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苏教版语文选修《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word导学案

合集下载

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ppt1

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ppt1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创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第一所国立 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 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北京大学位于京城西郊,占地2661581平方米( 3992.277亩)。学校现教职工16073人,29617名各类在 校学生。现有199个博士点、221个硕士点、100个本科专 业,以及覆盖139 个专业的35个博士后流动站。北京大学 拥有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院士及国家重点学科和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数量均居全国高校之首。现任校党委书 记闵维方教授、校长许智宏院士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
月不待人”“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
感叹,才有了“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
年时”的劝勉。
年轻的朋友,即使你百般不知道,万事不顺心, 你可以有一千种理由苦闷、埋怨,但却不能有一 种理由放弃理想和追求,因为你毕竟年轻,美丽 的青春仍牢牢在握,希望阳光属于你,这个世界 属于你。 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潇洒和风流。拥有青春,
本文回顾了他主持北大12年的不凡经历。
六、整体预知
课堂互动探究
1.蔡元培在北大的改革理念与具体实践是怎样的? 【提示】 一是改变学生的观念;二是整顿教师队 伍,聘请积学而热心的教员;三是贯彻“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四是改革学制,沟通文理, 废科设系.另外,文中还提到教授治校、男女平等、 重视美育、加强操练等改革措施.对于学生运动, 蔡元培也通过自己的鲜明态度来表明自己的教育 认识和思想.
就拥有了一份灿烂和辉煌。
谢谢指导
19、一个人的理想越崇高,生活越纯洁。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1、理想是反映美的心灵的眼睛。 22、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 便有了文明。 24、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25、有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二专题第4课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课件苏教版选修《传记选读》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二专题第4课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课件苏教版选修《传记选读》

[素材 1]
[素材应用]
蔡元培认为首先要改革的是学生的观念。过去的学生只是
为了混一张文凭,考试时为了成绩去老师那里套点题目,有的
还要挟老师。他们的目的不是学业,而是为了毕业后的前途或
仕途。目的不明确,学业不专,造成了北大恶劣的学风。
应用角度:本则材料可用于与“学习与目的”“改造人首
先要改造思想”等相关的作文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见识高远、思想博大、 敢开创风之先的大
教育家、思想家
[重点解读] 一、阅读 P45~P47 从“我们第一要改革的,是学生的 观念”到“我也一笑置之”这一部分,回答问题。 1.作者为什么认为“第一要改革的,是学生的观念”? 参考答案:北京学生于学问上没有什么兴会,上学只 是求取一张毕业文凭,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尤其北 京大学的学生,他们的目的,不但在毕业,而尤注重在毕 业以后的出路。
1.使用第一人称叙述 文章通篇以第一人称叙述,如“我长教育部”,说 明自己在教育部的位置;“我到京后,先访医专校长汤 尔和君……”,具体说明自己为当北大校长所做的准 备;“我没有本校与他校的界限”,说明自己的学术主 张;等等。这样写便于作者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也 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2.语言平实,叙事简洁 语言平实,如“学生觉得没有趣味,或瞌睡,或看看杂 书,下课时,把讲义带回去,堆在书架上”,这些句子没有 文言味,在那个时代实属平实之语。叙事简洁,如写作者到 京后为主掌北大做准备,写了“先访医专校长汤尔和君…… 从汤君处探知陈君寓在前门外一旅馆,我即往访……”,这 一段写的人、事比较多,但都很清楚,可谓叙事简洁。
育三方面实施美育。为我国教育、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作 出了富有开创性的贡献。

2013学年高二(苏教版)语文选修《传记选读》电子题库:专题二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知能优化演练含答案

2013学年高二(苏教版)语文选修《传记选读》电子题库:专题二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知能优化演练含答案

[学生用书P23~P25]一、基础考查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通融./膈.膜嬗.继/擅.长隧.道/旧学邃.密B.篆.隶/缘.分阑珊./栅.栏罢黜./笨嘴拙.舌C.攒.殴/攒.聚蹂.躏/糅.合惭悚./毛骨悚.然D.聘.请/驰骋.屏.联/屏.气迄.今/汔.可小休解析:选C。

A项,rónɡ/ɡé,shàn,suì;B项,zhuàn/yuán,shān/zhà,chù/zhuō;C项,cuán,róu,sǒnɡ;D项,pìn/chěnɡ,pínɡ/bǐnɡ,qì。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十七大”以来,中纪委严肃查处了刘志华、陈同海等大案要案,为国家挽回巨大经济损失,这些成绩有目共睹,不容置喙。

