小,最短者不足十字,
与格言颇相似。《陋室铭》虽
只有81字,却是铭辞中的长者。
字词注音
陋室( lîu )
苔痕( tái ) 案牍( dú )
德馨( xīn )
鸿儒( rú 诸葛( gě ) )
shǔ 西蜀( )
文言句式
何陋之有 (倒装句,应为“有何之陋”)
精 读 课 文
2.文章的题目是《陋室铭》,但是作者并 这里诗人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具 1. 体比喻什么?请同学们找出相应文句, 没有直接写陋室,而是从什么写起?请同 并作解释。 学们找出相关的句子,大家积极思考回答。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虽然是 从山水写起。“山不在高,有仙则 一间简陋的房子,但因为我品德高尚而 名”,是说山不在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 芳香四溢。这里,用山、水来比“室”, 名了。“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水不在 用“不在高”“不在深”比“陋”,用 深,有蛟龙就会显灵。这些都是古人的俗 “仙”“龙”来比“德”,用“名”和 语。 “灵”来比“馨”。
陋室铭( míng )
古今异义
(1)山不在高
(古义:动词,在乎 今义:介词,表示某物在某地)
(2)惟吾德馨
(古义: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今义:芳香)
(3)可以调素琴
(古义:调弄
今义:调动) 今义:形状)
(4)无案牍之劳形
(古义:身体
一词多义
之
无丝竹之乱耳(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
何陋之有( 倒装标志,不译 斯是陋室( 判断词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2课
短文两篇
《陋室铭》《爱莲说》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22短文两篇
22 短文两篇名校讲坛1.走近作者刘禹锡(772-840),洛阳人,字梦得。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哲学家、文学家,有“诗豪”之称。
诗现存800余首,词作亦存40余首,具有民歌特色。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号濂溪,谥号元公,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北宋思想家、理学家、哲学家。
以家乡营道之水名“濂溪”命名堂前的小溪和书堂,故人称濂溪先生。
代表作有《周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
2.文体知识“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3.文言知识梳理(1)古今异义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古义:弹奏;今义:调试,调配。
)宜.乎众矣(古义:应当;今义:适合。
)(2)词类活用无案牍之劳.形(形容词用做使动词,使……劳累。
)不蔓.不枝.(名词用做动词,生枝蔓、长枝节。
)香远.益清.(形容词用做动词,远播,显得清香。
)宜乎众.矣(名词用做形容词,很多,多。
)(3)文言句式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判断句)何陋之有(倒装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省略句)4.主题解说《陋室铭》通过对陋室中的景色、社交、生活的描写,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伟岸的道德情操。
《爱莲说》用“菊”“牡丹”正反两面突出“莲”的形象,表现了莲不染的高洁、不妖的质朴、不蔓不枝的正直、不可亵玩的清高品格,寄寓自己不求名利、洁身自好的思想感情。
5.重点突破两篇短文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为了抒发情感(言志),对所托之物的描写,两文分别有什么不同?提示一:《陋室铭》全文起于比兴,继而对陋室中的景色、社交、生活加以描写,再通过类比,巧妙地表现自己的生活感受和情趣。
提示二:《爱莲说》用菊花来正面衬托莲花,用陶渊明来正面衬托他自己。
人教版语文八上第22课《短文两篇 陋室铭 爱莲说》练习题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苔.痕()案牍.
()
甚蕃.()德馨.()
淤.()泥洗濯.()
亵.()玩鲜.()
有闻
二、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斯.()是陋室
无案牍之劳.形
()
濯.()清涟
不蔓.不枝()亭亭净植.()
亵玩
..()
三、阅读课文,回答问题(1)《陋室铭》从几个层面来展现陋室主人品德的高尚的?
(2)《陋室铭》作者在文章首尾分别运用了比兴和
类比手法,其意图是为了强调什么?
