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哲学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
人类命运共同体哲学依据
人类命运共同体哲学依据
1. 关联性原则: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相互关联性。
各个国家、民族和个体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这种关联性原则源于哲学中的整体观念,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各个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整体。
2. 共同利益观: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共同利益的重要性。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面临着许多共同的挑战,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贫困等。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合作,追求共同的利益。
这体现了哲学中的功利主义思想,即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3. 伦理道德观: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伦理道德的重要性。
在国际关系中,尊重人权、公平正义、诚信友善等伦理道德原则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基础。
这体现了哲学中的伦理道德观念,即认为人类应该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
4. 和谐共生观: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这意味着人类需要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也需要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减少贫富差距,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这体现了哲学中的和谐观念,即认为和谐是事物发展的最高境界。
总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依据涵盖了关联性原则、共同利益观、伦理道德观和和谐共生观等多个方面。
这些哲学观点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撑,也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了指导思想。
文明论视域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明论视域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一、本文概述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目的,是为人类文明注入新的生命力,实现人类的共同发展,是世界各族人民寻求自我保护的现实途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此做过明确的表述:“世界各国人民”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目的是为了“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理念以平等为原则,克服了“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所倡导的“唯我独尊”的非理性本质,强调文明交流的理念是“合作”,主张“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旨在减少甚至消除国家之间的隔阂甚至冲突。
再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以世界各国人民共赢为目的,是“增进人类共同利益”,克服了“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与现实脱节的顽疾,将全人类“共赢”的理念与世界各族人民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客观现实紧密结合起来,超越了“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的非现实性特征。
二、文明与命运的紧密联系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目的,是为人类文明注入新的生命力,实现人类的共同发展,是世界各族人民寻求自我保护的现实途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此做过明确的表述:“世界各国人民”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目的是为了“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理念以平等为原则,克服了“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所倡导的“唯我独尊”的非理性本质,强调文明交流的理念是“合作”,主张“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旨在减少甚至消除国家之间的隔阂甚至冲突。
再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以世界各国人民共赢为目的,是“增进人类共同利益”,克服了“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与现实脱节的顽疾,将全人类“共赢”的理念与世界各族人民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客观现实紧密结合起来,超越了“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的非现实性特征。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倡议并身体力行践行为全人类共同价值理念的行动自觉。
传统思想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名家名篇2022年第3期传统思想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杨国荣摘㊀要人类命运共同体涉及三重概念㊂从传统文化的视域看,其内涵又关乎多重关系㊂首先是个体之间的交往㊂人类由个体构成,共同体也基于不同的个体,个体以及个体之间如何建立和谐相处㊁平等交往的关系,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中无法回避的问题㊂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涉及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㊂从共同体建构来说,个体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体现于两个维度,一方面个体需要认同社会㊁融入群体,另一方面社会应承认个体,维护其合理权利,二者构成建构和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关前提㊂从更广的角度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还涉及国家之间㊁民族之间的关系㊂概要地看,处理或协调国家之间㊁民族之间关系的总体原则是相互尊重主权,互惠互利,走向普遍安全或永久和平㊂从 协和万邦 ㊁天下大同,到 为万世开太平 ,这些传统的价值取向侧重于超越具体或特定的民族㊁国家,以整个天下为关注点㊂进一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还涉及广义的天人之间,即自然和人类社会之间的互动㊂在理解天人关系或自然和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之时,总体的原则是注重天人之间的相分与互动㊂天人之间的 共美 既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形而上的前提,也构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方面㊂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㊀价值取向㊀传统价值观念作者简介:杨国荣,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教授㊂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基础研究 (21JZD01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伦理学知识体系的当代中国重建 (19ZDA033)㊀㊀一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思想包含三个核心概念: 人类 命运 共同体 ㊂这里的 人类 是集合概念,涵盖所有人类成员,其对象不分民族㊁种族㊁阶级㊁集团以及性别㊁年龄㊁贫富,涉及具有不同的利益或处于相异地域㊁制度之中的人㊂不难注意到,这一概念的侧重点在于超越特定或特殊的人类群体,指向作为整体的人类㊂以上理解虽然较为宽泛,但又有别于抽象的人类观念㊂事实上,以整体为形态的人类不同于虚幻的集合体,其特点主要体现于人类与其他对象的分别:作为不同于他物的存在,人类有其内在价值,正是这种内91阅江学刊2022年第3期在价值,使之成为需要加以肯定和关怀的对象;也正是以上价值,使不同的人类个体呈现彼此相通的形态㊂与人类相关的 命运 (人类命运),也应作具体分梳㊂一方面,命运包含必然性,中国传统思想在讲命或命运之时,便常常确认其中蕴含的必然趋向㊂后者可以指向某种终点,也与一定目标相关㊂另一方面,命运又具有不确定性,中国传统哲学家如荀子讲 节遇之谓命 ①,王充则肯定所谓 遭命 等,其中都关乎命或命运的偶然性这一面㊂人类命运当然包含必然趋向,走向未来理想之境的过程便体现了这种必然性;但同时,这种理想归宿又非预先设定:如果一切预定㊁只此一途而没有任何其他可能,那就不必付出努力,只需按部就班地 静待其变 ㊂然而,恰恰由于人类衍化过程中包含各种可能性和偶然性,因而需要人类通过共同奋斗以走向理想的目标㊂谈人类命运,以上两个方面都需要加以关注㊂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第三个核心概念是 共同体 ㊂共同体侧重于凝聚性㊁统一性㊁一致性,最后则落实于社会存在层面实体性或结构性的形态之上㊂以一致的价值目标为指向,这种共同体要求扬弃差异㊁对立㊁冲突,真正地体现命运与共㊁相互依存的存在形态㊂通常以 同呼吸㊁共命运 为同一群体的内在品格,共同体即体现了这一特点,在其存在过程中,盛者俱盛㊁衰则俱衰,枯荣与共㊁进退同步㊂这种同呼吸㊁共命运的实质意义在于超越特定的价值观念和局部的利益关切,以人类的共同使命和发展前景为指向㊂共同体的基本宗旨即人类的共同利益高于一切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大致包括以上三个方面,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涉及这一共同体建构过程面临的相关问题㊂从历史发展进程来说,中国文化很早就提出了大同理想,近代以后,西方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康德提出了永久和平的观念;从大同理想到永久和平,折射出传统观念到近代观念的演变㊂再进一步,马克思以 自由人联合体 ②为未来社会的应然形态㊂从大同理想㊁永久和平,进而走向自由人的联合体,这既体现人类价值观念的演进,也展现了马克思主义赋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沉内蕴㊂就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涵义而言,中国传统思想所隐含的价值取向,无疑构成了理解这一观念的重要历史资源㊂㊀㊀二㊁个体㊁社会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域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㊁如何建构这一共同体等问题,涉及多重关系㊂首先是个体之间的交往㊂前面提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侧重于共同的价值趋向,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不管是 