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疗方案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相继发现一些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病例。
疾病主要传播途径为蜱虫叮咬。
目前发现的病原体包括人粒细胞无形体和一种新亚型布尼亚病毒(初步认定该病毒与此类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疾病有关)。
其中,关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防治,我部已于2008年2月20日印发了《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给予指导。
关于新亚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疾病,近期我部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以指导临床医生和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做好对该病的诊断、报告、治疗、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疫情防控和公众健康教育等工作。
现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印发给你们,请你们依据本指南及时开展相关医疗卫生人员培训,加强疾病防治工作。
附件:1.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2.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疗方案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4.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实验室检测方案5.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方案6.蜱防治知识宣传要点二○一○年九月二十九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近年来,河南、湖北、山东、安徽等省相继发现并报告一些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病例,其中少数重症患者可因多脏器损害,救治无效死亡。
为确定该类患者的致病原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有关省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与病原学研究。
2010年5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湖北、河南两省的部分地区启动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监测工作。
经对患者血液中分离到的病毒进行鉴定、全基因组基因序列分析、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体中和试验等实验室检测,发现两省报告的大部分病例标本中存在一种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的新病毒感染,并初步认定检测发现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病例与该新病毒感染有关。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疗方案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疗方案为指导各地及时、有效地开展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诊断和救治工作,依据现有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制定本方案。
随着临床经验积累以及对本病认识的深入,将进一步修订完善。
一、临床表现潜伏期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为1周~2周。
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部分病例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
伴乏力、明显纳差、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
查体常有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上腹部压痛及相对缓脉。
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既往有基础疾病、老年患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出血倾向明显、低钠血症等提示病重,预后较差。
二、实验室检查(一)血常规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减少,多为1.0-3.0×109/L,重症可降至1.0×109/L以下,嗜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多正常; 血小板降低,多为30-60×109/L,重症者可低于30×109/L。
(二)尿常规检查。
半数以上病例出现蛋白尿(+~+++),少数病例出现尿潜血或血尿。
(三)生化检查。
可出现不同程度LDH、CK及AST、ALT等升高,尤以AST、CK-MB升高为主,常有低钠血症,个别病例BUN升高。
(四)病原学检查。
1.血清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
2.血清中分离新型布尼亚病毒。
(五)血清学检查。
1.新型布尼亚病毒IgM抗体(尚在研究中)。
2.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标准。
依据流行病学史(流行季节在丘陵、林区、山地等地工作、生活或旅游史等或发病前2周内有被蜱叮咬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诊断。
1. 疑似病例:具有上述流行病学史、发热等临床表现且外周血血小板和白细胞降低者。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40℃以上,部分病例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 • 患者常伴有明显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等消化道症状,以及乏力、头痛、肌肉酸 痛等全身中毒症状。 • 体格检查可见表情淡漠、相对缓脉,常有 腹股沟、腋下、颈部等处孤立或2~3个浅 表淋巴结肿大伴明显触痛,表面红肿,有 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流行病学
2.传播途径
• (1)虫媒传播:蜱是最重要的传播媒介,
发病地区的蜱中可分离到该病毒,部分病 例发病前有明确的蜱叮咬史。 • (2)接触传播:近期多篇研究报道证实了 SFTSV人传人的存在, SFTS患者病毒血症 时间较长,可能通过接触患者血液、分泌 物或排泄物而感染,裸露皮肤直接接触患 者血液具有较高的危险性,患者作为传染 源的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多器官功能损伤期
• 可与发热期重叠,一般出现在病程5~10天,个别 •
重症病例发病2~3天即出现多器官功能损伤。 肝、肾、脑、心、肺、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等全 身器官均可受累。部分患者可出现出现肢体、下 颌抖动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表现及表情淡漠、反 应迟钝、嗜睡、烦躁、抽搐及昏迷等不同程度的 意识障碍,以及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 等并发症,如不及时救治,可因休克、呼吸衰竭、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以及多脏器衰竭而死亡。 死亡病例多发生在此期,死亡时间一般出现在发 病后6~12天。非死亡病例此期一般持续3~5天 后进入恢复期。
诊断
• • • • • • • • • •
入院诊断: 1.昏迷原因待查 中毒性脑病? 病毒性脑炎? 2.发热待诊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败血症? 病毒感染? 3.多器官功能损害 4.糖尿病?
