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调解书的有效期是几年

合集下载

调解协议书司法确认期限

调解协议书司法确认期限

调解协议书司法确认期限调解协议书司法确认期限是指一方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确认调解协议书有效性的时间限期。

司法确认期限的确定对于保护当事人的权益、维护法律的尊严和司法的公正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调解协议书的司法确认程序、司法确认期限的意义以及合理确定司法确认期限的原则等方面进行论述。

调解协议书的司法确认程序是指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后,一方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确认协议书的有效性。

司法确认程序通常包括以下步骤:一是当事人书面提出申请,提供相关证据材料;二是法院对申请进行审查,确定是否符合条件;三是法院进行庭审,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并进行适当的调查和调取证据;四是法院根据审理结果作出判决书,确认协议书的有效性或无效性。

司法确认期限的设定是为了保证调解协议书的司法效力能够及时得到确认,确保当事人的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首先,合理的司法确认期限能够促使法院及时审理调解协议书的有效性,加快司法确认程序的进行,减少当事人的等待时间,实现司法公正与效率的统一。

其次,司法确认期限的设定还能避免调解协议书的长期不确定性,防止争议的继续扩大,减少社会矛盾的升级和冲突的发生。

合理确定司法确认期限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明确性原则,即明确规定调解协议书司法确认的具体期限,避免模糊和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减少争议的产生。

二是公正性原则,即确保当事人在合理期限内能够获得司法确认,不因时间过长而影响权益的实现。

三是适度性原则,即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确认期限,防止过长或过短的情况发生。

四是灵活性原则,即考虑到案件的复杂程度、调查取证的需要等因素,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适当调整确认期限。

在确定司法确认期限时,还应考虑调解协议书的具体内容、当事人的诉求以及当事人的合理期待等因素。

例如,如果调解协议书涉及到重大利益的变动,需要更长的时间进行审查和调查取证;如果当事人的申请是为了给予行政机关施加压力,可以适当缩短确认期限,以尽快解决争议。

总之,调解协议书司法确认期限的确定对于保护当事人的权益、维护法律的尊严和司法的公正性具有重要意义。

调解书与判决书的效力相同吗(调解书和判决书的效力是否有区别)

调解书与判决书的效力相同吗(调解书和判决书的效力是否有区别)

调解书与判决书的效力相同吗(调解书和判决书的效力是否有区别)民事调解书与判决书有同样的法律效力吗民事调解书与判决书都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力,这是由人民法院调解的性质决定的。

法律分析民事调解书与判决书都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力,诉讼上的调解是在人民法院的合议庭或者审判员的主持下进行的,是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结果,也是人民法院解决纠纷,审结案件的一种方式。

调解书与生效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能够保障法律的严肃性,保障司法机关的权威性,有利于稳定社会法律秩序。

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民事调解书是人民法院常用的重要的司法应用文之一,具有法律效力。

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在查清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通过调解促使当事人达成协议而制作的法律文书。

它是法律写作的重要研究,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重要文体之一、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在坚持自愿、合法的原则下,查明事实、分清是非轿租棚的基础上,采取调解方式,促使双方当事人互相谅型毁解,达成协议后而写成的文书,称为人民法院民事调解书。

判决书是指法院根据判决写成的文书,包括民事判决书、刑事判决书、行政判决书和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

判决书的制作,在形式上应当具备规范性、创新性、公开性、法律性和准确性的特点。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

调解书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

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

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八十九条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交的授权委托书,应闭则当在开庭审理前送交人民法院。

授权委托书仅写“全权代理”而无具体授权的,诉讼代理人无权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提出反诉或者提起上诉。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双方当事人同时到庭并径行开庭审理的,可以当场口头委托诉讼代理人,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

民事调解书的法律效力

民事调解书的法律效力

民事调解书的法律效力一、民事调解书的法律效力1、对于以调解方式结案的民事案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三条的规定,当事人各方同意在调解协议上签名或者盖章后生效,经人民法院审查确认后,应当记入笔录或者将协议附卷,并由当事人、审判人员、书记员签名或者盖章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当事人请求制作调解书的,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送交当事人。

当事人拒收调解书的,不影响调解协议的效力。

一方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另一方可以持调解书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二条的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提出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的,可以申请再审。

再审后,如果确有证据证明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撤销原审调解书,重新作出判决,或者依法调解。

二、民事调解书的区别1、解决纠纷的方式不同。

民事调解书反映的是人民法院依法进行调解,促成双方当事人自愿、合法地达成协议的内容;民事判决书反映的则是人民法院依法以判决的形式解决纠纷的内容。

2、体现的意志不同。

民事调解书在合法的前提下,主要体现了双方当事人的意志,是人民法院依法对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协议的确认;民事判决书则体现了人民法院的意志即国家的意志。

