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图案

合集下载

设计美学-服饰(明清服饰)

设计美学-服饰(明清服饰)

其它特点
• 《明会典》是明代官修的一部典章制度书,其中记录 贵族女装用料均为"各色纻丝绫罗纱随用",而平民女服 用料则受限制,即便是礼服,也限用紫色粗布(即"絁") 并且禁止用金绣,袍衫也只限用紫色、绿色和桃红色 等浅淡的颜色,而禁止使用大红色、鸦青色和明黄色 等浓艳的色彩。明洪武十四年还规定,商贾之家只能 用绢布制装,农家可以使用紬纱和绢布。
和网裤,足穿铁网靴”
02.PART TWO 清朝服饰
简介
• 清王朝时段推行剃发易服,顺治九年(1652), 钦定《服色肩舆条例》颁行,从此废除了明朝的冠 冕、礼服以及汉族的一切服饰,但满族服饰同时吸 收了明朝服饰的纹理图案。明代男子一律蓄发挽髻, 着宽松衣,穿长统袜、浅面鞋;清时则剃发留辫, 辫垂脑后,穿瘦削的马蹄袖箭衣、紧袜、深统靴。 但官民服饰一律泾渭分明。 清朝是以满族统治者 为主的政权机构,满族八旗服饰随朝代的变更冲进 关内。旗人的风俗习惯影响着广大的中原地区。从 公服开始逐渐推向常服。。
COO
多为“山”字纹,制作精密,
穿着轻便。兵士则穿锁字甲,
在腰部以下,还配有铁网裙
和网裤,足穿铁网靴”
明代袄裙
服饰分类
明代上袄下裙的服装形式, 与唐宋时期的裙衫是完全不 一样的,明代女子常在裙外 加一条短小的腰裙,以便活 动,有些侍女丫环也喜欢这 种装束。上袄的领式很多, 有交领、方领和竖领。裙子 的颜色,初尚浅淡,虽有纹 饰,但并不明显。至崇祯初 年,裙子多为素白,即使刺 绣纹样,也仅在裙幅下边一、 二寸部位缀以一条花边,作 为压脚。裙幅初为六幅,这 是遵循古仪,即所谓“裙拖 六幅湘江水”;到了明代末 年,裙幅始用八幅,腰间细 褶数十,行动辄如水纹。到 了明末,裙子的装饰日益讲 究,裙幅也增至十幅,腰间 的褶裥越来越密,每褶都有 一种颜色,轻描淡绘,色极 清雅,微风吹来,色如月华, 故称“月华裙”。此外,还有 用绸缎剪成大小规则的条子, 每条绣以花鸟图纹,另在两 边镶以金线,称凤尾裙;又 有一种,以整锻折以细道,

明清瓷器五伦图案初探

明清瓷器五伦图案初探

有亲,即父子之间有骨 肉之亲,指父母与子女之 间的亲情是无选择 的、天然的,应该亲密 、亲切。二是君 臣有义,即君臣之 间有礼义 之道。意为君主与臣属之间的关系乃天意, 该有义、有道、有理。 应 三是夫妇有别,指丈夫和妻子是天赐因缘 ,夫妻之间虽挚爱一体, 亦应有所区别,即内外有别,分别主持 。四是长幼有序,表面看是 成年人与未成年人之 间应该有秩序,老少之间有辈分之序 ,实质是 人与人地位 的尊卑、上下、大小之间要定序清晰 ,不得混乱。五是 朋友有信 ,指朋友之间应该讲究信义、恪遵信誉 ,为人 以德。由此 图 2 i五彩轮盘 图 22冬瓜罐 . . 可见, 五伦 ” “ 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也就是中 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所提倡的君臣、父子 、夫妇、长幼、朋友之间的 通过以上类型的简介,可以总结出以下特点: 关系,讲究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1运用范围广。明朝时期五伦 图主要运用于绘画,虽用于瓷器 . 而瓷器上 的五伦图案即是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这五种关系 。古书记 上,但为数不多,考古资料 以及古玩市场数据显示,明朝出土有关 载: “ 鸟之属三百六十 ,凤为之长 ,飞则群鸟从 ,出则王政平、国 五伦图的物件数量不多,特别是瓷器 ,数量更少,直到清代康熙朝 有道。 风为百鸟之首,风之于群鸟犹如君之于臣: “ ” 鸣鹤在阴, 五伦图才大量用于瓷器,可见,由明至清,五伦图的运用范围逐渐 其子和之。”“ 古人认为仙鹤叫的时候,它 的子女会与它相和,以 扩大,由绘画扩展于器物上,并且大量用于瓷器的装饰 。如图 31 . 此来喻作父子; “ 鸳鸯匹鸟也,朝倚而暮偶 ,爱其类也 。” 鸳鸯 ( 台北故 宫藏)所示 ,以珐琅作彩绘 ,色泽 自然。此外 ,五伦图案 历来是忠实伴侣关系的象征:诗经》 《 中有:“ 鹘钨在原, 兄弟急难” 也运用于屏风等物件上,如图 32( . 故宫博物院藏)所示,在五块 古人认为此鸟 “ 飞则鸣,行则摇 ,有急难之意 。” 用鹊鸽来比喻 屏风上 ,分别装饰着凤凰 、仙鹤 、鸳鸯 、鹃鹅、莺 5 种禽鸟图案, 兄弟友爱之情: “ 嘤其鸣矣, 求其友声。”” 将莺做为朋友 的象征。 又各 自 指代君臣、父子 、夫妇、长幼、朋友等 5 种古人最看重的封 二、五伦图的类型 建伦理关系。 五伦 图体现的内涵是一致的,但是细细观察明清瓷器上的五伦 图 31 雍正珐琅彩五伦 图碗图 图案 ,笔者发现共性之 中又存在着差异,因此体现 出了五伦图案的

中外传统装饰图案

中外传统装饰图案
?在商代流行饕餮纹云纹泉纹而到了西周饕餮纹已不多见带状花纹增加流行顾首的夔龙纹和分尾流行顾首的夔龙纹和分尾的鸟纹窃曲纹波带纹重环纹及瓦纹?商代白陶豆器身遍布精致的云雷纹和圆形连续图案春秋战国时期的图案春秋战国漆画以朱黑两色为基调继承了禹作祭器墨染其外朱画其内的传统
中外传统装饰图案
制作人:胡维新 潘祖志 黄建峰
清康熙 景德镇窑青花 人物图方碗
原始社会的彩陶图案• Fra bibliotek距今3万年左右的山 西省朔县峙峪旧石器 时代晚期遗址中,发 现了一件刻着似为羚 羊、飞鸟和猎人等图 像的兽骨片,猎人以 此寄寓猎获野兽的意 想和愿望。这种刻有 仿生图像作品的出现, 为绘画的产生揭开了 序幕。
彩陶瓶
夏商周图案
• 各种手工业渐进渐繁,开 始有分工制度。 • 在商代流行饕餮纹、云纹、 泉纹,而到了西周饕餮纹 已不多见,带状花纹增加, 流行顾首的夔龙纹和分尾 的鸟纹、窃曲纹、波带纹、 重环纹及瓦纹 •
明清时期的图案
• 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 就最为突出。特别是反映文人 画风貌的写意画。中国画在明 代产生了许多流派,各派又在 创作和理论上自成体系。清代 的绘画艺术,继续着元明以来 的趋势,文人画日益占据画坛 主流,山水画的创作以及水墨 写意画盛行。更多的画家在文 人画创作思想影响下,追求笔 墨情趣,很多画家钟爱梅、兰、 竹、菊等题材和泼墨大写意手 法,他们的艺术对近现代花鸟 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商代白陶豆,器身遍布精致 的云雷纹和圆形连续图案
春秋战国时期的图案
春秋战国漆画以朱、黑两 色为基调,继承了“禹作 祭器,墨染其外,朱画其 内”的传统。除朱、墨两 色外,还使用了黄、蓝、 绿、白、褐、金、银等10 多种色彩。总体感觉是对 比强烈,变化丰富,呈现 出富丽堂皇的气派。

