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蛋白提取方法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https://img.taocdn.com/s3/m/959ec19edaef5ef7ba0d3c7f.png)
• 2.(2008年山东理综)科学家发现家蝇体内 存在一种抗菌活性蛋白。这种蛋白质具有 极强的抗菌能力,受到研究者重视。 • (1)分离该抗菌蛋白可用电泳法,其原理是 带电性质 、大小及形状 根据蛋白质分子的________ 迁移速度 不同而实现分 不同,在电场中的________ 离。 • (2)可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来检验该蛋白的体 外抗菌特性。抗菌实验所用培养基中的牛 肉膏和蛋白胨主要为细菌生长提供 碳源 和________ 氮源 ________ 。
㈡缓冲溶液
• ⒈作用:能够抵制外界的酸和碱对溶液pH的影响,维持pH基 本不变。 • ⒉组成:一般由缓冲物质对构成,调节缓冲物质的比例,可 得不同pH值的缓冲液 如:H2CO3 / NaHCO3 、NaH2PO4 / Na2HPO4 • ⒊作用机制:以H2CO3 / NaHCO3 为例 A:当酸性物质(如乳酸)进入后, 与溶液中的 NaHCO3 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而 碳酸可以分解成CO2和H2O,CO2排出则pH不变; B:当碱性物质(如碳酸钠)进入后, 与溶液中的H2CO3 发生作用,形成 NaHCO3 ,溶液pH不 变。 4.意义:准确模拟生物体内生理过程,必须保持反应溶液体 系的pH值基本不变。
P66
㈣血红蛋白
• 在红细胞的组成中,约 90%是血红蛋白。它由 四个肽链组成,包括两 个α—肽链和两个β—肽 链。每条肽链环绕一个 亚铁血红素基团,可携 带一分子氧或一分子二 氧化碳。血红蛋白因含 血红素而呈现红色。
血红蛋白占红细胞 湿重的34%,占干重的 90%。每个红细胞含 2.8亿个血红蛋白
有机溶剂
无色透明的甲苯层 脂类物质 白色脂溶性物质沉淀层 血红蛋白溶液 红色透明液体
红细胞破碎物沉淀 暗红色沉淀物
蛋白质提取的方法和原理
![蛋白质提取的方法和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a5f3ac4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4b.png)
蛋白质提取的方法和原理蛋白质提取是生物化学研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是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将目标蛋白质从混合物中提取出来,并获得纯度较高的蛋白样品。
蛋白质提取的方法和原理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样本特点而有所区别,下面我将从样品处理、细胞破碎、蛋白质分离、纯化等方面详细介绍蛋白质提取的常用方法和原理。
一、样品处理样品的类型有很多,包括动物组织、细胞、血液等,每种样品的提取方法都有一定差异。
一般来说,细胞或组织样本在提取之前需要冷冻保存,并进行快速破碎以避免蛋白质降解。
对于血液样本,需要血样离心分离血浆或红细胞,再进行提取。
二、细胞破碎细胞破碎是蛋白质提取的关键步骤,目的是破坏细胞膜和细胞器,并释放蛋白质。
常见的细胞破碎方法有机械破碎、超声波破碎和化学法。
1. 机械破碎机械破碎是最常用的细胞破碎方法之一,可以通过碾磨、研磨、切割等方式破坏细胞。
例如,将样品置于液氮中冷冻后,使用研钵和研杵进行研磨,将细胞研磨成粉末状。
2. 超声波破碎超声波破碎是利用高频高能量的超声波震荡来破碎细胞,通常是在冷冻样品和显微量水中进行。
超声波的震荡可以高效破坏细胞和细胞器,并释放蛋白质。
3. 化学法化学法通常是通过加入化学试剂来破坏细胞。
例如,使用洗涤剂(如SDS、Triton X-100)可以溶解细胞膜,释放细胞内的蛋白质。
三、蛋白质分离蛋白质提取后,需要对蛋白质进行分离,去除杂质和其他成分。
1. 离心离心是最常用的蛋白质分离方法之一,通过不同速度的离心来分离蛋白质。
一般来说,较重的细胞碎片、细胞器和沉淀物会沉积在离心管的底部,而较轻的蛋白质上清液则在上方。
2. 电泳电泳是利用电场将带电蛋白质分离的技术。
常见的电泳方法有SDS-PAGE和凝胶过滤层析等。
SDS-PAGE可以根据蛋白质的大小和电荷来分离,凝胶过滤层析则可以根据蛋白质的分子量和渗透性进行分离。
四、蛋白质纯化蛋白质分离后,还需要进行纯化以获得较高纯度的蛋白样品。
实验一、血液标本提取DNA(蛋白酶K-酚抽提法)
![实验一、血液标本提取DNA(蛋白酶K-酚抽提法)](https://img.taocdn.com/s3/m/32b11255cfc789eb162dc834.png)
实验一、血液标本提取DNA(蛋白酶K-酚抽提法)一、实验原理离心分离到外周血的白细胞层;用细胞裂解液溶解细胞膜、核膜,使组蛋白与DNA分离,再用酚、三氯甲烷/异戊醇抽提去除蛋白质,最后经乙醇沉淀即可得到基因组DNA片段。
二、实验步骤:1、血液标本处理 1.0ml抗凝全血(ACD、EDTA抗凝均可)2000rpm离心10min(1.5mlEP管)。
轻轻去上清液(血浆),吸出淡黄色悬浮液(白细胞层)置于另一2.0mlEP管中。
(约50μl)2、细胞裂解加入10倍体积组织细胞裂解液,37℃1h,3、加入蛋白酶K消化加入蛋白酶K至终浓度100μg/ml(约4μl),充分混匀,37℃震荡12-24h或37℃1h后,56℃水浴3h。
保温过程中不时摇动,混匀反应液。
液体逐渐变粘稠,表明已有DNA释放出来,操作应轻柔。
4、酚抽提:将上述溶液冷却至室温,加等体积的Tris饱和酚(pH8.0)溶液,温和缓慢颠倒离心管10min,混匀两相成乳液。
12000rpm 5分钟,两相分层。
用宽口径移液管小心吸出上层粘稠的水相,移至一新的2.0mlEP管中。
(小心一点,不要吸入蛋白层。