3、发生法律效力的时间不同。

民事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而第一审民事判决书只有在上诉期过后,当事人不上诉的情况下才发生法律效力。

可见两者的区别很大。

尤其要注意的是法院调解不同于诉讼外调解,它具有诉讼的性质,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因此,民事调解书的制作应与民事判决书的制作一样,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三、民事调解书如何书写1、标题和编号。

标题由法院名称和文书名称组成。

编号由年度、院名简称、文书简称和文书顺序号组成。

2、诉讼参与人(原告人、被告人)身份等基本情况,写法与第一审普通程序民事判决书相同,可参照。

3、案由。

一审民事调解书要直接写明案由。

法院调解协议书

法院调解协议书

法院调解协议书一、背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调解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中,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者自己的裁判权,对双方或者多方当事人进行调解,达成和解协议的过程。

调解协议书是在法院调解案件达成和解后,由当事人签署的书面协议,具有法律效力。

二、调解过程1.双方当事人自愿申请调解或者由法院指定调解员进行调解。

2.调解员会与双方当事人分别进行单独约谈,了解案件事实、争议焦点和双方诉求。

3.调解员会组织双方当事人面对面进行调解,协助双方化解矛盾、找出共同利益。

4.在调解过程中,调解员会采取中立、公正的态度,促使双方当事人平等协商,达成可执行的协议。

5.当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后,调解员会撰写调解协议书,待双方签署确认后,协议书即生效。

三、调解协议的内容根据双方当事人的实际情况和诉求,调解协议书通常包括以下条款:1.背景和基本事实:简要概述当事人之间的争议背景和相关事实,确保对争议的理解是准确和全面的。

2.调解的目的:明确双方当事人出于什么目的进行调解,即解决争议和恢复双方之间的关系。

3.调解的原则:列举调解过程中双方当事人需遵守的原则,包括公开、公正、独立、自愿等。

4.调解的方式:描述调解过程中采取的具体方式和步骤,确保双方当事人理解和配合调解的程序。

5.调解的结果:明确双方当事人达成的和解协议内容,包括有关财产分配、权益保护或其他争议解决事项。

6.协议的履行:规定双方当事人对调解协议的履行义务,包括时间、方式和监督机制等。

7.协议的效力:确认调解协议书的法律效力,双方当事人在法庭中作为证据时的认可和效果。

8.其他条款: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增加其他相关的条款,例如保密约定、违约责任等。

四、调解协议的约束力调解协议书是通过法院调解达成的双方和解协议,具有法律效力。

双方当事人在签署协议书后,应当按照约定的内容和要求履行各自的义务。

如果双方当事人不履行调解协议,对方当事人可以依法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并要求追究违约方的法律责任。

民事调解书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民事调解书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民事调解书的法律效力是什么1、民事调解书对当事人之间民事法律关系的确定会产生效力,原先有所争议的法律关系变为无争议的法律关系,当事人从此不对此法律关系再发生争议。

2、当事人达成调解书之后,在法律上争议已经得到解决,自然诉讼也就会结束。

3、民事调解书生效之后具有法律强制执行力,一方不履行义务的,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一、民事调解书的法律效力是什么调解书具有以下法律效力:(一)确定当事人间民事法律关系的效力人民法院的调解书送达当事人,表明双方当事人对曾经发生争议的民事法律关系已经取得共识并得到法律的确认,原先争议的法律关系演变为无争议的法律关系,权利方应依法行使权利,义务方应依法履行义务,双方当事人从此不得对此法律关系再发生争议。

这是法院调解书在实体法上的效力。

(二)结束诉讼的效力当事人的调解协议是在人民法院主持下自愿达成的;人民法院根据调解协议制作的调解书和调解笔录,则是在法律上对当事人调解协议的确认。

因此,人民法院的调解书送达当事人和调解笔录依法生效后,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益争议,在法律上已最终解决,当事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理由向人民法院再行起诉,这是法院调解在程序法上的效力。

调解书和特定的调解笔录依法生效后,其法律效力同法院生效判决书一样,当事人即丧失了上诉权。

当事人如对法院的调解书和调解笔录有异议,也不能提起上诉。

调解协议是双方当事人根据自愿、合法的原则,经过充分协商达成的,并在调解书送达前和调解笔录依法生效前,还允许双方当事人反悔。

所以对生效的调解书和调解笔录,在法律上不存在当事人上诉的问题。

(三)强制执行的效力调解协议是双方当事人在人民法院主持下自愿达成的,一般情况下当事人都能自觉履行。

但在司法实践中,有的当事人拒不履行调解协议确定的义务,于是就发生强制执行问题。

依照法律规定,若调解书有给付内容的,一方当事人又不履行确定的义务,另一方当事人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二、调解书的法律效力与判决书一样吗《民事诉讼法》规定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