人类 还是 共同体 ,最后都需要落实在单个个体之上:人类是由个体的人构成的,共同体也基于不同的个体,并以个体为本源性的承担者㊂作为人类的基本构成,个体以及个体之间如何建立和谐相处㊁平等交往的关系,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中无法回避的问题㊂如果没有个体之间的和谐相处㊁平等交往,所谓共同体将是抽象㊁空洞的㊂在这方面,中国传统思想,特别是儒学中包含着很多重要的观念㊂在谈到基本人02①②‘荀子㊃正名“㊂[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95页㊂名家名篇伦时,孟子曾指出: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①,其中已关涉个体之间交往的基本原则㊂这里提到的君㊁臣㊁夫㊁妇㊁父㊁子,既以人的社会关系(人伦)为内容,又表现为一个个具体个体,而不是泛指抽象的人:事实上,作为人伦的不同关系项,君㊁臣㊁夫㊁妇㊁父㊁子可以视为这种关系的特定承担者㊂尽管君臣关系㊁夫妇关系,等等,包含某种历史的印记,但其中提到的亲㊁义㊁别㊁序㊁信又关乎个体之间如何合理交往的基本规范㊂从现代价值视域看,这些伦理的原则中,依然还有值得我们关注之处:父子之间以亲情相待,上下级之间以义(一定规则)相处,夫妇之间相互尊重,上下辈分之间,幼者尊重长者,朋友之间讲究信用㊁注重诚信,等等,都关乎人的交往过程,而亲㊁义㊁别㊁序㊁信等具有规范意义的观念则从一个侧面为如何建构和谐的个体之间交往关系提供了传统思想资源㊂当然,从更广的角度看,如何建构个体之间交往的合理原则,并不仅仅限于孟子说的五伦,我们还可以从现代社会多样的方面加以考察,包括与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区分相应,尊重个体之间的私人空间㊁培养良知意识之外的法理意识和契约精神,等等㊂这里需要强调的依然是,共同体之间的交往最后应落实于个体之间的交往,社会的基本价值原则㊁伦理规范,则首先以个体之间关系的调节为指向㊂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仅涉及共同体成员的个体之间的互动,而且关乎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㊂从个体和社会的关系看,需要注意两个基本方面㊂首先是个体的社会化问题,这不仅仅涉及社会学的视域,而且关乎更广的思想意义,其中的实质指向是个体对社会的认同,它同时构成了建立合理社会秩序的重要前提㊂在这一方面,中国传统思想包含不少值得关注的价值原则和观念㊂个体如何融入社会㊁群体中,为社会所接纳?这里的关键之一,是个体能够认同并接受一定社会共同体中普遍认可的价值原则和规范,使自己的言行举止合乎这些准则,从而为相关社会所认可和接纳㊂‘论语“中提到 修己以安人 , 修己以安百姓 ②,其中的出发点是个体( 己 ),但最后指向的是他人㊁群体(百姓)的安顿㊂在此,个体对社会的价值认同,被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㊂与之相近,‘大学“中提出的 修身㊁齐家㊁治国㊁平天下 ,表现了类似的思路: 修身 与孔子所说的 修己 具有相通的涵义,侧重于个体德性的完善, 齐家㊁治国㊁平天下 则逐步从个体引向个体之外的他人或更广的社会群体㊂如何以自我的完善为出发点,进一步建构起一个和谐完善的社会?这也是现在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不能回避的问题㊂如上所言,其中的实质方面,首先在于个体自觉认同社会所肯定的价值系统,并进一步融入群体㊂‘论语“中与以上思想相关的另一表述,是 四海之内皆兄弟 ③,这也关乎个体与社会或个体与群体的关系㊂四海之内的个体,本来也许没有任何亲近的关联,但是,对这些不同个体,同样应当以兄弟相待㊂ 兄弟 是人的具体一员,具有两重性㊂一方面,作为独立的个体,兄弟之间有特定的利益,也可能发生一些冲突㊁差异㊁矛盾,兄弟之间争论㊁争吵,往往是常见的现象,‘诗经“所谓 兄弟阋于墙 ,便折射了这一点㊂另一方面,兄弟又是手足同胞,彼此之间包含亲情㊂ 四海之内皆兄弟 ,主要便侧重于兄弟关系中的后一方面,12①②③‘孟子㊃滕文公上“㊂‘论语㊃宪问“㊂‘论语㊃颜渊“㊂阅江学刊2022年第3期其要义在于超越个体利益上的差异,更多地指向情感上的普遍认同㊂后来张载所主张的 民胞物与 ,实质上可以视为这一思想的进一步展开㊂从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看,这无疑是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一个重要方面㊂比较而言,西方的文化传统较多地侧重于个体:如所周知,相对于中国传统思想对群体的关注,西方文化体现的常常是所谓个体本位㊂历史地看,这种个体本位思想当然是在近代以后逐渐形成的,或者说,这一特点在近代以后越来越突出㊂就哲学层面而言,这种观念和取向的形成,可能与唯名论的哲学思想相关:对个体的注重㊁把个体作为本位,与哲学上唯名论的趋向,具有内在的一致性㊂按照唯名论的观点,唯有个体是实在的,一般概念都呈现抽象空洞的品格,缺乏实在性㊂引申而言,在社会领域,只有作为个体的人是实在的,个体之外的社会,则空幻不实,从而,价值的优先性,需要以个体为对象并落实于个体之上㊂与之不同,如前所述,中国传统的观念则将注重之点首先放在群体的价值之上,后者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具有更为切合的历史趋向㊂从历史观的角度看,在中国思想传统中还可以注意到对正统和一统的关注㊂正统涉及今天所说的政治合法性问题,对中国传统思想来说,政治合法性问题首先意味着能够建构一统㊂一统是正统的标志或表征之一,大一统与割据㊁分裂相对,其直接涵义是国家或民族在政治上的统一形态,这种大一统的意义之一在于把社会的各个方面凝聚起来,形成和谐的政治格局,对中国人而言,一旦达到了一统,便意味着在政治上具有了正统性㊂在谈到正统时,欧阳修曾指出: 正者,正天下之不正也;统者,合天下之不一也 ①㊂在此,合法意义上的正统,与侧重于一统的 合天下于一 便呈现相互关联性㊂统一性与社会凝聚的彼此联系,从政治上体现了对社会㊁群体价值的肯定㊂与之相应,对正统和一统关系的以上理解,从一个侧面表现了认可统一性㊁群体价值的思想趋向㊂传统社会中,对一统的注重与否定战乱相关,中国肯定分久必合,政权分裂(如历史上的南北分裂)之后,最后总是走向政治统一㊂南北朝之后的隋唐㊁五代之后的宋㊁宋辽金之后的元明等,都体现了这一点㊂统一的最直接结果是终止战乱和冲突,只有在这种统一的政治格局中,人民才可能安居乐业㊂现代中国对国家最终统一的追求㊁对集中力量办大事和通过举国体制来实现理想目标这一点的肯定等,也延续了确认一统以及一统对社会群体具有积极意义的传统观念,这里体现的价值趋向,表现为在社会共同体的层面上凝聚不同的社会成员,以指向理想目标,其中渗入了基于社会㊁群体价值而注重一统的传统观念㊂以上是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看个体和社会关系的一个维度,其特点表现为个体对社会的认同,并以个体融入社会㊁基于群体以实现自己价值为指向㊂在这一层面,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十分丰厚的思想资源和价值原则㊂除了个体对社会的认同以及使个体逐渐融入社会之中外,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还具有另一重要方面,即社会对个体的承认,这一维度同样不可忽视㊂在现代哲学中,法兰克福学派的后起之秀霍尔特等将 承认 提到重要位置,广而言之,这里所说的 承认 ,可以引申为社会对不同个体内在差异的确认,后者构成了现代社会建立个体与社会之间和谐关系的重要条件㊂社会对个体承认的具体内容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对个体不同价值取向的宽容㊁关注个体多样的权利,等等,如果缺乏这些①欧阳修:‘正统论上“,‘欧阳文忠公文集“卷十六㊂22名家名篇方面,个体之间㊁个体与社会之间就很难真正形成内在的协调关系㊂一般而言,社会对个体总是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约束,由此容易导致个体对社会的某种抵触,要避免这种情况,社会对个体在观念上㊁价值取向上㊁利益上的承认,显然不可或缺㊂综合而言,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来说,个体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体现于以上两个侧面:一方面,个体需要认同社会㊁融入群体;另一方面,社会又应当承认个体㊁维护其合理权利,二者构成了建构和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㊂㊀㊀三㊁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国家㊁民族间关系从更广的视域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还涉及国家之间㊁民族之间关系㊂概要地看,处理或协调国家之间㊁民族之间关系的总体原则是相互尊重主权,互惠互利,走向普遍安全或永久和平㊂在这一方面,中国传统思想也提供了十分丰富的思想资源㊂儒家的经典之一‘尚书“提出 协和万邦 ①的要求,这一主张意味着以和平相处㊁和谐交往为协调天下不同政治实体之间关系的原则㊂‘礼记“中提出 以天下为一家 天下为公 等思想,并以此为天下 大同 的具体内容㊂②宋明时期,张载更进一步提出了 为万世开太平 的观念,其中包含类似康德所说的 永久和平 的理想㊂从 协和万邦 ㊁天下大同,到 为万世开太平 ,这些观念的总体目标是超越具体或特定的民族或国家,以整个天下为关注点,由此建构和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㊂这方面的思想,无疑也值得关注㊂今天,在天安门广场一侧,可以看到 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 的横幅,这里所表述的 世界人民大团结 ,既延续了天下大同㊁协和万邦等观念,又可以视为其进一步的展开㊂所谓 世界人民 ,所指便不仅仅是单一的民族或国家,而是超越民族㊁国家的界限㊂在马克思主义的传统中,很早已形成超越民族界限的观念,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 工人没有祖国 ③,便体现了这一点, 世界人民 的观念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传统中一以贯之的思想㊂当然,在肯定传统的 天下 观念对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启示的同时,对其历史意义不宜过度夸大㊂时下不少论者把天下观念提到神乎其神的地位,似乎一旦复活或推广 天下 观念,便可以化解国际冲突㊁走向世界和平,这多少把中国传统的 天下 观念过于神化了㊂其实, 天下 的观念更多地蕴含着与现代 世界 观念的一致趋向㊂从思想衍化看, 天下 概念是在 世界 观念出现之前中国传统的表述㊂近代以来,随着 世界 作为 world 的汉译而被广泛运用,它也具有了愈益普遍的含义㊂相对于这一意义上的 世界 观念, 天下 并没有独特的规范意义㊂事实上,近代以来的世界意识已体现了普遍的价值意义, 世界人民大团结 的命题,可以视为其进一步的发展,在这方面, 天下 观念呈现的主要是与之相近的趋向,而并无进一步的规范功能㊂就实质的层面而言,这里更需要关注‘中庸“中的两个重要命题㊂首先是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㊂这一观念既涉及天人之辩,也关乎人与人之间关系,前一涵义(天人之辩)可留待后面讨论㊂从人与人之间关系来说,所谓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也就是让每一个体㊁每一集团㊁每一民族㊁每一国家都有生存发展的空间,共同体中所有成员,都能够走向繁荣32①②③‘尚书㊃尧典“㊂‘礼记㊃礼运“㊂[德]马克思㊁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0页㊂阅江学刊2022年第3期和发展,而不能把生存权利仅仅限定于少数国家或少数人之中㊂在此,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着眼于人存在的实际需要,要求关注人类所有成员共同的发展可能;协调民族与民族㊁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事实上也以此为基本前提㊂如果某一民族㊁国家被剥夺了生存空间,处于走投无路之境,则很难想象民族之间㊁国家之间能形成和谐关系,走向永久和平的目标也将流于空泛的愿望㊂唯有给每一个国家㊁民族以存在和发展的空间,使之具有实现自身价值的可能,才可以谈真正意义上的 协和万邦 ㊁世界和谐㊂‘中庸“中与以上相关的第二个命题,是 道并行而不相悖 ,其中更多地涉及价值观念㊂事实上,人类命运共同体背后存在更普遍意义上的价值基础问题㊂这里,共同的价值原则无疑十分重要,因为谈到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便侧重于统一性㊁一致性,而共同的价值基础则是建构共同体的重要前提㊂然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这种共同价值观的多样体现,也应给予高度重视㊂质言之,一方面,需要关注共同的价值观念和共同的价值取向,它关乎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所有可能的条件;另一方面,又应注意,共同或普遍的原则乃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展现出来,其中存在着多样性和差异性;通常所说的儒家价值体系或东亚价值体系,以及广义的基督教㊁伊斯兰教传统中的价值取向等,便体现了这一点㊂不难注意到,在价值观上, 道并行而不相悖 的命题蕴含着宽容的原则,并要求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不同的价值观念㊁不同的文明形态和不同的社会发展方式㊂比较而言,现代西方趋向于以所谓价值观㊁政治制度㊁意识形态来划分不同阵营,以其所认可的价值观念为唯一或排他的系统,并由此显示其优越性,这种取向的背后,是西方一神教传统下形成的独断进路㊂从以上背景看, 道并行而不相悖 的观念无疑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它意味着与以上的价值独断论保持距离㊂按其实质,具有多样体现形态的价值系统并非与人类命运㊁人类的普遍价值相冲突,也并不意味着与之相背离,但是,这种多样的价值系统又有着独特的文化烙印和文化印记,对此,同样不能忽视㊂现代意义上的民主㊁自由㊁平等,等等,这种展现人类发展趋向的观念从一个方面构成了普遍价值原则的基础,对此,需要加以认可,但同时,这些原则在不同文化传统之中的体现形态又存在差异,应当彼此尊重,不能独断地仅仅肯定单一的表现形式㊂价值系统的独断化容易引向抽象化,抽象化既导向形式化而缺乏现实品格,也会走向虚伪化:抽象化和虚伪化往往殊途同归㊂唯有充分注意普遍价值在不同历史文化传统中所呈现的特独品格,并且对这种独特的形态给予充分的尊重,才能使共同价值取向得到真正的实现㊂在此意义上, 道并行而不相悖 的观念无疑十分重要,以求同而存异为取向,这一观念既承认普遍价值观,又要求肯定并尊重普遍价值观念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传统之下的独特体现形式㊂缺乏以上观念,价值系统便可能导向抽象或独断㊂可以看到,离开了尊重差异的宽容前提,价值冲突或理想的冲突便无法避免,而人类命运的共同体也难以真正建立:就其具体内涵而言,人类命运共同体意味着超越价值观㊁意识形态的差异和对立,走向真正合乎全人类根本利益的存在形态㊂㊀㊀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的天人互动除了与人类自身息息相关的个体与个体之间㊁个体与社会之间㊁民族与民族之间㊁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之外,人类命运共同体还涉及广义的天人之间,即自然和人类社会之42名家名篇间的互动㊂在理解天人关系或自然和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时,总体的原则是应当注重天人之间的相分与互动㊂现在谈天人关系,往往单向地强调天人之间的合一,并以天人合一为中国文化的特点,这种仅仅以 合 为上的观点显然具有抽象的性质,需要再思考㊂事实上,理解天人关系,需要特别关注其中的相分与互动㊂历史地看,在天人关系上,首先应当区分 原始的合一 和 经过分化之后重建的合一 ㊂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和谐,并不意味着停留或回归于原始合一㊂原始社会时代或初民时期的先人,其存在方式以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为特点,这种生活节律与自然变迁大致一致,这一意义上的人类生存方式与自然衍化也呈现彼此相通的一面,如果追求原始合一,则不免限定于此㊂然而,就动态的观点而言,仅仅礼赞并要求回归这种原初的合一无疑是非历史的,事实上,经历了工业化㊁现代化发展之后,没有人愿意再回到原初的生活方式:日出而作㊁日落而息这种与自然节律大致合二为一的生活方式,主要以采集㊁狩猎等为基本的谋生手段,与之相关的往往是野居穴处㊁茹毛饮血的生存方式,它与现代人所向往和追求的生活保障相去甚远㊂近代以降,天人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天人之间的关系由原初的合一而发生分化㊂不过,在处理天人关系的问题上,近代以来过于强调人类对自然的占有㊁支配㊁掠夺,由此常常导致环境恶化㊁生态失衡等众多负面结果㊂当然,今天重新关注天人之间的合一,并非简单地或浪漫地回到天人之间原初的统一,而是以分化之后重建的统一为注重之点㊂也就是说,在天人由原始的统一而分化之后,不能停留在分化的形态之下,而是应当致力于进一步达到新的(更高层面)的统一㊂这一意义上的天人关系呈现互动的形态,天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也基于以上动态的作用过程,其具体内容表现为:从原始的统一走向分化,在分化之后又重建统一㊂在理解和处理天人关系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同样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孟子曾提出 仁民而爱物 ①的观念, 仁民 即以仁道原则对待人民和百姓, 爱物 则要求不仅把仁道的原则运用于人类群体,而且进一步将其推广到人类之外的自然界中,以此作为处理天与人㊁自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㊂这一意义上的 爱物 ,以珍惜㊁爱护自然对象为具体内容,其深沉的价值意义则表现为在生态伦理的意义上肯定天与人的相合㊂‘礼记“提出了 树木以时伐 ②的观念,孟子也主张 斧斤以时入山林 ③,即砍伐树木要合乎 天 (自然)的内在法则,而非仅仅基于人的目的㊂这里既蕴含着保护自然的观念,也基于 仁 道原则而肯定了天与人之间的统一,其中包含了前述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的观念:作为万物之一,自然对象同样应该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人与自然对象之间也不应相互排斥㊂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价值原则所建构的,是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其总的趋向则是走向 天人共美 ㊂这里的 共美 既有别于仅仅抽象地追求合于自然,也不同于单方面地实现人自身的价值,而是不断在历史过程中重建天人之间的合一㊂在更广的意义上,这种 共美 与 合一 的走向既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形而上的前提,也构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方面㊂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天人之辩往往引向更广义的 万物一体说 ,程颢曾对此作了如52①②③‘孟子㊃尽心上“㊂‘礼记㊃祭义“㊂‘孟子㊃梁惠王上“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起源与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起源与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理念,它强调了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联结和共同发展。
在当今世界面临着许多全球性挑战的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更显重要。
本文将从其起源和发展的角度,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性和路径。
一、起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哲学与宗教思想。
许多古代文化都强调了人类的共同性和相互依存关系。
例如,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提出的“以德报怨”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基于互惠与共融。
同样,佛教强调众生平等和慈悲心,将所有生命看作一个整体。
二、发展1.国际组织的形成:20世纪初,随着国际关系的复杂化,国际组织的建立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例如,联合国的成立旨在维护国家间的和平与安全,促进全球发展与合作。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等组织也出现了,并致力于解决全球性问题。
2.共同的经济利益: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各国间的经济利益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的网络。
例如,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合作、投资合作和科技交流,驱动着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3.全球问题的挑战: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粮食安全和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无国界的性质使得国际合作成为解决这些挑战的必然选择。
各国加强合作,达成共识,共同应对这些问题,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4.文化交流与多元共存:文化交流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的重要方面。
不同文化间的理解、尊重和包容,有助于构建一个和谐与稳定的世界。
面对不同文化的冲突与对立,我们需要通过对话与交流,寻求共同理解和共存之道。
三、重要性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在当今世界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共同利益:全球化时代,各国之间的利益纠缠在一起,一个国家的挑战会影响到其他国家。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各国共同发展和繁荣。
2.全球问题的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超出了单个国家的能力范围。
只有通过国际合作和协调,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哲学思想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哲学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当今世界背景下,以中国智慧为核心,提出的一个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在这一理念中,中国哲学思想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哲学思想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中国哲学思想的角度探讨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从“天人合一”到“和谐世界”中国哲学思想中,最核心的概念之一就是“天人合一”。
在这一思想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之间并不是彼此对立的关系,而是具有内在联系和一体性的。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人被视为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紧密相连,与自然界共生共存。
这种认识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提出了一种人际、人自,人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观念。
基于“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国哲学强调了“和谐”这一概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是尊重自然、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核心理念。