如交界处有白色沉淀,需重新抽提有机相,用酚重新抽提两次,合并水相)5、三氯甲烷/异戊醇抽提上清液加等体积三氯甲烷:异戊醇(24:1),倒转混匀10分钟,12000rpm5分钟,取上层水相0.5ml入另一新的2.0mlEP管;6、DNA沉淀上清液中加0.2倍体积3.0mol/L 醋酸钠,再加2倍体积的4℃冰箱冷却后的无水乙醇,轻柔振摇,充分混匀;应可看到白色絮状物(DNA)。
12000rpm 5分钟,弃上清液;7、纯化:加1ml 70%乙醇洗涤,12000rpm 离心5分钟,去上清夜,重复1次;(此过程不得振荡摇动)8、溶解:弃上清液后,自然干燥(挥发痕量乙醇)后,用30μl pH8.0TE完全溶解,保存在-20℃备用。
三、注意事项1、加样准确,操作轻柔;微量加样器绝对不能超过最大量程;2、加酚试剂时,不要接触到皮肤上,有腐蚀性;如不小心弄到,立即用清水冲洗;3、取上清液时,不可吸到下层溶液;4、加TE液后轻摇10min溶解DNA或-4˚C保存待用。
血红蛋白的分离和提取
![血红蛋白的分离和提取](https://img.taocdn.com/s3/m/4436eb3f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08.png)
血红蛋白的分离和提取血红蛋白是一种存在于红细胞中的重要蛋白质,它负责运输氧气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对于血红蛋白的分离和提取,无论是在医学研究、疾病诊断还是生物技术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要进行血红蛋白的分离和提取,首先需要了解它的基本性质。
血红蛋白由珠蛋白和血红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64500,等电点在 7 左右。
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需要新鲜的血液样本,通常可以从健康的志愿者或者实验动物身上获取。
采集到血液后,要尽快进行处理,以防止血红蛋白的变性和降解。
第一步是红细胞的分离。
将采集到的血液加入抗凝剂,如肝素或柠檬酸钠,然后通过离心的方法,将红细胞从血浆中分离出来。
离心的速度和时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一般来说,以较低的转速离心一段时间,就可以使红细胞沉淀在离心管的底部。
得到红细胞后,接下来就是裂解红细胞以释放出血红蛋白。
常用的方法是低渗裂解法,将红细胞置于低渗溶液中,如蒸馏水,红细胞会因为吸水而膨胀破裂,释放出其中的内容物,包括血红蛋白。
然后是去除杂质。
裂解后的溶液中含有大量的其他细胞成分和杂质,需要通过过滤、离心等方法进行去除。
例如,可以再次离心,使较大的细胞碎片沉淀下来,然后取上清液。
接下来就是血红蛋白的初步分离。
常用的方法有盐析法。
向溶液中逐渐加入适量的中性盐,如硫酸铵,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蛋白质的溶解度会逐渐降低而沉淀出来。
不同的蛋白质在不同的盐浓度下沉淀,通过控制盐的浓度,可以初步分离出血红蛋白。
经过初步分离后,还需要进一步的纯化。
层析法是常用的手段之一。
比如凝胶过滤层析,根据蛋白质分子大小的不同进行分离;离子交换层析,依据蛋白质的带电性质差异来分离。
在分离和提取的过程中,要始终注意保持适当的温度、pH 值等条件。
温度过高或过低、pH 值不适宜都可能导致血红蛋白的变性和失活。
另外,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要规范、细致,尽量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和损失。
例如,在转移溶液时要避免洒出,使用的仪器要经过严格的清洗和消毒。
5.3 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
![5.3 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https://img.taocdn.com/s3/m/67742e60f5335a8102d22064.png)
2、凝胶色谱
(1)凝胶色谱柱的制作 ①取长40厘米,内径1.6厘米的玻璃管,两端 需用砂纸磨平 ②底塞的制作:
打孔 挖出凹穴 安装移液管头部 覆 盖尼龙网,再用100目尼龙纱包好,插到玻璃 管的一端
注意事项: 底塞中插入的玻璃管的上部不得超出橡皮塞的 凹穴底面,否则难以铺实尼龙网,还会导致液 体残留,蛋白质分离不彻底 ③顶塞的制作 打孔 ④组装 将上述三者按相应位置组装成一个整体 ⑤安装其他附属结构 安装玻璃管
1mL
1mL
20mmol/L磷酸缓冲液
(5)透析 ①过程 取1ml的血红蛋白溶液装入透析袋中,将透析袋 放入盛有300m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0mmol/l 的磷酸缓冲液中(pH为7.0),透析12小时 ②透析目的 除去样品中分子量较小的杂质
粗分离--凝胶色谱操作
1.凝胶色谱柱的制作: 2.凝胶色谱柱的装填: 3.样品的加入和洗脱 教材图5-19
练习巩固
1、随着人类跨入蛋白质组时代,对蛋 白质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深入,首先要 做的一步是 A 弄清各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B 弄清各种蛋白质的功能 C 弄清各种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D 获得高纯度的蛋白质
2、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过程中, 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行程大于 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 B 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行程小于 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 C 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行程等于 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 D 二者根本无法比较