....B.中国军舰赴索马里海域打击海盗,完全符合有关国际法的规定,同时也是明哲保身之举,因为那里常年有大量中国商船驶过。

....生活的C.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圣诞节,过惯了大大咧咧....欧美人也开始捂紧钱袋子,只给孩子购买礼品,自己则能省则省.D.美国目前的救市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因为两个多月前的....3500亿用于拯救美国金融业、刺激美国经济的巨额资金去向不明。

解析:选D。

A项,不容置喙:置,安放。

喙,嘴.指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

含有霸道的意思,改为“不容置疑”。

B项,明哲保身:原义是指明于事理的人善于自保,有褒义。

现在则指为了保住个人利益回避原则斗争的庸俗作风,有贬义.感情色彩不当。

C项,大大咧咧:随随便便,满不在乎。

不合语境。

改为“大手大脚”。

D 项,进退维谷:谷,比喻困境。

进退都处于困难境地。

比喻进退两难,符合语境。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经过传统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的________,我们精神上才有了华夏儿女的文化印记。

高中语文(苏教版+传记选读)习题:提能-精学精练4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中语文(苏教版+传记选读)习题:提能-精学精练4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Word版含答案.doc

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基础巩固层次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1)政府曾一度任命胡次珊君__________,而为学生所反对,不能到校。

(2)我离校时本预定决不回去;度一种劳而无功的生活,所以__________上有“杀君马者道旁儿;民亦劳止,汔可小休;我欲小休矣”等语。

(3)这些应用科学的研究__________,仍然要归到文理两科来。

A.继任启事时期B.继任启示时期C.到任启事时代D.到任启示时代【解析】继任:指接替前任职务。

到任:仅指“担当充任”的意思。

启事:公开声明某事的文字,名词。

如:征稿启事。

启示:启发,既作动词,也作名词。

如:文章给人很大的启示。

时代:指历史上以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为依据而划分的某个时期。

如:石器时代。

时期:指具有某种特征的一段时间。

如:抗战时期。

时代,还指人生的某个时期。

如:青年时代。

有的词既可与“时代”也可与时期搭配,其意义不同。

如:五四时代/五四时期。

【答案】 A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总理的关心,《泰囧》导演兼主演徐峥回复称:“感谢总理的关心,我们一定再.接再厉...,更希望能成为中国电影产业的一块垫脚石!”B.蔡元培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并不是主张对新旧思想采取偏听偏信....的态度,恰恰相反,其本意在于打破封建文化专制主义的束缚,发展资产阶级新文化。

C.蔡先生一句话没有说就使我受到了一次春风化雨....之教,这就是不言之教,不言之教比什么言都有效。

D.中纪委根据“八项规定”落实情况和反腐新形势,不断重拳出击,推出各项反腐廉政规定,还定期公开发布违反八项规定典型事件以儆效尤....。

【解析】A项,再接再厉: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B项,偏听偏信:片面地听了一方面的话就信以为真。

多指处理事情的态度不公正。

应改为“不偏不倚”。

不偏不倚:倚,偏。

不偏向任何一方,表示中立或公正。

C项,春风化雨:比喻良好教育的普及与深入,也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 4.11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 4.11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

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蔡元培北京大学的名称,是从民国元年起的。

民元以前,名为京师大学堂,包有师范馆、仕学馆等,而译学馆亦为其一部。

我在民元前六年,曾任译学馆教员,讲授国文及西洋史,是为我在北大服务之第一次。

民国元年,我长教育部,对于大学有特别注意的几点:一、大学设法、商等科的,必设文科;设医、农、工等科的,必设理科。

二、大学应设大学院(即今研究院),为教授、留校的毕业生与高级学生研究的机关。

三、暂定国立大学五所,于北京大学外,再筹办大学各一所于南京、汉口、四川、广州等处。

(尔时想不到后来各省均有办大学的能力。

)四、因各省的高等学堂,本仿日本制,为大学预备科,但程度不齐,于入大学时发生困难,乃废止高等学堂,于大学中设预科。

(此点后来为胡适之先生等所非难,因各省既不设高等学堂,就没有一个荟萃较高学者的机关,文化不免落后;但自各省竞设大学后,就不必顾虑了。

)是年,政府任严幼陵君为北京大学校长。

两年后,严君辞职,改任马相伯君。

不久,马君又辞,改任何锡侯君,不久又辞,乃以工科学长胡次珊君代理。

民国五年冬,我在法国,接教育部电,促回国,任北大校长。

我回来,初到上海,友人中劝不必就职的颇多,说北大太腐败,进去了,若不能整顿,反于自己的声名有碍。

这当然是出于爱我的意思。

但也有少数的说,既然知道他腐败,更应进去整顿,就是失败,也算尽了心。

这也是爱人以德的说法。

我到底服从后说,进北京。

我到京后,先访医专校长汤尔和君,问北大情形。

他说:“文科预科的情形,可问沈尹默君;理工科的情形,可问夏浮筠君。

”汤君又说:“文科学长如未定,可请陈仲甫君。

陈君现改名独秀,主编《新青年》杂志,确可为青年的指导者。

”因取《新青年》十余本示我。

我对于陈君,本来有一种不忘的印象,就是我与刘申叔君同在《警钟日报》服务时,刘君语我:“有一种在芜湖发行之白话报,发起的若干人,都因困苦及危险而散去了,陈仲甫一个人又支持了好几个月。

