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琴和张雪门教育思想的比较(材料特制)
陈鹤琴和张雪门教育思想的比较
陈鹤琴和张雪门幼儿教育思想的比较班级:09教31姓名:朱彤焱学号:09093018陈鹤琴和张雪门幼儿教育思想的比较陈鹤琴(1892-1982),浙江上虞人,我国儿童教育和儿童心理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1923年陈鹤琴在南京创办了鼓楼幼稚园,他在长期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的有关教育思想,总结出了儿童的七大心理特征,形成了自己的儿童观。
他的“活教育”思想,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幼稚园课程的改善与发展。
张雪门(1891~1973),浙江鄞县人,我国着名的幼儿教育专家。
早在三十年代, 他就与我国的另一位着名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有“南陈北张”之称。
在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中,最重要的理论即他的"活教育"理论,这是他幼儿教育思想的核心。
他指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人",他主张把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幼儿教育的出发点,提倡让幼儿在与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
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陈鹤琴选择将自然作为最主要的内容。
陈鹤琴的观点“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儿童的天性本是纯真的,如果在教育幼儿的时候过早的将成人的观点强加给儿童,那么对于儿童来说将是对天性的抹杀,会让他们过早的失去孩子应有的童真。
对于儿童来说,他们能够学的与应当学的东西,本来是很多的,但是如果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采用漫无限制的毫无系统的方法,则对于儿童来说不仅不能促进其天性的发挥,反而会影响其健康的成长。
因此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必定要有一种组织,在相当范围内,使其成为一个系统并使各科目中间互相连接起来发生关系。
而自然和社会这两种环境是儿童最为熟悉和亲切的,所以应当将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幼儿园课程的中心。
陈鹤琴重视自然的力量,但并不代表他完全否定课本。
他所追求的是让自然、社会、儿童生活和幼儿园教育内容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他提倡要让儿童在"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并且他还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的以儿童作为主体的观点。
《张雪门幼儿教育文集》读后感(精选多篇)
《张雪门幼儿教育文集》读后感(精选多篇)去年授市教研室之托我园买了两套《张雪门幼儿教育文集》,今年暑假我拿了一本在家看看,初读张雪门老师的教育文集,让人感觉耳目一新,虽然我的文学底子不好,但也感悟到了一些东西。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张雪门其人。
张雪门(1891-1973),浙江人,我国现代著名的幼儿教育家。
20世纪30、40年代我国幼教界有“南陈北张”之说,“北张”即张雪门,在我国北方和台湾的幼教界有重大影响。
张雪门作为一名著名幼儿教育家,他写的幼儿教育文章,他对教育有着独到的见解,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文集上卷里教师里的一句话“教育的本身,原是一种生命!担任幼儿园的教师,就是负担这一生命去生长的细胞体。
教师是负着教育地使命,在人生道路上正在前进的人,本身就不会有停顿的想象,学识经验随时随地地吸收着、受用着、生长着、哪里容得下足息的地方?”是的,作为教师,学习是无止境的,要做到终身学习。
教师应具有的人格修养1、立志。
2、省察。
3、力行。
4、选择环境。
教师不但须要有伟大的人格,且须有健全的学识。
学识修养,断不是仅仅只限于在校时所得的一些,应该与时俱进。
否则材料已经变得不新鲜,除去旧把戏又没有别的,渐渐就要感到职业的乏味,以后也就会淘汰。
幼儿教师的职业很伟大,幼儿的生理如嫩芽,其心理又如素丝,日东则东倾,日西则西倾,其染色容易,也正和嫩芽向阳一样,我们的工作又如自己种的一丛花,看着它发芽,看着它长叶,看着它含苞,看着它开花结实,天天生态不同,多用一分培养的工夫,便立刻又一分的效验现出来。
指导幼儿园的儿童,正是这样。
儿童可塑性大,想教他怎么样,自然会怎么样。
只有指给他一条路,他自然会往前跑,他跑路的速度,常常出乎意料。
他们的天真烂漫,有多少情分给他,他自有多少情分给你,只有加多,绝无减少。
所以作为幼儿园教师,肩上的责任也重大,幼儿园里的一颗颗幼苗得靠你去培育、去呵护,他们才能茁壮成长。
使他们开得更加茂盛。
我们要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对自己的工作要充满信心,如果感不到重要,或虽感到重要而自己没有兴趣,应该放下幼儿教育的担子,另找有兴趣及重要的职业去干,不要勉强再走这一条路。
5学前教育简史 (第五章 近现代学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1941年9月,张宗麟接到上海地下党的通知,不得不离开上海,来到新四军淮南 二师驻地工作,在江淮大学任秘书长。
北京解放后!张宗麟曾任北京军管会教育部接管部副部长、高等教育委员会秘书长。 中央教育部成立后!他担任高等教育部副部长“ 直到1976年!他因脑中风病逝!享年77 岁。
张宗麟(1899—1976),浙江绍兴人,他四岁便开始识字 读诗,1915年小学毕业,并顺利考取了绍兴的浙江第五师范学 校,两年后转入位于宁波的浙江第四师范学校。毕业后,他回 自己的母校——绍兴敏勇小学任教。
1921年秋,张宗麟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2年经扩建 后更名为东南大学)教育系,四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
第二节 张雪门的学前教育思想
二、 儿童本位与社会本位相结合的儿童观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的幼稚园教学兴起了一场学习和效仿西方的改 革浪潮,该时期内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中的“儿童中心主义”备受国内外学者 们认可,张雪门也是其中一位。
三、 幼稚园行为课程
₪ 课程内容源于生活经验又高于生活经验 ₪ 课程目标既重视儿童个体身心发展,又关注社会需求 ₪ 课程应综合而不分科 ₪ 课程实施强调儿童在“做中学”
陈鹤琴(1892—1982),浙江上虞人。父亲 为经营杂货店的商人,家中共有6个孩子,陈鹤琴 是最小的一个。陈鹤琴6岁时,父亲去世,家境贫 困;8岁时入私塾,勤奋刻苦,成绩优异;15岁时 在姐夫的资助下进入了由美国基督教浸礼会创办的 杭州蕙兰中学。在此期间,他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 的学习机会,每天坚持读书十几个小时,时刻把 “勤学”和“钻研”装在心里,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陈鹤琴 张雪门 张宗麟
