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5.1.1有理数的乘方教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1.5.1有理数的乘方优秀教学案例
这些亮点体现了本节课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参与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优秀表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为他们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生活实例引入有理数乘方的概念。例如,讲解银行利息计算中的复利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表达式表示利息的计算。
2.展示多媒体课件,如动画、图片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创设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如“一张纸折叠一次后,它的面积是原来的几分之一?折叠两次后呢?”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动画和图片,丰富了教学手段,提供了直观的视觉信息,有助于学生形象地理解乘方概念,提高了教学效果。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划分学习小组,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问题导向教学策略:设计一系列具有逻辑关系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课堂的互动性。
1.设计一系列具有逻辑关系的问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概念和法则。
2.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本质,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的互动性。
(三)小组合作
1.划分学习小组,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讲授新知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5.1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5.1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地位作用:《有理数的乘方》是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章第五节内容,是有理数的一种基本运算,从教材编排结构上,此节内容共3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后学习的,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和延续,也是后续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科学计数法和开方及指数幂运算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通过本节课学习可以让学生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感受化归及分类的数学思想。
2、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乘方意义的过程,在现实背景中理解乘方的意义;2.能结合具体表达式正确的读、写及指出底数、指数、幂的意义;3.能根据有理数乘方的意义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4.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类比、分析、归纳、概括能力,以及学生的探索精神;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乘方定义,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教学难点: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的形成与运用突破难点的方法:通过学生探究、讨论、交流的方法突破难点.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三、教学过程1、自学课本p41-42页,并完成导学案中自主学习分小组学习,要求能结合教科书中的示意图,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下列几个概念的意义及相互关系。
底数是相同的因数,可以是任何有理数,指数是相同因数的个数,在现阶段中是正整数,而幂则是乘方的结果。
2、指出下列每个的底数和指数。
,63、小组讨论:区别下列各组数的意义和结果。
(1)(2)注意: 当乘方的底数是负数或分数时,要加括号练习一: 一、根据乘方的意义,把下列乘法式子写成乘方的形式:1、1×1×1×1×1×1×1= ;2、3×3×3×3×3= ;3、(-3)×(-3)×(-3)×(-3) =4、 =此例可由学生板书,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5《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5《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5《有理数的乘方》是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有理数运算的理解。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有理数的乘方,包括乘方的定义、乘方的运算规则以及乘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有理数乘方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有理数的加减乘除、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有理数的乘方,学生可能存在以下问题:1. 对乘方的概念理解不深,容易与乘法混淆;2. 对乘方的运算规则掌握不牢固,容易出错;3. 不知道如何将乘方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乘方概念,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规则;2. 能够运用乘方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有理数的乘方概念;2. 有理数乘方的运算规则;3. 乘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2. 相关练习题;3. 教学素材(如实际问题案例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计算折扣、计算利息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乘方来解决。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有理数的乘方。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课件,介绍乘方的定义,如a的n次方表示n个a相乘,同时强调乘方与乘法的区别。
接着,讲解乘方的运算规则,如a的m次方乘以a的n次方等于a的m+n次方,a的m次方除以a的n次方等于a的m-n次方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乘方的运算题,如3的2次方、5的3次方等,同时引导学生总结乘方的运算规则。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1有理数的乘方
合作探究
1.计算:
2. ;
3.已知n是正整数,那么 ,
4.如果一个有理数的偶次幂是非负数,那么这个有理数是。
A.正数 B.负数 C.0 D.任何有理数
5.平方等于9的数是,立方等于27的数是,平方等于本身的数是,立方等于本身的数是
课堂检测
1.把 写成乘方形式。
课堂小结
收获是
遇到的困难是
布置作业
个性化设计
教学反思
1.5.1.1 有理数的乘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进行乘方的运算.
过程与方法:理解乘方的意义,探究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作交流及独立思考,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运算及探究新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乘方的意义及运算.
教学难点
乘方的运算.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
1.乘法运算的符号法则及运算方法:
③ -1,3,-9,27,-81,243,…
(1)第①行数有什么规律? (2)第②行数与第①行数有什么关系?
(3)第③行数与第①行数有什么关系? (3)取每行数的第10个数,计算这三个数的和
课堂检测
1.计算:
2. 、 为有理数,且 ,求 的值;
3.