调解协议书如何作废

调解协议书如何作废

调解协议书如何作废一、背景介绍调解是一种司法解纷方式,当双方争议发生时,通过调解可以达成双方认可的协议。

调解协议书是在调解过程中双方达成的协议的书面记录,具有法律效力。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协议可能需要作废。

本文将探讨调解协议书如何作废的相关程序和要点。

二、作废调解协议书的法律依据在我国法律体系中,调解协议的作废主要依据以下几点: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52条规定:“调解书经当事人签收,即发生法律效力。

”然而,根据该法第103条第1款规定:“调解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撤销:(一)调解违反法律、法规的;(二)调解协议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8条规定:“合同订立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无效。

”综上所述,调解协议书的作废可以依据调解违反法律或法规、调解协议违背社会公共利益、合同订立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等法律依据进行。

三、调解协议书作废的程序和要点要作废调解协议书,需要经过以下程序和要点:1.调解协议的违法性或违背公共利益性的证明。

当一方或双方认为调解协议违反法律或法规,或违背社会公共利益时,需要提供相关证据,例如法律法规的规定、司法解释和相关法律实务认定等,以证明调解协议的违法性或违背公共利益性。

2.向人民法院提起作废请求。

作为主要的司法机关,人民法院具有调解协议书作废的权力。

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作废请求,应当提供相关证据和起诉状,并依法办理相关申请手续。

3.人民法院的审理和决定。

人民法院将根据双方当事人的申请及提供的证据,进行审理,并作出是否作废调解协议书的决定。

如果法院认定调解协议违反法律或法规,或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符合作废条件,将予以撤销。

4.调解协议书作废的法律效果。

一旦调解协议书被人民法院撤销,该协议即失去法律效力。

双方应当按照法院的决定,履行相关义务或协议。

四、调解协议书作废的实际案例为更好地理解调解协议书作废的程序和要点,以下是一个实际案例:某甲、乙双方在劳动纠纷调解中达成调解协议,约定甲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赔偿金并解除劳动合同。

民事调解书生效证明是怎么规定的

民事调解书生效证明是怎么规定的

Sometimes, when I hear a song, I suddenly think of someone.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民事调解书生效证明是怎么规定的民事调解书生效证明的相关规定是民事调解书根本就不需要开具生效证明,双方当事人同意该调解协议,经双方签字或者按手印之后,从双方签字或者按手印之日起就已经发生了法律效力。

有民事法院所出具的调解书,在调解书的尾部假如没有当事人的签字或盖章,肯定是不发生法律效力的。

一、民事调解书生效证明是怎么规定的?民事调解书不需要开具生效证明。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十五条规定:“调解达成协议并经审判人员审核后,双方当事人同意该调解协议经双方签名或捺印生效的,该调解协议自双方签名或者捺印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二、法院民事诉讼调解的理解1、法院调解的适用范围(1)法院调解适用于争议案件的审判程序,即普通程序、简易程序、二审程序与审判监督程序可以适用法院调解;而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与执行程序不适用法院调解。

(2)争议案件分为财产案件与身份案件。

财产案件可以适用法院调解;而身份案件中,有关身份关系的确认案件不适用法院调解,但身份关系的解除案件可以适用法院调解。

2、民事诉讼调解与诉讼和解的区别民事诉讼调解的本质是法院行使审判权解决争议案件的审判行为,而诉讼和解的本质是当事人行使处分权的诉讼行为。

三、调解程序的问题所在1、偏离法院的职能。

法院是受理案件、审理案件的司法机构,不是调解部门,不是人民调解委员会。

法院应当按照《民事诉讼法》制定的程序履行其应有的职责,而不是按照其他法律的程序进行。

群众发生纠纷,能事先调解的,都不会选择到法院处理,不得已才到法院,是希望法院立案、审理,以此解决纷争,而不是不立案就调解。

按照《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法院受理民事案件后,在判决前的任何一个阶段,只要当事人自愿,均可以进行调解,没有必要在立案前设立调解程序。

调解书的有效时间一般是多久

调解书的有效时间一般是多久

If others treat you well, you must be able to repay you in the future. If others treat you badly, you must strive tobe able to raise your eyebrows one day.(页眉可删)调解书的有效时间一般是多久民事调解书也是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作出的,但也需要建立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不能强行进行调解。