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其实质也是要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不同文明之间的和谐共处、不同国家之间的和谐共赢。
“天人合一”的理念成为了中国哲学思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理论基础。
中国哲学思想重视“仁爱”、“和谐”、“宽容”等价值观念,将这些价值观念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指导原则。
通过对这些价值观的传承和弘扬,可以使不同国家、民族和文化在相互尊重、平等对待的基础上,寻求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中国哲学思想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指导价值。
它强调的和谐、宽容、互利共赢的理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有力的哲学支撑。
中国哲学思想与当代世界中国哲学思想不仅在古代影响深远,在当代世界也有着重要的价值。
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哲学思想的普世价值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和传播。
在这样一个以多元文化共存、交流互鉴为主题的时代,中国哲学思想所持的包容、和谐、平等的理念,更加贴近时代的主题,也更有可能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道德经》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谭作刚(湖北省侨联主席)戴绍利(海军福建基地副政委)参考文献:[1]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刘建飞,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与战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8[4]周熙明.中央党校学员关注的文化问题[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10[5]艺衡,任珺,杨立青.文化权利 回溯与解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6]邬书林.中国的文化自信从何而来[N].参考消息,2018-04-26[7]陈鑫.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渊源——以中华传统“和”文化为视角[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8(6)《道德经》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文│辛 文自从人类诞生、人类文明产生以来,“命运”一词便始终为整个人类社会的共同关注点。
无数杰出的人物穷其一生思索人类命运将何去何从,其间凝结出的思想智慧包含了各个国家、民族最优秀的价值观,同时超越了国家、民族的局限,将视角上升到了超越政治制度、社会结构、宗教信仰、民族种性、性别老少的更为深刻的境界。
[1]党的十八大“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提出于人类社会和整个世界剧烈发展变化的时代,审慎思考着中国和全人类的未来,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与历史内涵。
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进行考察,我们可以发现:它诞生于世界多极化的国际背景之下,全球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世界文化趋于多元;在中国国内则有重塑国际话语权、维护国家形象的要求倡导推广“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无论国际还是国内,面对如何深入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升其影响力、掌握更多的话语权这一问题,我们面临着传播上的挑战。
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刻的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它诞生于中国丰富且影响深远的传统文化之中,吸收了众多先贤的伟大智慧,而道家的思想构成了其中超越的部分。
价值哲学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2021价值哲学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杨雷摘要:置身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呈现出“液态的流动性”特征。
人流、物流、资本流、信息流的日益活 跃,早已超出人类的理性筹划,在增加人类福祉的同时也带来诸多不确定、不可预测的风险。
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将全人类看成命运相连、安危与共的整体单位,着力倡导增进互信,携手并进、共担责任,回答了时代之问,具有鲜明的现实意识、忧患意识和为世界谋大同的深厚情怀,为走到发展十字路口的人类贡献中国方案。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风险世界;价值哲学作者简介:杨雷,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邮政编码100875)中图分类号:B0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359 (2021) 02-0045-05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贏旗帜,积极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 111面对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的百年未有之大变 局,由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着眼于 全球性危机和人类的未来前途,努力把握人类 共同利益的通约性,积极寻求人类世界的最大 价值公约数,致力于建构相互合作、公平竞争、和平发展的世界新格局。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创造性地回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 建设这个世界”的时代之问,具有鲜明的现实 意识、忧患意识和为世界谋大同的人类情怀,为走到发展十字路口的人类贡献中国方案。
一、价值起点:风险世界的现实境遇价值问题不是纯粹的理论问题,而是来源 于人的现实生活并关涉人的价值行动的实践问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新型文明观的价值起 点是当今时代的全球性危机和资本主义面临的 系统性困境。
(一)全球化时代的世界现实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这样阐释“世界历史”的基本内涵:“各民族 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 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 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 史。
哲学视域下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新解
於泣跆教学参考E-m a il:***************探讨争鸣|哲学视域下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新解摘要:地球是全人类生存的家园,世界各国都处在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
在新时代中国的现实条件下,结合“小我”与“大我”这一对哲学范畴的辩证关系,重新解读和剖析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安全等五个不同领域的哲学内涵,更加坚定我们贯彻这一全球理念的责任和义务,促 使各国之间共同努力,把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小我;大我在全球化进程快速发展的今天,各国为追求共同的利益和目标,不断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和交往,任 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仅凭一己之力来保护世界,需要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生态友好、经济发展、世界安全、文化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自“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观点提出以来,学术界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主题。
但从近年来的有关学术成果看,从哲学视域下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主要体现在“类本质”“普遍交往”“天下大同”“和合”等方面。
本文致力于从“小我”与“大我”的关系这一个哲学视角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剖析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安全五个方面所体现的深层次内涵,通过进一步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内涵进行哲学层面的重新解读,从而更好地理解与认识这一理念,只有在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小我”与“大我”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国在面对现实条件下的国际社会问题而提出的理念。
我们每个人都处在同一个世界里,这个世界的命运决定着我们每个人的命运,世界各国只有携起手来,才能营造一个更加和谐、更加稳定、更加安全、更加美丽的世界,进而达到双贏的效果。
在国际关系中,各国既作为一个“小我”而 独立存在,又因共同的目标和追求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作为一个“大我”而存在。
各国因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不同,展现出自己的特殊性;又因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世界大背景下,各国之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在不断融合中趋于一致,又具有普遍性。
人类命运共同体 哲学
人类命运共同体哲学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具有重要哲学内涵的概念,它强调了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的相互依存和共同责任。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是人类社会的一部分,它们的发展和命运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合作与协作,通过共同努力实现整体的繁荣和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还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虽然各个国家和地区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但它们也面临着共同的挑战和问题,如全球气候变化、贫困、恐怖主义等。