传统图案

传统图案

朱伊图案Motif of Toile de Jouy
朱伊图案Motif of Toile de Jouy
朱伊图案Motif of Toile de Jouy
朱伊图案Motif of Toile de Jouy
朱伊图案Motif of Toile de Jouy
朱伊图案Motif of Toile de Jouy
佩兹利图案Motif of Paisley
1985年,当时流行 乐坛的重磅人物 Prince推出了一只单 曲就叫Paisley Park
佩兹利图案Motif of Paisley
1995年,歌星杰克逊在You are not Alone里身着黑色佩 斯利花纹衬衫的画面
佩兹利图案Motif of Paisley
1960年代的摄影时装照
佩兹利图案Motif of Paisley
甲壳虫乐队成员在60年代后期热衷于穿这种印度风格的佩斯利纹衬衫
佩兹利图案Motif of Paisley
甲壳虫乐队的约翰· 列侬甚至用它来装饰劳斯莱斯轿车
佩兹利图案Motif of Paisley
70年代发迹的 电吉他公司 Fender Guitars, 适时地推出了 粉色佩斯利花 纹的吉他
缠枝花Motif of Entangled Floral
Branch
唐代海兽葡萄纹镜
缠枝花Motif of Entangled Floral
Branch
北宋磁州窑白釉珍珠地划花缠枝花纹枕 /wiki
缠枝花Motif of Entangled Floral
中国吉祥图案Chinese Fortune Desing
福寿子三多
中国吉祥图案Chinese Fortune Desing

清代竹刻艺术及名家、明清竹雕家

清代竹刻艺术及名家、明清竹雕家

清代竹刻艺术及名家、明清竹雕家清·竹雕竹林七贤笔筒A BAMBOO BRUSH-POT WITH FIGURES DESIGN Qing dynasty径:11.2cm 高:13.5cmRMB:45,000-60,000竹雕婴戏图笔筒估价: RMB 40,000-40,000成交价: 46200.0 RMB尺寸: 高15.8cm竹刻起源历史悠久,依据考古发掘材料,我国用竹的历史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

古代竹制品的大量使用,给竹刻艺术创造了物质条件。

由于历史和自然环境等因素,竹器很难保存,故明以前传世的竹刻器物和知名刻工较少,自明中叶正德、嘉靖以后到清代,竹刻成为独立的雕刻艺术,得到空前的发展,名家辈出,从实用为主转变成为供人们鉴赏收藏的艺术品,从而使竹刻艺术成为专门的工艺美术门类。

明清两代竹刻的发展进程基本可以概括为由明代的质拙浑朴,发展为清前期的繁绮多姿,进而又嬗变为清后期的平浅单一。

本文就清代竹刻的艺术风格特征和代表人物作一简要介绍。

一清代前期自清初至乾隆为清前期,这是竹刻的黄金时期。

无论在装饰题材还是雕刻技巧方面,都比晚明更呈多元化,总的艺术风格仍承袭明代朱氏高浮雕、透雕的传统,也有在继承之余加深造诣,探索雕刻之奥妙,推陈出新的。

这时,文人画的勃兴,促进了竹刻与书画、雕塑艺术的结合,文人士大夫阶层的艺术审美意识与要求,也带动了竹雕在内的整个工艺领域的发展,提升了竹刻的文化含量。

艺术家们糅合了多种雕刻技法,创造出许多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作品,诸如“竹林七贤”、“对弈”、“赤壁图”等反映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寓示“吉祥”、“万年如意”、“八仙祝寿”等题材的作品大量涌现,一反前人深厚朴实的风格,而以新奇见长,构图虽简单,造型却极佳,雕刻也十分精细,所有边棱部分都很圆滑,对器顶、器背以及底部均着意处理。

器型较明代丰富,多见有诗筒、笔筒、香筒、笔搁、墨床、笔洗、神仙人物、螃蟹、蟾蜍等等。

此外,这一时期复古思想盛行,竹刻艺术中的仿古制品也相继出现,如仿古竹鼎、竹瓶、竹壶等。

明清官服补子的图案

明清官服补子的图案

六品:彪。《扬子法言》曰:“彪静成文,动成德,以其弸中而彪外也。”宋代周密《癸辛杂识》记述:“谚云:虎生三子,必有一彪。”彪最犷恶,能食虎子也。可见,彪与仁德智慧的虎不同,是一种凶悍残暴的动物。作为武官官阶形象,是取其对敌凶狠残暴之意。
七品、八品:犀牛。《说文》的解释:犀,南徼外牛,一角在鼻,一角在顶,似豕,从牛,尾声。犀牛的皮可以做铠甲,但只有水犀牛的皮可以做,故《国语·越语》称“水犀之甲”。其书的注解说:“今徼外所送,有山犀、有水犀。水犀之皮有珠甲,山犀则无。”用犀牛做武官官阶的形象,是取其皮可制甲,角可制矛,兵器犀利之意。
二、武官的补子
武官勇武剽悍,威风凛凛,以猛兽为官服补子图案,以彰显其威仪。
一品:麒麟。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大戴礼》说:“毛虫三百六十,以麟为长。”是龙、凤、麟、龟四灵之一。麒麟出现是“圣王之嘉瑞”。《说文》的解释是:“麒,仁兽也。麋身牛尾,一角。麟,牝麒也。” “麒麟设武备而不为害”。“有足者宜踢,有额者宜顶,有角者宜触,为麟不然,是仁也”。所以,以麒麟为一品武官的官阶形象,既象征皇帝仁厚祥瑞,又象征皇帝“武备而不为害”的王道人君形象。
二品:狻猊。是像狮子的一种神兽,晋代郭璞直接解释为狮子。《尔雅·释兽》曰:“可伏虎犳”。据明代杨慎《升庵外集》第九卷记述:“俗传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八曰金猊,形似狮,好烟火,故立于香炉。”可见,狻猊是龙子之一。既然“可伏虎犳”,当是取其勇猛之意。
三品:豹。《说文》的解释:“豹,似虎圆文。” 《山海经·南山经》记述:“南山兽多猛豹。”《诗经·郑风》言:“孔武有力”。武官补子排序,豹在狻猊之下,在虎之上,可见古代豹的神兽地位高于老虎而低于狻猊,亦是取其勇猛。
五品:白鹇。形体很像野雉,羽毛白色,有细黑纹,面颊赤红,脖子有青毛如丝,尾羽很长。白鹇鸟产于南方,自古以来一直被视为吉祥物。白鹇鸟展翅,象征抛弃尘秽,迎新纳福。白鹇鸟喝水象征生活像泉水甘美。此外,它还能赶走灾害,祈求丰收。总之是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象征。白鹇还是一种忠诚的“义鸟”。传说宋朝少帝赵昺在崖山时,人送白鹇一只,他亲自喂养在舟中。少帝投海殉国后,白鹇在笼中悲鸣奋跃不止,终与鸟笼一同坠入海中。后人称白鹇为“义鸟”。所以,白鹇鸟的形象作为五品官员补子,取其行止闲雅,为官不急不躁,无为而治,并且吉祥忠诚。