一般调解书作出并送达给当事人之后,那么就会永久有效,除非是被依法撤销了。

所以,法院民事调解书原则上就应该是一直有效。

一、调解书的有效时间一般是多久民事调解书一经作出并送达双方当事人,除被撤销外,将永久有效。

但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期限为两年,自调解书确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

申请执行的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规定,对于执行申请,同样不得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释明及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应先立案,如被执行人提出抗辩,再审查决定是否执行。

二、民事调解书的法律规定《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调解的原则】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

第九十四条【调解组织形式】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由审判员一人主持,也可以由合议庭主持,并尽可能就地进行。

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用简便方式通知当事人、证人到庭。

第九十五条【协助调解】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邀请有关单位和个人协助。

被邀请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协助人民法院进行调解。

第九十六条【调解协议】调解达成协议,必须双方自愿,不得强迫。

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

第九十七条【调解书】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

调解协议书有效期是多长?

调解协议书有效期是多长?

Management is a serious love.(页眉可删)调解协议书有效期是多长?调解协议如果是法院出具的,自送达双方时生效,没有有效期,调解书约定的履行期限届满即可申请强制执行。

如果是当事人双方达成的,自签订协议之日生效。

诉讼时效为二年,如一方不履行,可及时起诉维权。

调解协议书是由法院认可的一种双方当事人发生纠纷时,经协商后达成一致,自愿承担权利和义务的文书形式。

调解协议书是由法院制作而成一种法律文书,双方当事人一旦在协议书上签字,一方当事人就必须自觉履行协议书上所规定的义务。

在本文中主要介绍调解协议书有效期。

一、调解协议书的生效时间调解协议生效的时间,因法院是否制作调解书而不同。

首先,关于调解书的生效时间。

《民事诉讼法》第89条第3款规定:“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这一规定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1、调解书必须送达双方当事人签收。

据此,调解书应当直接送达当事人本人,不适用留置送达和公告送达的方式。

2、调解书必须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才能生效。

如果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拒绝签收的,应当视为调解不成立,调解书不发生法律效力。

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案件,人民法院调解时需要确认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承担义务的,应经其同意,调解书也应当同时送达其签收。

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在签收调解书前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判决。

其次是记入笔录的调解协议的生效时间。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90条第2款规定,不需要制作调解书只记入笔录的调解协议,由双方当事人、审判人员、书记员签名或者盖章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二、调解协议书的内容根据《民事诉讼法》第89条的规定,法院调解书的内容包括以下三项:一是诉讼请求。

即原告向被告提出的实体权利请求。

如果被告向原告提出反诉的,调解书中也应当列明。

有第三人参加诉讼的,还应当写明第三人的主张和理由。

二是案件事实。

即当事人之间有关民事权利义务争议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和双方争执的问题。

调解书不执行几年失效

调解书不执行几年失效

调解书不执行几年失效摘要调解书作为解决争议的一种方式,在民事纠纷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调解书可能因各种原因无法被执行,进而导致产生新的矛盾和纠纷。

本文从法律角度出发,探讨调解书不执行几年后失去效力的相关规定和影响。

1. 调解书的法律效力调解书是由调解员依法对当事人达成的调解协议进行书面确认,具有合同的法律效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当事人自愿达成的调解协议经调解确认后,即具有与判决、裁定并列的效力。

2. 调解书不执行的原因调解书未能执行的原因各不相同,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2.1 不知情或遗失调解书的当事人可能由于不知情或遗失协议书而未能及时履行。

这种情况下,一方当事人可能会利用这个漏洞来逃避协议的执行。

2.2 存在纠纷持续在一些争议较为复杂的情况下,调解协议的内容可能无法被完全履行。

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可能选择放弃执行调解书,而寻求其他方式来解决纠纷。

2.3 强制执行难度大由于一些调解书涉及到的事项具有复杂性和难度,执行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

当事人可能因为执行难度而选择不执行调解书。

3. 调解书不执行的法律后果调解书不执行可能导致以下法律后果:3.1 违约责任当事人未履行调解书约定的义务,即构成违约行为,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被侵权方可以依法要求违约方履行义务,并可以要求其承担违约金或赔偿损失等。

3.2 争议的再次产生调解书不执行可能导致原有的纠纷再次产生,甚至会产生新的纠纷。

当事人之间缺乏履行调解书的约束,可能会重新产生争议,重新进入法律程序,给双方带来额外的成本和时间损失。

3.3 法律制裁在一些情况下,当事人故意不执行调解书可能构成法律上的违法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蓄意拖欠支付等行为可能构成恶意违约,法院可以对违约方采取强制措施,如罚款或强制执行等。