(3)根据《爱莲说》填空:(1)文中写莲花品质的名句是
(2)文中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3)文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意不敢侮的句子是
(4)文章的主旨句是
四翻译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第22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初二上)3doc初中语文
第22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初二上)3doc初中语文第一部分:1.本文作者是闻名文学家。
2.注意以下加点字的读音:德馨〔〕苔痕〔〕鸿儒〔〕案牍〔〕3.讲明以下句子中的词语:⑴山不在高,有仙那么名〔名:〕⑵水不在深,有龙那么灵〔灵:〕⑶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德馨:〕⑷无丝竹之乱耳〔丝竹:〕⑸无案牍之劳形〔劳:〕4.文中提挈全篇的句子是。
5.以下各句不属于骈句的一项为哪一项〔〕A、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B、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D、孔子云:何陋之有?6.体会以下加点词在表情达意上的好处。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7.〝铭〞是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样都。
8.课文的前两句有什么作用?9.文中如何样描写陋室环境的?请用文中原话回答,再谈自己的明白得。
10.〝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中提及两个历史人物,一是三国闻名政治家蜀国的,一是西汉时的文学家。
11.文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哪一句?12.与下面一段话衔接准确得体的一句话是〔〕崇山峻岭,比起人来,山总是高大、雄壮的--人站在它面前只是是粒芝麻儿。
但人总是踩山于脚下,哪怕它是万山之王--珠穆朗玛峰。
人为攀登而欣喜。
A、山,却缄默不语--它用自己的筋骨,证明着自己的伟大。
B、山,却冥然不觉--没有灵性的高大,只是是一堆土石。
C、山,却欣喜万分--它为人的攀登作出奉献而自豪。
D、山,却毫不在意--它相信人永久征不服自己。
第二部分:〔一〕山不在高,有仙那么名。
水不在深,有龙那么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能够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3.用原文回答下面各题:⑴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⑵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缘故是什么?14.以下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山不/在高,有仙/那么名。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专题22短文两篇(练)
http://xkw.so/wksp
第五单元
第二十二课短文两篇
一、积累与运用
(1)统领全篇并点明主旨的句子(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的前四句,既是形象的比喻,又是事物的类比,表面陋室也具有“_____”、“_____”的性质。
(3)文章的点题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实在)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丈夫的父亲)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年轻人,指他的学生)识(记住)之:苛政猛于虎也。”
1.填空:
甲段文字选自《》,“说”是古代的一种( ),跟现在的( )大体相似,是议论文的一个分支。作者( )是( )朝著名的文学家。乙段文字选自《》
(12)写出文中的骈句,散句。
骈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散句:_______(13)“仙”和“龙”比喻_______________的人,能概括出全文大意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
(8)以古代名贤自况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类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22 短文两篇(3)
以小组为单位,选 派一名同学以记者身份 现场播报陋室的总体情 况:包括环境特点、主 人的生活特点。
今天修复的安徽和州刘禹锡陋室
花
室
香
雅
不
何
在
须
多
大
1.我的陋室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为什 么? 2.我是怎么证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知道我是怎么引 出这个观点的吗? 4.根据这种句式,(···不在···,有···则···) 联系自己的爱好或者志向仿写一下。
这位才高八斗的诗人就是—— 刘禹锡
本文选自《全唐文》。 作 者刘禹锡(772——842), 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 得,洛阳人。曾中进士, 官授监察御史。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 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 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他与柳宗元 交情深厚。有《刘宾客集》。这篇《陋室 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本文通过对陋室的描绘,极力形 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不慕 荣华、安贫乐道的情趣,处在物质 生活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作者 的这种生活态度?
不论是居于陋室还是身处豪宅,最 重要的是居住的人能有“德馨”。
不必因出身贫寒而自 卑也不必因居于豪宅 而炫耀只要有高尚的 情操和坚持不懈的努 力就能拥有充实的人 生!