”现在听汤君的话,又翻阅了《新青年》,决意聘他。

2016苏教版语文选修《段太尉逸事状》word导学案

2016苏教版语文选修《段太尉逸事状》word导学案

2016苏教版语文选修《段太尉逸事状》word导学案《段太尉轶闻》引例贡献:陈武在XXXX景仰陈金柱(783),袁静的士兵在京哗变,而德宗匆忙冲出。

反叛者支持朱龙,前卢龙的特使,作为皇帝。

在法庭上,他被一个疯狂的小偷训斥,然后被杀死,在法庭上被追赠给朱令教派的元帅。

表格,指的是叙述死者的世系、姓名、等级、行政管理、生活年代、生平事迹的表格、文体轶事是记录人物轶事的形式的变体。

两者的区别在于,《醒世说》对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作了全面的介绍,而《史燚正传》只记录轶事(即未载入正史的事),力求典型。

它经常捕捉两三个要写的东西。

文章写得详细、准确,并且有固定的格式:作者的名字和文章结尾的写作目的。

线形(轶事形式)一般只被称赞而不被贬低,这与历史传记(历史传记追求全面性)不同这与写作的目的有关历史传记是对一个人一生的综合评价。

写轶事的目的有三:1。

雇佣历史学家,希望在编纂历史时传承死者。

2、向法院报告,请求追授死者称号3、为死者写墓碑提供材料2。

背诵课文,读正字法,并把课文看作一个整体。

1.给下列单词加上一些注音符号不,我不这么认为。

我不这么认为。

本文主要讲述邱端的轶事。

放下物品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1.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虚词(1)不停止,但不停止。

高中语文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课件苏教选修传记-3(苏教版)

高中语文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课件苏教选修传记-3(苏教版)
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
【助读链接】 一、作者名片
学界泰斗,人世榜样——蔡元培 简介: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 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民主主义革 命家。曾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
长、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要职。
成绩:提出“五育”(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 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育教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和“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主张。在执掌北 京大学期间,参照德国大学的理念,对北大进行了全面 改革,开“学术”与“自由”之风。
2.从文中看,北大当年存在着哪些腐败现象?
【点拨】①很多学生不以学业为重,而是把大学当作升 官发财的阶梯。因此,平时敷衍塞责,放荡游玩,考试时 才突击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唯争分数之多寡。② 因为热心做官,很多学生对于教师,不问其学问深浅,只 问其官阶大小。官阶大者,特别欢迎。③精于政法的人 才,多入政界,学校中专任教授很少。④有些学生,不重
物“康康”却全程失踪。 “康康”去哪儿了?部分网
友发起了寻物
。 (启事 启示)
4.贵州省省委书记强调,要抓好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
略行动,倍加珍惜“十二五”贵州省来之不易的成绩,
再接再厉实现“十三五”目标。 ( )
····
5.在联赛开始阶段,北京队战绩不佳,有人提出要换掉
莫里斯,但北京队还是选择了信任,莫里斯爱人以德,最
评价:奠定中国新式教育制度的基础,为中国教育、文 化、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富有首创性的贡献。
二、背景回放 袁世凯死后,政局愈加混乱,时任 教育总长的范源濂向在欧洲游学的蔡 元培发出邀请,希望他回国出任北京 大学校长。当时的北京大学极为腐败,学生多为官僚、 富家子弟,在学校里被称为“老爷”,他们上学不是为 了学习知识,而是希望毕业后能做官,北京大学被人戏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传记选读)检测:02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 Word版含解析.doc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传记选读)检测:02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 Word版含解析.doc

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了清政府时代、南京临时政府时代、北洋政府时代和国民党政府时代,一路经历风雨,始终信守爱国和民主的政治理念,致力于废除封建主义1916年10月,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后,开始了一系列改革,奠定了现代大学的基础,并为新文化运动培养了人才,影响深远。