明清青花莲瓣纹_繁中有简_由主变辅

明清青花莲瓣纹_繁中有简_由主变辅
正德时期,青花瓷常以表示吉祥语的阿 拉伯文作为主纹,绘于器物的中心位置,成为 当时青花瓷的一大特色,莲瓣纹饰在这一时 期不再作为主要的辅助纹饰。此时期的莲瓣 纹饰样式繁多,朝图案化程式化的几何形式 发展。典型的一种莲瓣纹为纹尖下凹,双钩轮 廓线内以青料涂满,内部为双钩“门”字形纹 饰,各莲瓣大小相同,饰于器物胫部。另一种 为变体莲瓣纹,圆弧形花瓣被几何式直线代 替,呈长方形,内绘朵花和吊珠。
仿清初“四王吴恽”的绘画风格, 动力。莲花作为佛教的吉祥物流传至我国,而且常寓意为文人士大夫
画面清晰干净、层次清楚、题材广 的人格写照。社会风气中将莲花作人格化的比拟,使莲纹具有人格化
泛、画面宏大。因其构图形式改 的特征,这有利于佛教莲纹向世俗化转变,在民间以更切合民俗生活
变,器物边饰不再表现出程式化 的新形式广泛流传。
明清青花莲瓣பைடு நூலகம்: 繁中有简,由主变辅
◇ 文/何红琴


明代 莲瓣纹传承之中自有创新
明青花瓷莲瓣纹饰与元青花瓷相比,最明显的区别 是,除极少数同元代类似花瓣之间留有间隙外,大多数为 花瓣无间隙,共用一边。
明早期——承启与发展期 洪武时期莲瓣纹尚有元代遗风,但也有自己的特点:
如莲瓣间无空隙,两花瓣共用一边(图1)。其外轮廓画法同 元代相差不多,为外粗内细两条线构成,肩部画法则由元 代生硬长方形转角变为圆滑转角。花瓣内部纹饰趋向简 单,常见有如意云尖和宝相花(团花)。此期莲瓣内的宝相 花已完全图案化,花芯以大小相套的两个圆圈为中心,沿 外圈绘一周莲珠纹。花瓣的画法大致两种:一种为均分为 八个花瓣,每个花瓣顶端绘一小圆圈(宝珠纹);另一种为 花芯向上下各绘如意形花瓣。
洪熙皇帝在位仅一年,这一时期的 瓷器特征大多从属于永乐时期。宣德时 期,莲瓣纹在继永乐的基础上呈现多样 化,内绘折枝花卉(图4)。大体有三种形 式:一种为青料涂满莲瓣,少许留白,瓣 内纹饰简单,绘圆弧和圆点、云尖。垂弧

中西方纹饰比较

中西方纹饰比较

中西方古典家具纹饰之比较(上)xxxx金凯莎发布时间:2010-11-21查看次数:486中西古典家具的精美的雕刻纹样是家具作为传统手工艺形式的主要装饰手法,蕴藏着无穷的美学意蕴。

古典家具的精品主要服务于当时的统治阶级、王公贵族,其装饰图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主流的人文思想和审美价值取向。

明清家具作为我国古典家具的集大成者,无疑有很丰富的装饰内容和题材,大凡山水人物、飞禽走兽、花卉虫鱼、博古器物、西洋纹样、喜庆吉祥等无所不包。

倘若仔细推敲,其中颇有一些规律可寻。

明清的装饰图案题材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大类:1、动物纹样动物纹样包括蟠龙纹、蟠虎纹、凤纹、麒麟纹、鹿纹、鹤纹、喜鹊纹等,大都选用人们崇拜喜爱之物,其中以龙纹、凤纹尤为突出。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与象征。

它刚强劲健,富于变化,性猛而威,能兴云作雨,封建时代用龙作为皇权的象征,故龙纹多用于宫廷与皇族家具上。

凤,古人称之为神鸟,百鸟之王,出于东方君子之国,每当天下大宁,其声若萧,清高雍容。

龙凤形象均是人们杜撰假想出来的祥瑞象征形象,反映了当时科学技术不发达,对自然现象的服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明清家具中的动物纹样明显带有先秦及魏晋南北朝的遗风--雄浑而博大、深厚而拙朴。

2、xx植物及人物纹样吉祥植物纹样有牡丹纹、灵芝纹、莲花纹、海棠纹、梅、兰、竹、菊、松、葡萄等。

还有各种植物变形图案,如卷草纹、反草纹、缠枝纹、芝麻梗、藤等,各种植物什锦图案,如蔬菜及各种瓜果等。

吉祥植物纹样深受当时绘画的影响,极具富丽堂皇、绚丽多彩之美,充分体现出一种强烈的雍容华贵的审美追求。

像"岁寒三友"等植物形象,由于其某些特质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人生哲理和人生观的理解和信奉,于是也成为人们争相刻画的纹样。

