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的击实试验

合集下载

土的击实试验

土的击实试验

土的击实试验1.试验目的测定试样在一定击实次数下或某种压实功能下的含水率与干密度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为施工控制填土密度提供设计依据。

2.试验方法与原理击实试验分轻型击实试验和重型击实试验两种方法。

本次试验采用轻型击实试验。

试验原理:土的压实程度与含水率、压实功能和压实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压实功能和压实方法不变时,土的干密度先是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干密度达到某一最大值后,含水率的增加反而使干密度减小,能使土达到最大干密度的含水率,称为最优含水率Wop(或称最佳含水率),其相应的干密度称为最大干密度ρdmax。

3.试验仪器1000ml量筒1个,轻型击实仪(含击实筒、击锤和护筒等),刮刀1个,五组那个含水率的土样若干,称量300g天平(感量),称量10kg台秤(感量1g),标准筛1套。

4.实验步骤1)制备具有不同含水率的土样(实验室提供);2)取代表性土样拌匀后分三次装入击实仪金属圆筒内进行击实。

每两层之间的接触面应在击实前凿毛;3)每层土样击25次;4)击实完成后称取击实筒与试样的总重量;注意记录筒自重和筒的容积;5)从试样中心处取2块一定量的土料,测定含水量。

5.试验记录土的击实试验记录表试验地点:实验日期:试验者:——————————————————————————————————土样类别:细粒粘土每层击数:25次6.成果整理及分析分析本次试验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1)是每两层之间的接触面应在击实前凿毛,我在试验过程中做第一组土样击实试验时差点忘记凿毛,若不进行凿毛,则完成击实后的土样将会有分层情况,对试验结果产生较大误差。

2)完成击实后取土样时务必细心,切不可将土样盒的盒子与盒盖弄混导致质量误差。

本次试验未达到试验目的。

原因可能是由于击实筒在击实后底部部分土脱落引起质量上的误差导致其密度偏小。

本次试验中未能得到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率。

土的击实试验

土的击实试验

土的击实试验土的击实试验也称为土的压实性试验,是用来评估土壤在受到作用力的情况下的变形和抗力特性的试验。

土壤是建筑、基础设施和道路等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了解其力学性质对于保证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这一试验的步骤、设备和数据处理方法。

步骤:1. 准备深度10-15厘米的土样。

为了获得精确的测试结果,应在同一地点分别进行多次采样,并将所有样品混合在一起以获得具有代表性的土样。

2. 将土样倒入铸模中。

铸模可以是一个圆柱体或一个立方体,其尺寸通常为10厘米x20厘米或15厘米x30厘米。

3. 用手或专用的工具将土均匀地压实到铸模中,直到土壤的表面与模板顶部水平对齐。

轻轻敲打铸模四周,以确保土的均匀分布和无气孔。

4. 称重,并记录整个系统(铸模+土)的重量,即为初试重。

5. 将冲击头沿着铸模中心的轴线向下落。

落下高度通常为30厘米至60厘米之间。

这个过程被称为一个冲击。

6. 重复第5步,使其共冲击5次,并记录每次冲击后的土样高度。

7. 重复所有步骤,并使用不同的落下高度来获得多组试验数据。

设备:1. 冲击头和杆:用于在土样上施加力。

2. 铸模:一个可以容纳土样并允许垂直冲击落下的方形或圆形的金属或塑料容器。

3. 电子天平:用于称量整个系统的重量。

4. 支架:用于确保冲击头的落下高度和角度的一致性。

数据处理:1. 根据试验结果,绘制出土的应变-压实度曲线。

压实度是指土壤受到冲击后的压缩程度,通常表示为土的单位体积受到的压缩量。

应变是指土壤受到作用力产生的形变。

通过绘制这种曲线,可以评估土壤的压缩性。

2. 根据试验数据,计算每个冲击高度下的压实比例。

压实比例是指每个冲击所压实的土体积与未压实的土体积之比。

通过这项计算,可以明确不同压实高度的冲击力对土壤的影响。

3. 根据压实比例,将所获得的所有数据绘制成压实比例-落下高度曲线。

此曲线显示冲击高度与土壤的压实程度之间的关系,这也被称为曲线。

4. 使用曲线,评估土壤的压实度和压实性质。

土的击实试验报告

土的击实试验报告

土的击实试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不同类型土壤的击实试验,探究土壤的击实特性及其影响因素,为土壤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本实验选取了黏土、砂土和壤土作为试验材料,以代表不同类型的土壤。