从近现代学前教育产生和发展的背景,谈谈陈鹤琴、张雪门、张宗麟的特色及价值,并谈谈对学前教育的改革的借鉴意义自1903年以来,我国幼儿教育史上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优秀的教育家。
其中,张雪门、陈鹤琴、张宗麟三位浙籍教育家无疑是三座丰碑。
尽管这三人的经历不同,观点也不尽一致,但三人有相近的文化底色,均矢志于中国化学前教育的探求,由此构成了中国现代学前教育史上的“浙江学派”。
陈鹤琴的学前教育理论陈鹤琴(1892-1982),浙江上虞人,我国儿童教育和儿童心理研究的开阔者和奠基人。
1923年在南京创办了鼓楼幼稚园,提出了“活教育”思想,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幼稚园课程的改善与发展。
陈鹤琴认为,课程应实施"整个教学法"。
“整个教学法, 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习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去教儿童学。
”因为学前儿童的生活是“整个的”,学前儿童的发展也是整个的, 外界环境的作用也是以整体的方式对儿童产生影响的, 所以为儿童设计的课程也必须是整个的、互相联系的, 而不能是相互割裂的。
游戏法是整个教学法的具体化。
陈鹤琴认为,课程结构应该具有整体性,应促进学前儿童整体的有机发展。
为此,他以人的五个连为一体的手指作比喻,创造性地提出了课程结构的“五指活动”理论。
他说:"五指活动的五指,是生长在儿童的手掌上的......是指要注意儿童心理和生理的发展。
"他又说:"五指,是活的,可以伸缩,互相联系。
......课程是整个的、连贯的。
依据儿童心身的发展,五指运动在儿童生活中结成一个教育的网,有组织、有系统,合理地编织在儿童的生活上。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注重儿童的生活环境, 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陈鹤琴认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学前儿童是在周围的环境中学习的, 应该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组织课程。
陈鹤琴指出:"小孩子能够学的与应当学的东西,本来是很多的,但是我们不能就这样漫无限制的毫无系统的去教他。
教资证(幼儿教育学)模拟试卷及答案(三)
教资证(幼儿教育学)模拟试卷及答案(三)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陈鹤琴对幼儿园惩罚所持的观点是()。
A.坚决反对B.表示理解并支持C.可以偶尔使用D.在规定的原则下使用ABCD正确答案:B2.2001年9月,我国出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所确定的“五领域课程”内容包括的五个方面是()。
A.体育、艺术、语言、常识、社会B.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C.体育、德育、艺术、科学、社会D.健康、计算、社会、科学、艺术ABCD正确答案:B3.幼儿在结构游戏中,由独自搭建发展为能与同伴联合搭建,主要反映了游戏中幼儿()。
A.运用材料的水平B.确定游戏主题的水平C.社会性发展的水平D.建构形式发展的水平ABCD正确答案:C4.幼儿园内部环境包括()。
A.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B.制度环境和人文环境C.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D.客观环境与主观环境ABCD正确答案:A5.对过生日儿童家访属于()。
A.定期家访B.情感性家访C.新生家访D.问题儿童的重点家访ABCD正确答案:B6.教案是一个()的具体计划,它阐明在预定的教学时间内要做什么、怎么做、达到什么目标等。
A.教学目标B.课程标准C.教学内容D.教学活动ABCD正确答案:D7.幼儿天生就充满了好奇,不断探索外部世界。
这说明幼儿是()。
A.自然成熟的个体B.自主建构的个体C.依赖环境的个体D.人为塑造的个体ABCD正确答案:B8.社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在幼儿的成长中,特别是精神的成长中有着特殊的意义,能增强其爱国的情感、对周围环境的了解等,幼儿园充分利用这一点是发挥了()。
A.社区文化的教育性B.社区环境的教育性C.社区资源的文化性D.社区环境的文化性ABCD正确答案:B9.幼儿期的主导活动是()。
A.学习B.游戏C.看书D.识字ABCD正确答案:B二、判断题(共4题,共4分)10.1979年,联合国发起了“国际儿童年”。
正确错误正确答案:正确11.尊重幼儿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就是要求教师根据幼儿的意愿安排教育活动。
5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
课程的内容——五指活动
陈鹤琴认为,课程结构应该具有整体性,以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发 展为目标,创造性地提出了课程结构的“五指活动”理论。
健康:饮食、睡眠、早操、游戏、户外活、政治常识等; 科学:植物之培养、动物之饲养、自然现象的研讨、当地自然环
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一要有强健的身体 二要有建设的能力 三要有创造的能力 四要有合作的态度 五要有服务的精神
强调做人的教育
2.“活教育”的课程论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强调活教育的本质
“书本上的知识是间接的,是死的,而大自然、大社会才 是真正的活教材,活教育就是把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出发 点,让学生去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学习。”
陈鹤琴认为: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游戏使儿童 与外界事物接触,极大地丰富他们的知识,发展了他们的能力, 逐渐了解自己所生活的世界。
教育建议:第一, 做父母的应有良好的设备使小孩子得着充分的运 动; 第二, 做父母的应有适宜的伴侣使小孩子得着优美的影响。
2.好模仿
陈鹤琴认为:处于成长期的儿童不成熟,爱学习,好模仿。这是 人的一种本能行为,也是儿童社会学习和身心成长的一种重要方 式。
一 、生平和主要教育活动
• 1914年—1919年赴美留学,先后在霍布金斯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学习,获文学 学士学位和教育学硕士学位。
• 1920年起,以长子陈一鸣为对象,进行儿童心理发展的观察和实验,共808天, 写成《儿童心理之研究》一书,同时又以其子女为对象,完成《家庭教育》
• 1923年,在自家客厅创办南京鼓楼幼稚园,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幼教实验中心, 其实验成果作为《幼稚园课程标准》的基础。
教学原则
《活教育的教学原则》——十七条教学原则 陈鹤琴把以上教学原则综合概括为“活动性原则”“儿童
陈鹤琴教育思想评价(精选5篇)