山水人物纹样多半是反映历史典故、诗词故事和文人生活的画面,如游归图、南山观瀑、五老图、东篱采菊等景象,并以中国画的散点绘画技法为基础进行生动地描绘和展现。

明清瓷器款一览表

明清瓷器款一览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明清瓷器款一览表 款识起源于古代的彝器,至迟在东汉时期,便被移植到瓷器上。在瓷器的底部或其它部位,往往有表明年代、窑名、人名、堂名、或者表示赞颂、祝愿等内容的文字,也有的器底或器里有某种识别的图案,这些统称为"款识",一般说来,款识是瓷器装饰的附属物,好的款识与装饰画面相配,可以增强器物的艺术性。并且由于款识的内容、格式、字体、书法等各方面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所以它对瓷器的断代、断窑口和辨别真伪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以下基本上包括明代--清代历年来的瓷器上所出现的官窑和名窑款识。 洪武 洪武七年二月二十七造此 福、寿 永乐 永乐年制 福、禄、寿、辰 内府 宣德 大明宣德年制 ??宣德年制 福、寿 敬权、坛、大德吉详场 正统 正统元年 ??正统捌年 天顺 天顺年造 ??天顺年 天顺七年大同马氏造 成化 大明成化年造 ??大明年造 大明成化年制 天、图案、银锭、 盘肠等 弘治 弘治年制 ??大明弘治年制 金玉满堂、玉堂金马 长命富贵 金 、上用、正 正德 正德年制、正德年造 大明正德年制、大明年造 何玉清造 ? 长命富贵、福、天下大平、寿 嘉靖 嘉靖年制、嘉靖年造、大明年造、大明嘉靖年制 松柏草堂、晋府造用郝府佳器、潘府佳器滋树堂、东书堂、朱府、青箩馆 敦仁堂、黔府、长府制造、长府造用、 晋府、秦府、 黔府、腆善所、桐溪冯宅、大茶房、外膳房、内膳房 署丞沈良佑造、陈守贵造、陈文显造、吴文自造、邓奎自造、程式自造、陈守钊造、陈舍自造、王泉德记、唐地制造、陈造佳器 长命富贵、万福攸长、富贵长春、永保长春、长春寿喜、国泰民安、长春佳器、上品佳器、台阁佳器、天禄佳器、福寿康宁、长春同庆天下太平 金篆大蘸、坛用、茶、汤、酒、姜 隆庆 大明隆庆年造 ??隆庆年制 万古长春 万历 万历年制、大明年制、 大明万历年制 德府造用、于府造用、黔府应用、太和王府、徐享庆堂、沈府佳用、玄阴堂 纯思堂、灌园督造、博物斋、秦府典膳所、芝兰斋、京兆郡寿房记、靳宅仙品 程廷梓造、沈氏、仙关吴震、荆桂、园贵隆制、少溪、李衙置用、茹城家藏、永兴卞玉奇明、紫芝主人监制 风调雨顺、清风明月、天下太平、长命富贵、永享佳器、天禄佳器、玉堂佳器、仁波佳器、万悬佳器、长春佳器、食禄万钟、富贵长春、福寿康宁、金玉满堂、万福攸同、德化长春、上品佳器、九五之尊、永葆长春、国泰民安、堂阁佳器、寿、天福佳器、玉、敬与佳器、雅、福 金明汝平、城南隐耕、永兴九峰、上 天启 天启年制 于斯堂、其好园、白玉堂、竹石居 天启元年米石隐造 长命富贵、天下太平、天理存心、状元及第、三元及第、金榜题名、万古长青、积善之家、同乐佳器、仁波佳器、玉堂佳器、尧舜年制、福 图案、兔、灵芝、方胜等 崇祯 崇祯丁丑、大明年制、大明年造、大明崇祯年制 翔风堂、丛菊斋、雨香斋、白玉斋、仿古斋、博古斋、绿阴堂、聚贤堂、吾斋、玉兰斋、松石居、可竹斋 王远监造、王远监制 甲戌春孟、赵府造用、崇祯年冬日置茂卿用、 永葆长春、福有攸归、万福攸同、富贵长春、玉堂佳器、富贵佳器、永昌佳器、长命富贵、旷府佳器、长春佳器、上品、福 正、香茶 顺治 大清顺治年制 百花斋、望仙楼、梓桑轩、继善堂、西畴书院 许世文元公制 玉堂佳器、皇帝万岁万万岁、雅 康熙 康熙年制、康熙御制、大清年制、大清康熙年制 益友堂、如玉堂、同顺堂、尚志堂、绍闻堂、三元堂、美玉堂、中和堂、景濂堂、松年堂、朗润堂、慎德堂、世锦堂、晖吉堂、颖川堂、秋辉堂、永和堂、聚玉堂、天宝堂、绿荫堂、仙鹤堂、彩玉堂、心逸堂、嗣德堂、吉庆堂、桂育堂、敦仁堂、天琛堂、德馨堂、听松堂、宁俭堂、琳玉堂、淡宁堂、书锦堂、北庆堂、昭玉堂、惟善堂、白云堂、碧玉堂、安素堂、居敬堂、金兰斋、御赐纯一堂、聚顺美玉堂、益友鼎玉堂、问心斋、还石斋、拙存斋、芝兰斋、松石斋、乾惕斋、宿云斋、寿古斋、怡玉堂、笔花斋、天禄书斋、调鹤闲轩、冶园、玉石居、常丰轩、复香轩、庆云馆、杏林轩、竹石居、水石居、青云居、水云居、逸居 春育主人珍藏、渭水翁程子受、松石制、中山人、宋药州、吴仲兴、商山仿古、善霞山人、晓山主人、庵、西园、萃文苑制、信友玉珍制、两来正记、 世代联芳、世德留芳、有美于斯、琴鹤相随、在川之乐、万寿长春、 周元佐助、洪福齐天、福寿无疆、美玉千斯、万寿无疆、荆川美玉、永庆其珍、如玉珍玩、杏林春宴、兰芝珍玩、怀瑾、奇石鼎玉之玩、球琳琅赶玕之珍、奇石美玉之珍、卞和三献之珍、友昆连碧之珍、奇石宝鼎之珍、昆山美玉、文章山斗、长生永庆、润比琅于、禄在其中、世代文章、球琳珍玩、天、握瑜之珍、温润今古珍赏、博古雅玩、熙朝奇玩、清雅古玩、若深珍藏、爱乐长春、沦浪绿水、宴乐长春、清赏、庆溪若深珍藏、康熙博古、清赏、慎、东壁西院、美玉雅制、友鼎玉珍玩、风流宰相家、玉殿传胪首唱、今陶玉治之图、留香雅玩、美玉、和益古玩、99玩玉99、宛玉、片玉、水石、雅玩、益友、石、集锦、琅琊天、丹臣、图案:如意、鼎、花、双鱼、花押等 雍正 雍正年制、大清雍正年制 燕喜堂、庆宜堂、守易堂、希范堂、致和堂、养和堂、东园堂、堂、谦牧堂、世思堂、精雅堂、裕慎堂、欣赏阁、安吉居、青云居、百露堂、立本堂、园明堂、敬思堂、世经堂、朗吟阁、敦变堂、致远堂、椒声馆、古香书屋、浴砚书屋、亦庵、云在草堂、遣安书屋、 孙睦宗、桧年、瑞锡琼制、冯宅、江鸣皋制、玉清雅制、耀华、藏器、歧博古制 千秋如意、华章珍日、寿山福海 清玩、天、茶具 图案:灵芝、笔、绽如意、花押、鼎等 乾隆 乾隆年制、大清乾隆年制、乾隆仿古 明远堂、敬慎堂、致远堂、曙光堂、彩润堂、养和堂、宝和堂、述古堂、旭华堂、惜阴堂、凝和堂、敬畏堂、嘉阴堂、彩秀堂、彩华堂、雅雨堂、乐静堂、宝恩堂、述德堂、陶成堂、珠树堂、享叙堂、静镜堂、敦睦堂、椿荫堂、诚信堂、忠信堂、乐善堂、师古堂、致和堂、述德堂、宁晋斋、宝晋斋、百一山房、百一斋、啸园、红荔房、对屏山馆、东园、妙香馆、觉是轩、经畲斋、玉怀书屋、宁静斋、宁远斋、九畹山房、市隐楼、正谊书屋、文石山房 壶隐老人、瑶华老人、泉制、瞿宝珍、玉峰、陶成居士、唐英、陶铸、陶榷、石林、陶人、蜗寄老人、沐斋居士 山高水长、友昆连碧之珍、 雅玩、赏、99玩玉99、天 嘉庆 嘉庆年制 大清嘉庆年制 彩华堂、庆宜堂、志勤堂、诚信堂、一善堂、植本堂、懋勤堂、润碧轩、嘉荫堂、寿颐堂、春江花月楼、 永源成记、斋谷山人造、完颜氏 喜、福海藏珍 道光 大清道光年制 履信堂、聚庆堂、慎德堂、嘉荫堂、十花斋、百福楼、墨缘堂、约已堂、眉寿堂、九思堂、静镜堂、精进堂、求谦堂、浩然堂、宁静堂、双连阁、绛月楼、臣德堂、敦厚堂、种芝堂、庆宜堂、珠林堂、公勤堂、经笥堂、乐古堂、惜阴堂、养和堂、退思堂、嘉乐堂、湛静堂、行有恒堂、十砚斋、思补过斋、宝善斋、古月轩、挂月山庄、养性轩、竹韵山房、天云溪精舍、知不足斋、多福多寿堂 王炳荣、马衡积、陈国治、晓岗雅制、李裕元、懈竹主人、正斋主人、查小山制、敦朴冥制、醴渠自制 珠峰、沈恰如制、瞿之室制、香书屋、冶春吟馆、春江花月楼、睿邸清赏 爱莲珍赏 福英供奉福 分山小筑 ??天甫雅玩 ?句轩清玩 ??天 咸丰 大清咸丰年制 退思堂、履和堂、行有恒堂 陈祭器 太平太国千岁 国安、山高水长 同治 大清同治年制 同治年制 慎思堂、乐寿堂、务本堂、诒谷堂、敬顺斋、慎静斋、耕读山房、竹雪轩、体和殿制 李裕成 吉祥如意 燕喜同和 光绪 光绪年制 大清光绪年制 退思堂、大雅斋、嘉泰松轩、一善堂、长春宫制、春恰堂、甘泽堂、储秀宫制、玉海堂、慎德堂、世速堂、储秀宫制、原闻吾过之斋 熊氏壁臣仿古、乐道堂主人制、一百二十畦芍药园主制 永庆长春、清华珍品、长春同庆 燕赵悲歌之士、兴邑复古窑造、景德镇官窑造 、龙纹图记、秋季大操纪念 宣统 大清宣统 宣统年制 宜春堂、来 补充: 根据手头的资料,以聚'字开头的堂名款在清代常见有以下11种(1-8为清康熙):1.聚云轩清玩器 2.聚云堂制3,聚古轩制4,聚玉堂制5.聚兴美玉堂制 6,聚兴堂制 7.聚顺美玉堂制 8,聚星堂制9.聚庆堂(清道光)10,聚庆堂制(清道光)11,聚厚轩(清光绪) 。 因此可以判断,聚顺美玉堂是清代康熙年间景德镇的款识。由于它生产的瓷器胎质细腻、釉色洁白莹润,造型奇特,纹饰的发色均匀亮丽,因此虽然它是民窑瓷器,但依然精美。不过现在市场上仿“聚顺美玉堂”款的有很多,清末、民国和现代都有仿品,因此在收藏时还要综合其他因素。 问:余元昌制,是哪个对应年代? 答: 没有看到物品,但是大致可以判断是民国的东西。款识为“余元昌造, 陈永泰造, 居仁堂制. 永华堂制, 江西瓷业公司出品, 江西瓷业公司,平山怀仁堂制, 陶务监督郭葆昌谨制, 佩古斋, 刘隆兴造. 许人出品, 陈泰祥造, 万松茂造,汪聚丰造, 胡源鑫造, 罗源顺造, 陈玉轩造, 胡元泰造. 胡义茂造, 益太公司”都是标准的民国产品,所以收藏价值一般,只有少数精品才值得收藏。 关于你说的问题,我觉得瓷器的落款有真有假,所以单凭这很难说的。而且严格地说,除了皇家的指定的窑之外,其他制造的瓷器都是民窑。当然,古时民间也有很多精品,还有不少府制、堂制精品,但严格地说也不属于官窑。 但我总觉得,收藏瓷器不要盲目追求民或官窑,因为真正流传在民间的官窑其实很少了,即使有价格也很高。只要货真价实,民间的精品我觉得同样值得收藏。 一般而言,官窑比较精制,而民窑比较粗拙,这和官窑有专门的监督官员、工艺水平高、次品严格销毁有相当的关系。当然,民窑也有精品,这在最近海外拍卖市场已经有了极大的表现。