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在尊重各国特殊性的基础上,寻求共同的解决方案,实现共同的利益。
此外,人类命运共同体还体现了发展的观点。
它强调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地适应和变革。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只有通过共同发展,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具有深刻哲学内涵的概念,它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不断推动各国之间的合作与发展,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哲学思想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哲学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种中国哲学思想,它强调人类共同的理想和价值观,强调人类互相合作、共同进步的重要性。
这一思想源于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融合了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观点,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
中国哲学思想中的“天人合一”观念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基础。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存在于一个生态系统中,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这种“天人合一”的观念提醒我们,人类与自然要和谐共处,共同发展。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就是要将这种观念延伸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
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人类之间摒弃仇恨和冲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中国哲学强调“仁爱”、“和谐”的价值观念,在人与人之间提倡互助、关爱和包容。
这种情谊和亲和力的观念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
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强调人类共同的发展和繁荣。
中国哲学思想强调道德、教育和美德的重要性,在追求个体利益的注重共同的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需要人类之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共享,以及经济、科技和社会资源的共享和互补。
中国哲学思想中的“天下一家”理念也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相吻合。
这一思想认为,世界上的各个民族和国家都应该团结一心,在和平繁荣的基础上互相合作、互利共赢。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不仅要求国家之间的合作,还需要个体国家内部的落实和推动。
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世界的共同治理和全球视野。
中国哲学思想强调“天下为公”的观念,认为世界应该是一个更加公正和平等的地方。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需要建立一个国际秩序,确保每个国家都能够平等参与决策,并促进全球公共利益。
中国哲学思想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一种跨越国界和文化的理念,强调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和发展目标。
它提倡个体与社会、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个体与个体、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广阔的目标,需要全球人类共同努力,实现人类共同的繁荣和幸福。
中国学者对天人合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评价
我国学者对天人合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评价在我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是一个基本概念,它表达了人类与自然、宇宙的紧密关联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共同体精神。
而在当代,随着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也逐渐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和讨论。
我将从多个角度出发,探讨我国学者对天人合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评价。
一、传统观点1. 传统观点认为,天人合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它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相互促进。
在经典文化中,孔子、老子等思想家都对天人关系表达了深刻的理解,他们认为人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融为一体。
2. 传统观点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也来源于我国传统文化。
在春秋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天下为公”的思想,主张天下大同,各国共享利益,这为后来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现代评价1.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我国学者对天人合一的评价也逐渐走向多元化。
一些学者认为,天人合一是我国传统智慧的结晶,但在当代社会中,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已经发生了变化,新的科学技术使人类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自然规律,因此天人合一的内涵也需要重新审视和阐释。
2. 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评价也是多样的。
有学者认为,在当今世界,全球性问题日益凸显,气候变化、资源分配等问题需要全人类共同面对和解决,因此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点。
然而,也有学者对此持保留态度,认为这一概念在当今国际关系中难以得到有效实施,存在着现实困难和政治壁垒。
三、个人观点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天人合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有价值的思考命题。
传统文化中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一观念对我们应对当今全球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提醒我们,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中,彼此之间紧密相连,需要共同努力维护地球的和平与繁荣。
总结回顾:我国学者对天人合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评价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议题。
传统观点认为,这两个概念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现代评价则更加强调了其在当今世界的意义和价值。
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哲学中的诠释
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哲学中的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个概念,它用来描述人类社会的新形势和新特征。
这个概念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在哲学领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也有着深刻的启示和丰富的内涵。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基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基础包括了唯物史观和辩证法。
唯物史观指出,社会和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类的命运注定是与自然和社会共同体验的。
辩证法则强调事物的内在联系和矛盾运动,承认事物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
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看成是自然、社会和人类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体现。
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有着道家、儒家和佛家的哲学基础。
道家注重身心合一、自然合道的境界,儒家强调仁义礼智信五个基本道德原则,佛家则讲究因果报应和无我境界。
这些哲学体系都强调了人之伦理、道德和灵性方面的要素,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相契合。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相互尊重和平等。
人类是一个整体,不分彼此。
世界上每个国家、种族、民族、文明都应该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不搞优越主义、歧视和排斥。
2、合作共赢。
人类的共同利益是一致的,只有合作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合作应该是平等的、互利的,而不是压制或剥削。
3、文明交流互鉴。
人类在文明方面有着不同的贡献和优势。
不同文明之间应该进行交流、学习、互鉴,共同促进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4、和平和谐。
和平和谐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石。
国际社会应该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打造一个稳定、安宁、和谐的世界。
三、哲学看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它提醒我们人类是一个整体,不应该存在“美国优先”、“中国优先”等思想,要树立全人类的意识。
这种全球意识能够培养我们的宏观思维和战略思维,推动我们跨越种族、民族、宗教等历史传统的限制,拥抱世界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其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具有跨学科的特点,在现代多元化的学科背景下有更加广泛和深远的内涵。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是指在当今世界日益紧密相连、相互依存的形势下,提出并倡导人类共同发展、合作与共赢的思想体系。
它强调人类是一个大家庭,共享着相同的命运和发展机遇,必须携手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具有多个重要要素。