陈鹤琴教育思想评价(精选5篇)第一篇:陈鹤琴教育思想评价陈鹤琴教育思想评价陈鹤琴主要教育思想: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和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早在二十世纪初就提出了儿童教育“整个教学法”,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教儿童学。
后称“单元教学”,并被准确定义为:以一个中心把各项活动联系起来。
他强调:幼儿园教育教学应紧密结合儿童的实际生活,以大自然、大社会为课堂,结合儿童心理特点,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儿童的兴趣和想象力。
陈鹤琴提出:“重视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根据儿童生理心理发展情况,按时令季节和幼儿实际生活的情况制定计划。
”他强调以儿童的发展为本,关注儿童生理心理的发展情况,主题的选材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时令季节,最大可扩充到大自然、大社会。
陈鹤琴认为,儿童健康是幼稚园课程第一重要的。
他认为,五指活动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健康活动:饮食、睡眠、早操、游戏、户外活动、散步等。
2.社会活动:朝夕会、周会、纪念日、集会、每天的谈话、政治常识等。
3.科学活动:栽培植物、饲养动物、研究自然、认识环境等。
4.艺术活动:音乐(唱歌、节奏、欣赏)、图画、手工等。
5.语文活动:故事、儿歌、谜语、读法等。
1951年,陈鹤琴发表了《幼稚园的课程》一文。
在这篇文章中,他批判了欧美国家所实行的完全从儿童出发,缺乏系统性的单元教学的课程编制模式,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幼稚园课程编制应遵循的十大原则,以及三种编制的具体方法。
十大原则是:1.课程的民族性:课程应是民族的,不是欧美的;2.课程的科学性:课程硬实科学的,不是封建迷信的;3.课程的大众性:课程应是大众的,不是资产阶级的;4.课程的儿童性:课程应是儿童化的,不是成人化的;5.课程的连续发展性:课程应是连续发展的,而不是孤立的;6.课程的现实性:课程应符合实际需要,而不能脱离现实;7.课程的适合性:课程应适合儿童身心发展,促进儿童健康;8.课程的教育性:课程应培养儿童五爱、国民公德和团结、勇敢等优良品质;9.课程的陶冶性:课程应陶冶儿童性情,培养儿童情感;10.课程的言语性:课程应培养儿童说话技能,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陈鹤琴还提出了三个具体的课程编制方法:圆周法、直进法和混合法。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解析(1)
2010年教师资格证测试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分析(1)选择题1.我国创办的第一个幼儿教育机构是( )。
A.乡村幼儿园B.湖北武昌的湖北幼稚园C.北平香山幼稚园D.蒙养院2.幼儿教育是对( )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
A.4-5岁B.1-6岁C.3-7岁D.3-6岁3.( )被世界誉为“幼儿教育之父”。
A.福禄培尔B.卢梭C.蒙台梭利D.洛克4.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的创办人是()5..幼儿园一词是()年诞生的6.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创办于( )。
A.1915年B.1923年C.1934年D.1936年7.幼儿教师从教师系列中分化出来,源自( )。
A.福禄培尔创设幼儿园后B.现代家庭教育的兴起C.英美幼儿教育兴起D.中国蒙养院建立之时8.我国当前教育思想家陶行知认为幼儿教育应解放儿童的( )。
A.主动性B.活动C.兴趣D.创造力9.蒙台梭利认为教师的教学任务主要有三个,分别为( )。
A.制定教育目标、准备教具、示范B.观察指导、准备教具、创设环境C.观察指导、示范、准备D.制定教育目标、创设环境、示范10.独立的幼儿教育机构出现于( )。
A.封建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C.社会主义社会D.原始社会11.洛克从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提出了著名的( )。
A.生活教育B.蜡块说C.白板说D.儿童中心论12.20世纪30年代,我国幼教界有“南陈北张”之称,即指北京有张雪门,南京有( )。
A.张汉良B.张之洞C.张宗麟D.陈鹤琴13.198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了( )。
A.《幼稚园课程标准》B.《幼儿园暂行规程》C.《幼儿园教育纲要》D.《幼稚园规程》14.《爱弥尔》是卢梭教育思想的代表作,集中阐述了他的( )。
A.“自然教育理论”B.“活教育”理论C.绅士教育思想D.和谐教育思想15.我国幼儿教师资格制度从( )开始实行。
A.1995年1月1日B.1996年7月1日C.1994年1月1日D.1993年7月1日16.皮亚杰把儿童智力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它们依次是( )。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及其启示第一篇:陈鹤琴的教育思想及其启示陈鹤琴“活教育”思想及其启示摘要:陈鹤琴是中国近代学前儿童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开拓者。
他倡导“活教育”,为改革传统教育提出了极有价值的思路。
“活教育”是陈鹤琴教育思想的核心。
“活教育”的内容丰富,主要包括目的论、课程论、教学论三大部分,对后世教育的发展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活教育目的论课程论教学论陶行知先生有一句批判旧教育的名言:“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对陈鹤琴的教育思想影响很大。
30年代末,陈鹤琴提出:教师如何“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学生如何“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陈鹤琴在总结自己以往的教育实践和思想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活教育”的主张。
“活教育”的主张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
它要求教师要灵活地使用教材、教学方法去教育学生。
将教学这个过程“活”起来。
而不再像旧教育那样“死”教书。
严格地按照教材所写的内容进行教学,教学方法死板,照本宣科,没有创新。
这些就是旧教育中所谓的“死”教书,是不可能立足于现今社会的。
时代在改变,社会在进步,这也要求了教育也要有发展、有变革。
而对于学生而言,“活”教育要求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要有创新思维。
在当下这个人才聚集、竞争激烈的市场,博学不再是竞争的筹码,毕竟现在很多人都拥有广博的知识。
关键在于,如何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况中去,如何进行创新。
一个人光有知识而不懂得运用,那么知识学来也是白学。
因此在“活”教育主张中,要求学生将读书这一过程“活”起来,是适应现在这个处处充满着激烈的人才竞争的社会的一种需要。
在“活教育”这一教育主张中,首先提到的是“活教育”的目的论。