明清木雕在室内设计中的案例

明清木雕在室内设计中的案例

明清木雕在室内设计中的案例一、传统中式风格住宅中的明清木雕应用案例。

1. 客厅。

在我见过的一个传统中式风格住宅的客厅里,那可真是把明清木雕运用得妙极了。

客厅的沙发背景墙是一大亮点。

主人用一块大型的明清木雕花板做装饰,这花板雕的是“岁寒三友”松、竹、梅的图案。

工匠的手艺那叫一个绝,每一根松针、每一片竹叶、每一朵梅花都栩栩如生。

这木雕花板周围还搭配了深色的木质边框,就像给一幅绝美的画作装裱一样。

再加上客厅里摆放的中式古典沙发,沙发的扶手和靠背也有一些小的明清木雕元素,比如简单的回纹雕刻,和背景墙上的大花板相互呼应。

整个客厅就弥漫着一种浓郁的古典文化气息,客人一进来就仿佛穿越回了古代的书香门第之家。

2. 餐厅。

有个朋友家的餐厅,他家在营造中式风格的时候对明清木雕也是情有独钟。

他家的餐厅天花板上挂着一盏明清木雕风格的吊灯。

这吊灯的灯架部分是用老榆木做的,上面精心雕刻了一些传统的吉祥图案,像蝙蝠(寓意福到)和如意。

灯光透过这些木雕的缝隙洒下来,在餐桌上形成斑驳的光影,吃饭的时候都感觉特别有氛围。

还有他家的餐厅隔断,用的是那种镂空的明清木雕屏风。

屏风上雕的是古代的仕女图,虽然只是一些简单的线条勾勒和浅浅的浮雕,但仕女们的婀娜身姿和优雅神态都表现得十分到位。

这样的隔断既划分了空间,又不显得突兀,还让餐厅充满了艺术感。

3. 书房。

我曾经去过一位老学者的书房,那简直就是明清木雕的小天地。

书房的门窗就很有特色,窗户的棂格采用了明清木雕的工艺。

那些精致的几何图案,有菱形、方形、圆形相互嵌套,就像一个复杂而有序的迷宫。

门上面也有木雕装饰,是一副对联的雕刻,字体苍劲有力,周围还环绕着一些云纹的雕刻,象征着祥瑞。

书房里的书桌,桌腿也是经过明清木雕风格处理的,雕的是一些古代的神兽形象,像麒麟,既有守护的寓意,又给书房增添了一份神秘的气息。

书桌上的笔筒,也是一个明清木雕的小物件,上面雕着文人雅士在山水间吟诗作画的场景,和整个书房的文化氛围相得益彰。

第一章 图案的概述

第一章 图案的概述
• 提交一张A4纸作业。 • 工具铅笔或黑色水笔。
唐代民间特别流行刺青, 当时称为『札青、点青、肤札、镂身。』 刺的内容有各种图形,文字以及人物佛像等。
பைடு நூலகம்
宋、元时期的图案
元 葫 芦 牡 丹 纹 青 花 瓶
元朝时期的图案
明清时期的图案
青花瓷
明清时期的图案
明清时期的图案
景泰蓝
明清时期的图案
出警入跸图卷
传统的吉祥图案
• 中国传统的吉祥纹样是趋吉避凶、丰富多彩的图案纹样造型, 它的造型法则是“逢图必意、每意必吉”。
图案等。
• F)功能——标志图案,装饰图案,建筑图案。
图案的应用
1.基础图案 2.专业图案
图案的应用
1.基础图案 2.专业图案
作业
• 收集一些图案,根据应用范围的不同 将图案分为基础图案和专业图案,并 分析两者的区别。
第三节 图案学习的作用、意义及应用
一、图案的作用
图案是所有设计专业的基础课。对它的学习成功与否会直接影响 今后的专业创作。
• 特点:
• 在这一时期青铜器不仅在造型上具有厚重坚实、威严庄重的特 点,在装饰手段和艺术处理上也有随形赋饰的绝妙配合。
• 青铜器的纹饰主要有: • 饕餮纹、夔龙纹、鸟凤纹、象纹、几何纹、云霄纹、鱼鳞纹等
二、商周时期的图案 饕餮纹
二、商周时期的图案
凤鸟纹
二、商周时期的图案
夔龙纹
春秋、战国时期的图案
调的色彩和精湛考究的绘制技术. • 内容:动物、植物、人物、几何形等。
宁夏卫宁北山地区大麦地岩画带遗存的史前岩画。
是中国迄今惟一的“岩画主要地区”,其早期岩画可追溯到旧石 器时代晚期,距今2至3万年左右。

(完整word版)中国传统纹样在各个时代的特征

(完整word版)中国传统纹样在各个时代的特征

1。

在夏商西周的基础变化上,更加程式化和抽象化。

这一时期的纹样由最初的祭司和礼器作用转向实用,摒弃了前代的怪兽纹,由原来的以鸟兽纹,几何纹为主转向了以表现现实生活的纹样为主。

2.由商代的“祭”和周代的“礼”渐渐转向现实生活,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越来越多。

如宴饮、狩猎、舞乐、攻战等.3.流行纹样。

主要有:蟠螭纹、蟠虺纹、攻战纹、渔猎纹、小几何纹饰中的锦勾连纹、锦塔形纹等等。

四.秦汉时代的纹样特征该时期的纹样多构图紧凑,既写实又夸张,注重气势的描绘,纹样质朴但具有动感.汉代的纹样风格细腻、色彩丰富,常用数个动物合体穿插、盘叠,或植物体共生,构成了龙飞凤舞的形式美。