4. 调解书不执行几年后失效的相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83条的规定,民事调解书自作出之日起就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不履行调解书的义务时,对方当事人可以在3年内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调解协议书存档时间

调解协议书存档时间

调解协议书存档时间
甲方(调解方):
乙方(当事人一):
丙方(当事人二):
鉴于甲方作为调解机构,已成功协助乙方与丙方就双方之间的争议达成一致意见,并签署了调解协议。

为确保调解协议的效力和双方权益的保障,特制定本调解协议书存档时间的规定。

一、存档期限
1. 本调解协议书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存档期限为五年。

二、存档责任
1. 甲方负责将调解协议书的原件及复印件进行妥善保管,并确保其安全、完整。

2. 乙方和丙方有权在任何时间向甲方请求查阅调解协议书的存档。

三、档案查阅
1. 乙方或丙方如需查阅调解协议书,应提前三个工作日向甲方提出书面申请。

2. 甲方在收到书面申请后,应在两个工作日内安排查阅。

四、档案移交
1. 若乙方或丙方因特殊原因需要将调解协议书的存档移交给第三方,应事先征得甲方同意,并由甲方负责办理移交手续。

五、档案销毁
1. 在调解协议书存档期限届满后,甲方应通知乙方和丙方,经双方同
意后,可对调解协议书进行销毁处理。

六、其他
1. 本调解协议书存档时间的规定,如与调解协议书其他条款发生冲突,以本规定为准。

2. 本规定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解决。

本调解协议书一式三份,甲、乙、丙三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签字/盖章):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签字/盖章):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方(签字/盖章):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

交警部门的调解期限一般是多久,调解协议书有效期是多长

交警部门的调解期限一般是多久,调解协议书有效期是多长

交警部门的调解期限一般是多久?
调解协议书有效期是多长?
当机动车逐渐增多的情况下,交通事故也会变得更多,一旦发生了交通事故,对于处理上也是需要根据相关的规定来进行。

那么,交警部门的调解期限一般是多久?
一、交警部门的调解期限一般是多久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32条规定,损害赔偿调解的期限为30日,公安机关认为必要时可以延长15日。

对交通事故致伤的,调解从治疗终结之日起开始;致残的从定残之日开始,对交通事故致死的,调解从规定的办理丧葬事宜时间结束之日起开始;对交通事故仅造成财产损失的,调解从确定损失之日起开始。

从被通知人接到通知的次日开始计算,规定期限的法定休假日的,以休假日的次日为期限的最后一日,期限最后一日的截止时间,以停止业务活动的下班时间为截止时间。

调解中,当事方更换调解参加人,连续计算调解次数和时间。

当事人或者代理人因为不可抗力或者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参加调解,调解时限中断。

调解协议书在法院能存多久

调解协议书在法院能存多久

调解协议书在法院能存多久
调解协议书在法院存档期限的具体长短与各地法律法规的规定有关,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案件可能存在差异。

一般来说,调解协议书在法院能存档的时间并无固定规定,但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刑事案件: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案件的调解协议书存档期限为5年。

在这段时间内,如果被害人对调解协议不满意,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或变更。

若存档期满后没有发生撤销或变更的情况,调解协议书则不再有效。

2. 民事案件:针对民事案件,调解协议书的存档期限一般没有具体规定,可以说是持久存在。

法院通常会将调解协议书作为案卷或档案保存,以备日后需要使用或参考。

3. 行政案件:行政案件的调解协议书存档期限与具体规定有所不同。

通常,行政案件的调解协议书会根据案件性质、内容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由法院进行审核和决定存档期限。

对于上述情况而言,调解协议书的存档期限并非绝对,有时法院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处理。

总的来说,调解协议书作为法律文件,其存档有利于保留法院的调解痕迹、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并为日后可能发生的争议提供参考和依据。

由于每个地区的法律规定有所不同,对于调解协议书存档期限的具体规定,建议参考当地司法行政部门的相关法律法规或咨询专业律师进行具体解读。

调解书的效力是什么

调解书的效力是什么

调解书的效⼒是什么调解书是发⽣争议的双⽅在仲裁机构或者法院的调解下,协商⼀致达成调解,仲裁机构或者法院所制作的⽂书。

⼀般情况下,调解书会包括⾸部、正⽂、尾部这三个部分,那调解书的效⼒是什么?店铺⼩编将为⼤家回答这个问题,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调解书的效⼒是什么调解书的效⼒,是指依据当事⼈达成的协议由法院所制作的调解⽂书在法律上的拘束⼒。