2.凝胶色谱柱的装填: 材料:交联葡聚糖凝胶G-75;20mmol/L磷酸缓冲液 装填: 步骤 操作要求 色谱柱垂直固定在支架上 ① 固定色谱柱 ② 计算称量凝胶 根据色谱柱体积计算凝胶用量 凝胶颗粒+蒸馏水→充分溶胀 ③ 配制悬浮液 凝胶颗粒+洗脱液→沸水浴 一次性缓慢倒入;轻轻敲打 ④ 装填悬浮液 洗涤平衡 立刻用磷酸缓冲液洗涤平衡12h ⑤
红细胞膜制备
![红细胞膜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8b4efd08763231126edb1184.png)
两种提取红细胞膜蛋白方法的比较在制备抗血型抗原单克隆抗体时,为了提高红细胞血型抗原的免疫效果,获得更多的阳性克隆,我们比较了两种提取红细胞膜蛋白的方法。
1 材料和方法1.1 低渗溶血法粗提红细胞膜蛋白1.1.1 方法一 略有改良 取25 ml A(或B ) 型抗凝混合血加0.01 mol/L PBS ( pH7.4),离心3000 r/min ,20 min ,弃上清和上清下的白细胞、血小板层。
用相当于红细胞压积3倍的预冷PBS(pH7.4)洗涤3次(4 ℃ 5 000 r/min,15 min) 。
加预冷的0.01 mol/L Tric-HCl(pH7.4)与红细胞(V V=401)∶∶混合,4℃放置2 h 。
再以9 000 r/min 离心20 min ,弃上清(重复3~5次)至无肉眼可见的红细胞为止。
沉淀物加0.01 mol/L PBS(pH7.4)置-20℃保存。
1.1.2 方法二 略有改进 4 ml A(或B)型血加40 ml NS,离心2 000 r/min,20 min,洗3次。
沉淀物加入40 ml 预冷蒸馏水,离心5 000 r/min,10 min ,洗4次。
因沉淀物中仍有少量红细胞,故加40 ml 0.01 N 冰醋酸,置4 2 h ℃后离心9 000 r/min ,15 min 。
沉淀物加4 ml NS 混匀后,再加0.2 ml 0.1 N NaOH ,生 物 秀室温30 min,离心转速同上,弃上清后加4 ml NS,用0.1 N HCl(约0.1 ml)调pH 至7.4。
紫外分光光度计测蛋白含量。
1.2 红细胞膜抗原的活性测定1.2.1 血凝抑制试验 将提取的A(或B)型红细胞膜蛋白倍比稀释,分别加相应抗体(原液~1128∶倍比稀释),震摇后置室温1 h ,再加入2%A 或B 型红细胞,水平振荡20 min,室温静置1 h 观察结果。
另用A 或B 型红细胞代替A 或B 型红细胞膜蛋白作为对照。
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四步
![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四步](https://img.taocdn.com/s3/m/d343d17a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f9.png)
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四步血红蛋白是存在于人类血液中的一种重要蛋白质,它承担着将氧气从肺部输送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的重要功能。
因此,对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和医学应用前景。
接下来将介绍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四个步骤。
第一步:血样采集首先需要采集含有血红蛋白的血样。
一般来说,静脉采血是最常用的方法。
在采集血样之前,需要确保采血器具干净无菌,以避免外部微生物的污染。
同时,还要确保采集到的血样足够新鲜,以保证血红蛋白的活性和稳定性。
第二步:红细胞裂解将采集到的血样进行红细胞裂解,将红细胞膜破坏,释放血红蛋白。
一般可以使用生理盐水等溶液进行红细胞裂解。
在裂解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温度和pH值的控制,以确保血红蛋白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第三步:血红蛋白提取在红细胞裂解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被释放出来,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提取。
常用的提取方法包括离心、凝胶过滤、离子交换层析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将血红蛋白从其他蛋白质和杂质中分离出来,得到比较纯净的血红蛋白样品。
第四步:血红蛋白分离最后一步是对提取到的血红蛋白进行分离。
根据血红蛋白的性质和不同的应用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分离方法。
例如,可以利用凝胶电泳、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对血红蛋白进行分离和纯化。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得到高纯度的血红蛋白样品,为后续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
通过以上四个步骤,我们可以完成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工作。