诊疗经过
• 入院后立即给予综合止血、先后应用头孢吡肟联
合莫西沙星、土霉素抗感染(感染控制后抗生素 降级应用)、应用丙种球蛋白调节免疫、应用高 渗糖、氨基酸、脂肪乳(后改为卡文)营养支持、 应用白蛋白减轻渗出、应用甘露醇(q6h)及甘油 果糖、速尿脱水保护脑细胞、应用乌司他丁、左 卡尼丁保护胰腺、心脏及清除氧自由基及抑制炎 症介质释放,应用沐舒坦稀释痰液,应用胰岛素 控制血糖,联系血小板输注,应用人粒细胞集落 刺激因子提高白细胞。 请ICU、呼吸内科、心内科、肾脏病科、神经内科、 内分泌科等科室会诊
发热板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近年来,河南、湖北、山东、安徽等省相继发现并报告一些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病例,其中少数重症患者可因多脏器损害,救治无效死亡。
为确定该类患者的致病原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有关省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与病原学研究。
2010年5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湖北、河南两省的部分地区启动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监测工作。
经对患者血液中分离到的病毒进行鉴定、全基因组基因序列分析、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体中和试验等实验室检测,发现两省报告的大部分病例标本中存在一种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的新病毒感染,并初步认定检测发现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病例与该新病毒感染有关。
由于该病毒命名和进一步确认工作还在进行之中,暂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命名此病毒感染所致疾病。
为及时指导临床医生和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做好该病的诊断、报告、治疗、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疫情防控和公众健康教育工作,依据目前对该病的认识和研究进展制定本技术指南。
一、目的(一)指导各级医疗机构开展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及时报告病例并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二)指导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和疫情控制工作。
(三)指导各地做好预防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公众健康教育工作。
二、疾病概述(一)病原学。
新发现的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白蛉病毒属(Phlebovirus),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80-100 nm,外有脂质包膜,表面有棘突。
基因组包含三个单股负链RNA片段(L、M和S),L片段全长为6368 个核苷酸,包含单一读码框架编码RNA依赖的RNA聚合酶;M片段全长为3378个核苷酸,含有单一的读码框架,编码1073个氨基酸的糖蛋白前体;S片段是一个双义RNA,基因组以双向的方式编码病毒核蛋白和非结构蛋白。
病毒基因组末端序列高度保守,与白蛉病毒属其他病毒成员相同,可形成锅柄状结构。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6.
嗜吞噬无形体特异性16S rRNA基因,巢式PCR
诊断标准
依据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诊断。 1.流行病学史
(1)发病前2周内有被蜱叮咬史,或(2)在有蜱活动的丘陵、 山区(林区)工作或生活史,或(3)直接接触过危重患者的血 或呼吸道分泌物。 2.临床表现 急性起病,主要症状为发热(多为持续性高热,可高达40℃以 上)、全身不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 厌食、腹泻等。个别重症病例可出现出血、皮肤瘀斑,伴多脏 器损伤、DIC等。 3.实验室检测 3.1 常规及生化检查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GA)原称人粒细胞埃立克体病 (Human granulocytic Ehrlichiosis HGE)。
人粒细胞埃立克体病( HGE)是1994年发现的一种新发传染
病,最初认为病原体是查菲埃立克体(Ehrlichia chaffeensis)。后来发现病原体是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故更
Amblyomma americanum
美洲钝眼蜱
Ixodes scapularis
肩板硬蜱
Ixodes ricinus
篦子硬蜱
人群易感性
嗜吞噬无形体(HGA) IFA IgG,IgM 1995年,Goodman等从病人的血标本分离到该种嗜粒细胞病原体,将它非正式命名为人粒细胞埃立克体,其所致疾病称为人粒细胞埃
(恶心、呕吐、腹泻)、呼吸道症状(咳嗽、肺炎、呼吸窘迫综合 症)、肝脏、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体征:表情淡漠,相对脉缓,部分病例可有淋巴结肿大、皮疹等。 严重病例可发生多器官受累,如急性肾衰、代谢性酸中毒、呼吸衰 竭、严重低血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肝衰竭、心肌受损。 发病第1周,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异型淋巴细胞增多。 肝酶升高、心肌酶升高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1)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临床可表现为发热、全身不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厌食、腹泻、便血等;可伴肺、肾、肝、心、脑等多脏器功能损害,少数重症患者可因呼吸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而死亡。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专家委员会专家与来自河南信阳市商城、山东蓬莱、广东省等地的中医药一线专家,对近年来蜱虫传播疾病病例的中医证候特点、核心病机进行了研讨,总结了既往的相关救治经验,认为本病属于中医“瘟疫”范畴,初起邪犯肺卫,卫气同病,毒邪壅盛,毒损脉络,重症可表现为气营(血)两燔,若热势鸱张,败坏形体,可导致正衰邪陷,中医药应早期介入,根据本病的不同阶段辨证施治。