课后作业
任选一个题材,仿写课文,如 “考试 铭”、“教室铭”、“学习铭” ”、 “卧室铭”、“朋友铭”等等(亦可自 拟题目)。
不山闹性作得唯不天 学
为行之情学圣苦佳赋 生
?捷扰。海人唯,不 ” 径心无舟经勤发高
铭
。。杂。。。奋,
吾学声可勤读则有
辈海之以为破灵志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课 短文两篇)练习 试题
心尺引州丑巴孔市中潭学校22短文两篇陋室铭——刘禹锡唐代诗人山不在高,有仙那么名。
水不在深,有龙那么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一、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二、注解。
1.陋室:铭,2.有仙那么名:名,3.有龙那么灵: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惟,馨,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6.鸿儒:鸿,儒,7.白丁:8.调素琴:调,素琴,9.金经:金,表示珍贵。
10.丝竹:11.乱耳:扰乱双耳。
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12.案牍:13.劳形: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形,14.诸葛庐,西蜀子云亭:15.何陋之有:三、翻译。
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痕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四、问题。
1.本文开头起兴,以虚衬实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主旨句〕: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描写陋室环境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表现陋室主人情趣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表现作者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高尚情趣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22 短文两篇
托 物
君 (莲的形象)
子
言 志
不慕富贵名利、
端正 清高 洁身自好的操守
和感情
什么叫托物言志
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 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 志趣。是通过咏物来抒情,常 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 物品等一些特征,委婉曲折地 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作者除了写莲花还写了什 么花?为什要写别的花?
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 ,大 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 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 文崇尚,跟现代杂文颇相似。
课前检测字词
颐yí 濯zhuó
蕃fán 淤yū
鲜xiǎn
亵xiè 涟lián
读莲
译莲
1.“之”的用法 2.词类活用 3.特殊句式(判断句)
品莲
画出描写莲花的句子,想想是从哪些 方面描写的?
1. “淤泥”和“清涟”写出了莲花的 环境 2.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写出了莲花的体态
3. “香远益清”写出了莲花的 香味 4. “亭亭净植”写出了莲花的 姿态 5.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写出了莲花的风度
在作者心中,君子都拥有哪些如莲
花一般高贵的品质呢?这是一种什
么样的写作方法呢?
高洁 庄重
质朴 正直
花之隐逸者 正衬
衬 托
反衬 花之君子者 花之富贵者
作者对于三种花的态度一样吗? 说说你的理解?
(鲜) 惜
(众) 厌
(独) 赞
课外延伸
比较阅读
就形式而言:与《陋室铭》 有什么异同
就思想内容而言:与 《桃花源》有什么异同
作业设计
1.背诵并翻译课文。
2.采用象征的写作手 法写一篇小短文或歌 词,题目自拟。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短文两篇 3
举例 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古来共谈:赞叹 欲界之仙都:人间天堂 四时俱备:具备
课堂检测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
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
门 高兴的样子 想到,考虑
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
于是就
也 睡觉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
一起 在 院里
水澄澈
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
课文翻译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 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巍峨的山峰 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
《答谢中书书》 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
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清 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
《记承天寺夜游》 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
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 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 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 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常去山中征询他的意 新法,被捕下狱。出狱
见,时人称为“山中 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
宰相”。
使,这是一个有职无权
的闲差。
齐高帝:“山中何所有?” 陶弘景:“山中何所有? 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 不堪持寄君。”
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苏轼
一切景语皆情语。 ——王
国维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 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准确翻译重点句子。 3、了解作者陶弘景、苏轼。 4、体会作者情感,理解文章内涵。
景物描写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庭下如积水空明,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水中藻、荇交横,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盖竹柏影也。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八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2 短文两篇(测)(基础版,教师版)