本文回顾了他主持北大12年的不凡经历。

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1)单音字瞌.睡(kē) 嬗.继(shàn) 邃.密(suì) 篆.书(zhuàn) 斟酌..(zh ēn)(zhuó) 引咎.(jiù) 汔.可(qì) 蹂躏..(róu)(lìn) 献媚.(mèi) 惭悚.(sǒnɡ) 贿.选(huì) (2)多音字核⎩⎨⎧ (hé)核准(hú)桃核 度⎩⎨⎧(dù)量度(duó)度长絜大遂⎩⎨⎧ (suì)遂有(suí)半身不遂 攒⎩⎨⎧(zǎn )攒钱(cuán )攒动 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 ⎩⎨⎧ 罢chù(黜)zhuō(拙)劣 ⎩⎨⎧ pìn (聘)请驰chěnɡ(骋) ⎩⎨⎧lán (阑)珊波lán (澜) 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1)往往·常常①教员为避免学生的怀恨与顾及自身的体面起见,往往(往往/常常)把题目或范围告知他们了。

②谦虚也是为了进步,虚伪的谦虚,不仅不受人欢迎,而且常常(往往/常常)妨碍团结。

(2)声明·申明①我一定要向厂里申明(声明/申明),这个事故的发生,固然有主观因素,但也存在着客观原因。

②我也常常作白话文,也替白话文鼓吹;然而我也声明(声明/申明):作美术文,用白话也好,用文言也好。

(3)考察·考查①在私情上,罗君是我在北大的同事,而且于考察(考察/考查)教育时为最密切的同伴,他的操守,为我所深信。

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传记选读讲义第4课 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

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传记选读讲义第4课 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

第4课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绍兴山阴人,原籍诸暨。

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

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

蔡元培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他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做出了重大贡献,堪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他提出了“五育”(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和“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主张。

他试图通过贫儿院的试验和推广,逐步以学前儿童公共教育替代当时的家庭教育,最终实现学前儿童公育的理想。

他是中国近现代美育的倡导者,主张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实施美育。

为我国教育、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富有开创性的贡献。

教育论著有《蔡元培教育文选》《蔡元培教育论著选》等。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

但1917年蔡元培接任之前的北大,总的来说还是一所封建思想、官僚习气十分浓厚的学府。

因初办时所收学生都是京官或八旗贵族子弟,来上学时,有不少还带着听差,上学只是为了升官发财,对研究学问没什么兴趣,而是想方设法混资历、找靠山。

蔡元培在以后执政北大的贡献就在于,他把陈腐的北大,变成了学术至上的真正大学。

他以坚决的气魄,按照自己的教育理想,采取一系列对症下药的措施,一步步地改造北大,使北大逐步显示出全新的风貌。

不到两三年时间,北大便从一个培养官僚的腐朽机构一跃而成为全国进步青年仰慕的学府。

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①筹.办(chóu)②瞌.睡(kē)③妨.碍(fánɡ)④邃.密(suì) ⑤阑.珊(lán) ⑥斟酌..(zhēn zhuó)⑦罢黜.(chù) ⑧引咎.辞职(jiù) ⑨嫌.疑(xián)⑩蹂躏..(cán sǒng)..(róu lìn) ⑪献媚.(mèi) ⑫惭悚1.因词而异①散⎩⎨⎧ 散.去(s àn )散.文(s ǎn ) ②系⎩⎨⎧ 系.主任(x ì)系.鞋带(j ì) ③与⎩⎨⎧ 参与.(y ù)与.世隔绝(y ǔ) ④勾⎩⎨⎧勾.当(g òu )勾.通(g ōu ) 2.一言辨异⑤他是北京大学教.(ji ào )员,一直在那里教.(ji āo )书。

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课时跟踪检测(四)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含解析)苏教选修《传记选读》苏教

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课时跟踪检测(四)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含解析)苏教选修《传记选读》苏教

高中语文第二专题课时跟踪检测(四)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含解析)苏教选修《传记选读》苏教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一、语基落实1.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国产智能纷纷登堂入室....,截至今年第一季度,联想、华为、中兴和小米等品牌在全球市场已占有三分之一的份额。

B.近两年,我国创造专利申请和授权的数量快速增长,专利申请质量蒸蒸日上....,这说明我国专利申请结构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C.王强在工厂里是个知名的懒汉,常常是不做不休....,更别提加班的事了。

D.希望你在今后的工作中再接再厉....,做出突出的成绩。

解析:选D A项,“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到达更高水平。

此处望文生义。

B项,“蒸蒸日上〞,形容事业天天向上开展,十分兴旺。

句中指“专利申请质量〞不断提高,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C项,“不做不休〞,指事情既然开了头,就索性干到底。

使用错误。

D项,“再接再厉〞,指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努力。

使用正确。

2.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日,王源受邀出席第7届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青年论坛,呼吁人们关注普及优质教育及教育公平问题。

