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新版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击实试验检测记录表(2页)word版本
土(水泥稳定土)标准击实、颗粒分析、液塑限试验原始记录

锥入深 h1
筒 重(g)
击
度
实 筒+湿土重(g)
(mm) h2
盒 号(#)
盒号
含 盒 质 量(g)
水
量 盒+湿土重(g)
盒 质 量(g) 盒+湿土重( g)
盒+干土重(g)Leabharlann 取样位置筛前试 样质量
(g)
土样说明
筛孔尺寸 (mm)
筛余质量 (g)
盒+干土重( g)
土颗粒筛分试验
试验日期
试验人员
报告编号
60 40 20 10 5
土(水泥稳定土)标准击实、液塑限、颗粒筛分试验原始记录
表1
NO.000X
土 (水泥稳定土 )标 准 击 实 试 验
土 (水泥稳定土 )液 塑 限 试 验
取样位置
试验日期
取样位置
试验日期
土样说明
试筒体积
(c m3 )
土样说明
试验方法 三 皿 法
试验人员
报告编号
试验人员
报告编号
试验次数
1
2
3
4
5
6
a
b
c
2
1 0.5 0.25 0.074 筛底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原始记录

被测试样的比表面积 (cm2/g)
比表面积平均值(cm2/g)
备注 试验:
复核:
日期:
年
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日
第一次
X1(%)
X2(%)
第二次
第三次
项目 第一次
二、烧失量试验
样品质量 m0(g)
第一次灼烧后试料质量 (g)
第二次灼烧后试料质量 (g)
烧失量(%)
平均值
第二次
三、比表面积试验
被测试样试验时,压力计 中 液面降落测得的时间
标准试样试验时,压力 计中液面降落测得的时
间
标准试样的比表面积 (cm2/g)
粉煤灰细度、烧失量、比表面积试验检测记录表
试验室名 称:江西安
记录编号:
工程部位/用途
委托/任务编号
第 页,共 页 JJ1203
试验依据
样品编号
样品描述
样品名称
试验条件
试验日期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一、细度试验
项目
样品质量m2、 m3(g)
0.075mm筛余物质量m1 (g)
0.3mm筛余物质量m1(g)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击实试验方法作业指导书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击实试验方法作业指导书1 目的和适用范围1.1本试验法适用于在规定的试筒内,对水泥稳定土(在水泥水化前)、石灰稳定土及石灰(或水泥)粉煤灰稳定土进行击实试验,以绘制稳定土的含水量-干密度关系曲线,从而确定其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1.2试验集料的最大粒径宜控制在25mm以内,最大不得超过40mm (圆孔筛)。
1.3试验方法类别。
本试验方法分三类,各类击实方法的主要参数列于表T0804-1中。
表T0804-1试验方法类别类别锤的质量(kg)锤击面直径(cm)落高(cm)试筒尺寸锤击层数每层锤击次数平均单位击实功容许最大粒径(mm)内径(cm)高(cm)容积(cm3)甲 4.5 5.0 45 10 12.7 997 5 27 2.687 25 乙 4.5 5.0 45 15.2 12.0 2177 5 59 2.687 25 丙 4.5 5.0 45 15.2 12.0 2177 3 98 2.687 402 仪器设备2.1击实筒:小型,内径100mm,高127mm的金属圆筒,套环高50mm,底座;中型,内径152mm、高170mm的金属圆筒,套环高50mm,直径151mm和高50mm的筒内垫块,底座;2.2击锤和导管:击锤的底面直径50mm,总质量为4.5kg。
击锤在导管内的总行程为450mm。
2.3天平:感量0.01g。
2.4台秤:称量15kg,感量5g。
2.5圆孔筛:孔径40mm、25mm或20mm以及5mm的筛各一个。
2.6量筒:50mL、100mL和500mL的量筒各1个。
2.7直刮刀:长200~250mm、宽30mm和厚3mm,一侧开口的直刮刀,用以刮平和修饰粒料大试件的表面。
2.8刮土刀:长150~200mm、宽约20mm的刮刀。
用以刮平和修饰小试件的表面。
2.9工字型刮平尺:30mm×50mm×310mm,上下两面和侧面均刨平。
2.10拌和工具:约400mm×600mm×70mm,的长方形金属盘,拌和用平头小铲等。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检测方案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1 适用范围本试验法适用于在规定的试筒内,对水泥稳定材料(在水泥水化前)、石灰稳定材料及石灰(或水泥)粉煤灰稳定土进行击实试验,以绘制稳定土的含水量一干密度关系曲线,从而确定其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2 试验目的为了测定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
3 试验依据《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JTG E51-20094 检验人员检验人员均为持证上岗人员。
5 试验设备5.1 击实筒5.2 多功能电动击实仪BKJ-Ⅲ型5.3 电子天平:量程6000g,感量0.01g。
5.4 电子天平:量程15kg,感量0.1g。
5.5量筒:50mL、100mL和500mL的量筒各一个。
5.6 直刮刀。
5.7拌和工具:约400mm×600mm×70mm的长方形金属盘、拌和用平头小铲等。
5.8 电动脱模器。
5.9 测定含水率用的铝盒、电热鼓风干燥箱。
5.10游标卡尺。
6 试验准备6.1 将具有代表性的风干试料(必要时,也可以在50℃烘箱内烘干)用木锤捣碎或用木碾碾碎。
土团均应破碎到能通过4.75 mm的筛孔。
但应注意不使粒料的单个颗粒破碎或不使其破碎程度超过施工中拌和机械的破碎率。
6.2 如试料是细粒土,将已破碎的具有代表性的土过4.75mm筛备用(用甲法或乙法做试验)。
6.3 如试料中含有粒径大于4. 75m的颗粒,则先将试料过19mm筛;如存留在19 mm筛上的颗粒的含量不超过10%,则过26.5 mm筛,留作备用(用甲法或乙法做试验)。
6.4 如试料中粒径大于19 mm的颗粒含量超过10%,则将试料过37.5 mm 筛;如果存留在37. 5 mm筛上的颗粒的含量不超过10%,则过53 mm的筛备用(用丙法试验)。
6.5 每次筛分后,均应记录超尺寸颗粒的百分率P。
6.6 在预定做击实试验的前一天,取有代表性的试料测定其风干含水量。
对于细粒土,试样应不少于100g;对于中粒土,试样应不少于1000g;对于粗粒土的各种集料,试样应不少于2000g。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记录表