(33分 25分钟)一.根据文章内容填空(8分)(7)《陋室铭》一文中描写陋室清新幽雅环境的句子是:,。
(8) 《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思相反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7)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8)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解析】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二.文言文阅读(25)分【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0分)⑴可爱者甚蕃⑵香远益清⑶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⑷陶后鲜有闻⑸待到山花烂漫时2.翻译下列句子。
(6分)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⑵莲之爱,同予者何人?3.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分)4.两文所歌颂的对象在精神品质上有什么相似之处?(4分)【答案】1.多更加,越少等到2.从淤泥里出来却不粘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2)对于菊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3.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摹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4.不论在什么环境中都能坚守自己的节操。
【解析】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词义,平时应多积累、牢记,那么回答此题就很容易。
注意不要用现在的意思解释,解释时结合所在句子进行。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八年级语文上册22《短文两篇》重点语段训练(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22《短文两篇》重点语段训练(新版)新人教版重点语段训练课内巩固(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解释加点的字词。
(1)名:(2)灵:(3)德馨..:(4)鸿儒..:2.这篇短文的主旨句是:。
3.从上文找出3句对偶句。
(1)(2)(3)4.请你试着对对联。
(1)上联:吉羊辞旧岁(2)上联:银羊摇尾去下联:下联:(二)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加点的字词。
①妖:②益:③植:④鲜:⑤宜:2. :“淤泥”和“清莲”是写莲花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写莲花的;“香远益清”指莲花的香味;“亭亭净直”指莲花的整个形体姿态,“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是从观赏者的角度说的,写她。
正因为莲花具有不染、不妖、不蔓不枝等的高贵气质,才会惹人喜爱,让人肃然起敬。
3、你能说出莲与君子有哪些相似之处吗?答:4、本文主要写作者爱莲,为什么还谈到菊花、牡丹,用意何在?答:(一)1、(1)名词活用为动词,闻名,出名(2)灵异(3)品德高尚(4)博学的人2、(1)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
(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5、(1)金猴迎新春(2)金猴驾云来(二)1、(1)多(2)洗涤(3)沾染(污秽)(4)美丽而不端庄(5)更加(6)立(7)很少(8)应当2、(1)的(2)它,指明桃花林的奇景(3)这件事(4)到,动词3、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4、(1)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同步练习3 人教新课标版
语文:第22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6一、选择题1.找出各组中注音有错的一项,将序号填在括号内。
(1)A.陋室(lòu) B.德馨(xīng) C.调素琴(tiáo)()(2)A.鸿儒(hóng) B.案牍(dú) C.西蜀(shǖ)()(3)A.诸葛亮(gé) B.嗫嚅(rú) C.磐石(pán)()2.加粗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调素琴(弹)无丝竹之乱耳(奏乐的声音)有仙则名(著名,出名)B.无案犊之劳形(劳累)山不在高(在于)往来无白丁(没有什么学问的人)C.孔子云(说)谈笑有鸿儒(大)惟吾德馨(香气)D.有龙则灵(灵验,神奇)斯是陋室(这)阅金经(佛经)3.下列句中加粗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例句:无丝竹之乱耳A.孔子云:何陋之有 B.无案牍之劳形C.春冬之时 D.观之正浓二、翻译句子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孔子云:何陋之有?三、佳句默写1.山不在高,____________。
2.斯是陋室,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4.____________,西蜀子云亭。
四、阅读《陋室铭》,回答文后问题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1.“铭”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列举你所知道的含文体标志的题目。
(不少于两个)2.写出本文的中心句。
3.写山水对写陋室有何作用?4.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陋室的特点。
5.作者描写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对写陋室有何作用?6.“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都是写室中事,写作角度有何不同?7.作者为何要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8.作者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请你对这种交友之道进行辩证的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陋室铭、爱莲说》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陋室铭、爱莲说》同步练习及答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陋室铭、爱莲说》同步练习及答案内容预览:《短文两篇》过关测试(一)《陋室铭》阅读训练【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选自《论语》)注:○1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
○2不堪:无法忍受。
1.“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____或____的文字,后来演变成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要求____。