代表纹样。

龙凤纹、流云纹、各种动物纹及四神纹、铭文、几何纹、汉锦茱萸纹。

五.魏晋南北朝时代的纹样特征这一时期的纹样种类与前代答题相同,但在一些细节上出现了变化。

圆形或方形对称图形中填充动物或植物的纹样图案十分普遍。

传统纹样受佛教文化的影响较深,纹样的题材很多,内容大都与佛经有关。

代表纹。

狮子纹、忍冬纹、八宝纹、莲花纹、玉鸟纹、鹿纹、飞天纹及禽兽、经络、树纹等。

六.隋唐时代的纹样特征隋唐时代随着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相对稳定和经济、文化的高度繁荣以及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而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巨大的发展。

图案纹样前代亦有大的发展,花鸟题材不断增多。

隋代岁采用朵花,卷叶纹样,并将之巧妙地穿插,交替排列,组成不通图案。

唐代纹样整体造型体现出丰满圆润、奔放流畅的风格特点,以生活类居多,并且花卉纹样取代了动物纹样的主流地位.1.丰富多样的装饰题材(一)在瓷器方面。

其装饰纹样有几何纹、植物纹、人物纹和动物纹之分,手法多采用印花等。

(二)在染织和丝织方面.色彩斑斓,纹饰多样,明快大方,别具一格。

花鸟、联珠团花和缠枝www。

纹样的创造,极大地丰富了两汉以来的装饰传统。

多以羊、马及龙、凤为题,纹饰设计,新颖别致一富有生气.(三)在佛教植物装饰纹样方面。

(卷草纹):卷草纹又称蔓草纹,它吸收了宝相花和缠枝花的特点,因其卷曲状的花草纹样而得名,是传统装饰纹样之(宝相纹):宝相花本为佛教中的一种代表性装饰纹样,佛教中用“宝相庄严”一词称谓佛相,因此得名宝相花。

明清时期传统装饰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明清时期传统装饰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提 要明清时期传统装饰元素是我国传统装饰元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藏着广博而精深的思想文化内涵,为室内设计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设计素材。

在室内设计中,它的应用使室内空间散发出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

具有中华民族特征的优秀现代室内设计作品,能够体现出我们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情趣, 并起着民族文化的传承作用。

因此,如何将中国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融入到现代人的生活当中,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自然地融汇到当代室内设计之中,通过室内的设计,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以继承与发展,具有很重要的实践意义。

在艺术发展的长河中,每个朝代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与精品,在明清时期,以工艺美术和家具最擅长。

本文对明清时期陶瓷、织绣、建筑彩画中所提取出的装饰纹样和明清家具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与认知,并作以系统的归类与分析,研究了它们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通过实例来发掘明清传统装饰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设计理念与方法。

本文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对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范围及方法做了概括性的介绍。

第二章首先对明清时期传统装饰元素进行了概述,然后对元素的种类、特点等进行了归纳与分析。

第三章对明清时期传统装饰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方法进行了分析。

第四章结合具体实例,研究了明清时期传统装饰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最后得出结论,我们在室内设计中,对传统元素的应用,不应是元素的简单堆砌与拼凑,应以室内设计原理为基础,以人们对空间功能的需求和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为出发点,分析元素本身的文化内涵,以其思想精髓为中心,可以将传统元素用新工艺、新材质等再现出来,运用到我们的设计中,使空间既符合现代人功能需求,又满足人们更高层次上的审美和精神需要,让人们在空间中感受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而使我们古老的传统文化得到继承与发扬,本文对现代空间设计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 明清时期;装饰元素;室内设计Abstract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raditional decorative element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decorative elements, and it contains extensive and profound cultural connotation, designed for the interior design offers inexhaustible material. In the interior design, its application makes the interior space give out the strong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breath. The outstanding modern interior design work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nation can reflect the cultural spirit and aesthetic taste of our nation, and play the inheritance role of national culture. So, how will the Chinese unique national culture into the modern people's life, will b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essence naturally into contemporary interior design, through the indoor design, make our country to inherit and develop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In the long river of art development, every dynasty has its own specialty and specialty.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rt and furniture were the best. In this paper, we have a detailed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decorative patterns and the clarity of the furniture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y, and the design,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system,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esign of the modern interior design, and to discover the idea and method of the design of the traditional elements in interior design.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part,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the research status, scope and methods of the general introduction. I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traditional decorative element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ere summarized, and then the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lements we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The third chapter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methods of traditional decorative elements in modern interior design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n chapter 4, the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decorationelements in modern interior design is studied. Finally ca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we in be being designed indoors, the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elements, elements should not be a simple packing and put together, should be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interior design, to the people to the space function demand and satisfy people's spiritual needs as a starting point, analysis of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element itself, with its essence as the center, to the traditional elements with new technology, new material and reappear, used in our design, make the space both in line with the modern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and satisfy the people to a higher level of aesthetic and spiritual needs, make people feel and understan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space and so that we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ancient, in this paper, the theoretical guidance significance for modern space design.Key words: ming and qing dynasties;decorative elements; interior design目 录第1章 绪论 (1)1.1研究目的 (1)1.2研究现状 (1)1.3研究意义 (2)1.4研究范围及方法 (2)第2章 明清时期传统装饰元素概述 (3)2.1明清时期传统纹样 (3)2.1.1瓷器纹样 (4)2.1.2织绣纹样 (5)2.1.3建筑彩画 (6)2.2明清时期传统家具 (7)2.2.1明清时期家具的主要种类和形式 (7)2.2.2明清时期家具的艺术特色 (8)2.2.3明清时期家具室内陈设与家具布置 (9)第3章 明清时期传统装饰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10)3.1明清时期传统装饰元素的运用方法分析 (10)3.1.1对明清时期传统元素的直接运用 (10)3.1.2对明清时期传统元素的变形与解构 (10)3.1.3对“意”的提取和对“境”的营造 (11)3.2现代室内设计对明清传统装饰文化内涵的借鉴 (12)3.2.1集美思想的体现 (12)3.2.2吉祥如意的表达 (12)3.2.3以人为本的宗旨 (13)第4章 明清时期传统装饰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14)4.1明清时期传统纹样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14)4.1.1室内天花与地面中的应用 (14)4.1.2室内墙面中的应用 (15)4.1.3室内陈设品中的应用 (16)4.2明清时期家具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17)结 语 (19)附 图 (20)参考文献 (21)致 谢 (22)第1章绪论1.1研究目的中国是一个具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人们的社会生产与日常生活总是与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装饰艺术息息相连,它使我们的物质生活得以丰富,也丰盈了我们民族的文化气韵与精神内核。

明清江南传统门窗装饰纹样

明清江南传统门窗装饰纹样

明清江南传统门窗装饰纹样打开文本图片集Chinese traditional doors and windows play a veryimportant role in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In Mingand Qing Dynasty,these kind of doors and windowswith decorative carving patterns reached a historical peak.Chinese traditional doors and windows feature wide varietyof decorative patterns and themes. These,in return,reflectthe historical pop culture,and all segments of differentaesthetic tastes. In this paper,a number of representativetypes of their decorative themes are compiled,and specialattention has been given to the cultural content of varioustypes of decorative patterns and their historical conditions offorming as well. It is hoped that this will be helpful to thereader.一、门窗——建筑之眼在现代人眼中,门窗似乎只是依附于建筑之上的一个构建,而古人对门窗的认识显然远高于我们。

古时讲“宅以门户为冠带”,门窗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备受重视。

中国古代建筑重等级,唐《营缮令》对私宅建筑做出规定;宋时官方刊行《营造法式》,图文并茂,将建筑细分为大木作(构架)和小木作(装修);至明清,不论官式建筑或民宅,等级分明。

明清时期的纹样设计与工艺

明清时期的纹样设计与工艺

明清时期的纹样设计与工艺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风貌和文化。

明清时期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也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