陈鹤琴认为“活教育”的目的在于:“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这点让我印象深刻。
谈论到做人,不论在什么时代,身处怎样的环境,学会做人都是我们的必修课。
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就在于人的社会性。
人是一种群居的生物,自有人类历史以来,个人都难以离开社会而独立生存。
浅谈学前教育课程理论与思想
浅谈学前教育课程理论与思想作者:陈倩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8年第03期幼儿园课程的建构一直是我国幼教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目前,一些大中城市有条件的幼儿园,几乎都有本园自成体系的课程。
幼儿园课程改革,无疑是学前教育的一场革命。
学前教育研究人士当前的观点认为幼儿园课程的概念大致有以下三种:一是课程即教学科目、教材与教学计划的总和。
二是课程即幼儿园为幼儿所安排的一切活动。
三是课程即幼儿在园获得的学习经验。
综合以上三个观点,笔者认为,幼儿园的课程就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欲实施的教育,其中包括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计划、教育内容、教育措施、教育行为、教育评价。
对受教育者而言,课程即是体验教育、提高心智、积累经验的过程。
笔者现将一些对中国学前教育课程发展产生过或仍然产生着重大影响的理论与思想加以研究和阐述,以期对当前和以后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与帮助。
一、陈鹤琴的学前教育课程理论与思想(一)课程应为教育目标服务学前教育课程是学前教育的支柱。
学前教育课程是为学前儿童设计的课程。
在二三十年代,陈鹤琴就提出了比较符合学前儿童身心特点,并适应未来社会的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是难能可贵的。
(二)课程内容的选择应注重儿童的生活环境,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课程内容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支柱。
陈鹤琴先生认为,学前儿童是在周围的环境中学习的,应该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组织课程。
学前儿童应该在这样的环境中获得发展。
设计和选择学前教育课程内容,必须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把大自然和大社会作为中心,这样设计出的课程才是合理的。
(三)课程结构以“五指活动”为基本成分课程结构应该具有整体性,应促进学前儿童整体的有机发展。
为此,陈鹤琴创造性地提出了课程结构的“五指活动”理论。
他认为,五指活动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健康活动;2.社会活动;3.科学活动;4.艺术活动;5.语文活动。
这五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学前教育课程的全部内容包括这五指活动之中。
陈鹤琴和张雪门教育思想的比较
陈鹤琴和张雪门幼儿教育思想的比较班级:09教31姓名:朱彤焱学号:09093018陈鹤琴和张雪门幼儿教育思想的比较陈鹤琴(1892-1982),浙江上虞人,我国儿童教育和儿童心理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1923年陈鹤琴在南京创办了鼓楼幼稚园,他在长期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的有关教育思想,总结出了儿童的七大心理特征,形成了自己的儿童观。
他的“活教育”思想,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幼稚园课程的改善与发展。
张雪门(1891~1973),浙江鄞县人,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
早在三十年代, 他就与我国的另一位著名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有“南陈北张”之称。
在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中,最重要的理论即他的"活教育"理论,这是他幼儿教育思想的核心。
他指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人",他主张把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幼儿教育的出发点,提倡让幼儿在与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
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陈鹤琴选择将自然作为最主要的内容。
陈鹤琴的观点“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儿童的天性本是纯真的,如果在教育幼儿的时候过早的将成人的观点强加给儿童,那么对于儿童来说将是对天性的抹杀,会让他们过早的失去孩子应有的童真。
对于儿童来说,他们能够学的与应当学的东西,本来是很多的,但是如果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采用漫无限制的毫无系统的方法,则对于儿童来说不仅不能促进其天性的发挥,反而会影响其健康的成长。
因此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必定要有一种组织,在相当范围内,使其成为一个系统并使各科目中间互相连接起来发生关系。
而自然和社会这两种环境是儿童最为熟悉和亲切的,所以应当将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幼儿园课程的中心。
陈鹤琴重视自然的力量,但并不代表他完全否定课本。
他所追求的是让自然、社会、儿童生活和幼儿园教育内容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他提倡要让儿童在"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并且他还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的以儿童作为主体的观点。
张雪门先生的学前教育思想
张雪门先生的学前教育思想摘要:张雪门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学前教育专家,学前教育思想是其最着力的研究领域之一。
在学前教育思想方面,他提出“生活即教育,行为即课程”,教育要兼顾儿童身心发展和社会环境相统一,他强调以“做学教”为教学手段、审慎选择幼稚园教材。
他还秉持“实践”的理念,强调重视“实习”对师范生的作用,同时重视幼稚师范教育。
张雪门先生关于学前教育的思想,为中国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幼儿教育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关键词:张雪门;近代;学前教育思想20世纪,是中国教育艰难求生、曲折发展的时期。
伴随着国家性质变化、中西文化激荡,处于萌芽阶段的幼儿教育,受到当时日本式的蒙养院或教会办的幼稚园的影响,对我国幼儿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在当时的学前教育领域,张雪门和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代表着当时幼儿教育的最高水平。
