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生态学结课论文

合集下载

环境土壤学论文3篇

环境土壤学论文3篇
环境土壤学论文3篇
通过环境土壤学实习,顾学习中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各种质地土壤的形成原因和发展历史、了解其利用价值和利用现状,增强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壤的环保意识。面是管理资源吧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环境土壤学实习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环境土壤学论文3篇1土壤学是一门应用学科,涉及内容广泛,实践性强,它不仅具有完整的理论,而且有一整套实验的方法。土壤学实习是研究土壤科的基本方法,是搞好林业和实行科学种树的前提,也是实现林业现代化的一项基础工作。 土壤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宝贵财富的源泉,又是人类最早开发利用的生产资料。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耕地锐减,资源耗竭,人类活动对自然系统的影响迅速扩大,人们对土壤的认识才不断加深,土壤和水空气一样,既是生产食物、纤维及林产品不可代替或缺乏的自然资源,又是保持地球系统的生命活动,维护整个人类社会和生物圈共同繁荣的基础。 土壤是农林业生产不可或缺的基地,土壤的性质不仅影响农林产品的产量,还影响其品质。土壤是生命活动的产物,没有生物就没有土壤。低等生物的固氮作用使土壤具有了生长植物的肥力,而植物的生长促进了土壤的腐殖化过程和养分的富集过程,从而使土壤肥力进一步发展,在茂盛的植被下,强烈的生物风化推动着母质向土壤的演化。土壤又是生命的摇蓝。土壤不仅是生物的栖息地,而且是生物作用的对象,同时也是地球生命诞生与进化的温床。有证据表明,土壤巨大的表面及复杂的多孔多相体系,对于生命的产生与进化至关重要。 学习土壤学对我们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认识和了解土壤,野外实习就是一种更好的认识和了解土壤的方法。土壤学实习是为了探明土壤的发生发育和分布规律,查清土地资源及其生产条件,以便按不同需要利用和改良土壤。土壤学实习通过实际观察,了解成土因素的作用和土壤形态、性状上的特征,找出影响植物正常长的限制因素和障碍因素,解决生产管理中存在的具体土壤问题。 土壤是生态系统中的重

环境土壤学选修课论文

环境土壤学选修课论文

氮循环对环境的影响摘要:在自然和人为作用的双重驱动下,地球表面氮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环境效应成为当前全球变化中区域研究的重要内容,探讨了氮素循环各个过程及其数量特征,土壤氮素矿化研究对从农田生态系统氮素平衡到全球变化和环境问题均具有重要意义。

土壤氮素矿化模型的研究方面,目前主要还是以简单功能模型模拟和预测氮素矿化量为主,对机理模型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

从目前的研究看,土壤氮素矿化模型研究应当集中在建立机理模型以阐明主要生态系统的氮素矿化过程。

关键字:氮素循环矿化生态环境农业生态系统中的氮素循环是指:氮素通过不同途径进入农业生态系统,再经过许多相互联系的转化和移动过程后,又不同程度地离开这一系统,这一循环是开放性的它与大气和水体外界环境进行着复杂的交换,氮素在农业生态系统循环过程中会引起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氮淋溶造成水体硝酸盐污染和湖泊的富营养化,由于淋溶作用引起土壤中矿物质亏损,氮还是一种重要的农田中非点源污染物,为建立农业生态系统中氮素平衡的模型,研究其循环规律,需要对氮素的输入输出等各个过程进行研究,明确农业生态系统中氮素的来源和去向及其数量特征。

农业生态系统的氮素输入:1大气氮沉降包括干湿沉降两种,干沉降主要以气态NO N2O NH3 以及(NH4)2SO2 粒子和吸附在其它粒子上的氮,其沉降速率取决于气象条件,其过程取决于风速空气动力阻力和大气中气体与颗粒的化学物理性质有关的表面性质等因素;湿沉降主要是NO3 和NH4+ 以及少量的可溶性有机氮,氮沉降来源除大气中N2 外工农业生产活动化石燃料,特别是煤石油燃烧所排放的大量氮氧化物起了巨大的作用,大气氮沉降会对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环境影响效应,大量的氮沉降会增加NO3-和其它营养元素的淋失会导致营养失衡土壤酸化和生态系统退化等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2化肥包括粪肥氮素输入通过施肥输入的氮素是农业生态系统最主要的氮源,化肥中水溶性氮占很高的比例作物主要吸收氨和硝态氮施用氨态氮后在土壤中很快成为NO3。

土壤生态学结课论文

土壤生态学结课论文

土壤生态学结课论文土壤生物与全球气候变化地球表面温度升高是未来气候变化的主要趋势之一。

全球温暖化势必要对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和土壤圈之间的物质循环产生深远的影响。

IPCC根据最新的气候模型预测,到2100年左右,地球表面的温度将平均上升1.4~5.8℃,温度是调节和控制许多生态学过程的关键因素。

由于很多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气候变化之间存在着反馈关系,它们对温度变化响应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碳循环重要环节之一的土壤呼吸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对于土壤呼吸来说,温度是其主要驱动因子之一,最终产物是主要的温室气体CO2,所以,土壤呼吸与全球温暖化之间的关系不仅会影响到陆地生态系统在碳循环方面的源汇功能,而且,全球温暖化的趋势和时空格局也会因此产生重大变化。

所以,探讨土壤呼吸对温度变化的响应强度及其机制,对于了解未来气候变化的趋势和陆地生态系统在碳循环方面的源汇功能具有重大意义。

关于土壤碳动态对全球气候变化所产生的结果,目前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温度上升将极大地提高土壤碳的释放,气候变暖后土壤是一个相当大的碳源;另一观点认为,土壤对气候变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土壤呼吸会随着气温的升高而降低对温度的敏感性从而减少向大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这两种观点争论的焦点在于土壤对气候变化反馈能力的大小。