在明清时期的纹样设计与工艺方面,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智慧。

I. 纹样设计在明清时期,纹样设计多数呈现出色调柔和、线条简洁、纹理自然、形式优美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 奇花异卉纹奇花异卉纹是一种充满想象力的花卉图案,既有现实花卉的特征,又含有展现出创作者的自然之美。

奇花异卉纹可以说是明清时期纹样设计的代表之一,这种图案常常被运用在家具装饰、衣服布料等方面。

2. 龙凤纹龙凤纹是明清时期最常见的纹样之一,通常用于衣服装饰。

龙凤图案代表了贵族阶层的地位和尊贵,所以很多贵族都喜欢将龙凤图案绣在自己的衣服上。

同时,此纹样也象征着幸福和繁荣。

3. 蝙蝠纹在中国文化中,蝙蝠代表“福”和“幸福”。

蝙蝠纹在明清时期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装饰品和服饰中。

由于蝙蝠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动物,纹样设计中的蝙蝠图案常常有趣而又神秘。

II. 工艺技术在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工艺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它们的纹样设计和制作工艺都有独特的技巧和特征。

1. 宫廷内的工艺在明清时期的宫廷中,有许多工匠熟练地掌握了许多制作技巧,例如手工绸缎、刺绣、陶瓷制造等。

在制作中,这些工匠不仅注重技术创新,同样重视纹样设计和美感效果。

因此,宫廷内制作的纹样设计精美,工艺高超,无论从颜色、线条、图案或者材质上都能够体现出其高超的制作水准和优秀的设计理念。

2. 民间工艺虽然民间制作的工艺品没有宫廷内制作的豪华和充满细节之处,但是其趣味性和艺术性同样不可小觑。

例如,富有夏威夷特点的染坊纹,或仅用一根竹板既制作成的多种多样图案的木版年画,都展现了民间艺术的特点和风姿。

III. 体现中国文化智慧的纹样设计与工艺明清时期的纹样设计和工艺是中国文化智慧的体现。

这些设计从纹样、颜色、形状和材质等方面体现了自然和谐这一理念。

它们还从文化和哲学角度出发,将艺术与生活相结合,风格独特,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中国清代传统纹样

中国清代传统纹样

清代集历代之大成,为吉祥图案发展到极至提供了明显的 时代特色。随着统一多民族大清帝国的建立与稳定,一方 面宋明以来的纹样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另一方面是国内各民 族纹样的进一步融合;一方面是民间纹样与宫廷纹样各个 美术门类之间的相互借鉴模仿;一方面更广泛的接受外来 纹样的影响。历史的传统、时代的风尚、外来的影响,诸 多种因素混同汇集,造成了清代吉祥图案异常纷繁复杂的 形式与内涵。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是现代人对祖先留下来的优秀文化宝 藏的一种传承,也是让世界了解中国和国文化的一个有利 渠道,对于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有很实际的意义。礼品包 装是包装设计领域里比较重要的一个门类,吉祥图案应用 于礼品包装中是比较常见的创作形式,因为它特有的吉祥 寓意提升了礼品包装的情感价值让礼品更加具有“人情 味”。
中国的吉祥图案始于距今3000多年前的周代,后来在民间流传开来。今天,吉 祥图案仍然是中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中国民间,流传着许多含有吉祥意义的图案。每到年节 或喜庆的日子,人们都喜欢用这些吉祥图案装饰自己的 房间和物品,以表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良辰佳节的 庆贺。
南京云锦
南京云锦是一种始于元而盛于明清丝织工艺品,它历史悠久,纹样精美, 配色典丽,织造细致,是纺织品中的集大成者。南京云锦在元 明 清 王朝 皇室御用龙袍 冕服 官吏士大夫阶层的贵妇衣装,以及民间宗室,喜庆以及 婚礼服饰等应用范畴里,它是最华贵最精美的工艺美术品之一。 在云锦图案的配色中,还大量地使用了金、银(金线、片金,银线、片银) 这两种光泽色。金、银两种色,可以与任何色彩相调和。“妆花”织物中 的全部花纹是用片金绞边,部分花纹还用金线、银线装饰(“金宝地”织 物,使用金银线就更多了)。金银在设色对比强烈的云锦图案中,不仅起 着调和和统一全局色彩的作用,同时还使整个织物增添了辉煌的富丽感, 使之更加绚丽悦目。这种金彩交辉、富丽辉煌的色彩装饰效果,是云锦特 有的艺术特色。

元代,明代,清代纹样特点

元代,明代,清代纹样特点

元代,明代,清代纹样特点元代⼀般纹样⼀.历史故事1三顾茅庐三顾茅庐是三国时期刘备三访诸葛亮量的故事,⼜称“三顾”或“刘⽞德三顾茅庐”,历来传为礼贤下⼠的美谈,故多应⽤为⼯艺美术的装饰纹样。