目前,学界对张雪门先生幼儿教育思想研究也很多,但更多是关注于其思想的一个方面,因此,本文主要对张雪门先生的学前教育思想进行一个全面的、简单的介绍。
1基本教育思想:儿童身心发展与社会环境相统一张雪门先生认为,儿童身心发展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儿童身心并不能脱离社会自己单独发展。
儿童是社会的儿童,儿童的发展依存于社会,最终融入社会。
至此,行为课程确立了儿童身心发展和社会环境相统一。
当今社会,幼儿园课程的目标需要考虑儿童需要和社会要求两个方面的标准,强调两者的协调性和共进性。
事实上,从以“成人为中心”到“儿童本位”,其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幼教工作者的教育思想。
同时,幼儿园的课程也应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儿童是社会的人,他们生活在社会中、受社会的影响,教育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
儿童个体的身心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从两者和谐发展的角度来看,当前幼儿园课程也需要兼顾社会的需要和儿童个体的需要,并把社会需要和儿童自身需要结合起来[2]。
2幼儿园课程:行为课程行为课程是张雪门先生的又一重要贡献,他认为:“生活即教育,行为即课程”[3]。
浅谈张雪门的学前教育思想
浅谈张雪门的学前教育思想张雪门是中国学前教育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他提出的学前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特色和时代性,对当今学前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张雪门的教育思想,是在深刻思考中国学前教育问题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方先进的学前教育理念,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而形成的。
他主张在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西方先进的学前教育理念和技术,以此推进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张雪门认为,学前教育应该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尊重儿童的个性差异,充分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这种儿童本位的教育理念,与当今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
张雪门认为,学前教育应该注重儿童的全面发展,包括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他主张通过各种活动和游戏来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张雪门认为,学前教育应该注重实践,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来培养儿童的能力和素质。
他主张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和游戏来引导儿童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当今的学前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儿童的个性发展,尊重儿童的差异和特点,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来设计教育活动,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
学前教育应该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和游戏来引导儿童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儿童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幼儿教育的历史长河中,许多卓越的教育家和思想家留下了宝贵的教育遗产。
其中,张雪门幼儿教育思想以其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卓越的实践价值,对中国幼儿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张雪门幼儿教育思想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以期为现代幼儿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张雪门幼儿教育思想的形成深受其个人经历和教育理念的影响。
他倡导的“生活教育”、“行为课程”等理念,为中国的幼儿教育模式带来了革新。
他强调幼儿教育应为儿童的生活服务,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培养儿童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活教育”是张雪门幼儿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
张雪门的学前教育课程思想
张雪门的学前教育课程思想张雪门(1891~1973),浙江鄞县人,我国著名的学前教育专家。
早在三十年代,他就与我国的另一位著名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有“南陈北张”之称。
他一生潜心研究学前教育,特别是幼稚园教育,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写出了进200万字的著作,大大丰富了我国学前教育思想宝库。
在他的著作中,有关幼稚园课程方面的理论与思想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
这些著作主要包括:《幼稚园的研究》《幼稚园课程编制》《课程组织法》《幼稚园教育概论》《幼稚园教材研究》《幼稚教育新论》《中国幼稚园课程研究》《增订幼稚于思念行为课程》等。
这些著作被收入戴自俺主编、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张雪门幼儿教育文集》(上、下卷)。
虽然这些著作的许多内容是重复的,但是,从中我们能够非常明显地张雪门先生的学前教育课程理论与思想。
这些思想涉及课程的本质、幼稚园课程的内容与来源、幼稚园课程的编制与组织的等方面,而他的学前教育课程思想则集中地体现在他的“行为课程”的理论与思想。
(一)课程的本质是经验与行为研究课程,不能不探讨课程的本质问题。
课程的本质,集中地反映课程的基本特性。
那么课程是什么呢?从他是著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张雪门关于课程本质的理解在不同的时期发生了一些变化,经历了从“经验”到“行为”的转变。
在早些年份的著作《幼稚园的课程》中张雪门认为,“课程是经验;是人类的经验,用最经济的手段,按有组织的调制,用各种的方法,以引起孩子的反应和活动。
”幼稚园的课程是什么呢?“就是给三足岁到六足岁的孩子所能够做而且喜欢做的经验的预备。