一、辨证论治(一)邪犯肺卫临床表现:患者有蜱虫咬病史,发热,恶寒或不恶寒,无汗或少汗,肌肉酸痛,头痛,或咳嗽,或恶心,舌质红,苔薄白、薄黄或薄腻,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毒,疏风透邪。
基本方药:银翘散加减。
金银花、连翘、荆芥穗、芦根、白茅根、薄荷、赤芍、粉葛根、黄芩、生甘草。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二剂。
加减:1.便秘加大黄;腹泻加黄连;2.咽喉肿痛加元参;3.咳嗽加桔梗、杏仁、前胡;4.表情淡漠、舌苔腻者加藿香、苍术、苏叶;5.恶心加姜半夏。
中成药:金振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蓝芩口服液等。
(二)毒壅肺胃临床表现:壮热不退,汗出,烦躁口渴,头痛,面红,恶心或呕吐,纳差,腹痛,便秘,尿黄,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洪大或脉缓。
治法:清气泄热,解毒活络参考方药:白虎汤加减生石膏、知母、苍术、板蓝根、炒栀子、连翘、炒杏仁、丹参、鲜茅根、生甘草。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二剂。
加减:1.腹满、便秘加酒大黄、芒硝;2.恶心、呕吐加苏叶、黄连、芦根。
中成药:金振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蓝芩口服液等。
可选用喜炎平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等静脉点滴。
(三)毒损脉络临床表现:高热,或伴皮肤斑疹,便血,或见咯血,尿赤,小便不利,舌质暗红,伴瘀斑等,舌苔薄黄,脉细数。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疗方案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疗方案为指导各地及时、有效地开展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诊断和救治工作,依据现有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制定本方案。
随着临床经验积累以及对本病认识的深入,将进一步修订完善。
一、临床表现潜伏期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为1周~2周。
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部分病例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
伴乏力、明显纳差、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
查体常有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上腹部压痛及相对缓脉。
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既往有基础疾病、老年患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出血倾向明显、低钠血症等提示病重,预后较差。
二、实验室检查(一)血常规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减少,多为,重症可降至×109/L 以下,嗜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多正常; 血小板降低,多为30-60×109/L,重症者可低于30×109/L。
(二)尿常规检查。
半数以上病例出现蛋白尿(+~+++),少数病例出现尿潜血或血尿。
(三)生化检查。
可出现不同程度LDH、CK及AST、ALT等升高,尤以AST、CK-MB升高为主,常有低钠血症,个别病例BUN升高。
(四)病原学检查。
1.血清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
2.血清中分离新型布尼亚病毒。
(五)血清学检查。
1.新型布尼亚病毒IgM抗体(尚在研究中)。
2.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标准。
依据流行病学史(流行季节在丘陵、林区、山地等地工作、生活或旅游史等或发病前2周内有被蜱叮咬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诊断。
1. 疑似病例:具有上述流行病学史、发热等临床表现且外周血血小板和白细胞降低者。
2.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具备下列之一者:(1)病例标本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阳性;(2)病例标本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阳转或恢复期滴度较急性期4倍以上增高者;(3)病例标本分离到新型布尼亚病毒。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控方案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控方案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研究发现,新型布尼亚病毒所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急性期病人及尸体血液和血性分泌物具有传染性,直接接触病人血液或血性分泌物可导致感染。
为了指导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经接触传播的预防,指导医疗卫生人员和接触者在诊治、流调、护理和死亡病人尸体处理过程中的防护和感染控制,特制定本要点。
一、病例隔离与管理密切观察病人有无呕血、咯血、牙龈出血、血便或血尿等出血表现,对无出血表现的病人实施标准预防;有出血表现的病人应住院治疗,尽量单间隔离并张贴明确标识。
病人诊疗用品专人专用,诊疗医务人员相对固定,尽量减少探视,所有进出人员做好个人防护。
二、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对接触过病人血液、体液、血性分泌物或排泄物等且未采取适宜防护措施的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自停止接触后观察14天,如出现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诊治。