由于资料收集和实验方法的有限,这两种观点都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而要对全球气候变化下土壤碳变化加以精确的估算和预测就显得相当复杂和艰难。

土壤呼吸是指从土壤排放CO2的过程,主要来自于土壤微生物、植物的根系和土壤动物的呼吸所排放的CO2。

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碳素循环的主要环节。

但温度和土壤呼吸的相关关系是明显的。

土壤CO2通量对地表温度变化很敏感,土壤表面温度较小的变化会对土壤CO2通量产生很大的影响。

许多模型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将导致土壤碳的损失。

除了一些沙漠地区,土壤呼吸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温度升高明显提高了土壤的呼吸速率,这可能是温度升高提高了微生物或根系的代谢活性造成的。

土壤学小论文

土壤学小论文

土壤学小论文土壤学论文前言土壤是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结合无机界和有机界的纽带,是联系其他要素的关键环节.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自然资源之一。

但由于现代工农业生产的飞跃发展,有的地方农药、化肥过度使用。

工矿企业固体废弃物向土壤倾倒和堆放,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大气沉降物也会进入土壤,使土壤污染日益严重。

土壤污染是全球三大环境要素(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问题之一。

不断恶化了的土壤污染态势,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防治土壤污染刻不容缓。

1现今土壤状况目前,我国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严峻,部分地区土壤污染严重,在重污染企业或工业密集区、工矿开采区及周边地区、城市和城郊地区出现了土壤重污染区和高风险区。

土壤污染类型多样,呈现出新老污染物并存、无机有机复合污染的局面。

土壤污染途径多,原因复杂,控制难度大。

土壤环境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土壤污染防治投入不足,全社会防治意识不强。

由土壤污染引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和群体性事件逐年增多,成为影响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土壤污染目前呈现如下特点:(1)污染面积增加明显,一些地区的土壤污染由局部趋向连续分布;(2)污染物种类增加,复合污染的特点日益突出;(3)污染物含量呈增加趋势,在一些传统农业区,土壤重金属镉超过国家二类土壤标准的面积达35.9%,超过国家一类土壤标准的面积竟达89.4%,且部分污染物来源尚未查清;(4)城市土壤污染严重,我国西南某城市土壤中汞含量已超过国家标准100倍,在东北某城市的工厂废弃地,土壤镉、铅含量也严重超标达数百倍。

必须指出的是:目前对于城市土壤仍无适用于不同用途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而只能借用农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进行评价。

土壤污染已造成严重的后果,主要表现在:(1)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

全国每年因土壤污染而损失的粮食达120亿kg,由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2)导致农产品品质下降,危害人体健康。

土壤学结课论文

土壤学结课论文

环境土壤学——退化土壤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院系: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环境工程成员:201303010107 虎琪201303010104 温铭201303010219 王熙201303010106 努尔恰提·吾开退化土壤的生态系统的修复与重建关键词:土壤退化修复土壤沙化化肥农药重金属摘要:Soil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aterial base of human soci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is indispensable, difficult to renewable natural resources. Without treatment of contaminated sites will be major chemical hazards, once the explosion will be difficult to measure the impact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so we must for soil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pollution soil repair shall be highly valued。

The weak soil, soil degradation and mean soil fertility recession led to a fall in production process。

Is a combination of environmental deterioration and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soil characterization, cut down the content of organic matter and nutrient elements decreased, soil structure is destroyed; Soil erosion, soil becomes shallow, the soil harden. Sand desertification and soil salinization, acidification,etc. The degradation in soil, soil desertification, chemical fertilizers pesticides, heavy metals on soil pollution is an important source ofpollution, so the repair technology for soil degradation, artificial control and chemical methods in animal and plant repair technology in the extension。

浅谈设施园艺中的土壤生态问题-园艺学论文-农学论文

浅谈设施园艺中的土壤生态问题-园艺学论文-农学论文

浅谈设施园艺中的土壤生态问题-园艺学论文-农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设施园艺论文(范文总结8篇)之第五篇摘要:分析了土壤连作障碍、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等, 严重阻碍设施园艺的进步与发展, 探讨了此类问题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设施园艺,生态问题,解决对策园艺设施产业主要以蔬菜作物种植为主, 且在我国取得迅猛发展。

此类农业设施的有效应用能够显着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及条件, 在增加农业生产者经济收入、提升农作物抗灾害能力、增加土地生产力等方面具有促进作用[1], 且其蔬菜供应周期具有规律性, 积极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1 设施园艺土壤生态问题1.1 土壤酸化传统设施园艺中的土壤营养成分一般以钾、磷、氮等元素为主, 其与蔬菜类农作物所需营养比例严重不符, 随着蔬菜作物的不断生产, 土地营养实际含量与蔬菜所需营养含量差距逐渐增大。

科学合理的施肥方式使土壤中所含营养元素逐步失衡, 导致土壤酸化, 且在蔬菜作物施肥过程中使得土壤酸化问题更加凸显。

1.2 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农作物施肥不合理及农作物长时间遮挡土地是导致土壤盐渍化问题的主要原因。