”由上可见,课程就是经验。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张雪门先生并不把所有的自然经验都看作课程。
因为自然经验太、零碎太紊乱,自然经验的获得太不经济,自然经验仅有适合简单环境的常识,不足以供高深专业的需求。
在他看来,课程是有选择的经验,是有价值的经验,“是适应生长基本价值的选品,岁时代而变迁”。
张雪门先生批判了当时学校把课程仅仅看作是“知识”乃至“书本”的倾向,认为要改造民族,首先要打破有关课程的谬见,恢复课程的本来面目。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选题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1.试论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2.试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3.试论张雪门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4.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5.传统游戏(或玩具)的教育价值探新6.论幼儿入园前的准备7.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8.论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作用9.幼儿园男教师职业现状调查分析10.幼儿(小班托班)自我服务能力的调查11.幼儿(大中班)自我服务及参与家庭劳动情况的调查12.幼儿教育小学化(非正常化)倾向的调查分析13.班级中幼儿伙伴交往情况的观察分析14.幼儿同伴交往中混龄交往的研究15.教师对幼儿游戏的参与与指导问题研究16.自由游戏中教师参与及指导情况的调查17.幼教机构儿童意外伤害事故的调查研究18.关于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各类活动时间的调查19.幼儿园常规教育研究20.幼儿户外活动现状研究21.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22.利用农村自然环境促进儿童主动发展的行动研究23.中班幼儿环保意识和行为培养的行动研究24.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男生专业意识研究25.《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1)》与《幼儿园教育大纲(1983)》的比较研究26.托幼机构“特色教育"的调查与思考27.现阶段某地区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调查28.现阶段某地区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29.幼儿园教研活动的调查研究30.幼儿园保育员素质31.幼儿园男教师若干个案调查研究32.农村教师工作状况和工资状况的调查研究33.幼儿教师素质的培养34.幼小衔接问题35.幼儿园家园合作的途径与内容36.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与研究37.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38.隔代教养幼儿的个案研究分析39.某地区儿童学前教育社会需求的调查研究40.某地区民办儿童学前机构近年来发展的调查研究41.某地区幼儿园办园成本的调查研究42.中班幼儿分享意识和行为的研究43.幼儿园婴小班幼儿进餐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44.幼儿心理理论发展与教育45.家长对幼儿园满意度调查46。
陈鹤琴和张雪门教育思想的比较
陈鹤琴和张雪门幼儿教育思想的比较班级:09教31姓名:朱彤焱学号:09093018陈鹤琴和张雪门幼儿教育思想的比较陈鹤琴(1892-1982),浙江上虞人,我国儿童教育和儿童心理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1923年陈鹤琴在南京创办了鼓楼幼稚园,他在长期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的有关教育思想,总结出了儿童的七大心理特征,形成了自己的儿童观。
他的“活教育”思想,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幼稚园课程的改善与发展。
张雪门(1891~1973),浙江鄞县人,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
早在三十年代, 他就与我国的另一位著名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有“南陈北张”之称。
在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中,最重要的理论即他的"活教育"理论,这是他幼儿教育思想的核心。
他指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人",他主张把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幼儿教育的出发点,提倡让幼儿在与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
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陈鹤琴选择将自然作为最主要的内容。
陈鹤琴的观点“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儿童的天性本是纯真的,如果在教育幼儿的时候过早的将成人的观点强加给儿童,那么对于儿童来说将是对天性的抹杀,会让他们过早的失去孩子应有的童真。
对于儿童来说,他们能够学的与应当学的东西,本来是很多的,但是如果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采用漫无限制的毫无系统的方法,则对于儿童来说不仅不能促进其天性的发挥,反而会影响其健康的成长。
因此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必定要有一种组织,在相当范围内,使其成为一个系统并使各科目中间互相连接起来发生关系。
而自然和社会这两种环境是儿童最为熟悉和亲切的,所以应当将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幼儿园课程的中心。
陈鹤琴重视自然的力量,但并不代表他完全否定课本。
他所追求的是让自然、社会、儿童生活和幼儿园教育内容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他提倡要让儿童在"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并且他还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的以儿童作为主体的观点。
陈鹤琴、张雪门
一、五指活动的基本理论观点
针对旧教育理论脱离实际,学校脱离社会, 教学脱离儿童实际的弊端,陈鹤琴提出 活教育” “活教育”的理论, 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主要有三大部分:目 的论、课程论和方法论。
1.陈鹤琴说:“活教育”的目的是为培养 1.陈鹤琴说:“活教育”的目的是为培养 一个人,一个中国人和一个现代化中国 人。”即“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做人, 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具体来说, “活教育”是培养具有以下几方面条件的 “现代中国人”: 一是要有健全身体。二是要有建设的 能力。三是要有创造能力。 四是要有合作的态度。五是要有服务的精 神。