这些工作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血红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和结构特性,还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希望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完善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技术,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一生物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介绍
![高一生物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494da7e6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11.png)
高一生物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介绍高一主要学习的内容是细胞,学生需要知道和掌握这些的知识,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有关于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知识点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一生物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知识点该知识点包括凝胶色谱法、缓冲溶液、电泳、实验操作及操作提示等几个要点知识。
1. 凝胶色谱法:也称做分配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凝胶实际上是一些由多糖类化合物构成的多孔球体,在小球体内部有许多贯穿的通道,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分子通过凝胶时速度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比较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慢;而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只能在凝胶外部移动,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
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分子因此得以分离。
2. 缓冲溶液:缓冲溶液的作用是能够抵制外界的酸和碱对溶液pH 的影响,维持pH基本不变。
缓冲溶液通常由1-2种缓冲溶剂溶解于水中配制而成的。
生物体内进行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都是在一定的pH下进行的,例如:血浆的pH是7.35~7.45,要在实验条件下准确模拟生物体内的过程,必须保持体外的pH与体内的基本一致。
3.电泳: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程。
许多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都具有可解离的基团,在一定的pH下,这些基团会带上正电或负电。
在电场的作用下,这些带电分子会向着与其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
电泳利用了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以及分子本身的大小、形状的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
两种常用的电泳方法是琼脂糖凝胶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在测定蛋白质分子量时通常使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蛋白质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迁移速率取决于蛋白质所带净电荷的多少以及分子的大小等因素。
4. 实验操作及操作提示: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分为四步: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鉴定。
蛋白的提取方法
![蛋白的提取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50c8fac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2b.png)
蛋白的提取方法
蛋白质的提取方法根据不同的样品类型和应用需求而有所差异。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蛋白质提取方法:
1. 细胞裂解法:
- 使用裂解缓冲液(如RIPA缓冲液)将细胞破裂,释放蛋白质。
- 添加蛋白酶抑制剂和磷酸酶抑制剂,以防止蛋白质降解。
- 在低温和高速离心的条件下,去除细胞碎片和细胞核等杂质。
2. 组织研磨法:
- 使用液氮或组织研磨器将组织研磨成细碎的粉末。
- 使用裂解缓冲液将组织样品裂解。
- 离心去除细胞碎片等杂质。
3. 离体器官提取法:
- 使用适当的缓冲液冲洗和清洗离体器官,去除表面的污物和杂质。
- 使用裂解缓冲液将离体器官切割或粉碎成细小的样品。
- 离心去除细胞碎片等杂质。
4. 血浆/血清提取法:
- 收集新鲜血液,并使用抗凝剂进行处理,如EDTA或肝素。
- 采用离心法将血液离心,分离血浆/血清。
- 血浆/血清中的蛋白质可通过沉淀、凝胶过滤或其他方法进一步提取和纯化。
5. 特定蛋白提取法:
- 根据需要,可以使用特定的提取方法来富集特定蛋白质。