(1) 不合理施肥。

部分农作物种植人员为追求经济效益, 短时间内对蔬菜等农作大量施肥, 以促进其快速生长[2]。

根据专业资料显示, 按正常规律及施肥周期对农作物施肥, 一定时间后, 土壤中所含磷元素及氮元素均会有所剩余, 且经过反复多次累积, 土壤中盐分含量逐渐增多。

(2) 农作物长时间遮挡。

设施园艺中土壤与常规土壤具有一定差异性, 随着时间推移各类农作物反复种植、生长, 使土壤被遮挡时间增多, 不利于雨水有效冲刷土壤, 导致盐分过分堆积。

除此之外, 土壤中所含盐分会随着大气循环作用富集于土壤表面, 促进土壤次生盐渍化。

1.3 土壤连作障碍设施园艺农作物种植种类较为单一, 故而连作种植方式运用较广。

土壤病害的加重是导致土壤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

土壤生态学论文

土壤生态学论文

土壤生态学论文论文题目施用化肥对土壤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对策学院:研究生院专业:年级:姓名:指导教师:2012年2月28号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19851990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年份使用量/(万t )施用化肥对土壤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对策摘要:概述了我国化肥的使用现状、污染以及化肥的不合理施用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简述了化肥造成土壤生态环境的因素,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为肥料的科学合理施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促进合理施肥,促进土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化肥;污染;土壤生态环境;对策1 我国化肥的使用现状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决定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性和食物安全的稳固性。

化肥的使用是农业获得高产的重要手段,为农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国内外大量科学试验和生产实践证明:施用1kg 化肥可增产粮食5-10kg ,施肥的贡献率可达40%。

我国的化肥施用量增长速度快,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1985 年全国化肥施用总量为 1775.8 万吨,2002 年达 4339.5万吨,比 1985 年增长 1.4 倍,到2010年达到5000万吨以上年平均增长率为 8%。

与此同时,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也呈逐年递增趋势,2002年达到了 333.7 kg/hm 2[1-2]。

尽管化肥使用量连年增加,但是我国对化肥的利用率却越来越低。

目前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化肥利用率约为50%~55%,而我国化肥利用率约为35%左右,其中氮肥约为30%~35%,磷肥10%~20%,钾肥30%~50%[3]。

图1 1985-2002年我国化肥施用总量 图2 1985-2002年我国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2 关于化肥污染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化学肥料用量的增加,一方面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给人们的衣食带来了好处;另一方面由于不合理的盲目施用和过量投入,对人们生存的自然环境带来了举世公认的不利影响和严重危害。

环境科学中的土壤生态学

环境科学中的土壤生态学

环境科学中的土壤生态学如今,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也日渐增强,而土壤生态学便是环境科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研究的是土壤的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繁琐的学科。

当谈及土壤这个词语时,我们最先想到的便是地球表面上充满着的黑色物质,但实际上,土壤是由一系列在微观尺度上相互作用而成的、具有特定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物质。

我们可以将其看作是地球上最重要、最有机节奏的生物圈元素之一。

作为构成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土壤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提供着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还用作生态系统的基础,成为了许多生物体的栖息地和觅食场所。

在土壤中,有很多微生物、从直径仅有0.3微米的细菌到直径超过300微米的真菌。

其中,细菌和真菌对于土壤生态系统的维持和生物地球化学正常运转非常重要。

它们具有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可以和植物共生,释放出有益的物质,同时引起植物的免疫反应,防止病害发生。

而其它生物如线虫,土壤节肢动物,蛞蝓,蜗牛等也是土壤中生态系统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所谓的“腐殖质”就是土壤中由死亡生物质、分解物、变质物等组成的一种有机物质。

即便它只占土壤总质量的一小部分,但是它在物质的转化和分配等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由于这些有机物在土壤层间的存储和转化的过程非常重要,它们可以帮助维持土壤生态系统中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

土壤作为一个拥有着广泛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与空气、水、生物体和岩石以及其他环境组分之间的交换作用日益凸显。

由于其组成十分复杂,因此实际上,正是在不同的土壤系统内,人们才能发现如何保护有机物质,保护生态系统和进化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在环保的角度上,土壤生物多样性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和保护,以避免环境的恶化和退化。

通过学习土壤生态学,科学家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它们所承载的生物多样性。

土壤学课程论文word精品

土壤学课程论文word精品

土壤学课程论文姓名:晏**学号:20110552***班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土壤学的学习内容的总结摘要: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产植物收获物的那一疏松的表层。

土壤形成过程实质就是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的矛盾和统一。

生物小循环是构成地质大循环中地表物质运动过程的一个部分。

地质大循环使营养元素不断向下淋失,而生物小循环却从地质大循环中不断地积累生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

土壤形成过程就是建立在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的基础上。

在这一矛盾相互作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土壤肥力也就得到不断发展,要达到土壤的稳、匀、足、实需要大循环和小循环两者有机结合,土壤的形成过程,是指土壤肥力的发展与发生的过程。

单纯的岩石风化过程不能形成土壤,只能形成母质,成土母质经过成土作用才能形成具有肥力的土壤。

因而自然土壤是在岩石风化与土壤形成两个过程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土壤的基本物质包括土壤生物和土壤有机质。

土壤生物主要包括土壤动物和土壤微生物;土壤的有机质主要讲的是土壤腐殖质。

关键词:岩石风化;土壤形成;土壤生物;土壤有机质;红壤1. 土壤的形成岩石风化地表的岩石在空气、水、温度和生物活动的影响下发生机械破碎和化学变化的过程。

根据外界因素对岩石作用的性质,可以将风化作用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

1.1.1 物理风化作用物理风化又称为机械崩解作用,主要由温度变化、水分冻结、碎石劈裂以及风力、流水、冰川的摩擦力等物理因素的作用引起的。

岩石物理风化作用的结果使得岩石由大块变成碎块,再逐渐变成细颗粒,从而增大了介质的通透性以及表面积,为化学风化创造了条件。

1.1.2化学风化作用化学风化又称化学分解作用。

化学风化主要是指矿物与水、二氧化碳或氧气等进行的各种化学反应而产生新的物质的过程。

包括溶解、水化和氧化等作用。

1.1.2.1溶解作用溶解作用是指矿物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一般矿物难溶于水,但在含水量较大和温度较高的条件下,矿物的溶解度可增大。