承包单位: 监理单位: 试验单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合同号: 试验编号:
共 页第 页
混合料名称
执行标准
结合料剂量 最大干密度
(g/cm3) 试件压实度(%)
试验者 计算者 校核者
制件日期
试验日期
试件尺寸(mm)
养生龄期(d)
试验环境
主要仪器
试件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养生前质量
g
浸水前试件质量 g
浸水后试件质量 g
养生期间的质量损 失
g
吸水量
g
养生前试件高度 cm
浸水后试件高度 cm
破坏荷载
N
无侧限抗压强度 MPa
平均强度:
Rc=
MPa
标准差:
S=
MPa
承包人试
验工程师
偏差系数: Cv=
%
代表值Rc0.95=
MPa
试验监理 工程师意
年月日
年月日
土的击实试验检测记录表(自动计算)

5479 10783 5304 2.44
5479 10807 5328 2.45
干密度(g/cm³) 盒号
2.28
17
1
2.29
4
13
2.31
2
10
2.29
16
12
2.28
5
8
盒质量(g)
472.9 481.6 465.9 458.9 486.6 469.2 488.0 451.2 491.2 491.1
7.1
平均含水率(%)
2.3
4.2
5.1
6.2
7.3
最大干密度
(g/cm³) 最佳含水率
(%)
校准后最大干密度
(g/cm³) 校准后最佳含水率
(%)
含
2.3
干密度(g/cm3)
水
2.25
率
2.2
与 干
2.15
密
2.1
度
2.05
关
2
系
1.95
曲
-4
-2
0
2
线
备注: 试验:
复核:
y = -0.0038x2 + 0.0358x + 2.158
系
1.9
曲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线
含水率(%)
备注:
试验:
复核:
日期:
年
月
日
青海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局监制
土的击实试验检测记录表
JJ0103
试验室名称:
记录编号:
JL-001
工程部位/用途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记录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记录
管理编号:XXXXXXXXXXXX共页第页
样品编号
委托日期
试压日期
试验编号
成型日期
养生龄期(天)
结构名称
检验标准
JTG E51-2009
(T0805-1994)
水泥剂量%
水泥的种类标号
最大干密度g/cm3
标准试件尺寸mm
材料的颗粒组成
荷载值(kN)
个别值RC( MPa)
平均值RC( MPa)
代表值RC0.95( MPa)
标准差S( MPa)
变异系数Cv(%)
备注
RC 0.95= RC–1.645 S
校核:试验:
最佳含水量%
试件干密度g/cm3
检测仪器设备
测试部位
试样含水量(%)
成型试件质量m1(g)
样品编号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养生前试件质量m2(g)
浸水前试件质量m3(g)
浸水后试件质量m4(g)
养生期间的质量损失
m2—m3(g)
吸水量m4—m3(g)
养生前试件的高度h(mm)
浸水后试件的高度h(mm)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记录表