B.李守镇委员说,要变成制造强国,建设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打造更多“大国工匠〞是当务之急的工作。

C.这次校园歌唱比赛办得十分成功,主办老师还特地邀请了三个其他学校的学生来参加,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D.《心画》一书以广阔而宏大的历史视角清晰地呈现了中国文人画理论的演变、生发与成熟的开展历程。

解析:选A B项,成分赘余,“当务之急〞意为当前急迫应办的事,与“工作〞意思上有重复。

C项,表意不明,此处的“三个〞是修饰“学校〞还是“学生〞,不能确定。

D项,语序不当,“演变、生发与成熟〞应改为“生发、演变与成熟〞。

3.以下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为哪一项( )A.“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虽然年老漂泊、疾病缠身,但这种生活阅历也使这位老人的人生变得更加厚重。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02 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精学精练 苏教版选修《传记选读》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02 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精学精练 苏教版选修《传记选读》

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基础巩固层次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1)政府曾一度任命胡次珊君__________,而为学生所反对,不能到校。

(2)我离校时本预定决不回去;度一种劳而无功的生活,所以__________上有“杀君马者道旁儿;民亦劳止,汔可小休;我欲小休矣”等语。

(3)这些应用科学的研究__________,仍然要归到文理两科来。

A.继任启事时期B.继任启示时期C.到任启事时代D.到任启示时代【解析】继任:指接替前任职务。

到任:仅指“担当充任”的意思。

启事:公开声明某事的文字,名词。

如:征稿启事。

启示:启发,既作动词,也作名词。

如:文章给人很大的启示。

时代:指历史上以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为依据而划分的某个时期。

如:石器时代。

时期:指具有某种特征的一段时间。

如:抗战时期。

时代,还指人生的某个时期。

如:青年时代。

有的词既可与“时代”也可与时期搭配,其意义不同。

如:五四时代/五四时期。

【答案】 A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总理的关心,《泰囧》导演兼主演徐峥回复称:“感谢总理的关心,我们一定再.接再厉...,更希望能成为中国电影产业的一块垫脚石!”B.蔡元培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并不是主张对新旧思想采取偏听偏信....的态度,恰恰相反,其本意在于打破封建文化专制主义的束缚,发展资产阶级新文化。

C.蔡先生一句话没有说就使我受到了一次春风化雨....之教,这就是不言之教,不言之教比什么言都有效。

D.中纪委根据“八项规定”落实情况和反腐新形势,不断重拳出击,推出各项反腐廉政规定,还定期公开发布违反八项规定典型事件以儆效尤....。

【解析】A项,再接再厉: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B项,偏听偏信:片面地听了一方面的话就信以为真。

多指处理事情的态度不公正。

应改为“不偏不倚”。

不偏不倚:倚,偏。

不偏向任何一方,表示中立或公正。

C项,春风化雨:比喻良好教育的普及与深入,也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二专题第4课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讲义苏教版选修传记蚜2019042336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二专题第4课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讲义苏教版选修传记蚜2019042336

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并曾假名蔡振、周子余,绍兴山阴人,祖籍诸暨。

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

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改革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

蔡元培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观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确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他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成立中国财产阶级民主制度做出了重要贡献,堪称“学界泰斗,人间模范”。

他提出了“五育”(军公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并举的教育目标和“尚自然”“展个性”的小孩教育主张。

他试图经过贫儿院的试验和推行,逐渐以学前小孩公共教育代替当时的家庭教育,最后实现学前小孩公育的理想。

他是中国近现代美育的倡议者,主张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实行美育。

为我国教育、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富裕创始性的贡献。

教育论著有《蔡元培教育文选》《蔡元培教育论著选》等。

1911年,辛亥革命颠覆了清王朝的统治。

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

但1917年蔡元培接任以前的北大,总的来说仍是一所封建思想、官僚习惯十分浓重的学府。

因初办时所收学生都是京官或八旗王孙公子,来上学时,有许多还带着听差,上学不过为了升官发达,对研究学识没什么兴趣,而是想方想法混资历、找靠山。

蔡元培在此后执政北大的贡献就在于,他把迂腐的北大,变为了学术至上的真切大学。

他以果断的气势,依照自己的教育理想,采纳一系列因材施教的举措,一步步地改造北大,使北大逐渐显示出崭新的风采。

不到两三年时间,北大便从一个培育官僚的腐败机构一跃而成为全国进步青年敬慕的学府。

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①筹备(chóu)②打盹(kē)③阻碍(fánɡ)④邃密(suì) ⑤阑珊(lán) ⑥商酌(zhēn zhuó)⑦罢黜(chù) ⑧引咎离职(jiù) ⑨嫌疑(xián)⑩践踏(róu lìn) ?献媚(mèi) ?惭悚(cán sǒng)(二)多音字1.因词而异①散②系③与④勾2.一言辨异⑤他是北京大学教(jiào)员,向来在那边教(jiāo)书。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2穿越时空的思想火炬——传主与时代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课件苏教版选修《传记选读》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2穿越时空的思想火炬——传主与时代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课件苏教版选修《传记选读》