如免疫沉淀、亲和层析、电泳分离等。
在蛋白质提取过程中,常常需要注意样品的保存温度、缓冲液的配制、抑制剂的添加等细节,以确保蛋白质的稳定和完整性。
同时,不同应用领域可能需要不同的提取方法和蛋白质纯化步骤,因此建议根据具体实验目的和样品类型进行选择和优化。
如果有需要,可以咨询专业的生物化学或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以获得更准确和具体的方法和建议。
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
![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https://img.taocdn.com/s3/m/b60472e5195f312b3169a549.png)
②血红蛋白是有色蛋白,因此在凝胶
色谱分离时可以通过观察颜色来判断
什么时候应该收集洗脱液。这使血红
蛋白的分离过程非常直观,大大简化
了实验操作。
•1.洗涤目的:去 红细胞的洗涤 杂蛋白 除 ,利于后 或血浆蛋白 2.洗涤方法 续步骤的分离纯化。
采用低速短时间离心,如 500 用 胶头吸管 r/min,离心 2 min,然后
离 心 管 中 , 以 2000 r /
min的速度离心10min后,
可以明显看到试管中的溶
液分为4层:
高速长时间离心
第4层:红细胞破碎物沉淀 层(暗红色)
用 滤纸 过滤除去脂溶性 沉淀层,于 分液 漏斗中
静置片刻后,分出下层 的 红色 透明液体。
粗分离
--透析(去除分子质量较
小
的杂质)
取1mL的血红蛋白溶液装入 透 (pH为7.0 )透析12 h。
A. 它们都是分离蛋白质的重要方法 B. 它们的原理相同不同
)
C. 使用凝胶色谱法需要使用缓冲溶液而电泳不需要 都需要使用缓冲溶液维持PH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实验步骤
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分为四步:
样品处理
红细胞的洗涤 血红蛋白的释放 分离血红蛋白溶液
透析—去除样品中分子量较小的杂质
粗分离
纯化 用凝胶色谱法除去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质
合物,SDS所带负电荷的量大大超过蛋白质分子原有的
电荷量,因而掩盖了不同蛋白质间的电荷差异,使电泳
迁移率完全由蛋白质分子的大小决定。
例题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电泳使样品中各分子分离的
原因的是( D )
A.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
B.分子的大小 C.分子的形状 D.分子的变性温度
5.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5.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https://img.taocdn.com/s3/m/d71d3c30bb68a98270fefa19.png)
分离、纯化生物大分子
大分子:分子量达上万或更多的有机生物活性分子 分离:将混杂的各物质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分成几种纯净物 纯化:除去物质中混有的杂质(不需要的)
分离纯化生物大分子方法
分离依据
具体方法
分子大小(相对分 1.凝胶色谱法(柱层析) 子质量)和形态 2.差速离心法(分离各种细胞器)
3.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不同密度物 质,如14N、15N标记的DNA) 4.透析法、 5.分子筛……
与CO结合 比O2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强270倍
背景知识:血红蛋白
1.概念:红细胞内负责运输O2和CO2的特殊红色蛋白质,英文缩写Hb。 2.血红蛋白的结构:2条α-肽链 2条β-肽链 亚铁血红素 3.血红蛋白的功能: ·运输作用 O2 CO2 CO ·结构作用:组成人和其他脊柱动物红细胞的主要成分(结构蛋白)
(3)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原理:
结果分析: • 测定的只是单个亚基或肽链的相对分子质量,而不是完整分子的
相对分子质量;
• 要测定蛋白质真正的相对分子质量,应与其他测定蛋白质相对分 子质量的方法加以校正。
五、 凝胶电泳法
常见种类:琼脂糖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分类 琼脂糖 凝胶电 泳
SDS-聚 丙烯酰 胺凝胶 电泳
总结思考:
1、凝胶色谱法原理? 2、缓冲溶液作用? 3、电泳原理?
小分子流动慢 大分子流动快
先收集 大分子
后收集 小分子
5.结果:洗脱曲线
横轴:洗脱液体积; 纵轴:分子浓度 按照分子大小洗脱:大分子先洗脱下来,小分子后洗脱下来
思考: 在血红蛋白的提取分离实验中用的磷酸缓冲液(PBS)的目的?
利用缓冲液模拟细胞内的PH环境,保证血 红蛋白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便于观察(红 色)和进行材料的科学研究(活性)。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https://img.taocdn.com/s3/m/ead7cc4c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5d.png)
本课题学习要点和难点
体验从复杂体系中提取生物大分子旳基本过 程和措施,并了解色谱法、电泳法等分离生 物大分子旳基本原理。
3、课题要点:凝胶色谱法旳原理和措施 4、课题难点:
①样品旳预处理 ②色谱柱填料旳处理和色谱柱旳装填。
2023年4月14日宣告人类基因组序列图完毕,这标志着进入了后基因组和蛋 白质组时代
2、你装填旳凝胶色谱柱是否有气泡产生?你旳色谱 柱装填得成功吗?你是怎样判断旳?