4.一根1米长的绳子,第一次剪去 ,第二次剪去剩下的 ,如此剪下去,第六次后剩下的绳子还有1厘米长吗?为什么?
2.计算: , ,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B. C. D.
4.若 ,则
若 ,则
课堂小结
收获是
遇到的困难是
布置作业
个性化设计
教学反思
1.5..1.2 有理数的乘方
教学目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1.5.1《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
引导学生探讨乘方的逆运算,如开平方、开立方等,激发学生的思维,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6.总结反馈,查漏补缺
通过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发现并弥补自己的知识漏洞。
7.课后作业,巩固提高
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包括基础题和提高题,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并适当拓展。
8.关注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教学
(2)一个正方体的边长是5cm,求它的表面积和体积。
4.思考题:
(1)如何计算负数的奇数次幂和偶数次幂?
(2)有理数的乘方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作业要求:
1.认真完成作业,字迹清楚,保持卷面整洁。
2.注意有理数乘方的计算法则,避免常见错误。
3.对于应用题和思考题,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解答,体现思考过程。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例子,总结有理数乘方的计算法则。
师:请同学们观察以下算式,并总结有理数乘方的计算法则。
算式:(-2)^2, (-2)^3, (-2)^4, ...
生:负数的偶数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
3.教师强调有理数乘方计算法则中的注意事项,并进行讲解。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1.5.1《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定义,知道乘方的意义是表示几个相同因数的乘积。
2.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计算法则,能够准确进行有理数乘方运算。
3.能够运用有理数乘方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计算面积、体积等。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生活中的乘方现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和肯定。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并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七年级数学上册 1.5有理数的乘方教案 新人教版
.1有理数的乘方——(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理解有理数乘方、幂、指数、底数等概念会进行有理数乘方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乘方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渗透转化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小组交流,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方的符号规律。
2.难点:正确理解乘方,底数,指数的概念,并合理运算。
4.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活动一:把面积为1的长方形硬纸片沿中间对折,使两边能完全重合,引导学生思考:如此折叠五次后所得长方形面积是多少?得出:21×21×21×21×21把长方形硬纸片对折后再沿折痕剪开,重叠放置后再对折,剪开,引导学生思考如此操作五次后共有多少X 硬纸片,得出:2×2×2×2×2活动二:正方形面积与边长a 的关系?正方形体积与棱长a 的关系?a ·a =a 2 读作 a 的平方或a 的二次方a ·a ·a = a 3 读作a 的立方或a 的三次方(二).类比归纳 得出规律 活动三 类比:1、21×21×21×21×21应记作,读作。
2×2×2×2×2应记作,读作。
(-3)×(-3)×(-3)×(-3)应记作,读作。
)×(-0.3)×(-0.3) 应记作,读作。
2、猜想:a ·a ·a ……·a 的结果?记作,读作。
3、总结:求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an中,4(强调: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
(三)迁移知识 灵活运用 活动四:1、例一:(-4)3,(-2)4,(-32)3,(-51)22、思考:将例1中底数换成为正数或0,结果有什么规律?总结: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为0。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案一】1.5.1有理数的乘方
1.5.1有理数的乘方【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有理数的乘方”是第一章第5小节的内容,它在整个第一章中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上一节乘法法则的延续,也是为后面的混合运算打好基础。
2、对编者编写意图的认识本节教材以现实生活为素材引入有关数学概念,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改变了过去填鸭式教学,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参与整个数学活动的全过程,而教者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乘方的意义及有关概念。
2、会进行简单的有理数乘方运算和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数学思考感受有理数的乘方与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
解决问题1、培养学生类比、归纳、概括等方面的能力。
2、发展学生把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的能力。
情感态度积极参加数学学习活动,增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乘方的意义,能利用乘方的运算法则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教学难点】1、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a)n与-a n的区别。
【教具准备】1、教具准备:实物投影正方体纸盒一个。
2、学具准备:每人准备一根长3米的细线,报纸一张。
【预习要求】1、会操作两个探索活动,即“拉面”、“折纸”。
2、初步了解指数、底数、幂、乘方等意义。
教学活动过程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内容 设计意图(3) 2×2×2×2×2×2可记为__。
(4) a ×a ×a ×a …×a 可记为___。
(5)求n 个相同因数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6)在a n 中,a 叫作底数,n 叫作指数,a n 读作a 的n 次方(又叫a 的n 次幂)。