三、医务及陪护人员防护医疗、流调、采样、陪护及转运人员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按预防接触传播类疾病的原则进行防护。
(一)在接触病人血液、体液、血性分泌物或排泄物等时应戴乳胶手套;离开隔离病室前,应摘除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
(二)从事气管插管或其他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穿隔离衣并戴外科口罩和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置专用包装袋并进行消毒。
若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进行处置。
四、消毒处理病人就诊、住院或转运期间,按照《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要求,做好病房环境和物体表面的消毒,对病人血液、体液、血性分泌物或排泄物及其污染的诊疗用品、生活用具等进行随时消毒。
病人康复、离院或死亡后,应做好终末消毒工作。
(一)环境及物体表面消毒收治病人的房间应保持环境清洁和空气流通;增加病房物表日常消毒次数,可选用含有效氯500-1000mg/L的消毒液擦拭消毒。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疗方案汇总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疗方案为有效地开展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诊断和救治工作,减少危重和死亡病例,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特制定本方案。
一、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为7-14天(平均9天)。
急性起病,主要症状为发热(多为持续性高热,可高达40℃以上)、全身不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
部分患者伴有咳嗽、咽痛。
体格检查可见表情淡漠,相对缓脉,少数病人可有浅表淋巴结肿大及皮疹。
可伴有心、肝、肾等多脏器功能损害,并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重症患者可有间质性肺炎、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以及继发细菌、病毒及真菌等感染。
少数病人可因严重的血小板减少及凝血功能异常,出现皮肤、肺、消化道等出血表现,如不及时救治,可因呼吸衰竭、急性肾衰等多脏器功能衰竭以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死亡。
老年患者、免疫缺陷患者及进行激素治疗者感染本病后病情多较危重。
二、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外周血象白细胞、血小板降低,异型淋巴细胞增多。
合并脏器损害的患者,心、肝、肾功能检测异常。
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查阳性。
其中:血常规: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可作为早期诊断的重要线索。
病人发病第一周即表现有白细胞减少,多为1.0-3.0×109/L; 血小板降低,多为30-50×109/L。
可见异型淋巴细胞。
尿常规:蛋白尿、血尿、管形尿。
血生化检查: 肝、肾功能异常;心肌酶谱升高;少数患者出现血淀粉酶、尿淀粉酶和血糖升高。
部分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升高。
可有血电解质紊乱,如低钠、低氯、低钙等。
少数病人还有胆红素及血清蛋白降低。
三、并发症如延误治疗,患者可出现机会性感染、败血症、中毒性休克、中毒性心肌炎、急性肾衰、呼吸窘迫综合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等,直接影响病情和预后。
四、病例诊断依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诊断。
(一)流行病学史。
1. 发病前2周内有被蜱叮咬史;2. 在有蜱活动的丘陵、山区(林区)工作或生活史;3. 直接接触过危重患者的血液等体液。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粒呈球形,直径80-100 nm,外有脂质包膜,表面有棘 突。基因组包含三个单股负链RNA片段(L、M和S), L片段全长为6368 个核苷酸,包含单一读码框架编码 RNA依赖的RNA聚合酶;M片段全长为3378个核苷酸, 含有单一的读码框架,编码1073个氨基酸的糖蛋白前 体;S片段是一个双义RNA,基因组以双向的方式编 码病毒核蛋白和非结构蛋白。病毒基因组末端序列高 度保守,与白蛉病毒属其他病毒成员相同,可形成锅 柄状结构。
(四)气营(血)两燔
• 临床表现:壮热烦躁,夜寐不安,间有谵语,吐血、 衄血、便血、尿血,或发斑,舌绛,苔黄少津,脉细 数。 • 治法:清气凉营(血),泻热解毒。 • 基本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 • 生石膏、水牛角、生地、银花、黄连、 栀子、知母、 白茅根、赤芍、玄参、丹参、麦冬、西洋参、生甘草。 • 用法:水煎服,日二剂~三剂。 • 加减:1.疫毒迫血妄行,出血较多者,加侧柏叶、旱莲 草;2.呕血、便血者加生大黄粉、三七粉。 • 中成药:口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散;可选用喜炎平注 射液、热毒宁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等静 脉点滴。
• 该病毒与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的裂 谷热病毒Uukuniemi病毒的氨基酸同源性 约为30%。 • 布尼亚病毒科病毒抵抗力弱,不耐酸、 易被热、乙醚、去氧胆酸钠和常用消毒 剂及紫外线照射等迅速灭活。
(二)流行病学
• 1. 地理分布。目前已在河南、湖北、山 东、安徽、辽宁、江苏等省发现该病病 例,病例主要分布在以上省份的山区和 丘陵地带的农村,呈高度散发。 • 2. 发病季节。本病多发于春、夏季,不 同地区可能略有差异。
• 急性发热起病, • 多数患者伴有乏力、纳差、恶心、呕吐、腹痛、腹 泻等症状 • 部分患者出现黑便、齿龈出血、皮肤瘀点或瘀斑、 眼结膜充血等出血症状。 • 绝大多患者临床实验室检查白血球不高或降低、 血 小板减少 • 部分患者谷丙/谷草转氨酶升高、尿蛋白阳性。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英文简称SFTS),俗称蜱虫病,是由一种新发现的布尼亚病毒导致的传染病,临床主要特征包括发热和多器官功能障碍,该疾病首先于2009年在中国被发现。