4.蔡元培对五四运动的态度是什么?做了哪些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对于学生运动,素有一种成见,以为学生在学校 里面应以求学为最大目的”,所以学生游行,他曾“力阻他们”, 也“引咎辞职”。五四远动爆发后,学生被捕,“北大学生居多数”, 蔡元培“力保,始释放”。
②声明的文告。如:发表声明。 “申明”,郑重说明。如:申明理由。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我一定要向厂里_申__明___(声明/申明),这个事故的发生,固然 有主观因素,但也存在着客观原因。 ②我也常常作白话文,也替白话文鼓吹;然而我也_声__明___(声 明/申明):作美术文,用白话也好,用文言也好。
攒czuǎánn攒攒钱动
第 2 步 Biblioteka 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罢chù 黜

zhuō


pìn 聘 请 驰chěnɡ 骋
lán 阑 珊 波lán 澜
第 3 步 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 (1)往往·常常
“往往”侧重某种条件下发生,有规律性。如:考证典 故,往往要查许多书。
(3)有关部门曾表示会对这种私自收费现象进行处理,可是时 至今日,收费现象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再.接.再.厉.:电动车存放费从 曾经的1元涨至2元。( × )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选修《传记选读》第二专题第4课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讲义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选修《传记选读》第二专题第4课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讲义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绍兴山阴人,原籍诸暨。

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

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

蔡元培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他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做出了重大贡献,堪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他提出了“五育”(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和“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主张。

他试图通过贫儿院的试验和推广,逐步以学前儿童公共教育替代当时的家庭教育,最终实现学前儿童公育的理想。

他是中国近现代美育的倡导者,主张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实施美育。

为我国教育、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富有开创性的贡献。

教育论著有《蔡元培教育文选》《蔡元培教育论著选》等。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

但1917年蔡元培接任之前的北大,总的来说还是一所封建思想、官僚习气十分浓厚的学府。

因初办时所收学生都是京官或八旗贵族子弟,来上学时,有不少还带着听差,上学只是为了升官发财,对研究学问没什么兴趣,而是想方设法混资历、找靠山。

蔡元培在以后执政北大的贡献就在于,他把陈腐的北大,变成了学术至上的真正大学。

他以坚决的气魄,按照自己的教育理想,采取一系列对症下药的措施,一步步地改造北大,使北大逐步显示出全新的风貌。

不到两三年时间,北大便从一个培养官僚的腐朽机构一跃而成为全国进步青年仰慕的学府。

读准字音(一)单音字①筹.办(chóu) ②瞌.睡(kē) ③妨.碍(fánɡ)④邃.密(suì) ⑤阑.珊(lán) ⑥斟酌..(zhēn zhuó)⑦罢黜.(chù) ⑧引咎.辞职(jiù) ⑨嫌.疑(xián)⑩蹂躏..(cán sǒng)..(róu lìn) ⑪献媚.(mèi) ⑫惭悚近义辨析(1)范围范畴(2)妨碍妨害成语释义1.词语理解(1)爱人以德:用道德去感化别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北京大学的名称,是从民国元年起的;民元以前,名为京师大学堂,包括师范馆、仕学馆等,而译学馆亦为其一部。