(7)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如5就是51,通常指数为1时可以省略不写。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5.1乘方:有理数的乘方》优质课教案_1
1.5.1有理数的乘方一、教材分析有理数的乘方是初一年级上学期第一章第五节的教学内容,是有理数的一种基本运算,从教材编排的结构上看,共需要4个课时,此课为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既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和延续,又是后继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科学记数法和开方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铺路架桥的作用。
在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和转化的数学思想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⑴、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⑵、过程与方法:在生动的情景中让学生获得有理数乘方的初步体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经历从乘法到乘方的推导过程,从中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
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通过观察、推理,归纳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拓展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使之在探索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在倾听别人意见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重点:有理数乘方的概念及运算难点: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四、学情分析从知识基础方面来看,学生已经有了两个方面的基础,一是小学学过如何求一个正数的平方与立方,这是使学生很好理解乘方的意义和记法的基础;二是学生刚学完有理数的乘法,具备了一定的运算基础,这对于准确理解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从思维能力方面来看,七年级学生年龄尚小, 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强,思维方式主要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 ,对直观事物比较感兴趣,因此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演示,一方面能增强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5《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5《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5《有理数的乘方》是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基础知识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有理数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乘方概念,理解有理数乘方的规律,并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基础知识,对于乘法运算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有理数的乘方概念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乘方的规律和运算方法不够熟练,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乘方概念,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规律。
2.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有理数的乘方概念。
2.有理数乘方的规律。
3.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自主探索有理数的乘方概念和规律。
2.使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生动形象地展示有理数的乘方过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3.设计丰富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
2.练习题和学习资料。
3.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有理数的基础知识,如加减乘除运算。
然后提出问题:“如果有理数进行乘方运算,该如何进行呢?”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生动形象地展示有理数的乘方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有理数的乘方概念和规律。
同时,教师给出一些例题,让学生一起分析和解答。
3.操练(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有理数的乘方运算题目,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同时,教师收集一些典型的错题,进行讲解和分析。
4.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共同解答。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5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
2.实际应用题:
(1)一个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其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若将其边长扩大2倍,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扩大3倍呢?
(2)已知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9平方米,求其边长。若将该正方形的面积扩大到36平方米,边长应扩大多少倍?
3.提高拓展题:
(1)已知a^2 = 9,求a的值。
5.总结反思: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乘方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2)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勇于探究和解决问题。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以学生熟悉的面积为切入点,通过展示正方形面积逐渐扩大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乘法表示这一过程,从而引出乘方的概念。
(2)已知b^3 = -8,求b的值。
4.思考题:
(1)乘方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举例说明。