(三)课程组织 课程应以自然和社会为中心。 陈鹤琴指出:“小孩子能够学与应当学的东西, 本来是很多的,但是我们不能就这样漫无限制的 毫无系统的去教他。总必定要有一种组织,在相 当范围内,使其成为一个系统并使各科目中间互 相连接起来发生关系。”他主张把幼稚园的课程 打成一片,成为有系统的组织。但这种有系统的 组织以什么为中心呢?他说:“这当然要根据儿 童的环境。”他认为儿童的环境不外乎两种:一 种是自然环境;一种是社会环境
3.因材施教 3.因材施教 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 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 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第三节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
陈鹤琴(1892-1982),浙江 陈鹤琴(1892-1982),浙江 上虞人。1914年与陶行知 上虞人。1914年与陶行知 同行赴美留学,1917年毕业 同行赴美留学,1917年毕业 于约翰斯藿普金斯大学, 于约翰斯藿普金斯大学,同 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 学院,研究教育学和心理学, 学院,研究教育学和心理学, 就学于克伯屈、孟禄、桑 代克等,1918年获硕士学位 代克等,1918年获硕士学位 。
张雪门的学前教育课程思想
张雪门的学前教育课程思想张雪门(1891~1973),浙江鄞县人,我国著名的学前教育专家。
早在三十年代,他就与我国的另一位著名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有“南陈北张”之称。
他一生潜心研究学前教育,特别是幼稚园教育,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写出了进200万字的著作,大大丰富了我国学前教育思想宝库。
在他的著作中,有关幼稚园课程方面的理论与思想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
这些著作主要包括:《幼稚园的研究》《幼稚园课程编制》《课程组织法》《幼稚园教育概论》《幼稚园教材研究》《幼稚教育新论》《中国幼稚园课程研究》《增订幼稚于思念行为课程》等。
这些著作被收入戴自俺主编、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张雪门幼儿教育文集》(上、下卷)。
虽然这些著作的许多内容是重复的,但是,从中我们能够非常明显地张雪门先生的学前教育课程理论与思想。
这些思想涉及课程的本质、幼稚园课程的内容与来源、幼稚园课程的编制与组织的等方面,而他的学前教育课程思想则集中地体现在他的“行为课程”的理论与思想。
(一)课程的本质是经验与行为研究课程,不能不探讨课程的本质问题。
课程的本质,集中地反映课程的基本特性。
那么课程是什么呢?从他是著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张雪门关于课程本质的理解在不同的时期发生了一些变化,经历了从“经验”到“行为”的转变。
在早些年份的著作《幼稚园的课程》中张雪门认为,“课程是经验;是人类的经验,用最经济的手段,按有组织的调制,用各种的方法,以引起孩子的反应和活动。
”幼稚园的课程是什么呢?“就是给三足岁到六足岁的孩子所能够做而且喜欢做的经验的预备。
”由上可见,课程就是经验。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张雪门先生并不把所有的自然经验都看作课程。
因为自然经验太、零碎太紊乱,自然经验的获得太不经济,自然经验仅有适合简单环境的常识,不足以供高深专业的需求。
在他看来,课程是有选择的经验,是有价值的经验,“是适应生长基本价值的选品,岁时代而变迁”。
张雪门先生批判了当时学校把课程仅仅看作是“知识”乃至“书本”的倾向,认为要改造民族,首先要打破有关课程的谬见,恢复课程的本来面目。
陈鹤琴的课程模式
陈鹤琴的课程模式
(二)、“活教育”的课程论
强调“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1、以大自然、大社会作主要的教材,以课本 作参考资料,这是直接的活知识,是直接的经验。
2、各科混合或互相关联。 3、不受时间的限制,没有分节的时间表,时 间为功课所支配。 4、内容丰富。 5、生气勃勃。 6、儿童自己做的。 7、整个的,有目标的。 8、有意义的。 9、儿童了解的。
该课程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技能的要求较高,使 该课程方案直接应用于儿童教育领域受到限制
陈鹤琴的课程模式
五、瑞吉欧学前教育体系与课程方案
陈鹤琴的课程模式
关键人物:瑞吉欧•艾米莉亚
关键时间:创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代表作品:“儿童的一百种语言”
主要荣誉:瑞吉欧学前教育学校评为世界十 大最佳学校之一 (由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杂志之一《新闻周刊》 评出)
陈鹤琴的课程模式
课程的编制与实施
圆周法:各班的课题相同而要求由浅入 深。
直进法:各班课题和要求均不相同。 混合法:课题和要求有相同或不同。
陈鹤琴的课程模式
课程实施方面强调
1. 采用游戏式教学方法。 2. 采用小团体的教学法。 3. 通过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提供引起儿
童的学习动机。
陈鹤琴的课程模式
对五指活动的课程评价
适合中国国情,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是陈鹤琴先生创建五指活动的基本原则。 以“一切课程是儿童自己的”、“一切 课程是当时当地儿童自发的活动”的观 点作为课程设计的出发点,从而开创了 中国化、科学化的学前课程改革运动。
陈鹤琴的课程模式
张雪门与陈鹤琴
一、儿童不是“小人”——陈鹤琴的儿童观(一)传统儿童观的谬误从陈鹤琴先生的经历来看,他对中外教育都有切身的体会,因而对不同时空背景下教育所预设的对儿童的看法也有相当的了解。
尤其是通过国内新式学堂与传统私塾的对比和西方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对比,陈鹤琴认为我国传统教育“它的弱点太多,它的组织,它的内容,太不适应现代的情形了。
”(《陈鹤琴全集·第六卷》P535,以下只标卷数及页码)究其根源,当然是传统社会对儿童的看法使然。
陈鹤琴说,“常人对于儿童的观念之误谬,以为儿童是与成人一样的,儿童的各种本性本能都同成人一色的,所不同的,就是儿童的身体比成人小些罢了。
……我们为什么叫儿童穿起长衫来?为什么称儿童叫…小人‟?为什么不准他游戏?为什么迫他一举一动要像我们成人一样?这岂不是明明证实我们以为儿童同成人一样的观念么?”(一卷,P1)应该说,在“五四”之后,对旧儿童观的批判,陈鹤琴虽不是最猛烈的,但他是站在专业者的立场上,理性地剖析旧儿童观的缺陷。
更重要的是,他在批判之后,还有建设。
(二)儿童心理之研究他首先开始了对儿童心理的研究,这在当时国内是绝无仅有的,使人们对儿童的认识第一次有了科学的依据。
陈鹤琴对其长子陈一鸣的观察记录,不仅是为了讲授儿童心理学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他本身对孩子的喜爱以及对传统儿童观的不满。
正如他所说,“我素来很喜欢小孩子,小孩子也很喜欢我。
”(一卷,P11)他最初将儿童的心理特征概括为“四心”,即好动心、模仿心、好奇心和游戏心。