土壤论文总结范文

土壤论文总结范文

摘要:本文通过对土壤污染现状、成因、影响及治理方法的深入研究,总结了土壤污染问题在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等方面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本文旨在提高人们对土壤污染问题的认识,为土壤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一、引言土壤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农业、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文对土壤污染研究的相关论文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我国土壤污染治理提供有益参考。

二、土壤污染现状及成因1. 土壤污染现状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土壤污染面积已超过1.5亿亩,其中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放射性污染等类型均有涉及。

土壤污染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

2. 土壤污染成因(1)工业污染: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等排放,导致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进入土壤。

(2)农业污染:农药、化肥等不合理使用,导致土壤有机质下降、土壤板结、重金属积累等。

(3)城市污染: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填埋,导致土壤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积累。

三、土壤污染影响1. 农业影响:土壤污染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品质降低,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

2. 生态环境影响:土壤污染破坏土壤生态系统,降低土壤肥力,加剧土壤退化。

3. 人类健康影响:土壤污染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导致重金属中毒、癌症等健康问题。

四、土壤污染治理方法1. 预防措施:加强土壤污染源头控制,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推广绿色农业。

2. 治理技术:采用土壤修复技术,如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化学修复等。

3. 政策法规:完善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污染治理效果。

五、结论土壤污染问题已成为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的重要挑战。

本文通过对土壤污染研究论文的总结,为我国土壤污染治理提供了有益参考。

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强土壤污染监测、研究,推广先进治理技术,提高土壤污染治理效果,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作出贡献。

土地生态学课程论文

土地生态学课程论文

XX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本科课程论文课程名称:土地生态学专业年级:级土地资源管理学号:学生姓名:论文题目:浅谈城镇土地生态系统的利用与规划成绩:指导教师:年月日目录1城镇土地生态系统 (1)1.1城镇生态系统的概念 (1)1.2城镇土地生态系统的组成 (1)2土地生态规划与城市土地利用生态规划 (1)2.1土地生态规划 (1)2.2城市土地利用生态规划 (1)2.3城镇土地生态规划过程存在的问题 (2)2.3.1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2)2.3.2土地的变化和土壤污染 (2)2.3.3其他问题 (2)3针对城镇土地生态系统利用与规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议 (2)3.1企业迁移不能解决生态问题 (2)3.2实施城市土地利用生态规划的建议 (3)3.3保护城市土地生态系统,进行土地生态设计,建立水土保持工程 (3)浅析城镇土地生态系统的利用与规划(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摘要:将土地生态规划定位在城市,便是城市土地利用生态规划。

城镇土地生态系统作为高度人工化的生态系统,明显区别于一般的自然生态系统(如森林、草原等)或半自然生态系统(如农田等),表现为高度人工化,高度开放性,不完整性、脆弱性及多层次和复杂性等主要特点。

而人们在对土地的利用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其产生经济效益的多少而忽视土地的自然属性,因此导致土地生态系统的破坏,这一点的城市土地生态系统表现得尤为明显。

本文将结合所学习的城镇土地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以及其功能对城镇土地利用生态规划做简要分析,并针对在城镇土地利用生态规划中产生的部分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关键词:城镇土地生态系统,利用,生态规划,生态设计引言城镇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城镇土地生态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工生态系统,它是由城镇居民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整体。

它的结构功能的优劣将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该系统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自然生态环境早到破坏、土地的变化、土壤的污染、绿地缺乏……1城镇土地生态系统1.1城镇生态系统的概念“城镇”作为人类集中的居住地,也是一种土地生态吸引,可称为“城镇土地生态系统”,是人类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油污土壤生态学论文

油污土壤生态学论文

油污土壤生态学论文1结果与讨论1.1石油污染土壤理化特征分析油污土壤的含水率均高于对照样品,证实油污土壤中含有油分进而对水分进行包裹,阻止了水分的蒸发。

有机质的测定结果显示,油污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对照样品。

对照样品和油污样品的土壤粒度、总氮、有效磷、速效钾测定结果没有明显规律性,说明能很快被植物吸收的钾和磷与土壤的污染程度无明显关联。

所有的土壤样品的pH值无明显差异,并且均偏碱性。

1.2DGGE分析样品中的菌群结构差异3个样品共检测到32个处于不同迁移位置的条带(见图1a),其中1-1,1-2和1-C样品中分别检测到19个、16个和19个条带,显示该类土壤样品中的细菌多样性组成非常丰富,细菌菌群结构比较复杂。

但是,3个样品间条带数差异不明显,显示其中微生物的种类多样性复杂度没有因石油污染产生明显的差异。

聚类分析图可以看出,石油污染土壤样品1-1,1-2的菌群结构图谱相对较为近似,并且与它们的对照组1-C差异较大,这显示同一区域的样品与对照样之间的微生物菌群结构组成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经PCA分析后,确定3个样品中对于菌群结构差异贡献较大的条带6条,包括B8,B12,B16,B24,B26,B27号带(条带位置参见。

这些条带除B12失败未能获得条带序列外,其余条带均成功测序。

通过对序列比对分析获得其所代表的物种信息。

除B16能够比对上已知物种,条带B8,B24,B26,B27均不能以较高相似性比对到已知的物种(<96%),显示它们所代表的是未被分离培养的微生物类群,而与之最近似的均为NCBIgenebank数据库中未培养的物种序列。

B12,B16和B26为1-1和1-2共有的区别于1-C的特殊条带。

B16和B26分别以100%的相似性比对上嗜血杆菌Haemophilussp.HGH0209和98.5%的相似性比对上未培养的Rubrobacter(放线菌红色杆菌属)。

这2条条带以及条带B12只存在于石油污染土壤样品中或者是在其中的丰度要明显高于对照样品,显示这些微生物是造成石油污染和未污染土壤中菌群结构差异的主要类群。

土壤学小论文

土壤学小论文

土壤学论文前言土壤是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结合无机界和有机界的纽带,是联系其他要素的关键环节.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自然资源之一。