一、流行病学:1)时间分布:本病多发生在每年春、夏季,高峰主要集中在5~7月。
2)空间分布:发病人群大多分布在我国丘陵、山地以及森林区。
3)人群分布:人群普遍易感,病患多为山林区的居民以及包括赴该类地区户外活动的工作者、旅游者,临床病例以女性、中老年人多见。
4)传播途径:本病借蜱虫叮咬人经血液传播,直接接触病人及尸体血液或血性分泌物可导致感染。
5)病原体:该新型布尼亚病毒环境抵抗力弱,不耐酸、易被热、乙醚、去氧胆酸钠和常用消毒剂及紫外线照射等迅速灭活。
二、临床表现:该病潜伏期可能为l~2 周,主要特征是发烧和未知原因的血小板减少。
1)发热:体温常在38℃以上,持续高热时可超过40℃;2)一般表现:可有全身乏力、肌肉酸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头痛等表现;3)病情较重表现:严重时可出现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横纹肌溶解和肝肾功能不全、神经精神障碍等,患者最终可因休克、呼吸衰竭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 IC )等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4)体征:可有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上腹部压痛及相对缓脉等表现。
三、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中最常见的异常是血小板减少症和白细胞减少症。
1)80%以上的患者血常规提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减少,多为(1.0–3.0) Xl0^9/L,重者可<1.0×10^9/L,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多正常;90%以上的患者血小板减少,多在(30-60)×10^9/L,重者可<30 x 10^9/L;2)50%以上的患者尿常规可出现蛋白尿(+~+++),少数病例出现尿隐血或血尿、肌酐和尿素氮增高等;3)患者肝功能异常,可见AST、ALT升高;4)患者可有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升高;5)少数患者可出现淀粉酶、脂肪酶和血糖升高;6)部分患者APTT延长,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升高;7)可有血清电解质紊乱,如低钠、低氯、低钙;8)病原体检测:可直接用RT-PCR检测病毒核酸,血清中特异性核酸检测阳性,可确定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升高 5-18患者突发心律失常、血压下降,查电解质紊乱、肾功能异
常,心电图提示快速房颤、短阵室速,予电复律未转复,予胺碘 酮静点治疗后心律恢复,但血压经多巴胺升压治疗效果不佳、尿 量减少。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5-19患者心跳、呼吸停止,宣布死亡。 5-17 CDC回报:新型布尼亚病毒抗体阳性
会导致传播,但具体传播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第十四页,共三十三页。
媒介
蜱是嗜吞噬无形体的主要传播媒 介,包括全沟硬蜱、肩板硬蜱、 太平洋硬蜱、篦子硬蜱等。
我国已经在全沟硬蜱中检测到嗜吞噬无 形体的核酸。
嗜吞噬无形体的储存宿主有白足 鼠、野鼠类等。在欧洲,发现红 鹿、牛、羊等可持续感染嗜吞噬 无形体。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GA〕是一类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引起,主要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以发热伴白细 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新发人兽共患病,主 要通过蜱叮咬传播。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GA〕原称人粒细胞埃立克体病〔Human granulocytic Ehrlichiosis HGE〕。
后经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发现该种嗜粒细胞 病原体与无形体属最相关,因此,将其归于无形体属的一个新 种,命名为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其所致疾病也改称为人粒细胞 无形体病。
自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报告首例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病例以来,近 年来美国每年报告的病例约600-800人。
第十页,共三十三页。
对病情较重患者,应补充足够的液体和电解质,以保 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体弱或营养不良、低蛋白 血症者可给予胃肠营养、新鲜血浆、白蛋白、丙种球 蛋白等治疗,以改善全身机能状态、提高机体抵抗力。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疗方案(2023年版)
附件11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疗方案(2023年版)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是我国于2009年发现的新发病毒性传染病,多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地带,全年均可发病,多发于春、夏季。
如不及时诊治,SFTS病死率可高达20%。
为进一步规范SFTS临床诊疗工作,在2010年原卫生部发布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疗方案》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和诊疗经验,制定本诊疗方案。
一、病原学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FTSV)属白蛉纤细病毒科(Phenuiviridae),班达病毒属(Bandavirus Genus),分类名为大别班达病毒(Dabie Banda Virus,DBV)。
SFTSV为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呈球形,表面为脂质双层包膜,有由糖蛋白形成的棘突。