(2)乘方与乘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作业要求:
1.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保持作业本的整洁、字迹清晰。
2.认真思考每一题,尽量用自己的语言和方法解决问题。
3.遇到困难时,可以与同学讨论,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家长协助检查作业,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孩子克服困难,提高自信心。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设计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发现乘方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3.深入讲解,突破难点:针对乘方的性质和计算法则,通过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方的运算方法。
4.实践应用,巩固提高: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乘方的运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5.总结反思,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提炼乘方的关键性质和运算方法,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5.1乘方:有理数的乘方》优质课教学设计_1
有理数的乘方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底数,指数和幂的概念,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2)掌握幂的符号法则,会求有理数的正整数指数幂,能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乘方的运算的过程,感受数学的奇妙性,领会重要的数学建模思想、归纳思想,形成数感、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提高数学素养.通过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主动学习态度,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学习重点:1. 理解乘方的意义2. 利用乘方的运算法则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学习难点: 1. 掌握幂的符号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了解有理数乘法运算与乘方间的联系,知道(-a) n与-a n的区别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小故事《无法实施的奖赏》国际象棋起源于印度。
棋盘上共有8行8列构成64个格子。
传说国王要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他的大宰相西萨•班•达伊尔,问他有什么要求,这位聪明的大宰相的胃口并不是太大,他跪在国王面前说:“皇帝陛下,请在棋盘的第1个格子里放上1颗麦粒,在棋盘的第2个格子里放上2颗麦粒,在棋盘的第3个格子里放上4颗麦粒,在棋盘的第4个格子里放上8颗麦粒,以此类推,每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的2倍,直到第64个格子。
请都赏给你的仆人吧!”国王听了很不以为然,说:“爱卿,你的要求并不多呀!我一定满足你的要求!”没过一会儿,他的粮管,就来报告了,“国王,不对呀!我们的整个国家的粮库的粮食都才能摆到30格,如果满足他这个要求,我们国家要全国不吃不喝种两千多年哪!”你知道为什么吗?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探究一:乘方的意义1.手工拉面是我国的传统面食,制作时,拉面师傅将一团和好的面,揉搓成1根长条后,手握两端用力拉长,然后将长条对折,再拉长,再对折,每次对折称为一扣。
2.请你说说乘方的意义.3.练一练 你能指出它们简记为什么,并指出它们的指数,底数,幂吗?4.小组讨论 比较((-3)4与-34的异同探究二 乘方的运算 1.计算:(1)(—3)3 (2)0 7 (3)(3)52 (4)4)21(- 从上面的计算中,你得到了什么? 2.确定下列幂的正负(1)5)31( (2)3)1(- (3)4)3(- (4) 2)10(- (5)3)47(- 3.想一想:(1) 13 (2)12008 (3)(-1)8 (4)(-1)2008 (5)(-1)7 (6)(-1)11 你能发现1和-1的乘方规律吗?4.做一做:(1)(-1)10 (2)(-1)9 (3)-33 (4)-52(5)(-0.1)3 (6)(3)21 (7)(-1)n2 (8)(-1)12+n 三.课堂小结 总结提高这节课你学会了一种什么运算?你有什么体会?(1) 7×7×7×7×7 (2) 3×3 (3) 2×2×2 (4) (-4)×(-4)×(-4)×(-4) 2121212121)5(⨯⨯⨯⨯四.巩固练习 拓展延伸1.判断:(对的画“√”,错的画“×”.)(1) 32 = 3×2 = 6 ( ) (2) (-2)3 = (-3)2 ( ) (3) -32 = (-3)2 ( )(4) -24=(-2) × (-2)× (-2) × (-2) ( ) (5)(32)3222= ( )2.计算:;32)1(2⎪⎭⎫⎝⎛;21)4(3⎪⎭⎫ ⎝⎛-3.乘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某种细菌在培养过程中,细菌每半个小时分裂一次(由1个分裂为2个),经过两个小时,这种细菌由1个可分裂为( )A.8个B.16个C.4个D.32个五.布置作业1.必做题:教科书第42页练习第1、2题;第47页习题1.5第1题.2.选作题: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的最高峰,它的海拔高度是8848米。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5.1.1:有理数的乘方(教案)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有理数的乘方》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计算多次相同数相乘的情况?”(例如:计算一张纸对折10次后的厚度)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有理数乘方的奥秘。
(3)乘方性质的运用:学生在运用乘方性质简化计算时容易出错,如错误地将a^m × a^n简化为a^(m×n)。
(4)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生难以将乘方运算应用于实际问题,需要通过典型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
举例说明:
1.教学重点举例
(1)乘方的概念:2^3表示3个2相乘,即2 × 2 × 2。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有理数乘方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有理数乘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课堂上的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环节,同学们参与度很高,但我也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时可能会偏离主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明确讨论的主题和目标,同时在讨论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确保讨论的效率和质量。