但由于现代工农业生产的飞跃发展,有的地方农药、化肥过度使用。

工矿企业固体废弃物向土壤倾倒和堆放,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大气沉降物也会进入土壤,使土壤污染日益严重。

土壤污染是全球三大环境要素(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问题之一。

不断恶化了的土壤污染态势,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防治土壤污染刻不容缓。

1现今土壤状况目前,我国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严峻,部分地区土壤污染严重,在重污染企业或工业密集区、工矿开采区及周边地区、城市和城郊地区出现了土壤重污染区和高风险区。

土壤污染类型多样,呈现出新老污染物并存、无机有机复合污染的局面。

土壤污染途径多,原因复杂,控制难度大。

土壤环境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土壤污染防治投入不足,全社会防治意识不强。

由土壤污染引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和群体性事件逐年增多,成为影响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土壤污染目前呈现如下特点:(1)污染面积增加明显,一些地区的土壤污染由局部趋向连续分布;(2)污染物种类增加,复合污染的特点日益突出;(3)污染物含量呈增加趋势,在一些传统农业区,土壤重金属镉超过国家二类土壤标准的面积达35.9%,超过国家一类土壤标准的面积竟达89.4%,且部分污染物来源尚未查清;(4)城市土壤污染严重,我国西南某城市土壤中汞含量已超过国家标准100倍,在东北某城市的工厂废弃地,土壤镉、铅含量也严重超标达数百倍。

必须指出的是:目前对于城市土壤仍无适用于不同用途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而只能借用农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进行评价。

土壤污染已造成严重的后果,主要表现在:(1)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

全国每年因土壤污染而损失的粮食达120亿kg,由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2)导致农产品品质下降,危害人体健康。

在沈阳张士镉污染区,糙米镉含量平均0.55mg/kg,最高达0.79mg/kg,蔬菜镉含量超过对照区的5.6倍,居民头发、尿、血液中镉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癌症发病率高出对照区3-6倍。

(生态学专业论文)土壤对污染物的光催化及吸附行为研究

(生态学专业论文)土壤对污染物的光催化及吸附行为研究

内容摘要土壤中蕴含了大量可转化、降解环境污染物并杀死致病微生物的各种因素,其被作为环境处理剂具有高效、低毒、原位及成本低廉等优点。

因此,土壤在环境污染控制研究领域正逐步引起广泛的重视。

本文研究了天然土壤(Soil)对有机染料的吸附、催化氧化降解过程及机理,探讨河岸土壤基质对水体磷素的吸附固持作用,比较了改性土壤絮凝沉降水华藻类的处理效果。

1.以土壤作为环境处理剂,研究了不同温度、酸度条件下对不同类型染料的吸附及光催化行为,发现土壤对阳离子染料的吸附量大于阴离子染料,土壤对不同类型染料均具有光催化降解活性。

通过不同预处理方式,制备金属矿物形态、有机质含量不同的土壤催化剂,通过对土壤SEM、XRD、BET等的分析,比较其光催化活性,探讨影响土壤对有机污染物催化氧化降解的结构因素。

2.在可见光(vis, λ>420nm)照射下,用天然土壤粉末(Soil)做催化剂降解酸性桃红(Sulforhodamine B,SRB)和2,4-二氯苯酚(2,4-Dichlorophenol, DCP),分析了催化剂的用量、H2O2初始浓度对降解反应的影响,并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荧光检测(FL)、红外光谱(IR)等方法对降解反应动力学及反应机制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Soil/H2O2/ vis体系能有效地降解SRB,反应240min可脱色完全,10h COD去除率达90.44%,反应240min,DCP的去除率达到80.55%;荧光检测发现反应中产生了高活性氧化物种·OH,红外光谱结果表明目标底物最终被氧化降解为胺类、羧酸类小分子;催化剂具有比较好的稳定性,循环使用5次,催化性能无明显变化。

反应机制主要是涉及·OH的异相类Fenton过程。

3.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的酸碱度,温度和营养盐浓度情况中,香溪河土壤基质对总磷(TP)的吸附与解吸行为。

结果表明,香溪河土壤对磷酸盐的吸附都属于快吸附过程,水体和土壤基质中的磷酸盐浓度存在一个动态平衡(平衡浓度在0.12~0.32mg/L之间);在所设条件下,土壤对磷酸盐的吸附在前5min已达到吸附平衡,部分土壤存在解吸;磷酸盐浓度设为0.10、0.20、0.40、0.60、0.80、1.60 mg/L 六个梯度时,随着浓度的升高,土壤对磷酸盐的吸附量也不断增加,呈现很好的线性关系;酸度(pH3~10)和温度(10~30℃)对土壤基质吸附与解吸TP的影响不大。

土壤生态学总结范文

土壤生态学总结范文

土壤生态学总结范文土壤生态学是研究土壤和土壤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及其对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的学科。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承载着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和水分,提供生物存活和繁殖的环境,影响着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其他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

1.土壤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土壤中的微生物、动物和植物构成了复杂的生物群落。

微生物是土壤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等。

它们参与了土壤中养分转化、有机质分解和固氮等过程,对土壤的养分矿化和有机质更新起着重要的作用。

土壤动物包括蚯蚓、昆虫等,它们通过翻土和排泄物的作用促进土壤通气和水分渗透,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和养分循环。

土壤中的植物根系也对土壤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2.土壤养分循环和转化:土壤中的养分主要来自于植物的死亡和分解,以及大气降水和沉积物的输入。

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土壤动物能够将有机质分解成无机盐,释放出植物所需的养分。