病毒基因组由大(L)、中(M)、小(S)三个片段组成,根据现有基因组序列分析,可聚集形成多个分支,呈现一定地理区域性聚集特征,尚无证据显示各分支病毒的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
SFTSV对脂质溶剂或去污剂以及强酸、碱、戊二醛、含氯消毒剂等敏感;对紫外线和热敏感,60℃30分钟可灭活。
在4℃环境中1周内感染性可保持稳定;25℃6小时,物体表面的病毒仍具有感染性。
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源。
感染的动物是主要传染源,可能为牛、羊、猫、犬和啮齿类动物。
患者也可作为传染源,在发病后7~10天内血液中可分离到病毒。
(二)传播途径。
SFTSV主要经带毒长角血蜱等媒介生物叮咬传播,还可在无防护情况下通过接触感染动物或患者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造成感染。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三、发病机制SFTSV直接作用于人体多种细胞引起组织、器官损伤。
病毒攻击人体的淋巴结,引起淋巴结肿大及坏死性淋巴结炎。
在淋巴结、脾脏快速复制后进入体循环,形成病毒血症,同时攻击多组织脏器。
市二院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控工作方案
附院(市二院)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控工作方案各临床、医技、门诊: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各类虫媒活跃上升,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风险增加。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皖卫传[2020]152号)》要求,做细做实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人民群众和我院职工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防控工作方案。
一、组织机构组长:XX成员:XXXX职责任务:研究并制定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治和防控方案;按要求将信息上报至有关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各项制度流程的制定,并定期监督检查落实情况;对医务人员开展知识培训,提高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识别、诊断能力;指导医务人员做好诊疗、消毒隔离、职业防护等工作;落实会诊、转诊等相关工作;加强科学宣传,提高公众防病知识水平。
下设办公室在院内感染和疾病控制部,办公室XX负责日常工作。
二、具体要求(一)建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症状监测体系1.临床、医技、门诊医务人员要加强培训,提升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治意识,一旦发现疑似病例(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疗方案(2015年版)》),立即上报院内感染和疾病控制部及医务部,坚决杜绝漏报、迟报和瞒报。
2.上报院内感染和疾病控制部后,立即开展院内专家会诊,并采集相关标本送检以明确诊断;对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院内感染和疾病控制部按照《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年版)》要求开展网络直报工作,并配合疾控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等。
3.临床、医技、门诊医务人员报告疑似或确诊病例后,一律不得截留病人,及时转诊至传染病定点医疗机构。
临床、医技、门诊立即上报院内感染和疾病控制部和医务部开展院内专家会诊院内感染和疾病控制部开展网络直报采集相关标本,明确诊断 配合疾控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等疑似或确诊病例转诊至传染病定点医疗机构(二)病例诊治、转诊过程中防护与感控要求1.病例隔离与管理密切观察病人有无呕血、咯血、牙龈出血、血便或血尿等出血表现,对无出血表现的病人实施标准预防;有出血表现的病人应住院治疗,尽量单间隔离并张贴蓝色隔离标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疗方案为指导各地及时、有效地开展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诊断和救治工作,依据现有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制定本方案。
随着临床经验积累以及对本病认识的深入,将进一步修订完善。
一、临床表现潜伏期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为1周~2周。
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部分病例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
伴乏力、明显纳差、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
查体常有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上腹部压痛及相对缓脉。
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既往有基础疾病、老年患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出血倾向明显、低钠血症等提示病重,预后较差。
二、实验室检查(一)血常规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减少,多为1.0-3.0×109/L,重症可降至1.0×109/L以下,嗜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多正常; 血小板降低,多为30-60×109/L,重症者可低于30×109/L。
(二)尿常规检查。
半数以上病例出现蛋白尿(+~+++),少数病例出现尿潜血或血尿。
(三)生化检查。
可出现不同程度LDH、CK及AST、ALT等升高,尤以AST、CK-MB升高为主,常有低钠血症,个别病例BUN升高。
(四)病原学检查。