在元代的彩绘雕刻装饰上,常见“三顾茅庐”这⼀纹样题材。

2萧何追韩信意萧何追韩信谓为将离去的有才之⼠追回并重⽤。

唐代李商隐《四晧庙》:“萧何只解追韩信,岂得虚当第⼀宫”,即指此。

“萧何追韩信”作为装饰纹样,见于元代陶瓷的青花中。

3蒙恬将军蒙恬是清代的名将,齐国⼈,其家世代均为秦国将领。

蒙恬北筑长城,起⾃临洮⾄辽东,⼜谓他改良过⽑笔。

后为秦⼆世赐死。

在⼯艺美术中⽤蒙恬将军作为装饰纹样,当是颂扬他英明神武及赫赫战功。

见于元代青花瓷纹样。

4周亚夫细柳营周亚夫是西汉的名将,沛县(今江苏⼈)。

汉⽂帝时(前179-前158)北⽅匈奴部队⼤肆进攻,亚夫以河内守卫将军,严防于西柳(今陕西咸阳西南),军令严整,取得胜利。

“周亚夫细柳营”就是描写防守细柳营的史实,具有军纪严明,忠贞爱国之意。

在装饰上,见于元代陶瓷的青花纹样。

⼆、神话传说1⼋仙⼋仙是道教的⼋位仙⼈,是⼈们熟悉的神仙群体,其故事在民间⼴泛流传多⽤做民间美术题材和装饰纹样。

⼋仙指:铁拐李,张果⽼,汉钟离,韩湘⼦,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曹国舅。

2暗⼋仙暗⼋仙指⼋位仙⼈⼿中所持的⼋件宝物,即铁拐李的葫芦,汉钟离的扇,张国⽼的鱼⿎,何仙姑的荷花,蓝采和的花篮,吕洞宾的宝剑,韩湘⼦的萧,曹国舅的⽟版。

在装饰纹样中,只⽤⼋仙⼿持物,⽽不画出仙⼈,以表⽰⼋仙,称为暗⼋仙。

暗⼋仙⼴泛⽤于丝织、陶瓷、⾦⼯、瓷器、雕刻等装饰上,具有吉祥的含义。

3⼋吉祥⼋吉祥指佛教所⽤的⼋件宝物,亦即⼋件符号,称为系列组合纹样,故称⼋吉祥即发轮、法螺、宝伞、⽩盖、莲花、宝瓶、⾦鱼、盘长。

三、其他1如意云如意是⼀种器物,其头作云形,故称如意云。

如意在古时⽤处较多,有的作为玩赏,佛教传⼊后佛教长以如意刻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水江崖纹
海水江崖纹在家具上使用较多。通常在有龙纹的图案中都有海水江崖纹相配合。海水象征大江大河,在海水纹的中间,耸立着山石。江水和山石组合,象征“江山”。海水江崖之上有双龙和祥云,构成真龙天子主宰江山社稷的寓意画面。这种图案不仅在家具上,在其它各类日用器物上也被广泛使用。
几何纹
几何纹是指以各种形式的线条或图形组成的各种图案,俗称“锦纹”。锦纹一般在漆器家具上使用较多。至明清时期,尤其是在清代硬木家具上也广泛使用了。
常见的吉祥雕饰图案如:八宝——八宝有佛八宝、道八宝和杂八宝之分。佛八宝指轮螺伞盖莲瓶鱼长,亦称八吉祥。道八宝也称暗八仙,为古代传说中的八道家手中所持的八件宝组成,分别为芭蕉扇、宝剑、花篮、笛子、宝葫芦、鱼鼓、阴阳板、莲花或荷叶。杂八宝由代表吉祥的物品诸如祥云、金锭、银锭、宝珠、犀角、珊瑚、方胜、古钱、灵芝、磬、鼎、芭蕉叶等,任选八种构成赏心悦目的图案。
传统木雕图案的寓意
传统木雕的魅力无穷,除了图案设计严谨,精雕细刻巧夺天工,选料考究特点外,丰富多样的木雕雕刻图案更赋予了强大的生命力,使之更具艺术性观赏性。
在传统木雕上,人们会发现木雕所雕饰的图案纹样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人们生活中见到的或想到的,几乎无所不包。从人物、动物、植物、器物及山、水、云,到传说中的瑞兽如龙、凤、麒麟等等,还有回纹、拐子、草勾等几何纹样。
八仙
即人们熟知的道教八位仙人的总称。分别为:汉钟离、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铁拐李、韩湘子、兰采和、何仙姑。装饰图案常隐去人物,只雕出八仙手中之物,俗称暗八仙。八种宝物组合在一起,即八仙齐来,寓意祝颂长寿之意。
八宝纹
八宝又名八吉祥,由法螺、法轮、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组成。八宝本是佛教中的八种法器,各具不同含义,常见为组合使用,称“八宝生辉”。
博古纹
博古纹起源于北宋大观时期,徽宗命大臣编绘宣和殿所藏古器,名曰《宣和博古图》三十卷,后来取该图或以古器纹样装饰家具,遂名“博古图”。有的在器物口上添加各种花卉,以为点缀。尤其进入清代,在家具上使用较多。寓意典雅、高洁。
各种神话故事:
五岳真形图
五岳真形图为代表五大名山的五个符号。这种图案在清代家具中时有所见。五岳真形图以嵩岳居中,左一为华岳,左二为衡岳,右一为泰岳,右二为恒岳。据《藏经》记载:“五岳之神,分掌世间人物,各有所属。如:泰山乃天地之孙,群灵之府,为五岳祖,主掌人间生死贵贱修短;衡岳主掌星象、分野、水族鱼龙;嵩岳主掌土地、山川,牛羊食嚼;华岳主掌金、银、铜、铁,飞走蠢动;恒岳主掌江,则山中魑魅虎虫,一切妖毒皆莫能近。”由此得知,在家具上雕刻此图的目的除装饰美化外,还有为了驱魔避邪,以求居家安乐、永保吉祥的含义。
中国人历来追求美好的事物,这种追求也体现在木雕雕饰中,所以明清时期吉祥图案非常盛行。在图案中借助同章字和谐音非常巧妙地运用于图案形象,以谐音和寓意,以指事物的方式进行构成,使形式和内容巧妙结合,这种图饰意趣横生,看上去悦目,听起来悦耳,成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吉祥图案。其实,在吉祥图案逐步完美的过程中,每种物品已经有了它固定的含义。比如牡丹——富贵,石榴——多子,鹿——禄,蝙蝠、桃子、佛手——福,喜鹊——喜庆,鱼——富足,瓶——平安,桔、戟——吉,馨——庆,象——祥,葫芦——子孙万代绵长,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百事如意:由柏、柿子、如意或灵芝组成,喻事事称心如意。
福庆有余:由蝠、磬、双鱼组成,喻多福庆、生活富足。这组雕饰图案在柜门上多见。
福庆长庆:用蝠或佛手、磬组成,喻福多寿长。 五福捧寿:多用五个蝙蝠围绕一个团寿字或长寿字。传统的五福是指寿、富、康、德、考。
福寿三多:由佛手、桃子、石榴组成,喻多福多寿多子孙。
云纹在各个时代中的形象也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藏家可以根据这些不同差异断定器物的年代。如:明代云纹大多为四合如意式,即四个如意头绞合在一起。进入清代康熙时期,云纹大多为一个大如意纹下无规律地加几个小旋涡纹,然后在左侧或右侧加一个小云尾,很少见到上下有云尾的。雍正时期的云纹一般较小,而且都有细长的云条连接,云条流畅自如,很少有尖细的云尾。乾隆时期的云纹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起地浮雕,以一朵如意云纹作头,从正中向下一左一右相互交错,通常五朵或六朵相连最后在下部留出云尾。另一种是有规律地斜向排列几行如意云纹,然后用云条连接起来,云头雕刻时从由正中向四外逐渐加深,且大多为满布式浮雕。
岁寒三友:以松、竹、梅三种不畏严寒的植物构成图案,多为文人自勉自励所用,喻坚韧不拔,也有象征友谊的意义。
锦上添花:底子上雕饰精美细致的几何纹样,锦地上浮雕各样花卉喻美上加美之意。
牡丹戏凤:因牡丹象征富贵,凤凰代表吉瑞,故喻富贵吉祥之意。
传统木雕雕饰极为丰富,题材十分广泛,风格独特,令人赞叹它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地创新、发展、提高、完善。我们应该继承这一宝贵的木雕艺术遗产,促进和发扬当今木雕工艺,使之更上一层楼。
云纹
云纹大多象征高升或如意,应用较广,多为陪衬图案。形式有:四合云、如意云、朵云、流云等。常和龙纹、蝙蝠纹、八仙、八宝纹组合在一起。云纹在传统观念中常称为“庆云或五色云、景云、卿云。”古以为祥瑞之气。《汉书·礼乐志》郊祀歌:“甘露降,庆云集。”又天文志:“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芬芬,箫索轮囷。是谓庆云,喜气也。”《孝经·授神契》:“德至山陵则祥云出,德至深泉则黄龙见。”《后汉书·蔡邕传·释海》:“连光芒于白日,属炎气于景云。《瑞应图》:“景云者,太平之应也。一曰:非气非烟,五色氤氲,谓之庆云。”是历朝历代,上至皇室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喜闻乐见的装饰题材之一。
海屋添筹
即画面中绘波涛汹涌的大海,海中有仙山楼阁,楼中陈设宝瓶,内插筹码。空中有飞翔的仙鹤,口中衔筹欲往瓶中添增。仙山周围散布若干小岛,点缀苍松翠柏,以增加画面的仙境图景。这个故事始见于宋代苏轼《东坡志林》,传说有三个老人相遇,互相询问年岁。一人曰:“吾年不可记,但忆少年时与盘古有旧。”一人曰:“海水变桑田,吾辄下一筹,尔来吾筹已经装满十间屋。”一人曰:“吾所食蟠桃,弃其核于昆仑山下,今已与昆仑山齐矣。”传说一筹码代表千岁,后来人们常在祝寿礼物上饰海屋添筹图案。
回纹
回纹,即“回”字形的纹饰。形态以一点为中心,用方角向外围环绕形成的图案。清代家具的四脚常用回纹作装饰。也有用连续回纹作边缘装饰的,称“回回锦”。
万字纹
为古代一种符咒,护符或宗教标志。宗教认为是太阳或火的象征。在梵文中意为“吉祥之所集”,认为它是释迦牟尼胸前所现的瑞相。有吉祥、万福,万寿之意。唐代武则天长寿二年采用为汉字,读作“万”。向外延伸又可演化出多种锦纹。这种连锁花纹常用来寓意连绵不断和万福、万寿不到头之意,也叫“万寿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