同时,土壤中的微生物还能将氮气固定成氨,提供给植物吸收利用。

这些养分在土壤中的循环和转化过程对维持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平衡至关重要。

4.土壤生产力和生态系统功能:土壤是植物生长的主要基质,对农业、林业和草地等生产系统具有重要的影响。

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决定了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土壤的生态系统功能还包括净化水质、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

土壤生态学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土壤生产力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因素,为合理利用土壤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土壤生态学是一门融合了生物学、生态学、土壤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学科,研究土壤和土壤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土壤生态学的研究对于理解土壤功能和改善土壤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保护土壤资源和生态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

环境土壤学论文

环境土壤学论文

环境土壤学论文环境土壤学期末论文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结合土壤圈在整个生态圈中的地位,浅谈土壤污染治理对环境保护的意义2、结合相关文献,浅谈自己对我国土壤污染现状的认识。

3、通过我国土壤污染现状,你能否提出合理的治理方案。

要求:3000字,A4纸打印~ 完全按照以下格式,上交日期:12月16日上课时,过期不候!电子版上交查重,重复率高,重写!页边距:行间距:1.5倍论文题目(3号黑体)××××专业学生学生姓名学号摘要:××××××××××××××××××(200—300字,五号楷体)×××××××××××××××××……关键词:×××;××××;×××××;×××(3-5个,五号楷体)引言×××××(小四宋体)××××××××××××××××××××××××××××××××××××××××××××××××××××××××××××××××××××××××……。

生态土壤工作总结范文(3篇)

生态土壤工作总结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土壤保护工作,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生态土壤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总结旨在回顾过去一年生态土壤保护工作的主要成果,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工作提供借鉴。

二、工作回顾1. 生态土壤调查与评估(1)全面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根据国家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我们对我市土壤污染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摸清了土壤污染底数。

(2)开展重点区域土壤环境风险评估。

针对重点区域,我们开展了土壤环境风险评估,为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2. 生态土壤污染防治(1)工业企业土壤污染防治。

我们督促土壤环境重点行业企业进行土壤环境检测,确保用地土壤环境安全。

同时,加强对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的排查,严格管控污染风险。

(2)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我们深入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提升耕地质量。

大力治理农膜废弃物等污染,全面加强秸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3)农村环境整治。

我们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提高农村环境质量。

3. 生态土壤修复与保护(1)加强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和推广。

我们积极开展生态修复技术研究,推广适宜的修复技术,提高土壤修复效率。

(2)实施生态保护工程。

我们组织实施了生态保护工程,如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等,改善土壤生态环境。

4. 生态土壤宣传教育与培训(1)加强生态土壤宣传教育。

我们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生态土壤保护知识,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2)开展生态土壤培训。

我们组织开展了生态土壤保护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

三、存在问题1. 土壤污染治理任务艰巨。

部分企业土壤污染问题突出,治理任务艰巨。

2.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不足。

化肥、农药使用量仍较高,农膜废弃物等污染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3. 生态土壤修复技术尚不成熟。

部分土壤污染严重,修复难度大,技术尚不成熟。

4. 生态土壤保护意识有待提高。

土壤论文正文

土壤论文正文

摘要研究碳、氮和磷的平衡关系对于认识生态系统的碳汇潜力以及生态系统如何响应未来气候变暖具有重要的意义。

济南南部山区是济南市的重要生态屏障,是济南泉水的源头,其生态建设对全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运用室外调查与室内实验的方法,通过土壤采集、土壤碳氮磷含量测定,土壤典型特征测定、分析,研究不同植物群落森林土壤的碳、氮和磷的计量特征。

通过实验研究济南南部山区典型森林群落土壤碳氮磷的含量,最终获得土壤碳、土壤氮和土壤磷的计量特征,以及三者的关系,找出影响其含量的因素,为石灰岩山地植被恢复与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指导植被恢复实践。

关键词:土壤;碳;氮;磷;计量特征ABSTRACTStudy the balance of carbon ,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ecosystem carbon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and how ecosystems respond to future climate warming. The South Mountains of Jinan are an important ecological barrier in Jinan City, and they are the source of Jinan spring water, and its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In this study using outdoor surveys and indoor experimental method, through the soil collection, soil carbo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content determination, determination and analysis of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analysis of the carbo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measurement characteristics in forest soil in different plant communities. Through experiment study the content of carbo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soil in the typical forest of The South Mountains of Jinan, finally obtained the measured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carbon, soil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and fi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ree,identify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ir contents, provide basic data for the limestone mountain vegetation restoration and management and to guide vegetation restoration practice.Key words:Soil; carbon; nitrogen; phosphorous; measured characteristics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前言 (1)1.1研究背景 (1)1.2 碳氮磷计量学研究的科学意义 (1)1.3土壤碳氮磷计量学特征研究 (2)1.4 研究对象 (3)2 材料与方法 (4)2.1pH的测定 (4)2.2 土壤有机质含量测定 (4)2.3 土壤全磷含量测定 (5)2.4 土壤速效磷测定 (7)2.5 土壤硝态氮的测定 (8)2.6 土壤氨态氮的测定 (9)2.7 土壤全氮测定 (10)3结果与分析 (12)3.1数据及计算 (12)3.2数据分析与讨论 (20)结论 (25)参考文献 (26)致谢 (28)1前言1.1研究背景目前,对于碳、氮和磷等元素的研究已经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之一,并且碳与氮磷等各元素的循环过程是相互关联的[1],因此,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将会受到养分循环改变的强烈影响[2],所以,单单研究碳的变化就会带来很多方面的成果,不仅相关的生物体对元素的需求会对碳循环的稳定性产生影响,而且这种稳定性也要受到周围环境中化学元素的平衡状况的影响,因此对碳的研究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并且在生态系统中,碳的储量在比较稳定的情况下是由质量守恒原理来控制的[3],除此之外,碳的储量还要受到氮磷等元素的供应量的控制,所以,研究碳、氮和磷的平衡关系对于认识生态系统中碳汇潜力具有很高的生态学意义,对土壤中碳氮磷的研究还可以对研究生态系统是如何对未来的气候变暖现象的响应具有很重要的意义[4 ]。