民事诉讼法规定,通过调解达成协议的,⼈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或对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的协议,应当记⼊笔录。

调解书和调解笔录,在法律上具有同等的效⼒。

当事⼈的调解协议是⼈民法院制作调解书的前提和基础。

当事⼈的调解协议,是当事⼈双⽅对解决他们之间争议的合意,具有契约的性质,但只有经⼈民法院确认后才具有法律上的拘束⼒。

⼈民法院的调解书,是对当事⼈协议的确认,是调解协议产⽣法律上拘束⼒的法定条件;⽣效的调解书与调解笔录具有以下法律效⼒:(⼀)确定当事⼈间民事法律关系的效⼒⼈民法院的调解书送达当事⼈或调解笔录⽣效后,表明双⽅当事⼈对曾经发⽣争议的民事法律关系已经取得共识并得到法律的确认,原先争议的法律关系演变为⽆争议的法律关系,权利⽅应依法⾏使权利,义务⽅应依法履⾏义务,双⽅当事⼈从此不得对此法律关系再发⽣争议。

这是法院调解书在实体法上的效⼒。

(⼆)结束诉讼的效⼒当事⼈的调解协议是在⼈民法院主持下⾃愿达成的;⼈民法院根据调解协议制作的调解书和调解笔录,则是在法律上对当事⼈调解协议的确认。

因此,⼈民法院的调解书送达当事⼈和调解笔录依法⽣效后,当事⼈之间的民事权益争议,在法律上已最终解决,当事⼈不得以同⼀事实和理由向⼈民法院再⾏起诉,这是法院调解在程序法上的效⼒。

调解书和特定的调解笔录依法⽣效后,其法律效⼒同法院⽣效判决书⼀样,当事⼈即丧失了上诉权。

当事⼈如对法院的调解书和调解笔录有异议,也不能提起上诉。

调解协议是双⽅当事⼈根据⾃愿、合法的原则,经过充分协商达成的,并在调解书送达前和调解笔录依法⽣效前,还允许双⽅当事⼈反悔。

民事诉讼调解书生效后拒不执行的后果

民事诉讼调解书生效后拒不执行的后果

民事诉讼调解书⽣效后拒不执⾏的后果解决民事纠纷的渠道有很多,其中⼀种就是通过法律进⾏调解,法院解决后,如果双⽅同意调解结果的,可以出具调解书,解调书送达当事⼈后就⽣效,那么民事诉讼调解书⽣效后拒不执⾏的后果?下⾯由店铺⼩编为读者进⾏相关知识的解答。

⼀、民事诉讼调解书⽣效后拒不执⾏有什么后果被执⾏⼈对⽣效的调解书不执⾏的,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另⼀⽅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调解书。

《中华⼈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百三⼗六条发⽣法律效⼒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必须履⾏。

⼀⽅拒绝履⾏的,对⽅当事⼈可以向⼈民法院申请执⾏,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员执⾏。

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民法院执⾏的法律⽂书,当事⼈必须履⾏。

⼀⽅拒绝履⾏的,对⽅当事⼈可以向⼈民法院申请执⾏。

⼆、拒不执⾏民事调解书应否⼊罪鉴于实践中民事执⾏难,⼩编认为,可以考虑将民事调解书纳⼊拒不执⾏判决、裁定罪的规制范围。

具体理由如下:民事调解书与判决、裁定具有相同的性质。

⾸先,它们的形成均是以“查清事实、分清是⾮”为基础。

判决和裁定需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调解受固有思维的局限,很容易认为只要双⽅达成合意即可,然⽽事实并⾮如此。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93条的规定,除了当事⼈基于⾃愿原则外,法院还需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进⾏调解。

可见,民事调解书与判决、裁定形成的基础是相同的。

其次,它们都具有法律强制执⾏⼒。

毫⽆疑问,判决、裁定具有强制执⾏的效⼒。

民事诉讼法第236条规定:“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民法院执⾏的法律⽂书,当事⼈必须履⾏。

⼀⽅拒绝履⾏的,对⽅当事⼈可以向⼈民法院申请执⾏。

”也就是说,民事调解书也具有强制执⾏的效⼒。

所以,从上述分析来看,民事调解书与判决、裁定在本质上不存在差异。

符合拒不执⾏判决、裁定罪的⽴法⽬的。

考察拒不执⾏判决、裁定罪的⽴法沿⾰可以发现,其在1979年刑法中就已规定,但当时尚未出台民事诉讼法,因⽽,⽴法对法律⽂书种类的概括并不全⾯。

调解协议书保存年限

调解协议书保存年限

调解协议书保存年限调解协议书是指在法律程序中,通过调解达成的协议文件。

它记录了当事人之间达成的协议内容,具有法律效力。

那么,在实际操作中,调解协议书应该保存多长时间呢?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的规定,调解协议书的保存期限一般为二十年。