这些心理特征的描述与传统社会对儿童的心理预期是颇为冲突的,而陈鹤琴将这些特征详加描述并提出了怎样教育儿童的方法。
在他看来,“对于儿童的观念,不得不改变;施行教育的方法,不得不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鹤琴和张雪门幼儿教育思想的比较
班级:09教31
姓名:朱彤焱
学号:09093018
陈鹤琴和张雪门幼儿教育思想的比较
陈鹤琴(1892-1982),浙江上虞人,我国儿童教育和儿童心理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1923年陈鹤琴在南京创办了鼓楼幼稚园,他在长期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的有关教育思想,总结出了儿童的七大心理特征,形成了自己的儿童观。
他的“活教育”思想,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幼稚园课程的改善与发展。
张雪门(1891~1973),浙江鄞县人,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
早在三十年代, 他就与我国的另一位著名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有“南陈北张”之称。
在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中,最重要的理论即他的"活教育"理论,这是他幼儿教育思想的核心。
他指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人",他主张把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幼儿教育的出发点,提倡让幼儿在与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
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陈鹤琴选择将自然作为最主要的内容。
陈鹤琴的观点“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
儿童的天性本是纯真的,如果在教育幼儿的时候过早的将成人的观点强加给儿童,那么对于儿童来说将是对天性的抹杀,会让他们过早的失去孩子应有的童真。
对于儿童来说,他们能够学的与应当学的东西,本来是很多的,但是如果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采用漫无限制的毫无系统的方法,则对于儿童来说不仅不能促进其天性的发挥,反而会影响其健康的成长。
因此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必定要有一种组织,在相当范围内,使其成为一个系统并使各科目中间互相连接起来发生关系。
而自然和社会这两种环境是儿童最为熟悉和亲切的,所以应当将大自然,
大社会作为幼儿园课程的中心。
陈鹤琴重视自然的力量,但并不代表他完全否定课本。
他所追求的是让自然、社会、儿童生活和幼儿园教育内容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他提倡要让儿童在"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并且他还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的以儿童作为主体的观点。
对于教育过程,陈鹤琴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这就是要求针对不同儿童不同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在相同的主题活动中,采取不同层次的活动。
接受能力强的,本身条件好的,可以提高活动的难度;接受能力低的,本身条件弱的,可以适当降低活动难度,使幼儿不至于在活动的过程中由于跟不上教学节奏而产生压力和自卑感。
教学过程要由浅人深,循序渐进的进行渗透教育,使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都可以在课堂过程中获得适合自己的发展,巩固原有能力的基础上达到能力的提升。
对于家庭教育,陈鹤琴也有一系列自己的观点。
他认为对于儿童,父母和教师的责任就是教导他们,让孩子成为健康活泼,有丰富知识和良好体魄的现代中国儿童,现代中国人。
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最可靠的途径就是要了解儿童,知道儿童的心理,明白儿童所想所要的。
因此,要想对儿童的教育能够成功,就必须充分了解了儿童,否则按着成人的想法实施不符合儿童心理的教导,将会导致儿童过早地被成人的世界观,价值观所影响,从而对其人格的形成产生不利的影响。
陈鹤琴关于儿童教育的观点与当今所提出的重视幼儿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一致的,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
陈鹤琴幼儿教育思想中体现出来的热爱儿童、尊重儿童、以儿童为中心的思想,更是如今幼儿教育所大力提倡的。
再看看张雪门的幼儿教育思想。
张雪门作为与陈鹤琴同时代的著名幼儿教育家,长期从事幼儿教育实际工作,他对中华文化和我国幼教理论及发展趋势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实践基础上创立了“行为课程”模式,体现了独特而系统的幼儿教育思想。
在他的教育理论中,幼儿教育的目的首先且必须是完全以儿童为本位;成就儿童在该时期内身心的健康全面发展,并培养儿童获得经验的根本习惯,以适应不断改变发展的环境。
1929年,张雪门首先在《幼稚园的研究》一书中提出:“课程是什么?课程是经验,是人类的经验。
用最经济的手段,按有组织的调制,用各种的方法,以引起孩子的反应和活动。
”同时指出:“幼稚园的课程是什么?幼儿园的课程就是给三足岁到六足岁的孩子所能够做而且欢喜做的经验的预备”。
他认为不应当把课程仅视为“知识的积体”,而应当是把“技能知识、兴趣、道德、体力、风俗、礼节种种的经验,都包括在课程里。
对于他的观点,他还补充说到:“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
”
和陈鹤琴一样,张雪门对于课程的内容也认识到了生活的重要性,同时他还强调,课程的内容因生活而开始,也因生活而结束。
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时候,应该首先培养他们基本的实际行动,凡是能够让幼儿实际行动的,家长和教师都要给他们足够的自己实践的机会。
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在实际中学到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在实际中发现的困难才是真正的困难,从行动中所获得的胜利,才是真实的制驭环境的能力。
因而,张雪门的幼儿园的课程概括的说就是,幼儿园课程必须和儿童的生活相联系,提供可以让儿童自由活动的真实场景,让儿童能够自由的进行发挥创作。
在教学方法上,张雪门提出要以行为为中心,以设计为过程。
只有行为没有计划、实行和检讨的设计步骤,算不得有价值的行为;只有设计没有实践的行为又是空中楼阁。
所以行为课程的教学方法应当是起于活动而终于活动的有计划的设计。
这要求在活动进行中,教师要选择与学习单元有关的材料,并且这些材料要和儿童的生活相融合。
这不仅是体现了他的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内容,更是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必然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