土壤学课程论文

土壤学课程论文
来源: 来源:土壤的汞污染主要来自于污 染灌溉、燃煤、 染灌溉、燃煤、汞冶炼厂和汞制剂 仪表、电气、氯碱工业) 厂( 仪表、电气、氯碱工业) 的排 放。 危害:土壤中汞含量过高, 危害:土壤中汞含量过高,不但能 在植物体内累积, 在植物体内累积, 还会对植物产生 毒害, 引起植物汞中毒, 毒害, 引起植物汞中毒,严重情况 下引起叶子和幼蕾掉落。 下引起叶子和幼蕾掉落。汞化合物 侵入人体, 侵入人体, 被血液吸收后可迅速弥 散到全身各器官, 当重复接触汞后, 散到全身各器官, 当重复接触汞后, 就会引起肾脏损害。 就会引起肾脏损害。
2、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 、
2.1 传统的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 2.2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
2.1 传统的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
物理修复方法主要有换土和深耕翻土法、客土稀释、 物理修复方法主要有换土和深耕翻土法、客土稀释、 工程去除、热处理法等。 工程去除、热处理法等。 换土法能有效减少重金属对环境的影响, 换土法能有效减少重金属对环境的影响,但是工程量 费用高,同时也会对环境产生一定风险。 大、费用高,同时也会对环境产生一定风险。 客土稀释法治理农田重金属污染切实有效, 客土稀释法治理农田重金属污染切实有效,工程量较 比较适合较大面积操作。 小,比较适合较大面积操作。 工程去除法可较彻底地清除污染土壤的重金属, 工程去除法可较彻底地清除污染土壤的重金属,但只 适合于受重金属严重污染的、 适合于受重金属严重污染的、面积较小且集中的土壤 处理。 处理。 热处理法工艺简单,但能耗大,操作费用高, 热处理法工艺简单,但能耗大,操作费用高,且只适 用于易挥发的重金属污染物。 用于易挥发的重金属污染物。
2.2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
2.2.1 植物修复 植物修复实质是种植对污染土壤中的一种或多 种重金属有特殊吸收富集能力的植物,并将其 种重金属有特殊吸收富集能力的植物, 收获妥善处理后, 收获妥善处理后,将吸收富集的重金属移出土 达到污染治理与生态恢复的目的。 壤,达到污染治理与生态恢复的目的。 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净化土壤中的重金属:1)通 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净化土壤中的重金属:1)通 过植物作用改变重金属的化学形态, 过植物作用改变重金属的化学形态,使重金属 固定,降低其移动性和生物可利用性;2)通过 固定,降低其移动性和生物可利用性;2)通过 植物吸收、挥发及降解代谢削减、净化、去除 植物吸收、挥发及降解代谢削减、净化、 重金属。 重金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课论文
专业班级: 10土木工程6班姓名:李赣
学号:2010102907
秸秆还田对土壤生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秸秆还田是把不宜直接作饲料的秸秆(玉米秸秆、高粱秸秆等)直接或堆积腐熟后施入土壤中的一种方法。

秸秆还田具有促进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等含量的增加;提高土壤水分的保蓄能力;改善植株性状,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土壤性状,增加团粒结构等优点。

秸秆还田增肥增产作用显著,一般可增产5%~10%,但是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并非易事。

因此采取合理的秸秆还田措施,才能起到良好的还田效果。

秸秆作为物质、能量和养分的载体,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粮食单产水平的提高,使用秸秆的剩余量越来越多。

秸秆直接还田是当前乃至今后秸秆资源利用的主渠道。

以生态系统理论与方法对秸秆还田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外研究结果均证明秸秆还田对农业生态系统有利。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秸秆的大量还田对农田土壤CO2、N2O 和 CH4等主要温室气体排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关于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及物理状况的影响报道很多。

施用作物残体能够提高水田耕层土壤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团聚体和微团聚体的含量,起到疏松土壤、增强粘质土的通透性等作用,并能增强土壤蓄水保水性能。

同时,施用作物残体可使土粒的破裂系数降低,土壤微结构系数增加,特征微团聚体组成比例明显下降,具有明显的改土作用。

古伯贤等就有机物料对土壤有机质结合形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连续向土壤施入有机物料后,土壤总碳量、重组有机碳分别较对照增加34. 88 %~37. 21 %和30 % ,有机无机值复合度增加73. 57 %~75. 66 % ,有机无机复合量较对照增加27. 5 %。

增施有机肥料使土壤碳量增加,对保蓄土壤有机质具有重要作用。

这也说明,土壤肥力不仅取决于土壤有机质含量,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土壤有机质的品质。

秸秆还田可以直接补偿土壤潜在肥力的消耗,加速土壤物质的生
物循环,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生长,改善养分供应状况,培肥地力。

土壤中的全磷、无机磷含量也明显提高,并促进有机磷的矿化,使氮、磷、钾肥肥效得以提高,有利于增强作物的抗性。

秸秆本身含有一定量的氮、磷、钾及各种微量元素,秸秆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等中间产物可使土壤中一些养分的有效性增加。

另外,秸秆在水田土壤施用还会引起土壤的一系列变化。

这些变化包括:土壤的氧化还原状况、pH值、比电导和养分的转化。

产生这些化学变化的直接原因是有机物的分解及其中间产物的生成。

有机物施于水稻土后,在渍水条件下分解产生许多有机还原物质。

一般认为:有机酸是水稻土中主要的有机还原体系。

有报道表明,各种有机酸随稻草加入量的增加而提高。

有关水稻土渍水后的还原性物质总量与有机质含量关系的资料也说明,高肥水稻土的
还原性物质的总量较低肥者高。

另外,有机质种类对土壤的还原性物质的数量也有影响。

这些变化因土壤及所施作物残体的不同而各异,但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土壤的肥力性质。