此外,我发现有些同学在乘方运算过程中容易出错,特别是在处理负整数指数幂时。这说明我在讲解难点时,还需要进一步简化语言,用更直观的方式解释,让他们能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2)正整数指数幂性质:2^3 × 2^2 = 2^(3+2) = 2^5。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 1.5 有理数的乘方 1.5.1 乘方教案 新人教版
1.5.1有理数的乘方一、课标要求: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能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二、课标理解:使学生了解乘方是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会列举出周围具有乘方意义的量,并用乘方的形式来表示;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归纳与概括的能力.三、内容安排:【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掌握正、负数的概念,会识别正、负数,理解什么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了解有理数的概念,知道有理数的分类;会判断一个有理数是整数还是分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或是零.数学思考:体会乘方的意义;培养观察.类比.归纳.知识迁移的能力;通过乘方运算,培养运算能力;初步形成通过实例探索数学结论的思维方式.在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问题解决:通过对具体情境的观察和思考,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并提出问题,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感受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能用数学知识来表达一些生活中的事件.情感态度:在运用乘方表示具体情景的量的过程中,了解数学抽象、严谨和应用广泛的特点;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质疑他人的观点;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难点】重点:有理数乘方的意义,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其表示.理解有理数乘法运算与乘方间的联系,处理好负数的乘方运算.难点:有理数乘方的意义的理解与运用四、教学过程(一)孕育1.教师展示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某种细胞的分裂过程,学生则回答教师提出来的问题,并说明如何得出结果.2.结合学生熟悉的边长为a的正方形的面积是a·a,棱长为a的正方体的体积是a·a·a及它们的简单记法,告诉学生几个相同因数a相乘的运算就是这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在实际背景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计算正方体面积和正方体体积的实例,引出课题.(二)萌发生长1.分小组学习课本41页,要求能结合课本中的示意图,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下列几个概念的意义及相互关系.底数是相同的因数,可以是任何有理数,指数是相同因数的个数,在现阶段中是正整数,而幂则是乘方的结果.2.定义:n个相同因数a相乘,即a·a·…·a(个),记作a n,读作a的n次方.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a n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读作a的n次方或a的n 次幂.3(1)补充例题:把下列各式写成乘方运算的形式,并指出底数,指数各是多少?①(-2.3)×(-2.3)×(-2.3)×(-2.3).② (-)×(-)×(-)×(-).③x·x·x·......·x(xx个x的积).(2)课本例题,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分析例题,并规范书写解题过程.3.此例可由学生口述,教师板述完成.4.小组讨论: 的区别?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相同的分数或相同的负数相乘时,要加括号,例如(-2)×(-2)×(-2)×(-2)记作(-2)4.通过补充例题和小组讨论:的区别的学习,对有理数的乘方有更进一步的理解.(三)、收获硕果1.做一做:课本第42页练习第1题.2.用计算器算,以及课本42页练习第2题.3.小组讨论:通过上面练习,你能发现负数的幂的正负有什么规律?正数呢?0呢?学生归纳总结.4.总结规律: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是0.把问题再次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尽可能地发现规律.(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1.课本47页第1,2题.2.课外拓展(1)用乘方的意义计算下列各式:①;②;③;④.(2)观察下列各等式:1=; 1+3= ; 1+3+5=;1+3+5+7=……①通过上述观察,你能猜想出反映这种规律的一般结论吗?②你能运用上述规律求1+3+5+7+...+xx的值吗?解:每月支出350元表示为-350元.五、学习评价1、填空:(1)的底数是,指数是,结果是;(2)的底数是,指数是,结果是;(3)的底数是,指数是,结果是。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5.1.1有理数的乘方教案
1.5.1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已经初步适应了初中数学的学习模式,体验数学、做数学,始终给学生创造自由发挥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在学习中扮演主动角色,教师不代替学生思考,而是把重点放在教学情境的设计上。
本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在现实背景中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正确理解乘方、幂、指数、底数等概念,2、会进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3、掌握幂的符号法则。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乘方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1)通过对实例的讲解,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学会数学的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灵活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理解乘方的意义,弄清底数、指数、幂等概念,掌握乘方运算法则。
2.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各种概念并合理运算。