2. 实验方法,首先,将每种土壤样品放入击实试验仪中,然后施加标准冲击数进行击实试验。

在试验过程中,记录每次冲击后土壤的压实度,并绘制击实曲线。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击实试验,得出以下结论:1. 不同土壤类型的击实特性存在明显差异。

黏土的击实性能最好,其次是壤土,砂土的击实性能最差。

2. 土壤的击实性能受含水率和颗粒组成的影响较大。

含水率较高时,土壤的击实性能较好;而颗粒组成较为均匀的土壤,其击实性能也较好。

3. 土壤的击实性能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影响。

在路基、堤坝等工程中,需要根据土壤的击实特性进行合理设计,以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实验结论。

本实验通过对不同类型土壤的击实试验,得出了土壤的击实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这对于土壤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在今后的工程实践中,应充分考虑土壤的击实性能,合理设计工程结构,以确保工程的安全稳定。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刻认识到土壤的击实特性对工程建设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工程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土壤的击实性能,合理选择土壤材料,并进行科学合理的工程设计,以确保工程的安全稳定。

六、参考文献。

1. 《土壤力学基础》。

2. 《土木工程材料学》。

七、致谢。

特别感谢实验室的老师和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的帮助和支持,没有他们的辛勤付出,本次实验也无法顺利完成。

土的击实试验

土的击实试验

四、操作步骤 1、取一定量的代表性风干土样,对于轻型击实试验为 20kg,对于重型击
图 6-1 击实仪
1-击实筒;2-护筒;3-导筒; 4-击锤;5-底板
实试验为 50kg。
2、将风干土样碾碎后过 5mm 的筛(轻型击实试验)或过 20mm 的筛(重型击实试验),
将筛下的土样搅匀,并测定土样的风干含水率。
4、将试样 2.5kg(轻型击实试验)或 5.0kg(重型击实试验)平铺于不吸水的平板上,按预 定含水率用喷雾器喷洒所需的加水量,充分搅和并分别装入塑料袋中静置 24h。
5、将击实筒固定在底板上,装好护筒,并在击实筒内壁涂一薄层润滑油,将搅和的试样 2~5kg 分层装入击实筒内。两层接触土面应刨毛,击实完成后,超出击实筒顶的试样高度应小 于 6mm。
3、以干密度为纵坐标,含水率为横坐标,绘制干密度与含水率的关系曲线,干密度与含水
率的关系曲线上的峰点的坐标分别为土的最大干密度 d max与最优含水率 wop ,如连不成完整的
曲线时,应进行补点试验(图 6-2)。 4、轻型击实试验中,当试样中粒径大于 5mm 的土质量小于或等于试样总质量的 30%时,
第六章 土的击实试验
一、试验目的 在标准击实方法下测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为控制路堤、土坝或填土地基等的 密实度及质量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二、基本原理
击实仪法是用锤击,使土密度增大,目的是在室内利用击实仪,测定土样在一定击实功能 作用下达到最大密度时的含水率(最优含水率)和此时的干密度(最大干密度),借以了解土 的压实特性。
目前国内常用的击实方法有两种: (1)轻型击实:适用于粒径小于 5mm 的细粒土,锤底直径为 51mm,击锤质量为 2.5kg, 落距为 305mm,单位体积击实功为 591.6kJ/m3;分 3 层夯实,每层 25 击。 (2)重型击实:适用于粒径不大于 40mm 的土。击实筒内径为 152mm,筒高 116mm,击