我在民元前六年,曾任译学馆教员,讲授国文及西洋史,是为我在北大服务之第一次。

民国元年,我长教育部,对于大学有特别注意的几点:一、大学设法、商等科的,必设文科;设医农工等科的,必设理科。

二、大学应设大学院(即今研究院),为教授、留学的毕业生与高级学生研究的机关。

三、暂定国立大学五所,于北京大学外,再筹办大学各一所于南京、汉口、四川、广州等处(尔时想不到后来各省均有办大学的能力)。

四、因各省的高等学堂,本仿日本制,为大学预备科,但程度不齐,于入大学时发生困难。

乃废止高等学堂,于大学中设预科。

是年,政府任严幼陵君为北京大学校长。

两年后,严君辞职,改任马相伯君。

不久,马君又辞,改任何锡侯君;不久又辞,乃以工科学长胡次珊君代理。

民国五年冬,我在法国,接教育部电,促回国任北大校长。

我回来,初到上海,友人中劝不必就职的颇多,说北大太腐败,进去了,若不能整顿,反于自己的声名有碍。

这当然是出于爱我的意思。

但也有少数的人说,既然知道他腐败,更应进去整顿,就是失败,也算尽了心。

这也是爱人以德的说法。

我到底服从后说,进北京。

我到京后,先访医专校长汤尔和君,问北大情形。

他说:“文科预科的情形,可问沈尹默君;理工科的情形,可问夏浮筠君。

”汤君又说:“文科学长如未定,可请陈仲甫君;陈君现改名独秀,主编《新青年》杂志,确可为青年的指导者。

”因取《新青年》十余本示我。

我对于陈君,本来有一种不忘的印象,就是我与刘申叔君同在《警钟日报》服务时,刘君语我:“有一种在芜湖发行之白话报,发起的若干人,都因困苦及危险而散去了,陈仲甫一个人又支持了好几个月。

”现在听汤君的话,又翻阅了《新青年》,决意聘他。

从汤君处探知陈君寓在前门外一旅馆,我即往访,与之订定。

于是陈君来北大任文科学长,而夏君原任理科学长,沈君亦原任教授,一仍旧贯。

乃相与商定整顿北大的办法,次第执行。

我们第一要改革的,是学生的观念。

我在译学馆的时候,就知道北京学生的习惯。

他们平日对于学问上并没有什么兴会,只要年限满后,可以得到一张毕业文凭。

教员是自己不用功的,把第一次的讲义,照样印出来,按期分散给学生,在讲坛上读一遍。

学生觉得没有趣味,或瞌睡,或看看杂书;下课时,把讲义带回去,堆在书架上。

等到学期、学年或毕业的考试,教员认真的,学生就拼命地连夜阅读讲义,只要把考试对付过去,就永远不再去翻一翻了。

要是教员通融一点,学生就先期要求教员告知他要出的题目,至少要求表示一个出题目的范围;教员为避免学生的怀恨与顾全自身的体面起见,往往把题目或范围告知他们了。

于是他们不用功的习惯,得了一种保障了。

尤其北京大学的学生,是从京师大学堂“老爷”式学生嬗继下来(初办时所收学生,都是京官,所以学生都被称为老爷,而监督及教员都被称为“中堂”或“大人”)。

他们的目的,不但在毕业,而尤注重在毕业以后的出路。

所以专门研究学术的教员,他们不见得欢迎;要是点名时认真一点,考试时严格一点,他们就借个话头反对他,虽罢课也在所不惜。

若是一位在政府有地位的人来兼课,虽时时请假,他们还是欢迎得很;因为毕业后可以有阔老师做靠山。

这种科举时代遗留下来的劣根性,是于求学上很有妨碍的。

所以我到校后第一次演说,就说明“大学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

然而要打破这些习惯,只有从聘请积学而热心的教员着手。

那时候因《新青年》上文学革命的鼓吹,而我得认识留美的胡适之君。

他回国后,即请到北大任教授。

胡君真是“旧学邃密”而且“新知深沈”的一个人,所以,一方面与沈尹默兼士兄弟、钱玄同、马幼渔、刘半农诸君以新方法整理国故,一方面整理英文系。

因胡君之介绍而请到的好教员,颇不少。

我素信学术上的派别,是相对的,不是绝对。

所以每一种学科的教员,即使主张不同,若都是“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就让他们并存,令学生有自由选择的余地。

最明白的,是胡适之君与钱玄同君等绝对的提倡白话文学,而刘申叔、黄季刚诸君仍极端维护文言的文学;那时候就让他们并存。

我信为应用起见,白话文必要盛行,我也常常作白话文,也替白话文鼓吹。

然而我也声明:作美术文,用白话也好,用文言也好。

例如我们写字,为应用起见,自然要写行楷,若如江艮庭君的用篆隶写药方,当然不可;若是为人写斗方或屏联,作装饰品,即写篆隶章草,有何不可?那时候各科都有几个外国教员,都是托中国驻外使馆或外国驻华使馆介绍的,学问未必都好,而来校既久,看了中国教员的阑珊,也跟了阑珊起来。

我们斟酌了一番,辞退几人,都按着合同上的条件办的。

有一法国教员要控告我,有一英国教习竟要求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来同我谈判,我不答应。