【教法学法】引导探索,尝试指导,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活动1设置情境引入课题问题1:如如果正方形的边长为3,那么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若果边长是6呢?如果边长是a呢?问题2如果正方体的棱长是3,那么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如果棱长是6呢?如果棱长是a呢?结合学生熟悉的边长为a的正方形的面积是a·a,棱长为a的正方体的体积是a·a·a及它们的简单记法,告诉学生几个相同因数a 相乘的运算就是这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设计意图:用简单的问题引导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计算正方体面积和正方体体积的实例,引出课题。
活动2简明扼要,解释概念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a·a·…·a=a n nnn指数底数幂a n 读作a 的n 次幂(或a 的n 次方)。
其中a 是底数,n 是指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1.5.1《有理数的乘方》 课程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有理数的乘方是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的内容,是在对小学平方,立方基础之上,让学生通过探索学会乘方的意义和概念,以及熟练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这种运算贯穿初中数学的始终。
对整个初中的学习十分重要。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并向学生渗透细心的重要性,渗透数学的简洁美。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目标:1、正确理解乘方、幂、指数、底数等概念。
2、感悟探索乘方的意义,会书写乘方算式,确定乘方的结果的符号。
3、能快速、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乘方意义的探索,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及概括能力。
2、通过乘方运算的运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向学生渗透探索、归纳的数学思想及数学的简洁美。
3、培养学生协作精神,体验数学的探索与创造的快乐。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乘方的运算法则教学难点:有理数乘方运算中符号的确定。
教学方法:(1)创设问题情境,动手实践(2)探索归纳,学生总结结论。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设计思想: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脑对新知识进行探究,以及趣味的引入自然地将学生的思维带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
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思考及与同学们交流合作。
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知识链接,复习提问问题1:(1).如图,边长为2的正方形的面积是(2).如图,棱长为2的正方形的体积是二、创设情境,自然引入手工拉面是我国的传统面食,制作时,拉面师傅将一团和好的面,揉搓成一根很粗的面条,把两头捏合一起拉伸,再捏合,再拉伸,反复几次,就把这根很粗的面条,拉成了很多根很细的面条了。
猜一猜:假设一共捏合六次共有多少根?引导:(1)捏合一次有几根?2根(2)捏合二次有几根?2×2根三次呢?2×2×2根······(3)请同学们猜想捏合六次后有几根?2×2×2×2×2×2(4)在同学们对引入问题进行猜想后,教师告诉学生捏合n 次有____根2×2×2×2×…×2 (n个2相乘)三、引入课题:有理数的乘方<板书>1、启发引导,探索规律,得出概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5.1《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5.1《有理数的乘方》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乘方》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5.1的内容,主要介绍了有理数的乘方概念、乘方法则和乘方运算。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对于学生来说,乘方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乘方这一概念,学生可能比较难以理解,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乘方概念,掌握有理数的乘方法则。
2.能够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有理数的乘方概念的理解。
2.乘方法则的掌握和运用。
3.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熟练掌握。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方概念和乘方法则。
2.问题解决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方知识,巩固所学内容。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内容包括乘方概念、乘方法则和乘方运算的实例和练习题。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有理数乘方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3.教学素材:准备一些与乘方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乘方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一个实际问题,如“一个物体每次翻倍,翻倍3次后的数量是多少?”来引导学生思考和引入乘方概念。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乘方概念和乘方法则的定义和规则,并用具体的例子来解释和展示乘方的运算过程。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总结乘方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有理数的乘方运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解释错误的答案。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和解决一些与乘方相关的实际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1.5.1《有理数的乘方(一)》 教案设计
1.5.1 有理数的乘方(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数学思考:在生动的情境中让学生获得有理数乘方的初步经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经历从乘法到乘方的推广的过程,从中感受化归的数学思想。
解决问题:通过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方意义的过程,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让学生在经历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运算。
【教学难点】掌握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
【教学过程】一、回顾与思考1、几个不是0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如何确定?2、边长为a 的正方形的面积如何表示?3、棱长为a 的正方体的体积如何表示?二、问题情境展示“拉面的条数问题”引入新课。