土的击实试验

土的击实试验

ω 说明:当击数一定时,只有在某一含水率下才获得最佳的击实 效果 0
ωop
2.击实功能的影响
ρd 击数 40 30 20
1.土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 含水率不是常数。最大干密 度随击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最优含水率逐渐减小。然而, 这种变化速率是递减的。同 时,光凭增加击实功能来提 高土的最大干密度是有限的
3、结果整理 计算击实后各点的干密度
d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0.01w
以干密度为纵坐标,含水量为横坐标,绘制干 密度与含水率的关系曲线,曲线上峰值点的纵 横坐标分别为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
4、超尺寸颗粒的校正 当试样中有大于40mm颗粒时,应先取出大于40mm 颗粒,并求得其百分率P 把小于40mm部分作击实试验,按下面公式分别对试 验所得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进行校正(适用 于大于40mm颗粒的含量小于30%时)。 最大干密度按下式校正: 1
土的击实试验
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黄玉萍
在试验室内通过击实试验研究土的压实性。
击实是指采用人工或机械对土施加夯压能量,使 土颗粒重新排列紧密的过程。
击实试验有轻型和重型两种。
击锤
护筒 导筒
轻型击实试验
适用于粒径不大于20mm的土
重型击实试验 适用于粒径不大于40mm的土
击实筒
1、影响压实的因素
影响土压实性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含水率、击实功 能、土的种类和级配等
ρd 当含水率较低时,击实后 的干密度随含水率的增加 而增大。而当干密度增大 到某一值后,含水率的继 续增加反招致干密度的减 小。干密度的这一最大值 称为该击数下的最大干密 度,与它对应的含水率称 为最佳含水率

击实试验

击实试验
• 击实试验一般分为轻型击实试验和重型击实试验两种。
下一页 返回
第六章 击实试验
• 二、压实原理
• 土在外力作用下的压实原理,可以结合水膜润滑理论及电化学来解 释。一般认为,黏性土中含水率较低,土较干时,由于土粒表面的结 合水膜较薄,水处于强结合水状态,土粒间距较小,土粒之间摩擦力 和茹结力都较大,土粒相对移动时阻力较大,尽管有击实功作用,但 也难以克服这种阻力,因而压实效果差。随着土中含水率的增加,结 合水膜增厚,土粒间距也逐渐增加,压实功比较容易克服粒间引力而 使土粒相对运动,趋于密实,压实效果较好,表现为干密度增大,至 最优含水率时,干密度达最大值。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六章 击实试验
• 三值0.01 g。 • (3)台称:称量10 kg,最小分度值5g。 • (4)筛:孔径5mm。 • (5)其他:喷水设备、碾土器、盛土器、推土器、修土刀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六章 击实试验
• (4)称土质量:齐筒顶细心削平试样,擦净筒外壁,称土质量,准确 至0.1 g。
• (5)测含水率:用推土器推出筒内试样,从试样中心处取两个各 15~30 g土测定含水率,平行差值不得超过1%。按(2) ~((4)步进行其 他不同含水率试样的击实试验。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六章 击实试验
• 五、试验注意事项
• 四、操作步骤
• (1)制备土样:取代表性风干土样,放在橡皮板上用木碾碾散,过 5mm筛,土样量不少于20 kg。
• (2)加水拌和:预定5个不同含水率,依次相差2%,其中有两个大于 和两个小于最优含水率。
• 所需加水量按下式计算: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六章 击实试验
• (3)分层击实:取制备好的试样600~800 g,倒入筒内,整平表面, 击实25次,每层击实后土样约为击实筒容积的1∕3。击实时,击锤应 自由落下,锤迹须均匀分布于土面。重复上述步骤,进行第二、三层 的击实。击实后试样略高出击实筒(不得大于6 mm) 。

土的击实试验报告

土的击实试验报告

土的击实试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次试验旨在通过对土壤进行击实试验,探究土壤的击实特性,为土壤力学性质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二、实验原理。

土的击实是指土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颗粒之间的填充和排列状态发生改变,使土体密实度增加的过程。