2.解词(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谈笑有鸿儒(5)往来无白丁(6)无丝竹之乱耳(7)无案牍之劳形3、“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字与下列各句加点的趣?9、读【乙】用【甲】中的句子填空。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__”二句,极交友之妙境。
10.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二)《爱莲说》比较阅读【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
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
氲氲无所②,故称瑞③耳。
体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
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 (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注释]①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
2019-2020学年度语文八年级上册22 短文两篇人教版课后练习三十一
2019-2020学年度语文八年级上册22 短文两篇人教版课后练习三十一第1题【单选题】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C、群葩/当令时D、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A、《答谢中书书》----陶弘景----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B、《使至塞上》----王勃----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爱莲说》----周敦颐----宋----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D、《桃花源记》----陶渊明----东晋----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的“之”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之花B、莲,花之君子者也C、牡丹,花之富贵者也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表述的相关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的诗作《三吏》《三别》,真实地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以及对社会造成的极大破坏,《石壕吏》便是其中一首。
B、雨果是法国作家,他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愤怒谴责英法联军入侵中国并焚烧圆明园的罪行,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敬意和同情。
C、《芦花荡》的作者是孙犁,他所叙述的干瘦的老头子勇敢作战的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白洋淀。
D、《爱莲说》与《陋室铭》在写作方法上都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托物言志。
【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面对选文《陋室铭》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短文两篇
一、积累与运用
1. 给下面的字注音。
铭.()馨.()牍.()儒.()淤.()涟.()蔓.()蕃.()逸.()噫.()
2.下列句中加点的单音节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哪个双音节词,并填入括号内。
(1)有仙则名.()(2)有龙则灵.()(3)惟吾德馨.()(4)苔痕上阶.绿()
(5)可以调.素琴()(6)出淤泥而不染.()(7)香远益.清()
3.选择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恰当的一项。
(1)A.无/案牍之劳形 B.无案牍/之劳形 C.无案牍之/劳形 D.无案牍/之/劳形
(2)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4.给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义项。
(1)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A.应当 B.适宜 C.当然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A.新鲜 B.少 C.鲜艳
(3)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A.否则 B.却 C.那么,就
(4)无丝竹之.乱耳() A.助词、的 B.代词,它 C.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5)可以
..调素琴() A.能够,用现代汉语“可以” B.可以用来 C.能凭借
(6)濯清涟而不妖.() A.美丽而不端庄 B.妖气 C.装束奇异
(7)同.予者何人() A.赞成 B.同意 C.和……一样
(8)亭亭净植.() A.植物 B.栽种 C.立
5.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词性变化及在句中的意思。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3)无丝竹之乱.耳()(4)无案牍之劳.形()(5)不蔓.不枝.()(6)香远.益清.()6.写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
(1)无案牍之劳形.古义:今义:
(2)惟吾德馨.古义:今义:
(3)谈笑有鸿.儒古义:今义:
(4)无丝竹.之乱耳古义:今义:
7.将下列句子译成白话文。
(1)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孔子云:何陋之有?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7)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8)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8.填空。
(1)本来是指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的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我们学过唐代(人名)的(书名),这篇文章押韵的韵脚有、、、、、、、。
(2)“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既可以,也可以,我们学的《爱莲说》就属于这类文体,其作者是(时代)的(人名),选自《》。
(3)《陋室铭》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一种的节操和的情趣。
《爱莲说》用“莲”自况,婉曲批判了当时、的世风。
9.把握两篇短文的文意,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下列各题。
(1)《陋室铭》中哪句话能提挈全文大意?
(2)《陋室铭》描写陋室环境和居室主人的生活情景,并以“陋室”比古贤的居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趣和节操?
(3)《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段话有什么寓意?