研究表明,秸秆还田能促进真菌和细菌的大量繁殖,提高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

土壤微生物能分解土壤有机质,使其成为植物可吸收利用的无机盐;分解植物不能吸收的矿物质,使其转化成植物可以吸收的状态;同化大气中游离的氮素,供给植物氮素营养;合成腐殖质,增加土壤
团粒结构。

微生物吸收养分,使养分免于流失,死亡后分解被植物利用。

因此,它在有机质的矿化、腐殖质的形成和分解、植物营养的转化、土壤污染的修复等诸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中各种酶的数量,而且给土壤酶提供了大
量作用底物,因而提高了土壤酶的活性。

有研究显示,秸秆还田使土壤的转化酶、蛋白酶、淀粉酶、蔗糖酶、磷酸酶、脱氢酶和ATP酶等的活性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而土壤酶活性的提高,必然促进土壤有机质的转化和养分的有效化。

许多土壤酶的活性与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呈正相关,而且多已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这表明可用土壤酶活性来表征土壤肥力。

秸秆还田虽是对秸秆有效利用的一种途径,但如果还田数量过大、土壤含水量不足、粉碎程度不够、翻压质量不好等,则秸秆不能充分腐解,会影响播种质量、出苗和苗期生长。

另外,秸秆中C/ N值较高,一般在60~80 ,使秸秆在土壤中分解缓慢,微生物与作物争氮,影响苗期生长,进而影响后期产量。

因此,秸秆还田要配施一定量的氮、磷化肥,降低C/ N值,提高作物产量。

某些作物秸秆产生他感化合物,在抑制杂草的同时,也能对所覆盖的作物产生抑制。

Accalla和F1L1Duley在1948年报道,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多雨年份,小麦秸秆覆盖下茬玉米时,可影响玉米发芽的速度与生长。

另外,多种作物具有自毒作用,如小麦、水稻等,它们的残体对自身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因此,在秸秆覆盖中应尽量避免他感效应和自毒作用带来的负面效应,合理安排秸秆类
和覆盖作物。

再者,秸秆还田后土壤湿度增大,地温升高。

在为作物生
长提供良好条件的同时,也为某些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创造了适宜的环境条件。

而且,秸秆覆盖后,秸秆中某些病菌难以移出大田而被消灭,从而增加了病菌的数量,使病害率增加。

因此,要求在秸秆还田时,使用无严重病虫害的秸秆。

另外,秸秆直接还田虽能够避免焚烧对大气造成的影响,但是存在着另外的环境污染,即产生大量还原性气体,它们是破坏臭氧层、造成温室效应的祸害。

同时,使一些金属离子处于还原状态,容易造成对农作物的毒害。

要解决此问题,可以配合施用特制的微生物制剂,也可以将秸秆先进行腐解制成有机肥,然后再施入土壤。

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和秸秆全还配施还是和麦秆还田配施,化肥都降低了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碳,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

化肥和秸秆还田配合施用时,增量和减量化肥对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不明显。

在长期施用化肥的高肥力农田生态系统中,化肥抑制了土壤微生物的活性,主要是因为施用化肥对微生物有直接的毒害作用。

同时长期施用化肥使土壤板结,pH值下降,通气性差,微生物活性减弱。

由于有机物的投入,这种抑制作用会减弱,因为秸秆还田提高了土壤的有机质,改善了土壤的物理化学性状,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在高投入集约化的农业生态系统中,单独化肥的培肥效果差,增加化肥的用量效果不明显,施用化肥对微生物表现出抑制作用。

有机物投入的强度对微生物生物量有较大的影响,随着有机物的投入,微生物生物量增加,而且有机物质投入的越多,微生物生物量增加的越多。

有机物施用,可以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活性。

有机肥对微生物生物量的促进作用是很明显的,因为有机肥是一种腐熟的肥料,施入之后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的同时也为微
生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和能源,而且微生物繁殖所需的时
间很短,因此引起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迅速增加。

秸秆全还处理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高于麦还处理,原因是全还是小麦秸秆在玉米生长
期田间覆盖,在小麦播种期间和玉米秸秆翻埋在土中与土壤充分接触,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时间长,强度大一些;而小麦秸秆是在玉米生长期间覆盖,种植玉米时才翻入土中,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小一些。

无论是秸秆还田还是施用有机肥都增加了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主要是因为
输入系统的碳量增加了,而碳经常是微生物繁殖的限制因子。

有机肥中及秸秆分解中产生的可利用的N及其它营养元素又促进了作物的生长,增加了根的生长和根系分泌物,因而也促进了土壤微生物的繁殖,提高了微生物生物量。

但不同的肥料投入方式和施肥量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还是不同的,特别是随着有机物的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随着增加。

单施化肥不能够增加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相反还表现出一种抑制作用,随着有机物的投入,这种抑制作用会减弱,增加或减少化肥的用量对微生物的影响不明显。

因此,在长期集约化的高投入农业生态系统中提倡秸秆还田和多施有机肥。

参考文献:
【1】耿玉辉,吴景贵,作物残体培肥土壤的研究进展,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江永红,宇振荣,马永良,秸秆还田对农业生态系统及作物生长的影响,土壤通报。

【3】杨文钰,王兰英,作物秸秆还田的现状与展望,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4】顾绍军,王兆民,试论秸秆还田对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的作用。

江苏农业科学。

【5】季立声,贾君水,张圣武等,秸秆直接还田的土壤生物学效应。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