土的击实性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土壤类型、含水量、外力作用方式等。

三、实验材料和设备。

1. 实验材料,本次试验选取了黏土和砂土两种典型土壤作为试验材料。

2. 实验设备,包括击实器、土壤容器、水分计、天平等。

四、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将土壤样品分别放入土壤容器中,并测量土壤的含水量。

2. 进行击实试验,使用击实器对土壤进行不同程度的击实,记录每次击实后的土壤密实度。

3.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土壤击实曲线,并分析不同土壤类型和含水量对土壤击实性质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显示,黏土和砂土在不同含水量下,其击实曲线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在相同含水量下,黏土的击实性质明显优于砂土,而随着含水量的增加,两者的击实性质逐渐趋于一致。

这表明土壤的击实性质受到含水量的显著影响。

六、实验结论。

1. 土壤的击实性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土壤类型和含水量等。

2. 含水量对土壤的击实性质具有显著影响,适当的含水量有利于提高土壤的击实性能。

七、实验注意事项。

1. 在进行击实试验时,应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避免操作失误。

2. 实验过程中需注意安全,避免因操作不慎造成伤害。

八、参考文献。

1. XXX.土力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2. XXX.岩土工程概论.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5.以上就是本次土的击实试验的报告内容,希望对土壤力学性质的研究有所帮助。

工程岩土与测试:土的击实试验

工程岩土与测试:土的击实试验
2
击实试验-重型击实仪法
2.仪器设备
• 目前国内常用的室内击实方法有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这里介绍 重型击实,所用仪器设备有:
• 击实仪、天平、标准筛、喷水设备等。
3
击实试验-重型击实仪法
• 3.操作步骤(全部放视频,对应位置配上语音即可) •3.1制备土样(播放视频:0`19``-1`40``) •取代表性风干土样,放在橡皮板上,用木 棒碾散,过5mm筛,取15-20g。
8`38``)
9
击实试验-重型击实仪法
4.数据整理
• 4.1 计算
• (1)计算击实后的试样的含水率: ω
w ( m 1) 100% md
• (2)计算击实后各试样的干密度: d土的饱和含水率: ωsat

wsat
(w d
1 GS
) 100%
10
击实试验-重型击实仪法
6
击实试验-重型击实仪法
3.2分成击实(视频1`43``- 2`17``)
• 将击实筒固定在刚性底板上,装好护筒,在
击实筒和护筒内壁涂薄层凡士林,取制备好
的试样2-5kg,选击实方法分3次倒入筒内, 每层击实次数为94击。
(此图可以放在视频1`43``- 2`17``处的右下方) 7
击实试验-重型击实仪法
按四分法至少准备5个试样,分别加入不同水分(按2%-3%含水 率递增),均匀搅拌后,装入保湿器或塑料袋内,浸润备用。浸润 时间一般是:高塑性土不少于24h,低塑性土不少于12h。
4
击实试验-重型击实仪法
闷料示意图(此图可以放在视频1`01``-1`19``处的右下方)
5
击实试验-重型击实仪法
闷料示意图(此图可以放在视频1`40``处的右下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筒+湿土质量(g)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筒号
盒号
盒+湿土质量(g)
盒+干土质量(g)
1
2
3
4
5
6
备注:
复核/旁站:记录:试验:
土的击实试验原始记录表
N0:
样品编号
试验设备
样品名称
环境条件
温度℃湿度%
样品描述
试验规程
委托单号
试验日期
200 年 月 日
试验方法
试样比重
粒径>38mm百分数(%)
粒径>38mm毛体积比重
粒径>38mm吸水率(%)
试验序号
筒+湿土质量(g)
筒号
盒号
盒+湿土质量(g)
盒+干土质量(g)
1
2
3
4
5
6
备注:
复核/旁站:记录:试验:
土的击实试验原始记录表
N0:
样品编号
试验设备
样品名称
环境条件
温度℃湿度%
样品描述
试验规程
委托单号
试验日期
200 年 月 日
试验方法
试样比重
粒径>38mm百分数(%)
粒径>38mm毛体积比重
粒径>38mm吸水率(%)
试验1组
筒+湿土质量(g)
筒号
盒号
盒+湿土质量(g)
盒+干土质量(g)
1
2
3
4
5
6
试验2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