(4)《爱莲说》以菊、牡丹来衬托莲,用意是什么?从中看出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二、阅读
(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1.在选文中用“‖”将以上文段划分为三个层次。
2.解释下列词语
(1)斯:(2)馨:(3)案牍:(4)劳形:
13.下面所列各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A.孔子云:何陋之有?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点明全文主旨的语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是:。
5.指出“龙”、“仙”比喻什么?
(二)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给下列字注音:
蕃()濯()亵()鲜()
2.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晋陶渊明独爱菊(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文中画线的句子的句式是()
A.省略句
B.判断句
C.被动句
4.下面句中加点字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可爱者甚蕃(多)②濯清涟而不妖(洗涤)③亭亭净植(种植)④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亲近而态度不庄重)⑤陶后鲜有闻(陶渊明的后代、后裔)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③⑤⑥
5.用上面文段中的原句回答。
(1)文中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语句是:。
(2)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
6.《爱莲说》一文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旨在托物言志。
文中牡丹、莲花各比喻生活中的什么人?你怎样看待拜金主义者信奉“有钱能使鬼推磨”的“牡丹之爱”?
“牡丹”比喻
“莲花”比喻
看法:
7.“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从字面的角度而言,是说爱牡丹的多而爱莲者少,作者的言外之意是
,这句话讽刺的社会世态是。
8.下列诗句中咏菊的有,咏莲的有,咏牡丹的有。
A.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B.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C.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D.惟有绿荷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E.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9.联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爱的花,并用一句话概括喜爱的原因:
最喜爱的花:
喜爱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一、1. mínɡxīndú hónɡrú yū liánmànfányìyì
2.(1)出名(2)灵异、灵性(3)德行(4)台阶(5)调弄(6)沾染(7)更加(8)应当
3.(1)A (2)D
4.(1)A (2)B (3)C (4)C (5)B (6)A (7)C (8)C
5.(1)名词用作动词出名(2)形容词用作动词成为灵异的水
(3)形容词用作动词使……乱(4)动词作使动用法使……劳累
(5)蔓、枝:名词用作动词蔓枝缠绕(6)远:形容词用作动词远播清:形容词用作动词显得清幽
6.(1)身样子(2)美好芳香(3)大、渊博今常指鸿雁、书信(4)泛指管弦乐器今指丝绸、竹子
7.(1)水不在于深,有了蛟龙就灵异了。
(2)这是简陋的屋子,好在主人我有美好的德行。
(3)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浅薄的人。
(4)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5)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6)我只喜爱莲从淤积的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沾染。
(7)只能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轻易地玩弄。
(8)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8.(1)铭刘禹锡《陋室铭》名灵馨青丁经形亭(2)说明议论用来抒发感情宋朝周敦颐周元公集(3)高洁傲岸安贫乐道趋炎附势追求富贵
9.(1)“惟吾德馨”提挈全文大意(2)表达居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同时“陋室”的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3)这段话将莲人格化,是把莲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赞美她是“花之君子”。
在这里,作者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意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
(4)作者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用意在于表达文章的主旨,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从中看出作者在世人贪慕富贵的生活态度中,并不愿意隐逸,也不贪慕富贵;在污浊的世间,志在坚贞不渝地保持自己正直的操守。
二、(一)1.……‖苔痕……‖南阳…… 2.(1)这(2)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3)官府的公文(4)使身体劳累3.A1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何陋之有4.龙、仙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5.陋室铭刘禹锡高洁傲岸安贫乐道
(二)1.fánzhuó xiè xiǎn 2.(1)晋/陶渊明/独爱菊(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B
4.C
5.(1)花之君子者也(2)出淤泥而不染
6.富贵的人品德高尚的人看法:对有些拜金主义者的贪图富贵追名逐利行为表示鄙夷和厌恶,他们的“有钱能使鬼推磨”是造成世风日衰的祸根,这种“牡丹之爱”要受到批评和否定。
7.爱慕富贵的人多,作者的知己少,讽刺了追逐名利的世态8.BC DE A 9(略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