朱尔典出去后,说:“蔡元培是不要再做校长的了。

”我也一笑置之。

我没有本校与他校的界线,常常为通盘打算,求其合理化。

是时北大设文、理、工、法、商五科,而北洋大学亦有工、法两科;北京又有一工业专门学校,都是国立的。

我以为无此重复的必要,主张以北大的工科并入北洋,而北洋之法科,刻期停办。

得北洋大学校长同意,及教育部核准,把土木工与矿冶工并到北洋去了。

把工科省下来的经费,用在理科上。

我本来想把法科与法专并成一科,专授法律,但是没有成功。

我觉得那时候的商科,毫无设备,仅有一种普通商业学教课,于是并入法科,使已有的学生毕业后停止。

我那时候有一个理想,以为文、理两科,是农、工、医、药、法、商等应用科学的基础,而这些应用科学的研究时期,仍然要归到文理两科来。

所以文理两科,必须设各种的研究所;而此两科的教员与毕业生必有若干人是终身在研究所工作,兼任教员,而不愿往别种机关去的。

所以完全的大学,当然各科并设,有互相关联的便利。

若无此能力,则不妨有一大学专办文理两科,名为本科,而其他应用各科,可办专科的高等学校,如德、法等国的成例,以表示学与术的区别。

因为北大的校舍与经费,决没有兼办各种应用科学的可能,所以想把法律分出去,而编为本科大学,然没有达到目的。

那时候我又有一个理想,以为文理是不能分科的。

例如文科的哲学,必植基于自然科学;而理科学者最后的假定,亦往往牵涉哲学。

从前心理学附入哲学,而现在用实验法,应列入理科;教育学与美学,也渐用实验法,有同一趋势。

地理学的人文方面,应属文科,而地质地文等方面属理科。

历史学自有史以来,属文科,而推原于地质学的冰期与宇宙生成论,则属于理科。

所以把北大的三科界限撤去而列为十四系,废学长,设系主任。

我素来不赞成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孔氏的主张。

清代教育宗旨有“尊孔”一款,已于民元在教育部宣布教育方针时说它不合用了。

到北大后,凡是主张文学革命的人,没有不同时主张思想自由的,因而为外间守旧者所反对。

我对于学生运动,素有一种成见,以为学生在学校里面,应以求学为最大目的,不应有何等政治的组织。

其有年在二十岁以上,对于政治有特殊兴趣者,可以个人资格参加政治团体,不必牵涉学校。

所以民国七年夏间,北京各校学生,曾为外交问题,结队游行,向总统府请愿。

当北大学生出发时,我曾力阻他们。

他们一定要参与,我因此引咎辞职,经慰留而罢。

到八年五月四日,学生又有不签字于巴黎和约与罢免亲日派曹、陆、章的主张,仍以结队游行为表示,我也就不去阻止他们了。

他们因愤激的缘故,遂有焚曹汝霖住宅及攒殴章宗祥的事。

学生被警厅逮捕者数十人,各校皆有,而北大学生居多数。

我与各专门学校的校长向警厅力保,始释放。

但被拘的虽已保释,而学生尚抱再接再厉的决心,政府亦且持不做不休的态度。

都中喧传政府将明令免我职而以马其昶君任北大校长,我恐若因此增加学生对于政府的纠纷,我个人且将有运动学生保持地位的嫌疑,不可以不速去。

乃一面呈政府引咎辞职,一面秘密出京,时为五月九日。

那时候学生仍每日分队出去演讲,政府逐队逮捕,因人数太多,就把学生都监禁在北大第三院。

北京学生受了这样大的压迫,于是引起全国学生的罢课,而且引起各大都会工商界的同情与公愤,将以罢工罢市为同样之要求。

政府知势不可侮,乃释放被逮诸生,决定不签和约,罢免曹、陆、章,于是五四运动之目的完全达到了。

五四运动之目的既达,北京各校的秩序均恢复。

独北大因校长辞职问题,又起了多少纠纷。

政府曾一度任命胡次珊君继任,而为学生所反对,不能到校;各方面都要我复职。

我离校时本预定决不回去,不但为校务的困难,实因校务以外,常常有许多不相干的缠绕,度一种劳而无功的生活,所以启事上有“杀君马者道旁儿;民亦劳止,汔可小休;我欲小休矣”等语。

但是隔了几个月,校中的纠纷,仍在非我回校不能解决的状态中。

我不得已,乃允回校。

回校以前,先发表一文,告北京大学学生及全国学生联合会,告以学生救国,重在专研学术,不可常为救国运动而牺牲。

到校后,在全体学生欢迎会演说,说明德国大学学长、校长均每年一换,由教授会公举;校长且由神学、医学、法学、哲学四科之教授轮值,从未生过纠纷,完全是教授治校的成绩。

北大此后亦当组成健全的教授会,使学校决不因校长一人的去留而起恐慌。

我是素来主张男女平等的。

九年,有女学生要求进校,以考期已过,姑录为旁听生。

及暑假招考,就正式招收女生。

有人问我:“兼收女生是新法,为什么不先请教育部核准?”我说:“教育部的大学令,并没有专收男生的规定;从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