1.血清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
2.血清中分离新型布尼亚病毒。
(五)血清学检查。
1.新型布尼亚病毒IgM抗体(尚在研究中)。
2.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标准。
依据流行病学史(流行季节在丘陵、林区、山地等地工作、生活或旅游史等或发病前2周内有被蜱叮咬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诊断。
1. 疑似病例:具有上述流行病学史、发热等临床表现且外周血血小板和白细胞降低者。
2.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具备下列之一者:(1)病例标本新型布尼亚病毒核酸检测阳性;(2)病例标本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阳转或恢复期滴度较急性期4倍以上增高者;(3)病例标本分离到新型布尼亚病毒。
(二)鉴别诊断。
应当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等立克次体病、肾综合征出血热、登革热、败血症、伤寒、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相鉴别。
四、治疗本病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
患者应当卧床休息,流食或半流食,多饮水。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尿量等。
不能进食或病情较重的患者,应当及时补充热量,保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尤其注意对低钠血症患者补充。
高热者物理降温,必要时使用药物退热。
有明显出血或血小板明显降低(如低于30×109/L)者,可输血浆、血小板。
中性粒细胞严重低下患者(低于1×109/L),建议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体外实验结果提示利巴韦林对该病毒有抑制作用,临床上可以试用。
继发细菌、真菌感染者,应当选敏感抗生素治疗。
同时注意基础疾病的治疗。
目前尚无证据证明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效果,应当慎重使用。
五、出院标准体温正常、症状消失、临床实验室检查指标基本正常或明显改善后,可出院。
六、隔离及防护一般情况下无需对病人实施隔离。
医护人员和看护人接触病人时应当采取通用防护(Universal precaution )措施。
对病人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及被其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可采取高温、高压、含氯消毒剂等方式进行消毒处理。
在抢救或护理危重病人时,尤其是病人有咯血、呕血等出血现象时,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应当加强个人防护,避免与病人血液直接接触。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实验室检测方案为保证及时、科学地采集、运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包括疑似病例标本),规范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实验室检测程序,提高检测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样本采集对象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包括疑似病例,以下同)。
二、标本种类及采集方法(一)血清标本。
用无菌真空管,采集患者急性期(发病2周内)和恢复期(发病4周左右)非抗凝血5ml,及时分离血清,分装保存于带螺旋盖、内有垫圈的冻存管内,标记清楚后将血清保存于-70℃冰箱(一周内可保存在-20℃冰箱),用于病毒特异性核酸、抗原和抗体检测及病原体分离。
编码规则:“年份(2位)-乡镇级地区编码(8位)-流水号(3位)”。
地区编码可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直报系统查询。
如2010年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沙朗乡的第12位调查者的编码为“10-53010220-012”。
该调查者的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分别在编号首位增加“J”和“H”。
如上例调查者的急性期血清编号为J10-53010220-012,恢复期血清编号为H10-53010220-012。
(二)必要时,可采集病例的活检或尸检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
具体方法参照病理实验室相关要求和卫生部《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尸体解剖查验规定》。
三、实验室检测和诊断(一)病原学。
1.核酸检测:采用RT-PCR 和Real-time PCR病毒核酸诊断方法进行检测和诊断,患者血清中扩增到特异性核酸,可确诊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
2.病毒分离:用于病毒分离的患者急性期血清标本经处理后,可采用Vero、Vero E6等细胞或其他敏感细胞进行,用Real-time PCR病毒核酸诊断方法、ELISA、免疫荧光等方法确定。
患者血清中分离到病毒可确诊。
(二)血清学。
1. 血清特异性IgG抗体:采用ELISA、免疫荧光(IFA)抗体测定、中和试验等方法检测,新型布尼亚病毒IgG抗体阳转或恢复期滴度较急性期4倍以上增高者,可确认为新近感染。
2.血清特异性总抗体:可采用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病原特异性总抗体阳性表明曾受到病毒感染。
四、生物安全生物安全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要求,做好生物安全工作。
(一)实验室生物安全。
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应当在生物安全Ⅱ级及以上的实验室开展标本的血清学、核酸检测和病毒分离工作。
(二)标本采集个人防护。
采集病人标本时可进行一般性防护(穿戴口罩、手套和长袖工作服)。
野外采集标本时,应穿着颜色明亮的防护服,并将衣袖或裤管口扎紧以防蜱叮咬人体。
一旦发现有蜱附着体表,应当用镊子等工具夹取,不要用手直接摘除。
野外作业或活动的人员可使用驱避剂喷涂皮肤。