首先,它强调人类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不同文化、国家和民族的人们应该尊重彼此的差异,但也应该坚持共同的人类伦理原则,如尊重生命、追求和平、合作共赢等。
这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
其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提倡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利益息息相关。
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只会导致互利互损,而合作共赢的思想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全球经济繁荣与社会进步。
此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人类社会应该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坚持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
只有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人类才能实现持久的繁荣与进步,确保子孙后代也能享受美好的生活。
另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倡导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在全球化进程中,国际组织和机制应该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提高全球决策的公正性和民主性。
通过建立更加公平、开放、包容的全球治理体系,才能更好地解决全球性问题,实现人类共同的梦想。
综上所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是一种注重全球合作、共享福祉的理念。
它追求人类命运的紧密联系和共同发展,强调合作共赢、可持续发展,同时倡导全球治理的改革与完善。
只有在这种理念的引领下,人类才能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探究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探究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其核心观点是强调全人类命运与共,主张各国应共同发展、合作共赢,实现人类共同发展。
与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的文明传承,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思想、佛教哲学等。
这些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价值观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有着紧密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分析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作用,以及如何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中的作用。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与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强调了全球化时代的人类命运相连、利益交融、责任共担。
其核心内涵包括:坚持和平发展,推动世界和平;坚持共同发展,推动全球共同繁荣;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国际关系和谐共处。
这一思想提出了人类面临共同挑战、需要共同应对的理念,具有重要的进步性和现实意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强调了和平、发展、公正、尊重等核心价值观,这些价值观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特色和优势。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与现实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文明传承的结晶,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思想、佛教哲学等。
这些文化传统蕴含了丰富的智慧和价值观念,包括仁爱、孝道、礼仪、谦逊、忍让、和谐等。
这些价值观念对于塑造中国古代社会的秩序、道德精神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对塑造全人类的文明精神和品质有着积极的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和谐观念、社会责任感、尊重传统、包容文化等特质,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具有相通之处。
这些价值观不仅在中国古代文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在当今世界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魅力,对于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强调了全球化时代人类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和谐共处、合作共赢、责任担当等价值观念,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哲学思想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哲学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理念,也是中国的一项积极的外交政策。
它强调人类命运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主张各国应该共同推进和谐共处、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建立一个和平、稳定、繁荣、开放的世界。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思想根植于中国传统的儒家和道家思想,以及现代社会主义思想。
儒家强调人的本质是社会性的,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儒家思想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追求社会和谐稳定,倡导“仁爱”、“和平”,主张君子之道,即道德行为的准则,要求自己守节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而道家思想则强调“天人合一”,认为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应该顺应自然,追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现代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中国提出了以人类共同利益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国际关系观。
这一思想认为,全球问题是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应该通过国际合作解决。
各国应该推进开放型世界经济,深化经济互利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在安全领域,各国应该遵循互信、互利、平等、协商一致的原则,推动建设持久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在文化领域,各国应该尊重多样性,保护传统文化,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是合作共赢和共同发展。
中国认为,世界各国应该坚持开放、包容、互利的理念,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合作,推动沿线国家共同发展,提高经济繁荣水平。
中国还通过参与全球治理,积极推动国际制度和规则的改革,争取发展中国家更多的发言权和代表性。
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中国的哲学思想,也是世界各国关注的问题。
在当前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各国面临的问题日益相似,合作共赢已经成为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各国应该携手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为人类的共同发展作出贡献。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哲学思想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哲学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也是中国哲学思想在当代的重要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都提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强调了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应该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当下中国哲学思想的重要主题,它涉及到国际关系、全球治理、世界和平与发展等重大议题。
本文将结合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当代实践,探讨中国哲学思想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哲学思想强调“天人合一”的理念。
这一理念源自于《易经》中的“天地人三才”,强调宇宙间万物相生相克的相互关系。
在这种哲学思想中,人与天地万物是密不可分的,人类命运与宇宙命运是统一的。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要从“天人合一”的理念出发,意识到人类共同生活在同一颗星球上,共享着同一片蓝天和同一片绿水,命运是紧密相连的。
中国哲学思想注重“仁爱”与“和谐”。
《论语》中就提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庸之道,和而不流”等关于仁爱和和谐的思想。
这种哲学思想强调人际关系中的亲善与合作,追求和平与和谐的社会秩序。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中国哲学思想强调在国际关系中要以和为贵,倡导互利共赢的理念,建立平等、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哲学思想注重“天下大同”与“天下为公”。
这一思想源自儒家思想中的“天下大同”、“天下为公”等理念,主张世界上一切人都是平等的,应该共同承担起维护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
在当今世界,国际社会普遍存在着种族、宗教、地区等各种差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以“天下大同”为理念,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多元文化的交融与共生,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中国哲学思想注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一思想强调每个人都有责任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每个国家和每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的作用,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哲学意蕴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哲学意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源自中国古代的“天下大同”思想,提出了人类是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这一理念包含着深刻的哲学意蕴,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人类共同生活的本质,对于当代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哲学意蕴在于强调世界是一个整体。