通过折纸活动,帮助他们在实践活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探求新知 a ×a ×…×a 记作na ,读作a 的n 次方(或a 的n 次幂)n 个a 求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四、巩固新知(1)在49中,底数是 ,指数是 ,读作 ,或读作 ;(2)在(-2)3中,底数是 ,指数是 ,读作 ,或读作 ;(3)在4)43(中,底数是 ,指数是 ,读作 ,或读作 ;(4)整数6可以看作底数是 指数是 的幂;(5)计算①(-4)3 = ②(-2)4 = ③3)32( = ④ (-2)2 = ⑤(-2)5 = ⑥ 23 = ,32 = ,24 = ;⑦ 02 = ,03 = ,04 = .五、探索发现思考:从以上练习中,你发现有理数的幂的符号有什么规律?负数的奇次幂是___数,负数的偶次幂是___数。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5.1乘方:有理数的乘方》优质课教案_0
1.5.1 有理数的乘方(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正确理解乘方、幂、指数、底数等概念.会进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乘方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渗透转化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探索精神,体验小组交流、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与关键:重点:正确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乘方运算法则.难点:正确理解乘方、底数、指数的概念,并合理运算.关键:弄清底数、指数、幂等概念,注意区别-n a与()n a-的意义.导学提纲:一、引入:我们由一个故事来引入今天的课程。
一个有关于乘方的故事《无法实施的奖赏》,印度国王为了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他的大宰相西萨·班·达伊尔可满足他提出的一个要求,宰相说:“尊敬的国王,请您在象棋的棋盘不的第1格上放2粒小麦,第2格放4粒,第3格放8粒,以此类推,之后的每1格上的数量都是上一格的2倍。
”问:国王真能满足得了宰相的要求吗?如果你是国王怎么处理宰相的要求?那就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今天的探索之旅。
二、教学过程1、探究:(1)边长为a的正方形的面积是_______,a·a简记作______,读作____________。
(2)棱长为a的正方体的体积是______,a·a·a简记作______,读作___________。
(3)观察:这两个式子的共同特征,左边①,②,右边。
(4)猜想:a·a·a·a=____________a·a·a·a·a=____________)目前为止学过的运算有几种,其结果分别是什么?减乘差积6、例3观察规律。
三、当堂训练:1、-32的值是 ( )A 、-9 ;B 、 9 ;C 、-6 ;D 、6 。
2、下列各组数中,数值相等的是 ( )A 、23-与32-;B 、32-与3)2(-;C 、23-与2)3(-3)4(-;D 、2)23(⨯-与223⨯- 3、()52-表示_____个______相乘,底数是_________,指数是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理数的乘方(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在现实背景中,理解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
2.能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方的运算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丰富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数学活动的体验,发展
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的运算。
[难点]有理数乘方幂、指数、底数的概念及相互关系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生听《棋盘上的学问》的故事,教师提问:你能猜想第64格的米粒是多少吗?
第1格:1
第2格:2
第3格:4=2×2
第4格:8=2×2×2
第5格:16=2×2×2×2
……
第64格: 2×2×2…×2
63个2
师问:64个2相乘有简单的记法和读法吗?
引出课题:有理数的乘方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学生阅读课本p83页的内容,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简便,10个2相乘怎么记?n个2相乘怎么记?n个a呢?
一般地,n个相同的因数a相乘,记作a n。
即 a × a × a × a×…×a=a n
n个a
(2)什么叫做乘方?
这种求n个相同的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3)填空
尝试练习:
(1)、你会表示63个2相乘吗?
(2)、32与23分别表示什么意义?结果分别是多少?
2.关于乘方意义的理解
巩固练习:
(1)(-3)2读作什么?它的意义是什么?其中指数和底数各是什么?
(2)-32的意义是什么?其中指数和底数各是什么?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23=6
B.-24=16
C.(-2)4=16
D.(-2)3=-6
三、 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类型之一
有理数的乘方(由学生板演,教师再规范格式)
例1计算:(1).53 (2).-34 (3).(-12)3 (4).(-1.5) 2
注意:底数是负数或分数时一定要用小括号括进来。
类型之二 幂的符号法则 例2:(1).102,103,104 (2).(-10)2,(-10)3,(-10)4
[归纳小结]通过本例你能总结出幂的符号法则以及底数为10的幂的特点吗?(分组交流)
类型之三 幂的符号法则的应用
例3计算:(1).199 (2).1100 (3).(-1)99 (4).(-1)100
[归纳小结]1的任何次幂都是1,-1的偶次幂是1,-1的奇次幂是-1。
比一比,看谁算得快:(1).22,23,24,25 (2.)(-2)2,(-2)3,(-2)4,(-2)5
[归纳小结]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偶数次方相等,奇次方互为相反数。
四、 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总结]
1.本节课的数学知识是:(1)乘方的意义(2)乘方的运算(3)幂的符号法则。
2.本节学习的数学方法是: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的数学方法。
[拓展练习]
1. 设n 是正整数,(-1)2n =________ (-1)2n+1=_________ (-1)n =________
2.下列各组数中,不相等的是( )
A.(5-12)10与(12-5)10
B.-43与(-4)3
C.-5×32与(-5×3)2
D.(-1)21与(-1)31
3.若有理数a 满足(2002-a )2008=1,则a 的值是多少?
[实践探究]
你想知道课前的故事中的大臣将会得到多少米吗?(学生可以课外去探究或查阅相关资料)
[20+21+22+23+24+25+26+…+263=264-1(粒) 约2000多亿吨]
五、课后记:本节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在学习有理数的运算后,继续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