⽆机结合料稳定材料⽆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记录表
⽆机结合料稳定材料⽆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记录表
JTG E51-2009 公路⼯程⽆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LMA08页码
共
页
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程分项⼯程⼯程部位监理单位项⽬名称合同段施⼯单位成型⽇期检验单位桩号范围试验⽇期分部⼯程最⼩值(MPa)标准差S 使⽤位置
取样地点成型试件
试件质量(g)试件编号
平均值(MPa)
浸⽔前
试件质量(g)
95%保证率的值(MPa)
试件压实度(%)样品编号结合料剂量(%)变异系数Cv(%)加载速度(mm/min)试件尺⼨最⼤值(MPa)
设计强度(MPa)⽔泥标号
样品名称材料配⽐击实试验
最佳含⽔量(%)
最⼤⼲密度(g/cm3)
龄期(天)
试件⾼ (mm)湿容重(g/cm3)含⽔量(%)⼲容重(g/cm3)
浸⽔后试件质量(g)
吸⽔量(g)
浸⽔后试件⽆侧限抗压强度
试件⾼(mm)
湿容重(g/cm3)
含⽔量(%)
⼲容重(g/cm3)
破坏强度 (MPa)
破坏荷载 (kN)试件⾯积 (mm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注 试验:
复核:
日 期: 年
第页
共页 JJ0701a
石灰稳定土中石灰剂量的衰减曲线试验检测记录表
试验室名称:
记录 编 号:
工程部位/用途
委托/任务编号
试验依据样品ຫໍສະໝຸດ 号样品描述样品名称
试验条件
温度: ℃;相对湿度: %
试验日期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击实仪(
)
结合料剂量( %)
结合料含水率(
%)
集料含水率( %)
筒容积( cm3)
击锤质量( g)
%
最大干密度为
g/cm3
最大干密度(g/cm3)
第页
共页
记录 编 号:
1
2
3
4
5
6
1.86 1.84 1.82 1.80 1.78 1.76 1.74 1.72 1.70 1.68 1.66 1.64 1.62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每层击数
落距( mm)
试验次数
1
2
3
4
5
6
筒+湿土质量(g)
干
筒质量(g)
密
度
湿土质量(g)
湿密度(g/cm3)
干密度(g/cm3)
盒号
盒+湿土质量(g)
盒+干土质量(g)
含
盒质量(g)
水
量
水质量(g)
干土质量(g)
含水率(%)
平均含水率(%)
最佳含水率W0= 最大干密度ρdm=
% g/cm3
最大干密度(g/cm3)
试验室名称:
试验次数
筒+湿土质量(g)
干
筒质量(g)
密
度
湿土质量(g)
湿密度(g/cm3)
干密度(g/cm3)
盒号
盒+湿土质量(g)
盒+干土质量(g)
含
盒质量(g)
水
量
水质量(g)
干土质量(g)
含水率(%)
平均含水率(%)
最佳含水率W0=
%
最大干密度ρdm=
g/cm3
结论:
经平行试验检测该土样的
最佳含水率为
1.86 1.84 1.82 1.80 1.78 1.76 1.74 1.72 1.70 1.68 1.66 1.64 1.62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含水率w(%)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含水率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