因为凝胶是一种半透明旳介质,所以能够在凝胶柱旁放一支与 凝胶柱垂直旳日光灯,检验凝胶是否装填得均匀。另外,还能够 加入大分子旳有色物质,例如蓝色葡聚糖—2023或红色葡聚糖, 观察色带移动旳情况。假如色带均匀、狭窄、平整,阐明凝胶色 谱柱旳性能良好。假如色谱柱出现纹路或是气泡,轻轻敲打柱体 以消除气泡,消除不了时要重新装柱。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 离
本课题学习目的
体验从复杂体系中提取生物大分子旳基本过 程和措施,并了解色谱法、电泳法等分离生 物大分子旳基本原理。
1、主要概念:①凝胶色谱法 ②电泳法 ③缓冲溶液 ④ 它们在血红蛋白旳提取中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2. 主要原理:
①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旳原理
②电泳法分离样品旳原理
③缓冲溶液旳构成和作用机理
④洗脱:小心加入pH=7.0 旳20mmol/l旳磷酸缓冲液到合 适高度,连接缓冲液洗脱瓶,打开下端出口进行洗脱。
⑤搜集:待红色旳蛋白质接近色谱柱底端时,用试管搜集流 出液,每5ml搜集一试管,连续搜集。(在分离过程中,假如 红色区带均匀一致旳移动,阐明色谱柱制作成功)
⑥注意:正确旳加样操作:1、不要触及并破坏凝胶面。2、 贴壁加样。3、使吸管管口沿管壁围绕移动。
装配好旳凝胶柱
提取红细胞,白细胞方式
![提取红细胞,白细胞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7b015454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dd.png)
提取红细胞,白细胞方式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提取红细胞、白细胞是目前医学领域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它不仅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疾病、监测患者健康状况,还可以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拯救生命。
红细胞和白细胞是人体血液中的两种重要成分,它们的提取需要经过一系列精密的操作和技术手段才能得到纯净有效的样本。
本文将介绍提取红细胞、白细胞的常见方法和技术流程。
一、红细胞的提取方式红细胞是血液中最主要的细胞成分,它们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功能。
提取红细胞对于治疗贫血、输血等治疗手段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提取红细胞的方式:1. 自体输血:自体输血是指将患者自身的血液提取出来,经过处理后再输回体内。
这样可以避免异体输血可能带来的免疫排斥反应,减少感染的风险。
自体输血主要适用于手术前准备、贫血患者等情况。
2. 血库输血:血库输血是指将经过筛查、检测的供血者的血液提取后存储在血库中,根据需要输血给患者。
这种方式适用于紧急情况、重症患者等情况。
3. 分离红细胞:通过离心、过滤等方法将红细胞与其他成分分离开来,得到纯净的红细胞样本。
这种方式主要用于实验室研究、临床诊断等需要特定样本的情况。
白细胞是血液中的免疫细胞,主要起到抵抗病原微生物、清除异物、维持免疫平衡等功能。
提取白细胞不仅可以帮助诊断感染、炎症等疾病,还可以用于免疫治疗等方面。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提取白细胞的方式:1. 血液细胞计数:通过血液细胞计数仪等设备对血液样本中的白细胞进行计数和分类。
这种方式适用于常规血常规检测、疾病诊断等情况。
3. 白细胞产品制备:通过离心、负选择、阳选择等技术将白细胞提取、富集、分离,制备成白细胞产品。
这种方式适用于治疗器官移植排异反应、免疫调节等领域。
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提取方式各有特点,根据具体的实际需求和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非常重要。
提取红细胞、白细胞的技术不断创新和进步,为医学研究和临床治疗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希望未来可以有更多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应用于红细胞、白细胞的提取和应用中,为医学发展和患者服务带来更多的益处。
血清中蛋白提取方法
![血清中蛋白提取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e769364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b5.png)
血清中蛋白提取方法][1]血清中蛋白提取方法一、概述1.蛋白的提取及分析是生化实验中最基本的工作,在分子生物学实验中提取和分析蛋白也是常见的实验,其中最常用的是提取血清中蛋白的方法。
