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辅导:哲学视阈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哲学视阈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实践和意识的统一体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阈内,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客观和主观、实践和意识的统一体。

当前,学界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认识,更多是从观念意识的层面来把握的,所谓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或思想,是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什么以及如何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问题的理论阐释,是对世界各国相互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相互影响空前强烈的客观现实的观念反映。但作为观念形态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基础上生成的。换言之,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是一个客观现实,是一个实然性的存在,这一客观现实正日益清晰地出现在人类经济全球化的实践活动中。从空间上看,当人类实践活动进入到全球范围,在经济全球化的实践浪潮推动下逐步形成了具有客观现实性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客观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又呼唤着主观的或精神层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出场”,这样,在人类命运

共同体实践的基础上,自然生成了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这种认识的结果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或思想的提出。

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之间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决定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有什么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发展变化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也会随着变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效果是检验或衡量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另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发挥着重要的反作用,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活动起着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等的指导作用。从世界观或认识论的层面看,人们通过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或思想可获得关于当今国际社会存在状况或历史方位等的正确认识,从而具有认识上的“定位”功能;从价值观的层面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能够告诉人们人类命运共同体应该是个什么样子,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目的和价值追求是什么,从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活动发挥一种价值观层面上的定向作用;从方法论的层面看,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中还包含

着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体制机制、原则要求、方式方法等的内容,从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活动发挥方法论意义上的“抓手”“栏杆”之类的作用。总之,有了实践,就应该有思想观念上的观照和反映活动,这是从实践向理论的升华;有了理论就要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使人们的实践活动更自觉、更成熟、更稳健、更有效,同时也使理论或思想获得检验和发展。换言之,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指导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活动将会发生从自发到自觉、从低质量到高质量、从一时一地到持久全局的积极变化。

正由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实践和意识的统一,因此,我们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把握既要从理论层面入手,也要从实践层面入手。同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活动也应沿着两个维度展开:实践的维度和理论的维度,而这种实践构建和理论建设应当是同质同构同步同向的。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利益共同体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我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活动当然也有目的,这个目的就是对业已出现的人类整体利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