人类是地球上生物的一部分,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中。
而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生命体,所有生物和自然界的各个元素都构成了这个整体。
在这个整体中,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自然息息相关,如果破坏了自然,最终必定会危害人类自身的生存。
人类必须意识到自己是整个地球生命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哲学意蕴在于强调了人类社会是一个整体。
世界上的所有国家和民族都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在经济、文化、政治、科技等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人类共同体不仅包括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整体关系,还包括了人与人之间的整体关系。
在这个整体中,各国各民族之间应当平等相待、和睦相处,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共同应对全球性的挑战和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类共同的利益,建设一个和平、安全、繁荣、开放、包容的世界。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哲学意蕴在于强调了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
尊重生命、维护和平、促进公正、追求共同发展,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和实践中所追求的最基本的共同价值。
人类的社会实践表明,只有将这些价值观念作为社会发展的指导,才能实现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人类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推动这些价值观念的深入发展,并将其作为促进人类共同体的理念。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哲学意蕴在于强调了人类共同的理想追求。
人们对和平、安全、文明、发展的向往,是人类共同体理念的内在要求。
人类始终在追求这些理想,努力去创造这些理想,不懈地为此奋斗。
只有通过人类共同的努力和智慧,才能逐步实现人类的理想目标。
人类共同价值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资料
人类共同价值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资料人类共同价值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听起来像是高大上的理论,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
咱们就像一个大家庭,住在同一个屋檐下,虽然背景各异,习惯不同,但在这片蓝天下,大家的追求其实是相似的。
就像邻里之间,谁都不希望自己那儿冒出个大火,连带着影响了其他人,生活可就没法继续了。
所以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简而言之,就是要让这个大家庭和睦共处,互帮互助,齐心协力,才能把日子过得更好。
说到共同价值,其实就是咱们在生活中常提到的“公平”、“正义”、“尊重”。
无论你来自哪个地方,种族、肤色、宗教信仰都不一样,但基本的做人原则都应该相同吧?就像大妈们在小区广场上跳广场舞时,大家一起跟着节奏,不同的舞步却能组成一段美丽的舞曲。
人类社会就像这个舞蹈,虽然我们每个人的舞步各有特色,但只要都能遵循那些共同的节奏,和谐的乐章就能响起。
想想看,谁会愿意生活在一个满是争吵和矛盾的环境中呢?这简直就是让人心烦意乱,日子也没法过。
接下来聊聊命运共同体。
听起来像是个高深的哲学问题,其实咱们身边的小事就能反映出它的意义。
比如,你那边的天气好,农田丰收,咱这边却可能遭了洪涝。
那农民们为了生计,少不了要你这边的支持。
像是一个链条,咱们都是这个链条上的一环,相互依赖,相互支持。
有人说过,众人拾柴火焰高,这可不是空话。
只要大家都出一份力,困难自然就能克服。
就像过年时,一家人一起包饺子,虽说每个人包的饺子形状不一,但都带着团圆的意义。
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咱们更要强调共同价值的重要性。
比如说,面对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这些全球性问题,谁也不能独善其身。
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人都得意识到,只有共同努力,才能找到解决之道。
就好比在一家饭店吃饭,没人愿意最后只剩下一个人买单,大家分担才是王道。
我们都有责任去爱护这个地球,让下一代也能享受到美好的环境。
就像老话说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种长远的眼光,才是真正的智慧。
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哲学思考
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哲学思考说起人类命运共同体,哎呀,可能很多人第一时间就觉得这话有点深奥,像是讲哲学的,特别抽象。
但其实啊,说白了就是我们这一大群人,不管你是来自哪里,信仰什么,肤色长什么样,其实都在一个大大的“命运车厢”里头,大家都坐在一起,一起摇晃。
是的,大家都在这个地球上,空气是共用的,水是共用的,甚至连阳光也都在共享。
咋说呢,地球就这么大,咱们就这几个人,想逃也逃不掉,所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讲的就是大家一起过日子,不管你愿不愿意,都得相互依存。
你看啊,古人说得好,“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其实这话就跟“人类命运共同体”差不多。
什么叫“百花齐放”?就像是我们这个世界,大家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是各自文化的代表。
比如你去东南亚,街头巷尾弥漫着浓烈的香料味,跟欧洲那种优雅的葡萄酒香气完全不同。
而咱中国呢,讲究的是“和”,吃的是团圆,做事要讲究“面子”和“里子”。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化,自己独特的韵味,但大家都可以融洽相处,这才是最牛的地方。
哎,咱们再说点儿接地气的。
就好像你家跟邻居家关系好的时候,你们就能互相借个菜啊,丢个垃圾什么的,关系越好,生活就越舒服。
但要是隔壁那家人总是吵吵闹闹,不愿意合作,你们也就不能和谐相处。
世界其实也一样,如果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能抛开成见、相互理解,形成一个命运共同体,大家互帮互助,资源共享,这不就能过得更好么?“隔壁的锅盖能盖得住自己家锅的火”,这话说得也是有点道理的。
再说了,咱们也得承认,现代社会已经不像过去那样,你种田我养猪,各自过各自的。
现在世界上发生的任何大事,都会影响到我们每个人。
比如说,全球气候变化、疫情蔓延,这些可不是某个国家单独能解决的事。
空气污染、海洋塑料垃圾,哎,咱们每个人都绕不开这些问题。
所以呢,“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光是嘴巴上说说,它是实实在在的存在,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不能像以前一样关起门来自扫门前雪。
咱们不可能因为隔得远就不关心对方的事儿。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历史哲学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历史哲学"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重要的理念,主要指出人类是一个紧密相连、共同命运的群体,无论地域、种族、国家、文化差异,我们都共享着共同的未来和利益。
历史和哲学观点:1. 历史观点:"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不同文明和哲学传统中。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有着类似的观念,例如 论语》中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及孟子的 天下为公”。
这些思想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共通性,以及我们的行为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
在近现代,随着全球化和国际交流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我们共享相似的经济、环境、健康等全球性问题。
因此,强调跨国界合作和相互依存的理念逐渐在国际舞台上引起关注。
2. 哲学观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基础主要体现在道德和伦理层面。
它强调了个体与整体、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
这一理念倡导共同尊重、平等、合作与包容,并呼吁跨越国家、文化和政治边界,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当前意义: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日益重要。
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传染病、贫富差距等问题超越了国界,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
这一理念鼓励各国在合作中寻求共同利益,共同发展,共同应对挑战。
国际组织、政府间合作、民间交流等渠道都在促进这一理念的实现。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只有通过合作、包容和共享才能建立一个更加繁荣、稳定和和谐的世界。
总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强调人类命运紧密相连、需要共同面对全球性挑战的重要理念。
它不仅在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哲学渊源,而且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哲学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作者:邹广文刘文嘉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7年第12期【摘要】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走向世界的中国围绕事关人类前途命运重大问题所提出的中国方案。
从文化哲学角度看,这一重大理念是人类普遍交往形成的价值共识,是依托中国文化、面向世界文明的文化哲学,也是具有自律性和非强制性的价值范导。
它一方面在“共同体”视野下提炼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原则,另一方面也正将中国故事升华为“共同体”层面的人类经验。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普遍交往中国道路民族性时代性【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DOI】10.16619/ki.rmltxsqy.2017.12.003随着全球交往的深入拓展,世界政治格局中主体国家的主权观念空前强化,世界各民族间的文化冲突与融合日趋加剧。