这意味着,当事人在签署调解协议书后,需要将其妥善保存,以备日后参考和使用。

首先,二十年的保存期限是有其法律依据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八条的规定,当事人达成的调解协议,不经过法院审查即具有法律效力。

协议书应当保存二十年,作为当事人权利和义务的证据。

在这个保存期限内,当事人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查阅相关协议内容,也可以在必要时提起诉讼进行维权。

其次,保存调解协议书可以有助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调解协议书作为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协议,是双方自行解决纠纷的一种途径。

当事人签署协议后,如若对方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被迫提起诉讼时,调解协议书可以作为证据,有助于维权。

在法院审理时,协议书可以证明双方达成一致,并可借此进一步强制执行。

此外,调解协议书的保存也对社会公共利益起到了保障作用。

协议书中记录了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约定,因此如果需要证明当事人在特定时间达成的协议内容时,可以通过检索保存的协议书。

这对于避免纠纷再度发生、保护社会稳定和预防违法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在保存调解协议书时需要注意什么呢?首先,调解协议书应妥善保存,并放置在易于查阅的地方。

可以选择将协议书复印一份,将原件放置于安全的地方,如保险柜,而副本则交由当事人自行保管。

此外,为便于查阅,在保存协议书时可以注明日期、地点以及当事人的身份信息等基本内容。

这样一来,当事人日后需要查阅协议内容时,可以方便地找到相关协议。

最后,如果调解协议涉及到其他有关文件,如交易凭证、证据材料等,也应同时保存,以维护协议内容的完整性。

总而言之,调解协议书的保存年限一般为二十年。

在这个期限内,当事人可以随时利用协议书来证明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法院授权书期限

法院授权书期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确保法院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现就法院授权书的期限规定如下:一、授权书期限的一般规定1. 法院授权书自签发之日起生效,至案件审理终结之日止。

如案件审理期间出现特殊情况,需延长授权期限的,应由法院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2. 法院授权书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两年。

如确需延长,经法院院长批准,可适当延长,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一年。

3. 在授权期限内,授权人不得擅自变更、撤销授权书。

如需变更、撤销,应书面通知受托人,并由法院进行备案。

二、特殊情况下的授权书期限1. 对于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不宜公开审理的案件,法院授权书期限自案件审理终结之日起计算,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2. 对于诉讼时效中断、中止或者延长的情况,法院授权书期限相应予以调整。

3. 对于诉讼代理人因特殊情况无法继续履行代理职责的,经法院同意,可更换诉讼代理人,并重新签发授权书。

原授权书自更换诉讼代理人之日起失效。

4. 对于诉讼过程中出现的新证据,法院可决定重新授权,并重新计算授权期限。

三、授权书期限的终止1. 案件审理终结后,法院授权书自动终止。

2. 当事人自行达成和解协议,或者法院判决、裁定、调解书生效,法院授权书自动终止。

3. 当事人申请撤诉,经法院同意后,法院授权书自动终止。

四、违反授权书期限的法律责任1. 法院工作人员违反授权书期限规定,擅自延长、缩短或者撤销授权书,或者未按规定进行备案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 当事人违反授权书期限规定,擅自变更、撤销授权书,或者未按规定通知受托人的,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此前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特此通知。

法院年月日。

调解书可以申请再审吗,民事调解书申请再审的主体及条件是什么

调解书可以申请再审吗,民事调解书申请再审的主体及条件是什么

调解书可以申请再审吗,民事调解书申请再审的主体及条件是什么现实⽣活中我们会遇到民事调解书申请再审的主体及条件的问题。

那么很多⼈会想知道这个问题的有关内容,并且其中含有怎样的法律知识。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只要你好好阅读接下来⽂章的有关内容,希望你的问题能够迎刃⽽解。

今天,店铺⼩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你答疑解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调解书可以申请再审吗,民事调解书申请再审的主体及条件是什么符合条件可以申请再审。

民事调解书申请再审的主体及条件:(⼀)申请再审的主体必须合法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有权提出申请再审的只能是原审中的当事⼈,即原审中的原告、被告、有独⽴请求权的第三⼈和判决其承担义务的⽆独⽴请求权的第三⼈以及上诉⼈和被上诉⼈。

(⼆)申请再审的对象必须是已经发⽣法律效⼒的判决、裁定和调解书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可以对已经发⽣法律效⼒的判决、裁定和调解书申请再审。