血清蛋白提取的方法主要用于检测血清中多种蛋白的物质、定量及其活性,为研究血清蛋白及其结构、功能等提供参考数据。
2.血清中的蛋白主要包括:球蛋白、同势蛋白、硫化蛋白、钙蛋白、谷胱甘肽蛋白和载脂蛋白等,它们在血清中含量和组成极不稳定,容易受外界环境、病毒感染、细胞老化和心理因素等影响。
3.由于血清蛋白具有多种物理和化学特性,为提取纯度高的血清多肽,选用不同技术手段来提取和分离血清蛋白,以确保蛋白抽提的准确性,以及满足研究要求。
二、抽提方法1.冷冻抽提法:冷冻抽提法是一种常用的血清多肽抽提方法,它以细胞质膜和细胞内的细胞质蛋白物质的稳定性为前提,在抽提过程中通过低温来抑制其外来的酶,从而保持细胞内蛋白的原生性,减少抽提过程中容易受到的外部因素的影响,从而提高抽提纯度。
2.活性抽提法:活性抽提法是利用活性多肽结合的理论,即以活性多肽为抽提物,通过配制不同浓度的pH和温度缓冲液,从血清中抽提出膜蛋白和细胞内蛋白,进行分离纯化。
3.离子交换层析法:离子交换层析是一种常用的血清蛋白抽提法,其特点是利用蛋白的离子吸附特性,通过改变pH值来改变其电荷,从而达到血清蛋白的分离和纯化。
4.离子交换纯化法:离子交换纯化法是运用离子交换技术对血清中蛋白进行分离和纯化的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蛋白的不同等电点,以及不同离子交换材料的活性,将不同性质的蛋白物质分离并纯化出来。
5.动力学纯化法:动力学纯化法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种提取血清蛋白的技术,利用动力学的原理,将抽提蛋白或多肽从血清中更快、更精确的分离出来,其优点是提取效率高,无污染,从而有效地提高抽提蛋白的纯度。
三、结论血清中蛋白提取方法有很多种,上述仅介绍了几种常用的血清多肽提取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优缺点,在有效抽提纯度高的血清多肽时,需要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适合的提取方法和抽提条件,以保证抽提结果的准确性。
红细胞蛋白质提取方法
![红细胞蛋白质提取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98a66e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85.png)
红细胞蛋白质提取方法引言:红细胞是人体内重要的细胞成分,其中的蛋白质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红细胞蛋白质提取是研究红细胞功能和相关疾病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红细胞蛋白质提取方法。
一、酸性溶解法酸性溶解法是最常用的红细胞蛋白质提取方法之一。
其原理是利用酸性溶液将红细胞溶解,使红细胞膜破裂释放出蛋白质。
常用的酸性溶液有盐酸、乙酸等。
首先,将红细胞与酸性溶液充分混合,然后通过离心将红细胞膜和其他细胞成分分离。
最后,将上清液中的蛋白质沉淀收集,经过洗涤和浓缩即可得到纯化的红细胞蛋白质。
二、冻融法冻融法是一种简便的红细胞蛋白质提取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低温冷冻红细胞,然后迅速回温使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蛋白质。
首先,将红细胞与冷冻缓冲液混合,并在低温条件下冻结。
随后,将冻结的红细胞迅速回温,使红细胞破裂。
最后,通过离心或过滤将红细胞膜和其他细胞成分分离,得到纯化的红细胞蛋白质。
三、超声波法超声波法是一种物理破碎红细胞的蛋白质提取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超声波的机械作用将红细胞破碎,释放出蛋白质。
首先,将红细胞与超声波缓冲液混合,然后通过超声波处理使红细胞破裂。
最后,通过离心或过滤将红细胞膜和其他细胞成分分离,得到纯化的红细胞蛋白质。
四、高压法高压法是一种物理破裂红细胞的蛋白质提取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高压力将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蛋白质。
首先,将红细胞与高压缓冲液混合,然后通过高压处理使红细胞破裂。
最后,通过离心或过滤将红细胞膜和其他细胞成分分离,得到纯化的红细胞蛋白质。
五、酶解法酶解法是一种利用酶类将红细胞膜降解,释放出蛋白质的方法。
常用的酶有胰蛋白酶、胰蛋白酶K等。
首先,将红细胞与酶液混合,在适宜的温度和酶解时间下进行酶解。
随后,通过离心或过滤将红细胞膜和其他细胞成分分离,得到纯化的红细胞蛋白质。
结论:红细胞蛋白质提取是研究红细胞功能和相关疾病的重要手段。
酸性溶解法、冻融法、超声波法、高压法和酶解法是常用的红细胞蛋白质提取方法。
血红蛋白生产方法
![血红蛋白生产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5755f27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c5.png)