如何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趋势中确立民族发展的精神向度,如何在基于对人类命运深刻思考的前提下形成一种健康的未来发展意识,这是中国和世界都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首次向世界传递了对人类文明未来走向的中国判断:“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此后,从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的主旨演讲,到2015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从2015年在联合国《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到2016年G20杭州峰会开幕式上“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习近平主席数次在国内国际多种场合表达、强调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理念,呼吁全世界各国面向人类未来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如果将这些分别针对不同问题、切合不同场合、着重不同阐述角度的讲话组合起来,便形成了一个论述体系,全面凸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意义、价值目标与实现方式。
一方面深刻呈现了“中国梦”与“世界梦”的辩证关系,在“共同体”视野下提炼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原则;一方面拓展和延伸了“中国梦”的内涵,正将中国故事升华为“共同体”层面的人类经验。
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几个维度近代以来,伴随着“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①的进程,基于不同理解、不同文化的各种全球性观念也应运而生。
以往的全球观,都是以某一种文化形态为本位框定全球关系,但人类命运共同体则试图超越民族国家与意识形态的叙事层面,寻求每个民族平等的生存发展机会和人类文明整体上的安全和进步。
这个理念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支撑。
从历史上看,它是人类在普遍交往背景下所形成的价值共识。
基于对资本全球扩张的历史判断,马克思恩格斯曾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当中勾勒了交往发展为普遍交往、历史成为世界历史的进程,并用“共同体”或“联合体”等概念,表达了一种扬弃阶级对立的共产主义理想。
1848年,他们又在《共产党宣言》中深刻指出,资本主义“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与经济全球化所开启的“世界历史”相伴随的将是一种“世界的文学”②。
这种“世界的文学”,指称的就是因人类现代性历史实践所带来的世界历史多元一体的文化景观。
马克思在这里已说明,随着市场经济以及资本的扩张,必然带来全球范围内社会全方位的沟通与交流,使得这个世界愈来愈呈现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广泛的文化交流局面。
一个半世纪后的今天,不同文明形态间的交往已经更加深入和紧密。
随着资本的全球扩张和科技的迅猛发展,粮食安全、环境污染、气候变化、恐怖主义、核武器威胁等人类整体性困境同时出现,其影响是全球性的,其解决也必须有赖于一个整体性的方案,需要各民族国家坚持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努力把握人类利益和价值的通约性,在国与国关系中寻找最大公约数。
习近平主席对未来人类文明将走向“命运共同体”的判断,既与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文明交往理论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性,又是着眼于未来人类和平与发展所做出的时代新诠释,对人类普遍交往形成的价值共识进行了中国表达。
其中所承载的文化意蕴可以具体从三个方面予以阐释:从本质上看,它是超越了种族中心主义叙事的全球观。
不同国家利益、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社会制度的分歧甚至对立亘古有之,与之相伴的则是各种种族中心主义的观念和行为。
这种观念以自身文化的价值和理念为“取景框”,以此评判文化优劣,并试图将自身价值强加于其他人群、组织、民族、共同体或文化形态。
漫长的历史中,它从深层影响了各民族国家处理国际关系、地区关系的立论点,间接或直接导致了近代之后世界纷争和冲突不断。
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尤其是晚近以来,几乎成为偏见和曲解代名词的种族中心主义不断被反省,和平共处、有序竞争成为了国际秩序的主流,维护人类共同价值、以人类理性选择世界的未来,已经成为文明发展的诉求。
人类命运共同体,内含着对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超越、对“高下”“优劣”文化评判框架的超越、对种族中心主义叙事的超越,正是应时顺势而生的全球观。
从特征上看,它是依托中国文化面向世界文明的文化哲学表达。
面对人类的全球性困境,长久以来,世界上很多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弱肉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及“他者是敌手”的冷战思维,只能导致对抗、挑动战争,并不能给人类带来美好未来。
只是,形成文化哲学意义上的、既能平衡民族利益又能深刻观照人类命运的理论,需要深厚的文化渊源和长久的历史经验做支撑。
中国地域广阔,民族与宗教多元并存,在漫长的数千年文明史中,虽履险而能如夷、经百折而犹向前,始终保持着统一、和平发展的主基调。
维持这种多元一体、差异相融文明格局的凝聚力,来自于中国哲学中“天人一体”的宇宙观、“天下一家”的世界观、“民胞物与”的人类观、“和而不同”的中道智慧。
而其内含的“道法自然”“天下为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等理念,则为今天全球意义上的生态保护、社会治理、民族交往、道德建设等方面都提供了重要启示和方法论。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是在充分吸收、提炼中国文化价值精神的基础上,面向世界文明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从实践上看,它是具有自律性和非强制性的价值范导。
基于中国文化精神的特征,决定了在实践和操作层面上,“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靠共识和自律来达成的。
其本质和特征决定了它的约束力来自于人们对解决问题最优途径的认可,决定了它要依靠自律、反省、互相监督等软性方法来维系,而不是靠硬性手段贯彻执行。
全球交往的历史证明,一旦用强制性手段推广“普遍性”的价值,就等于向一些强势文化提供了执行者和法官的角色,从而隐性地取消了各个文化传统之间对等的地位,使得霸权主义再度有可乘之机。
在历次讲话中,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途径和具体体现。
总结起来即是,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量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
这些都要靠各民族国家的协商、交流和自律来完成。
中国正是这种自律的践行者和表率者。
当前,中国经济虽然面临着下行压力,但依然贡献全球经济增量的三分之一,居世界首位。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大势中,中国致力于公平、互惠的全球贸易规则的达成,致力于地区合作的共赢;在全球治理体系重构大势中,中国积极参与巴黎气候峰会、核安全峰会、G20峰会、世界互联网大会等会议,并在其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担当了全球治理制度转型的改革者角色。
有赖于这种不懈努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在广泛凝聚国内国际共识,在彰显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同时,日渐形成关于人类未来发展的、成熟的“中国蓝图”,并已经开始对文化实践、地缘政治、大国关系、地区合作、全球治理产生实质性影响。
在“共同体”视野下提炼文明交流互鉴原则人类命运共同体言简义丰,作为超越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之上的文化观,它肩负着两个功能:一方面推进各文化形态的健康交流与平等对话,一方面保证各民族文化的个性和资源不致丢失、不被同化、继续传承。
正是在这两个方面的张力中,文明交流互鉴的原则得以生成。
2014年3月,在联合国教科文总部的演讲中,习近平主席指出了推动文明交流互鉴需要秉持的“正确的态度和原则”:“第一,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
”“第二,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
”“第三,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
”同年9月24日,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主席以中国文化“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渊源为依归,再一次提出了文明对话的基本遵循,即“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正确进行文明学习借鉴”“科学对待文化传统”四个方面,与在联合国教科文总部的讲话形成了呼应和互补。
多彩、平等、包容,勾勒出了文明交往的基本框架。
这里面有在民族文化交往进程中积累的经验,有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大浪淘沙中提炼的共识,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提炼和总结。
其中,多彩表达了“共同性”“多样性”的对立统一,平等消解了“强文化”“弱文化”的狭隘语境,包容则指向了一种成熟的文化心态。
这些规则符合人类共同的伦理原则和理性精神,避免了文明对话陷入传统的“文化霸权主义”或“文化保守主义”两个极端态度,以“文明和谐”取代了“文明冲突”的认识框架,依托中国文化为世界文明对话提供了“中国方案”。
反向说来,人类历史披沙炼金,为今天留下的每一种文明都是相对成熟的文化形态,都有着坚固的宗教、哲学、伦理、习俗、制度构架。
如果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偏狭地以自身传统为本位批判其他民族的文化形态和道路选择,与数百年前那种把中国人看做“异教徒”的观点、把西方人看成“夷狄”的观念,逻辑又有何不同?中国提出的文明交往原则,是对人类文明认识框架的改变,实质上将文明交往的模型由“主体—客体”关系变为了主体间性的问题,其延伸出来的命题是,一种民族文化、尤其是传统意义上长期处于弱势地位的民族文化如何在这种新的文明交往框架下自处?抑或说,多彩、平等、包容的文明交往规则内含着怎样的民族文化发展思路?当代中国的文化实践给出了示例。
众所周知,党的十八大之后,培育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挺立中华文化主体性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非常显著。
值得注意的是,培育文化自信、阐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同样是中国积极投身世界、塑造“学习大国”的进程。
2014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与外国专家的座谈会上强调,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优秀文明成果。
“中国要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不论发展到什么水平都虚心向世界各国人民学习,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互容、互鉴、互通,不断把对外开放提高到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