可以申请再审的裁判,包括地⽅各级⼈民法院作为⼀审法院作出的依法可以上诉,但当事⼈在法定期间内未提起上诉的裁判、第⼆审⼈民法院作出的终审裁判以及最⾼⼈民法院作出的⼀审裁判。

可以申请再审的调解书包括⼀审法院和⼆审法院在当事⼈达成调解协议的基础上制作的调解书。

(三)申请再审必须在法定期限内提出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法律效⼒后2年内提出。

超过2年期限的,即使申请再审的理由再充分,也不能引发再审程序。

对调解书申请再审的时间,民事诉讼法未直接作出规定。

但从⽴法的总体精神看,对调解书申请再审的时间与对判决、裁定申请再审的时间应是⼀致的。

(四)申请再审必须符合法定的事实和理由当事⼈对⼈民法院裁判已经⽣效的案件,申请再审必须具备应当再审的法定事实和理由:当事⼈申请再审,应当有新的证据,⾜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的;原判决、裁定适⽤法律确有错误的;⼈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审判⼈员在审理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为的。

调解协议书一般要存档多久

调解协议书一般要存档多久

调解协议书一般要存档多久调解协议书一般要存档多久?调解协议书一般是指在法律纠纷解决过程中,当各方利益达成一致后,由调解人书面确定的协议。

那么,调解协议书在解决法律纠纷后应该如何保存呢?一般来说,调解协议书的存档时间是根据不同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而定的。

一、司法调解协议书存档时间司法调解是指在诉讼过程中,由人民法院或相关司法机构指定的调解员对当事人进行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一种方式。

司法调解协议书的存档时间一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进行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司法调解协议书应当存档,并有法院加盖印章。

存档的方式一般是在人民法院的诉讼档案中保留一份协议书原件,并在电子档案系统中进行备案。

根据不同省市的规定,存档时间一般为3年至10年不等,具体以地方司法行政部门或人民法院的规定为准。

二、非司法调解协议书存档时间非司法调解是指在诉讼程序之外,由调解组织、仲裁机构或相关行政机关等进行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一种方式。

非司法调解协议书的存档时间则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调解机构的规定进行处理。

1. 调解委员会或调解机构在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设立的调解委员会或调解机构进行的调解中,调解协议书的存档时间一般以调解组织的内部管理规定为准,通常为3至5年。

具体存档形式可以是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的双重备份。

在存档期限届满后,可以考虑销毁纸质档案,但电子档案应予以保留。

2. 仲裁机构在由仲裁机构进行的非司法调解中,调解协议书通常是作为仲裁裁决书的有效证据之一,具体存档时间则应参照仲裁机构的仲裁规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一般来说,存档时间在3至10年不等。

3. 行政机关调解在由行政机关进行的非司法调解中,如劳动争议调解、消费者权益保护调解等,调解协议书的存档时间一般参照相关行政规定和法律法规。

具体时间可能因地域和具体情况而异。

综上所述,调解协议书的存档时间并无固定规定,而是根据不同的调解方式和机构的规定而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院调解书的有效期是几年
民事调解书也是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作出的,但也需要建立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不能强行进行调解。

一般调解书作出并送达给当事人之后,那么就会永久有效,除非是被依法撤销了。

所以,法院民事调解书原则上就应该是一直有效。

一、法院调解书的有效期是几年
民事调解书一经作出并送达双方当事人,除被撤销外,将永久有效。

但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期限为两年,自调解书确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九条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

申请执行的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三条规定,对于执行申请,同样不得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释明及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应先立案,如被执行人提出抗辩,再审查决定是否执行。

二、民事调解书的法律规定
《民事诉讼法》
第九十三条【调解的原则】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

第九十四条【调解组织形式】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由审判员一人主持,也可以由合议庭主持,并尽可能就地进行。

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用简便方式通知当事人、证人到庭。

第九十五条【协助调解】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邀请有关单位和个人协助。

被邀请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协助人民法院进行调解。

第九十六条【调解协议】调解达成协议,必须双方自愿,不得强迫。

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

第九十七条【调解书】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

调解书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

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

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第九十八条【不制作调解书】下列案件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可以不制作调解书:
(一)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
(二)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
(三)能够即时履行的案件;
(四)其他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的案件。

对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的协议,应当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审判人员、书记员签名或者盖章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除了离婚案件外,对于其他的民事案件,其实调解都并非是必经程序。

而离婚案件当中,法官必须要先对案件作出调解,在调解无效的情况下才能依法作出判决。

而调解成功之后做出的调解书,其实与民事判决书的法律效力是一样的,在送达给双方当事人之间就会生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