(三)在诊疗及标本的采集、包装和实验室检测等过程中所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处理。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近年来,河南、湖北、山东、安徽等省相继发现并报告一些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病例,其中少数重症患者可因多脏器损害,救治无效死亡。
为确定该类患者的致病原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有关省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与病原学研究。
2010年5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湖北、河南两省的部分地区启动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监测工作。
经对患者血液中分离到的病毒进行鉴定、全基因组基因序列分析、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体中和试验等实验室检测,发现两省报告的大部分病例标本中存在一种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的新病毒感染,并初步认定检测发现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病例与该新病毒感染有关。
由于该病毒命名和进一步确认工作还在进行之中,暂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命名此病毒感染所致疾病。
为及时指导临床医生和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做好该病的诊断、报告、治疗、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疫情防控和公众健康教育工作,依据目前对该病的认识和研究进展制定本技术指南。
一、目的(一)指导各级医疗机构开展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及时报告病例并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二)指导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和疫情控制工作。
(三)指导各地做好预防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公众健康教育工作。
二、疾病概述(一)病原学。
新发现的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白蛉病毒属(Phlebovirus),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80-100 nm,外有脂质包膜,表面有棘突。
基因组包含三个单股负链RN***段(L、M和S),L片段全长为6368 个核苷酸,包含单一读码框架编码RNA依赖的RNA聚合酶;M片段全长为3378个核苷酸,含有单一的读码框架,编码1073个氨基酸的糖蛋白前体;S 片段是一个双义RNA,基因组以双向的方式编码病毒核蛋白和非结构蛋白。
病毒基因组末端序列高度保守,与白蛉病毒属其他病毒成员相同,可形成锅柄状结构。
该病毒与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的裂谷热病毒Uukuniemi病毒的氨基酸同源性约为30%。
布尼亚病毒科病毒抵抗力弱,不耐酸、易被热、乙醚、去氧胆酸钠和常用消毒剂及紫外线照射等迅速灭活。
(二)流行病学。
1. 地理分布。
目前已在河南、湖北、山东、安徽、辽宁、江苏等省发现该病病例,病例主要分布在以上省份的山区和丘陵地带的农村,呈高度散发。
2. 发病季节。
本病多发于春、夏季,不同地区可能略有差异。
3. 人群分布。
人群普遍易感,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生活、生产的居民和劳动者以及赴该类地区户外活动的旅游者感染风险较高。
4. 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尚不确定。
目前,已从病例发现地区的蜱中分离到该病毒。
部分病例发病前有明确的蜱叮咬史。
尚未发现人传人的证据。
急性期病人血液可能有传染性。
(三)临床表现。
潜伏期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为1周~2周。
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部分病例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
伴乏力、明显纳差、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
查体常有颈部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上腹部压痛及相对缓脉。
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既往有基础疾病、老年患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出血倾向明显、低钠血症等提示病重,预后较差。
三、诊断、治疗和报告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诊疗方案》(附件2)和《中医诊疗方案》(附件3)做好诊断和治疗。
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或确诊病例时,暂参照乙类传染病的报告要求于24小时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疑似病例的报告疾病类别应选择“其它传染病”中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对于实验室确诊病例,应当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条目下的“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病”进行报告或订正报告。
符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要求的,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报告。
四、实验室检测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疑似病例时,应当按照《实验室检测方案》(附件4)要求,采集病人急性期血清标本,并进行实验室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