血红蛋白生产方法血红蛋白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分子,它是在红细胞内存在的负责将氧气输送到身体各处的蛋白质。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血红蛋白的生产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生物制药工艺。
本文将介绍血红蛋白的生产方法。
一、来源血红蛋白可以从天然的红细胞中提取,也可以使用基因重组技术合成。
从天然的红细胞提取血红蛋白的方法早已经成熟,但是由于红细胞在体内的寿命较短,并且提取过程中难以保持血红蛋白的完整性,因此这种方法并不是生产血红蛋白的主要途径。
目前,更多的是通过基因重组技术生产血红蛋白。
二、基因克隆基因克隆是利用植物或者细菌等微生物系统,将含有编码血红蛋白的基因片段的DNA 序列复制出来,并通过相应的技术提取和纯化到达一定浓度。
三、发酵过程将大量生产的含有血红蛋白基因的重组微生物细胞,在发酵罐中进行发酵生产。
发酵过程中,需要添加相应的培养基和其他生长因子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随着生物代谢的进行,血红蛋白逐渐被合成并积累在细胞内。
四、纯化过程经过发酵的细胞以重组蛋白为主要成分,所含的蛋白质种类繁多。
因此需要对产生的细胞进行分离提取,得到含有高纯度血红蛋白的溶液。
通常采用离心、过滤和层析等方法进行纯化。
五、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保证产品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卡,它可以在生产过程中依据此进行检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产品的纯度、活性、不纯物和变性蛋白等含量,以及有害物质含量的检测等方面。
质量控制的标准一般按照国家或者国际标准进行,以确保最终产品符合合法标准,保证合格产品的售出。
综上所述,血红蛋白的生产是一项复杂的工艺流程,需要多种技术手段的综合应用来保证产品质量。
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改进,血红蛋白的生产技术也将逐渐成熟,为临床治疗和科研提供优质素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产品:
产品 总蛋白提取试剂盒 核蛋白提取试剂盒 膜/胞浆/核蛋白分步提取试剂盒 Bradford 蛋白定量试剂盒 ECL 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
产品号 BB-3101 BB-3102 BB-3104 BB-3411 BB-3501
产品 磷酸化蛋白富集试剂盒 膜蛋白提取试剂盒 活性蛋白提取试剂盒 BCA 蛋白定量试剂盒 植物核蛋白提取试剂盒
BB-3151 BB-3124 BB-3152 BB-3301 BB-3127 BB-3311 BB-3182 BB-3185 BB-3191
简单方便,可在 1 小时内完成。该试剂盒含有的蛋白酶抑制剂混合物,阻止了蛋白酶对蛋白 的降解,为提取高纯度的蛋白提供了保证。本试剂盒含有的独特配方能够溶解细胞膜包括细 胞质膜和核膜。提取的蛋白可用于 Western Blotting、蛋白质电泳、免疫共沉淀等下游蛋 白研究。
本试剂盒中不含 EDTA,与金属螯和层析等下游应用兼容。 本试剂盒提取的蛋白不可用于等点聚焦电泳、双向电泳。如下游实验需要用于双向电 泳,请使用贝博其他货号的试剂盒。
血细胞蛋白提取试剂盒
产品组成:
产品组成 规格
蛋白提取液 磷酸酶蛋白酶抑制剂混合物
使用说明书
BB-3139-1 50T 25ml 100ul 1
BB-3139-2 100T 50ml 200ul 1
储存条件: 酶抑制剂-20℃保存; 蛋白提取液室温保存。
剂盒适用于从各种哺乳动物全血细胞中提取总蛋白。提取过程
BB-3121 BB-3122 BB-3123 BB-3125 BB-3126 BB-3105 BB-3181 BB-3183 BB-3187
细菌膜蛋白提取试剂盒 植物总蛋白提取试剂盒 植物膜蛋白提取试剂盒 蛋白酶抑制剂混合物 真菌蛋白提取试剂盒 磷酸酶抑制剂混合物 细菌蛋白提取盒(2D 电泳用) 酵母蛋白提取盒(2D 电泳用) 线粒体蛋白提取盒(2D 电泳用)
产品号 BB-3108 BB-3103 BB-3106 BB-3401 BB-3154
细胞蛋白提取试剂盒 组织蛋白提取试剂盒 细菌蛋白提取试剂盒 酵母蛋白提取试剂盒 昆虫蛋白提取试剂盒 磷酸化蛋白提取试剂盒 总蛋白提取试剂盒(2D 电泳用) 植物蛋白提取盒(2D 电泳用) 细菌膜蛋白提取盒(2D 电泳用)
使用方法:
1、 取 1ml 抗凝血,3000g 离心 10 分钟。 2、 弃上层血浆,收集下层血液细胞沉淀。 3、 用 PBS 洗涤血细胞 2 次。 4、 加入 500ul 冷的蛋白提取液,吹打混匀后,在 4℃条件下振荡 20 分钟。 5、 在 4℃,14000g 条件下离心 15 分钟。 6、 将上清吸入另一预冷的干净离心管,即可得到血细胞总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